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識梳理1. 在物理學中,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 固定點 轉動的硬棒稱作杠桿.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 彎曲 的.2. 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杠桿繞著 轉動 的點.用字母O表示.(2)動力:使杠桿 轉動 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3)阻力: 阻礙杠桿轉動 的力.用字母F2表示.說明:動力、阻力都是 杠桿 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 杠桿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一定/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轉動的方向 相反 .(4)動力臂:從支點到 動力作用線 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5)阻力臂:從支點到 阻力作用線 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畫力臂方法:① 找支點O;②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③ 畫力臂(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④ 標力臂.
3.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根據(jù)杠桿的結構特點和省力情況,把杠桿分為三類,分別是 等臂 杠桿、 省力 杠桿和 費力 杠桿.其中,省力杠桿雖然省力但 費距離 ;費力杠桿雖然費力但 省距離 .5.滑輪(1)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 等臂 杠桿.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不能 省力 ,但可以改變施力方向 .(2)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使用單個動滑輪最多可以省 一半 的力,但不改變施力的方向.(3)在實際使用中,人們常將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這樣既可以 省力 又可以改變 力的方向 .(4)在不計摩擦和繩重時,用滑輪組吊起重物,滑輪組用n段繩子吊重物,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就是重物提升高度h的 n 倍;自由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動滑輪總重的 1/n .
三、考點梳理 考點一 杠桿的五要素 【典型例題】 如圖所示,有一杠桿可繞O轉動,在其中點掛一重物,現(xiàn)在A處施加動力FA。⑴若FA沿F1方向,則動力臂是__,阻力臂是__,⑵若FA沿F2方向,則動力臂是__,⑶若FA沿F3方向,則動力臂是__, ⑷若FA沿F4方向,則動力 臂是__。(填圖中線段) ?
【思維點撥】 力臂的作法:⑴明確___和____, ⑵作__到_____的距離,⑶標出垂足和力臂的字母l1 或l2 ?
【拓展變式】 1.下列關于F1力臂的作圖中,正確的是 ( ) A. B C D ?
2.(2022?無錫)在圖11-1-3中,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支點為O,請畫出A點處所受拉力F1及其力臂l1,并畫出杠桿所受的阻力F2及其力臂l2;
考點二 杠桿的平衡條件 【典型例題】 ? 甲 乙 丙
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實驗過程中,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便于測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__。
(3)在杠桿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使結論具有普遍性_。(4)小明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杠桿調節(jié)平衡后,小紅在杠桿上的A點處掛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掛_6_個鉤碼。
(6)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簀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變大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杠桿自身重力對杠桿平衡有影響____.
【拓展變式】1.(2021?常州)請在圖11-1-5中畫出使杠桿ABC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的示意圖。
【思維點撥】作用在杠桿上的最小動力的作法:(1)找杠桿上距離___最遠的點P(未明確支點的,先找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最大的點確定為支點),(2)支點與最遠點的連線OP為最大   ,(3)過最遠點P作_____ 的垂線,(4)注意標出力的作用點和   。 ?
2.如圖11-1-6所示為一拉桿旅行箱的示意圖將其視為杠桿,O為支點,B為重心,BC為豎直方向,A為拉桿端點已知箱重為250N,OA為120cm,OC為24cm。(1)圖中在A點沿圖示方向施加動力F,箱子靜止則動力F的力臂為 60 cm,大小為 100 N。(2)使拉桿箱在圖示位置靜止的最小動力為 50 N。(3)生活中,常把箱內較重物品靠近O點擺放,這樣使拉桿箱在圖示位置靜止的最小動力將 變小?。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2022·無錫改編)桿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發(fā)明,是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稱量物體質量時,它相當于一個_杠桿_(填簡單機械名稱)。某桿秤如圖11-1-7所示,C處是秤鉤,A、B位置各有一個提紐,BC=7cm,秤砣質量為0.5kg。提起B(yǎng)處提紐,秤鉤不掛物體,將秤砣移至D點,桿秤恰好水平平衡,BD=1cm;將質量為2.5kg的物體掛在秤鉤上,提起B(yǎng)處提紐,秤砣移至最大刻度E處,桿秤再次水平平衡,則BE=___34___cm。 ?
如果將500g的秤砣換成一個550g的較大秤砣,秤鉤上掛的還是原來的物體,這時秤砣的位置與提紐的距離應比原來 (大些/小些)才能平衡。這時從秤桿上讀得的被稱物體的質量比它的實際質量要 (大些/小些)。 ?
考點三 滑輪與滑輪組 【典型例題】 如圖所示,物體重均為50N,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則拉力F1=_25__N,F(xiàn)2=_100__N ,F(xiàn)3=__50__N . ?
【拓展變式】 1.如圖,A重50N,B重30N,在拉力F=20N作用下,A、B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C繩拉力是10N,在滑輪重、繩重和繩與滑輪摩擦不計的情況下,B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N;若A向右運動的速度是2m/s,B的速度是_______m/s。 ?
2、小方同學在“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中,裝置圖如圖所示:(1)小方在測量鉤碼的重力前,除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外,還應將測力計在_豎直_方向調零。測量鉤碼的重力時,應將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下方,如圖甲所示,并讓它處于_ 靜止_狀態(tài),這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就等于鉤碼的重力大小。
(2)在探究定滑輪特點時,小方覺得如圖乙所示的操作讀數(shù)不太方便,于是把測力計倒了過來,即將測力計吊環(huán)系在拉繩上,用手拉掛鉤,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_變小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理由是__測力計本身受重力的作用____。(3)在探究動滑輪的特點時,小方按照如圖丙所示的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測力計的示數(shù)F大于物重G的一半,其原因是_動滑輪本身有重力_。小方最終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_省力_,但不能改變_力的方向_,而且費_距離_。
3.如圖用同一滑輪,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為F1、F2、F3,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A.F1>F2>F3 B.F1<F2<F3C.F2>F1>F3 D.F2<F1<F3
四、課堂反饋 1.用如圖所示的幾種簡單機械提起相同重物G,機械自重不可忽略,不考慮摩擦,則最小的力是 ( )
2.(2022?江陰)使用釣魚竿、鑷子、笤帚等杠桿時,雖然費力,但可以省距離,對“省距離”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〢. 減小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B. 減小阻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C. 減小動力臂 D. 減小阻力臂
3..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為0.2 m/s,不計滑輪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物體的重力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 ( ) A.20N, 0.4m/s B.20N ,0.1 m/s C.5 N, 0.4m/s D.5N ,0.1 m/s
4.(2022?江陰)如圖11-1-14,輕質杠桿AB可繞O點轉動,請在圖中畫出使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圖并畫圖該力的力臂l。
5.(2022?連云港)如圖1-1-15所示,已知輕質杠桿AB在水平位置靜止,作出物體C所受重力的示意圖以及拉力F的力臂l。
6.(2022?清遠)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將杠桿安裝到支架上后靜止如圖11-1-16甲所示,按照實驗要求,此時杠桿的平衡螺母A應向__右__調節(jié),或者B向__右__調節(jié)(上兩空均選填“左”或“右”);
(2)如圖乙所示,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鉤碼的質量都相同,若在C位置掛4個鉤碼,在D處掛_6__個鉤碼,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以上實驗結束后,小明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如圖丙所示,保持所掛鉤碼位置不變,不斷改變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和力的大小,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與其力臂L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得每次描出的點與兩坐標軸圍成的方形面積(如圖丁中陰影部分)_相等_(選填“相等“或“不等”),原因是_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不變;

相關課件

物理中考復習考點研究 第九講 機械與人 課時1 杠桿 滑輪 PPT課件:

這是一份物理中考復習考點研究 第九講 機械與人 課時1 杠桿 滑輪 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思維導圖串考點,核心考點精講練,實驗攻關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力學作圖專練(3)杠桿滑輪課件PPT: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力學作圖專練(3)杠桿滑輪課件PPT,共22頁。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杠桿 滑輪 課件PPT: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杠桿 滑輪 課件PPT,共4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力臂的方法,找出支點的位置,阻力作用線,標垂足定力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操作,杠杠自重對實驗有影響,動力臂l1,阻力臂l2,生活中的杠桿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中考物理復習----杠桿、滑輪復習課件PPT

中考物理復習----杠桿、滑輪復習課件PPT

初中物理蘇科版九年級全冊2 滑輪復習ppt課件

初中物理蘇科版九年級全冊2 滑輪復習ppt課件

2021年中考物理復習課件第12課時《杠桿和滑輪》

2021年中考物理復習課件第12課時《杠桿和滑輪》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14課時 杠桿和滑輪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14課時 杠桿和滑輪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