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文科)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遺傳學上,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稱為相對性狀.下列選項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
豌豆的高莖與蠶豆的矮莖
B.
兔子的黑毛與兔子的白毛

C.
菊的黃花與菊的重瓣花
D.
南瓜的黃色與南瓜的圓形

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雜合子高莖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莖,第16株是高莖的可能性是()

A.
25%
B.
75%
C.
100%
D.
0%

3.(1分)(2014秋?越秀區(qū)校級期末)某養(yǎng)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假如黑色(B)對白色(b)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讓該公豬充分生長,以觀察其膚色是否會發(fā)生改變

B.
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BB或Bb)交配

C.
讓該黑色公豬與白色母豬(bb)交配

D.
從該黑色公豬的表現(xiàn)型即可分辨

4.(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兩株高莖豌豆雜交,后代高莖和矮莖的比例如圖所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5.(1分)(2015?廣州)人的褐色眼(B)對藍色眼(b)為顯性,雙眼皮(D)對單眼皮(d)為顯性,這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為褐色雙眼皮(BbDd),母親為藍色雙眼皮(bbDd),生出的孩子是藍色單眼皮的幾率是()

A.

B.

C.

D.


6.(1分)(2015?廣州)精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與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之比為()

A.
1:2
B.
1:1
C.
2:1
D.
4:1

7.(1分)(2013春?南京期末)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是因為在生殖過程中要進行()

A.
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
B.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有絲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染色體復制和平均分配

8.(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哺乳動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成熟生殖細胞數(shù)目分別是()

A.
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B.
一個精子和四個卵細胞

C.
四個精子和四個卵細胞
D.
四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同源染色體是指()

A.
1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2條染色體

B.
形態(tài)特征大體相同的染色體

C.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

D.
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任意兩條染色體

10.(1分)(2009?浦東新區(qū)校級模擬)圖(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的細胞圖是()


A.

B.

C.

D.


11.(1分)(2008?上海)在果蠅的下列細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體的細胞是()

A.
初級精母細胞
B.
精細胞
C.
初級卵母細胞
D.
卵細胞

12.(1分)(2012?湖南校級模擬)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全部在染色體上
B.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
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
D.
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1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雙鏈DNA分子中,胞嘧啶(C)占全部堿基的20%,則鳥嘌呤(G)占全部堿基的()

A.
10%
B.
30%
C.
20%
D.
40%

14.(1分)(2015?廣州)提取某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測得其嘌呤(A+G)和嘧啶(U+C)分別占總核苷酸量的30%和70%,由此判斷該病毒可能是()

A.
單鏈RNA病毒
B.
雙鏈RNA病毒
C.
單鏈DNA病毒
D.
單鏈DNA病毒

15.(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A.
線粒體中
B.
Y染色體上
C.
X染色體上
D.
常染色體上

1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赫爾希和蔡斯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

A.
DNA是遺傳物質(zhì)
B.
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C.
DNA外殼留在細菌外面
D.
蛋白質(zhì)進入到細菌細胞中

17.(1分)(2006?盧灣區(qū)一模)“DNA指紋技術”應用在刑事偵破、親子鑒定等方面作用巨大,這主要是根據(jù)DNA分子具有()

A.
穩(wěn)定性
B.
特異性
C.
多樣性
D.
可變性

18.(1分)(2012?如東縣校級模擬)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T的連接是通過()

A.
氫鍵
B.
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

C.
肽鍵
D.
磷酸一脫氧核糖一磷酸

19.(1分)(2014秋?龍巖期末)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中,在培養(yǎng)有R型細菌的A、B、C、D四個試管中,依次分別加入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質(zhì)、多糖,經(jīng)過培養(yǎng),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S型活細菌出現(xiàn)的是()

A.

B.

C.

D.


20.(1分)(2015?廣州)細胞核中的DNA不能直接到細胞質(zhì)中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的物質(zhì)是()

A.
ATP
B.
mRNA
C.
氨基酸
D.
DNA聚合酶

2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DNA復制、轉(zhuǎn)錄和翻譯后形成()

A.
DNA、RNA、氨基酸
B.
RNA、DNA、肽鏈

C.
RNA、DNA、脫氧核糖
D.
DNA、RNA、肽鏈

2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對DNA分子復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

B.
邊解旋邊復制

C.
復制需要酶和核糖核苷酸

D.
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3.(1分)(2012秋?棗莊期末)DNA復制的基本條件是()

A.
模板、溫度、能量和酶
B.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C.
模板、原料、溫度和酶
D.
模板、原料、溫度和能量

24.(1分)(2015?廣州)真核細胞中,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zhì)經(jīng)過的通道是()

A.
核孔
B.
核膜
C.
核仁
D.
核糖體

25.(1分)(2004?江蘇)下列對轉(zhuǎn)運RNA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每種轉(zhuǎn)運RNA能識別并轉(zhuǎn)運多種氨基酸

B.
每種氨基酸只有一種轉(zhuǎn)運RNA能轉(zhuǎn)運它

C.
轉(zhuǎn)運RNA能識別信使RNA上的密碼子

D.
轉(zhuǎn)運RNA轉(zhuǎn)運氨基酸到細胞核內(nèi)

2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密碼子是指()

A.
D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對
B.
mRNA上的三個相鄰的堿基

C.
tRNA上的三個堿基
D.
rRNA上的三個堿基

27.(1分)(2011?河北學業(yè)考試)下列為四種核酸分子結構示意圖,其中可以代表轉(zhuǎn)運RNA的是()

A.

B.

C.

D.


28.(1分)(2015?廣州)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膚和毛囊等處的細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轉(zhuǎn)變?yōu)楹谏?,若編碼此酶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將導致白化病,這種現(xiàn)象說明()

A.
性狀的改變與基因無關
B.
性狀能控制基因的表述

C.
性狀由基因決定
D.
基因不能決定性狀

2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基因突變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誘導

B.
基因突變都是有害的

C.
基因突變一定引起表現(xiàn)型的改變

D.
某些化學物質(zhì)可以引起基因突變

30.(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母生九子,連母十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結構變異
D.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3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嬰兒不能消化乳糖,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他的半乳糖苷酶分子中有一個氨基酸替換為另一個氨基酸,而導致半乳糖苷酶失去功能,其原因是半乳糖苷酶基因中的一個堿基發(fā)生了()

A.
缺失
B.
增添
C.
替換
D.
插入和缺失

3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果樹的葉芽若在早期發(fā)生突變后,可長成變異枝條,但其長勢一般較弱或受到抑制.這表明基因突變具有()

A.
隨機性
B.
普遍性
C.
多方向性
D.
有害性

3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表是針對4種人類遺傳病的親本組合提出的優(yōu)生指導,其中正確的是()
選項
遺傳病
遺傳方式
夫妻基因型
優(yōu)生指導
A
抗維生素D佝僂病
X染色體顯性遺傳
XaXa×XAY
選擇生男孩
B
紅綠色盲癥
X染色體隱性遺傳
XbXb×XBY
選擇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Aa×Aa
選擇生女孩
D
并指癥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Tt×tt
選擇生男孩


A.
A
B.
B
C.
C
D.
D

34.(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含兩個染色體組的配子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應該叫()

A.
單倍體
B.
配子體
C.
多倍體
D.
二倍體

35.(1分)(2015?廣州)農(nóng)業(yè)技術員培育無子西瓜時,需要經(jīng)過人工誘導二倍體幼苗形成四倍體的步驟,該步驟所采用的誘導措施是()

A.
紫外線照射
B.
X射線照射
C.
秋水仙素處理
D.
亞硝酸鹽處理

36.(1分)(2014?武威一模)育種專家用高桿抗銹病水稻與矮桿不抗銹病水稻雜交,培育出了矮桿抗銹病水稻,這種水稻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
基因突變
B.
染色體變異

C.
基因重組
D.
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

37.(1分)(2014?陽江)科學家將甜椒種子送往太空接受輻射一段時間后,在地面種植和篩選,培育出大果實的“太空甜椒”,這種育種方法稱為()

A.
誘變育種
B.
單倍體育種
C.
雜交育種
D.
轉(zhuǎn)基因育種

38.(1分)(2014秋?淮南期末)基因工程能夠定向改變生物的某些性狀,目前已應用于醫(yī)藥衛(wèi)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下列屬于基因工程應用的實例是()

A.
無子西瓜
B.
四倍體葡萄
C.
試管嬰兒
D.
轉(zhuǎn)基因抗蟲棉

3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基因工程的具體操作中,要使目的基因與對應的運載體重組,所需的兩種工具酶是()
①限制酶 ②DNA連接酶 ③解旋酶 ④DNA聚合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0.(1分)(2011?河北學業(yè)考試)基因工程操作所使用的工具中,被稱為基因“剪刀”的是()

A.
DNA限制酶
B.
DNA連接酶
C.
DNA聚合酶
D.
RNA聚合酶

4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不屬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的是()

A.
生存斗爭
B.
適者生存
C.
獲得性遺傳
D.
過度繁殖

42.(1分)(2015?廣州)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A.
基因
B.
染色體
C.
個體
D.
種群

4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

A.
一個湖泊里的全部魚
B.
一個森林里的全部猴

C.
一個草原上的全部羊
D.
一個校園里的全部毛白楊

44.(1分)(2014春?桂林期末)某昆蟲的體色黑色(B)對灰色(b)為顯性.生活在某一區(qū)域內(nèi)的該昆蟲種群,原來B與b的基因頻率各為50%,后來該區(qū)域煤煙污染嚴重,若干年后發(fā)現(xiàn)B的基因頻率為90%,b的基因頻率為10%.由此可推斷()

A.
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
B.
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

C.
該種群產(chǎn)生了新物種
D.
該種群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

45.(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突變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D.
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4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使用某種農(nóng)藥來防治某種害蟲,開始效果很顯著,但長期使用以后,效果越來越差,其原因()

A.
害蟲對農(nóng)藥產(chǎn)生了定向的變異

B.
害蟲對農(nóng)藥進行了定向選擇

C.
害蟲對農(nóng)藥產(chǎn)生了隔離

D.
農(nóng)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47.(1分)(2012?興化市校級學業(yè)考試)馬與驢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產(chǎn)生的后代騾也是不可育的,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A.
地理隔離
B.
生殖隔離
C.
誘變育種
D.
無性繁殖

48.(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0%,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60%,aa的個體占10%,基因A和a頻率分別是()

A.
45%、55%
B.
70%、30%
C.
60%、40%
D.
20%、80%

4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女性是紅綠色盲攜帶者,那么她的基因型為()

A.
XBXB
B.
XBXb
C.
XbXb
D.
XBY

50.(1分)(2011秋?亳州期末)豌豆圓粒(R)對皺縮(r)為顯性,孟德爾將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了皺縮豌豆,說明()

A.
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
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C.
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皺縮豌豆為雜合子

D.
自交后代中圓粒皺縮比例應該為1:3


二、簡答題(共5大題,每空2分,共50分)
51.(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如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親本中,父本是,母本是.
(2)操作①叫,操作②叫;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要在進行,操作過程中要,操作后要.
(3)紅花(A)對白花(a)為顯性,則雜種種子播下去后,長出的豌豆植株開的花為色.
(4)若P皆為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讓F1進行自交,F(xiàn)2的性狀中,紅花與白花之比為,F(xiàn)2的遺傳因子類型有,且比值為.

52.(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基因型MmNn)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細胞含有條染色體(數(shù)著絲點數(shù)目),有無同源染色體的存在?(有/無).
(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次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次分裂.
(3)若該細胞產(chǎn)生了一個mN生殖細胞,請寫出與之同時生成的其它三個生殖細胞的基因型.


53.(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如圖是DNA分子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圖中5的名稱是:
(2)2的名稱是;7代表.
(3)DNA分子復制時,首先要進行,復制產(chǎn)生的每個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親代DNA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叫.


54.(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此圖實線部分表示的規(guī)律是克里克提出來的,稱為
(2)人體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只有(用字母表示).
(3)圖中d過程是逆轉(zhuǎn)錄,此過程要在的催化下才能完成.
(4)基因型為AA或Aa的豌豆由于有一個正常基因A,能表達合成淀粉分支酶,因而表現(xiàn)為圓粒,隱性純合子不能合成該酶,因而表現(xiàn)為皺粒,這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的合成來控制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55.(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通過測交實驗,孟德爾成功地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如圖是測交實驗的分析圖解,請在空格上(1)~(5)填上相關內(nèi)容:
(1)(2)(3)
(4)(5).




2014-2015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文科)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遺傳學上,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稱為相對性狀.下列選項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
豌豆的高莖與蠶豆的矮莖
B.
兔子的黑毛與兔子的白毛

C.
菊的黃花與菊的重瓣花
D.
南瓜的黃色與南瓜的圓形

考點:
生物的性狀與相對性狀.
分析:
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判斷生物的性狀是否屬于相對性狀需要扣住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答題.
解答:
解:A、豌豆的高莖與蠶豆的矮莖不符合“同種生物”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
B、兔子的黑毛與兔子的白毛屬于相對性狀,B正確;
C、菊的黃花與菊的重瓣花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
D、南瓜的黃色與南瓜的圓形不符合“同一性狀”一詞,不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的性狀與相對性狀,重點考查相對性狀,要求考生識記相對性狀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對各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雜合子高莖豌豆自交,后代已有15株高莖,第16株是高莖的可能性是()

A.
25%
B.
75%
C.
100%
D.
0%

考點:
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雜合子高莖豌豆Dd自交,后代基因型為DD、Dd和dd,比例為1:2:1;基因型為高莖和矮莖,比例為3:1,據(jù)此解題.
解答:
解:雜合子高莖豌豆Dd自交,后代高莖和矮莖的比例為3:1,雖然后代中已有15株為高莖,但第16株的表現(xiàn)型與前面的無關,仍是高莖的可能性是,即75%.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分)(2014秋?越秀區(qū)校級期末)某養(yǎng)豬場有黑色豬和白色豬,假如黑色(B)對白色(b)顯性,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讓該公豬充分生長,以觀察其膚色是否會發(fā)生改變

B.
讓該黑色公豬與黑色母豬(BB或Bb)交配

C.
讓該黑色公豬與白色母豬(bb)交配

D.
從該黑色公豬的表現(xiàn)型即可分辨

考點:
測交方法檢驗F1的基因型;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分析:
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
解答:
解:要想鑒定一頭黑色公豬是雜種(Bb)還是純種(BB),最合理的方法是測交,即讓該黑色公豬與白色母豬(bb)交配.若子代全為黑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是純種(BB),若子代出現(xiàn)白豬,則表明該黑色公豬為雜種(Bb).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測交方法檢驗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學會應用測交法、自交法和雜交法,明確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常用測交法,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

4.(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兩株高莖豌豆雜交,后代高莖和矮莖的比例如圖所示,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考點:
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分析: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解答:
解:A、DD×dd→后代均為Dd,表現(xiàn)為高莖,這與題圖不符,A錯誤;
B、dd×Dd→后代Dd:dd=1:1,即高莖:矮莖=1:1,這與題圖不符,B錯誤;
C、Dd×Dd→后代DD:Dd:dd=1:2:1,即高莖:矮莖=3:1,這與題圖相符,C正確;
D、dd×dd→后代均為dd,表現(xiàn)為矮莖,這與題圖不符,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扇形圖,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能準確判斷各選項后代的表現(xiàn)及比例,再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空考查.

5.(1分)(2015?廣州)人的褐色眼(B)對藍色眼(b)為顯性,雙眼皮(D)對單眼皮(d)為顯性,這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為褐色雙眼皮(BbDd),母親為藍色雙眼皮(bbDd),生出的孩子是藍色單眼皮的幾率是()

A.

B.

C.

D.


考點:
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分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控制眼色和眼皮的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再根據(jù)親本的基因型推斷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現(xiàn)型.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可知控制眼色和眼皮的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已知父親為褐色雙眼皮(BbDd),母親為藍色雙眼皮(bbDd),則子代是藍眼的概率是,是單眼皮的概率是,所以生出的孩子是藍色單眼皮的幾率是=.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對于此類試題,首先需要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學會采用逐對分析法分析每一對性狀的遺傳情況;其次學會應用后代分離比推斷法推測親本的基因型,特別是根據(jù)“3:1”和“1:1“的比例進行推斷.

6.(1分)(2015?廣州)精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與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之比為()

A.
1:2
B.
1:1
C.
2:1
D.
4:1

考點:
精子的形成過程.
分析: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體
2n
2n
2n
n
n
n
2n
n

解答:
解:精原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精子;實質(zhì):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結果是細胞染色體數(shù)減半,因此染色體數(shù)目與精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之比2:1.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shù)分裂相關知識,基礎知識考查,基本概念的識記.

7.(1分)(2013春?南京期末)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是因為在生殖過程中要進行()

A.
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
B.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有絲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染色體復制和平均分配

考點:
親子代生物之間染色體數(shù)目保持穩(wěn)定的原因.
分析:
減數(shù)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細胞進行的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因此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通過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減數(shù)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shù)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shù)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對于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親子代生物之間染色體數(shù)目保持穩(wěn)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識記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和受精作用的意義,能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8.(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哺乳動物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成熟生殖細胞數(shù)目分別是()

A.
一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B.
一個精子和四個卵細胞

C.
四個精子和四個卵細胞
D.
四個精子和一個卵細胞

考點: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
分析:
精子的形成過程:
一個精原細胞1個初級精母細胞2個次級精母細胞4個精細胞4個精子.
卵細胞形成過程:

解答:
解: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4個精細胞,4個精細胞經(jīng)過變形形成四個成熟的精子;
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能形成1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由于極體將退化消失,因此最終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生殖細胞.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區(qū)別,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考生要識記一個卵原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只能產(chǎn)生一個卵細胞,而三個極體將退化消失.

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同源染色體是指()

A.
1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2條染色體

B.
形態(tài)特征大體相同的染色體

C.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

D.
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的任意兩條染色體

考點:
同源染色體與非同源染色體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分析:
同源染色體是指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態(tài)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所以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同源染色體不是復制而成的,而是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A錯誤;
B、形態(tài)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B錯誤;
C、同源染色體的兩兩配對叫做聯(lián)會,所以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C正確;
D、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兩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同源染色體,如來自父方的第2號染色體和來自母方的第3號染色體,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同源色體的概念,解答本題除了識記同源染色體的概念,還需理解同源染色體的來源,如D選項中“分別來自父方和母方”雖然與概念中說法相同,但還有明確同源染色體是來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號染色體.

10.(1分)(2009?浦東新區(qū)校級模擬)圖(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的細胞圖是()


A.

B.

C.

D.


考點:
精子的形成過程.
分析:
分析題圖:A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圖B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圖C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圖D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A、圖A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屬于該精子的形成過程,A正確;
B、圖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但該細胞中的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情況與圖示精子不同,因此該細胞不屬于圖示精子的形成過程,B錯誤;
C、圖C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且該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與圖示精子相同,因此該細胞屬于圖示精子的形成過程,C正確;
D、圖D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且該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與圖示精子相同,因此該細胞屬于圖示精子的形成過程,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精子的形成過程,要求考生識記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能根據(jù)精子中的染色體組成(通過大小和顏色辨別)來判斷各選項中的細胞是否屬于圖示精子的形成過程.

11.(1分)(2008?上海)在果蠅的下列細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體的細胞是()

A.
初級精母細胞
B.
精細胞
C.
初級卵母細胞
D.
卵細胞

考點:
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
分析:
果蠅中雌果蠅染色體組成為6+XX,雄果蠅的染色體組成為6+XY,因此Y染色體一定只存在于雄性個體的細胞中.但是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導致次級精母細胞或精細胞中可能不含有Y染色體.
解答:
解:A、初級精母細胞中一定含有XY染色體,A正確;
B、精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因此只含有X和Y染色體中的一條,B錯誤;
C、初級卵母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肯定不含有Y染色體,C錯誤;
D、卵細胞中只含有一條X染色體,肯定不含有Y染色體,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比較簡單,屬于考綱中識記層次的要求,考查了細胞中性染色體的組成,考生要明確Y染色體只存在于雄果蠅細胞中,并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X和Y染色體分離后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體.

12.(1分)(2012?湖南校級模擬)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基因全部在染色體上
B.
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
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
D.
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考點:
基因與DNA的關系.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zh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zhì).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每個染色體上有一個或兩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含多個基因.每個基因中含有許多脫氧核苷酸.
解答:
解:A、基因絕大多數(shù)在染色體上,A錯誤;
B、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B正確;
C、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C錯誤;
D、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每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1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雙鏈DNA分子中,胞嘧啶(C)占全部堿基的20%,則鳥嘌呤(G)占全部堿基的()

A.
10%
B.
30%
C.
20%
D.
40%

考點: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分析:
DNA分子是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堿基之間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配對的堿基相等.
解答:
解:由DNA分子中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A=T、G=C,如果胞嘧啶占全部堿基的比例20%,則鳥嘌呤也占全部堿基的比例20%.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DNA的結構及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試題難度一般,對于DNA分子中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理解和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14.(1分)(2015?廣州)提取某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測得其嘌呤(A+G)和嘧啶(U+C)分別占總核苷酸量的30%和70%,由此判斷該病毒可能是()

A.
單鏈RNA病毒
B.
雙鏈RNA病毒
C.
單鏈DNA病毒
D.
單鏈DNA病毒

考點:
RNA分子的組成和種類.
分析:
由題意可知,該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中的堿基含有U沒有堿基T,因此該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又由題意知,該遺傳物質(zhì)的(A+G)和(U+C)分別占總核苷酸量的30%和70%,二者不相等,因此為單鏈RNA,不是雙鏈RNA.
解答:
解:A、由題意可知,該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單鏈RNA,A正確;
B、該病毒若是雙鏈RNA,(A+G)和(U+C)應各占50%,與題意矛盾,B錯誤;
C、該遺傳物質(zhì)中有堿基U而無堿基T,因此不是DNA,C錯誤;
D、由C項分析可知,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DNA與RNA在組成成分上的不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15.(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A.
線粒體中
B.
Y染色體上
C.
X染色體上
D.
常染色體上

考點:
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危害.
分析:
人類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1)單基因遺傳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ㄈ绮⒅福?、常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绨谆。?、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ㄈ缪巡 ⑸ぃ?、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如抗維生素D佝僂?。?br /> (2)多基因遺傳病是由多對等位基因異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br />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包括染色體結構異常遺傳?。ㄈ缲埥芯C合征)和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遺傳?。ㄈ?1三體綜合征).
解答:
解: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因此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危害,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相關實例,明確抗維生素D佝僂病屬于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再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即可,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1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赫爾希和蔡斯用32P和35S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

A.
DNA是遺傳物質(zhì)
B.
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C.
DNA外殼留在細菌外面
D.
蛋白質(zhì)進入到細菌細胞中

考點: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分析:
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實驗有: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其中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分為格里菲斯的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和艾弗里的體外轉(zhuǎn)化實驗,體外轉(zhuǎn)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A、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噬菌體的DNA注入到細菌中,然后產(chǎn)生的子代噬菌體,因此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A正確;
B、由于在侵染實驗過程中,蛋白質(zhì)外殼沒有進入細菌,因此不能證明蛋白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B錯誤;
C、在侵染實驗過程中,DNA注入到細菌內(nèi),C錯誤;
D、在侵染實驗過程中,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細菌外,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和實驗的結論,只要考生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操作步驟即可正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正確牢固的基礎知識.

17.(1分)(2006?盧灣區(qū)一模)“DNA指紋技術”應用在刑事偵破、親子鑒定等方面作用巨大,這主要是根據(jù)DNA分子具有()

A.
穩(wěn)定性
B.
特異性
C.
多樣性
D.
可變性

考點:
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
分析:
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構成DNA分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為每個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序列.
解答:
解:每個DNA分子的堿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使得每個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紋一樣用來識別身份.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DNA分子的特異性,提升了學生獲取信息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8.(1分)(2012?如東縣校級模擬)在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T的連接是通過()

A.
氫鍵
B.
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

C.
肽鍵
D.
磷酸一脫氧核糖一磷酸

考點: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分析: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結構成基本骨架,排列在DNA的外側(cè),內(nèi)側(cè)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C﹣G.
解答:
解:A、雙鏈DNA分子之間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A錯誤;
B、一條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T是通過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連接的,B正確;
C、肽鍵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C錯誤;
D、磷酸一脫氧核糖一磷酸交替連接構成DNA的基本骨架,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特點,要求考生熟記DNA分子結構特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審清題意,扣住關鍵詞“單鏈”答題,明確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與T是通過脫氧核糖一磷酸一脫氧核糖連接的,而不是氫鍵,否則會誤選A選項.

19.(1分)(2014秋?龍巖期末)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中,在培養(yǎng)有R型細菌的A、B、C、D四個試管中,依次分別加入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質(zhì)、多糖,經(jīng)過培養(yǎng),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S型活細菌出現(xiàn)的是()

A.

B.

C.

D.


考點:
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
分析:
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的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和艾弗里的體外轉(zhuǎn)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zhuǎn)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的體外轉(zhuǎn)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A、S型菌的DNA分子能將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A正確;
B、S型菌的DNA分子能將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但DNA酶會將DNA水解,因此不會出現(xiàn)S型細菌,B錯誤;
C、S型細菌的蛋白質(zhì)分子不能將R細菌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C錯誤;
D、S型細菌的多糖不能將R細菌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要求考生識記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轉(zhuǎn)化實驗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的設計思路、具體過程、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論,明確S型菌的DNA分子能將R型細菌轉(zhuǎn)化為S型細菌,再作出準確的判斷.

20.(1分)(2015?廣州)細胞核中的DNA不能直接到細胞質(zhì)中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的物質(zhì)是()

A.
ATP
B.
mRNA
C.
氨基酸
D.
DNA聚合酶

考點:
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
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質(zhì)合成包括轉(zhuǎn)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zhuǎn)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經(jīng)過該過程遺傳信息由DNA轉(zhuǎn)移到mRNA上;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zhì)的過程.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ATP能為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但不能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A錯誤;
B、基因控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過程為:DNAmRNA蛋白質(zhì),可見mRNA能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B正確;
C、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質(zhì)的原料,不能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C錯誤;
D、DNA聚合酶能參與DNA的復制過程,不能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zhuǎn)錄和翻譯的概念、場所、過程、條件及產(chǎn)物等基礎知識,明確在DNA和蛋白質(zhì)之間充當信使的物質(zhì)是mRNA,再選出正確的答案即可.

2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DNA復制、轉(zhuǎn)錄和翻譯后形成()

A.
DNA、RNA、氨基酸
B.
RNA、DNA、肽鏈

C.
RNA、DNA、脫氧核糖
D.
DNA、RNA、肽鏈

考點:
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DNA分子的復制.
分析:
1、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
2、轉(zhuǎn)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3、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zhì)的過程.
解答:
解:(1)DNA復制的產(chǎn)物是DNA;
(2)轉(zhuǎn)錄的產(chǎn)物是RNA;
(3)翻譯的產(chǎn)物是肽鏈(或蛋白質(zhì)).
故選:D.
點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DNA分子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的概念;識記遺傳信息轉(zhuǎn)錄和翻譯的過程、條件、場所和產(chǎn)物等基礎知識,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即可.

2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對DNA分子復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

B.
邊解旋邊復制

C.
復制需要酶和核糖核苷酸

D.
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考點:
DNA分子的復制.
分析:
DNA分子復制是以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DNA分子復制的條件是:①DNA的兩條鏈為模板,②需要脫氧核苷酸為原料,③需要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多種酶,④需要ATP提供能量等;DNA分子復制的過程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和半保留復制的過程;DNA分子復制過程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解答:
解:A、DNA分子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A正確;
B、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B正確;
C、DNA分子復制的原料是脫氧核苷酸,C錯誤;
D、DNA分子復制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正確.
故選:C.
點評:
對于DNA分子復制過程的掌握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23.(1分)(2012秋?棗莊期末)DNA復制的基本條件是()

A.
模板、溫度、能量和酶
B.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C.
模板、原料、溫度和酶
D.
模板、原料、溫度和能量

考點:
DNA分子的復制.
分析:
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 DNA復制條件: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DNA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DNA復制特點:半保留復制.
解答:
解:DNA復制的基本條件是模板(DNA的雙鏈)、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離的脫氧核苷酸);同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DNA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1分)(2015?廣州)真核細胞中,mRNA從細胞核到細胞質(zhì)經(jīng)過的通道是()

A.
核孔
B.
核膜
C.
核仁
D.
核糖體

考點: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分析:
細胞核的結構:核膜(將細胞核內(nèi)物質(zhì)與細胞質(zhì)分開)、染色質(zhì)(DNA和蛋白質(zhì))、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實現(xiàn)核質(zhì)之間頻繁的物質(zhì)交換和信息交流).
解答:
解:A、真核細胞中mRNA在細胞核合成后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與核糖體結合,A正確;
B、核膜將細胞核內(nèi)物質(zhì)與細胞質(zhì)分開,但信使RNA屬于生物大分子不能通過,B錯誤;
C、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C錯誤;
D、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之間的界限是核膜,核糖體位于細胞質(zhì)中,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核孔的功能,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核孔是細胞核和細胞質(zhì)之間大分子物質(zhì)交換的通道,另外注意通過的膜層數(shù)為0.

25.(1分)(2004?江蘇)下列對轉(zhuǎn)運RNA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每種轉(zhuǎn)運RNA能識別并轉(zhuǎn)運多種氨基酸

B.
每種氨基酸只有一種轉(zhuǎn)運RNA能轉(zhuǎn)運它

C.
轉(zhuǎn)運RNA能識別信使RNA上的密碼子

D.
轉(zhuǎn)運RNA轉(zhuǎn)運氨基酸到細胞核內(nèi)

考點:
RNA分子的組成和種類;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
分析:
RNA分為mRNA、tRNA和rRNA.mRNA是翻譯的模板,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稱為一個密碼子,密碼子有64種,其中有3種是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tRNA能識別密碼子,并轉(zhuǎn)運相應的氨基酸到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zhì),一種tRNA只能運轉(zhuǎn)一種氨基酸,而一種氨基酸可能有一種或多種轉(zhuǎn)運RNA來運轉(zhuǎn);rRNA是合成核糖體的重要成分.
解答:
解:A、每種轉(zhuǎn)運RNA能識別并轉(zhuǎn)運一種氨基酸,A錯誤;
B、每種氨基酸可能有一種或多種轉(zhuǎn)運RNA能運轉(zhuǎn)它,B錯誤;
C、轉(zhuǎn)運RNA能識別信使RNA上的密碼子,并轉(zhuǎn)運該密碼子編碼的氨基酸,C正確;
D、轉(zhuǎn)運RNA轉(zhuǎn)運氨基酸到核糖體上,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RNA分子的種類、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等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過程所需的條件,重點掌握轉(zhuǎn)運RNA的種類、功能及特點,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B選項,要求考生明確一種氨基酸可能由一種或多種轉(zhuǎn)運RNA來運轉(zhuǎn).

2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密碼子是指()

A.
D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對
B.
mRNA上的三個相鄰的堿基

C.
tRNA上的三個堿基
D.
rRNA上的三個堿基

考點:
遺傳信息的轉(zhuǎn)錄和翻譯.
分析:
遺傳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狀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遺傳密碼:又稱密碼子,是指 mRNA 上能決定一個氨基酸的 3個相鄰的堿基.
反密碼子:是指 tRNA 的一端的三個相鄰的堿基,能專一地與 mRNA 上的特定的 3個堿基(即密碼子)配對.
解答:
解:密碼子是指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
故選:B.
點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密碼子的概念,只要考生識記密碼子的概念即可正確答題.對于此類試題,還需要考生注意遺傳信息、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概念、位置和功能.

27.(1分)(2011?河北學業(yè)考試)下列為四種核酸分子結構示意圖,其中可以代表轉(zhuǎn)運RNA的是()

A.

B.

C.

D.


考點:
RNA分子的組成和種類.
分析:
RNA分為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是單鏈結構,作為翻譯的模板;tRNA具有“三葉草”結構,能識別密碼子并轉(zhuǎn)運相應的氨基酸;rRNA為單鏈結構,是組成核糖體的重要成分.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圖A表示mRNA,A錯誤;
B、圖B具有“三葉草”結構,為tRNA,B正確;
C、圖C具有雙螺旋結構,應為DNA,C錯誤;
D、圖D中RNA是組成核糖體的成分,因為rRNA,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RNA分子的組成和種類,要求考生識記RNA分子的種類及結構,尤其是tRNA,能準確判斷各選項中物質(zhì)的名稱,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即可.

28.(1分)(2015?廣州)酪氨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膚和毛囊等處的細胞中,它能促使酪氨酸轉(zhuǎn)變?yōu)楹谏?,若編碼此酶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將導致白化病,這種現(xiàn)象說明()

A.
性狀的改變與基因無關
B.
性狀能控制基因的表述

C.
性狀由基因決定
D.
基因不能決定性狀

考點:
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分析:
基因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人的白化癥狀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而引起的.
解答:
解:A、基因突變可能引起性狀的改變,A錯誤;
B、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還可通過控制蛋白質(zhì)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錯誤;
C、酪氨酸酶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膚和毛囊等處的細胞中,若編碼酪氨酸酶酶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它就不能促使酪氨酸轉(zhuǎn)變?yōu)楹谏兀瑢е掳谆?,這種現(xiàn)象說明生物性狀由基因決定,C正確;
D、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生物體的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D錯誤.
故選:C.
點評:
考查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能力.

2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基因突變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誘導

B.
基因突變都是有害的

C.
基因突變一定引起表現(xiàn)型的改變

D.
某些化學物質(zhì)可以引起基因突變

考點:
基因突變的特征;誘發(fā)基因突變的因素.
分析:
1、基因突變的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2、基因突變發(fā)生的原因:內(nèi)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包括化學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3、基因突變分為自發(fā)突變和人工誘變.
4、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原因有:
①體細胞中某基因發(fā)生改變,生殖細胞中不一定出現(xiàn)該基因;
②若親代DNA某堿基對發(fā)生改變而產(chǎn)生隱性基因,隱性基因傳給子代,子代為雜合子,則隱性性狀不會表現(xiàn)出來;
③不同密碼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狀是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時基因改變,但性狀不一定表現(xiàn).
解答:
解:A、基因突變也可能是復制時出現(xiàn)差錯引起的,A錯誤;
B、基因突變多數(shù)是有害的,少數(shù)是有利的,B錯誤;
C、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等原因,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引起表現(xiàn)型的改變,C錯誤;
D、化學物質(zhì)(如堿基類似物)可以引起基因突變,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類型、特點、原因及意義等基礎知識,掌握基因突變與性狀改變之間的關系,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0.(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母生九子,連母十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
基因突變
B.
基因重組

C.
染色體結構變異
D.
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考點:
基因重組及其意義.
分析:
基因重組:
1、概念: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
2、類型:
(1)自由組合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
(2)交叉互換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fā)生重組.
3、意義:(1)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對生物的進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解答:
解: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后代具有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組.因此,“﹣母生九子,連母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組.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重組的相關只是,要求考生識記基因重組的概念、類型及意義,能根據(jù)題干信息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3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嬰兒不能消化乳糖,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他的半乳糖苷酶分子中有一個氨基酸替換為另一個氨基酸,而導致半乳糖苷酶失去功能,其原因是半乳糖苷酶基因中的一個堿基發(fā)生了()

A.
缺失
B.
增添
C.
替換
D.
插入和缺失

考點:
基因突變的特征.
分析: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其中堿基對增添或缺失的數(shù)目不是3的整數(shù)倍時,會導致突變位點之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而堿基對的替換往往只改變一個氨基酸.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半乳糖苷酶基因中缺失一個堿基對會導致該突變位點之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與題意不符,A錯誤;
B、半乳糖苷酶基因中增添一個堿基對會導致該突變位點之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與題意不符,B錯誤;
C、半乳糖苷酶基因中替換一個堿基對,一般只會改變一個氨基酸,與題意相符,C正確.
D、半乳糖苷酶基因中插入和缺少一個堿基對會導致該突變位點之后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改變,與題意不符,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類型、特點及意義,掌握基因突變與氨基酸序列改變之間的關系,明確堿基對的替換往往只改變一個氨基酸,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

32.(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果樹的葉芽若在早期發(fā)生突變后,可長成變異枝條,但其長勢一般較弱或受到抑制.這表明基因突變具有()

A.
隨機性
B.
普遍性
C.
多方向性
D.
有害性

考點:
基因突變的特征.
分析:
基因突變的特點:
a、普遍性;
b、隨機性;
c、低頻性;
d、多數(shù)有害性;
e、不定向性.
解答:
解:由于發(fā)生突變后長成的變異枝條,其長勢一般較弱或受到抑制,這表明基因突變具有有害性.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特點,對基因突變特點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3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表是針對4種人類遺傳病的親本組合提出的優(yōu)生指導,其中正確的是()
選項
遺傳病
遺傳方式
夫妻基因型
優(yōu)生指導
A
抗維生素D佝僂病
X染色體顯性遺傳
XaXa×XAY
選擇生男孩
B
紅綠色盲癥
X染色體隱性遺傳
XbXb×XBY
選擇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Aa×Aa
選擇生女孩
D
并指癥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Tt×tt
選擇生男孩


A.
A
B.
B
C.
C
D.
D

考點:
人類遺傳病的監(jiān)測和預防.
分析:
本題是對根據(jù)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進行遺傳病的檢測和預防的考查,分析選項中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根據(jù)遺傳方式選擇正確的遺傳病預防的方法.
解答:
解:A、由于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基因型為XaXa與XA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都患病,男孩不患病,因此應該選擇生男孩,A正確;
B、紅綠色盲癥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基因型為XbXb與XBY的夫妻,后代中女孩不患病,男孩患病,因此應該選擇生女孩,B正確;
C、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發(fā)病概率與性別無關,不能通過選擇性別避免后代遺傳病的發(fā)生,要通過基因檢測進行預防,C錯誤;
D、并指癥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發(fā)病概率與性別無關,不能通過選擇性別避免后代遺傳病的發(fā)生,要通過堿基檢測進行預防,C錯誤.
故選:AB.
點評:
根據(jù)遺傳病的遺傳方式進行人類遺傳病的檢測和預防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34.(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含兩個染色體組的配子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應該叫()

A.
單倍體
B.
配子體
C.
多倍體
D.
二倍體

考點:
染色體組的概念、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
分析:
判斷一個個體是單倍體還是幾倍體的關鍵是看該個體是由什么發(fā)育來的.若該個體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發(fā)育來的,則為單倍體;若該個體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體細胞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由配子直接發(fā)育形成,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的生物個體稱為單倍體.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要求考生識記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掌握判斷一個個體是單倍體還是幾倍體的關鍵,再作出準確的判斷.

35.(1分)(2015?廣州)農(nóng)業(yè)技術員培育無子西瓜時,需要經(jīng)過人工誘導二倍體幼苗形成四倍體的步驟,該步驟所采用的誘導措施是()

A.
紫外線照射
B.
X射線照射
C.
秋水仙素處理
D.
亞硝酸鹽處理

考點:
染色體組的概念、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
分析:
四種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單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
方法
雜交→自交→選優(yōu)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
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解答:
解:A、紫外線照射能誘發(fā)基因突變,A錯誤;
B、X射線照射能誘發(fā)基因突變,B錯誤;
C、秋水仙素處理能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導致細胞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C正確;
D、亞硝酸鹽處理能誘發(fā)基因突變,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多倍體培育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6.(1分)(2014?武威一模)育種專家用高桿抗銹病水稻與矮桿不抗銹病水稻雜交,培育出了矮桿抗銹病水稻,這種水稻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
基因突變
B.
染色體變異

C.
基因重組
D.
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

考點:
雜交育種.
分析:
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經(jīng)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原理是基因重組.
解答:
解:將一個品種水稻的抗銹病性狀和另一個品種水稻的矮桿性狀集中到一個品種,是雜交育種,其原理是基因重組,C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雜交育種的概念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37.(1分)(2014?陽江)科學家將甜椒種子送往太空接受輻射一段時間后,在地面種植和篩選,培育出大果實的“太空甜椒”,這種育種方法稱為()

A.
誘變育種
B.
單倍體育種
C.
雜交育種
D.
轉(zhuǎn)基因育種

考點:
誘變育種.
分析:
四種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單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
方法
(1)雜交→自交→選優(yōu)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
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解答:
解:科學家將甜椒種子送往太空接受輻射一段時間后,由于輻射誘變,使植物出現(xiàn)基因空變,再通過地面種植和篩選,培育出大果實的“太空甜椒”.因此,培育出大果實的“太空甜椒”的育種方法稱為誘變育種.
故選:A.
點評:
育種實際上是對遺傳基本規(guī)律和變異知識的應用,考試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種為背景,綜合考查誘變育種、雜交育種、單倍體和多倍體育種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這部分需要重點理解育種的原理.

38.(1分)(2014秋?淮南期末)基因工程能夠定向改變生物的某些性狀,目前已應用于醫(yī)藥衛(wèi)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下列屬于基因工程應用的實例是()

A.
無子西瓜
B.
四倍體葡萄
C.
試管嬰兒
D.
轉(zhuǎn)基因抗蟲棉

考點: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分析:
1、植物基因工程的應用:(1)抗蟲轉(zhuǎn)基因植物;(2)抗病轉(zhuǎn)基因植物;(3)抗逆轉(zhuǎn)基因植物;(4)轉(zhuǎn)基因改良植物品質(zhì).總之基因工程在農(nóng)業(yè)上用于生產(chǎ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品種,能產(chǎn)生抗逆性品種.
2、動物基因工程的應用:(1)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外源生長激素基因;(2)改善畜產(chǎn)品的品質(zhì);(3)轉(zhuǎn)基因動物生產(chǎn)藥物;(4)轉(zhuǎn)基因動物作器官移植的供體;(5)基因工程藥物,如人胰島素、細胞因子、抗體、疫苗、生長激素、干擾素等.
解答:
解:A、無籽西瓜是多倍體育種的應用實例,A錯誤;
B、四倍體葡萄也是多倍體育種的應用實例,B錯誤;
C、試管嬰兒技術是胚胎工程的應用實例,C錯誤;
D、轉(zhuǎn)基因抗蟲棉是基因工程的應用實例,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驟,了解基因工程在農(nóng)業(yè)、醫(yī)療等方面的應用,再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

3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基因工程的具體操作中,要使目的基因與對應的運載體重組,所需的兩種工具酶是()
①限制酶 ②DNA連接酶 ③解旋酶 ④DNA聚合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考點: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分析:
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種工具: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
(1)限制酶: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兩種.
(2)DNA連接酶:連接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3)運載體:常用的運載體:質(zhì)粒、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
解答:
解:在基因工程的具體操作中,需要限制酶來切割以獲取目的基因,同時需要相同的限制酶切割運載體以獲取與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再通過DNA連接酶連接目的基因和運載體.因此要使目的基因與對應的運載體重組,所需的兩種工具酶是①限制酶和②DNA連接酶.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工具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

40.(1分)(2011?河北學業(yè)考試)基因工程操作所使用的工具中,被稱為基因“剪刀”的是()

A.
DNA限制酶
B.
DNA連接酶
C.
DNA聚合酶
D.
RNA聚合酶

考點: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
分析:
DNA重組技術至少需要三種工具: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
(1)限制酶: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裂.
(2)DNA連接酶:兩個DNA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形成重組DNA.
(3)運載體:常用的運載體有質(zhì)粒、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
解答:
解:A、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能特異性識別特定的核苷酸系列,并在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處切割質(zhì)粒和目的基因,稱為“基因的剪刀”,A正確;
B、DNA聚合酶能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到已有的DNA片段上,不是“基因的剪刀”,B錯誤;
C、DNA聚合酶一般用于合成DNA,不是“基因的剪刀”,C錯誤;
D、RNA聚合酶用于轉(zhuǎn)錄過程,合成mRNA,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相關知識,考生要能夠識記基因工程三種工具的作用,能夠根據(jù)作用的特點對應“手術刀”、“縫合針”和“運輸工具”,屬于簡單題.

41.(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不屬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的是()

A.
生存斗爭
B.
適者生存
C.
獲得性遺傳
D.
過度繁殖

考點:
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
分析:
拉馬克的進化學說: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基礎)、生存斗爭(動力)、遺傳變異(內(nèi)因)和適者生存(結果).
解答:
解:A、生存斗爭屬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nèi)容,A正確;
B、適者生存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nèi)容,B正確;
C、獲得性遺傳為拉馬克的進化學說內(nèi)容,C錯誤;
D、過度繁殖屬于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自然選擇學說的相關內(nèi)容,能正確區(qū)分自然選擇學說和拉馬克的進化學說是解題的關鍵.

42.(1分)(2015?廣州)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A.
基因
B.
染色體
C.
個體
D.
種群

考點: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nèi)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BCD、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習的重點知識.要注意辨析,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了,但不一定產(chǎn)生新的物種.新物種的產(chǎn)生必須要經(jīng)過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不一定要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

43.(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

A.
一個湖泊里的全部魚
B.
一個森林里的全部猴

C.
一個草原上的全部羊
D.
一個校園里的全部毛白楊

考點:
種群的特征.
分析:
1、種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特點是個體間彼此可以交配,實現(xiàn)基因交流.
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間內(nèi)所有生物種群的集合體,它具有一定的結構、一定的種類構成和一定的種間相互關系,并在環(huán)境條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復出現(xiàn).
解答:
解:A、一個湖泊中的全部魚包括多個物種,不屬于種群,A錯誤;
B、一個森林中的全部猴包括多個物種,不屬于種群,B錯誤;
C、一個草原上的全部羊包括多個物種,不屬于種群,C錯誤;
D、一個校園里的全部毛白楊屬于一個種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的判斷,屬識記內(nèi)容,相對簡單,應理解加記憶并舉,學生作答一般不會出現(xiàn)太多錯誤,解題時抓住種群概念中的“兩同一全”.

44.(1分)(2014春?桂林期末)某昆蟲的體色黑色(B)對灰色(b)為顯性.生活在某一區(qū)域內(nèi)的該昆蟲種群,原來B與b的基因頻率各為50%,后來該區(qū)域煤煙污染嚴重,若干年后發(fā)現(xiàn)B的基因頻率為90%,b的基因頻率為10%.由此可推斷()

A.
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
B.
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

C.
該種群產(chǎn)生了新物種
D.
該種群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

考點:
基因頻率的變化.
分析: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
解答:
解:由題意知,由于該區(qū)域煤煙污染嚴重種群的A基因頻率由50%變?yōu)?0%,a基因頻率由50%變?yōu)?0%,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化,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
A、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化,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A正確;
B、由A可知,B錯誤;
C、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chǎn)生生殖隔離,題干中不能判斷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因此不能說明形成了新物種,C錯誤;
D、由C分析可知,D錯誤.
故選:A.
點評:
對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和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

45.(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突變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B.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D.
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考點: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nèi)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A錯誤;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正確;
C、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正確;
D、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習的重點知識.要注意辨析,種群基因頻率改變意味著生物進化了,但不一定產(chǎn)生新的物種.新物種的產(chǎn)生必須要經(jīng)過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chǎn)生不一定要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

46.(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使用某種農(nóng)藥來防治某種害蟲,開始效果很顯著,但長期使用以后,效果越來越差,其原因()

A.
害蟲對農(nóng)藥產(chǎn)生了定向的變異

B.
害蟲對農(nóng)藥進行了定向選擇

C.
害蟲對農(nóng)藥產(chǎn)生了隔離

D.
農(nóng)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考點:
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分析:
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內(nèi)在的遺傳與變異引起的;在未使用農(nóng)藥前,某些害蟲個體已具有這種抗藥性,農(nóng)藥對害蟲的抗藥性進行了定向選擇;
解答:
解:A、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內(nèi)在的遺傳與變異引起的,A錯誤;
B、農(nóng)藥對害蟲的抗藥性進行了定向選擇,B錯誤;
C、使用某種農(nóng)藥來防治某種害蟲,開始效果很顯著,但長期使用以后,效果越來越差,原因是農(nóng)藥對害蟲進行了選擇,剩下的絕大多數(shù)都具有抗藥性,C錯誤;
D、農(nóng)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遺傳和變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47.(1分)(2012?興化市校級學業(yè)考試)馬與驢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產(chǎn)生的后代騾也是不可育的,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為)

A.
地理隔離
B.
生殖隔離
C.
誘變育種
D.
無性繁殖

考點:
物種的概念與形成.
分析:
物種的概念為: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nèi),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tài)下能夠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夠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個體.不同種生物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生殖隔離:不同物種之間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產(chǎn)生可育的后代的現(xiàn)象.可分為:生態(tài)隔離、季節(jié)隔離、性別隔離、行為隔離、雜種不育等.
解答:
解:馬與驢屬于兩個不同的物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產(chǎn)生的后代騾也是不可育的,說明了馬和驢屬于不同物種,因此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種的概念的理解,屬于理解范疇,較易.

48.(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0%,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60%,aa的個體占10%,基因A和a頻率分別是()

A.
45%、55%
B.
70%、30%
C.
60%、40%
D.
20%、80%

考點:
基因頻率的變化.
分析:
已知種群的基因型頻率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是: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
解答:
解;由題意知,AA=30%,Aa=60%,aa=10%,因此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為:A=30%+×60%=60%,a=10%+×60%=40%.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解題關鍵是根據(jù)種群的基因型頻率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的運用.

49.(1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某女性是紅綠色盲攜帶者,那么她的基因型為()

A.
XBXB
B.
XBXb
C.
XbXb
D.
XBY

考點:
伴性遺傳.
分析:
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發(fā)病特點是:
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交叉遺傳).
解答:
解:人的正常色覺和紅綠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的,所以女性中:正常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正常(攜帶者)個體的基因型為XBXb、色盲患者的基因型為XbXb;男性中:正常個體的基因型為XBY、色盲患者的基因型為XbY.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50.(1分)(2011秋?亳州期末)豌豆圓粒(R)對皺縮(r)為顯性,孟德爾將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了皺縮豌豆,說明()

A.
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
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C.
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皺縮豌豆為雜合子

D.
自交后代中圓粒皺縮比例應該為1:3

考點:
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應用.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豌豆圓粒(R)對皺縮(r)為顯性,一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了皺縮豌豆,發(fā)生了性狀分離,說明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解答:
解:A、R、r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A錯誤;
B、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導致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B正確;
C、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皺縮豌豆為隱性純合子,C錯誤;
D、自交后代中圓粒皺縮的比例應該為3:1,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的相關知識點,明確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簡答題(共5大題,每空2分,共50分)
51.(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如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親本中,父本是矮莖豌豆,母本是高莖豌豆.
(2)操作①叫去雄,操作②叫傳(授)粉;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要在要在花藥未成熟之前進行進行,操作過程中要動作輕、干凈、徹底,操作后要套上紙袋.
(3)紅花(A)對白花(a)為顯性,則雜種種子播下去后,長出的豌豆植株開的花為紅色色.
(4)若P皆為相對性狀的純合子,讓F1進行自交,F(xiàn)2的性狀中,紅花與白花之比為3:1,F(xiàn)2的遺傳因子類型有AA、Aa、aa,且比值為1:2:1.

考點:
單因子和雙因子雜交實驗.
分析:
分析題圖:人工異花授粉過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所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傳粉.
解答:
解:(1)在豌豆雜交實驗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矮莖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高莖植株.
(2)根據(jù)圖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傳粉;由于豌豆為自花傳粉且為閉花受粉植物,為確保雜交實驗成功,應在要在花藥未成熟之前進行,其動作要輕、要干凈、到達徹底去雄,操作后還要套上紙袋,防止外來花粉干擾實驗.
(3)已知紅花(A)對白花(a)為顯性,則雜種種子(Aa)播下去后,長出的豌豆植株開紅花.
(4)若P皆為純合子,則F1為雜合子(Aa),F(xiàn)1自交,F(xiàn)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高莖):Aa(高莖):aa(矮莖)=1:2:1,所以F2代高莖和矮莖之比為3:1.
故答案為:
(1)矮莖豌豆高莖豌豆
(2)去雄傳(授)粉要在花藥未成熟之前進行 動作輕、干凈、徹底 套上紙袋
(3)紅色
(4)3:1 AA、Aa、aa 1:2:1
點評:
本題結合人工異花授粉的過程圖,考查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基因分離定律及應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人工異花授粉過程,能判斷圖中各操作的明確及父本、母本的性狀;其次還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能根據(jù)題干要求答題.

52.(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基因型MmNn)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細胞含有4條染色體(數(shù)著絲點數(shù)目),有無同源染色體的存在?有(有/無).
(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3)若該細胞產(chǎn)生了一個mN生殖細胞,請寫出與之同時生成的其它三個生殖細胞的基因型mN、Mn、Mn.


考點:
配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示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基因型MmNn)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應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1)該圖所示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內(nèi)含有4條染色體,有同源染色體的存在,并正在分離,向細胞兩極移動.
(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3)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由于一個精原細胞只能產(chǎn)生兩種4個精細胞,所以若該細胞產(chǎn)生了一個mN生殖細胞,則與之同時生成的其它三個生殖細胞的基因型為mN、Mn、Mn.
故答案為:
(1)4 有
(2)一 二
(3)mN、Mn、Mn
點評:
本題結合某二倍體高等動物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考查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shù)分裂的具體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細胞所處的時期,同時能根據(jù)細胞質(zhì)的分裂方式判斷該動物的性別,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53.(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如圖是DNA分子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圖中5的名稱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
(2)2的名稱是脫氧核糖;7代表氫鍵.
(3)DNA分子復制時,首先要進行解旋,復制產(chǎn)生的每個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親代DNA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叫半保留復制.


考點:
DNA分子的復制;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DNA分子結構模式圖,其中1是磷酸,2是脫氧核糖,3、4都是含氮堿基,5是脫氧核苷酸,6是堿基對,7是氫鍵,8是脫氧核苷酸鏈的片段.
解答:
解:(1)圖中5是脫氧核苷酸,是組成DNA的基本單位.
(2)2是脫氧核糖,7是氫鍵.
(3)DNA分子復制時,首先要進行解旋,該過程需要解旋酶;復制產(chǎn)生的每個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親代DNA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叫半保留復制.
故答案為:
(1)脫氧核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
(2)脫氧核糖 氫鍵
(3)解旋 半保留復制
點評:
本題結合DNA分子片段模式圖,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數(shù)字的含義;識記DNA分子復制的條件、特點等知識,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54.(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此圖實線部分表示的規(guī)律是克里克提出來的,稱為中心法則
(2)人體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只有a、b、c(用字母表示).
(3)圖中d過程是逆轉(zhuǎn)錄,此過程要在逆轉(zhuǎn)錄酶的催化下才能完成.
(4)基因型為AA或Aa的豌豆由于有一個正?;駻,能表達合成淀粉分支酶,因而表現(xiàn)為圓粒,隱性純合子不能合成該酶,因而表現(xiàn)為皺粒,這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考點:
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基因、蛋白質(zhì)與性狀的關系.
分析:
分析題圖:a表示DNA分子的復制過程;b表示轉(zhuǎn)錄過程;b表示翻譯過程;d表示逆轉(zhuǎn)錄過程;e表示RNA分子的復制過程.其中逆轉(zhuǎn)錄和RNA的復制過程只發(fā)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細胞中.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1)此圖實線部分表示的規(guī)律是克里克提出來的,稱為中心法則.
(2)圖中d(逆轉(zhuǎn)錄)和e(RNA分子的復制)只發(fā)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細胞中,因此人體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只有a、b、c.
(3)圖中d是逆轉(zhuǎn)錄過程,此過程要在逆轉(zhuǎn)錄酶的催化下才能完成.
(4)基因型為AA或Aa的豌豆由于有一個正常基因A,能表達合成淀粉分支酶,因而表現(xiàn)為圓粒,隱性純合子不能合成該酶,因而表現(xiàn)為皺粒,這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故答案為:
(1)中心法則
(2)a、b、c
(3)逆轉(zhuǎn)錄酶
(4)酶 代謝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中心法則及其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中心法則的主要內(nèi)容及后人對其進行的補充和完善,能準確判斷圖中個各過程的名稱,再結合所需的只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55.(10分)(2014秋?長沙校級期末)通過測交實驗,孟德爾成功地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如圖是測交實驗的分析圖解,請在空格上(1)~(5)填上相關內(nèi)容:
(1)D(2)d(3)高莖
(4)矮莖(5)1:1.


考點:
測交方法檢驗F1的基因型.
分析:
一對相對性狀的測交實驗過程:

解答:
解:(1)DD只能產(chǎn)生一種配子,即含有D的配子;
(2)dd只能產(chǎn)生一種配子,即含有d的配子;
(3)Dd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即高莖;
(4)dd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即矮莖;
(5)測交結果是表現(xiàn)性和基因型之比均為1:1.
故答案為:
(1)D
(2)d
(3)高莖
(4)矮莖[
(5)1:1
點評:
本題比較基礎,考查一對相對性狀測交實驗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測交的概念,能準確寫出測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再完善測交的遺傳圖解即可.


相關試卷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文)試題(掃描版):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文)試題(掃描版),共9頁。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共3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原文填空,簡答填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題 PDF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題 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理生物《2015屆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pdf、高二理生物《2015屆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理科)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14-2015學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理科)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模擬試卷(一)生物答案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模擬試卷(一)生物答案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模擬試卷(一)生物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高三模擬試卷(一)生物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PDF版)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PDF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