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 180.5 KB
    • 2023-08-28 18:31
    • 122
    • 0
    • 首發(fā)最新試卷真題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第1頁
    1/27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第2頁
    2/27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第3頁
    3/27
    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2022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級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一、單選題(1-12題每題2分,13-18每題3分共42分)
    1.(2分)如圖為成外小李同學提煉“學神晶體”的實驗操作流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流程中的操作都是物理變化
    B.所有蒸餾操作,都需要用到溫度計
    C.升華是由液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
    D.溶解、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
    2.(2分)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9m)恢復了磁性,其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與人體內(nèi)的血紅素及植物內(nèi)的葉綠素非常相似。下列關于“鈷酞菁”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鈷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屬懸濁液
    B.“鈷酞菁”分子既能透過濾紙,也能透過半透膜
    C.“鈷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產(chǎn)生丁達爾現(xiàn)象
    D.在分散系中,“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小
    3.(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物質(zhì)是還原劑
    B.有氧元素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劑在反應中被氧化,還原劑在反應中被還原
    4.(2分)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H+、NO3﹣、CO32﹣ B.K+、Ca2+、CO32﹣、SO42﹣
    C.Mg2+、Ba2+、NO3﹣、Cl﹣ D.Ba2+、Na+、CO32﹣、SO42﹣
    5.(2分)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譽為“摩爾日”(MoleDay),這個時間的美式寫法為6:0210/23,外觀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6.02×1023相似。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標準狀況下,22.4LCCl4含有NA個CCl4分子
    B.1mol/LMg(NO3)2溶液中含有的數(shù)目為2NA
    C.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硫酸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也相等
    D.常溫常壓下,14gN2含有電子數(shù)為7NA
    6.(2分)正丁醛經(jīng)催化加氫可制備1﹣丁醇.為提純含少量正丁醛雜質(zhì)的1﹣丁醇,現(xiàn)設計如下路線:
    已知:①正丁醛與飽和NaHSO3溶液反應可生成沉淀;②乙醚的沸點是34℃,難溶于水;③1﹣丁醇的沸點是118℃.則操作1~4分別是( ?。?br /> A.萃取、過濾、蒸餾、蒸餾 B.過濾、分液、蒸餾、萃取
    C.過濾、蒸餾、過濾、蒸餾 D.過濾、分液、過濾、蒸餾
    7.(2分)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br /> A.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C.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Ca(OH)2+2H+═Ca2++2H2O
    D.硫酸氫鈉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HSO4﹣+OH﹣═H2O+SO42﹣
    8.(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22.4L/mol就是氣體摩爾體積
    B.非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不可能為22.4L
    C.標準狀況下22.4L任何氣體都含有約6.02×1023個分子
    D.標準狀況下,水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
    9.(2分)下列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最大的是( ?。?br /> A.10mL0.1mol?L﹣1的AlCl3溶液
    B.20mL0.2mol?L﹣1的CaCl2溶液
    C.30mL0.5mol?L﹣1的KClO3溶液
    D.100mL0.25mol?L﹣1的NaCl溶液
    10.(2分)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質(zhì)所含原子個數(shù)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是( ?。?br /> ①0.5mol氨氣 ②標準狀況下22.4L氦氣 ③4℃時9mL水 ④0.2mol磷酸.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1.(2分)從5L1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取出100mL,加水稀釋到1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取出的溶液中含有4g氫氧化鈉
    B.取出的100m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C.稀釋后溶液含0.1mol氫氧化鈉
    D.稀釋后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12.(2分)下列各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13.(3分)提純下列物質(zhì)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括號中為雜質(zhì)),所用試劑和方法一定正確的是( ?。?br /> A.H2SO4(HCl):AgNO3溶液、過濾
    B.KNO3(K2SO4):過量Ba(NO3)2溶液、過濾
    C.Cu(CuO):鹽酸、過濾
    D.CaCO3(CaO):加少量水、過濾
    14.(3分)重鉻酸銨[(NH4)2Cr2O7]受熱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下列重鉻酸銨受熱分解產(chǎn)物符合實際的是( ?。?br /> A.CrO3+NH3+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15.(3分)氮元素被還原的過程是( ?。?br /> A.NH3→NH4Cl B.N2→NO C.NO2→N2O4 D.N2→Mg3N2
    16.(3分)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NH4+、Fe3+、Fe2+和K+.取該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過濾,向濾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鹽酸的沉淀。再過濾,向濾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br /> A.至少存在3種離子
    B.K+一定不存在
    C.一定含Cl﹣
    D.K+、Cl﹣可能存在,F(xiàn)e2+也一定存在
    17.(3分)在同溫同壓下,a g氣體A與b g氣體B的分子數(shù)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 /> A.A與B兩種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a:b
    B.在同溫同壓的條件下,A與B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為b:a
    C.同質(zhì)量的A、B兩種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b:a
    D.相同條件下,同體積A氣體與B氣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a:b
    18.(3分)某結(jié)晶水合物的化學式為R?nH2O,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25℃時,a g該晶體能夠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溶液。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br /> A.該溶液中溶劑與溶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m(水):m(溶質(zhì))=( +b):(a﹣)
    B.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ol?L﹣1
    C.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ω=%
    D.該溶液的密度為ρ=g?L﹣1
    二、填空題(共58分)
    19.(6分)(1)12.4g Na2X含有0.4mol Na+,Na2X的摩爾質(zhì)量為   ,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
    (2)相同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氣態(tài)氫化物H2X的質(zhì)量是等體積NH3的2倍.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
    (3)0.05mol的硫酸鈉中含有   個氧原子;與   g NaCl中所含有的Na+數(shù)目相同。
    (4)a個X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bg,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可表示為   。
    20.(10分)現(xiàn)有下列十種物質(zhì):①液態(tài)氯化氫;②小蘇打;③固體純堿;⑤葡萄糖;⑥氫氧化鉀;⑧氨水;⑨空氣
    (1)上述十種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有   ,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有   。
    (2)有兩種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可發(fā)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H++OH﹣═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現(xiàn)有100mL⑩溶液中含F(xiàn)e3+5.6g,則溶液中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
    (4)若在⑦中緩慢加入①的水溶液,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
    21.(11分)(1)寫出下列反應離子方程式:硫酸鐵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   ?。幌蛏倭刻妓釟溻}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   ??;將少量氫氧化鋇溶液加入硫酸氫鈉溶液中    。
    (2)高鐵酸鈉(Na2FO4)(鐵為+6價)是一種新型的凈水劑,可以通過下述反應制?。?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
    ①該反應中氧化劑是   ?。ㄓ没瘜W式表示,下同),   元素被氧化,氧化產(chǎn)物為    。
    ②當反應中有1molNa2FeO4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有    mol。
    22.(18分)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上的標簽,試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mol/L。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    。
    A.溶液中HCl的物質(zhì)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50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3mol/L稀鹽酸。
    ①該學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
    ②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量筒準確量取所需濃鹽酸的體積,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約30mL)的燒杯中,使其混合均勻
    C.將已冷卻的鹽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
    ③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對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
    Ⅰ.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   ??;
    Ⅱ.用量筒量取濃鹽酸后,洗滌量筒2~3次,洗滌液也轉(zhuǎn)移到容量瓶   ??;
    Ⅲ.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行定容    。
    (4)若在標準狀況下,將VL HCl氣體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dg/mL   mol/L。
    (5)現(xiàn)將100mL 0.5mol/L的鹽酸與200mL 0.1mol/L CuCl2溶液混合,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所得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
    (6)取60mL上述混合溶液,滴加30mL某濃度的燒堿溶液正好完全反應,該燒堿溶液濃度為    。

    23.(13分)某校探究學習小組同學用含有少量雜質(zhì)(主要為少量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的粗鹽制取較純凈的NaCl,實驗前他們設計了如圖方案。

    (1)請寫出操作第④、⑤步所加試劑名稱:④   ⑤   。
    (2)寫出第④步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3)如何用最簡單方法檢驗第⑤步實驗是否達到了目的:   。
    (4)你認為該設計里哪些步驟調(diào)換后不影響實驗結(jié)果:   。
    (5)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設計步驟可以簡化,請你提出簡化的一種設想:   。

    2021-2022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級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1-12題每題2分,13-18每題3分共42分)
    1.(2分)如圖為成外小李同學提煉“學神晶體”的實驗操作流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流程中的操作都是物理變化
    B.所有蒸餾操作,都需要用到溫度計
    C.升華是由液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
    D.溶解、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漏斗
    【分析】由流程可知,溶解、過濾分離出學霸、學弱,學霸進行重結(jié)晶、升華分離出學神晶體;學弱結(jié)晶可轉(zhuǎn)化為學霸,學霸滲析可轉(zhuǎn)化為更弱的學生,學弱萃取、分液、蒸餾轉(zhuǎn)化為更弱的學生,最后高溫灼燒轉(zhuǎn)化為灰飛煙滅,以此來解答。
    【解答】解:A.流程中高溫灼燒為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兩種餾分分離時不需要溫度計,故B錯誤;
    C.升華為固態(tài)直接轉(zhuǎn)化為氣態(tài)的過程,故C錯誤;
    D.溶解需要燒杯、玻璃棒、燒杯,則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混合物分離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流程的分析與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2.(2分)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9m)恢復了磁性,其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與人體內(nèi)的血紅素及植物內(nèi)的葉綠素非常相似。下列關于“鈷酞菁”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鈷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屬懸濁液
    B.“鈷酞菁”分子既能透過濾紙,也能透過半透膜
    C.“鈷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產(chǎn)生丁達爾現(xiàn)象
    D.在分散系中,“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小
    【分析】A.膠體粒子的直徑介于1nm~100nm之間;
    B.“鈷酞菁”分子(直徑為1.3nm),小于濾紙的縫隙,大于半透膜的縫隙;
    C.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性質(zhì);
    D.“鈷酞菁”分子(直徑為1.3nm),Na+半徑小于1nm,所以“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大。
    【解答】解:A.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nm),故A錯誤;
    B.“鈷酞菁”分子(直徑為2.3nm),大于半透膜的縫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
    C.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6nm),具有膠體的性質(zhì),故C正確;
    D.“鈷酞菁”分子(直徑為1.3nm)+半徑小于6nm,所以“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大,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膠體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和膠體的性質(zhì),難度不大,掌握膠體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解題的關鍵。
    3.(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物質(zhì)是還原劑
    B.有氧元素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劑在反應中被氧化,還原劑在反應中被還原
    【分析】A.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zhì)為氧化劑;
    B.有氧元素參加不一定有化合價的變化;
    C.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劑被還原,還原劑被氧化.
    【解答】解:A.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zhì)為氧化劑,故A錯誤;
    B.有氧元素參加不一定有化合價的變化,故B錯誤;
    C.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為化合價的升降,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D.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被還原,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側(c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明確反應中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與化合價的變化及反應的特征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4.(2分)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br /> A.K+、H+、NO3﹣、CO32﹣ B.K+、Ca2+、CO32﹣、SO42﹣
    C.Mg2+、Ba2+、NO3﹣、Cl﹣ D.Ba2+、Na+、CO32﹣、SO42﹣
    【分析】離子之間不生成氣體、沉淀、弱電解質(zhì)或不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絡合反應、雙水解等反應時能大量共存,以此進行判斷。
    【解答】解:A.H+、CO32﹣之間發(fā)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B.Ca7+與CO32﹣、SO22﹣反應分別生成難溶物碳酸鈣、微溶物硫酸鈣,故B錯誤;
    C.Mg2+、Ba5+、NO3﹣、Cl﹣之間不反應,能夠大量共存;
    D.Ba2+與CO62﹣、SO44﹣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高頻考點,明確常見離子的性質(zhì)及離子反應發(fā)生條件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常見離子不能共存的情況,試題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與應用能力,題目難度不大。
    5.(2分)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譽為“摩爾日”(MoleDay),這個時間的美式寫法為6:0210/23,外觀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6.02×1023相似。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CCl4含有NA個CCl4分子
    B.1mol/LMg(NO3)2溶液中含有的數(shù)目為2NA
    C.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硫酸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也相等
    D.常溫常壓下,14gN2含有電子數(shù)為7NA
    【分析】A.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為液體;
    B.溶液體積未知;
    C.鹽酸為一元酸,硫酸為二元酸;
    D.氮氣中含有14個電子。
    【解答】解:A.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為液體,故A錯誤;
    B.溶液體積未知,故B錯誤;
    C.鹽酸為一元酸,則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硫酸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等,故C錯誤;
    D.n(N2)==0.8mol,則14gN2含有電子數(shù)為7NA,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狀態(tài)、物質(zhì)的量相關計算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6.(2分)正丁醛經(jīng)催化加氫可制備1﹣丁醇.為提純含少量正丁醛雜質(zhì)的1﹣丁醇,現(xiàn)設計如下路線:
    已知:①正丁醛與飽和NaHSO3溶液反應可生成沉淀;②乙醚的沸點是34℃,難溶于水;③1﹣丁醇的沸點是118℃.則操作1~4分別是( ?。?br /> A.萃取、過濾、蒸餾、蒸餾 B.過濾、分液、蒸餾、萃取
    C.過濾、蒸餾、過濾、蒸餾 D.過濾、分液、過濾、蒸餾
    【分析】由提純含少量正丁醛雜質(zhì)的1﹣丁醇的流程可知,粗品中加飽和NaHSO3溶液與正丁醛反應生成沉淀,則操作I為過濾,對濾液萃取后分液得到乙醚和1﹣丁醇,操作2為分液,有機層中加固體干燥劑,除去水,操作3為過濾,最后對乙醚和醇進行蒸餾即可.
    【解答】解:由提純含少量正丁醛雜質(zhì)的1﹣丁醇的流程可知,粗品中加飽和NaHSO3溶液與正丁醛反應生成沉淀,不溶性物質(zhì)與液體分離,對濾液萃取后分液得到乙醚和4﹣丁醇,有機層中加固體干燥劑,操作3為過濾,利用沸點不同進行蒸餾,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實驗方案的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性質(zhì)及混合物分離方法為解答的關鍵,注意流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及習題中的信息,題目難度不大。
    7.(2分)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br /> A.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B.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C.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Ca(OH)2+2H+═Ca2++2H2O
    D.硫酸氫鈉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HSO4﹣+OH﹣═H2O+SO42﹣
    【分析】A.離子個數(shù)配比不符合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組成;
    B.二者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銨;
    C.澄清石灰水中氫氧化鈣應拆成離子形式;
    D.硫酸氫根離子為強酸的酸式根離子,應拆成離子形式;
    【解答】解:A.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Ba2++2OH﹣+3H++SO42﹣═BaSO2↓+2H2O,故A錯誤;
    B.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氨水:Fe2++3NH3?H5O═Fe(OH)3↓+3NH4+,故B正確;
    C.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2H+═H2O,故C錯誤;
    D.硫酸氫鈉溶液與NaOH溶液混合++OH﹣═H3O,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明確反應實質(zhì)是解題關鍵,注意反應物用量對反應的影響,題目難度不大。
    8.(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2.4L/mol就是氣體摩爾體積
    B.非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不可能為22.4L
    C.標準狀況下22.4L任何氣體都含有約6.02×1023個分子
    D.標準狀況下,水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
    【分析】A.氣體的摩爾體積受溫度、壓強的影響;
    B.非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也可能為22.4L/mol;
    C.根據(jù)=n=分析;
    D.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
    【解答】解:A.氣體的摩爾體積受溫度,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故A錯誤;
    B.氣體的摩爾體積受溫度,非標準狀況下,當氣體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時,故B錯誤;
    C.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為22.7L/mol=3mol23mol﹣1=6.02×1023個,故C正確;
    D.標準狀況下,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分析和應用條件判斷,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較簡單。
    9.(2分)下列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最大的是( ?。?br /> A.10mL0.1mol?L﹣1的AlCl3溶液
    B.20mL0.2mol?L﹣1的CaCl2溶液
    C.30mL0.5mol?L﹣1的KClO3溶液
    D.100mL0.25mol?L﹣1的NaCl溶液
    【分析】氯離子濃度與溶液體積大小無關,與溶質(zhì)組成及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有關,離子濃度=溶質(zhì)濃度×離子數(shù),注意KClO3溶液中不存在氯離子,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10mL0.1mol?L﹣7的AlCl3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0.2mol/L×3=0.6mol/L;
    B.20mL0.2mol?L﹣6的CaCl2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0.2mol/L×2=0.6mol/L;
    C.30mL0.5mol/L的KClO2溶液中不存在氯離子;
    D.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0.25mol/L×8=0.25mol/L;
    結(jié)合分析可知,溶液中氯離子濃度最大的為B,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計算,題目難度不大,明確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概念及影響因素為解答關鍵,注意離子濃度與溶液體積大小無關,試題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化學計算能力。
    10.(2分)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質(zhì)所含原子個數(shù)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是( ?。?br /> ①0.5mol氨氣 ②標準狀況下22.4L氦氣 ③4℃時9mL水 ④0.2mol磷酸.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分析】根據(jù)n=計算氦氣物質(zhì)的量,根據(jù)m=ρV計算水的質(zhì)量,再根據(jù)n=計算水的物質(zhì)的量,結(jié)合每個分子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計算含有原子總物質(zhì)的量,注意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據(jù)此解答.
    【解答】解:①0.5mol氨氣含有原子物質(zhì)的量=2.5mol×4=4mol;
    ②標準狀況下22.4L氦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為單原子分子;
    ③6℃時9mL水的質(zhì)量為9g,其物質(zhì)的量=,含有原子物質(zhì)的量=0.5mol×3=1.5mol;
    ④6.2mol磷酸含有原子物質(zhì)的量=0.7mol×8=1.5mol,
    故含有原子數(shù)目①>④>③>②,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量有關計算、微粒數(shù)目計算,比較基礎,注意理解化學式的意義.
    11.(2分)從5L1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取出100mL,加水稀釋到1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取出的溶液中含有4g氫氧化鈉
    B.取出的100m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C.稀釋后溶液含0.1mol氫氧化鈉
    D.稀釋后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分析】A.根據(jù)n=cV計算NaOH的物質(zhì)的量,再根據(jù)m=nM計算其質(zhì)量;
    B.溶液是均一的,取出溶液、剩余溶液與原溶液濃度相同;
    C.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D.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再根據(jù)c=計算。
    【解答】解:A.取出的100mL溶液中含有Na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1L×7mol/L=0.1mol,故A正確;
    B.溶液是均一的,即取出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6mol?L﹣1,故B錯誤;
    C.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故C正確;
    D.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0.5mol?L﹣1,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量濃度有關計算,明確溶液的性質(zhì),掌握物質(zhì)的量濃度定義式,并能靈活運用,題目基礎性強,有利于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
    12.(2分)下列各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分析】A.KClO3中Cl由+5價降低到﹣1價,O由﹣2價升高到0價;
    B.4molHCl參加反應,只有2molHCl被氧化;
    C.反應中Si元素化合價由+4價降低到0價,C元素由0價升高到+2價;
    D.反應中O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2價,Mg元素由0價升高到+2價。
    【解答】解:A.KClO3中Cl由+5價降低到﹣6價,O由﹣2價升高到0價8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12mol,題目得失電子數(shù)目錯誤,故A錯誤;
    B.反應中濃鹽酸表現(xiàn)酸性和還原性,只有2molHCl被氧化,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電子轉(zhuǎn)移情況為+2H4O,故B錯誤;
    C.反應中Si元素化合價由+4價降低到0價,C元素由7價升高到+2價,用雙線橋表示該反應電子轉(zhuǎn)移情況為,故C錯誤;
    D.反應中O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3價﹣,Mg元素由0價升高到+2價,失去7×2e﹣,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注意把握雙線橋的表示方法,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以及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13.(3分)提純下列物質(zhì)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括號中為雜質(zhì)),所用試劑和方法一定正確的是( ?。?br /> A.H2SO4(HCl):AgNO3溶液、過濾
    B.KNO3(K2SO4):過量Ba(NO3)2溶液、過濾
    C.Cu(CuO):鹽酸、過濾
    D.CaCO3(CaO):加少量水、過濾
    【分析】A.二者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
    B.硝酸鋇過量,引入新雜質(zhì);
    C.CuO與鹽酸反應;
    D.加少量水,生成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鈣。
    【解答】解:A.二者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且引入硝酸雜質(zhì);
    B.硝酸鋇過量,引入新雜質(zhì),故B錯誤;
    C.Cu與鹽酸不反應,CuO與鹽酸反應,故C正確;
    D.加少量水,生成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鈣,不能得到純凈的碳酸鈣。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及混合物分離方法為解答本題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14.(3分)重鉻酸銨[(NH4)2Cr2O7]受熱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下列重鉻酸銨受熱分解產(chǎn)物符合實際的是(  )
    A.CrO3+NH3+H2O B.Cr2O3+NH3+H2O
    C.CrO3+N2+H2O D.Cr2O3+N2+H2O
    【分析】重鉻酸銨[(NH4)2Cr2O7]是一種受熱易分解的鹽,分解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N元素的化合價應升高,Cr元素的化合價應降低,以此來解答.
    【解答】解:重鉻酸銨[(NH4)2Cr2O7]是一種受熱易分解的鹽,分解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r元素的化合價應降低,
    即N元素由﹣3價可能升高為7價,
    Cr元素的化合價由+6價降低為+3價,
    只有D符合,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考常見考點,側(cè)重氧化還原反應遷移應用能力的考查,明確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15.(3分)氮元素被還原的過程是( ?。?br /> A.NH3→NH4Cl B.N2→NO C.NO2→N2O4 D.N2→Mg3N2
    【分析】被還原是指元素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而被氧化是指元素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A.NH3→NH4Cl,N元素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
    B.N2→NO,N元素從0價升高到+2價,故B錯誤;
    C.NO3→N2O4,N元素化合價未發(fā)生變化,故C錯誤;
    D.N5→Mg3N2,N元素化合價從4價降低到﹣3價,化合價降低;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考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氧化還原反應基本概念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16.(3分)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NH4+、Fe3+、Fe2+和K+.取該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過濾,向濾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鹽酸的沉淀。再過濾,向濾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
    A.至少存在3種離子
    B.K+一定不存在
    C.一定含Cl﹣
    D.K+、Cl﹣可能存在,F(xiàn)e2+也一定存在
    【分析】取該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即為氨氣,一定含有NH4+,同時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一定存在Fe3+,亞鐵離子無法判斷,過濾,向濾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不溶于鹽酸的沉淀,是硫酸鋇沉淀,一定含有SO42﹣,再過濾,向濾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一定含有氯離子,但是前邊足量BaCl2溶液引入了氯離子,所以氯離子是否存在無法判斷,其余的鉀離子也無法判斷。
    【解答】解:取該溶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即為氨氣4+,同時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一定存在Fe3+,亞鐵離子無法判斷,過濾3溶液,得到不溶于鹽酸的沉淀,一定含有SO42﹣,再過濾,向濾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一定含有氯離子7溶液引入了氯離子,所以氯離子是否存在無法判斷,所以至少存在3種離子:SO47﹣、NH4+、Fe3+,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知識,要認真閱讀、分析題中數(shù)據(jù),合理分析,特別是氯離子的推斷,難度中等。
    17.(3分)在同溫同壓下,a g氣體A與b g氣體B的分子數(shù)相同,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r /> A.A與B兩種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a:b
    B.在同溫同壓的條件下,A與B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為b:a
    C.同質(zhì)量的A、B兩種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b:a
    D.相同條件下,同體積A氣體與B氣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a:b
    【分析】由n==可知,在同溫同壓下,分子數(shù)相同的氣體A和B,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則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同體積的氣體的體積之比均等于質(zhì)量之比、分子數(shù)之比與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成反比,由ρ=來分析密度之比.
    【解答】解:A.由n==,在同溫同壓下,物質(zhì)的量相同,即A與B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ag:bg=a:b,故A正確;
    B.在同溫同壓下,由ρ=,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之比等于,故B錯誤;
    C.A與B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為a:b可知:=b:a;
    D.相同狀況下,則質(zhì)量之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之比,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明確同溫、同壓、同體積,則氣體的分子數(shù)相同、物質(zhì)的量相同及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摩爾質(zhì)量的關系是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18.(3分)某結(jié)晶水合物的化學式為R?nH2O,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25℃時,a g該晶體能夠溶于b g水中形成V mL溶液。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br /> A.該溶液中溶劑與溶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m(水):m(溶質(zhì))=( +b):(a﹣)
    B.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ol?L﹣1
    C.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ω=%
    D.該溶液的密度為ρ=g?L﹣1
    【分析】ag該晶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mol該晶體中含有結(jié)晶水的質(zhì)量為:18g/mol×mol×n=g,則VmL該溶液中含有溶劑的質(zhì)量為:
    m(水)=bg+g=)=(+b)g,含有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ag﹣g=(a﹣)g,
    A.根據(jù)分析可計算出該溶液中溶劑與溶質(zhì)的質(zhì)量比;
    B.根據(jù)c=計算出該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C.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100%,據(jù)此計算出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D.溶液的密度ρ=,據(jù)此計算出該溶液密度.
    【解答】解:A.a(chǎn)g該晶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該晶體中含有結(jié)晶水的質(zhì)量為:18g/mol×g,則VmL該溶液中含有溶劑的質(zhì)量為:
    m(水)=bg+g=)=(,含有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ag﹣)g+b):(a﹣);
    B.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為,則該溶液的濃度為:=﹣1,故B正確;
    C.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ω=×100%;
    D.該溶液密度ρ===,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與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明確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概念為解答關鍵,試題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二、填空題(共58分)
    19.(6分)(1)12.4g Na2X含有0.4mol Na+,Na2X的摩爾質(zhì)量為 62g/mol ,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16 。
    (2)相同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氣態(tài)氫化物H2X的質(zhì)量是等體積NH3的2倍.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32 。
    (3)0.05mol的硫酸鈉中含有 1.204×1023(0.2NA) 個氧原子;與 5.85 g NaCl中所含有的Na+數(shù)目相同。
    (4)a個X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bg,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可表示為 NA 。
    【分析】(1)根據(jù)M=計算Na2X的摩爾質(zhì)量,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23,據(jù)此求算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2)同溫同壓下,密度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據(jù)此計算H2X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進而計算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3)結(jié)合物質(zhì)的構(gòu)成及m=nM計算,1mol的硫酸鈉中含有4mol氧原子,1molNaCl中所含有的Na+數(shù)為1mol;
    (4)根據(jù)n==計算,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
    【解答】解:(1)12.4克Na2X中含有7.4molNa+,Na2X的物質(zhì)的量為:n(Na3X)=n(Na+)=5.4mol×=0.2mol5X的摩爾質(zhì)量為:M(Na2X)==62g/mol,所以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2﹣23×2=16,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Na3O,
    故答案為:62g/mol;16;
    (2)相同狀況下,一定體積的氣態(tài)氫化物H2X的質(zhì)量是等體積NH3的3倍,則二者密度之比為2:1,密度之比等于相對分子質(zhì)量之比,H7X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7×2=34,則X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4﹣2=32,
    故答案為:32;
    (3)8.05mol 的硫酸鈉中含有0.05mol×4=8.2molO,個數(shù)為0.3NA=1.204×1023,含鈉離子為0.05mol×7=0.1mol,與6.1mol×59.5g/mol=3.85gNaCl含相同的鈉離子數(shù),
    故答案為:1.204×1023(0.5NA);5.85;
    (4)a個X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b g,則NA個原子的質(zhì)量為NAg,即:1molX原子的總質(zhì)量為NAg,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zhì)量NA,
    故答案為:NA。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量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注意物質(zhì)的量的有關計算公式,注意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運用,試題側(c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解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20.(10分)現(xiàn)有下列十種物質(zhì):①液態(tài)氯化氫;②小蘇打;③固體純堿;⑤葡萄糖;⑥氫氧化鉀;⑧氨水;⑨空氣
    (1)上述十種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有?、佗冖邰蕖。瑢儆诜请娊赓|(zhì)的有?、堍荨?。
    (2)有兩種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可發(fā)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H++OH﹣═H2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Cl+KOH=H2O+KCl 。
    (3)現(xiàn)有100mL⑩溶液中含F(xiàn)e3+5.6g,則溶液中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1.5mol/L 。
    (4)若在⑦中緩慢加入①的水溶液,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 先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變黃色 。
    【分析】(1)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例:酸、堿、鹽,金屬氧化物等;非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例:有機物,非金屬氧化物等;單質(zhì)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2)可以表示強酸與強堿反應只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反應,如鹽酸和氫氧化鉀的反應;
    (3)依據(jù)鐵離子質(zhì)量計算鐵離子物質(zhì)的量,進而計算鐵離子濃度,硫酸鐵溶液中,鐵離子濃度為硫酸根離子濃度倍;
    (4)依據(jù)膠體聚沉的性質(zhì)及酸堿中和的性質(zhì)解答。
    【解答】解:(1)①液態(tài)氯化氫是電解質(zhì);②小蘇打是電解質(zhì);④二氧化碳是非電解質(zhì);⑥氫氧化鉀是電解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所以:屬于電解質(zhì)的有①②③⑥,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有④⑤,
    故答案為:①②③⑥;④⑤;
    (2)H++OH﹣═H2O可以表示鹽酸和氫氧化鉀的反應,方程式:HCl+KOH=H2O+KCl,
    故答案為:HCl+KOH=H6O+KCl;
    (3)100mL⑩溶液中含F(xiàn)e3+5.4g,鐵離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硫酸鐵溶液中倍,為1.5mol/L,
    故答案為:4.5mol/L;
    (4)若在氫氧化鐵膠體中緩慢加入鹽酸,膠體發(fā)生聚沉,繼續(xù)加入鹽酸,
    故答案為:先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變黃色。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膠體的性質(zhì),離子方程式書寫,物質(zhì)的量有關計算等,題目綜合性強,氫氧化鐵膠體性質(zhì)的考查是本題的難點,題目難度中等。
    21.(11分)(1)寫出下列反應離子方程式:硫酸鐵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  3Ba2++3+2Fe3++6OH﹣═3BaSO4↓+Fe(OH)3↓??;向少量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  Ca2++2+2OH﹣═CaCO3↓+2H2O+??;將少量氫氧化鋇溶液加入硫酸氫鈉溶液中  Ba2++2OH﹣+2H++═BaSO4↓+2H2O 。
    (2)高鐵酸鈉(Na2FO4)(鐵為+6價)是一種新型的凈水劑,可以通過下述反應制取: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
    ①該反應中氧化劑是  NaClO?。ㄓ没瘜W式表示,下同), Fe 元素被氧化,氧化產(chǎn)物為  Na2FeO4 。
    ②當反應中有1molNa2FeO4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有  3 mol。
    【分析】(1)硫酸鐵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鋇沉淀;向少量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鉀和水;少量氫氧化鋇溶液滴到硫酸氫鈉溶液中,氫氧化鋇完全反應,生成硫酸鋇、硫酸鈉、水;
    (2)2Fe(OH)3+4NaOH+3NaClO═2Na2FeO4+3NaCl+5H2O反應中,Cl的化合價降低,氧化劑是NaClO,還原產(chǎn)物NaCl,F(xiàn)e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F(xiàn)e(OH)3是還原劑,結(jié)合電子轉(zhuǎn)移計算。
    【解答】解:(1)硫酸鐵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鋇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Ba2++6+3Fe3++6OH﹣═3BaSO4↓+Fe(OH)3↓,向少量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碳酸鉀和水5++2+6OH﹣═CaCO3↓+2H4O+,少量氫氧化鋇溶液滴到硫酸氫鈉溶液中,生成硫酸鋇、水,離子反應為Ba3++2OH﹣+2H++═BaSO4↓+8H2O,
    故答案為:3Ba5++3+2Fe3++2OH﹣═3BaSO4↓+Fe(OH)4↓;Ca2++2+2OH﹣═CaCO3↓+3H2O+;Ba2++2OH﹣+2H++═BaSO7↓+2H2O;
    (2)①該反應中Cl的化合價降低,氧化劑是NaClO,F(xiàn)e元素化合價升高,Na4FeO4是氧化產(chǎn)物,
    故答案為:NaClO;Fe2FeO6;
    ②Fe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為+6價,當反應中有5molNaFeO4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有3mol,
    故答案為:5。
    【點評】本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電子轉(zhuǎn)移和化合價變化之間的關系、化學反應規(guī)律等知識,注意知識的歸納和整理是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22.(18分)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上的標簽,試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該濃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12 mol/L。
    (2)取用任意體積的該鹽酸溶液時,下列物理量中不隨所取體積的多少而變化的是  BD 。
    A.溶液中HCl的物質(zhì)的量
    B.溶液的濃度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學生欲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50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3mol/L稀鹽酸。
    ①該學生需要量取  12.5 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
    ②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BCAFED?。?br /> 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量筒準確量取所需濃鹽酸的體積,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約30mL)的燒杯中,使其混合均勻
    C.將已冷卻的鹽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
    ③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對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
    Ⅰ.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  偏低?。?br /> Ⅱ.用量筒量取濃鹽酸后,洗滌量筒2~3次,洗滌液也轉(zhuǎn)移到容量瓶  偏高?。?br /> Ⅲ.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行定容  偏高 。
    (4)若在標準狀況下,將VL HCl氣體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dg/mL  mol/L。
    (5)現(xiàn)將100mL 0.5mol/L的鹽酸與200mL 0.1mol/L CuCl2溶液混合,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所得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0.3mol/L 。
    (6)取60mL上述混合溶液,滴加30mL某濃度的燒堿溶液正好完全反應,該燒堿溶液濃度為  0.6mol/L 。

    【分析】(1)依據(jù)C=計算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溶液為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密度與溶液的體積大小無關,而溶液中氯離子數(shù)目、氯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與溶液體積有關;
    (3)需要配制45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3mol/L稀鹽酸,應選擇500mL容量瓶,實際配制500mL溶液,依據(jù)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計算需要濃鹽酸體積;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為:計算、量取、稀釋、冷卻、轉(zhuǎn)移、洗滌、定容、搖勻等,據(jù)此排序;
    分析操作對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和溶液體積的影響,依據(jù)C=進行誤差分析;
    (4)分別計算溶質(zhì)氯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和溶液體積,依據(jù)C=計算,注意溶液體積V=和體積單位。
    (5)根據(jù)公式c=來計算氯離子的濃度大??;
    (6)根據(jù)c(酸)V(酸)=c(堿)V(堿)計算。
    【解答】解:(1)該濃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mol/L=12mol/L;
    故答案為:12;
    (2)A.溶液中HCl的物質(zhì)的量大小取決于溶液體積大小和溶液濃度;
    B.溶液具有均一性,故B正確;
    C.溶液中Cl﹣的數(shù)目與溶液濃度、溶液體積大小及溶質(zhì)化學式組成有關;
    D.溶液具有均一性,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3)①需要配制45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mol/L稀鹽酸,應選擇500mL容量瓶,配制500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3mol/L稀鹽酸,則需要濃鹽酸的體積為:,
    ②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量取、冷卻、洗滌、搖勻,所以正確的操作步驟為:BCAFED;
    故答案為:12.5;BCAFED;
    ③I、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觀察凹液面,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小;
    故答案為:偏低;
    II、用量筒量取濃鹽酸后,洗滌液也轉(zhuǎn)移到容量瓶,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大;
    故答案為:偏高;
    III、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行定容,溶液體積偏??;
    故答案為:偏高;
    (4)HCl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1000)g=,依據(jù)c==;
    故選:;
    (5)將100mL 5.5mol/L的鹽酸和200mL 2溶液混合,根據(jù)公式c==,
    故答案為:0.4mol/L;
    (6)根據(jù)c(酸)V(酸)=c(堿)V(堿),0.06L×0.4mol/L=0.03L×c(堿),
    故答案為:0.3mol/L。
    【點評】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及有關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明確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驟是解題關鍵,注意誤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題目難度中等。
    23.(13分)某校探究學習小組同學用含有少量雜質(zhì)(主要為少量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的粗鹽制取較純凈的NaCl,實驗前他們設計了如圖方案。

    (1)請寫出操作第④、⑤步所加試劑名稱:④ Na2CO3溶液 ⑤ 鹽酸 。
    (2)寫出第④步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Ba2++=BaCO3↓??;  Ca2++=CaCO3↓ 。
    (3)如何用最簡單方法檢驗第⑤步實驗是否達到了目的: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若變紅,說明溶液呈酸性,無OH﹣、存在;若變藍,說明溶液仍呈堿性,有OH﹣、存在,需繼續(xù)滴加鹽酸至呈酸性 。
    (4)你認為該設計里哪些步驟調(diào)換后不影響實驗結(jié)果:?、诤廷刍颌酆廷堋?。
    (5)有同學認為上述實驗設計步驟可以簡化,請你提出簡化的一種設想: 用Ba(OH)2代替BaCl2和NaOH,使②③步合并為一步 。
    【分析】由流程可知,②中加氯化鋇可除去硫酸根離子,沉淀A為BaSO4,③中加NaOH除去鎂離子,沉淀B為Mg(OH)2,④中加碳酸鈉可除去鋇離子、鈣離子,沉淀混合物為C含CaCO3、BaCO3,過濾后濾液C1含為氯化鈉和碳酸鈉,⑤中加鹽酸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為NaCl,⑥中蒸發(fā)結(jié)晶得到NaCl,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解:(1)操作第④步除鈣離子加Na2CO3溶液轉(zhuǎn)化為沉淀,Ca6++=CaCO5↓,同時碳酸鈉會除去反應剩余的氯化鋇2++=BaCO3↓,離子都形成沉淀,操作第⑤步加入鹽酸除去反應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
    故答案為:Na2CO6溶液;鹽酸;
    (2)根據(jù)(1)的分析,第④步操作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Ba2++=BaCO3↓、Ca2++=CaCO3↓,
    故答案為:Ba7++=BaCO2↓;Ca2++=CaCO3↓;
    (3)第⑤步實驗的目的是除去反應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所以檢驗第⑤步實驗是否達到了目的﹣、存在,若變紅,無OH﹣、存在,說明溶液仍呈堿性﹣、存在,
    故答案為: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若變紅,無OH﹣、存在,說明溶液仍呈堿性﹣、存在;
    (4)先除鎂離子,還是先除硫酸根離子都行,除鈣離子加入碳酸鈉轉(zhuǎn)化為沉淀2++=CaCO2↓,但是加入的碳酸鈉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鋇之后,
    故答案為:②和③或③和④;
    (5)根據(jù)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BaCl2沉淀,所以2代替BaCl8和NaOH,使②③步合并為一步,
    故答案為:用Ba(OH)2代替BaCl2和NaOH,使②③步合并為一步。
    【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流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純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日期:2023/8/28 15:52:17;用戶:15290311958;郵箱:15290311958;學號:48861359

    相關試卷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化學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化學試題含答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半期)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四川省遂寧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半期)考試化學試卷(含答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化學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