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3分)下列關于氣溫變化的敘述,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正午12點
B.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C.最高氣溫出現在太陽輻射能量最強的時候
D.氣溫即大氣溫度,氣溫測量不需要在百葉箱里進行
2.(3分)下列教材中出現的儀器中,用來測量降水量的是( )
A. B.
C. D.
3.(3分)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wěn)定性的混合物
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打開汽水瓶蓋后有氣泡冒出,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D.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4.(3分)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 ?。?br />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5.(3分)如圖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情況,下列關于大氣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br />
①A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A層:與人類生活關系最密切
③C層:民航飛機活動的主要空間
④B層:集中了地球約四分之三大氣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3分)醫(yī)生常用生理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0.9%)給患者輸液。下列對生理鹽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生理鹽水中氯化鈉是溶質,水是溶劑
B.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1000
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為0.9g
D.輸液時,輸液管中和輸液瓶中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7.(3分)兩同學分別在底端封閉的兩支相同吸管中裝入不同質量的細沙,制成了A、B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 ?。?br />
A.密度計A所受浮力較小
B.密度計B所受重力較小
C.兩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相等
D.兩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不同
8.(3分)下列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br />
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B.吸管吸飲料
C.吸盤掛鉤 D.吸塵器
9.(3分)下列物質依次為懸濁液、乳濁液、溶液的一組是( ?。?br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礦泉水、自來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肥皂水、碘酒
D.酒精、泥漿、汽水
10.(3分)如圖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圖,其過程為:
①暖濕氣流上升;
②水蒸氣降溫后變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
④小水珠和小冰晶變成大水滴,之后就會降水。
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
A.①中暖濕氣流是由液態(tài)水升華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氣液化變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屬物理變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過程中會熔化放熱成水
11.(3分)“五水共治,治污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政策。為了防止水體污染,你認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br />
A.不任意排放工業(yè)污水
B.牲畜糞便集中處理后再施用
C.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D.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
12.(3分)如圖幾種大氣運動形式中,氣流運動方向表示不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13.(3分)如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海水進入貯水池,海水中不含有雜質
B.在蒸發(fā)池中,海水中水的質量逐漸減少
C.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D.在蒸發(fā)池中,海水中的氯化鈉質量逐漸增加
14.(3分)如圖為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關于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通過人工河引入江水,此舉屬于改變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⑤
B.環(huán)節(jié)③使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在我國主要表現在冬季風帶來的降水
C.我國水資源在時間與空間上分布都不均勻,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
15.(3分)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作浩瀚的海洋,我們人類就生活在這“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下列有關大氣壓的敘述錯誤的是( ?。?br />
A.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
B.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1.01×105帕,(約760mm汞柱)
C.大氣壓與大氣的密度有關,離地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有關,晴天和陰雨天跟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
16.(3分)小明洗碗時發(fā)現,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 ?。?br />
A.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C.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漂浮時所受的浮力
D.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
17.(3分)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船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體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體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18.(3分)甲、乙兩個燒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時,分別加入質量均為ag的硝酸鉀或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后,再將兩個燒杯同時降溫至T1℃,乙燒杯中現象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硝酸鉀或氯化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表
溫度/℃
0
T1
20
T2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硝酸鉀
13.3
25.0
31.6
35.1
63.9
110
169
246
氯化鉀
27.6
31.8
40.0
35.1
40.0
45.5
51.1
56.7
A.乙燒杯中加入的固體一定是KNO3
B.圖1中溶液可能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圖2中上層清液一定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C.若從T1℃重新升高到T2℃,甲、乙兩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不相等
D.a的取值范圍為31.8<a≤35.1
19.(3分)如圖是一款吸盤式仰臥起坐輔助器,它靠一個直徑12.5cm的吸盤牢牢“吸”在地面上。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吸盤利用大氣壓強,牢牢“吸”在地面上
B.吸盤的的直徑大小會影響“吸”力的大小
C.與腳接觸的部分包有柔軟的海綿,是為了減小對腳的壓強
D.輔助器受到腳向上的拉力與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大小始終相等
20.(3分)一輕質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連接一小球,如圖甲所示,使小球完全浸沒且靜止在水中。在圖乙中彈簧處于原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從甲圖到丙圖,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
B.在水慢慢淹沒小球的過程(從乙圖到丙圖的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彈簧的彈力也逐漸增大
C.當將丙圖中的水取出一部分,水面仍高于金屬球,則丙中的彈簧長度一定不變
D.若將丙圖中的液體換為另一種液體(液面等高),發(fā)現丙中彈簧比之前的伸長量更大,則可以證明這種液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二、填空題(共34分)
21.(3分)如圖是浙江省某時的天氣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正受 ?。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鈮嚎刂啤?br />
(2)丙地在該鋒面過境時,會出現 天氣。
(3)在甲乙兩地之間,風向應該是 ?。ㄌ睢凹椎揭摇被颉耙业郊住保?br />
22.(4分)如圖所示,A地海拔2000米,B地海拔3000米,C、D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100米,此地常年刮東風
(1)C、D兩地氣溫相差約 ℃。
(2)A、C兩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 ,因為A地處于 。
(3)B、C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23.(6分)小金用水的對流運動模擬空氣的對流運動,做了如圖所示實驗,請你結合所學知識
(1)小金觀察到環(huán)形玻璃管內的水是 ?。ㄌ睢绊槙r針”或“逆時針”)流動的。
(2)實驗前預先在玻璃管放一懸浮小球的目的是 。
(3)小金由此推測,夏天的房間內安裝空調時,應將空調按在房間的 ?。ㄌ睢吧隙恕被颉跋露恕保?。
24.(6分)將30克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克水的燒杯中,攪拌1℃、t2℃、t3℃時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分別如圖中A、B、C、D點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填字母)
(2)t1℃時,固體物質X的溶解度為 。
(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可能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ㄌ钭帜妇幪枺?。
25.(4分)將一塊質量為60g、體積為100cm3的物塊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物塊最終處于 ?。ā俺恋住?、“懸浮”或“漂浮”)狀態(tài),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
26.(6分)下列數據是從干濕表上測得并稍做處理列表得到的。請仔細觀察并完成下列問題:
℃
相對濕度
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
計溫差/℃
1
88
88
89
90
91
91
92
92
92
93
93
2
76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6
3
65
67
69
71
72
74
75
76
77
78
79
4
54
57
60
62
64
66
68
69
70
71
72
5
43
48
50
54
56
58
60
62
64
65
66
干球溫度計讀數/℃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1)從表中數據可知,當氣溫一定時,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溫差越大 (填“干燥”或“潮濕”)。
(2)當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讀數分別為20℃和15℃時,環(huán)境濕度為 %。
(3)下列關于濕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相對濕度可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的豐富程度
B.相對濕度是100%,表明在當時溫度下,空氣中水汽已達飽和狀態(tài)
C.當人們感覺到悶熱時,說明空氣的相對濕度較大
D.相對濕度越小,人感覺越舒服
27.(5分)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請根據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的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處理后液體仍然渾濁,可能原因 ?。ù鸪鲆稽c即可)。
(2)圖乙進行的是 操作,燒瓶中放入一些碎瓷片的目的是 ,冷凝管中冷水應該是從 進入(填“a”或“b”)。
三、實驗探究題(共40分)
28.(8分)小明做“估測大氣壓強”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步驟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沿正確的方向慢慢拉動注射器筒;
C.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如圖2;
D.如圖2,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長度L= cm;
(2)思考并回答:
①實驗步驟A的目的是 ??;
②用測得的物理量計算大氣壓強值p= ??;
③小明正確使用測量儀器,且讀數正確,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可能是 (寫出一種)。
29.(6分)配制50g10%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如圖:
(1)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②⑤
(2)如圖⑤稱量過程中,若發(fā)現指針偏向左邊,你應采取的操作是 ;
(3)用量筒量取水時,若仰視讀數,則配制結果將偏 ?。僭O氯化鈉質量的計算和稱量均準確,且實驗過程中氯化鈉無損失)。
30.(6分)如圖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情形。
(1)小明將物塊從圖甲下降至圖乙的過程中,發(fā)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的同時,還觀察到 ,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繼續(xù)增大物塊所處的深度,當它與容器底部接觸后,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 N。
(3)為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小明又把物塊浸沒到事先配制好的鹽水中。他發(fā)現液體密度改變,而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卻不明顯。小明想出下列四種實驗改進方案 。
A.換用體積更大的同種物塊
B.換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體
C.換用精確程度更高的測力計
D.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多次實驗
31.(6分)小紅在學習了物質的溶解這一專題后,對“氣體在液體中溶解能力強弱與氣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飲料(飲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氣體),小紅用力向外拉動注射器,管中出現許多小氣泡,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氣泡減少。
(1)圖Ⅰ中,小紅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
(2)請嘗試分析,圖Ⅱ中小紅用力向里推動注射器后小氣泡減少的原因 。
(3)氣體的溶解度還受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請解釋“一些工廠向河里排放熱水,會造成河里的魚因缺氧而死亡”: 。
32.(6分)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硝酸銨、氯化鈉或氫氧化鈉溶于水后的吸放熱情況。
(1)如圖甲所示,試管里放入上述物質中的某一種。打開分液漏斗,將水加入試管后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忽略試管中的水所占的體積),則試管中的固體可能是 ?。?br />
(2)如圖乙所示,分液漏斗中裝入的是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33.(8分)“飛機迷”小王學習了流體壓強知識后,他想探究飛機升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升力大小與機翼形狀、飛機飛行速度和飛機的迎角(機翼軸線與水平氣流方向的夾角)有關。
(1)小王制作了如圖甲所示的飛機機翼模型,機翼做成該形狀是利用了 ;.
(2)他利用如圖乙和丙的電風扇、升力測力計、飛機模型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升力與迎角的關系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調節(jié)使風扇風速最大,并使飛機模型的迎角為0°,記錄測力計的示數;
②改變 ,重復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
③得到“升力與迎角的關系”的圖像如圖丁。由圖像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時,迎角增大,升力會 ?。ㄌ钚蛱枺?;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3)資料顯示:本實驗結論與實際相符,若某飛機以8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迎角為θ1,后來以5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迎角為θ2(θ1、θ2在15°和20°之間),則迎角θ1 θ2(選填“>”“<”或“=”)。
四、計算和簡答題(共26分)
34.(5分)疫情時期廣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國際上公認的安全、高效消毒劑,它能夠迅速、徹底殺滅各種細菌和病毒?,F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1升
溶質的質量分數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儲藏
(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劑是 。
(2)請算出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質的質量。
(3)欲配制72千克質量分數為1%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這種濃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毫升??
35.(6分)如圖是小麗家的壓力鍋,壓力鍋能夠把食物更快煮熟是因為其密封性好,但為了保障安全性,當鍋內壓力等于鍋外壓力和限壓閥的重時恰好能抬起限壓閥進行放氣。現已知壓力鍋鍋蓋面積450cm2,限壓閥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0.05cm2,當地氣壓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g取10N/kg,1標準大氣壓取1×105Pa)。
(1)壓力鍋的工作原理是 。
(2)當鍋內蒸汽達到2個標準大氣壓時,求蒸汽對鍋蓋的壓力;
(3)當鍋內蒸汽達到2.5個標準大氣壓時,鍋內蒸汽剛好頂開限壓閥自動放氣,求限壓閥的質量。
36.(5分)某同學在野外撿到一塊小石塊,在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中進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圖甲所示,在托盤秤上放一只盛了適量水的容器,托盤秤的示數為1kg;
②用細線將該石塊系住,手握細線將石塊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當石塊浸沒到如圖乙所示位置;
③如圖丙所示,松手后該石塊沉到容器底部,穩(wěn)定后托盤秤的示數為1.26kg。
根據以上探究情況,求:
(1)該石塊的重力為多少;
(2)該石塊的密度(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計算過程)。
37.(10分)2022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口號是:“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1)如圖甲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接通直流一段時間后,試管A、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電解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目的是 。
(2)如圖乙是活性炭凈水器示意圖,其中粒狀活性炭層的作用是 ?。ㄌ钭帜感蛱枺?。
A.消毒
B.過濾
C.蒸餾
D.吸附
(3)海水淡化可緩解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圖丙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示意圖。
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從微觀角度看是 發(fā)生了改變。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ㄌ睢白兇蟆?、“變小”或“不變”)。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
1.(3分)下列關于氣溫變化的敘述,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正午12點
B.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C.最高氣溫出現在太陽輻射能量最強的時候
D.氣溫即大氣溫度,氣溫測量不需要在百葉箱里進行
【答案】B
【分析】氣溫的日變化規(guī)律為:一天中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4時左右,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對氣溫的觀測,通常一天要進行4次,一般在北京時間的2時、8時、14時、20時,這4次氣溫的平均值即為日平均氣溫。
【解答】解: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一天中太陽輻射能量最強的時候是正午12時;
一天中氣溫最低值出現在日出前后,故B敘述正確;
氣溫可以用百葉箱測量,故D敘述錯誤。
故選:B。
2.(3分)下列教材中出現的儀器中,用來測量降水量的是( ?。?br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云量、降水情況,氣溫、風向和風速。如果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
【解答】解:測量氣溫的是A氣溫計,測量風向的是B風向標,D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的儀器。
故選:D。
3.(3分)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wěn)定性的混合物
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打開汽水瓶蓋后有氣泡冒出,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減小
D.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答案】A
【分析】A、根據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
B、濃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
C、打開汽水瓶蓋后,壓強減小,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故選項說法正確。
B、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C、打開汽水瓶蓋后有氣泡冒出,氣體溶解度減小。
D、溶液不一定都是無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
故選:A。
4.(3分)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 ?。?br />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答案】C
【分析】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密度不變,小于海水的密度,由此可知冰山的浮沉狀態(tài);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重力變小,根據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其受到的浮力變化,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其排開水的體積變化。
【解答】解:AB、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冰山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的水的重力,故AB錯誤;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冰山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C正確;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冰山漂浮,所以冰山受到的浮力變小?。溅岩篻V排可知,冰山排開水的體積變小。
故選:C。
5.(3分)如圖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情況,下列關于大氣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A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A層:與人類生活關系最密切
③C層:民航飛機活動的主要空間
④B層:集中了地球約四分之三大氣質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分析】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①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②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wěn)定,利于高空飛行。
③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高層大氣的氣溫隨著高度的上升先降低后上升。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A層為對流層,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故①②正確。
圖中B層為平流層,大氣水平運動為主,沒有天氣現象,能見度高,故③錯誤。
對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全部水汽,故④錯誤。
故選:A。
6.(3分)醫(yī)生常用生理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0.9%)給患者輸液。下列對生理鹽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br />
A.生理鹽水中氯化鈉是溶質,水是溶劑
B.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1000
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為0.9g
D.輸液時,輸液管中和輸液瓶中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答案】B
【分析】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生理鹽水是0.9%的氯化鈉溶液,水是溶劑。
B、生理鹽水是4.9%的氯化鈉溶液,則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0.2:(100﹣0.9)=8:991。
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D、輸液時,輸液管中和輸液瓶中生理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故選:B。
7.(3分)兩同學分別在底端封閉的兩支相同吸管中裝入不同質量的細沙,制成了A、B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 ?。?br />
A.密度計A所受浮力較小
B.密度計B所受重力較小
C.兩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相等
D.兩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不同
【答案】A
【分析】(1)根據F?。溅阉甐排g判斷出兩密度計受到浮力大小的關系;
(2)根據物體沉浮條件判斷重力大小的關系;
(3)根據p=ρgh判斷兩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大小關系;
(4)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
【解答】解:A、由圖可知,VA排<VB排,由F?。溅阉甐排g可知,FA?。糉B浮,故A正確;
B、兩支密度計均漂浮在水面,因為FA?。糉B浮,所以GA<GB,故B錯誤;
C、由圖可知A<hB,由p=ρgh可知,則兩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pA<pB,故C錯誤;
D、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為水的密度,故D錯誤。
故選:A。
8.(3分)下列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B.吸管吸飲料
C.吸盤掛鉤 D.吸塵器
【答案】A
【分析】大氣壓的應用大多是利用內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斷是否是大氣壓的應用,要注意有沒有形成這個“氣壓差”。
【解答】解:A、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時,故A與大氣壓無關。
B、用吸管吸飲料時,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上升通過吸管進入口中;
C、首先用力將掛衣鉤的吸盤緊壓在墻壁上,通過手的擠壓排出了吸盤內的氣體,這樣外界大氣壓將掛衣鉤壓在墻壁上;
D、用吸塵器吸塵土時,使吸管內的氣壓減小,故D利用了大氣壓。
故選:A。
9.(3分)下列物質依次為懸濁液、乳濁液、溶液的一組是( ?。?br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礦泉水、自來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江水、肥皂水、碘酒
D.酒精、泥漿、汽水
【答案】C
【分析】根據混合體系的特點以及物質的類別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牛奶是乳濁液,石灰水是溶液;
B、礦泉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乳濁液;
C、江水是懸濁液,碘酒是溶液;
D、酒精是純凈物,汽水是溶液;
故選:C。
10.(3分)如圖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圖,其過程為:
①暖濕氣流上升;
②水蒸氣降溫后變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
④小水珠和小冰晶變成大水滴,之后就會降水。
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br />
A.①中暖濕氣流是由液態(tài)水升華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氣液化變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屬物理變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過程中會熔化放熱成水
【答案】C
【分析】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
六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A、①中暖濕氣流是由液態(tài)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B、②中云層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晶或液化為小水滴;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故C正確;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過程中會熔化吸熱形成水。
故選:C。
11.(3分)“五水共治,治污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政策。為了防止水體污染,你認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br />
A.不任意排放工業(yè)污水
B.牲畜糞便集中處理后再施用
C.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D.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
【答案】D
【分析】根據水體的污染源和防止水體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斷有關措施。
【解答】解: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故A可行;
B、牲畜糞便適當處理后再施用,又能防止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題意。
C、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后再排放,故C可行;
D、農藥和化的使用應合理,故D不可行;
故選:D。
12.(3分)如圖幾種大氣運動形式中,氣流運動方向表示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熱力環(huán)流原理:受熱空氣上升,冷卻空氣下沉;空氣上升,在頂部輻散開,在底部輻合;空氣下沉,在頂部輻合,在底部向四周輻散;空氣上升,容易成云致雨;氣流下沉,氣溫升高,水汽難以凝結,天氣晴朗。
【解答】解:受熱氣流上升,冷卻氣流下沉。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氣總是由高氣壓流向低壓氣。
根據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白天,受熱處氣流上升,遇冷處氣流下沉。
城市溫度高,氣流上升,氣流下沉。
故選:C。
13.(3分)如圖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海水進入貯水池,海水中不含有雜質
B.在蒸發(fā)池中,海水中水的質量逐漸減少
C.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
D.在蒸發(fā)池中,海水中的氯化鈉質量逐漸增加
【答案】B
【分析】A、根據海水的成分,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在蒸發(fā)池中,溶劑不斷減少,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析出晶體后的母液不能繼續(xù)溶解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在蒸發(fā)池中,溶劑不斷減少,有氯化鈉析出,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海水進入貯水池,故選項說法錯誤。
B、在蒸發(fā)池中,溶劑不斷減少。
C、析出晶體后的母液不能繼續(xù)溶解氯化鈉,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在蒸發(fā)池中,有氯化鈉析出,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14.(3分)如圖為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關于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人工河引入江水,此舉屬于改變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⑤
B.環(huán)節(jié)③使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在我國主要表現在冬季風帶來的降水
C.我國水資源在時間與空間上分布都不均勻,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海洋表面蒸發(fā)形成的水汽,隨著氣流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這種循環(huán)運動被稱為海陸間水循環(huán)。
【解答】解:通過人工河引入江水,此舉屬于改變水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⑤(地表徑流),不符合題意。
環(huán)節(jié)③為水汽輸送,使陸地淡水不斷得到補充,B觀點錯誤。
我國水資源在時間與空間上分布都不均勻,南多北少,C觀點正確。
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3分)如果把籠罩著地球的大氣層比作浩瀚的海洋,我們人類就生活在這“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對我們的壓強。下列有關大氣壓的敘述錯誤的是( ?。?br />
A.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
B.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1.01×105帕,(約760mm汞柱)
C.大氣壓與大氣的密度有關,離地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有關,晴天和陰雨天跟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
【答案】C
【分析】(1)空氣有重量,并和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所以空氣對浸沒在它里面的物體向各個方向都能產生壓強;
(2)標準大氣壓的值是:1.013×105帕;
(3)大氣壓與高度有關,越高的位置大氣壓的值越?。?br />
(4)大氣壓的高低還與季節(jié)和天氣有關。
【解答】解:A、空氣有重量,所以空氣對浸沒在它里面的物體向各個方向都能產生壓強;
B、1個標準大氣壓的數值為1.013×104帕,(760mm汞柱);
C、大氣壓的大小與大氣的密度有關,大氣壓也越??;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陰雨天有關、雨天與大氣壓的高低變化有關。
故選:C。
16.(3分)小明洗碗時發(fā)現,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 ?。?br />
A.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C.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漂浮時所受的浮力
D.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
【答案】B
【分析】(1)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判斷出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的關系;
(3)下沉時,物體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重力的關系判斷出漂浮和沉底時浮力放入關系,根據F?。溅阉甮V排判斷出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與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的關系。
【解答】解:A、碗漂浮時,故A錯誤;
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CD、碗沉入水底時,碗漂浮時,由于重力不變,根據F?。溅阉甮V排知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小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故C。
故選:B。
17.(3分)如圖所示是一種水翼船,船體下安裝了水翼。當船在高速航行時,水面下的水翼會使船體整體抬高從而減小水對船體的阻力。則水翼安裝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應用水翼升力:水翼的上方是弧形,水流過上方時流速大,壓強小。水翼下方是平面,水的流速小,壓強大這一壓強差使船體獲得豎直向上的升力。
【解答】解:A、D、兩個水翼相反放置,對船體不會產生向上的升力作用。
B、兩個水翼都是上面弧形,水經過上方流速大于下方流速,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作用。
C、兩個水翼都是上面平面,水經過上方流速小于下方流速,水對船體產生一個向下的壓力作用。
故選:B。
18.(3分)甲、乙兩個燒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時,分別加入質量均為ag的硝酸鉀或氯化鉀固體,充分溶解后,再將兩個燒杯同時降溫至T1℃,乙燒杯中現象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硝酸鉀或氯化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表
溫度/℃
0
T1
20
T2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硝酸鉀
13.3
25.0
31.6
35.1
63.9
110
169
246
氯化鉀
27.6
31.8
40.0
35.1
40.0
45.5
51.1
56.7
A.乙燒杯中加入的固體一定是KNO3
B.圖1中溶液可能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圖2中上層清液一定是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C.若從T1℃重新升高到T2℃,甲、乙兩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不相等
D.a的取值范圍為31.8<a≤35.1
【答案】B
【分析】A、根據物質的溶解度來分析;
B、根據物質的溶解度以及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來分析;
C、根據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來分析;
D、根據物質的溶解度來分析。
【解答】解:A、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故A錯誤;
B、圖1中溶液中沒有剩余的晶體,圖2燒杯底部有未溶解的晶體存在,故B正確;
C、若從T6℃重新升高到T2℃,甲、乙兩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均相等、乙兩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D、由圖1可知,由圖4可知,若該物質是硝酸鉀,若該物質是氯化鉀,故D錯誤。
故選:B。
19.(3分)如圖是一款吸盤式仰臥起坐輔助器,它靠一個直徑12.5cm的吸盤牢牢“吸”在地面上。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吸盤利用大氣壓強,牢牢“吸”在地面上
B.吸盤的的直徑大小會影響“吸”力的大小
C.與腳接觸的部分包有柔軟的海綿,是為了減小對腳的壓強
D.輔助器受到腳向上的拉力與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大小始終相等
【答案】D
【分析】(1)吸盤能吸在地面上,是因為吸盤內部氣體的壓強小于外部的大氣壓,由于受大氣壓強而吸附在地面上,說明大氣壓的存在。
(2)根據F=pS分析吸力的大小變化;
(3)減小壓強的方法: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
(4)對吸盤受力分析,明確力的大小關系。
【解答】解:
A.吸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在內外壓強差的作用下,故A正確;
B.大氣壓不變,會導致吸盤的面積改變,吸盤受到的大氣壓力改變,故B正確;
C.與腳接觸的部分包有柔軟的海綿,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腳的壓強;
D.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大小是不變的,所以輔助器受到腳向上的拉力與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故選:D。
20.(3分)一輕質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連接一小球,如圖甲所示,使小球完全浸沒且靜止在水中。在圖乙中彈簧處于原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甲圖到丙圖,在向容器中注水的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
B.在水慢慢淹沒小球的過程(從乙圖到丙圖的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彈簧的彈力也逐漸增大
C.當將丙圖中的水取出一部分,水面仍高于金屬球,則丙中的彈簧長度一定不變
D.若將丙圖中的液體換為另一種液體(液面等高),發(fā)現丙中彈簧比之前的伸長量更大,則可以證明這種液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答案】D
【分析】(1)根據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進行判斷;
(3)彈簧受到的拉力等于小球的浮力減去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小球浮力的變化得出結論;
(4)彈簧伸長變大,說明彈簧受到的拉力變大,小球受到的浮力變大了,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體密度的變化。
【解答】解:A、從甲圖到丙圖,水的深度逐漸增加液gh可知,液體的密度一定時,所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不符合題意;
B、在水慢慢淹沒小球的過程(從乙圖到丙圖的過程),根據F?。溅岩篻V排可知,液體密度不變,乙圖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對彈簧的拉力逐漸增大,不符合題意;
C、彈簧受到的拉力F=F浮﹣G,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當將丙圖中的水取出一部分,金屬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小球受到的浮力不變,彈簧的長度不變,不符合題意;
D、彈簧伸長變大,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F=F浮﹣G可知,金屬球的重力不變。而小球排開的液體的體積不變?。溅岩篻V排可知,液體的密度變大了,符合題意。
故選:D。
二、填空題(共34分)
21.(3分)如圖是浙江省某時的天氣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正受 低?。ㄌ睢案摺被颉暗汀保鈮嚎刂啤?br />
(2)丙地在該鋒面過境時,會出現 刮風、下雨、降溫 天氣。
(3)在甲乙兩地之間,風向應該是 乙到甲 (填“甲到乙”或“乙到甲”)。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氣旋的近地面氣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輻合,中心氣流上升。反氣旋的近地面氣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輻散,垂直方向的空氣自上而下補充。
(2)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而形成的鋒是冷鋒。冷鋒過境時,常出現陰天、刮風、雨雪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后,冷氣團占據了原來暖氣團的位置,氣溫、濕度明顯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3)判斷某點風向:做圖分析法——先做出該點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若等壓線不規(guī)則,呈彎曲狀態(tài),則做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的線即為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據地轉偏向力“南左北右”規(guī)律,在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的基礎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做出偏向角度為35—45°之間的風向,由此確定此點的風向。
【解答】解:(1)讀浙江省某時的天氣圖,甲地為低壓中心。
(2)丙地此時受冷鋒控制,該鋒面過境時、下雨。
(3)讀圖可知,甲為低壓中心,在甲乙兩地之間。
故答案為:
(1)低
(2)刮風、下雨
(3)乙到甲
22.(4分)如圖所示,A地海拔2000米,B地海拔3000米,C、D兩地的相對高度為1100米,此地常年刮東風
(1)C、D兩地氣溫相差約 6.6 ℃。
(2)A、C兩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 C ,因為A地處于 背風坡 。
(3)B、C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度不同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地勢對氣候的影響表現在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這就使得一些高山從山腳到山頂植被不同。
(2)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陸位置等。
(3)影響氣溫的因素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
【解答】解:(1)如圖所示,A地海拔2000米,D地海拔100米,C,C、D兩地氣溫相差約1100÷100×0.6=4.6℃。
(2)A、C兩地相比,因為A地處于背風坡。
(3)B、C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是海拔高度不同。
故答案為:
(1)6.4
(2)C;背風坡
(3)海拔高度不同
23.(6分)小金用水的對流運動模擬空氣的對流運動,做了如圖所示實驗,請你結合所學知識
(1)小金觀察到環(huán)形玻璃管內的水是 逆時針?。ㄌ睢绊槙r針”或“逆時針”)流動的。
(2)實驗前預先在玻璃管放一懸浮小球的目的是 便于觀察水流運動方向 。
(3)小金由此推測,夏天的房間內安裝空調時,應將空調按在房間的 上端?。ㄌ睢吧隙恕被颉跋露恕保?br />
【答案】(1)逆時針;(2)便于觀察水流運動方向;(3)上端。
【分析】(1)液體或氣體中,較熱的部分上升,較冷的部分下降,循環(huán)流動,互相攙和,使溫度趨于均勻的過程叫對流。對流是液體或氣體中熱傳遞的主要方式;
(2)水是透明的,使用塑料小球便于觀察實驗現象。
【解答】解:(1)由圖知,從環(huán)形玻璃管的右下部加熱,熱水會上升,所以水會沿逆時針循環(huán)流動起來,它能發(fā)生在各種氣體和液體中;
(2)實驗前老師在玻璃管內事先放入一懸浮的塑料小球的目的是便于觀察水流運動方向。
(3)如果夏天在房間安裝空調,應將空調裝在房子的上端、下降、上升,制冷效果最好。
故答案為:(1)逆時針;(2)便于觀察水流運動方向。
24.(6分)將30克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克水的燒杯中,攪拌1℃、t2℃、t3℃時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分別如圖中A、B、C、D點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較大的是 B 。(填字母)
(2)t1℃時,固體物質X的溶解度為 60g 。
(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可能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 CD?。ㄌ钭帜妇幪枺?。
【答案】(1)B;
(2)60g;
(3)CD。
【分析】(1)根據曲線圖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2)根據t1℃時,A點溶液質量為32g進行分析;
(3)根據曲線圖中的數據進行分析。
【解答】解:(1)分析曲線圖中的數據可知,A點溶質質量分數為,B點溶質質量分數為,所以A;
(2)加入的固體是30g,t1℃時,20g水中只溶解了12g的固體,溶解度為;
(3)物質X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由曲線圖可知,A,屬于飽和溶液,可能都屬于不飽和溶液。
故答案為:(1)B;
(2)60g;
(3)CD。
25.(4分)將一塊質量為60g、體積為100cm3的物塊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物塊最終處于 漂浮?。ā俺恋住薄ⅰ皯腋 被颉捌 保顟B(tài),此時物塊受到的浮力為 0.6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漂??;0.6。
【分析】(1)利用F?。溅阉甮V排求出物體完全浸沒時所受浮力,與物體的重力比較,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即可判斷;
(2)物體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物體重力。
【解答】解:(1)物體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8kg/m3×10N/kg×100×10﹣6m8=1N;
物體的重力為:
G=mg=60×10﹣3kg×10N/kg=6.6N;
G物<F浮,物體上浮,最后漂?。?br />
(2)物體浮在水面上,物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G物=0.5N。
故答案為:漂浮;0.6。
26.(6分)下列數據是從干濕表上測得并稍做處理列表得到的。請仔細觀察并完成下列問題:
℃
相對濕度
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
計溫差/℃
1
88
88
89
90
91
91
92
92
92
93
93
2
76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6
3
65
67
69
71
72
74
75
76
77
78
79
4
54
57
60
62
64
66
68
69
70
71
72
5
43
48
50
54
56
58
60
62
64
65
66
干球溫度計讀數/℃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1)從表中數據可知,當氣溫一定時,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溫差越大 干燥?。ㄌ睢案稍铩被颉俺睗瘛保?。
(2)當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讀數分別為20℃和15℃時,環(huán)境濕度為 58 %。
(3)下列關于濕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BC 。
A.相對濕度可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的豐富程度
B.相對濕度是100%,表明在當時溫度下,空氣中水汽已達飽和狀態(tài)
C.當人們感覺到悶熱時,說明空氣的相對濕度較大
D.相對濕度越小,人感覺越舒服
【答案】(1)干燥;(2)58;(3)ABC。
【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判斷即可;
(2)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解答;
(3)絕對濕度是指每單位容積的氣體所含水分的重量,一般用mg/L作指標.相對濕度是指絕對濕度與該溫度飽和狀態(tài)水蒸氣含量之比,用百分數表達,明確人感覺到悶熱是因為相對濕度大。
【解答】解:(1)根據表格數據,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溫差越大,說明越干燥。
(2)由表中數據可知,當干球溫度計和濕球溫度計的讀數分別為20℃和15℃時,相對濕度為58%。
(3)A、相對濕度指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的百分數,故A錯誤;
B、相對濕度是指水蒸氣的實際壓強與該溫度下水蒸氣的飽和壓強之比,表明在當時溫度下,故B正確;
C、當人們感覺到悶熱時,故C正確;
D、相對濕度越小,人的感覺不一定舒服。
故答案為:(1)干燥;(2)58。
27.(5分)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請根據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的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如果處理后液體仍然渾濁,可能原因 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ù鸪鲆稽c即可)。
(2)圖乙進行的是 蒸餾 操作,燒瓶中放入一些碎瓷片的目的是 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冷凝管中冷水應該是從 b 進入(填“a”或“b”)。
【答案】(1)引流;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燒杯不干凈);
(2)蒸餾;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b。
【分析】(1)根據過濾的實驗操作要點進行分析;
(2)根據蒸餾裝置的特點進行分析。
【解答】解:(1)根據圖示可知圖甲進行的是過濾操作,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進行引流,可能的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
(2)根據圖示可知,圖乙進行的是蒸餾操作,需要在燒瓶內加入幾粒碎瓷片,引起暴沸,a流出。
故答案為:(1)引流;濾紙破損(或漏斗內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燒杯不干凈);
(2)蒸餾;防止加熱時;b。
三、實驗探究題(共40分)
28.(8分)小明做“估測大氣壓強”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步驟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沿正確的方向慢慢拉動注射器筒;
C.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如圖2;
D.如圖2,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長度L= 6.00 cm;
(2)思考并回答:
①實驗步驟A的目的是 排盡空氣??;
②用測得的物理量計算大氣壓強值p= 9×104Pa??;
③小明正確使用測量儀器,且讀數正確,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可能是 注射器內留有部分空氣 (寫出一種)。
【答案】(1)6.00;(2)排盡空氣;9×104Pa;③注射器內留有部分空氣。
【分析】(1)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長度;
(2)注射器筒內有空氣會導致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當注射器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測力計示數F=30N,這個力的大小為F=P大氣S,故測出注射器全部帶刻度的長度,求出活塞的橫截面積S根據P大氣=求出大氣壓強的值;
當注射器漏氣時,會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積S不變時,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
【解答】解:(1)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長度L=6.00cm;
(2)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會把注射器的空氣排掉,從而減小誤差;
②已知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L=6.00cm,注射器的容積V=20.00cm7,活塞的橫截面積S===cm2=×10﹣4m2,
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
F=P大氣S=P大氣
所以,P大氣===9×108Pa。
③從表達式中可以看出,V、L的測量結果不變,所以拉力F的值偏小。
故答案為:(1)6.00;(2)排盡空氣4Pa;③注射器內留有部分空氣。
29.(6分)配制50g10%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如圖:
(1)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②⑤
(2)如圖⑤稱量過程中,若發(fā)現指針偏向左邊,你應采取的操作是 取下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br />
(3)用量筒量取水時,若仰視讀數,則配制結果將偏 小 (假設氯化鈉質量的計算和稱量均準確,且實驗過程中氯化鈉無損失)。
【答案】(1)A;
(2)取下一些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
(3)小。
【分析】(1)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裝瓶存放;
(2)稱量藥品的注意事項,判斷天平是否平衡;
(3)實驗數據的處理。
【解答】解:(1)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裝瓶存放;故答案為:A;
(2)如圖⑤稱量過程中,若發(fā)現指針偏向左邊,應采取的操作是:取下一些氯化鈉;故答案為:取下一些氯化鈉;
(3)用量筒量取水時,若仰視讀數,因為仰視讀數;故答案為:小。
30.(6分)如圖是小明“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情形。
(1)小明將物塊從圖甲下降至圖乙的過程中,發(fā)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的同時,還觀察到 容器內的液面升高 ,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繼續(xù)增大物塊所處的深度,當它與容器底部接觸后,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丙所示 0.8 N。
(3)為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小明又把物塊浸沒到事先配制好的鹽水中。他發(fā)現液體密度改變,而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卻不明顯。小明想出下列四種實驗改進方案 D 。
A.換用體積更大的同種物塊
B.換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體
C.換用精確程度更高的測力計
D.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多次實驗
【答案】(1)容器內的液面升高;(2)0.8;(3)D。
【分析】(1)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的同時,還能看到容器內的液面升高;
(2)根據測力計分度值讀出物體的重力大小,由稱重法測浮力得出乙中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由阿基米德可知圖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據此回答;
(3)AB、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量的表達式,據此分析;
C、換用精確程度更高的測力計,可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
D.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多次實驗,不能使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明顯。
【解答】解:(1)小明將物塊從圖甲下降至圖乙的過程中,發(fā)現彈簧測力計示數逐漸減小的同時,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測力計分度值為0.2N,由圖甲可知,由稱重法測浮力,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紾﹣F=3.8N﹣1N=2.8N;
繼續(xù)增大物塊所處的深度,當它與容器底部接觸后,由阿基米德可知圖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
(3)AB、浸沒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本身的體積
ΔF=ρ鹽水gV排﹣ρ液gV排=(ρ鹽水﹣ρ液)gV排;
而物塊受到的浮力ΔF變化卻不明顯,可能是鹽水與液體的密度差別較小,即物體本身的體積較??;
C、換用精確程度更高的測力計,可使示數變化明顯,
D.利用現有器材進行多次實驗,不能使物塊受到的浮力變化明顯。
故選:D。
故答案為:(1)容器內的液面升高;(2)0.8。
31.(6分)小紅在學習了物質的溶解這一專題后,對“氣體在液體中溶解能力強弱與氣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飲料(飲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氣體),小紅用力向外拉動注射器,管中出現許多小氣泡,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氣泡減少。
(1)圖Ⅰ中,小紅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 減小壓強
(2)請嘗試分析,圖Ⅱ中小紅用力向里推動注射器后小氣泡減少的原因 壓強增大,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
(3)氣體的溶解度還受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請解釋“一些工廠向河里排放熱水,會造成河里的魚因缺氧而死亡”: 河水溫度升高,氧氣在水中的溶解量減少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此題是驗證壓強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推拉注射氣實際上就是對壓強進行變大變小的實驗,對氣體來說壓強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越小。
【解答】解:(1)用力向外拉動注射器時壓強變小,氣體的溶解度變小,故填:減小壓強;
(2)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壓強增大,故填:壓強增大;
(3)工廠向河里排放熱水,造成河水溫度升高,造成河里的魚因缺氧而死亡,氧氣在水中的溶解量減少。
32.(6分)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硝酸銨、氯化鈉或氫氧化鈉溶于水后的吸放熱情況。
(1)如圖甲所示,試管里放入上述物質中的某一種。打開分液漏斗,將水加入試管后塞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忽略試管中的水所占的體積),則試管中的固體可能是 硝酸銨?。?br />
(2)如圖乙所示,分液漏斗中裝入的是蒸餾水,打開分液漏斗,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燒杯內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 ,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造成錐形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
【答案】(1)硝酸銨;
(2)燒杯內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造成錐形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
【分析】(1)根據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來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來分析。
【解答】解:(1)若發(fā)現U形管中a液面比b液面高,這是因為試管內的壓強減小造成的,導致裝置內的壓強減小,b液面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溫度不變,會出現U形管中b液面比a液面高;
(2)如圖乙所示,分液漏斗中裝入的是蒸餾水,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壓強增大;故答案為:燒杯內的導管口處有氣泡冒出,造成錐形瓶內的氣體受熱膨脹。
33.(8分)“飛機迷”小王學習了流體壓強知識后,他想探究飛機升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升力大小與機翼形狀、飛機飛行速度和飛機的迎角(機翼軸線與水平氣流方向的夾角)有關。
(1)小王制作了如圖甲所示的飛機機翼模型,機翼做成該形狀是利用了 流體在流速大的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的特點 ;.
(2)他利用如圖乙和丙的電風扇、升力測力計、飛機模型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升力與迎角的關系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調節(jié)使風扇風速最大,并使飛機模型的迎角為0°,記錄測力計的示數;
②改變 迎角大小 ,重復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
③得到“升力與迎角的關系”的圖像如圖丁。由圖像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時,迎角增大,升力會 C?。ㄌ钚蛱枺?;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3)資料顯示:本實驗結論與實際相符,若某飛機以8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迎角為θ1,后來以500km/h做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的迎角為θ2(θ1、θ2在15°和20°之間),則迎角θ1?。肌ˇ?(選填“>”“<”或“=”)。
【答案】(1)流體在流速大的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的特點;(2)②迎角大?。虎跜;(3)<。
【分析】(1)流體在流速大的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2)②根據控制變量法的特點可知,要探究升力與迎角的關系時,應該控制其他條件相同,改變仰角,觀察升力的變化;
③根據圖丁分析可知升力與迎角的關系;
(3)飛機在水平勻速直線飛行時受力平衡,升力一定,速度越大,仰角越小。
【解答】解:(1)機翼做成該形狀的原因是流體在流速大的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2)②改變迎角大小,重復步驟①并計算升力平均值;
③由圖丁可知,飛機速度一定是,升力增大,升力減小,故選C;
(3)速度小,產生的升力小,使得升力等于重力,產生的升力大,使得升力等于飛機重力,速度越大,故θ1<θ2。
故答案為:(1)流體在流速大的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的特點;③C。
四、計算和簡答題(共26分)
34.(5分)疫情時期廣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國際上公認的安全、高效消毒劑,它能夠迅速、徹底殺滅各種細菌和病毒?,F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1升
溶質的質量分數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儲藏
(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劑是 水 。
(2)請算出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質的質量。
(3)欲配制72千克質量分數為1%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這種濃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毫升??
【答案】(1)水;
(2)720g;
(3)1000毫升。
【分析】(1)根據溶液的組成來分析;
(2)根據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來分析;
(3)根據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來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劑是水;故答案為:水;
(2)1L=1000mL=1000cm3。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000cm8×1.2g/cm7×60%=720g
答: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質的質量為720g;
(3)設需要這種濃二氧化氯消毒液的體積為x,則:
72000g×1%=x×1.6g/cm3×60%
x=1000cm3=1000mL
答:需要這種濃二氧化氯消毒液1000毫升。
35.(6分)如圖是小麗家的壓力鍋,壓力鍋能夠把食物更快煮熟是因為其密封性好,但為了保障安全性,當鍋內壓力等于鍋外壓力和限壓閥的重時恰好能抬起限壓閥進行放氣?,F已知壓力鍋鍋蓋面積450cm2,限壓閥出氣孔的橫截面積為0.05cm2,當地氣壓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g取10N/kg,1標準大氣壓取1×105Pa)。
(1)壓力鍋的工作原理是 氣壓越大液體沸點越高 。
(2)當鍋內蒸汽達到2個標準大氣壓時,求蒸汽對鍋蓋的壓力;
(3)當鍋內蒸汽達到2.5個標準大氣壓時,鍋內蒸汽剛好頂開限壓閥自動放氣,求限壓閥的質量。
【答案】(1)氣壓越大液體沸點越高;
(2)當鍋內蒸汽達到2個標準大氣壓時,蒸汽對鍋蓋的壓力為9×103N;
(3)當鍋內蒸汽達到2.5個標準大氣壓時,鍋內蒸汽剛好頂開限壓閥自動放氣,限壓閥的質量為75g。
【分析】(1)液體的沸點和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1)已知壓力和受力面積,直接根據F=pS即可求出壓力的大小。
(2)根據鍋內氣體的最大壓力等于大氣壓和限壓閥上的限壓閥的壓力,限壓閥出氣口橫截面積已知,據此列出等式可求出限壓閥的壓力,此時限壓閥對限壓出氣孔的壓力即為其重力,然后即可求出限壓閥的質量。
【解答】解:(1)壓力鍋做飯,是利用氣壓越大液體沸點越高的道理;
(2)壓力鍋鍋蓋面積:S=450cm2=4.5×10﹣2m2,
由p=可得5Pa×4.50×10﹣2m4=9×103N;
(3)當鍋內蒸汽達到4.5個標準大氣壓時,根據壓強公式和力的平衡:
S閥=0.05cm8=5×10﹣6m8,
G閥+p0S閥=p內S閥,故:G閥=p內S閥﹣p0S閥=2.5×1×105Pa×5×10﹣6m7﹣1×105Pa×5×10﹣6m2=5.75N,
限壓閥的質量是:m==0.075kg=75g。
答:(1)氣壓越大液體沸點越高;
(2)當鍋內蒸汽達到6個標準大氣壓時,蒸汽對鍋蓋的壓力為9×103N;
(3)當鍋內蒸汽達到7.5個標準大氣壓時,鍋內蒸汽剛好頂開限壓閥自動放氣。
36.(5分)某同學在野外撿到一塊小石塊,在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中進行了如下探究:
①如圖甲所示,在托盤秤上放一只盛了適量水的容器,托盤秤的示數為1kg;
②用細線將該石塊系住,手握細線將石塊慢慢放入水中(水不溢出),當石塊浸沒到如圖乙所示位置;
③如圖丙所示,松手后該石塊沉到容器底部,穩(wěn)定后托盤秤的示數為1.26kg。
根據以上探究情況,求:
(1)該石塊的重力為多少;
(2)該石塊的密度(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計算過程)。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由①③可求小石塊的質量,根據G=mg求小石塊的重力;
(2)由①②可求小石塊排開水的質量,根據ρ=求出小石塊的體積,再根據ρ=求出小石塊的密度。
【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步驟①中測量的是水和容器的總質量、容器和小石塊的總質量
m石=1.26kg﹣1kg=7.26kg,
所以小石塊的重力:
G石=m石g=0.26kg×10N/kg=2.2N;
(2)由題意可知,步驟②中測量的是水,因此小石塊排開水的質量:
m排=1.1kg﹣3kg=0.1kg,
由ρ=可知
V排===1×10﹣4m4,
因為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所以小石塊的體積:
V石=V排=1×10﹣4m6,
因此小石塊的密度:
ρ石===2.6×107kg/m3。
答:(1)該石塊的重力為2.5N;
(2)該石塊的密度為2.6×102kg/m3。
37.(10分)2022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口號是:“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1)如圖甲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接通直流一段時間后,試管A、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2:1 。電解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目的是 增強水的導電性 。
(2)如圖乙是活性炭凈水器示意圖,其中粒狀活性炭層的作用是 D?。ㄌ钭帜感蛱枺?br />
A.消毒
B.過濾
C.蒸餾
D.吸附
(3)海水淡化可緩解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圖丙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示意圖。
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從微觀角度看是 水分子間的間隔 發(fā)生了改變。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2:1;增強水的導電性;
(2)D;
(3)①水分子間的間隔;②變大。
【分析】(1)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是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是氧氣;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可簡記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分析解答。
(3)①根據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②根據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多;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少;且兩者的體積之比大約是2:1、B分別與電源的負極,接通直流一段時間后、B中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
純水幾乎不導電,電解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和色素。
(3)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從微觀角度看是水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溶質質量不變,剩余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變大。
故答案為:
(1)2:7;增強水的導電性;
(2)D;
(3)①水分子間的間隔;②變大。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共4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共4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卷,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