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邯鄲市廣平二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1. 3月12日植樹節(jié)這一天,學校組織九年級同學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根據(jù)圖片信息,對圖中這棵小樹的高度估測合理的是(????)


A. 0.5m
B. 1m
C. 2m
D. 4m
2. 我國曾在南海海域舉行海上閱兵,48艘艦艇和“遼寧號”航母保持一定的隊形,整齊地通過南海海域,如圖所示。如果說護衛(wèi)艦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 海面 B. 旁邊的航母 C. 天空中的云朵 D. 海岸
3. 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穿行于大街小巷。若說他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A. 街上行駛的小車 B. 路上過往的行人 C. 街道旁的樹 D. 他所騎的電動車
4. 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A. 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
B. 物體在前2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C. 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
D. 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5. 某次體育節(jié)運動會上一短跑運動員沿直線跑了5s,前2s內(nèi)通過16m的路程,后3s通過了40m的路程,這個運動員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 9m/s B. 10m/s C. 10.2m/s D. 11.2m/s
6. 如圖,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變化;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通過這兩個實驗總結(jié)物體發(fā)聲的共同特征是(????)

A.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 聲音的響度不同
C. 聲音的音色不同 D. 聲音的傳播快慢不同
7. 當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就能有較強的攻擊力,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只要用薄薄的一層(????)
A. 木板 B. 鋼板 C. 真空帶 D. 塑料板
8. 著名歌唱家韓紅的經(jīng)典歌曲《天路》中,其“高音”明亮,震撼人心,讓評委和觀眾嘆為觀止,這里的“高”指的是(????)
A. 音調(diào) B. 音色 C. 響度 D. 振幅
9. 如圖,是甲、乙兩聲音分別在兩個設置不同的示波器中顯示的波形圖,則(????)


A. 甲聲音音調(diào)較高 B. 乙聲音音調(diào)較高
C. 甲乙兩聲音音調(diào)相同 D. 無法判斷
10. 聲波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波傳遞能量的是(????)
A. 超聲波清洗牙齒 B. 物理老師傳聲授課 C. 收音機播放新聞 D. 敲打西瓜鑒別生熟
11. 為緩解交通壓力,許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輕軌,我們看到,緊鄰居民區(qū)的地方大都安裝了封閉的玻璃屏,如圖所示,這樣做的目的是(????)

A. 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 B. 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C.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 控制噪聲的傳播速度
12. 如圖所示,一些金屬條被科技館工作人員按特殊的方式擺放后,在燈光照射下,展臺上出現(xiàn)了栩栩如生的“飛機”。下列現(xiàn)象與“飛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立竿見影 B. 海市蜃樓 C. 水中“斷筆” D. 鏡花水月
13. 張亮同學在家中用激光小手電把一束光垂直射到一平面鏡上,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不會發(fā)生光的反射 B. 入射角為90°
C.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為90° D. 反射角為0°
14. 晚上,在桌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放在紙上(鏡面朝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從側(cè)面看去(????)
A. 鏡子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 鏡子比較暗,它發(fā)生了漫反射
C. 白紙比較亮,它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D. 白紙比較亮,它發(fā)生了漫反射
15. 如圖所示,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的距離是5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鏡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B. 鏡中視力表的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 圖示“?”應為2.3m D. 圖示“?”應為2.7m
16.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詩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為我們展示了一副雄鷹在廣闊的天空里飛翔,魚兒在清澈的水里游蕩,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生活的美麗場景。關于此詩句所描述的場景說法正確的是(????)
A. 雄鷹展翅高飛時,在平靜水面形成的像將變小
B. 清澈的水底看上去要比實際位置更深
C.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兒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D. 在清澈平靜的水面看到藍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17. 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漸抽出杯中的水,光斑將(????)

A. 向右移動
B. 向左移動
C. 不動
D. 無法確定
18.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西運動,它們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 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B. 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
C. 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D. 經(jīng)過2分鐘,乙和丙相距240m
19. 中華古詩詞、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聲學知識,下列有關解釋不正確的是(????)
A. “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
B. “夜半鐘聲到客船”人們是通過音調(diào)辨別鐘聲的
C.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D.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的
20. 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 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 光在發(fā)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 自行車的尾燈是靠光的折射來引起后方車輛司機注意的
D. 剛下過雨的夜晚,人們在坑洼的路面迎著月亮行走,看到發(fā)亮的地方是水
21. 刻度尺是學生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要遵守其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______ ;如圖所示為小明測量紐扣的情景,紐扣的直徑是______ cm。


22. 我區(qū)某單位在通往大山包的自行車賽道上舉辦了半程馬拉松賽,某選手在一段平直賽道上用2min時間跑了960m,該選手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以該選手為參照物,跑道旁邊的建筑物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3. 如圖所示為中國特種兵裝備黑色特種作戰(zhàn)消音靴,消音靴能夠在______處減弱噪聲,這樣做主要是防止______(填“音調(diào)”、“音色”或“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

24. 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上,觀眾通過收聽獲得黨史知識,說明聲音可以傳遞______ ,觀眾僅憑聲音也能知道誰在主持,這是根據(jù)聲音的______ 來判斷的。
25.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______ m/s;如圖所示,一群小鳥棲息在平靜的湖邊。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 形成的像。
26. 如圖所示,是小明在岸上看到水中魚的光路(光的傳播方向未標出)。A點為小明的眼睛,S和S'分別為水中的魚和小明看到魚的虛像。圖中的折射光線是______(填“OS”或“OA”),入射角的大小為______。


27. 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某班同學們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
(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邊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______ 與振動______ 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______ (“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部分,聽聲音,看現(xiàn)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3)把鋼尺換成塑料尺,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聽出了兩次聲音的______ 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下列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采用這種方法的是______ (填字母)。
A.蒸發(fā)快慢與溫度高低、空氣流動快慢、液體表面積大小的關系
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28. 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利用如圖甲所示器材進行了以下操作:

(1)實驗時,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與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 (選填“點燃”或“沒點燃”)的一段同樣的蠟燭B。
(2)改進器材后,多次改變蠟燭______ (選填“A”或“B”)的位置,并移動另一支蠟燭,確定每次像的位置,將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記錄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紙上,連接物和對應的像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 ,且它們的連線與鏡面______ 。
(3)小明想確定家中穿衣鏡成像的反射面,他將筆尖緊貼鏡面E,如圖丙所示,發(fā)現(xiàn)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有一段距離,說明______ (選填“E”或“F”)是反射面。
29. 小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節(jié)小馬和爸爸坐火車一起去探望。他們所坐火車長為360m,當火車通過一條隧道時速度為72km/h,如圖所示。小馬坐在火車上測得自己通過隧道所用的時間為72s。假設火車一直勻速行駛,則:
(1)這條隧道有多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多少時間?

30. 某同學乘坐著汽艇遙對一座山崖他向高崖鳴笛,歷時5s聽到汽笛的回聲,聲音的速度是340m/s,求:
(1)若汽艇靜止在水面,它離高崖多遠?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對高崖駛?cè)?,他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多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九年級同學的身高約1.7m,小樹的高度略大于身高,接近2m。
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結(jié)合對生活中物體長度的估計,可得出答案。
常識性了解常見物體的長度,可解答此題。
2.【答案】B?
【解析】解:
A、以海面為參照物,護衛(wèi)艦與海面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護衛(wèi)艦是運動的,故A錯誤;
B、以護衛(wèi)艦旁邊的航母為參照物,航母和護衛(wèi)艦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護衛(wèi)艦是靜止的,故B正確;
C、以天空中的云朵為參照物,護衛(wèi)艦與云朵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護衛(wèi)艦是運動的,故C錯誤;
D、以海岸為參照物,護衛(wèi)艦與海岸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護衛(wèi)艦是運動的,故D錯誤。
故選:B。
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被研究的物體是靜止的,否則是運動的。
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所以,解答此類題目要抓住“參照物”這個中心,認真審題,逐一分析。
3.【答案】D?
【解析】解:外賣小哥正騎著電動車穿行于大街小巷,若說他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和外賣小哥之間的位置沒發(fā)生變化,只有和他自己騎的電動車之間的位置沒發(fā)生變化,外賣小哥和街上行駛的小車、街道兩邊的樹木、路上過往的行人之間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判斷物體靜止還是運動,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
4.【答案】C?
【解析】解:A、由s-t圖像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正確;
B、由圖像可知,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與運動時間成正比,故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
C、由s-t圖像可知,在0~2s物體運動的距離是5m,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4~6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距離是10m,故在后2s內(nèi),物體的速度最大,故C錯誤;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v=st=15m6s=2.5m/s,故D正確。
故選:C。
(1)根據(jù)圖像可知6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
(2)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3)根據(jù)圖像可知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較其大小;
(4)根據(jù)速度公式算出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
本題主要考查速度的計算,關鍵能從圖像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屬于典型的圖像問題,雖有一定的綜合性,但難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運動員的路程s=16m+40m=56m,
運動員的運動時間t=5s,
運動員的平均速度:v=st=56m5s=11.2m/s;
故選:D。
先求出運動員的路程,知道運動時間,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運動員的平均速度。
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應用,根據(jù)題意求出運動員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熟練應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6.【答案】A?
【解析】解:
撥動張緊的橡皮筋,橡皮筋會發(fā)出聲音,同時會觀察到橡皮筋在振動;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會感覺到聲帶在振動;所以,通過這兩個實驗總結(jié)物體發(fā)聲的共同特征是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兩個實驗中聲音的響度可能相同,相同溫度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快慢相同,且本實驗是歸納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故BCD錯誤。
故選:A。
(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動發(fā)聲,說話時聲帶振動發(fā)聲,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響度跟振幅有關。
(3)音色跟材料和結(jié)構(gòu)有關。
(4)聲音的傳播快慢跟介質(zhì)種類和溫度有關。
本題通過小實驗考查了聲音的產(chǎn)生條件、聲音的傳播、響度、音色等,屬于基礎知識。
7.【答案】C?
【解析】解: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只要存在真空,聲音就無法傳播;
所以,人們可以通過真空帶來阻擋聲波武器的襲擊.
故選C.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
本題考查學生對聲音性質(zhì)的了解情況,要掌握真空不能傳聲這一特點.
8.【答案】A?
【解析】解:著名歌唱家韓紅的經(jīng)典歌曲《天路》中,其“高音”明亮,這里的“高”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
故選:A。
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就是:音調(diào)、響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diào),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色。
聲音的特征有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個特征是從三個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且影響三個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9.【答案】B?
【解析】解:由圖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比如時間都為2s)甲振動的次數(shù)比乙少,即甲的振動頻率比乙小,所以甲聲音的音調(diào)低,乙聲音的音調(diào)高。
故選:B。
音調(diào)跟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越多,頻率越大。
本題考查了頻率對音調(diào)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能夠從波形圖上看懂頻率。
10.【答案】A?
【解析】解:A、超聲波清洗牙齒,是碎掉牙齒的結(jié)石,是聲音傳遞能量,故A正確;
B、老師講課,是告訴我們知識,是聲音傳遞信息,故B錯誤;
C、收音機播放新聞,是聲音傳遞信息,故C錯誤;
D、敲打西瓜鑒別生熟,是聲音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A。
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是指告訴我們什么,也就是傳遞了信息,如教師講課,告訴我們知識;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是指可以改變什么,也就是傳遞了能量,如超聲波排除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超聲波清洗牙齒等。
此題考查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的區(qū)別,重在把握它們的區(qū)別。
11.【答案】C?
【解析】解:安裝了封閉的玻璃屏,就是通過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傳播來減弱噪聲,它并不能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也不能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更不能有效控制列車速度,故C正確。
故選:C。
防治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本題考查了學生根據(jù)題意判斷隔音屏屬于哪種控制噪聲的方法,比較簡單。
12.【答案】A?
【解析】解:A.立竿見影中“影”是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
B.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B錯誤;
C.水中“斷筆”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C錯誤;
D.鏡花水月,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D錯誤。
故選:A。
在燈光照射下,展臺上出現(xiàn)的“飛機”是影子,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本題考查了對光沿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的現(xiàn)象,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目。
13.【答案】D?
【解析】解:張亮同學在家中用激光小手電把一束光垂直射到一平面鏡上,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此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重合,則反射角、入射角都為0°,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光線垂直射向介質(zhì)表面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重合;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夾角叫反射角。
本題考查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明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
14.【答案】D?
【解析】解:
當手電筒垂直照射白紙和平面鏡時,平面鏡發(fā)生鏡面反射,光線被垂直反射,從側(cè)面看時,幾乎沒有光線進入人眼,所以人眼感覺平面鏡是暗的;光線垂直照射到白紙上,白紙表面是粗糙的,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從側(cè)面看時,有光線進入人眼,則人眼感覺白紙是亮的,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人看物體的條件是物體發(fā)出的光線或反射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進入眼睛的光越多,感覺越亮,進入的越少感覺越暗;平行光線射向平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平行光線射向粗糙的反射面將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
判斷物體亮暗的依據(jù)并不是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進入人眼光線的多少,進入眼睛的光線多感覺亮,進入眼睛的光線少感覺暗。
15.【答案】D?
【解析】解:AB.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虛像,故AB錯誤;
CD.由題意可知,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的距離是5m,人和視力表的距離是0.4m,則人和平面鏡中的像的距離是5m-0.4m=4.6m,人和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且人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則人到平面鏡的距離是4.6m÷2=2.3m,所以圖中“?”應為2.3m+0.4m=2.7m,故B正確,C錯誤。
故選:D。
(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的連線垂直于平面鏡、像和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本題考查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
16.【答案】C?
【解析】解:A、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雄鷹展翅高飛時,在平靜水面形成的像將不變,故A錯誤;
B、水底反射出的光線斜射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水底更淺了,故B錯誤;
C、從岸上看見“水中的魚”是光線從水中射入空氣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故C正確;
D、在清澈平靜的水面看到藍天白云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錯誤。
故選:C。
(1)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fā)生改變,這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形成的現(xiàn)象有:筷子彎折、放大鏡、池水變淺等。
(2)平面鏡成像特點:正立等大的虛像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此題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場景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理解和掌握,重點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道好題。
17.【答案】B?
【解析】解:當逐漸抽出杯中的水,光的折射程度不變,但入射點逐漸降低且向左移動,由光的折射規(guī)律作出的折射光線照射在杯子底的光斑會逐漸向左移動;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杯子中盛有水,光線斜射入水中,就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分析光斑的移動情況。
此題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規(guī)律,對于光折射時的特點應當理解并掌握,能解釋一些常見的光學現(xiàn)象,屬于基礎題;注意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是靠近法線,不能記錯。
18.【答案】ABD?
【解析】解:A、甲乙丙都做勻速運動,當路程為20m時,甲的時間是5s,故甲的速度為:v=st=20m5s=4m/s,丙的速度為4m/s,故A正確;
B、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西運動,甲的速度為4m/s,從圖中看出乙的速度為6m/s,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西運動,故B正確;
C、從圖中看出乙車速度為6m/s.而甲車速度為4m/s,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故C錯誤;
D、經(jīng)過2分鐘,乙運動的路程是:s乙=v乙t'=6m/s×2×60s=720m,
丙運動的路程為:s丙=v丙t'=4m/s×2×60s=480m,
乙和丙相距:s″=720m-480m=240m,故D正確。
故選:ABD。
(1)從圖中看出甲乙丙都做勻速運動,從圖中找出甲運動的路程和對應的時間,用v=st計算甲的速度,再從圖中找出丙的速度為4m/s,分析即可;
(2)從圖中找出乙的速度,然后判斷與甲的速度的大小關系,并判斷以甲車為參照物時,乙車的運動方向;
(3)分別用s=vt得出在2min時乙丙的路程,再分析相距的路程。
本題考查速度公式及其應用,有一定綜合性。
19.【答案】AB?
【解析】解:A、“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能在液體或氣體中傳播,但不能說明聲音一定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A錯誤;
B、“夜半鐘聲到客船”,人們是通過音色辨別出鐘聲的,故B錯誤;
C、“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C正確;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在聲源減弱噪聲,故D正確。
故選:AB。
(1)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zhì)叫做傳聲的介質(zhì),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zhì);
(2)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diào)、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振幅、距離以及聲音發(fā)散程度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
(3)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4)防治噪聲的途徑有三個,分別在是聲源處、在傳播中和在人耳處。
知道聲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理解和區(qū)分聲的三個特征、知道聲的產(chǎn)生條件,可解答此題。
20.【答案】ABC?
【解析】解:A、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A錯誤;
B、光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zhì)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相反,光從其它透明介質(zhì)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錯誤;
C、自行車的尾燈是靠光的反射來引起后方車輛司機注意的,故C錯誤;
D、剛下過雨的夜晚,人們在坑洼的路面迎著月亮行走,由于水面發(fā)生鏡面反射,有較強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看到發(fā)亮的地方是水,故D正確。
故選:ABC。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2)光發(fā)生折射的角度大小與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
(3)(4)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屬于基礎知識。
21.【答案】垂直? 1.15?
【解析】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觀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單位;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應注意:零刻度線要對準被測物體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尺的刻線垂直;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紐扣左側(cè)與2.00cm對齊,右側(cè)與3.15cm對齊,所以紐扣的直徑為d=3.15cm-2.00cm=1.15cm;
故答案為:垂直;1.15。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零刻度線要對準物體的起始端,刻度尺要緊貼被測物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日常生活、物理實驗和體育活動中經(jīng)常使用刻度尺、停表等,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shù)方法。
22.【答案】8? 運動?
【解析】解:已知選手運動的路程s=960m,跑步所用的時間t=2min=120s,
選手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v=st=960m120s=8m/s;
跑步的過程中,以選手為參照物,跑道旁邊的建筑物與選手之間有相對位置的變化,故建筑物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8;運動。
(1)知道路程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出該選手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
(2)被研究的物體和選定為參照物的物體之間發(fā)生位置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本題考查平均速度的計算、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3.【答案】聲源? 響度?
【解析】解:中國特種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從聲音的三個特征來分析時,這主要是減小聲音的響度,即是防止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
故答案為:聲源;響度。
減弱噪聲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傳播過程中減弱及人耳處減弱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把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diào),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色。
本題考查了減弱噪聲的途徑、聲音的特征,知道減弱噪聲的三個途徑,并熟悉聲音的三個特征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24.【答案】信息? 音色?
【解析】解:大學生黨史知識競答大會上,觀眾通過收聽獲得黨史知識,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觀眾僅憑聲音也能知道誰在主持,這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故答案為:信息;音色。
(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2)音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jié)構(gòu)決定,不同的人的音色一般不同。
知道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知道音色。
25.【答案】3×108? 反射?
【解析】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物體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為:3×108;反射。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題主要考查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和光的反射現(xiàn)象,難度不大。
26.【答案】OA? 30°?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
【解答】
觀察水中魚時,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所以OA為折射光線;
由圖可知,入射光線與界面之間的夾角為120°,則入射角為120°-90°=30°。
故答案為:OA;30°。
27.【答案】音調(diào)? 頻率? 不同? 音色? B?
【解析】解:(1)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也不同,從而得出聲音的音調(diào)和振動頻率有關;
(2)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撥動它,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幅度不同,即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
(3)把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時,振動的物體不同,所以聽到聲音的音色不同。
(4)探究音調(diào)時,控制音色和響度不變;探究響度時,控制音色和音調(diào)不變;這種探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A.影響液體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速度,因此應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
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沒有應用控制變量法,而是采用了轉(zhuǎn)換法。
故選B。
故答案為:(1)頻率;(2)不同;振幅;(3)音色;(4)B。
(1)音調(diào)的高低與發(fā)聲物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diào)越高。
(2)響度的大小和發(fā)生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音色跟材料和結(jié)構(gòu)有關。
(4)在探究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的關系時,采用控制變量法的思想。據(jù)此對各選項逐一進行分析,然后得出結(jié)論。
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聲音的三個特征,探究音調(diào)時,控制音色和響度不變;探究響度時,控制音色和音調(diào)不變;注意本實驗中不變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
28.【答案】沒點燃? A? 相等? 垂直? F?
【解析】解:(1)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后面,不需要點燃,若點燃,則不易區(qū)分B和A的像,為了驗證物與像的大小關系,選的兩蠟燭大小要一樣;
(2)多次移動蠟燭A,改變物體位置,移動B的位置,確定像的位置,并記錄下來。由乙圖可知: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它們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3)將筆尖緊貼鏡面A,發(fā)現(xiàn)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有一段距離,這是因為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筆尖通過B面成像(穿衣鏡的里層鍍了膜,鍍膜后增強了光的反射),從而造成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有一段距離,由此可見,F(xiàn)是反射面。
故答案為:(1)沒點燃;(2)A;相等;垂直;(3)F。
(1)實驗的目的是確定像的位置,而若是點燃后方蠟燭則無法分辨像與后方蠟燭的真實火焰,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移動B,發(fā)現(xiàn)A燭焰的像出現(xiàn)在B“身上”,說明二者不能完全重合,這是因為他選擇的兩支蠟燭大小不同。
(2)為了得出物距與像距的普遍規(guī)律,應進行多次實驗,即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測出對應的物距與像距;根據(jù)圖乙可得出對應的結(jié)論;
(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分析判斷。
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實驗,是基礎考核,很重要。
29.【答案】解:(1)小馬的速度等于火車的速度,即v=72km/h=20m/s
由v=st可得,小馬通過的路程(即為隧道長):
s隧道=vt=20m/s×72s=1440m;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
s'=s隧道+s車=1440m+360m=1800m,
由v=st可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t'=s'v=1800m20m/s=90s。
答:(1)這條隧道有長度為1440m;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90s。?
【解析】(1)把小馬看成一個點,將火車的速度換算為米每秒,又知道通過隧道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人通過的路程,即為隧道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運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長與火車長之和,根據(jù)速度公式就會求出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速度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注意單位的換算統(tǒng)一,關鍵是要分清火車完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和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
30.【答案】解:(1)汽艇靜止在水面時,
因聲音傳播到高崖的時間為聽到回聲時間的一半,
所以,聲音傳播到高崖的時間t'=12t=12×5s=2.5s,
由v=st可得,汽艇到高崖的距離s=vt'=340m/s×2.5s=850m;
(2)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對高崖駛?cè)ィ?br /> 汽艇運動的距離s艇=v艇t=10m/s×5s=50m,
聲音傳播的距離s聲=v聲t=340m/s×5s=1700m,
因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距離減去汽艇運動距離后的一半,
所以,他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的距離s'=s聲-s艇2=1700m-50m2=825m。
答:(1)若汽艇靜止在水面,它離高崖850m遠;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對高崖駛?cè)?,他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825m遠。?
【解析】(1)汽艇靜止在水面時,聲音傳播到高崖的時間為聽到回聲時間的一半,根據(jù)s=vt求出汽艇到高崖的距離;
(2)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對高崖駛?cè)?,根?jù)s=vt求出汽艇運動的距離和聲音傳播的距離,因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的距離等于聲音傳播距離減去汽艇運動距離后的一半,據(jù)此求出他聽到回聲時汽艇離山崖的距離。
本題考查了回聲測距離的應用,分清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關鍵。

相關試卷

40,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40,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二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題,計算應用題,過端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及簡答題,實驗探究題,計算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中教學質(zhì)量檢測八年級物理試卷:

這是一份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中教學質(zhì)量檢測八年級物理試卷,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河北省邯鄲市凌云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河北省邯鄲市凌云中學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

河北省邯鄲市第十四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鄲市第十四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