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考試高三生物試題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1 圖甲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總量的變化。圖乙表示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C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假設不向光照強度下細胞呼吸強度相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甲中,a點時該植物產生ATP的場所只有線粒體B.圖甲中,c點時該植物光合作用速度與細胞呼吸速率相等C.圖甲中的d點對應對乙中的h點,都代表該植物的光飽和點D.若將環(huán)境中的CO2濃度增加,圖乙中的光飽和點一定會發(fā)生改變2圖表示蠶豆葉肉細胞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過程中含碳化合物的變化。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④⑤都能產生ATPB過程需要的ATP主要由過程提供C過程產生CO2的同時,還能產生H2OD.在人體細胞中能進行的過程是③④3.大多數植物氣孔的開閉都遵循晝開夜閉的近似晝夜節(jié)律。但在干旱條件下,氣孔會以數十分鐘為周期進行周期性的閉合稱為“氣孔振蕩”。氣孔的晝開夜閉與葉片胞間CO2濃度的變化密切相關。下列關于“氣孔振蕩”的敘述,錯誤的是A.葉片細胞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導致氣孔張開B.干旱條件下氣孔關閉與夜間氣孔關閉的原因相同C“氣孔振蕩”是植物對干旱條件的一種適應性反應D.胞間CO2濃度下降,氣孔不一定會張開4.某36肽中有3個谷氨酸(R基為—CH2CH2COOH),特異性水解掉其中的谷氨酸(位置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特異性水解所得產物是三條多肽和四個氨基酸B.該36肽中至少含有43個氧原子數C.若將該特異性水解所得的氨基酸縮合成肽鏈,則能產生兩種4D.該特異性水解所得產物與該36肽相比肽鍵減少了75.某多肽有20個氨基酸,其中含天門冬氨酸4個,分別位于第5、615、20位(見圖);肽酶X專門作用于天門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鍵,肽酶Y專門作用于天門冬氨酸氨基端的肽鍵,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20肽含有19個肽鍵B.該20肽游離的氨基和羧基各為1個和5C.肽酶X完全作用后產生的多肽共含有氨基酸19D.肽酶Y完全作用后產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數目比20肽少了46.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CO2C5結合后被RuBP羧化酶(Rubisco)催化生成1分子不穩(wěn)定的C6化合物,并立即分解為2分子C3化合物。Rubisco在催化反應前必須被激活,CO2可與Rubisco的活性中心結合使其與Mg2+結合而被活化,光照時葉綠體基質中的H+Mg2+濃度升高也可調節(jié)Rubisco的活性。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CO2既是Rubisco的底物,又是活性調節(jié)物,低濃度CO2可使C5含量增多B增強光照時,葉綠體基質中RubiscoC5的親和力增強,C3合成速率加快C.激活的Rubisco催化合成不穩(wěn)定C6的過程需光反應提供ATPNADPHD對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停止光照后,C3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將會降低7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的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 不同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和含量大致相同
B. 最簡單的生命也需要C、H、O、NP等元素
C. 無機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體內都能找到
D. C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細胞中含量最高8.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果如圖甲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光照相同時間,在25℃條件下植物積累有機物的量最多B.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的量小于30℃時的積累量C.如果該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處4h后重(Xl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則總光合速率為3/4kg·h1D若將乙裝置中NaHCO3溶液換成NaOH溶液, 則在黑暗條件下可測得B曲線9.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乙、丙曲線分別表示該酶促反應速率隨pH或溫度的變化趨勢,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在AB點適當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都將增大B.圖中E點代表該酶的最適溫度,H點代表該酶的最適pHC.短期保存該酶,適宜條件對應于圖中的D、H兩點D.若研究過氧化氫酶促過氧化氫反應,亦可得到上圖曲線10.一條由15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分子式為C74H113N19O26S。這條多肽鏈經水解后的產物中有5種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7NO2)、天冬氨酸(C4H7NO4)、賴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則水解產物中苯丙氨酸和丙氨酸個數分別是A12        B23         C34      D.以上都不對11.下圖所示生理過程中,PSIPSII表示兩種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M表示某種生物膜,其中乙側的H+濃度遠高于甲側,在該濃度差中儲存著一種勢能,該勢能是此處形成ATP的前提。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生物膜M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其是光反應場所B.乙側的H+有來自甲側,也有來自乙側水光解產生CCF0CF1僅與催化ATP的合成有關,很可能是蛋白質D.圖中表明光反應過程中光能先轉化成電能再轉化成活躍的化學能12.一項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揭示了體內蛋白分選轉運裝置的作用機制:為了將細胞內的廢物清除,細胞膜塑形蛋白會促進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將來自細胞區(qū)室表面受損的蛋白質帶到內部“回收利用工廠”,在那里將廢物降解,使“組件”獲得重新利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膜塑形蛋白的形成需要消耗能量B.“分子垃圾袋”的成分主要是磷酸和蛋白質,它的形成體現了膜的流動性C.“回收利用工廠”具有單層膜,內含多種水解酶,其中包括溶菌酶D.“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它們是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原料13.科學研究中常用RQ(細胞呼吸產生的CO2/消耗的O2量)來推測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欲測定綠色植物RQ值時,應在黑暗條件下進行B.若測得某植物種子在萌發(fā)初期的RQ<1,該植物種子可能富含油脂C.人體在劇烈運動的時候,若測得RQ=1,則此時只進行有氧呼吸D若測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養(yǎng)液中的RQ>1,則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14.研究影響豌豆幼苗細胞線粒體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圖示順序依次向測定儀中加入線粒體及相應物質,測定氧氣濃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注:圖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過程中被氧化的物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過程沒有進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B.過程耗氧速率比慢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葡萄糖不足C.過程耗氧速率降低和過程耗氧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都是由ADP含量變化引起D.對本實驗數據的分析,不需要考慮因變量氧氣濃度的影響15.如圖為常見的兩套滲透裝置,圖中S103 mol·L-1的蔗糖溶液、S2為蒸餾水、S3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過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過半透膜;兩裝置半透膜面積相同,初始時液面高度一致,A裝置一段時間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剛剛開始時,裝置A和裝置B中水分子從S2側進入另一側的速度一樣B.裝置B的現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終S3S2溶液液面持平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繼續(xù)上升,然后開始下降D.若不加入酶,裝置A、B達到滲透平衡時,S1溶液濃度小于S3溶液濃度16.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植物根內可能發(fā)生的過程是A.土壤水分過多時,植物根部細胞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B.一定范圍內升高溫度和提高 CO2 濃度都可提高其光合作用速率C.適當給施有機肥的植物澆水,能使有機物溶于水中并被農作物根細胞直接吸收D.根尖成熟區(qū)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體積和液泡體積的變化完全相同17.呼吸熵(RQ)是指單位時間內進行細胞呼吸的生物釋放CO2量與吸收O2量的比值。下圖表示測定消毒過的萌發(fā)小麥種子呼吸熵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準確的是AKOH中放置筒狀濾紙的目的是增大吸收CO2的面積B.假設小麥種子只以糖類為呼吸底物,在25 ℃時經10 min觀察發(fā)現:甲裝置中墨滴右移,乙裝置中墨滴不動,說明10 min內小麥種子進行了無氧呼吸C.為了校正還應設置一個對照裝置,對照裝置的大試管應放入等量死亡的小麥種子,其他條件不變D.若在25℃時經10 min觀察發(fā)現:甲裝置中墨滴左移30 mm,乙裝置中墨滴左移200 mm,則萌發(fā)小麥種子的呼吸熵是0.8518.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發(fā)現其原生質體(即植物細胞中細胞壁以內的部分)的體積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0.5h時,水分子在細胞原生質層兩側只發(fā)生單向運動B0?4h內,KNO3沒有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C0?1h內,細胞體積與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量相等D0時刻時,KNO3溶液的濃度大于洋蔥細胞液的濃度19.通道蛋白是一類跨越細胞膜的蛋白質,能使適宜大小的分子及帶電荷的分子通過擴散作用,從細胞膜一側轉運到另一側。下列有關通道蛋白的說法,正確的是A.通道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參與B.大小相同的分子通過通道蛋白進出細胞時的速率相同C.通道蛋白介導的水分子的協助擴散速率比自由擴散快DNa+借助通道蛋白進入神經細胞的動力是胞內滲透壓20.有一條多肽鏈由12個氨基酸組成,分子式為CXHYOWNZS(Z>12,W>13),這條多肽鏈經過水解后的產物中有5種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O2NS)、丙氨酸(C3H7O2N)、天冬氨酸(C4H7O4N)、賴氨酸(C6H14O2N2)、苯丙氨酸(C9H11O2N)。水解產物中賴氨酸的數目是A(Y12)    B(Z12)    C(Z12)/2    D(W13)/22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種源于生命體的活性物質,能消除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進而減緩生物體的衰老。某喜溫植物幼苗在低溫鍛煉(10℃、6天)后,接著進行冷脅迫(2℃、12h),其細胞內SOD活性的動態(tài)變化圖如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該實驗目的為探究低溫鍛煉是否能提高植物抗寒能力B.低溫鍛煉能提高SOD活性且其在冷脅迫后SOD活性相對較穩(wěn)定C.未鍛煉組冷脅迫后SOD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D.無論是否鍛煉,脅迫后SOD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能力均降低22.為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水稻突變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圖1是在30℃下測得的光強度對兩種植株光合速率的影響;圖2在光強度為 1000μmol·m-2·s-1下測得溫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變型植株更適合在高溫強光下種植B30℃時,突變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時間內合成更多有機物C.在35℃下重復圖1實驗,A、B點向右上移動,且B的移動幅度比AD.在1200μmol·m-2·s-1光強下重復圖2實驗,C、D均向上移動23.在微生物光電復合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中,光電陽極首先利用太陽能來產生還原性物質,然后位于光電陰極上的微生物——產甲烷桿菌利用這些還原性物質作為電子供體,CO2還原成有機化合物CH4, 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體系中的產甲烷桿菌應屬于自養(yǎng)型生物B.該研究還需嚴格控制1室和2室的溫度、pH等條件C1室和2室完成相關反應后,pH均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D.光電陽極和光電陰極發(fā)生的反應分別類似于光反應和暗反應24.生物學研究興趣小組對作物種子發(fā)育過程中有機物積累及轉化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下列關于檢測方法及出現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A.嫩大豆種子切片→蘇丹Ⅲ染液染色→顯微鏡觀察細胞內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B.嫩甜玉米籽加水研磨→離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試劑→觀察磚紅色沉淀檢測還原糖C.嫩花生種子加水研磨→加雙縮脲試劑→依據紫色反應檢測蛋白質D.干玉米種子加水浸泡→用小刀縱切→在切面滴加碘液→依據被染成藍色檢測淀粉25. 人體肌肉組織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兩種,其中快肌纖維無氧呼吸能力強,慢肌纖維中線粒體的體積大而且數量多。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A.快肌纖維不含線粒體,進行無氧呼吸會產生大量乳酸B.慢肌纖維對氧氣的需求較多,所含毛細血管較為豐富C.不同個體、不同骨骼肌所含有的兩種肌纖維比例不同D.根據題意,快肌纖維主要用于時間短、強度大的活動26.下列有關光學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顯微鏡下觀察透明材料時,應該增強光照,用較大的光圈B.為觀察低倍鏡視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細胞,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再換用高倍鏡C.若高倍鏡下觀察到細胞質流向是逆時針的,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向也是逆時針的D.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腸桿菌的纖毛和鞭毛結構27.下列有關生物膜的表述正確的是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小分子物質并不都能通過細胞膜,大分子物質亦然 所有的細胞都具有相同的細胞膜結構,即由磷脂分子構成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兩側的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生物膜與細胞的能量轉換、物質運輸、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相關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28. 大麥種子吸水萌發(fā)時,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質和RNA分別在吸水后1520 min12 h開始合成。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來自種子中原有酶的活化,還有一部分來自新合成的蛋白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萌發(fā)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種子B.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產物經斐林試劑檢測后不會產生磚紅色沉淀C.有些酶和RNA可以在干種子中長期保存D.淀粉酶的水解需要水的參與29. 某化合物由六個單體構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為多肽,則其徹底水解時一定斷裂5個肽鍵B.若為淀粉的部分結構,則最終氧化分解的產物是葡萄糖C.若為DNA單鏈的部分結構,則其初步水解產物一定是4D.若為RNA單鏈的部分結構,則其徹底水解產物可能有630.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A.酶與相應物質結合后才能發(fā)揮催化作用B.酶的合成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參與C.胃蛋白酶適宜在低溫、低 pH 條件下保存D.探究酶的最適 pH 宜選擇淀粉和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二、非選擇題(每題10分,共40分)31.下圖表示某綠色植物部分生理過程,該植物葉片上的氣孔白天基本處于關閉狀態(tài),晚上開放。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表示的兩個生理過程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卻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與乳酸菌的發(fā)酵相比,圖中植物呼吸過程中特有的步驟是_______(填數字),這些過程發(fā)生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_(填細胞器)4)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當的溫度(25℃)條件下,測定該植物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速率,結果如下表,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時光照強度/klx光飽和時光照強度/klx光飽和時CO2吸收量(mg/100 cm2·h)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mg/100cm2·h)小麥39328 當光照強度為3 klx時,小麥固定的CO2的量為________(mg CO2/100 cm2·h)32.某研究小組嘗試探究高溫脅迫時間長短對黃瓜幼苗生理生化及光合作用的影響,為黃瓜夏季種植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幼苗平均分成2組,一組設定晝溫28℃/夜溫18℃,另一組設定晝溫40℃/夜溫25℃,兩者均置于適宜光照和濕度下培養(yǎng),每天定時測定相關數據,結果如下圖1~3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測定相關數據時,測定的部位為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營養(yǎng)枝條的葉片中部,且需重復3次,原因是                 ,其中黃瓜幼苗的凈光合作用速率可通過測定單位時間內             來表示。2由圖1、圖3可知,隨著高溫脅迫時間的增加,黃瓜幼苗中葉綠素含量呈                趨勢。3)從圖2可知,28℃/18℃條件下胞間CO2濃度基本沒有變化,這是因為                                     40℃/25℃條件下,在0~3天的胞間CO2濃度變化趨勢為升高,原因可能有           (填序號)高溫引起部分氣孔關閉,導致CO2擴散受阻高溫引起呼吸速率升高,導致CO2釋放增加高溫引起光合酶活性下降,導致光合速率下降高溫使細胞失水過多,導致光合原料不足33.以非洲茉莉葉片為實驗材料,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探索。圖1為非洲茉莉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過程,甲、乙、丙、丁表示物質,數字序號表示過程;圖2為一定量的非洲茉莉葉放在特定光合實驗裝置中,研究其在15℃、30℃的溫度條件下,分別置于10klx、20klx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及細胞呼吸情況,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的代謝過程在光照環(huán)境中,能夠為非洲茉莉細胞物質轉運、蛋白質的合成提供ATP的過程包括__________(填數字序號),2)將該裝置從光照條件切換為黑暗條件,圖1中甲的量會________(填增加不變減少),一段時間后,丙的量逐漸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控制黑暗條件下溫度為30℃,光照條件下為15℃,則該植物一天24小時,至少給予20klx光照__________h,才能正常生長。415klx下,該植物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的最適溫度與其實際光合作用強度的最大值對應的溫度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相同。34.2019年6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三線并廊建設工程、高速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完成,形成“穿過森林去機場”的大美景觀,其中的“幻彩森林”搭配了四季各具代表色彩的植物,達到“北段夏槐繁茂、中段秋紅颯爽、南段青松守望”的效果?;卮鹣铝袉栴}。(1)秋天樹葉由綠變紅的的主要原因是:氣溫下降,_______逐漸被降解,從而呈現出_______ (填細胞器名稱)中花青素的顏色。(2)若晴朗的天空出現了日全食,與正常日照時相比,植物葉肉細胞中C3的合成速率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變”)。(3)如圖表示某種條件下幼苗置于透明密閉容器中氧氣相對含量在一晝夜的變化,若該幼苗長期處于該條件下,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長,理由是         。                         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考試高三生物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1-56-1011-15BDBBBCBCDBCBCCD16-2021-2526-30ACDCBCDCBACCBDD 二、非選擇題(每題10分,共40分)31. (1) 葉綠體基質   (2) 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反應,不能為暗反應提供還原劑[H]和能量ATP     (3) ②③     線粒體     (4) 8  32.(1)控制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減小實驗誤差    O2的釋放量 CO2的吸收量    (2)下降     (3)從外界環(huán)境中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之和與黃瓜幼苗葉肉細胞固定的CO2基本相等       ①②③    33.(1)②④⑤     (2)減少 黑暗條件下,光合作用停止,不再消耗丙,而呼吸作用不斷產生丙    (3)4.8       (4) 不一定    34.(1)葉綠素    液泡    (2)下降(3)不能    圖中D點低于A點,氧氣含量降低,表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的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植物無法生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安徽省懷寧縣高河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安徽省懷寧縣高河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55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懷寧縣高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安徽省懷寧縣高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55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懷寧縣第二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安徽省懷寧縣第二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答案】

2020衡水深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2020衡水深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安徽省懷寧縣第二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安徽省懷寧縣第二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含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答案】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