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輪復習講義(全國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講義:第十五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
展開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講義:第十五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共7頁。
【A級——夯實基礎】 1.(2020·江蘇卷)“測溫槍”(學名“紅外線輻射測溫儀”)具有響應快、非接觸和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它是根據黑體輻射規(guī)律設計出來的,能將接收到的人體熱輻射轉換成溫度顯示。若人體溫度升高,則人體熱輻射強度I及其極大值對應的波長λ的變化情況是( )A.I增大,λ增大 B.I增大,λ減小C.I減小,λ增大 D.I減小,λ減小解析:若人體溫度升高,則人體的熱輻射強度I變大,由ε=hν可知對應的頻率變大,由c=λν知對應的波長變小,選項B正確。答案:B
2.(2022·北京西城區(qū)模擬)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坐落在貴州省平塘縣,用來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中國天眼”的存在,使得深空通信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為天眼配備一部發(fā)射功率為百萬瓦級(106 W)的發(fā)射機,其發(fā)射的無線電波波長為126厘米,那么該發(fā)射機每秒鐘發(fā)射的光子數量的數量級約為(取真空光速c=3×108 m/s,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 )A.1023 B.1027C.1031 D.1035解析:設發(fā)射機每秒鐘發(fā)射的光子數量為n,則t0時間內發(fā)射光子的總能量為E=nt0ε,由ε=hν和ν=得E=nt0h,則有nt0h=Pt0,代入數據,最終可得n的數量級約為1031,故C正確。答案:C3.
利用光電管研究光電效應的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用頻率為ν的可見光照射陰極K,電流表中有電流通過,則( )A.改用紫外線照射K,電流表中沒有電流通過B.只增加該可見光的強度,電流表中通過的電流將變大C.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電流表中一定無電流通過D.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動,電流表示數一定變化解析:用頻率為ν的可見光照射陰極K,能發(fā)生光電效應,則該可見光的頻率大于陰極材料的極限頻率,紫外線的頻率大于可見光的頻率,故用紫外線照射K,也一定能發(fā)生光電效應,電流表中有電流通過,A錯誤;只增加可見光的強度,單位時間內逸出金屬表面的光電子數增多,電流表中通過的電流將變大,B正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光電管兩端的電壓為零,但光電子有初動能,故電流表中仍有電流通過,C錯誤;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動時,若電流已達到飽和電流,則電流表示數可能不變,D錯誤。答案:B4.用波長為300 nm的光照射鋅板,電子逸出鋅板表面的最大初動能為1.28×10-19 J。已知普朗克常量為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為3.00×108 m·s-1。能使鋅產生光電效應的單色光的最低頻率約為( )A.1×1014 Hz B.8×1014 HzC.2×1015 Hz D.8×1015 Hz解析:設單色光的最低頻率為ν0,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k=hν-W,0=hν0-W,又ν=,整理得ν0=-,代入數據解得ν0≈8×1014 Hz。答案:B5.關于物質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光的波長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顯B.不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運動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光電效應現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實物的運動有特定的軌道,所以實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根據ν=可知光的波長越短,則頻率越大,根據ε=hν可知光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顯著,A正確;波粒二象性是微觀世界特有的規(guī)律,一切運動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正確;光電效應現象說明光具有粒子性,C正確;由德布羅意理論知,宏觀物體的德布羅意波的波長太小,很難觀察到波動性,但仍具有波粒二象性,D錯誤。答案:D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鈾核發(fā)生α衰變時,釋放出α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電站就是利用鈾核發(fā)生α衰變時釋放的能量B.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種金屬可以發(fā)生光電效應,改用紅光一定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C.氫原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會吸收一定頻率的光子D.機械波和電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解析:α衰變時放出的能量比較小,目前核電站利用的是鈾核發(fā)生裂變時釋放的能量,故A錯誤;用紫光照射某種金屬可以發(fā)生光電效應,可知紫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極限頻率,紅光的頻率小于紫光的頻率,但紅光的頻率不一定小于金屬的極限頻率,則用紅光照射可能發(fā)生光電效應,故B錯誤;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能量減小,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故C錯誤;干涉與衍射都是波特有的性質,機械波和電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故D正確。答案:D
7.如圖所示,電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電管上,靈敏電流計中沒有電流通過,其原因可能是( )①入射光太弱 ②入射光波長太長 ③光照時間短 ④電源正、負極接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入射光波長太長,入射光的頻率低于截止頻率時,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電路中電源反接,對光電管加了反向電壓,若該電壓超過了遏止電壓,也沒有光電流產生,故D正確。答案:D【B級——能力提升】8.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研究金屬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描繪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并由此算出了普朗克常量h。電子電荷量用e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入射光的頻率增大,測遏止電壓時,應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M端移動B.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也增大C.由
圖像可知,這種金屬截止頻率為νcD.由
圖像可求得普朗克常量的表達式為h=解析:入射光的頻率增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增大,遏止電壓增大,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得出
的關系式,通過關系式得出斜率、截距表示的含義。入射光的頻率增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增大,則遏止電壓增大,測遏止電壓時,應使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N端移動,A錯誤;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m=hν-W0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B錯誤;根據Ekm=hν-W0=eUc,解得Uc=-,圖線的斜率k==,則h=,當遏止電壓為零時,ν=νc,C正確,D錯誤。答案:C9.人眼對綠光最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長為530 nm 的綠光時,只要所接收到的功率不低于2.3×10-18 W,眼睛就能察覺。已知普朗克常量為6.63×10-34 J·s,光速為3×108 m/s,人眼能察覺到綠光時,每秒至少接收到的綠光光子數為( )A.6 B.60 C.600 D.6 000解析:綠光光子能量ε=hν=h≈3.8×10-19 J,所以每秒內最少接收光子數n==≈6,B、C、D錯誤,A正確。答案:A10.(2021·浙江卷)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電子的質量為9.11×10-31 kg。一個電子和一滴直徑約為4 μm的油滴具有相同動能,則電子與油滴的德布羅意波長之比的數量級為( )A.10-8 B.106 C.108 D.1016解析:利用Ek=mv2和p=mv,得到p=,由于德布羅意波長的公式為λ=,則==,由于兩者的動能相等,且m油滴=π()3ρ,則==,數量級約為=108,故選C。答案:C11.某光源發(fā)出的光由不同波長的光組成,不同波長的光的強度如圖所示,表中給出了一些材料的極限波長,用該光源發(fā)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 )
材料鈉銅鉑極限波長(nm)541268196A.僅鈉能產生光電子 B.僅鈉、銅能產生光電子C.僅銅、鉑能產生光電子 D.都能產生光電子解析: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只要光源的波長小于某金屬的極限波長,就有光電子逸出,該光源發(fā)出的光的波長有的小于100 nm,小于鈉、銅、鉑三個的極限波長,都能產生光電子,故D正確,A、B、C錯誤。答案:D12.(2019·北京卷)光電管是一種利用光照射產生電流的裝置,當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屬板上時,可能形成光電流。表中給出了6次實驗的結果。組次入射光子的能量/eV相對光強光電流大小/mA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動能/eV第一組1234.04.04.0弱中強2943600.90.90.9第二組4566.06.06.0弱中強2740552.92.92.9由表中數據得出的論斷中不正確的是( )A.兩組實驗采用了不同頻率的入射光B.兩組實驗所用的金屬板材質不同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為5.0 eV,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動能為1.9 eV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為5.0 eV,相對光強越強,光電流越大解析:由于光子的能量ε=hν,又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頻率不同,A項正確;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hν=W+Ek,可求出兩組實驗的逸出功均為3.1 eV,故兩組實驗所用的金屬板材質相同,B項錯誤;由hν=W+Ek,逸出功W=3.1 eV可知,若入射光子能量為5.0 eV,則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動能為1.9 eV,C項正確;相對光強越強,單位時間內射出的光子數越多,單位時間內逸出的光電子數越多,形成的光電流越大,D項正確。答案:B
13.以往我們認識的光電效應是單光子光電效應,即一個電子在極短時間內只能吸收到一個光子而從金屬表面逸出。強激光的出現豐富了人們對于光電效應的認識,用強激光照射金屬,由于其光子密度極大,一個電子在極短時間內吸收多個光子成為可能,從而形成多光子光電效應,這已被實驗證實。光電效應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用頻率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陰極K,沒有發(fā)生光電效應,換用同樣頻率為ν的強激光照射陰極K,則發(fā)生了光電效應;此時,若加上反向電壓U,即將陰極K接電源正極,陽極A接電源負極,在K、A之間就形成了使光電子減速的電場。逐漸增大U,光電流會逐漸減?。划敼怆娏髑『脺p小到零時,所加反向電壓U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其中W為逸出功,h為普朗克常量,e為電子電荷量)( )A.U=- B.U=-C.U=2hν-W D.U=-解析:以從陰極K逸出的且具有最大初動能的光電子為研究對象,由動能定理得-Ue=0-mvm2①由光電效應方程得nhν=mvm2+W(n=2,3,4,…)②由①②式解得U=-(n=2,3,4,…),故選項B正確。答案:B
14.如圖所示是一個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調換電源的極性,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示數為零時,電壓表示數為遏止電壓Uc的數值B.保持光照條件不變,滑片P向右滑動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將一直增大C.不改變光束顏色和電路,增大入射光束強度,電流表示數不變D.陰極K需要預熱,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會有光電流解析:只調換電源的極性,移動滑片P,電場力對電子做負功,當電流表示數為零時,則有eU=mvm2,那么電壓表示數為遏止電壓Uc的數值,A正確;當其他條件不變,P向右滑動時,加在光電管兩端的電壓增加,光電子運動得更快,由I=得電流表示數變大,若電流達到飽和電流,則電流表示數不會增大,B錯誤;只增大入射光束強度時,單位時間內光電子數變多,電流表示數變大,C錯誤;光電效應的發(fā)生是瞬時的,陰極K不需要預熱,D錯誤。答案:A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講義第15章 近代物理初步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同步精品講義153串聯和并聯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同步精品講義153串聯和并聯教師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識·填一填,光電子,極限頻率,最小值,規(guī)律結論·記一記,必刷小題·測一測,ABD,ACD,限時規(guī)范訓練,ABC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講義 第12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光電效應及其規(guī)律,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光的波粒二象性與物質波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