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年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沭陽縣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1. 小明感覺自己今天有點發(fā)燒,就將體溫計甩至35℃以下后測量自己的體溫,體溫計中封閉著一定量的水銀,在測量體溫的過程中,體溫計中水銀的(????)
A. 質量變大 B. 體積不變 C. 密度變小 D. 溫度不變
2. 下列列舉的語句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也別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A.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流過程中密度減小
B. “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時的體積減小
C.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密度不變
D.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此過程中鐵棒質量減小
3. 學習時,長時間坐在板凳上會感覺屁股疼,產(chǎn)生這個效果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A. 地球 B. 板凳 C. 屁股 D. 空氣
4. 修理汽車的師傅用短手柄的六角扳手擰螺母時,發(fā)現(xiàn)很難擰開,于是換用長手柄的六角扳手來擰,很容易就擰開了。上述這個過程,體現(xiàn)了力的哪樣因素改變了力的作用效果(????)
A. 大小
B. 方向
C. 作用點
D. 單位
5. 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shù)據(jù)并繪出了m?V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液體密度為2g/cm3 B. 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
C. 量杯質量為40g D. 6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60g
6. 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xiàn)象說明(????)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是運動的
C. 分子間存在引力 D. 分子間存在斥力
7. 冰壺比賽中,擲球運動員右腳穿著“蹬冰鞋”摩擦力大,利于起步加速;左腳穿著“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如圖所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橡膠比塑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以下最適合作為冰壺運動員比賽時穿的鞋子的是(????)
A. 右腳:花紋橡膠?左腳:光面橡膠 B. 右腳:花紋橡膠? 左腳:光面塑料
C. 右腳:花紋塑料? 左腳:光面橡膠 D. 右腳:光面橡膠? 左腳:花紋塑料
8. 鋁合金因具有堅固、輕巧、美觀,易于加工等優(yōu)點而成為多數(shù)現(xiàn)代家庭封閉陽臺的首選材料,這些優(yōu)點與鋁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質無關的是(????)
A. 較小的密度 B. 較大的硬度 C. 良好的導熱性 D. 較好的延展性
9. 五月五,是端午,蒸角粽,掛菖蒲,香囊身邊佩,龍舟水上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角粽在鍋里不受重力的作用
B. 掛在墻上的菖蒲只受重力的作用
C. 佩在身上的香囊只受到繩子的拉力
D. 龍舟向前運動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 如圖是“靜電章魚”實驗,用比塑料易失去電子的毛皮分別摩擦塑料絲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絲往空中拋出后將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時塑料絲靜止在空中形狀像章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塑料絲與塑料管帶異種電荷后吸附在一起
B. 塑料絲間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魚狀
C. 塑料管經(jīng)毛皮摩擦得到電子后帶正電
D. 塑料管得到的電子數(shù)等于毛皮兩次失去的電子總數(shù)
11. 請分析密度表中的內容,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水
1.0×103kg/m3
干松木
0.5×103kg/m3
酒精
0.8×103kg/m3
銅
8.9×103kg/m3
冰
0.9×103kg/m3
鋁
2.7×103kg/m3
煤油
0.8×103kg/m3
鉛
11.3×103kg/m3
水銀
13.6×103kg/m3
空氣
1.29kg/m3
A. 氣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小于固體的密度
B. 不同種物質的密度可能相同,同種物質的密度不一定相同
C. 體積相同的實心鋁球和銅球,銅球的質量一定比鋁球的大
D. 實心鋁塊和實心冰塊的體積之比是1:3,則質量之比是1:1
12. 小紅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簡易三角吊車,她想通過自身的體驗來了解這種簡易吊車上各部分的受力情況?;丶液螅襾硪桓毨K和一根細桿,仿照簡易吊車的結構組成如圖所示的直角三角支架,繩的一端繞在手指上,桿的一端頂在掌心處,在A處掛一重物時,繩對手指、桿對掌心均有作用力,對這兩個作用力的方向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A. B. C. D.
13. 人干體力活的時候,很講究巧用力,這個“巧”字說明:人用力的時候,必須注意施力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選擇。
14. 小明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做了一個小發(fā)明:坡度自動測量儀,如圖甲所示,圖中的指針和重錘A能繞O點轉動。此裝置工作的原理是______的,若坡度自動測量儀放在如圖乙所示斜坡上,則該斜坡坡度為______度。
15. 為了九江市的創(chuàng)衛(wèi),美麗的湖濱花園北區(qū)新添置了一些垃圾箱,垃圾箱主體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塑料的______相對較小,這樣相同體積下它的______小,便于搬運。
16. 公元1世紀,我國學者王充在《論衡》一書寫下“頓牟掇芥”,此語意為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輕小草芥。摩擦后的琥珀得到了電子帶______電,它能吸引草芥說明______。
17. 對一個實心正方體鋁塊,①加熱使其膨脹、②磨去一個角、③鍛打成鋁片、④用不準確的天平測其質量,上述操作中,一定會使鋁塊的質量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 ,一定會使鋁塊的密度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_ 。(填序號)
18. 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的關系,由甲圖可知,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______ ;從乙圖中可見陰影部分S的面積表示物質的______ ,其值為______ 。
19.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掃地機器人逐步進入普通家庭。掃地機器人具有主動躲避障礙物、自動吸塵、自動返回充電座充電等諸多智能功能。它凈重是4kg,最大集塵量2kg,一次工作后,它集滿塵后返回充電時的重力是______ N,此時的滑動摩擦力與剛離開充電座時相比是______ (變大/不變/變小)。
20. 下列措施中,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______ ;為了減小有害摩擦的是______ 。(均填序號)
①寫字時用力將筆尖壓在紙上;
②在門軸處涂潤滑油;
③自行車腳蹬上刻有花紋;
④旱冰鞋下裝有滾輪。
21. 如圖所示,點燃蠟燭會使它上方的扇葉旋轉起來。這是因為蠟燭的火焰使附近空氣的溫度升高,體積膨脹,空氣的密度變______,所以熱空氣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氣流,氣流流過扇葉時,帶動扇葉轉起來。
22. 在圖中畫出“冰墩墩”在水平面上靜止時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O為重心)。
23. 如圖所示,木塊A和小球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畫出小球B所受的拉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
24. 木箱從斜面上勻速向下滑,如圖所示,請畫出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圖。
25. 小宇想測一塊礦石的密度,但礦石的體積較大,于是他用工具截取了礦石的110,并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你幫他補充完整:
(1)調節(jié)天平平衡后,小宇用天平測量小礦石的質量,如圖甲所示,請指出操作中的錯誤:______ 。改正錯誤后,小宇用正確的方法測出小礦石的質量m,如圖乙所示,則m= ______ g。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0,“適量”是指______ 。
(3)用細線系好小礦石,將其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記下小礦石和水的總體積V1;由圖丙可知,小礦石的體積為______ cm3,則小礦石的密度為______ kg/m3,整塊大礦石的密度為______ g/cm3。
26. 小華和小芳一起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他們的實驗過程如下:
①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著水平方向拉動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0.8N。
②如圖乙所示,把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一起,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們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1.6N。
③如圖丙所示,把木塊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們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1.6N。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由F1=0.8N可知,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______N。
(2)由F2>F1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水平桌面受到的______有關。
(3)由F3=F2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______關。(選填“有”或“無”)
(4)結合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F3仍為1.6N的原因是______。
27. 通過摩擦可使物體帶電,那么通過摩擦使物體帶的電荷的性質是否相同呢?
Ⅰ.將一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懸掛起來,再用同樣的一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圖甲所示,觀察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Ⅱ.用兩根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重復上述實驗,如圖乙所示,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Ⅲ.用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懸掛著的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如圖丙所示,觀察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在實驗的基礎上可以作出如下分析:
(1)通過實驗步驟Ⅰ、Ⅱ發(fā)現(xiàn),兩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的性質一定是______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你認為絲綢______ (選填“帶電”或“不帶電”),簡述如何驗證你的想法:______ 。
(2)通過實驗步驟Ⅲ發(fā)現(xiàn),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之間是相互______ (選填“吸引”或“排斥”)的。因此,我們推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的性質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的性質一定是______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
28. 表1是小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
表1
測量對象
質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體1
0.1
0.98
9.8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4
9.8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和______ 。
(2)分析表1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
(3)通常情況下,我們取g=9.8N/kg。但經(jīng)過精確測量發(fā)現(xiàn),地理位置不同時,g值存在著微小差異。表2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的g值。
表2
地點
赤道
廣州
武漢
上海
g/(N?kg?1)
9.780
9.788
9.794
9.794
地理緯度
0°
23°06′
30°33′
31°12′
地點
北京
紐約
莫斯科
北極
g/(N?kg?1)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緯度
39°56′
40°40′
55°45′
90°
根據(jù)表2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4)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
(5)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這些貿易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是貨物的______ 。
29. 小希用家里的刻度尺、一根木棒和電子秤粗測一個西瓜的重力。小希用網(wǎng)兜將西瓜掛在木棒上的B點,將木棒的一端O放在桌邊,用掛在A點的彈簧測力計豎直拉起木棒,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此時電子秤讀數(shù)為8N。用刻度尺測出AB=5BO,不計棒重、網(wǎng)兜重。求:這個西瓜的重力G。
30. 下大雪有時會造成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頂?shù)难┑降子卸嘀?,他找來器材進行了粗略的測量。(g取10N/kg)
(1)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杯子的重力為0.2N。
②將杯子里裝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力(如圖),為______ N。
③將杯子里裝滿雪的樣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力為1N。
杯中雪的樣品的體積是多少?雪的樣品的密度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2)若屋頂面積為100m2,雪的厚度為30cm,則屋頂雪的總重力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在測量體溫過程中,隨著溫度上升,溫度計內水銀柱慢慢升高,在此過程中溫度計內的水銀溫度隨之升高,體積變大,但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溫度無關,其所含物質的多少沒有變化,故質量不變,由公式ρ=mV得密度變小。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和溫度都沒有關系,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
(2)體溫計內的水銀屬于液體,而且水銀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用公式ρ=mV判斷密度的變化。
此題考查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屬于基礎題目,難度不大。
2.【答案】BCD?
【解析】解:A、“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是水的位置變了,而水的密度沒有變。故A錯誤。
B、蠟燭燃燒的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小。故B正確。
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小了,但密度不變。故C正確。
D、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鐵棒磨成針,所含鐵的多少變少了,所以質量變小了。故D正確。
故選:BCD。
(1)“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是水的位置變了,而水的密度沒有變。
(2)“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燃燒的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小。
(3)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它不隨質量和體積而變化?!板浂簧?,金石可鏤”,鏤后金石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小了,但密度不變。
(4)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鐵棒磨成針,質量變小了。
對于本題不但要知道相應的物理知識,還要了解語句的含義才能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人坐在板凳上屁股會對板凳有壓力作用,板凳也會對屁股有支持力的作用;所以,人長時間坐在板凳上會感覺屁股酸疼,產(chǎn)生這個效果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板凳,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分析彈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就可以得出答案來。
此題主要考查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4.【答案】C?
【解析】解:修理汽車的師傅用短手柄的六角扳手擰螺母時,發(fā)現(xiàn)很難擰開,于是換用長手柄的六角扳手來擰,很容易就擰開了;長柄六角扳手和短柄六角扳手,受到力的作用點不同,說明力的作用點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理解力的三要素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答案】D?
【解析】解:(1)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
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總1=m1+m杯=40g
即ρ×20cm3+m杯=40g,---①
當液體體積為V2=80cm3時,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總2=m2+m杯=100g
即ρ×80cm3+m杯=100g,---②
②?①得:
液體的密度ρ=1g/cm3,故AB錯誤。
液體密度的數(shù)值代入①得:
ρ×20cm3+m杯=40g,
解得m杯=20g,故C錯誤;
(2)當液體的體積V3=60cm3,液體質量為:
m3=ρV3=1g/cm3×60cm3=60g,故D正確。
故選:D。
(1)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總1;當液體體積為V2=80cm3時,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總2,列方程組求出液體密度和量杯質量;
(2)當液體的體積V3=60cm3,利用m=ρV求液體質量。
讀取圖像獲取信息,進一步進行分析和計算,形式較為新穎,即考查了密度的相關計算,同時更考查了對圖像的認識,是我們應該鍛煉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解:把加熱后的細管推進粗管,減小了PPR管分子間的距離,分子間存在較大的引力,使兩根管子很難被拉開了,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只有在達到一定距離時,這種力才能表現(xiàn)出來。
本題需要學生針對分子動理論內容和生活現(xiàn)象之間的進行聯(lián)系,屬于基礎題。
7.【答案】B?
【解析】解:由題知,擲球運動員右腳穿著“蹬冰鞋”摩擦力大,利于起步加速,
左腳穿著“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橡膠比塑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由此可知,右腳:花紋橡膠? 左腳:光面塑料,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擲球運動員右腳穿著“蹬冰鞋”摩擦力大,利于起步加速;左腳穿著“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橡膠比塑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
此題考查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深入理解題干內容,結合圖片即可做出判斷。
8.【答案】C?
【解析】解:堅固是指硬度大;輕巧是指密度小;易于加工是指有較好的延展性;封閉陽臺說明其隔熱性較好,所以ABD與物理性質有關,C與其物理性質無關.
故選C.
從題目中列舉出的優(yōu)點,我們只要分辯出密度、硬度、導電性、延展性等物理性質所對應的優(yōu)點,就可以進行解答.
我們既要了解物質的密度、硬度、導電性、延展性等基本物理性質,還要了解它們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9.【答案】D?
【解析】解:A、角粽在鍋里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A錯誤;
B、掛在墻上的菖蒲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故B錯誤;
C、佩在身上的香囊受到繩子的拉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
D、龍舟向前運動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
故選:D。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2)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所產(chǎn)生的的力叫彈力。
(3)拉力、支持力等本質上屬于彈力。
(4)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重力、拉力的作用。
10.【答案】B?
【解析】解:A、塑料絲和塑料管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故A錯誤;
B、因為塑料絲之間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絲間帶了同種電荷,故B正確;
C、因為毛皮易失去電子,所以在與塑料管摩擦后得到電子帶負電,故C錯誤;
D、由電荷守恒定律可知塑料管得到的電子等于毛皮和它摩擦一次所失去的電子,故D錯誤。
故選:B。
(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
(2)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3)用毛皮摩擦過塑料絲和塑料管后,因為毛皮易失去電子,所以毛皮失去電子帶正電。塑料絲和塑料管為同種材料,得到電子帶負電。
本題考查了摩擦起電的實質、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難度不大,要掌握。
11.【答案】A?
【解析】解:A、在一般情況下氣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和固體的密度,但液體的密度不一定小于固體的密度,例如水銀的密度比銅、鋁、鉛等金屬的密度要大一些,故A錯誤;
?B、不同種物質密度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如水和冰,故B正確;
?C、鋁的密度比銅小得多,根據(jù)m=ρV可知,體積相同的實心鋁球和銅球,銅球的質量一定比鋁球的大,故C正確;
?D、由表可知,鋁的密度是冰的密度的3倍,已知實心鋁塊和實心冰塊的體積之比是1:3,由公式m=pV可知,其質量之比是1:1,故D正確。
故選:A。
(1)在一般情況下氣體的密度小于液體和固體的密度,但液體的密度不一定小于固體的密度,例如水銀的密度比銅、鋁、鉛等金屬的密度要大一些;
?(2)不同種物質密度可能相同,如酒精和煤油;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同密度不同,如水和冰;
?(3)鋁的密度比銅小得多,根據(jù)m=ρV可知,體積相同的實心鋁球和銅球,銅球的質量一定比鋁球的大;
?(4)由表可知,鋁的密度是冰的密度的3倍,已知實心鋁塊和實心冰塊的體積之比是1:3,由公式m=pV判斷其質量之比。
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能夠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總結出正確的結論,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2.【答案】B?
【解析】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手指受到的力沿繩子斜向下的;水平桿在拉力的作用下,手掌受到了水平桿對它的力。
故選:B。
由于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所以繩子的拉力是沿繩子向上,又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對手指的力沿手指斜向下;水平桿的作用力是沿水平方向指向手心的。
會準確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能夠準確判斷力的方向。
13.【答案】大小? 方向? 作用點?
【解析】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我們把它們叫做力的三要素。人干體力活的時候,注意到力的三要素對力產(chǎn)生效果的影響,“巧用力”會省力、省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答案為:大??;方向;作用點。
影響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根據(jù)此知識來分析。
本題考查了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記住影響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
14.【答案】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15?
【解析】解:坡度自動測量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由圖中可看出,指針偏離0度有15度,故斜坡的坡度是15度。
故答案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15。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可用于坡度的測量。
知道重力的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5.【答案】密度? 質量?
【解析】解:垃圾箱主體使用再生塑料制成,塑料的密度相對較小,
由ρ=mV可知,在相同體積下它的質量小,便于搬運。
故答案為:密度;質量。
根據(jù)ρ=mV可知,體積一定時,物體的密度越小,質量越大,據(jù)此進行解答。
此題考查了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目。
16.【答案】負?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解析】解:摩擦后的琥珀得到了電子帶負電,它能吸引小紙屑說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故答案為:負;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
①不同的物質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有強有弱,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因多余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帶正電。摩擦起電的實質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而是電子的轉移。
②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了解摩擦起電的實質及帶電體的性質,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7.【答案】②? ①?
【解析】解: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狀態(tài)、形狀、位置均無關,因此磨去一個角會改變鋁塊的質量,不會改變鋁塊的密度,用不準確的天平測量鋁塊的質量,測出來的質量的值與真實值不相等,但鋁塊的質量并不會變化,加熱使鋁塊膨脹,鋁塊的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因此密度會變小。
故答案為:②;①。
同時兼顧質量和密度兩個概念,逐一進行分析排除。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只有在所含物質的多少發(fā)生變化時才會改變,如果只是改變了形狀、狀態(tài)、位置、溫度則不會發(fā)生改變;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質量、體積的變化一般不會引起密度的變化,只有氣體在膨脹和被壓縮時,密度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熟知質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類題的基礎,同時還要準確分析題目中所舉的實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變化,再進一步分析這種變化是否會引起質量和密度的改變。
18.【答案】200cm3? 質量? 8g?
【解析】解:(1)對于D物質,其質量是60g時的體積是100cm3,所以該物質的密度是ρ=mV=60g100cm3=0.6g/cm3;
故當其質量是120g時的體積是:V′=m′ρ=120g0.6g/cm3=200cm3;
(2)分析圖象乙中的橫坐標和縱坐標,能看出其橫坐標表示體積,縱坐標表示密度,故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即為ρV,即為該物質的質量;
所以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物質的質量,該物質的質量是m″=ρ″V″=4g/cm3×2cm3=8g。
故答案為:200cm3;質量;8g。
(1)據(jù)物質D的質量與體積關系圖象能得出D的密度;知道該物質的質量,據(jù)公式V=mρ可計算出此時該物質的體積;
(2)分析圖象乙中的橫坐標和縱坐標,能看出其橫坐標表示體積,縱坐標表示密度,故據(jù)密度的公式分析即可判斷出此時陰影部分的面積所表示的物理量,并能計算出其具體的數(shù)值。
本題結合圖象,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關鍵是要分析質量、密度、體積三者的關系,然后運用密度的計算公式分析即可。
19.【答案】60? 變大?
【解析】解:
(1)掃地機器人集滿塵后返回充電時的質量:m=4kg+2kg=6kg,
其重力為:
G=mg=6kg×10N/kg=60N;
(2)掃地機器人集滿塵后返回充電時與剛離開充電座時相比,質量變大、重力變大,而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對地面的壓力變大,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它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變大。
故答案為:60;變大。
(1)先求出掃地機器人集滿塵后返回充電時的質量,利用G=mg求其重力;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本題考查了重力公式的應用、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屬于基礎題。
20.【答案】①③? ②④?
【解析】解:①寫字時用力將筆尖壓在紙上,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②在門軸處涂潤滑油,可在接觸面形成一層油膜,使接觸面脫離,可減小摩擦;
③自行車腳蹬上刻有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④旱冰鞋下裝有滾輪,是用滾動代替滑動,可減小摩擦。
故答案為:①③;②④。
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動代替滾動。
本題考查了對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將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是解答的關鍵。
21.【答案】小? 上升?
【解析】解:點燃蠟燭上方的空氣,吸收熱量,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密度變小,密度小的熱空氣上升,形成對流,吹動扇葉轉動。
故答案為:??;上升。
(1)密度大小的影響因素:物質的種類、溫度、氣壓、狀態(tài)。
(2)一般情況下,物質不同,密度不同。
(3)在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體積變大,密度變小(0--4℃的水除外)。
(4)在相同條件下,針對氣體來講,氣壓越高,體積越小,密度越大。
(5)在相同條件下,固態(tài)的密度>液態(tài)的密度>氣態(tài)的密度(水除外)
(1)氣體的密度受壓強的影響比較大。(2)液體和固體物質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物質的種類。
22.【答案】解:“冰墩墩”站在水平面上,受到重力G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支持力F的方向豎直向上,二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作用點都在重心,從“冰墩墩”的重心O分別沿豎直向下、豎直向上畫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用G、F表示,如圖所示:
?
【解析】先分析“冰墩墩”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點、方向,再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作圖。
本題考查力的示意圖的畫法,關鍵是能正確分析物體受力的方向和作用點,還要注意,相等的力要畫一樣長。
23.【答案】解:小球B受到的拉力沿繩子向上,作用點也畫在小球B重心上;
小球B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木塊A向右,作用點也畫在小球B的重心上,如圖所示。
?
【解析】繩子拉力的作用點在物體重心上,方向是沿繩子向上;物體受到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點也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畫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條帶箭頭線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確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圖。
24.【答案】解:木箱從斜面上勻速向下滑,則所受阻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作用點在木箱與斜面的接觸面的中點上,如圖所示:
?
【解析】確定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作用點和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圖作圖。
畫力的示意圖的一般步驟為:一畫簡圖,二定點,三畫線,四畫尖,五把力的符號標尖邊.按照這個作圖步驟,很容易能夠畫出指定力的示意圖。
25.【答案】用手取砝碼? 62? 既能浸沒礦石,又不要超過量筒的量程? 20? 3.1×103? 3.1?
【解析】解:(1)操作中的錯誤:用手取砝碼;
改正錯誤后,小宇用正確的方法測出小礦石的質量m,如圖乙所示,則
m=50g+10g+2g=62g;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V0,“適量”是指既能浸沒礦石,又不要超過量筒的量;
(3)讀圖可知,小礦石的體積:
V=80cm3?60cm3=20cm3;
則小礦石的密度為:
ρ=mV=62g20cm3=3.1g/cm3=3.1×103kg/m3;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一種物質(同種狀態(tài))的密度相同,所以整塊大礦石的密度與小礦石的密度相同,為3.1g/cm3。
故答案為:(1)用手取砝碼;62;(2)既能浸沒礦石,又不要超過量筒的量程;(3)20;3.1×103;3.1。
(1)取砝碼要用鑷子;天平在讀數(shù)時應將砝碼質量與游碼對應的刻度值加可得礦石的質量;
(2)量筒中的水要適量,即“能浸沒礦石,且放入礦石后不會超過量筒的量程;
(3)利用排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利用公式ρ=可計算礦石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一種物質(同種狀態(tài))的密度相同,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本實驗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讀數(shù),密度基本公式的計算,是我們應該重點掌握的內容。
26.【答案】(1)0.8;(2)壓力;(3)無;(4)與過程②相比,木塊A和B整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A和B整體在水平桌面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
【解析】(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由F1=0.8N可知,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0.8N;
(2)由甲、乙兩圖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由F2>F1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有關;
(3)由乙、丙兩圖可知,兩次實驗接觸面積的大小不同,壓力相同,由F3=F2可知,兩次所測的摩擦力的大小相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
(4)如圖丙所示,把木塊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們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1.6N,與過程②相比,木塊A和B整體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A和B整體在水平桌面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還是1.6N。
(1)要使拉力與摩擦力相等,需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要探究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需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
(3)通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變化即可判斷出與接觸面積的關系;
(4)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跟接觸面積無關。
此題是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要注意控制變量法在此題中的應用。
27.【答案】相同? 帶電? 讓絲綢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如果排斥,說明絲綢是帶電的? 吸引? 不同?
【解析】解:(1)兩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性一定是相同的;
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玻璃棒失去電子,絲綢得到電子,絲綢帶負電;
讓絲綢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如果排斥,說明絲綢是帶電的;
(2)通過實驗步驟Ⅲ發(fā)現(xiàn),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之間是相互吸引;
因此我們推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的性質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的性質一定是不同的。
故答案為:(1)相同;讓絲綢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如果排斥,說明絲綢是帶電的;(2)吸引;不同。
(1)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失去電子帶正電;絲綢得到電子帶負電;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得到電子帶負電;毛皮失去電子帶正電;
(2)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本題考查摩擦起電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本題主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通過實驗得結論的好習慣。
28.【答案】天平? 彈簧測力計? 重力和質量成正比(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9.8N/kg)? 地理位置(或“地理緯度”或“地球的吸引力不同”)? 質量?
【解析】解:(1)結合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需要測量質量與重力,用天平、彈簧測力計測量;
(2)從表中數(shù)據(jù)知:物體的質量增大幾倍,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幾倍,重力大小與質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從表二中第三行知:g值變化的可能原因是:g值可能與地球緯度有關,緯度越高,g值越大。
(5)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質量。
故答案為:(1)天平;彈簧測力計;(2)重力和質量成正比(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9.8N/kg);(4)地理位置(“地理緯度”或“地球的吸引力不同”);(5)質量。
(1)結合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需要的測量儀器;
(2)從表中分析重力與質量的變化關系,當質量增大時,物體的重力大小也在同倍的增大;
(4)(5)分析表二中數(shù)據(jù),找出表中g值相同與差異最大的城市;通過第三行分析g值變化的原因。
此題通過探究得出了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關系,然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中g值得變化得出g值相同的城市和g值相差較大的地區(qū),進而通過g值得變化規(guī)律得出了g值變化的原因,較好的鍛煉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9.【答案】解:由圖知,O為支點,則G?OB=F?OA
即G×OB=F×(OB+AB)
又AB=5OB
所以G=F×OAOB=8N×61=48N。
答:這個西瓜的重力G為48N。?
【解析】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確定力和對應的力臂,代入公式便可求出。
此題考查了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并確定杠桿所受的力及對應的力臂。
30.【答案】2.2?
【解析】解:(1)在彈簧測力計上,1N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0.2N,即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在“2”后1個小格處,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N。
水的重力:G水=G總1?G杯=2.2N?0.2N=2N,
由G=mg可得,水的質量:
m水=G水g=2N10N/kg=0.2kg,
由ρ=mV可得水的體積:
V水=m水ρ水=0.2kg1×103kg/m3=2×10?4m3=200cm3;
杯子的容積:
V容=V水=2×10?4m3,
杯子裝滿雪的體積:
V雪=V容=2×10?4m3=200cm3;
(2)杯子裝滿雪后雪的重力:
G雪=G總2?G杯=1N?0.2N=0.8N,
雪的質量:
m雪=G雪g=0.8N10N/kg=0.08kg,
雪的密度:
ρ雪=m雪V雪=0.08kg2×10?4m3=0.4×103kg/m3;
屋頂雪的總體積為V=Sh=100m2×0.3m=30m3,
雪的總重力:
G=mg=ρ雪gV=0.4×103kg/m3×10N/kg×30m3=1.2×105N。
答:(1)2.2;杯中雪的樣品體積是200cm3;
(2)屋頂雪的總重力是1.2×105N。
(1)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首先要明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jù)指針位置讀數(shù);
已知水和杯子的總重及杯子重,兩者之差為水的重力,根據(jù)m=Gg求水的質量,再利用V=mρ求水的體積,即杯子的容積;杯子里裝滿雪,杯中雪的體積等于杯子的容積;
(2)將杯子里裝滿雪的樣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為1N,可求雪的重力,根據(jù)m=Gg求雪的質量,利用密度公式求雪的密度;
已知屋頂面積、雪的厚度,可求屋頂雪的體積;利用m=ρV求屋頂雪的質量,再利用G=mg求雪的重力。
本題是一道力學綜合題,考查了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的應用,以及密度的測量,計算時注意杯子裝滿水、雪的體積都等于杯子的容積。
這是一份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青伊湖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八年級(上)月考物理試卷(10月份)(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下列的實驗和實例,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措施中屬于防止噪聲產(chǎn)生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