仁壽一中北校區(qū)高2023級高一上學期第一學月檢測地理學科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測試范圍: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節(jié)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地球是太陽系(直徑12光年)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2022年,加拿大某研究小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可能充滿液態(tài)水的海洋星球,該星球被命名為T0I-1452b。據(jù)估計,T0I-1452b的水儲量大約占整個星球質(zhì)量的30%,這說明其表面有極大可能存在生命。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 T0I-1452b星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是(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河外星系2. 推測T0-1452h星球可能充滿液態(tài)水的依據(jù)是該星球(   A. 體積、質(zhì)量適宜 B. 和其所繞轉(zhuǎn)的恒星距離適宜C. 公轉(zhuǎn)軌道呈橢圓形 D. 和太陽系中的太陽距離適宜【答案】1. C    2. B【解析】1題詳解】根據(jù)材料,已知太陽系直徑12光年,而加拿大某研究小組在距地球100光年之外,發(fā)現(xiàn)了T0I-1452b,結(jié)合已學知識,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可知,T0I-1452b星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不在太陽系,而是在銀河系,C對,排除ABD。故選C。2題詳解】結(jié)合已學知識,行星存在生命的必要條件,即該行星與恒星距離適中,具備適宜的氣溫;該行星的體積和質(zhì)量適中,使大量的氣體聚集,形成大氣層,適合生物呼吸;該行星與恒星距離適中,有利于液態(tài)水的存在,液態(tài)水能夠孕育生命,是必備條件。綜上所述,推測T0-1452h星球可能充滿液態(tài)水的依據(jù)是該星球和其所繞轉(zhuǎn)的恒星距離適宜,B對,A錯;結(jié)合上題分析,T0I-1452b星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不在太陽系,D錯;公轉(zhuǎn)軌道呈橢圓形不是T0-1452h星球可能充滿液態(tài)水的依據(jù),C錯。故選B【點睛】宇宙中的主要天體有:恒星、星云、行星、衛(wèi)星、流星體等,以上為自然天體,還有人造天體,如人造衛(wèi)星、宇宙飛船、太空實驗室等。天體系統(tǒng)(有等級差別): 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形成天體系統(tǒng)。 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tǒng),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和可觀測宇宙。在銀河系外,天文學家觀測到許許多多的銀河系類似的星系,統(tǒng)稱它們?yōu)楹油庑窍怠?/span> 銀河系和現(xiàn)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tǒng)稱為可觀測宇宙。202351021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于115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植心槍后向端口,中國空間站近地點為319.6千米,遠地點為346.9千米,下圖示意中國空間站。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自地面至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氣溫變化是(   A. 一直降低 B. 一直升高 C. 先降后升 D. 先升后降4. 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   A. 天氣變化劇烈 B. 臭氧含量最大 C. 氮氨氣比重最多 D. 處于電離狀態(tài)5. 天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的原因是(   A. 節(jié)省燃料 B. 方便觀測 C. 減少干擾 D. 順風飛行【答案】3. C    4. D    5. B【解析】3題詳解】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從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先經(jīng)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降低,后經(jīng)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故氣溫變化是先降后升,C正確。故選C。4題詳解】從材料中所知:中國空間站位于319.6—346.9千米高空,位于地球大氣的高層大氣,天氣變化劇烈是對流層,臭氧含量最多的是平流層,低層大氣主要成分是氮氣,高層大氣中80—500千米的高空,處于電離狀態(tài),形成電離層,D正確。故選D。5題詳解】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主要原因是晚間沒有太陽光,便于觀測,B正確;節(jié)省燃料是選擇緯度低或海拔高,與白天、夜間無關,A錯誤;發(fā)射場有嚴格的安保措施,無關人員也無法進入,外來干擾少,C錯誤;飛船飛行高度很高,并不是只穿越對流層,與順風、逆風關聯(lián)性不大,D錯誤。故選B。【點睛】對流層的高度因緯度而異,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對流層高度高,可達17千米到18千米;高緯度地面受熱少,對流微弱,對流層高度低,僅為8~9千米。同樣道理,同一地區(qū)由于季節(jié)的不同,溫度狀況也存在差異,因此對流運動的程度也不相同,因而對流層的高度也有差異,夏季高些,冬季低些。下圖示意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圖中按太陽能資源豐富程度分成的幾個區(qū)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 根據(jù)圖所示,屬于(   A. 資源豐富帶 B. 資源較豐富帶 C. 資源一般帶 D. 資源貧乏帶7. 對于太陽能資源分析正確的說法是(   A 降水較多,云層較厚,太陽能資源較豐富B. 降水較少,晴天多,大氣透明度高,太陽能資源較少C. 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能資源豐富D. 海拔高,多陰雨云霧天氣,太陽能資源匱乏8. 下列關于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nèi)部的核聚變反應B. 太陽輻射與地震災害的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C. 絕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到達地球,維持著地表溫度D. 太陽輻射能不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的主要動力【答案】6. D    7. C    8. A【解析】6題詳解】該圖為我國太陽能資源分布圖,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區(qū)域為四川盆地,為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匱乏的地區(qū),D正確,排除ABC。故選D。7題詳解】依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為青藏高原,為我國太陽能最豐富地區(qū),原因是該地區(qū)海拔高,大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能資源豐富,C正確;當?shù)貧夂蚋稍?,降水少,太陽輻射強,排?/span>ABD。故選C。8題詳解】依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太陽輻射源自太陽內(nèi)部四個氫原子核聚變?yōu)橐粋€氦原子的核聚變反應,A正確;地震的發(fā)生源自地球內(nèi)部能量的釋放,不是因為太陽輻射,排除B;達到地球的太陽輻射僅占太陽輻射22億分之一,排除C;太陽輻射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光和熱,為大氣和水的運動提供能量,排除D。故選A。【點睛】太陽輻射為生命活動提供了光和熱,為大氣和水的運動提供能量。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測定,北京時間2023616日在斐濟群島發(fā)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下圖為地震中心及周邊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9. 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殼 B. 上地幔 C. 地核 D. 下地幔10. 本次地震造成的損失較小,原因正確的是(   A. 此次地震震級小 B. 震中周邊人口密度小C. 此次震源深度小 D. 房屋建筑抗震等級低【答案】9. B    10. B【解析】9題詳解】地殼與地幔的分界是莫霍界面,地幔與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大約為33千米,古登堡界面的平均深度為2900千米,震源深度130千米,位于地殼與地核之間的地幔,屬于上地幔,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10題詳解】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級較高,A錯誤;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洋上,震中周邊地區(qū)人口密度較小,受災程度較低,損失較小,B正確;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較大,C錯誤;房屋建筑抗震等級低,會導致?lián)p失較大,D錯誤。所以選B。【點睛】地球圈層結(jié)構(gòu)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nèi)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內(nèi)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為了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國際組織把我國發(fā)現(xiàn)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北京大學星。地球作為太陽系中一顆特殊星球,時常能看到流星物質(zhì)落在地球上,20221215日浙江杭州墜落幾顆隕石。下圖為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1. 圖中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特殊性理由是(   A. 溫度適宜 B. 環(huán)境安全 C. 有大氣層 D. 有液態(tài)水12. 此次墜落在杭州的隕石最可能來自(   A. A以內(nèi)區(qū)域 B. B-C之間 C. D-E之間 D. F以外區(qū)域【答案】11. B    12. C【解析】11題詳解】地球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有生命,而有生命要從內(nèi)部條件與外部條件分析,該圖主要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條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為地球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B正確;圖中信息無法反映溫度適宜、有大氣層和有液態(tài)水,故選B。12題詳解】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地球上的所有隕石,大部分來自小行星帶,從圖中可知,小行星帶位于DE之間,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1)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外因): 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太陽的光照穩(wěn)定。 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太陽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地球的空間運行軌道安全。 2)適宜的自身條件(內(nèi)因) 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有液態(tài)水的存在--原始海洋。 擁有適宜生命呼吸的大氣層:地球體積和質(zhì)量適中,其引力可以吸附大量氣體形成大氣層,經(jīng)過演化,使其具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條件。 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周期適中,地表溫度的日變化與季節(jié)變化幅度不大。川西高原上的圓環(huán)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如圖)于20236月試運行。該望遠鏡主要預測太陽活動規(guī)律、特征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該望遠鏡安裝在川西高原上的有利觀測條件是(   A. 海拔較高,溫度適宜 B. 地勢平坦,空地廣闊C. 大氣稀薄,透明度高 D. 距離太陽近,易觀測14. 該望遠鏡運行時,可觀測到的太陽活動類型有(   A. 光球?qū)由系囊?/span> B. 色球?qū)由系暮谧?/span>C. 日冕層上的日珥 D. 日冕層上的太陽風【答案】13. C    14. D【解析】13題詳解】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氣稀薄,透明度高,有利觀測,C對;溫度與觀測的關系不大,A錯;地勢平坦、空地廣闊對觀測活動的影響不大,B錯;川西高原上與地球上其它地點相比,與太陽距離幾乎沒不差別,D錯。故選C。14題詳解】耀斑位于色球?qū)樱?/span>A錯;黑子位于光球?qū)樱?/span>B錯;日珥發(fā)生在色球?qū)樱?/span>C錯;太陽風發(fā)生在日冕層,D對。故選D。【點睛】川西高原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波是人們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下圖為地震波典型時距曲線(表示地震時縱波和橫波到達不同地震臺站所需的時間),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能穿過地核的波是(   A. W1W2皆可 B. 兩者皆無法通過 C. W1 D. W216. 若某地震觀測臺站測得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6分鐘,則該臺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 3500km B. 4000km C. 4500km D. 5000km【答案】15. D    16. C【解析】15題詳解】地核指從地下2900km古登堡界面以下向內(nèi)到地心的地球核心部分。圖中W2到達距離震中距5000km用時較少,波速更快,應該是縱波,W1是橫波;外核不能傳播橫波、縱波波速明顯下降,外核呈液態(tài);因此能穿過地核的波是W2,D正確,排除ABC。故選D。16題詳解】據(jù)圖可知,震中距為35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5分鐘;震中距為40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5.5分鐘;震中距為45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6分鐘;震中距為5000km時,縱波、橫波到達時間差約為6.3分鐘,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縱波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介質(zhì)中都可以傳播,速度也較快;橫波只能在固體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比較慢。2022109日,意大利斯特龍博利火山噴發(fā),現(xiàn)場噴出滾滾濃煙,大量熔巖流出。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7. 噴發(fā)出來的火山灰物質(zhì)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 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巖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18. 圖中包含的各圈層(   A. 有明確的界面 B. 不斷地進行著物質(zhì)和能量的交換C. 獨立發(fā)展變化 D. 物質(zhì)運動能量均來自太陽輻射【答案】17. A    18. B【解析】17題詳解】噴發(fā)出來的火山灰物質(zhì)首先進入大氣圈,外力沉積沉淀于地表土壤,溶解于水體中(水圈),而后被植被(生物圈)吸收,后歸還給地表 ,低洼處沉積成巖作用形成沉積巖(巖石圈),A正確;BC、D錯誤。故選A。
 18題詳解】圖中包含大氣圈、圈、生物圈、巖石圈,相互融合,界面模糊,A錯誤;各圈層之間不斷地進行著物質(zhì)和能量的交換,B正確;各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C錯誤;巖石圈地殼運動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地球內(nèi)能的釋放,D錯誤。故選B。【點睛】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起組成了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中生物圈是四大圈層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
 下圖為某大氣層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符合該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狀況的曲線是A.  B.  C.  D. 20. 關于該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該層吸收相當數(shù)量的紅外光        大氣穩(wěn)定,適合于飛機飛行        上冷下熱,大氣平流運動為主        大量紫外線被該層的臭氧吸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19. A    20. D【解析】19題詳解】圖中顯示,該大氣層位于離地面12千米至50千米之間,應為平流層。平流層含有大量臭氧,而臭氧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而增溫,越向上獲得的太陽紫外線越多,因此平流層向上氣溫升高。圖中顯示,曲線和曲線表示氣溫向上氣溫降低,因此C、D錯誤。曲線表示整體上向上氣溫升高,但在中下層頻繁變化,不符合平流層大氣穩(wěn)定的特征,因此B錯誤。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千米~50千米的大氣中,因此在12千米至20千米處,向上氣溫變化不大,20千米以上氣溫向上增長較快,與圖中曲線變化特征相同,因此符合該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狀況的曲線是,選項A正確。故選A。20題詳解】該層為平流層,含有大量臭氧,主要吸收相當數(shù)量的波長較短的紫外光,不是紅外光,錯誤;由于平流層氣溫向上遞增,對流運動弱,且水汽和塵埃少,天氣單一,大氣穩(wěn)定,適合于飛機飛行,正確;平流層向上氣溫遞增,上熱下冷,不是上冷下熱,錯誤;平流層含有大量臭氧,大量紫外線被該層的臭氧吸收,正確。綜上所述,選項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臭氧層的作用:臭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并將其轉(zhuǎn)換為熱能加熱大氣,由于這種作用大氣溫度結(jié)構(gòu)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個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著升溫層。正是由于存在著臭氧才有平流層的存在。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波長306.3nm以下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近期,在我國遼寧西部發(fā)現(xiàn)的一種細嫩且根系不發(fā)達的草本植物化石,被科學家確認為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命名為中華古果,在其化石周邊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魚類的化石。圖為中華古果化石及復原圖,完成下面小題。  21. 根據(jù)材料中信息推測,中華古果的生存環(huán)境可能是(   A. 沙漠 B. 湖泊 C. 草原 D. 森林22. 中華古果出現(xiàn)的地質(zhì)年代,(   A. 爬行動物盛行 B. 哺乳動物盛行C. 是重要成礦期 D. 早期魚類繁衍【答案】21. B    22. A【解析】21題詳解】中華古果化石周邊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魚類的化石,魚類生活在水里,所以中華古果的生存環(huán)境可能是湖泊,B正確;故選B。22題詳解】根據(jù)材料中華古果化石是被科學家確認為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因為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出現(xiàn)在白堊紀時期,是中生代。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A正確;哺乳動物盛行在新生代,B錯誤;成礦期在前寒武紀,不是中生代,C錯誤;魚類繁盛在古生代,不是中生代。D錯誤;故選A【點睛】古生代動物發(fā)展:海洋無脊椎時代-魚類-兩棲動物。中生代:爬行動物的時代。新生代:哺乳動物時代。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3. 圖中甲、乙兩地位于同一時代的地層是(   A. 、I B. 、 C. 、 D. 24. 關于圖中地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地層厚度一樣 B. 每個地層中都含有化石C. 年齡最老的是I D. 甲地地層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層形成早【答案】23. D    24. C【解析】23題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相同時代的地層含有相同的化石,不同時代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也不相同,因此圖中甲、乙兩地位于同一時代的地層是,,D正確,ABC錯誤。故選D。24題詳解】地層形成在不同的時代,沉積時間不同,因此厚度不可能一樣,A錯誤;圖中地層中沒有化石,B錯誤;年齡最老的地層是最下部的地層,位于的下部,中含有相同的生物化石,屬于相同時代的地層,因此地層年齡最老,C正確;甲地地層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層形成時間要晚,D錯誤。故選C。【點睛】地層學三定律:(1)原始水平定律:在水中沉積的一層一層巖層的原始產(chǎn)狀都是近水平分布的。(2)原始側(cè)向連續(xù)定律:每一巖層一定延伸很遠,分布面積很廣。(3)地層疊覆律(地層層序律):在沉積巖層未發(fā)生構(gòu)造變動(如逆掩斷層和褶皺倒轉(zhuǎn))的情況下,沉積層序保持著正常層序,先形成的巖層在下,后形成的巖層在上,既上覆巖層比下伏巖層為新(下老上新)。民航客機飛行分起飛階段、降落階段、巡航階段。北京時間20219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的政府包機國航CA552航班從加拿大起飛,飛躍北極上空,當晚順利降落深圳(22°32′N,114°03′E)寶安國際機場,在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028天后,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5. 平流層適宜飛機巡航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大氣的能見度好B. 水汽含量多,但雜質(zhì)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 存在多個電離層,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信D. 氣溫下高上低,大氣穩(wěn)定26. 孟晚舟女士回國乘坐的包機,其飛行經(jīng)過的大氣層依次是(   A. 一直在平流層飛行 B. 對流層平流層對流層C. 平流層對流層平流層 D. 一直在對流層飛行【答案】25. A    26. B【解析】25題詳解】平流層中上部由于有臭氧層強烈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導致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升高,氣溫下冷上熱,存在逆溫現(xiàn)象,大氣穩(wěn)定,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同時,平流層的水汽含量和雜質(zhì)含量稀少,天氣晴朗,大氣的能見度好,有利于飛機巡航飛行,A正確,BD錯誤。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C錯。故選A。26題詳解】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需要穿越對流層,絕大部分時間位于平流層,所以飛機從起飛到中途到最終降落,飛行的大氣層依次是對流層平流層對流層,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平流層的特點:1、氣溫的的垂直分布除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外,在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迅速上升。這是因為平流層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而使氣溫升高。2、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平流層上部熱下部冷,大氣穩(wěn)定,不易形成對流。3、水汽、雜質(zhì)含量極少,云、雨現(xiàn)象近于絕跡。大氣平穩(wěn)天氣晴朗,對高空飛行有利。20211110日,一名28歲的法國男子站在父親駕駛的熱氣球頂部,隨著氣球緩緩上升,最終在氣球上升到4016米時,拍下了精彩瞬間,打破了自己曾經(jīng)創(chuàng)造的該項目的世界紀錄。如圖為該男子當時自拍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題。27. 該名男子拍照時所在的大氣層(   A. 臭氧含量較多 B. 適合航空飛行C. 厚度大致均勻 D. 天氣復雜多變28. 大氣中(   A. 氧是地球生物體的基本成分 B. 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C. 氮是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zhì) D. 雜質(zhì)不參與天氣變化【答案】27. D    28. B【解析】27題詳解】該男子熱氣球上升高度為4016米,則其處于大氣層的對流層中,臭氧層主要分布在平流層,排除A;對流層大氣對流活動強烈,不適合航空飛行,航空飛行適合在大氣穩(wěn)定的平流層,排除B;地球大氣層平均厚度為12Km,低緯度地區(qū)的厚度為17-18Km,中緯度為10-12Km,高緯度地區(qū)為7-8Km,厚度不均,排除C;對流層空氣對流活動頻繁,天氣變化復雜,D正確。故選D28題詳解】大氣中,氮是地球生命體的基本成分,排除A;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B正確;氧是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zhì),排除C;大氣中的雜質(zhì)影響天氣變化,并為水汽凝結(jié)提供了凝結(jié)核,排除D。故選B。【點睛】大氣分層,是指按照大氣在垂直方向的各種特性,將大氣分成若干層次。 按大氣溫度隨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氣分成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北京時間2023422日凌晨,太陽拋射出大量日冕物質(zhì),引發(fā)了特大地磁暴,導致地球空間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系列劇烈變化。圖中為424日地磁活動水平與往日數(shù)據(jù)的對比(Kp指數(shù)數(shù)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9. 本次特大地磁暴(   A. 因黑子面積增大而引發(fā) B. 源于太陽輻射過強C. 地磁活動水平持續(xù)加強 D. 表明太陽活動較強30. 特大地磁暴引發(fā)的地球空間環(huán)境變化有(   全球各地出現(xiàn)絢麗極光干擾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全球各地同時出現(xiàn)暴雨影響航天器的正常運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29. D    30. C【解析】29題詳解】由材料太陽拋射出大量日冕物質(zhì),引發(fā)了特大地磁暴可知,此次特大地磁暴主要是由于太陽拋射出大量日冕物質(zhì)造成的,A錯;太陽輻射過強會導致地面溫度升高,與本次特大地磁暴無關,B錯;讀圖可知,本次地磁活動波動式增強,有增有減,C錯;太陽拋射出大量日冕物質(zhì)屬于太陽活動結(jié)果,表明太陽活動較強,D對。故選D。30題詳解】地球的極光主要出現(xiàn)在南、北兩極地區(qū)的夜空中,錯;磁暴會干擾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航天器的正常運行,②④對;地磁暴不可能使全球各地同時出現(xiàn)暴雨,錯。②④正確,故選C【點睛】太陽的活動類型:1、太陽黑子:太陽光球上經(jīng)常出沒的一些暗黑色斑點叫太陽黑子,它是太陽活動的基本標志之一。由于太陽黑子的溫度比它周圍光球的溫度要低1500°K左右,因此在明亮的光球表面呈暗黑色斑點。2、耀斑:是色球?qū)又械奶柣顒蝇F(xiàn)象。由于某種原因,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從而引起局部區(qū)域在瞬時出現(xiàn)加熱、增亮以及各種電磁輻射和粒子輻射(質(zhì)子、電子、中子等)突然增強,這種突然爆發(fā)出的相當明亮的斑點叫做耀斑。3、日珥:在色球?qū)又?,有時向外猛烈地噴射出火紅色的氣柱,這種突出在日面邊緣部分的太陽活動現(xiàn)象叫日珥。
 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 1為地震波與地球圈層關系圖,圖2為地理模式圖,根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1中兩個不連續(xù)面A____,地震波傳播至此界面時波速____B____,位于地下____千米處。2分析橫波在B處消失的原因?3若模式圖表示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陰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____,曲線代表的界面是對應圖1中的____(不連續(xù)面字母)。4若模式圖表示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曲線____的公轉(zhuǎn)軌道,曲線____的公轉(zhuǎn)軌道(填行星名稱)。5若模式圖表示地層結(jié)構(gòu),陰影部分表示的地層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該地層的地質(zhì)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當時____動物大量盛行,從成礦角度來看是重要的____時期。 6若模式圖表示太陽大氣層結(jié)構(gòu),陰影部分表示色球?qū)?,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____層,曲線③④之間的太陽大氣層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是____。【答案】1    ①. 莫霍界面    ②. 增加    ③. 古登堡界面    ④. 2900    2物質(zhì)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而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3    ①. 地殼    ②. B    4    ①. 土星    ②. 地球    5    ①. 中生代    ②. 爬行動物    ③. 成煤    6    ①. 日冕    ②. 太陽黑子【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地震波與地球圈層關系圖和地理模式圖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劃分及依據(jù)、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地球的演化史、太陽大氣層的結(jié)構(gòu)及太陽活動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小問1詳解】根據(jù)圖1,A界面是大致位于地下33km處的莫霍界面,地震波傳播至此界面時波速明顯加快;B是大致位于地下2900km處的古登堡界面。【小問2詳解】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經(jīng)過古登堡界面時,地球的組成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變?yōu)橐簯B(tài),橫波無法通過。【小問3詳解】圖中陰影部分是地幔,曲線①②之間是地幔之上的地殼,曲線代表的界面是地幔之下的古登堡界面,與圖1中的B界面對應。【小問4詳解】若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則是木星的公轉(zhuǎn)軌道,是火星的公轉(zhuǎn)軌道,是木星之外的土星的公轉(zhuǎn)軌道,是火星以內(nèi)的地球的公轉(zhuǎn)軌道。【小問5詳解】若陰影部分表示的地層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則該地層的地質(zhì)年代最有可能被稱為裸子植物時代的中生代,該時期以恐龍為代表的的爬行動物繁盛。該時期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茂密,是地質(zhì)歷史時期重要的成煤期之一。【小問6詳解】若陰影部分表示色球?qū)?,那么曲線①②之間是色球?qū)右酝獾娜彰釋樱€③④之間是色球?qū)右詢?nèi)的光球?qū)?,光球?qū)映R姷奶柣顒邮翘柡谧印?/span>【點睛】32. 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圖反映的是____緯度大氣的垂直分層,理由是____2A層大氣熱量主要直接來自____,該層大氣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是____;____。3B22—27千米高度處____含量達到最大值,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4圖中C層下部氣溫隨高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推測氣流運動狀況是____。5C層中有若干____層,太陽活動強烈時,____信號會受影響,A→B→C大氣密度變化趨勢是____。【答案】1    ①.     ②. 該地對流層高度為12千米,而對流層的高度在低緯為17~18千米,在高緯為8~9千米。    2    ①. 地面    ②. 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zhì);    ③. 該層上部冷下部熱,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3臭氧;    4    ①. 隨海拔高度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②. 以對流運動為主。    5    ①. 電離    ②. 無線電短波    ③. 逐漸減小【解析】【分析】本題以大氣垂直分層為背景材料,涉及到大氣的垂直分層幾個層的特點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等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問1詳解】對流層的厚度因緯度而異。低緯度對流層厚度為17~18千米,中緯度對流層厚度1012千米,高緯度對流層厚度為89千米。根據(jù)圖示可判定該圖對流層厚度為12千米,因此反映的是中緯度大氣的垂直分層。【小問2詳解】A層為對流層。對流層大氣的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既降低,其熱量主要直接的來源是地面。其天氣復雜多變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zhì);二是空氣的對流運動顯著,氣流上升時,氣溫下降,水汽易凝結(jié),容易成云致雨。【小問3詳解】B層為平流層,22—27千米高度處臭氧含量達到最大值,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一方面使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線大大減少,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小問4詳解】C層下部在50-85千米高度的范圍內(nèi),氣溫的變化跟對流層的氣溫變化相似,都是隨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據(jù)此可以推測該層的空氣運動以對流運動為主。【小問5詳解】C層為高層大氣,該層有電離層,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太陽活動能對電離層產(chǎn)生擾動,導致無線電短波部分或全部被吸收。A→B→C由于大氣層越高,距地心越遠,受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氣密度越來越小。33. 根據(jù)有關地理知識,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A、B、CD四地中,年太陽輻射總量和年日照時數(shù)最少的是____(填寫字母)地,主要判斷依據(jù)是____。2A、BC、DE、F、G七地中,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是____地。3下圖示意青藏線唐古拉山段某處的景觀,設置了遮陽板保護青藏公路。推測該裝置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止水土流失 B. 防止凍土融化C. 防止滑坡 D. 防止低溫對路基的破壞4請結(jié)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列舉人們對太陽輻射主要有哪些利用方式?【答案】1    ①. B    ②. 海拔低,大氣密度大多陰雨天氣;人口多,城市密集,工業(yè)交通集中,大氣污染嚴重,導致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    2A    3B    4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能汽車,太陽能溫室,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計算器等。【解析】【分析】本題以太陽輻射為試題背景,涉及了太陽輻射的分布、特點及利用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diào)觀等核心素養(yǎng)。【小問1詳解】由圖示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四地中,太陽輻射總量和年日照時數(shù)最少的是B四川盆地,判斷的依據(jù)主要從地形和人類活動方面分析, 因為盆地地形,海拔低,大氣密度大,地形封閉,水汽不易擴散,多陰雨天氣,削弱了太陽輻射;四川盆地城市、人口密集,工業(yè)、交通集中,使大污染嚴重,大氣的透明度差,導致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小問2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主要從緯度、地形、天氣等方面來分析。讀圖并結(jié)合所示信息可知,A青藏地區(qū)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潔凈,降水少,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小問3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qū)太陽能資源豐富,遮陽板可減少青藏公路大量吸收太陽輻射,避免其溫度升高,防止凍土融化,毀壞路基,B正確;青藏線唐古拉山段海拔高,氣溫低,路基適宜低溫的環(huán)境,D錯誤;設置了遮陽板與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關系不大,AC錯誤;故選B。【小問4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應用太陽能發(fā)展迅速,太陽輻射的利用方式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太陽能汽車,太陽能溫室,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計算器等。

相關試卷

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專輯參考答案pdf、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二十二章綜合質(zhì)量評測卷二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專輯參考答案pdf、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二十四章綜合質(zhì)量評測卷一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仁壽第一中學(北校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10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測試范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