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全套中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教學課件
中考生物復習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教學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復習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教學課件,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考點精講精練,重點實驗,易錯易混,鞏固訓練,成熟區(qū),接觸面積,無機鹽,有機物,水蒸氣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植物主要通過______吸收水分,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________。根尖的成熟區(qū)有大量的________,擴大了根與土壤的____________,從而使根尖的根毛細胞可吸收更多水分,體現(xiàn)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2.水分的運輸途徑:土壤溶液中的水分→______細胞→成熟區(qū)的______→莖部木質部的導管→葉的葉脈中的導管→葉肉細胞→______→散失到大氣中。3.導管與篩管的比較:
跟進點撥:木本植物幼莖中的形成層(分生組織)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能不斷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木質部細胞和韌皮部細胞,使莖不斷增粗。
4.水分的利用:絕大多數(shù)水分通過________作用散失到環(huán)境中,少部分用于生命活動。5.無機鹽的運輸:根吸收的水通過________被送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氮、磷、鉀等)也“搭著便車”通過這個管網被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
跟進點撥:植物體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達到總吸水量的99%,遠遠多于其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只有1%左右的水分用于構成植物體的組織結構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2020大連)被子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是( )A.根B.莖C.葉D.花
2.(2019廣東)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shù)幕韭窂绞牵? )A.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B.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C.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D.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
3.下列關于植物對水分的吸收、運輸?shù)臄⑹?,錯誤的是( )A.給樹木“掛吊瓶”,針頭應刺入導管B.無機鹽溶解在水中被運輸?shù)礁鱾€部位C.植物根和莖的導管是連接貫通的D.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方向是由上到下
4.(2021陜西)下圖是四株小麥的根尖結構示意圖。其中吸收能力最強的植株是( )
1.蒸騰作用的概念: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_______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2.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葉片,葉片由________、葉肉和________三部分組成(如圖3-3-1)。
跟進點撥:①表皮細胞無色透明,不含葉綠體;保衛(wèi)細胞、葉肉細胞都有葉綠體,可以進行光合作用。②表皮屬于保護組織,葉肉屬于營養(yǎng)組織,葉脈有導管和篩管,屬于輸導組織。③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如圖3-3-2所示,保衛(wèi)細胞吸水,氣孔張開;保衛(wèi)細胞失水,氣孔關閉。④大多數(shù)植物的下表皮氣孔比上表皮多;浮水植物的氣孔都在上表皮;多數(shù)沉水植物沒有氣孔。
3.蒸騰作用的意義:(1)促進植物對________的吸收。(2)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向上運輸?shù)膭恿Α?3)________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4.蒸騰作用原理在生產中的應用:移栽植物時,為降低________,減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通常采取去掉部分枝葉、遮擋陽光和選擇陰雨天或傍晚移栽等措施。
跟進點撥: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分為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是葉片中張開的氣孔數(shù)量的多少,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溫度、濕度和風速等。在一定范圍內,當空氣濕度相對較高,風速較小,光照減弱,溫度降低時蒸騰作用減弱。
5.綠色植物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1)如圖3-3-3,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________,增加降水。(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的水庫,我們應好好保護森林。
1.(2023廣東)觀察漫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剪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方便運輸 B.移栽時帶土坨能減少對根毛的損傷C.水分通過導管輸送到植物體各部位 D.夏日大樹下可乘涼與蒸騰作用有關
2.(2020廣東)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綠色的水庫,與此生態(tài)功能相關的有( )①涵養(yǎng)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增加降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3.(2018廣東)下列有關植物參與自然界中水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根吸收水分B.通過篩管運輸水分C.通過氣孔散失水分D.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
4.(2023吉林)如圖3-3-5所示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①是氣體交換的“窗口”B.②④的主要功能是儲存營養(yǎng)物質C.③細胞中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D.⑤只分布在葉片的上表皮
5.(2022梧州)植物體吸收的水,絕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下列不屬于蒸騰作用意義的一項是( )A.增加大氣中氧氣的含量B.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C.可以降低葉片表面溫度D.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實驗 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目的】練習徒手________;認識葉片的結構;觀察葉片的表皮細胞、保衛(wèi)細胞和氣孔?!静牧嫌镁摺啃迈r菠菜葉片,________鏡,雙面刀片(兩片,并排在一起,一側用膠布粘牢),鑷子,載玻片,蓋玻片,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滴管,吸水紙,碘液,紗布,毛筆、小木板。
【方法步驟】1.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1)將新鮮的菠菜葉片平放在________上。(2)右手捏緊并排的____片刀片,沿著____________方向,迅速切割葉片。(3)刀片的夾縫中存有切下的薄片。多切幾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4)用________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
2.觀察葉片的結構。用顯微鏡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分清葉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觀察葉片的下表皮。(1)用________撕下一小塊葉片的下表皮,制成臨時________。(2)用顯微鏡觀察,看一看葉片下表皮的細胞的形狀,找一找下表皮上的氣孔。
【例】(2022太原期末)實驗課上,小宇和同學們一起做了“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實驗過程如圖3-3-6。請回答:(1)小宇在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時,右手捏緊并排的兩片刀片,沿著圖甲中橫線所示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緩慢地來回”或“迅速地朝一個方向”)切割;應選擇最____(填“薄”“厚”或“長”)的一片制作成臨時______。
(2)用顯微鏡觀察時,小宇發(fā)現(xiàn)葉片由多種組織構成,并認為每種組織的結構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請你從圖乙所示的①③兩種結構中任選一種,仿照表中的實例,填寫表格:
輸導組織(或營養(yǎng)組織)
葉脈中有導管和篩管,與其輸導功能相適應(或葉肉細胞里含有許多葉綠體,并且含有大量液泡儲存著營養(yǎng)物質,與其儲藏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相適應)
(3)小雪制作了一個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到如圖丙所示物像。從物像中可以看到成對的[⑥]____________及其圍成的[⑦]________(填結構名稱),當⑦打開時,⑥處于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狀態(tài)。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氣體進出植物體的“窗口”。
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
1.下列有關植物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B.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量C.蒸騰作用越強,根對無機鹽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D.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huán)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點撥: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可以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也可以促進根吸收水分,但不能促進根吸收無機鹽,因為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無機鹽的吸收與呼吸作用有關。
2.關于植物葉片的氣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氣孔白天開放,夜晚關閉B.氣孔熱天開放,冷天關閉C.氣孔在澆水時開放,施肥時關閉D.氣孔在保衛(wèi)細胞吸水時開放,保衛(wèi)細胞失水時關閉
點撥:氣孔的開閉與保衛(wèi)細胞的狀態(tài)有直接關系。保衛(wèi)細胞的狀態(tài)受葉內水分、光照強度、溫度等的影響。
1.(2023廣東模擬)觀賞植物滴水觀音的葉片會“吐水”,這些水分是根從土壤溶液中吸收來的,將根吸收的水分運輸?shù)饺~的結構是( )A.氣孔B.根毛C.篩管D.導管
2.(2022泰州)菜農在移栽茄子幼苗時,根部往往帶上許多泥土。“帶土”的生物學意義是( )A.防止倒伏B.便于運輸C.保存營養(yǎng)D.保護根尖
3.下列有關植物體運輸?shù)臄⑹?,正確的是( )A.割裂橡膠樹皮時,膠乳就會從樹皮韌皮部中的導管流出來B.荷葉中的有機物是地下的蓮藕通過篩管運輸上來的C.木棉花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運輸?shù)腄.將枝條剝去一圈樹皮后,在傷口下方形成瘤狀物
【解析】膠乳屬于有機物,有機物通過韌皮部的篩管向下運輸;將樹皮割去一圈后,破壞了篩管,有機物就積累在切口的上方,會在傷口上方形成瘤狀物,A、B、D錯誤;水和無機鹽通過木質部的導管向上運輸,C正確。
4.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入到圖3-3-7中的(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給移栽的綠化樹打針輸液,針頭要插入樹木的導管才能輸入水和無機鹽。據(jù)圖分析,甲是樹皮外層,大部分是機械組織;乙是韌皮部,只有篩管;丙是莖的髓部,是營養(yǎng)組織,儲存營養(yǎng),無導管;丁是木質部,內有導管。
5.(2020常德)小華同學取兩根粗細相同、長度相等的樟樹枝條,并將其中一枝條的葉片全部摘除,再分別插入裝有等體積紅色溶液的兩燒杯中,并標號為甲、乙兩組,如圖3-3-8所示。將兩燒杯放置在陽光下靜置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有一燒杯中的紅色溶液下降明顯。試問溶液下降明顯的組別和枝條被染成紅色的部位分別是( ) A.甲、韌皮部B.甲、木質部C.乙、韌皮部D.乙、木質部
6.(生物學與生活)(2022荊州)某同學發(fā)現(xiàn)花盆中的花草長勢不好,就給這些花草一次性施加了很多化肥,結果花草出現(xiàn)了萎蔫現(xiàn)象。此時,該同學采取下列哪項措施可使其恢復正常?( )A.給花盆疏松土壤 B.向花盆中澆適量的水C.把花盆搬到暗處 D.用塑料袋把花草罩起來
7.(2023黑龍江二模)夏季西瓜植株上結出大西瓜期間,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結出大西瓜B.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C.溶解根吸收的無機鹽D.蒸騰作用降低葉片溫度
8.(人教七上P114第2題改編)(2022長沙)春季植樹時,移栽的樹苗被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樣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A.減弱了葉片的光合作用B.減弱了葉片的蒸騰作用C.促進了植物的呼吸作用D.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吸收
9.(2022海門市期末)用同一植物的新鮮枝條探究植物的蒸騰作用,實驗處理如圖3-3-9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放置數(shù)小時后水分下降最多的是甲組B.植物油可以防止量筒內的水分蒸發(fā)C.實驗還可探究上下表皮蒸騰作用的差異D.甲組和丁組對照,可以探究葉是不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10.馬尾松是常綠植物,葉針形,能夠耐低溫和干旱,如圖3-3-10是其葉片橫切面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制作臨時切片時,應在載玻片中央滴清水B.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C.氣孔陷在表皮下,有利于減少水分散失D.保衛(wèi)細胞的活動不影響葉的呼吸作用
【主題思考】盡管陸地生活對許多生物來說是有利的,但陸生生物也面臨著水生生物無須應對的各種挑戰(zhàn)。長期以來,陸生植物通過不斷進化逐漸適應了在缺水及其他不利環(huán)境因素下生存繁衍。陸生植物具有對陸地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請回答11~12題。
11.將一片新鮮的陸生植物葉片放入裝有70 ℃溫水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葉片背面冒出的氣泡比正面多,這說明( )A.葉片正面有角質層,背面沒有B.葉片背面的組織細胞排列疏松C.葉片背面的氣孔多于正面D.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多于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
【解析】氣泡為葉片表面排出的氣體,葉片中氣體交換的窗口是氣孔,因此下表皮氣泡較多的原因是氣孔較多,其作用是避免上表皮陽光直射蒸騰作用散失過多水分。
12.陸生植物葉片的結構中,與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無關的是( )A.表皮細胞外具角質層B.葉肉細胞中有葉綠體C.保衛(wèi)細胞能控制氣孔的開閉D.葉脈內有輸導組織運輸水分
13.(2023長沙期中)如圖3-3-11是綠色開花植物的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表示根對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qū)B.b表示水分由導管從低往高運輸,動力主要來自蒸騰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此“門戶”由保衛(wèi)細胞圍成D.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二、非選擇題14.(實驗探究)某興趣小組利用圖3-3-12中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圖乙為該小組進行的實驗設計及實驗結果。
請回答:(1)在圖甲的實驗裝置中,玻璃瓶口用脫脂棉塞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瓶內液面會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根據(jù)液面刻度變化可推斷出植物蒸騰作用的強弱。(2)該小組根據(jù)圖甲裝置,使用了五組海棠樹枝條進行探究實驗,為保證變量的唯一,應選擇___________的枝條。
(3)由圖乙結果可知,該探究過程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第___(填序號)組,③④組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對照。(4)根據(jù)圖乙中①②③組的實驗結果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風速越快,植物的蒸騰作用越____;分析________組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光照越強,植物的蒸騰作用越____。(5)指導老師建議該小組進行探究實驗時應設置多組實驗。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性,增強實驗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15.(綜合應用) “螞蟻森林”指的是用戶通過綠色出行,減紙減塑等低碳行動可以獲得綠色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在手機里養(yǎng)大一棵虛擬的樹。用戶每養(yǎng)成一棵樹,螞蟻森林和公益伙伴就會在荒漠化的地區(qū)種下一棵真樹。截至2020年6月5日,已累計種下超過2億棵真樹,種植最多的是梭梭樹和沙棘,它們葉片細小,容易成活。通過努力,我國局部沙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請回答:(1)梭梭樹和沙棘的幼苗生活需要量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是含____、含____、含鉀的無機鹽。(2)在沙漠種植梭梭樹和沙棘等葉片細小的植物,可以減少植物的______作用,易于成活;移栽樹苗時應選擇_______天氣,同時樹苗的根部要帶上土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復習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課件,共26頁。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復習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Ⅲ→Ⅳ→Ⅱ→Ⅰ,下表皮,葉綠體,生物適應環(huán)境,生物影響環(huán)境,成熟區(q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復習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課件,共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下表皮,保衛(wèi)細胞,葉的數(shù)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