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鑒賞詩歌形象
考點分析
詩歌的形象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畫面。它常常是抒情詩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聞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詩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隱者形象;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陸游的《詠梅》中梅的形象。有時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詩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這些形象往往是熔鑄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們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詩歌有一種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漁翁,有的詩歌有多種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開頭為了渲染一種離別前“醉不成歡慘將別”的凄清的意境,分別用了“夜”“秋”“楓葉荻花”等意象。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就是“意境”。
意與境的交融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隨境生,是詩人生活中遇到某種物境,忽有所悟,產生思緒,于是借對物境的描寫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出來,達到意與境的交融。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少婦的愁是由陌頭柳色觸發(fā)的,又是與陌頭柳色交織在一起的。這是詩中人物的隨境生情,詩人自己隨境生情,達到意境一體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詩人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接觸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對物境的描寫表達出來,客觀的物境也帶上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杜甫的詩《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痹娙藥е皯?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這一主觀感受,看到“花”和“鳥”,便用它們表達了出來,形成了一種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詩人內心的某種主觀感情與所看到的客觀事物自身的、人們公認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與我情融合起來,達到了某種有機的整體的意境。陶淵明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都是這種“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關于意象與意境的相關知識,再看高考對詩歌形象與意境的考查,就感覺有據可依了。高考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詩歌的形象:⑴分析詩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說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義。

【高考金題】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2006全國II)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闋中“數枝幽艷濕啼紅”一句展現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作者寫這句詩是為惜春傷懷嗎?為什么?
[解題指導]這道題考查的是對畫面內容的再現,屬于“什么形象”。解答這類題目,首先對整首詩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對畫面本身有一個準確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選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作答。這首詞詠嘆了農民的勞動生活,流露了與之聲息相通的質樸而健康的感情。上闋以景語起筆,山色昏暗,烏云密布,寒雨將至。數枝嬌花映入眼簾。但接下來卻勸人勿惜花、莫惆悵,不同于常筆。下闋又宕開去,將筆觸伸向阡陌,寫不避風雨勞作的農人,遂引發(fā)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表達農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把握畫面形象、內容,要準確理解“幽艷”和“濕啼紅”這兩個要素,“幽艷”指代鮮花,“濕啼紅”是露水打濕了鮮花,鮮花紅艷、惹人愛憐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傷懷,就十分清楚了。
[答案]一幅幾枝鮮花的花瓣上沾著水珠楚楚堪憐的畫面。不是為惜春傷懷??梢詮膬蓚€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著“數枝”句說“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二是在烏云密布、寒雨將至時,作者更關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2、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2006山東)
曉上空泠峽①
王闿運②
獵獵南風拂驛亭,五更牽纜上空泠。慣行不解愁風水,瀑布灘雷只臥聽。
[注]①空泠峽:在湖北宜昌市東南長江上。②王闿運(1832――1916):近代著名詩人。他早年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然而屢遭挫折,于是絕意仕進,歸而撰著授徒。
本詩前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情景?
[解題指導]本詩考查鑒賞古體詩歌的形象的主要特征。答題時,首先要明確詩歌的主要內容,理解內容時要注意題目和注釋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其次鎖定答題范圍――情景;然后準確而全面地把要表達的內容說出。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詩。題目是《曉上空泠峽》,是寫沿空泠峽溯流而上的所見所感。本詩前兩句描寫拂曉時獵獵的風聲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艱難,為抒寫情懷作鋪墊。第三句表面上說詩人慣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經不知道為風浪發(fā)愁為何事,表現出久歷滄桑后從容自信的心態(tài)。第四句“臥聽”“瀑布灘雷”,表達的是一種對一切艱險都無所畏懼的氣度。結合在一起就是情景。
[答案]拂曉時分,獵獵南風吹拂著江邊驛亭。詩人乘坐小船在纖夫的牽引下向空泠峽溯流而上。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4廣東)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題指導]此題考查的是鑒賞詩歌的意境。詩歌所用的意象在題目設問時已作明顯提示,“意境”前加“情景交融”來限定,這樣答題的切入點也就非常明晰,只須答出景物特點和所抒發(fā)的情感是什么就可以了。詩人客居成都多年,現在又自夔州出峽,流寓江陵一帶,難免有漂泊孤獨的傷感?!八細w”卻又只能作“客”,“乾坤”之大,卻沒有詩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片云”“孤月”也就是詩人孤獨處境和心境的寫照。但詩人又是一個心憂天下、自強不息的人,況且現在病體逐漸康復,更是壯心不已。所以“落日”“秋風”表現的不是衰敗,相反,“心猶壯”“病欲蘇”共同表現出了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
[答案]“片云” 、“孤月”意境悲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

【規(guī)律總結】
鑒賞詩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幾個個方面的問題:
1、整體把握詩歌。
對詩歌地整體把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看看作者、時代、注釋、大致內容、感情基調、主要寫法,以求對詩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2、正確把握詩歌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論世,準確回憶作者的相關情況,包括生平經歷、代表作品、政治主張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等。比如看到蘇軾,想到豪放曠達;看到辛棄疾,想到有志難伸;看到杜甫,想到凄涼生活和民生疾苦;看到李白,想到傲岸無羈;看到陶淵明,想到田園生活等等。
其次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具體分析詩歌形象。對于人物形象來說,分析描寫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分析具體景物的含義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感情傾向等等;對于事物形象來說,則要分析物象的具體方面,描寫用語的感情色彩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等。
3、理解形象的意義
 ?、艔囊饩车慕嵌葋韥砜紤]。
單從一個形象上看,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多個形象組合在一起,表達的意境就較為明顯了。同樣是寫柳,“兩個黃鸝鳴翠柳”,形象明麗、有生氣,傳達出內心無比歡快的感情,而“楊柳岸曉風殘月”則是一種凄涼孤寂。
⑵從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上來考慮。
詩歌總要使用一些思想傾向性較明顯的一些詞語來傳情達意,鑒賞形象時,要善于抓住這些詞語。比如詩中的描寫用語、評價用語、反映心情的詞語。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币粋€“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來。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币粋€“孤”字、一個“獨”字把清高孤傲、不隨流俗者的形象表現了出來。
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很多物象已經被人們賦予了一些特殊含義,時間久了,就被固定下來。列舉其中的一部分,以供參考:
長亭:陸地送別之所,寫到長亭,一般就與送別相關。
楊柳:由于“柳”與“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楊柳”與離別相關;又因古人常把柳種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達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牽掛。
芳草:喻離恨,也與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
梧桐:表示一種凄苦之音,常與凄涼悲傷相聯系。
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雨打芭蕉往往讓人覺得凄愴。
梅花:初用于贈別,后為一種堅忍不拔、高風亮節(jié)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卻勇往直前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隱逸不隨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松柏:耐寒樹木,經冬不凋,象征孤直剛正的品格。
菊花:清麗淡雅,芳香襲人,欺霜傲雪,在詩詞中常常是恬然自處、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蓮花、蓮子:“蓮”與“憐”諧音,“子”為第二人稱敬詞,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表達愛情。又由于蓮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視為處于濁世而仍保持氣節(jié)的高潔之士的象征。
竹子:虛心、有節(jié)、根固、質堅、瀟灑、挺拔,所以,詩詞中多為“堅貞”“高雅”“氣節(jié)”的象征。
寒蟬:由于它棲于高枝,餐風食露,所以常用來喻指人的高潔人品。又因秋后的蟬命不久長,寒蟬也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鴻雁:鴻雁是侯鳥,春秋遷徙,常常觸動人的故鄉(xiāng)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愁。又因它曾為蘇武傳書,也常比作信使。
鷓鴣鳥: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杜鵑鳥:是凄涼、哀傷、思歸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織”,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系在一起。
【限時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06廣東)
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紅,遠帆片片點歸艭①。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詩中哪些意象體現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和“望”兩個方面回答。(3分)
答:

2、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問題。(2007浙江)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①
金·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
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會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
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
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
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的之感。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廣東珠海1月質檢)
淮上漁者
鄭谷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江浦①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
[注]①江浦:河流入海處。
⑴詩的第一句是一個特寫鏡頭,表現什么內容?畫面的背景、色彩上有什么特點?
答:
⑵這是一幅漁家生活圖。你對這首詩中的漁家生活有什么認識?
答: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2006山東兗州模擬)
小 松
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山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詩歌寫出了小松怎樣的特征?
答: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 風
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①,卷霧出山楹②。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注]①澗戶:澗邊的人家;②山楹:就山巖鑿成的房屋,指普通人家。
詩人筆下的風是個什么樣的形象?試作具體說明。
答:
6、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總觀全詞,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試作簡要分析。
答:
7.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 溪居即事
??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注:卻關:打開門閂。
??①分析詩人描寫景物的手法?
??②簡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詩歌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你是如何評價這種思想的,說說你的理由?。
8.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 瀑布聯句
?? 香嚴閑禪師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苦,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注:詩的前兩句是香嚴閑禪師寫的,后兩句是李忱寫的。
?? ①香嚴閑禪師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當時的生活,試就描寫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②李忱寫的三、四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9.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
??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①頷聯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②“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③蘇軾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請結合這首詩分析這個特點。
??10.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 ?商山早行
?? 李商隱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①首聯、尾聯用對比的手法,以樂景寫哀情,試從景物描寫的角度分析這種手法。
??②頷聯膾炙人口,全部用名詞描寫景物,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中仿效這種寫法的一句詩是什么?這樣寫法的好處是什么?

11.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 贈劉司戶蕡
?? 李商隱
??江風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后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①首聯描寫的內容是什么?有沒有象征意義?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②頷聯的“已”、“更”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③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劉蕡的友情,同時又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12.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病牛
?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禾熟
?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兩首詩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沒有不同?試作分析。
??13.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石灰吟
? ?于謙
??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竹石
??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是一樣的,試結合詩作分析。
??14.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 山園小梅
??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①解釋首聯中“獨”的意思和作用。
??②歐陽修評價頷聯說:“前世詠梅者多,未有此句矣。”司馬光說:“人稱其梅花詩,曲盡梅之體態(tài)?!蓖跏笳f:“暗香和月入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試從寫作技巧角度分析頷聯。
??③說說詩人與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處,你如何評價。
詩歌鑒賞答案
1、“晚”: “歸艭”“鐘聲”  “望”:“江”“遠帆”“空”“老鶴”“青山”
2、燕子  興亡
3、⑴表現內容:表現了漁者駕舟淮上勞作的情景。(或:漁者搏擊風浪的雄姿。)
畫面特點:背景廣闊,色彩明朗和諧。⑵有艱辛的勞動,也有生活的樂趣,隨遇而安自由
自在。
4、生長在普通環(huán)境中卻出類拔萃。
5、詩人筆下的風是一個不知疲倦、不辭辛苦的奉獻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
清爽,它驅散煙霾,卷走云霧,并且在日落山靜的時候,為人們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樂
章。
6、一個抑郁不得志的閑人。上闋借景抒情,通過一幅幅畫面,展現詩人那種百無聊賴、無可奈何的心境;下闋直接寫人物的抑郁,結尾點出主題,一個得過且過,是復一日地消磨歲月又無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閑適、悠然、豁達”是一方面,“得過且過又無可奈何”是另一面)
7.①用白描手法寫水中和岸上的場景(生動表現春日河灣景象),“小童”一句把兩種場景連接起來,動靜結合,渾然一體,顯示水鄉(xiāng)的寧靜、優(yōu)美,有濃郁的鄉(xiāng)村生活氣息。
??②從“疑是”、“急”、“卻關”可以看出,小童聰明機靈、待人熱情。
??③悠閑自得、恬靜閑適的思想。(山水田園詩多抒發(fā)對歸隱田園的寧靜生活的向往。有的詩表現對現實的不滿,說明追求閑適是報國無門、壯志未酬。不少詩也宣揚了知足常樂、安于現狀的思想。詩人的思想是第一種。)
8.(1)、第一句寫瀑布的出處(“千巖萬壑”指經歷曲折,“不辭勞”指其性格堅毅),含蓄地寫出不經磨難,難成大業(yè)的哲理,第二句寫瀑布氣象高遠,是對李忱生活的客觀描述。
??(2)、像瀑布一樣,不甘寂寞,想有所作為,表現出作者一往無前的信心和氣勢
9.①“倚杖柴門外”表明詩人年事已高,“臨風聽暮蟬”表現出詩人的閑適之情。
??②陶淵明寫有《五柳先生傳》一文,勾畫出一個放浪形骸、安貧樂道的知識分子形象,詩人運用“五柳”的典故,說明自己就像陶淵明一樣,隱居鄉(xiāng)野,過恬淡的生活。
??③詩人選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jié)和時間特征,色彩鮮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構成一幅和諧、靜謐的水墨山水意境,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點。
??10.①首聯寫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現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悲故鄉(xiāng)”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鳴。尾聯寫詩人夢回故鄉(xiāng)長安杜陵,那里鳧雁滿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著喜人的氣氛。詩人用尾聯的喜景襯托首聯的悲情,前呼后應,顯示悲傷之切。
??②“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雞鳴聲喚起旅客,天空亮著殘月,板橋白霜還沒消退,留下行人足跡,)詩人用純名詞組合成一幅圖畫,一個詞語表示一種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體現悲傷的情感。
11.①用浪打礁石、船下雙錨描寫大江(湘江)的驚濤駭浪,象征著當時的動蕩、險惡的局勢。
??②兩個虛詞有力地將劉司戶短時間遇到的事情連接起來,充滿同情之心。
??③全詩情景交融,有友誼、有憤怒、有譏諷,既表達了對朋友的友情,又表現出傷時憂國之思。

12.李詩中的牛是一個耕耘過許多田地,讓人收獲過千萬擔谷子的功臣,但在老病時,卻遭到冷遇,沒有人同情,但牛還是懷著讓眾生皆飽的美好愿望。李詩的牛是流盡血汗仍奉獻到底的形象,是詩人為國為民不惜自身的真實寫照。
??孔詩中的牛是完成自己一年勞作后,從豐收中獲得輕松和滿足的形象,有著不爭不怨、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悠閑自得的品格。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的關切,頌揚了辛勤勞動的農民。
??13.兩首詩都運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用描寫的事物表現自己的精神品質。
??于詩以石灰作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精神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鄭詩以竹石自況,表現詩人不論受到多大磨折擊打,仍然堅定強勁風骨的精神。
??14.①“獨”,一個,單獨的意思。一個“獨”,寫出了百花凋謝、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時引出下句“占盡風情向小園”,“占盡”是“獨”的具體化和進一步發(fā)揮。
??②用襯托的手法描寫梅。用清水寫梅的疏影橫斜,虛處著筆,渲染靜寂的氣氛,富有畫面之美;用月色襯托梅的清香??臻g的上與下,景物的動與靜、描景的虛與實、感覺的色與香巧妙結合,表現出梅花的俊俏姿態(tài)和清幽香氣,構成一種清雅超逸的意境。
??③通過對梅的描寫,寫出梅的美而不艷、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以此表達詩人的高潔的品質。但詩人的清高似乎有一種自我標榜的味道,不太大氣。








相關學案

2024年高考語文文本閱讀總復習學案14:鑒賞詩歌形象: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語文文本閱讀總復習學案14:鑒賞詩歌形象,共11頁。學案主要包含了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導學案:鑒賞詩歌的形象(全國通用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導學案:鑒賞詩歌的形象(全國通用含解析),共5頁。

專題15 古代詩歌鑒賞之讀懂詩歌,鑒賞形象-2021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最新備考學案:

這是一份專題15 古代詩歌鑒賞之讀懂詩歌,鑒賞形象-2021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最新備考學案,共1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高考真題演練,2020·全國Ⅲ卷,參考答案,讀懂詩歌考點精講,鑒賞形象考點精講,對點訓練,讀懂詩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詩歌鑒賞綜合訓練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詩歌鑒賞綜合訓練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鑒賞詩歌的語言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鑒賞詩歌的語言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鑒賞詩歌技巧

高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學案:鑒賞詩歌技巧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詩詞鑒賞--形象鑒賞導學案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詩詞鑒賞--形象鑒賞導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