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學(xué)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1.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東風(fēng)著陸場成功直立著陸。如圖所示是工作人員登上返回艙,為航天員進行檢查的情景。下列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 返回艙的高度約為20m
B. 工作人員的體重約為50N
C. 工作人員登上返回艙頂部,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1000J
D. 此時東風(fēng)著陸場的大氣壓約為106Pa
2. 如圖所示是“天和”核心艙機械臂,機械臂的功能類似于人的手臂,它有7個關(guān)節(jié),長度可達10多米,具有抓住、拉回、鎖死等功能。下列用具使用時與機械臂屬于同一類杠桿的是(????)
A. 筷子 B. 羊角錘
C. 核桃夾 D. 瓶蓋起子
3. 如圖,以下示例所列舉的幾個力中,有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1)物體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升高
(2)提著滑板在水平面上行走
(3)用盡全力搬石頭,搬而未起
(4)小車在推力作用下向前運動
A. (1)(2) B. (2)(3) C. (3)(4) D. (1)(4)
4. 小明在實驗室內(nèi)嘗試用四種簡單機械勻速提升同一物體(不計機械自重和摩擦),如圖所示,其中所用動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 如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6. 生活處處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人走路時相比較(????)
A. 壓力改變,壓強變大 B. 壓力改變,壓強不變
C. 壓力不變,壓強變小 D. 壓力不變,壓強不變
7. 以下四個實例,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 鞋底的花紋
B. 浴室腳墊做得凹凸不平
C. 自行車鏈條上加潤滑油
D. 礦泉水瓶蓋上的條紋
8. 廚房中的抽油煙機能將油煙“吸走”。下列現(xiàn)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A. 飲料通過吸管被“吸”進嘴里 B. 客車行駛時窗簾被“吸”出窗外
C. 削平的鉛柱擠壓后會“吸”在一起 D. 拔罐時,火罐能“吸”在人體上
9. 如圖甲所示,是小英“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開始實驗時她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木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0~2s時,木塊保持靜止 B. 2~6s時,木塊受的摩擦力為0N
C. 第1s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4N D. 第7s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3N
10. 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體積都不同的鹽水,將同一個小球先后放入杯中,當(dāng)小球在鹽水中靜止時兩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則(????)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鹽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鹽水的密度
D. 圖中,鹽水對甲杯底的壓強小于鹽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11. 如圖,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龍將彈簧測力計圓環(huán)固定在墻上,掛鉤掛著木塊,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用F=20N的拉力拉著長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線運動,經(jīng)過3s移動了60cm。則(????)
A. A所受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于20N
C. 長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長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 實驗時必須勻速拉動長木板
12. 如圖所示,斜面長L為1m,高h為0.5m,現(xiàn)將重為12N的物體沿斜面向上從底端勻速拉到頂端。若拉力F為8N,拉力的功率為2W。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一共受到三個力的作用,且合力為零 B. 拉力做的有用功為6J
C.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N D. 物體運動的速度為0.25m/s
13. 如圖所示為研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下列關(guān)于這個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為減小摩擦,應(yīng)選用盡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 為使實驗效果明顯,應(yīng)選用質(zhì)量較大的小車
C. 調(diào)整兩邊托盤所放鉤碼的數(shù)量,可以改變力的大小
D. 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是為了改變力的作用線的位置
14.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xué)。下雨天,老師常會提醒學(xué)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間變得光滑,______減小,容易摔倒。學(xué)生進入教室后,甩動雨傘,傘上的雨水就會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_。
15. 路面上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如圖所示,兩輛同向行駛的汽車發(fā)生“追尾”。汽車B對汽車A的作用力______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車A對汽車B的作用力;此時對汽車A中的司機起保護作用的是______ (選填“安全氣囊”或“頭枕”)。
16. 如圖所示,輪船在通過三峽大壩時,需經(jīng)過五級船閘才能完成“跳大壩”的壯舉,船閘利用了______原理;三峽大壩的正常蓄水位為175m,則距離壩底為20m的某處受到水的壓強為______ Pa。(取g=10N/kg)
17. 如圖所示,甲地面粗糙,乙地面光滑。質(zhì)量為20kg的A物體在10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勻速運動了1m,質(zhì)量為40kg的B物體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運動了0.5m,則甲圖中F做的功______ 乙圖中F做的功(選填“>”“”、“=”或“100?
【解析】解:(1)由題知AB兩物體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A物體運動1m,B物體運動0.5m,
由W=Fs可知,A物體的拉力做的功較多,即甲圖中F做的功大于乙圖中F做的功;
(2)甲圖中F做的功為:W=Fs=100N×1m=100J。
故答案為:>;100。
(1)做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由題可知AB兩物體所受拉力的大小以及在拉力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大小,再根據(jù)W=Fs分析即可;
(2)已知甲圖中A物體的拉力大小以及通過的距離,根據(jù)W=Fs可計算力做功的大小。
本題考查了功的計算以及對力做功條件的理解,屬于基礎(chǔ)題,難度不大。
18.【答案】不能? b?
【解析】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加推理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概括出來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來直接驗證。
(2)在圖中,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qū)鰟蛩僦本€運動,會沿b路線繼續(xù)運動。
故答案為:不能;b。
(1)因一切物體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體不存在,故牛頓第一定律不可以用實驗來直接驗證。
(2)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對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做出科學(xué)的推理。
能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并合適運用科學(xué)推理法對實驗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得出相應(yīng)的結(jié)論,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19.【答案】30N;不變?
【解析】解:
(1)如圖,設(shè)杠桿的中點在C處;杠桿在A位置(水平位置)時,因重物懸掛在杠桿OA中點,則LOA=2LOC,如圖所示:
;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LOA=GLOC,
則F=G×LOCLOA=12G=12×60N=30N。
(2)杠桿在B位置時,OA'為動力臂,OC'為阻力臂,阻力不變?yōu)镚,其中D為杠桿的中點;
由△OC'D∽△OA'B得,OC'OA'=ODOB=12,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F'LOA'=GLOC',
則F'=G×L'OCL'OA=12G=12×60N=30N。
由此可知,當(dāng)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30N;不變。
(1)在水平位置如圖,OA、OC為動力F和阻力G的力臂,知道C是OA的中點,也就知道兩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知道阻力G的大小,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求動力F的大??;
(2)在B位置,畫出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找出動力臂、阻力臂,利用三角形的相似關(guān)系,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分析拉力F的大小變化情況。
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杠桿平衡條件的了解和掌握,能畫出杠桿在B位置的力臂并借助三角形相似確定其關(guān)系是本題的關(guān)鍵。
20.【答案】改變力的方向? 1600?
【解析】解:滑輪B為定滑輪,作用為改變力的方向;
從圖中可知n=2,根據(jù)η=W有用W總=fs車Fs=fs車F×2s車=f2F=f2×1000N=80%,故汽車受到的摩擦力f=1600N。
故答案為:改變力的方向;1600。
滑輪B為定滑輪,定滑輪的作用為改變力的方向;
從圖中可知n=2,根據(jù)η=W有用W總=fs車Fs=fs車F×2s車=f2F得出汽車受到的摩擦力。
本題考查定滑輪的作用和機械效率的有關(guān)計算,綜合性強,難度適中。
21.【答案】不存在? 變大?
【解析】解:疊放在一起的a、b兩物體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b相對于a沒有發(fā)生相對運動的趨勢,故ab之間沒有摩擦力;
若將b換為質(zhì)量更大的物體C壓在a上面,讓a、C也以相同的方式運動,a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地面與a之間的摩擦力將變大。
故答案為:不存在;變大。
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合力均為零,根據(jù)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分析b是否受到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本題考查了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屬于基礎(chǔ)知識。
22.【答案】=>?
【解析】解:由圖乙知,兩次運動,物體的s-t圖像都是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都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在相同時間內(nèi),第1次通過的路程比第2次通過的路程大,據(jù)v=st知,第1次運動速度大于第2次的運動速度,即v1>v2。
同一物體兩次運動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那么兩次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相同,物體兩次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兩次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即F1=F2。
據(jù)P=Fv知,第1次拉力做功的功率較大,第2次拉力做功的功率較小,即P1>P2。
故答案為:=;>。
(1)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兩次通過的路程,或者比較物體通過相同路程兩次所用時間得出速度的大?。?br />
(2)根據(jù)力的平衡和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分析兩次物體所受的拉力的大??;
(3)知道做功大小,利用P=Fv分析兩次拉力對物體做功的功率大小。
根據(jù)圖象或圖表探究規(guī)律是近兩年來出現(xiàn)較多的題目,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rèn)識,從表象中去探究本質(zhì)規(guī)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很強。
23.【答案】增大? 增大?
【解析】解:火箭加速上升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加;因為動能與勢能的總和等于機械能,所以機械能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zhì)量和速度;
(2)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是質(zhì)量和高度;
(3)動能與勢能的總和等于機械能。
本題重點考查了機械能的變化,分析題目中的表示物體速度和高度變化的關(guān)鍵字詞是解題的關(guān)鍵。
24.【答案】海綿的凹陷程度? 轉(zhuǎn)換?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 乙、丙? 小? 不合理,木板形變不明顯,不易觀察?
【解析】解:
(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本實驗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是轉(zhuǎn)換法的應(yīng)用;
(2)通過比較圖甲、乙知,受力面積一定,乙中壓力大,海綿的凹陷程度大,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時,應(yīng)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而受力面積不同,故應(yīng)該比較圖乙、丙,且可以得出結(jié)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與圖丙相比,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都相同,所以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由于木板的形變不明顯,不易觀察,所以小亮的實驗方案是不合理的。
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程度;轉(zhuǎn)換;(2)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3)乙、丙;??;(4)不合理,木板形變不明顯,不易觀察。
(1)(2)(3)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zhuǎn)換法;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實驗時應(yīng)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受力面積的大小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據(jù)此分析回答;
(4)因圖丙中和圖丁中受壓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據(jù)受壓材料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本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主要考查控制變量法及轉(zhuǎn)換法的應(yīng)用,體現(xiàn)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25.【答案】2 排開液體的體積? 大? 不能? 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2002.4×103? 1.2×103?
【解析】解:(1)根據(jù)圖甲、丙所示的實驗操作,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浮=G-F=4.8N-2.8N=2N;
(2)分析圖乙、丙所示的兩次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guān)系,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通過圖乙和戊可知,液體的密度不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不能得到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是否有關(guān),原因是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
(5)比較圖甲、丙兩圖,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得,物體的體積為:
V=V排=F水浮ρ水g=2N1.0×103kg/m3×10N/kg=2×10-4m3=200cm3;
物體的密度為:ρ金=mV=GgV=4.8N10N/kg×2×10-4m3=2.4×103kg/m3;
物體完全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F浮'=G-F''=4.8N-2.4N=2.4N,
根據(jù)F浮=ρ鹽gV排知,
鹽水的密度為:ρ鹽=F浮'gV排=2.4N10N/kg×2×10-4m3=1.2×103kg/m3。
故答案為:(1)2;(2)排開液體的體積;大;(3)不能;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4)200;2.4×103;1.2×103。
(1)根據(jù)稱重法計算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結(jié)論;
(3)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液體的密度不同,其它量相同;
(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可得物體的體積,再利用密度公式算出物體的密度ρ物;
根據(jù)稱量法算出物體在鹽水中的浮力,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排開水的體積,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鹽水的密度。
本題考查了稱重法求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以及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知道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較為關(guān)鍵。
26.【答案】重力勢? 移動的距離? 甲、乙? 0 不能? 慣性? 阻? 為了使金屬球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解:(1)小鋼球從斜面滾下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高度減小,故重力勢能減小,同時速度變大,動能增加,所以是將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過程;其動能大小是通過小木塊移動的距離大小來反映的;
(2)分析比較甲和乙兩組實驗可得,物體的質(zhì)量相同,而下滑的高度不同,甲圖中下滑的高度大,運動到水平時速度大,推動木塊滑行的距離大,故物體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3)木塊水平移動,在重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重力不做功,重力對木塊做功0J;
(4)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沒有阻力作用,木塊被撞擊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能通過被撞擊的距離來比較動能大?。?br />
(5)小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為小球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為小木塊受到阻力的作用,故速度慢慢減下來直到最后停止;
(6)金屬球由斜面同一高度靜止?jié)L下是為了使金屬球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
故答案為:(1)重力勢;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2)甲、乙;(3)0;(4)不能;(5)慣性;阻;(6)為了使金屬球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
(1)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有關(guān);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高度有關(guān);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用到了轉(zhuǎn)換法;
(2)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有質(zhì)量和速度,找出相同的量和變化的量,分析得出動能大小與變化量的關(guān)系;
(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4)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被撞擊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5)小球由于具有慣性,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在水平面上繼續(xù)運動;由于受到阻力,慢慢停了下來;
(6)金屬球由斜面同一高度靜止?jié)L下是為了使金屬球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
本題考查了“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解決問題,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27.【答案】低密度? 7.2×104? 小于? 變小? 排出上層的氮氣,下層吸入空氣?
【解析】解:(1)艇體材料除了高強度外,還需要耐腐蝕性、低密度、耐高溫等特點;
(2)浮空艇在營地升空時所受空氣浮力:F浮=ρ空gV=0.80kg/m3×10N/kg×9000m3=7.2×104N;
(3)浮空艇要上升,說明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由于排開空氣的體積和浮空艇的體積相等,所以ρ空gV>ρ氦gV;化簡得ρ空>ρ氦;
上升過程中,空氣變稀薄,空氣密度變小,導(dǎo)致浮力變?。?br />
(4)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通過增加自身重力或者減小浮力,當(dāng)排出上層的氮氣,下層吸入空氣,此做法增加了浮空艇的重力,使其重力大于浮力,即可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
故答案為:(1)密度?。?2)7.2×104;(3)小于;變??;(4)排出上層的氮氣,下層吸入空氣。
(1)艇體材料除了高強度外,還需要耐腐蝕性、低密度、耐高溫等特點;
(2)由F浮=ρ空gV可得浮空艇在營地升空時所受空氣浮力;
(3)浮空艇要上升,說明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由于排開空氣的體積和浮空艇的體積相等,就可以判斷浮空艇內(nèi)的氦氣密和艇外大氣壓密度;
上升過程中,外界氣體密度變稀薄,空氣密度減小,所以浮力也減少了;
(4)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以通過增加自身重力或者減小浮力的方法來實現(xiàn)。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以及浮力的相關(guān)計算,題目有一道難度,關(guān)鍵要看清材料。
28.【答案】答:桌面吸塵器工作時內(nèi)部的電動機帶動風(fēng)輪高速旋轉(zhuǎn),使塵盒內(nèi)部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垃圾吸入塵盒內(nèi),從而使桌面清潔。?
【解析】液體和氣體都稱為流體,生活中常見的流體是水和空氣,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體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
本題考查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屬于基礎(chǔ)題
29.【答案】解:(1)t=5min=300s,
則小明騎車的速度:v=st=1500m300s=5m/s;
(2)小明騎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力:F=G總=m總g=(m人+m車)g=(55kg+15kg)×10N/kg=700N,
S=0.005m2×2=0.01m2,
則小明騎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p=FS=700N0.01m2=7×104Pa;
(3)因為單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于平衡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所以牽引力:F牽=f=0.1G總=0.1×700N=70N,
則小明騎車的功率:P=Wt=F牽st=F牽v=70N×5m/s=350W。
答:(1)小明騎車的速度是5m/s;
(2)小明騎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強是7×104Pa;
(3)小明騎車的功率是350W。?
【解析】(1)已知路程和時間。利用v=st計算小明騎車的速度;
(2)小明騎車時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車和自身的重力之和,根據(jù)F=G=mg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積為兩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之和,根據(jù)p=FS求出對地面的壓強。
(3)共享單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據(jù)阻力與人和車總重的關(guān)系求出阻力,進而可知牽引力大小,然后根據(jù)P=Wt=Fst=Fv求出小明騎車的功率。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功率公式、重力公式、壓強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要注意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30.【答案】解:(1)由圖可知n=3,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F=1n(G+G動),所以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3×500N-1200N=300N;
由W總=Fs可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W總F=600J500N=1.2m,
物體上升的高度:h=sn=1.2m3=0.4m,
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v=st=0.4m10s=0.04m/s;
(2)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200N×0.4m=48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480J600J×100%=80%;
(3)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F=1n(F拉+G動),所以物體受到的拉力:F拉=nF'-G動=3×200N-300N=300N,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支=G-F拉=1200N-300N=900N,
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體對地面的壓力:F壓=F支=900N,
物體對地面的壓強:p=F壓S=900N200×10-4m2=4.5×104Pa。
答:(1)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300N,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為0.04m/s;
(2)該滑輪組提升重物的機械效率為80%;
(3)若牽引車的拉力為200N時,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4.5×104Pa。?
【解析】(1)由圖可知n=3,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F=1n(G+G動)求動滑輪的重力;利用W總=Fs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求物體上升的高度,根據(jù)v=st求出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
(2)利用W有=Gh求有用功,利用η=W有W總×100%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利用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F=1n(F拉+G動)求物體受到的拉力,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物體對地面的壓力,根據(jù)p=FS求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本題考查力的平衡條件、壓強定義式、使用滑輪組時繩子自由端拉力公式、功和功率公式以及機械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從圖中得出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
這是一份2023-2024學(xué)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九上物理期末質(zhì)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龍江縣育英學(xué)校2022-2023學(xué)年八年級下學(xué)期5月期中物理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共20分),填空題(共34分),作圖題(共3分),簡答題(共5分),實驗題(共24分),計算題(共6分),綜合題(共8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十校聯(lián)考2022-2023學(xué)年九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物理試題,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