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八一學(xué)校2022-2023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物理A試卷(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八一學(xué)校2022-2023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物理A試卷(含答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2023學(xué)年定遠縣八一學(xué)校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A卷)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9小題,共27.0分)
1. 手機的拍照功能為人們的現(xiàn)代生活帶來便利,如圖是用自拍桿進行自拍的情景。下列關(guān)于手機自拍說法正確的是(????)
A. 手機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凹透鏡
B. 通過鏡頭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C. 拍攝者應(yīng)位于鏡頭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D. 與手持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拍出頭部的像更小
2. 如圖為船閘工作示意圖,閥門A關(guān)閉時,打開閥門B,則(????)
A. 閘室與上游構(gòu)成連通器 B. 閘室與下游構(gòu)成連通器
C. 閘室中的水位逐漸上升 D. 閘室中的水位保持不變
3. 小華在訓(xùn)練爬桿和爬繩時,先后順著桿向下勻速直線滑落和沿著繩勻速向上爬,握桿的力小于抓繩的力,且下滑時速度大于爬升的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爬繩和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均豎直向上
B. 繩子更粗糙,所以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C. 抓繩的力更大,所以爬繩時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D. 下滑時速度更大,所以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4. 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dāng)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則(????)
A. 甲杯中的鹽水密度較大 B. 乙杯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較大
C. 雞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D. 雞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5. 下列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如圖中撞擊錘柄下端緊固錘頭時,利用了錘柄的慣性
B. 如圖運動員助跑跳遠,利用了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的原理
C. 如圖中汽車在轉(zhuǎn)彎時減速,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D. 如圖中汽車的安全氣囊可以減小乘客的慣性
6. 關(guān)于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手托起物理書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手的支持力對書做了功
B. 用手托著物理書靜止不動,手的支持力對書做了功
C. 用手托著物理書在路面上水平向前勻速移動一段路程,手對書做了功
D. 用手拋出物理書,離開手后書在空中向前運動的過程中,推力對書做了功
7. 下列對物理量的估計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A. 一本物理書的重力大約是0.3N
B. 海拔五千多米的哨所,水的沸點約為100℃
C. 一個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可以支撐約10m高的水柱
D. 中學(xué)生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2×105Pa
8. 如圖所示,物塊A和輕質(zhì)彈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彈簧右端與物塊不相連,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向左移動物塊壓縮彈簧至B處,靜止釋放物塊A,它將(????)
A. 保持靜止 B. 先加速后勻速運動
C. 先加速后減速運動 D. 先加速再減速,最后勻速運動
9. 如圖所示,當(dāng)水平拉力F=40N時,恰好可以使物體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物體重為300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60N,假如在5s時間內(nèi),物體水平移動了0.8m,不計繩和滑輪的自重,則在此過程中(????)
A. 拉力F做功為32J B. 物體重力做功為240J
C. 額外功為48J D. 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28.0分)
10. 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 N;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用它測量質(zhì)量約為9kg的物體的重力。
11. 如圖所示,在2023年平頂山市“市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上,隊員用腳將足球踢出,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 ;同時腳也會覺得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 的。
12. 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代貨物裝船的場景。此時木棒屬于______ 桿(選填“省力”、“等臂”或“費力”),將重1000N的貨物提升1.5m,杠桿對貨物做功為______ J。木棒的扶手處往往比較粗糙,是通過______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13. 將一個重240N的物體勻速推到斜面頂端,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為120N,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3m,上升的高度h=1.2m,則物體受到摩擦力是______ ,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
14. 如圖所示,重為5N的木塊A靜止在水中,繩子的拉力為4N,木塊A所受浮力的是______ N;剪斷繩子,木塊A浮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體積是______ m3。(ρ水=1.0×103kg/m3)
15. 2023年哈爾濱市中小學(xué)生足球比賽中,我區(qū)第五小學(xué)足球隊以7:0的比分戰(zhàn)勝對手,如圖是小隊員傳球時的一段運動軌跡,其中足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_____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的重力勢能。若不計空氣阻力,足球在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______ 能,此過程足球的機械能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6. 疊羅漢是一種兩人以上層層疊成各種造型的游戲,也是一種高難度的雜技。如圖所示為6人疊成的三層靜態(tài)造型,假設(shè)每個人的質(zhì)量均為60kg,每只腳鞋底的面積均為250cm2,則最底層右邊的羅漢一只腳對地面的壓力是______ N,最底層中間的羅漢腳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 Pa。
17. 如圖所示為廚房常用吸盤掛鉤。吸盤能夠吸在墻壁上是因為吸盤內(nèi)部的氣壓______ 外界大氣壓,吸盤受到的摩擦力______ 吸盤和重物受到的總重力(兩空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高原地區(qū)的人們做飯時要使用高壓鍋,是因為海拔較高的地方氣壓較______ ,水的沸點低不易煮熟飯。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18. 如圖所示,OA是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杠桿,在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請畫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杠桿所受的阻力F2。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0分)
19.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把杠桿放在支架上后,在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這時的杠桿處于______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2)調(diào)節(jié)好的杠桿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向上拉動杠桿使其水平在位置平衡,此操作的好處是______ 。
(3)如圖丙,當(dāng)杠桿水平在位置平衡時,與乙圖相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圖丁為小明利用所學(xué)知識自制的桿秤(自重不計)。已知秤砣的質(zhì)量為0.5kg,當(dāng)杠桿水平靜止時,被測物和秤砣到秤紐的距離分別為0.04m、0.2m可估算出被測物質(zhì)量為______ kg,為提高桿秤的測量范圍,提紐應(yīng)向______ 移動(選填“左”“右”)。
20. 如圖所示,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cè)壓強不同時其形狀為一凹面。它可以用來做“探究液體壓強是否跟深度、液體密度有關(guān)”的實驗。
(1)在容器兩側(cè)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分析現(xiàn)象可得出初步結(jié)論:______ 。
(2)若要檢驗“深度相同時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這一結(jié)論,請寫出相關(guān)的操作:______ 。
21. 某物理小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時,設(shè)計的實驗步驟示意圖如下。
(1)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______ ,被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 (均用測得物理量的符號來表示);
(2)如果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在水中,______ (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實驗;
(3)該小組同學(xué)對實驗過程又進行了討論補充,用其它液體進行了多次實驗,從而得出結(jié)論F浮______ G排(填“>”“=”或“2f,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yīng)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ρ物時物體漂浮,所以乙杯中鹽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鹽水的密度,故A錯誤;
B、由于兩杯中液面相平,根據(jù)p=ρgh可知,乙杯底受到的壓強大于甲杯底受到的壓強,故B正確;
CD、因為物體漂浮或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雞蛋在兩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雞蛋的重力,故CD錯誤。
故選:B。
(1)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兩者所受浮力關(guān)系和液體密度關(guān)系;根據(jù)p=ρgh判斷對杯底的壓強關(guān)系;
(2)根據(jù)漂浮或懸浮條件即可判斷浮力關(guān)系。
本題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和液體壓強公式的應(yīng)用,一定要掌握物體浮沉情況與密度的關(guān)系,同時要搞清不同狀態(tài)下(漂浮、懸浮)物體所受重力與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
5.【答案】C?
【解析】解:A、將錘柄在石墩上撞擊時,錘柄停止運動,松動的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這是利用了錘頭的慣性,故A錯誤;
B、運動員助跑跳遠,利用了人的慣性,但慣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與運動速度無關(guān),故B錯誤;
C、汽車在轉(zhuǎn)彎時減速,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C正確;
D、慣性的決定因素是質(zhì)量,安全氣囊并不能減小乘客的慣性,故D錯誤。
故選:C。
(1)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人們可以利用慣性,慣性也能為人們帶來危害;
(2)慣性是物體的性質(zhì),只能說具有慣性,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
(3)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
本題主要考查有關(guān)慣性的知識,知道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
6.【答案】A?
【解析】解:A、用手托起物理書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書在支持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手的支持力對書做了功,故A正確;
B、用手托著物理書靜止不動,書在手的支持力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所以手的支持力對書不做功,故B錯誤;
C、用手托著物理書在路面上水平向前勻速移動一段路程,在水平方向移動了距離,手的支持力沿豎直方向,所以手對書不做功,故C錯誤;
D、用手拋出物理書,離開手后書在空中向前運動的過程中,此時書不再受到人的推力,所以推力對書不做功,故D錯誤。
故選:A。
做功包含兩個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明確三種情況不做功:一是有力無距離(例如:推而未動),二是有距離無力(靠慣性運動),三是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
7.【答案】C?
【解析】解:A、一本物理書的重力大約是2N,故A錯誤;
B、海拔越高,水的沸點越低,海拔五千多米的哨所,水的沸點約為80℃,故B錯誤;
C、1個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等于76cm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1.013×105Pa,能支撐約10m高的水柱,故C正確;
D、中學(xué)生每只鞋的底面積大約為200cm2,即0.02m2,雙腳面積S=0.04m2,
中學(xué)生的體重大約為50kg,壓力F=G=mg=50kg×10N/kg=500N,壓強p=FS=500N0.04m2=1.25×104Pa,故D錯誤。
故選:C。
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要求我們能根據(jù)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測一些物理量。例如:長度、質(zhì)量、時間、溫度、力、速度、電功率、電流、電壓等。解答估測選擇題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一些數(shù)據(jù)作為根據(jù),進行單位換算,有時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本題考查了對重力、沸點、長度、壓強的估測,注重理論與實際差異的應(yīng)變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8.【答案】B?
【解析】解:A.向左移動物塊壓縮彈簧至B處,靜止釋放物塊A,它將受到彈簧對它向右的彈力而向右運動,故A不正確;
B.靜止釋放物塊A,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物塊A的動能,動能越大速度越大,到物塊離開彈簧時速度最大,因為水平面光滑,所以物塊A先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故B正確;
C.由于水平面光滑,不受摩擦力,物塊離開彈簧后不會減速,故C不正確;
D.靜止釋放物塊A后,彈簧的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物塊A的動能,動能越大速度越大,到物塊離開彈簧時速度最大,所以不會先加速再減速,故D不正確。
故選:B。
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且阻礙它恢復(fù)原來形狀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水平面光滑沒有摩擦,物塊A水平方向只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時使物塊獲得一定的速度,離開彈簧后物塊的運動狀態(tài)取決于它的受力情況,物體若不受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本題解答時有兩點要特別注意:一是在彈簧恢復(fù)形變時,物塊是做加速運動;二是在離開彈簧后,物塊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9.【答案】D?
【解析】解:A、由圖可知,n=2,則拉力做的總功為:
W總=Fs繩=Fns物=40N×2×0.8m=64J,故A錯誤;
B、由于物體水平移動,物體在重力的方向上(豎直向下)沒有移動距離,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為0J,故B錯誤;C、拉力做的有用功為W有=fs物=60N×0.8m=48J,
W額=W總-W有=64J-48J=16J,故C錯誤;
D、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η=W有W總=48J64J×100%=75%,故D正確。
故選:D。
(1)根據(jù)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shù),利用W總=Fs繩=Fns物求出拉力做的總功;
(2)物體水平運動,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上沒有移動距離,據(jù)此判斷重力是否做功;
(3)根據(jù)W有=fs物求出有用功,利用W總=W有+W額求出額外功;
(4)根據(jù)η=W有W總求出該裝置的機械效率。
本題考查了做功公式和滑輪組機械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明確額外功和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是關(guān)鍵。
10.【答案】3.6? 不能?
【解析】解:(1)由圖知,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所以示數(shù)為3.6N;
(2)9kg的物體的重力G=mg=9kg×10N/kg=90N,而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示數(shù)為5N,所以不能測量質(zhì)量約為9kg的物體的重力。
故答案為:3.6;不能。
(1)在進行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時,注意分度值;
(2)根據(jù)G=mg進行判斷。
此題是一道與彈簧測力計有關(guān)的綜合題,考查了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難度不大,掌握基本規(guī)律是解答的關(guān)鍵。
11.【答案】運動狀態(tài)? 相互?
【解析】解:隊員用腳將足球踢出,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同時腳也會覺得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tài);相互。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方向的改變和速度的改變;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題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屬于力學(xué)中的基礎(chǔ)知識,是學(xué)生容易出錯的問題。
12.【答案】省力? 1500? 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解:此木棒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
杠桿對貨物做的功W=Gh=1000N×1.5m=1500J;
木棒的扶手處往往比較粗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
故答案為:省力;1500;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此木棒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據(jù)此判斷屬于哪類杠桿;
根據(jù)W=Gh計算杠桿對貨物做的功;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壓力。
本題考查了杠桿的知識、摩擦力的知識、功的計算,屬于基礎(chǔ)題。
13.【答案】24N? 80%?
【解析】解:因為G=240N,h=1.2m,
所以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W有=Gh=240N×1.2m=288J;
F=120N,s=3m,
拉力做的功:
W總=Fs=120N×3m=360J;
由W額=fs可得摩擦力:
f=W額s=W總-W有用s=360J-288J3m=24N。
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η=W有用W總×100%=288J360J×100%=80%。
故答案為:24N;80%。
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利用W=Gh計算有用功;
推力所做的功是總功,利用W=Fs計算總功;
額外功等于總功減有用功,摩擦力等于額外功與斜面長的比值;
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
此題考查了功的計算與斜面的機械效率,同時也明確了斜面也是一種省力的機械,任何機械省力但不省功。
14.【答案】9? 4×10-4?
【解析】解:
由題意知,木塊A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下的拉力而平衡,
則有所受浮力
F浮=G+F拉=5N+4N=9N;
因為木塊浸沒水中,則V木=V排=F浮ρ水g=9N1×103kg/m3×10N/kg=9×10-4m3;
當(dāng)剪斷繩子,木塊A浮在水面時,F(xiàn)浮'=G=5N,
排開水的體積V排'=F浮'ρ水g=5N1.0×103kg/m3×10N/kg=5×10-4m3;
露出水面的體積V露=V木-V排'=9×10-4m3-5×10-4m3=4×10-4m3。
故答案為:9;4×10-4。
根據(jù)木塊A受重力、浮力、拉力而平衡,據(jù)此列式求出所受浮力;
根據(jù)木塊A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求出浮力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排開水的體積,木塊A的體積減去排開水的體積即為露出水面的體積。
本題考查了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平衡力知識的應(yīng)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難度適中。
15.【答案】小于? 動? 不變?
【解析】解:足球在A點和B點,質(zhì)量不變,在A點的高度小于在B點的高度,所以在A點的重力勢能小于在B點的重力勢能。
若不計空氣阻力,足球在下落的過程中,此過程足球的機械能不變;同時因質(zhì)量不變,高度變小,重力勢能減少,所以動能增大,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故答案為:小于;動;不變。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不計空氣阻力時,機械能沒有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守恒。
此題考查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深入理解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16.【答案】600? 2.4×104?
【解析】解:每個人的重力為G=mg=60kg×10N/kg=600N,
在水平面上整個疊羅漢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6個人的重力,即F=6G=6×600N=3600N,
下面3個人6只腳與地面接觸,所以每只腳承受的壓力為F'=16F=16×3600N=600N;
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250cm2=2.5×10-2m2,
最底層中間的羅漢腳對地面的總面積是S總=2×2.5×10-2?m2=5×10-2m2,
最底層中間的羅漢腳對地面的壓力是F2=26F=26×3600N=1200N,
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FS=1200N5×10-2m2=2.4×104Pa。
故答案為:600;2.4×104。
在水平面上整個疊羅漢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6個人的重力,下面3個人6只腳與地面接觸,據(jù)此求得每只腳承受的壓力;先求得最底層中間的羅漢腳對地面的壓力,再利用p=FS求得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此題考查了壓強的計算,求得壓力大小是解題關(guān)鍵。
17.【答案】小于? 等于? 小?
【解析】解:排凈吸盤內(nèi)的空氣,使里面的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壓在墻上;
吸盤不會掉下來,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吸盤受力平衡,吸盤受墻壁對吸盤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和自身的重力及懸掛物向下的拉力,且懸掛物對吸盤向下的拉力等于物體重力,故吸盤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吸盤和重物受到的總重力;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高原上氣壓低,液體的沸點低,高原地區(qū)的人們做飯時要使用高壓鍋。
故答案為:小于;等于;小。
排凈吸盤內(nèi)的空氣,使里面的大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將吸盤壓在墻上;
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時,為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兩個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據(jù)平衡力的特點解題就可;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
本題考查大氣壓的應(yīng)用與變化,以及二力平衡,屬于中檔題。
18.【答案】解:支點為O,延長動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向動力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為動力臂l1;
杠桿的重力為阻力,阻力作用點在杠桿的重心處,從杠桿的重心豎直向下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阻力,如圖所示:
?
【解析】(1)力臂的畫法:支點為O,延長動力的作用線(用虛線);從支點向動力作用線作垂線(用雙箭頭),標(biāo)出力臂l1;
(2)先確定阻力作用點,然后從阻力作用點畫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本題考查了力的示意圖、力臂的畫法,注意: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不是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19.【答案】平衡? 左? 便于測量力臂? 變大? 2.5? 左?
【解析】解:(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的位置,所以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
杠桿停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左端上翹,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平衡螺母向上翹的左端移動;
(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測量力臂;
(3)彈簧測力計在M位置時,力臂是紅色的線段;彈簧測力計在N位置時,力臂是綠色的線段。根據(jù)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和阻力臂都不變,動力臂變短,動力變大,故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
(4)如圖丁:以O(shè)為支點,因為杠桿平衡,
所以G物L(fēng)左=G砣L右,
即:m物gL左=m2gL右,
所以m物=m砣L右L左=0.5kg×0.2m0.04m=2.5kg;
秤砣質(zhì)量m不變,即動力不變,若桿秤的稱量范圍變大,則阻力變大,由杠桿平衡條件知,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變大,由于阻力臂與動力臂的和等于桿秤的長度是一定的,則
應(yīng)減小阻力臂,增大動力臂,所以提紐應(yīng)向左端移動。
故答案為:(1)平衡;左;(2)便于測量力臂;(3)變大;(4)2.5;左。
(1)杠桿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杠桿都處于平衡平衡狀態(tài);杠桿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和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都稱為杠桿平衡。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翹的一端移動;
(2)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測量力臂;
(3)根據(jù)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變短,動力變大;
(4)知道秤砣的質(zhì)量和兩邊力臂的大小,利用重力公式和杠桿的平衡條件求被測物的質(zhì)量;
知道提高桿秤的測量范圍是保持秤砣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分析力臂的變化。
對于杠桿的平衡,學(xué)生容易認(rèn)為杠桿在平衡位置靜止是平衡狀態(tài),在其它位置靜止和勻速轉(zhuǎn)動容易被忽視。對于杠桿平衡的問題,正確運用杠桿平衡條件是關(guān)鍵。
20.【答案】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在容器兩邊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觀察橡皮膜的形變。?
【解析】解:(1)控制液體密度相同,深度不同,看到橡皮膜向液體淺的一邊凸起,說明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2)若要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要控制液體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則應(yīng)在容器兩側(cè)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觀察橡皮膜的形變。
故答案為:(1)同種液體,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在容器兩邊裝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體,觀察橡皮膜的形變。
(1)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
(2)要探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則應(yīng)使液體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
此題是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和密度的關(guān)系,考查了對控制變量法的應(yīng)用,在實驗中注意怎樣控制變量和改變變量。
21.【答案】G-F? G2-G1? 能? =? AB?
【解析】解:(1)由圖可知,物體的重力為G,浸沒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受到水的浮力F浮=G-F;
空桶重為G1,桶和排開水的總重為G2,則被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2-G1;
2)無論物體是否完全浸沒,物體所受的浮力都等于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所以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在水中,仍能完成本實驗。
(3)由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G-F=G2-G1,對實驗過程又進行了討論補充,用其它液體進行了多次實驗,從而得出結(jié)論F浮=G排,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
(4)A、測拉力時物體碰到溢水杯底部,此時物體受到底部的支持力,會彈簧測力計拉力F減小,根據(jù)公式F浮=G-F可知,浮力變大,會大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故A符合題意;
B、先測桶和排開液體的總重力,把水倒出再測桶的重力時,由于桶內(nèi)壁上會沾少量的水,導(dǎo)致所測桶的重力變大,根據(jù)公式G排=G2-G1;可知,G排會變小,物體所受的浮力會大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故B符合題意;
C、向溢水杯注入液體時,液體正在向外流就將空桶放在溢水口下面了,這樣會導(dǎo)致桶內(nèi)水的重力大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那么物體所受的浮力會小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AB。
故答案為:(1)G-F;G2-G1;(2)能;(3)=;(4)AB。
(1)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得出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2)若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仍能用實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3)比較浮力與G排的大小,可得阿基米德原理;
(4)實驗中計算出的浮力偏大或排出液體的重力偏小,都可導(dǎo)浮力大于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本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考查稱重法測浮力、歸納法的運用與誤差分析。
22.【答案】解:(1)水桶內(nèi)水深h=30cm=0.3m,
水對桶底的壓強為:p=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
(2)水對桶底的壓強比桶對地面的壓強小800Pa,則桶對地面的壓強為:p桶=3×103Pa+800Pa=3.8×103Pa;
桶對地面的壓力F為:F=p桶S=3.8×103Pa×5×10-3m2=19N;
(3)水和水桶的總重力為:G總=F=19N;
水和水桶的總質(zhì)量為:m總=G總g=19N10N/kg=1.9kg;
水的質(zhì)量為:m水=m總-m桶=1.9kg-1kg=0.9kg;
答:(1)水對桶底的壓強為3×103Pa;
(2)水桶對地面的壓力為19N;
(3)水桶內(nèi)水的質(zhì)量為0.9kg。?
【解析】(1)根據(jù)p=ρgh可求得水對桶底的壓強;
(2)根據(jù)p=FS求出桶對地的壓力的大小;
(4)桶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桶和水的總重力,求出桶和水的總質(zhì)量,則可求得桶內(nèi)水的質(zhì)量。
本題是一道關(guān)于液體壓強、固體壓強、質(zhì)量、重力的綜合題,在解題時應(yīng)認(rèn)真分析所用到的物理知識。
23.【答案】解:(1)由圖可知,n=3,物體上升的高度為h=sn=12m3=4m,
則拉力做的有用功為W有=Gh=1000N×4m=4000J;
(2)拉力做的總功為W總=W有+W額=4000J+1000J=5000J,
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η=W有W總=4000J5000J×100%=80%;
(3)拉力做功的功率為P=W總t=5000J10s=500W;
(4)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jù)W額=G動h可知,動滑輪的重力為:
G動=W額h=1000J4m=250N,
則此時的拉力為:
F'=1n(G'+G動)=13×(1250N+250N)=500N。
答:(1)拉力做的有用功為4000J。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3)拉力做功的功率為500W。
(4)若用此滑輪組勻速提起1250N的重物,求此時的拉力為500N。?
【解析】(1)根據(jù)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shù),利用s=nh求出物體上升的高度,根據(jù)W有=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
(2)根據(jù)W總=W有+W額求出總功,利用η=W有W總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根據(jù)P=W總t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4)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jù)W額=G動h求出動滑輪的重力,利用F'=1n(G'+G動)求出此時的拉力。
本題考查了功率公式、做功公式和滑輪組拉力公式以及滑輪組機械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明確額外功和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是關(guān)鍵。
24.【答案】解:(1)機器人的重力為:
G=mg=80kg×10N/kg=800N;
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時,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800N;
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FS=800N5×10-4m2=1.6×106Pa;
(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為:
f=0.05G=0.05×800N=40N;
機器人勻速直線運動時,機器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則機器人的牽引力F牽=f=40N;
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
W=F牽s=F牽vt=40N×1m/s×30s=1200J;
牽引力的功率為:
P=Wt=Fst=Fv=40N×1m/s=40W。
答:(1)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6×106Pa;
(2)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為1200J、功率為40W。?
【解析】(1)利用G=mg計算出機器人的重力;在水平地面上工作時,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機器人自身的重力大小;利用p=FS計算出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根據(jù)題意求出機器人在水平地面受到的阻力;機器人勻速直線運動時,機器人的牽引力大小等于受到的阻力大?。焕肳=Fs=Fvt計算出此過程中牽引力做的功;利用P=Wt=Fst=Fv求得過程中牽引力的功率。
本題考查重力公式、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壓強公式以及功、功率的計算公式的應(yīng)用,是一道力學(xué)綜合題,難度不大。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定遠縣朱馬學(xué)校一模物理試題,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朗文學(xué)校2022-2023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xué)校2022-2023學(xué)年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物理試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單選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