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Na-23   S-32   C-35.5   Fe-56   Cu-64   Zn-65   Ba-137I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60分)1.下列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A. 五氧化二磷B. C. 稀鹽酸D. 高錳酸鉀【答案】B【解析】【詳解】A、五氧化二磷是由磷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選項錯誤;B、銅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選項正確;C、稀鹽酸是氯化氫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選項錯誤;D、高錳酸鉀,是由錳、鉀、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故選B。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 加熱液體 B. 俯視讀數(shù)C. 傾倒液體 D. 檢查氣密性【答案】D【解析】【詳解】A、加熱液體時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試管體積的,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圖示錯誤,不符合題意;B、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不能俯視或仰視讀數(shù),圖示錯誤,不符合題意;C、取用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圖示錯誤,不符合題意;D、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3.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 2個氮原子表示為2NB. 氯化鈉的化學式為CINaC. 氧氣中O-2D. S2-的結構示意圖為【答案】A【解析】【詳解】A、元素符號前加數(shù)字表示原子個數(shù),2個氮原子表示為2N,選項正確; B、氯化鈉的化學式為NaCl,通常,顯正價的元素寫在左邊,“先讀后寫”,選項錯誤; C、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氧氣中O0 ,選項錯誤;D、硫原子中原子核內有16個質子,核外有16個電子,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第1層排2個電子,第2層排8個電子,第3層排6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兩個電子,形成穩(wěn)定結構。S2-的結構示意圖為,選項錯誤。故選A。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物體受熱膨脹是因為分子體積變大B. pH<7的溶液能使酚酞變紅C. 焚燒含氯塑料會造成空氣污染D. 長期大量施用化肥不會影響環(huán)境【答案】C【解析】【詳解】A、物質受熱膨脹,是受熱后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的緣故,故錯誤;B、pH7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變紅,故錯誤;C、焚燒含氯塑料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氯化氫氣體,會造成空氣污染,故正確;D、長期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污染水域,故錯誤。故選C5.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關系,可用下圖表示這三種關系
 以下關系界定錯誤的是A. 合金和金屬材料屬于包含關系B. 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C. 鹽和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D.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屬于交叉關系【答案】D【解析】【詳解】A、金屬材料分為純金屬和合金,金屬材料與合金屬于包含關系,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單質又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故選項說法正確;C、化合物分為氧化物、酸、堿、鹽,鹽和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故選項說法正確;D、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屬于并列關系,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6.下圖涉及的物質及變化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化學反應,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狀況下為三種不同狀態(tài)的氧化物。下圖中“一”表示兩物質之間能發(fā)生反應,“→”表示兩物質之間能發(fā)生一步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甲可以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B. 若甲經一步反應同時生成乙和丙,則甲不可能是單質或氧化物C. 戊可以是堿,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D. 丁→戊的反應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答案】A【解析】【分析】乙、丙、丁在通常狀況下為三種不同狀態(tài)的氧化物,液態(tài)氧化物應為水,氣態(tài)氧化物可以為二氧化碳,固態(tài)氧化物可以為氧化鈣,二氧化碳和氧化鈣都可以和水反應且都可以生成水,故丙為水,乙可以為二氧化碳,丁為氧化鈣,戊為氫氧化鈣,則甲為碳酸鹽或碳酸氫鹽,氧氣,酒精等。【詳解】A、甲可以是碳酸氫鹽,比如碳酸氫鈉由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A正確。B、若甲經一步反應同時生成乙和丙,由分析可知乙為二氧化碳丙為水,甲為氧氣時,乙醇和氧氣點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錯。C、由分析可知,戊為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具有腐蝕性,不能治療胃酸,C錯。D、由分析可知,丁為氧化鈣,戊為氫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丁戊的反應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D錯。故選:A7.有一包固體粉末X可能含有鋅、鐵、氧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將mg固體粉末加入到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剩余ng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若固體粉末X含有鐵,則m可能小于nB. 若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有四種陽離子,則剩余固體一定為純凈物C. 若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有三種陽離子,則固體粉末X一定由三種物質組成D. 剩余ng固體可能由鐵和氧化銅組成【答案】B【解析】【詳解】A、固體X一旦被溶解,則固體質量一定會減小,即使氧化銅轉化為單質銅,固體質量還是會減小,因此m一定大于n,選項錯誤;B、若充分反應后溶液中含有四種陽離子,則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鋅、氯化亞鐵、氯化銅和稀鹽酸,則剩余的固體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即該固體只能是銅,銅是一種純凈物,選項正確;C、若溶液中含有三種陽離子,則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鋅、氯化亞鐵,可能含有鹽酸、氯化銅中的一種,則濾渣中一定不含鋅、鐵,一定含有銅,可能含有氧化銅,固體粉末X由三種或兩種物質組成,選項錯誤;D、將酸加入固體混合物中,鹽酸先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活動性比銅強的鐵或鋅能夠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所以剩余固體中一定會有銅,選項錯誤,故選B。8.小余取8.0g干燥的氫氧化鈉固體于敞口的錐形瓶中,觀察到氫氧化鈉固體發(fā)生潮解,一段時間后測得錐形瓶內物質質量為10.0g。為進一步探究上述現(xiàn)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下裝置進行實驗:將試劑X逐滴滴入錐形瓶中,直至不再產生氣泡為止,測得裝置前后質量減少了1.1g。(不考慮滴加液體體積、氣體密度變化和結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①試劑X可以是稀硫酸②固體Y可以是生石灰③滴加試劑X前錐形瓶內水的質量為0.9g④若沒有球形干燥管,測得氫氧化鈉固體從空氣中吸收水的質量會偏小A. ①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氫氧化鈉變質是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常見的酸都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試劑X可以是稀硫酸,選項正確;②固體Y的作用是吸收水分,釋放二氧化碳,不可以是生石灰(氧化鈣),因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會和二氧化碳反應,將二氧化碳吸收,選項錯誤;③滴加試劑X前錐形瓶內物質增加的質量即為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的總質量,其中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1g,則吸收水的質量為2g-1.1g=0.9g,但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還會生成水,則錐形瓶內水的總質量大于0.9g,選項錯誤;④實驗中二氧化碳的質量是通過錐形瓶的質量差計算出來的,即反應前后錐形瓶的質量差只來自于二氧化碳,若沒有球形干燥管,`錐形瓶內的水分會揮發(fā)出來,使錐形瓶的質量差偏大,則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測得氫氧化鈉固體從空氣中吸收水的質量會偏小,選項正確。故選B9.氧氣是一種重要的氣體。小穎在試管中加入5mL5%過氧化氫溶液,再依次進行實驗:①插入帶有火星的木條;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錳;③插入帶有火星的木條。
 1)當出現(xiàn)帶有火星的木條________的現(xiàn)象時,說明試管中有大量氧氣產生。2)實驗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答案】    (1). 復燃    (2).     (3). 分解反應【解析】分析】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詳解】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當出現(xiàn)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時,說明試管中有大量氧氣產生。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故實驗產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點睛】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10.30g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燒杯中,攪拌,測得0℃、t1℃、t2℃、t3℃時燒杯中溶液的質量分別如圖中A、B、C、D點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20℃時,物質X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t1℃時,若向B點對應的燒杯中再加入30g水,攪拌,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②若要從D點對應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體X,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t2℃時,將物質X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溶質的質量可能增大【答案】    (1). B    (2). 20g    (3). A、B    (4). 【解析】【詳解】1)將30g固體物質X(不含結晶水)投入盛有20g水的燒杯中,溶液中溶劑的質量都是20g,A點溶質質量是4gB點溶質質量為12g,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較大的是 B2)由圖可知,0℃時,物質X2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則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溶解度是20g;3A、BC、D四點對應的溶液中,A、B兩點對應的溶液都是與剩余固體共存的溶液,一定屬于飽和溶液,C點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D點溶液一定不飽和;4)①t1℃時,20g水中最多能溶12gX,則30g中最多能溶18g,若向B點對應的燒杯中再加入30g水,攪拌,所得溶液恰好是飽和溶液,選項錯誤;②若要從D點對應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體X,可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選項錯誤;③如果采用升高溫度并加入溶質的方法將t2℃時的物質X的飽和溶液變?yōu)楦邷貤l件下的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會增大;如果只是增加溶劑,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減??;如果只是升溫變成高溫條件下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11.如圖1所示,小瑾將反應后試管中的物質全部倒入燒杯時,發(fā)現(xiàn)燒杯內白色沉淀明顯增多。為了探究燒杯內物質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沉淀的質量隨加入稀硝酸的質量變化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1)圖1所示,燒杯內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寫化學式)。2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3A點,燒杯內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離子為_____(寫離子符號)。B點,燒杯內的沉淀由____________種物質組成。4)檢驗D點溶液中是否含有氯離子的方法____________。【答案】    (1). BaCO3、BaSO4    (2).     (3). Na+Cl-、SO    (4). 2    (5). 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于潔凈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含有Cl-;反之,無【解析】【詳解】1)圖1所示,碳酸鈉和氯化鋇生成碳酸鋇沉淀和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鋇生成硫酸鋇沉淀和和氯化鈉,燒杯內的白色沉淀是BaCO3、BaSO4;2)硫酸鋇沉淀不溶于硝酸,而碳酸鋇沉淀溶于硝酸,BC段沉淀逐漸減少,說明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鋇和硝酸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從AB段沉淀增加,說明該段有碳酸鋇沉淀轉化成硫酸鋇沉淀,可知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鈉和氯化鈉,即硫酸鈉有剩余,而兩個反應均生成氯化鈉,故A點,燒杯內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離子為 Na+、Cl-SO;B點之前沉淀增多,說明有硫酸鋇沉淀生成,B之后沉淀減少,說明有碳酸鋇沉淀被反應掉,B燒杯內的沉淀由碳酸鋇、硫酸鋇兩種物質組成;4)氯離子能和銀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檢驗D點溶液中是否含有氯離子的方法靜置,取上層清液少許于潔凈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含有Cl-;反之,無Cl-。12.實驗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鐵粉末(成分為碳、鐵和氧化鐵)。為測定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小怡取兩份質量均為m的生鐵粉末樣品,分別進行如下實驗:.測定碳的含量已知:過氧化氫溶液能將Fe2+轉化為Fe3+1)步驟①的具體實驗操作中包括過濾,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生成濾渣丙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測定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下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在硬質玻璃管中放入樣品2,打開止水夾K,在球形干燥管出口處檢驗氫氣純凈后,點燃酒精燈,待充分反應后,熄滅酒精燈,冷卻至室溫,關閉止水夾K。3)打開止水夾K,觀察到裝置甲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4)若無裝置乙,會導致測得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5)實驗過程中無污染性氣體生成,且實驗結束,硬質玻璃管中剩余固體為單質鐵,丁裝置中濃硫酸質量比實驗前增重了0.54g,則m=__________g(結果精確到0.01)。【答案】    (1). 引流    (2).     (3). 液體浸沒鋅粒,固體逐漸減少,產生大量氣泡    (4). 偏大    (5). 10.76【解析】【詳解】1)過濾時,玻璃棒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2)硫酸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鐵,化學方程式為,故填:。3)打開止水夾,試管內氣壓減小,稀硫酸進入試管和鋅粒接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現(xiàn)象為液體浸沒鋅粒,固體逐漸減少,產生大量氣泡,故填:液體浸沒鋅粒,固體逐漸減少,產生大量氣泡。4)乙裝置濃硫酸可以去除氫氣中水蒸氣,若無裝置乙,稀硫酸中水蒸氣,會被丁濃硫酸吸收,測量水質量偏大,水的質量偏大,根據(jù)水質量求出氧化鐵質量偏大,會導致測得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偏大,故填:偏大。5)第一部分氧化鐵與碳單質發(fā)生還原第二部分氧化鐵與氫氣發(fā)生還原兩部分氧化鐵總質量=3.2g+1.6g=4.8g4.8g氧化鐵中鐵元素質量=濾渣丙為氫氧化鐵,其中鐵元素質量為17.12g× =8.96g則生鐵粉末中鐵的質量為8.96g-3.36g=5.6g樣品質量m=碳單質質量+鐵單質質量+氧化鐵質量=0.36g+5.6g+4.8g=10.76g,故填:10.76。13.乙醇(C2H5OH)俗稱酒精,可用作酒精燈、內燃機等的燃料。1)燃著的酒精燈用燈帽蓋滅,是破壞了            這一燃燒條件。2)現(xiàn)有10.0g質量分數(shù)為92.0%的酒精的水溶液,在充滿足量氧氣的密閉容器里充分燃燒后,冷卻至室溫,求密閉容器內水的質量(結果精確到0.1g)。【答案】1)氧氣(或空氣);(211.6g【解析】【詳解】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需要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物質有可燃性、溫度達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或空氣)充分接觸;滅火時只需要破壞一個條件即可。燃著的酒精燈用燈帽蓋滅,是破壞了氧氣(或空氣)這一燃燒條件;2)設酒精燃燒生成水的質量為x x=10.8g容器內水的質量答:密閉容器內水質量為11.6g。 

相關試卷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梅苑中學中考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梅苑中學中考模擬化學試題(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流程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化學真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由第I卷兩部分組成,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中考三?;瘜W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中考三?;瘜W試題(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題,填空題,流程題,科學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新動力奪分卷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3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新動力奪分卷化學試題(含解析)

2022屆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模擬化學試題解析版

2022屆湖北省武漢市中考模擬化學試題解析版

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化學試題(Word版,含解析)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一?;瘜W試題(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0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一模化學試題(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