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學年(上)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物理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點沿直線運動,運動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B.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情景的參考系是“輕舟”C.研究雜技演員走鋼絲表演的動作時,不能將演員看成質點D.質點在5s內的運動是指質點在第5s內的運動2.獨竹水上漂表演者表演時,手上都要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除了劃水,還有一個主要目的是A.調節(jié)表演者和竹竿系統(tǒng)的重心位置 B.調節(jié)表演者的重心高度C.增大表演者對腳下竹竿的壓力 D.增大表演者與腳下竹竿間的摩擦力3.關于彈力與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的形變引起的B.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C.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D.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4.關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高速行駛的賽車,加速度可能為零B.汽車啟動的一瞬間,加速度一定不為零C.汽車啟動得越快,加速度越大D.汽車的加速度為,表明汽車在做減速運動5.從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一個鐵球,釋放的同時,用傳感器記錄小球離地高度h與小球運動時間t的關系,得到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span>g取,不計空氣阻力,則圖像中的值為A.2 B. C. D.6.如圖所示,一個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先后經過相鄰間距相等的A、B、C三點,測得質點經過B點的速度為,經過段的平均速度為,則質點經過C點時的速度大小為A. B. C. D.7.某人在站臺上等候動車的到來,動車減速進站。該人測得第一節(jié)車廂通過他身旁的時間為,動車停下時該人剛好與動車尾部對齊。若動車共有n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長度相同,動車進站可看成勻減速運動,則動車從此人身旁通過所用的時間為A. B. C. D.8.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要通過某特殊地段,為了安全,需要先減速行駛進人特殊地段后以低速勻速行駛離開后加速到減速前的速度,繼續(xù)向前行駛,其行駛的速度一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特殊地段長為54mB.特殊地段長為180mC.為了通過這段特殊地段多花費的時間為9sD.為了通過這段特殊地段多花費的時間為6s9.從地面豎直向上發(fā)射一個小球,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為5s,然后又落回地面,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則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A.上升的最大高度為125m B.在空中運動的最大速度為C.某1s內的位移可能為0 D.某1s內的速度變化量可能為010.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質點運動的位移一時間圖像,乙的圖像為拋物線,時刻乙的速度為零,則在0~1s內A.甲做直線運動,乙做曲線運動 B.甲、乙相距最遠時,乙的速度大小為C.甲、乙相距最遠時距離為 D.t=1s時,乙的速度大小比甲的速度大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11.(7分)某同學用如圖1所示裝置研究小車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所接的電源應為________V的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電源。(2)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__。A.調節(jié)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B.釋放小車前,應讓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C.接通電源的同時,釋放小車D.用刻度尺測量紙帶上兩點間距離時,應移動刻度尺分別測量每段長度(3)實驗打出的紙帶如圖2所示,圖上各點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計時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根據(jù)打出的紙帶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________(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4)該同學想用圖像法處理數(shù)據(jù)求出A、B、C、D、E各點對應小車的速度,其中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________,將求出的各點的速度在坐標系中描點作圖,作出的圖像如圖3所示,由圖3可得小車的加速度________,圖像與縱軸的交點表示________。(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 圖312.(8分)某同學先用圖1所示裝置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再用該彈簧以圖2所示裝置測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重力加速度g取。 圖1 圖2(1)測勁度系數(shù)的實驗步驟:a.將輕彈簧懸掛在鐵架臺的橫桿上,將刻度尺豎直固定在輕彈簧旁將刻度尺的零刻度與輕彈簧的上端對齊;b.在彈簧下端依次掛上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每次鉤碼的總質量m及對應指針所指刻度值x;c.在坐標系上描點作圖,作出的圖像如圖3所示。由圖像可知,彈簧的原長________,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________。 圖3(2)用圖2所示裝置測動摩擦因數(shù),長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物塊A放在長木板上,并用(1)問中輕彈簧將物塊A與豎直墻面連接,彈簧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拉長木板B向左運動,A保持靜止,測得這時彈簧的長度為,已知物塊A的質量為,則物塊A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________;實驗中由于彈簧懸掛時的原長比平放時的自然長度長,因此實驗測得的動摩擦因數(shù)比實際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13.(8分)某質點做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求:(1)質點在0~7s內運動的位移大小和路程;(2)質點在4~6s內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大小。14.(10分)如圖所示,質量為的物塊A放在水平桌面上。繞過桌邊光滑定滑輪的細線,一端連接在物塊A上,另一端吊著物塊B,B的質量為,質量為的物塊C放在物塊A上,A、B、C均處于靜止。物塊A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滑輪與A之間的細線水平且足夠長。求:(1)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2)撤去物塊C后,物塊A受到摩擦力大?。?/span>(3)撤去物塊C一段時間后再將物塊C輕輕放到物塊A上,放上一瞬間,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15.(11分)一輛賽車在平直的賽道上進行性能測試,賽車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后以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賽車從靜止啟動后,測得第3s內運動的位移為25m,第5s末和第6s末速度均為,求:(1)賽車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span>(2)賽車在啟動后10s內的位移大小。16.(16分)一輛警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前面一輛違章車正以的速度迎面駛來。當兩車相距300m時,違章車發(fā)現(xiàn)了警車,立即以的加速度剎車,速度減為零后立即湖頭并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仍為,加速到后勻速行駛。當違章車調頭后加速2s時,警車發(fā)現(xiàn)了違章車,立即以的加速度開始加速,警車能加速到的最大速度為,不計違章車調頭所用的時間,求:(1)警車開始加速時,車與違章車的距離;(2)車開始加速后經過多長時間追上違章車。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DDBBCACACBC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11. (1)220,交流;(2)AB;(3)1.97;(4)0.08,2.03,打O點時小車的速度。12. (1)4,68.6;(2)0.42,小13.
解:(1)在v-t圖像中,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質點的位移
選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則在0~2s內,x1=×2×10m=10m 方向為正方向
在2~5s內,x2=×3×10m=15m 方向為負方向
在5~7s內,x3=×2×10m=10m 方向為正方向
則在0~7s內,質點運動的位移為:x=x1+x3-x2=10m+10m-15m=5m 方向為正方向
質點運動的路程為:s=x1+x2+x3=10m+15m+10m=35m
(2)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過程的平均速度,則4~6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第5s時的瞬時速度v5=0m/s
v-t圖像中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則
a=m/s2=10m/s2
答:(1)質點在0~7s內運動的位移大小為5m,路程為35m;
(2)質點在4~6s內的平均速度為0m/s,加速度大小為10m/s2。14. 解:(1)A、B、C均處于靜止,以A、C整體為研究對象,則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1=T
對B,有T=m0g
解得f1=5N,方向水平向左。
(2)撤去物塊C后,A與桌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max=μMg=0.2×2×10N=4N
因B的重力GB=m0g=0.5×10N=5N
則GB>fmax,則撤去物塊C后,物塊A向右運動,物塊A受到摩擦力大小f2=μMg=0.2×2×10N=4N
(3)撤去物塊C一段時間后再將物塊C輕輕放到物塊A上,放上一瞬間,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f3=μ(M+m)g=0.2×(2+1)×10N=6N
答:(1)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5N,方向水平向左。
(2)撤去物塊C后,物塊A受到摩擦力大小為4N;
(3)撤去物塊C一段時間后再將物塊C輕輕放到物塊A上,放上一瞬間,物塊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6N。15. 解:(1)第5s末和第6s末速度均為40m/s,說明勻加速到達的最大速度為vm=40m/s
第3s內的位移,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可得:x=,解得a=10m/s2
(2)賽車加速所需時間為t′,則t′==4s
前4s內通過的位移為x′=×10×42m=80m
勻速通過的位移為x″=vm(t-t′)=40×(10-4)m=240m
故經歷的總位移為x總=x′+x″=80m+240m=320m
答:(1)賽車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
(2)賽車在啟動后10s內的位移大小為320m。16. 解:(1)違章車速度減為零時運動的時間為:t1==8s
違章車減速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1×8m=128m
違章車調頭后加速t2=2s時經的位移大小為:x2=×4×22m=8m
警車在10秒內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警=v警(t1+t2)=10×(8+2)m=100m
警車開始加速時,與違章車的距離為:Δx=300m-100m-128m+8m=80m;
(2)警車能加速到的最大速度所用時間:t1′==5s
警車在5s內的位移大小為:x1′=×5m=112.5m
警車開始加速時違章車的速度大小為:v0=a1t2=4×2m/s=8m/s
違章車在5s內的位移大小為:x2′=v0t1′+a1解得:x2′=90m
兩車在5s內相距是Δx1′=90m+80m-112.5m=57.5m
違章車從靜止加速到32m/s的速度時所用時間:t3==8s
違章車做加速運動在最后ls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為:
x3=4×7×1m+×4×12m=30m
警車在1s內的位移:x4=35×1m=35m
兩車都開始做勻速運動時相距:Δx2′=57.5m+30m-35m=52.5m
兩車都做勻速運動到相遇所用時間設為t′,則有:
vmt′=v1t′+Δx2′,即35t′=32t′+52.5
解得:t′=17.5s
警車開始加速后經時間t總追上違章車,則有:
t總=t1′+1s+t′=5s+1s+17.5s=23.5s。
答:(1)警車開始加速時,警車與違章車的距離為80m;
(2)警車開始加速后經過23.5s追上違章車。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共8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