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考點一 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
1.肺炎鏈球菌類型的比較
2.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體內轉化實驗
(1)實驗①、②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②、③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②、③、④對比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型細菌無毒性,S型細菌有毒性
被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無毒性
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
已經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
3.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1)實驗過程
(2)結論:_________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易錯整合,判斷正誤。(1)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直接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   )(2)從格里菲思的第④組死亡小鼠身上分離得到的S型活細菌是由S型死細菌轉化而來的。(   )(3)從格里菲思實驗中的病死小鼠體內分離得到的只有S型活細菌而無R型活細菌。(   )(4)在艾弗里的實驗中,DNA酶將S型細菌的DNA分解為脫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   )
1.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中“加熱”是否已導致DNA和蛋白質變性?請說明理由。提示:加熱殺死S型細菌的過程中,其蛋白質變性失活,但是其內部的DNA在加熱結束后隨溫度的恢復又逐漸恢復活性。2.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中導致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時遺傳物質、原料、能量分別由哪方提供?其轉化的實質是什么?提示:實現(xiàn)轉化時遺傳物質來自S型細菌,原料和能量均來自R型細菌,轉化實質為基因重組。
3.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中,設置“S型細菌的DNA中加DNA酶”實驗組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起對照作用,用DNA酶分解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可見DNA被分解后的產物不能使R型細菌轉化,DNA才是使R型細菌轉化的物質。
1.對比分析體內轉化實驗和體外轉化實驗
2.歸納概括肺炎鏈球菌轉化的實質(1)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其蛋白質變性失活,DNA在加熱過程中,雙螺旋解開,氫鍵斷裂,但緩慢冷卻時,其結構可恢復。(2)轉化的實質是S型細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細菌的DNA中,即實現(xiàn)了基因重組。(3)一般情況下,轉化率很低,形成的S型細菌很少,轉化后形成的S型細菌可以遺傳下去,快速繁殖形成大量的S型細菌,說明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
考向 考查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例1   (2021·全國乙卷)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從小鼠體內分離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某同學根據(jù)上述實驗,結合現(xiàn)有生物學知識所做的下列推測中,不合理的是(   )A.與R型細菌相比,S型細菌的毒性可能與莢膜多糖有關B.S型細菌的DNA能夠進入R型細菌細胞指導蛋白質的合成C.加熱殺死S型細菌使其蛋白質功能喪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響D.將S型細菌的DNA經DNA酶處理后與R型細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細菌
解析: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與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從小鼠體內分離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S型細菌與R型細菌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前者具有多糖類的莢膜,后者不具有多糖類的莢膜,故S型細菌的毒性可能與莢膜多糖有關,A合理;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其蛋白質已經被破壞,而分離出的S型細菌有毒性,即具備活性蛋白,可推出S型細菌的DNA能夠進入R型細菌細胞中指導蛋白質的合成,B合理;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由實驗結果R型活細菌轉化為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可知,S型細菌的
遺傳物質未受影響,即加熱殺死S型細菌使其蛋白質功能喪失而其DNA功能可能不受影響,C合理;S型細菌的DNA經DNA酶處理后,無法完成DNA的復制、轉錄及翻譯等過程,故與R型細菌混合后,無法得到S型細菌,D不合理。
┃┃易錯提醒?(1)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除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外,還能說明遺傳物質能發(fā)生可遺傳的變異。(2)并非所有的R型細菌都能被轉化,只是少部分R型細菌被轉化成S型細菌。(3)體內轉化實驗不能簡單地說成S型細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而是具有毒性的S型細菌可使小鼠致死。
〔變式訓練〕1.(2022·朝陽區(qū)二模)為研究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的化學本質,某科研小組進行了肺炎鏈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其基本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組培養(yǎng)基上長出的菌落種類與乙組不同B.S型細菌提取物經甲、丙兩組處理后轉化因子活性基本相同C.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變異原理是基因突變D.若增加RNA酶處理提取物的對照實驗,會更有說服力
解析:甲組培養(yǎng)基上長出的菌落種類與乙組相同,都是S型細菌和R型細菌,A錯誤;甲組S型細菌提取物經高溫處理后,不耐高溫的物質失活,而DNA未失活,丙中酶具有專一性,加入DNA酶,使DNA失活,B錯誤;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組,C錯誤;若增加RNA酶處理提取物的對照實驗,能涉及更多S型細菌的物質,會更有說服力,D正確。
考向 兩個經典實驗的比較例2  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對這兩個實驗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②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兩者都運用了①和②B.前者運用了①,后者運用了②C.前者只運用了②,后者運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運用了①,后者運用了①和②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而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也是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并且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歸納提示?三次涉及大腸桿菌
〔變式訓練〕2.將含有R型肺炎鏈球菌的培養(yǎng)液加入試管甲,將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破碎后得到細胞提取物放入試管乙,并在試管乙中加入一定量的RNA酶;將試管甲、乙中的液體混合后得到試管丙。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蛋白質和核酸均失去功能B.試管乙中加入RNA酶的目的是催化轉錄過程合成mRNAC.此實驗并不能證明何種物質是S型肺炎鏈球菌的遺傳物質D.試管甲、乙中的液體混合后,試管丙中S型肺炎鏈球菌的數(shù)量多于R型
解析:加熱致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中蛋白質變性失活,失去功能,核酸變性后在低溫條件下可復性,A錯誤;試管乙中加入RNA酶的目的是水解RNA,B錯誤;試管甲、乙中的液體混合后,試管丙中有一部分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但轉化率較低,故S型肺炎鏈球菌的數(shù)量少于R型,D錯誤。
考點二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3.實驗結論:_________是遺傳物質。4.實驗結果分析
5.煙草花葉病毒對煙草葉細胞的感染實驗(1)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
(2)實驗結論_________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_________不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
6.生物體內核酸種類、遺傳物質類型及實例
易錯整合,判斷正誤。(1)噬菌體能在宿主細胞內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使該細菌裂解。(   )(2)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直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3)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只將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4)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能夠證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
1.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理論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實際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能由于攪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體外殼仍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現(xiàn)了少量的放射性。
2.在證明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的實驗中,能否利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操作過程?請說明理由。提示:不能。因為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細胞時,RNA和蛋白質沒有分開,是完整的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因此,本實驗只能通過人工分離提純技術分離RNA和蛋白質,然后再單獨導入宿主細胞,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
1.歸納概括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保溫”與“攪拌”(1)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
(2)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
2.對比分析體外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考向 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例3   為研究攪拌時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科研人員用35S和32P分別標記的T2噬菌體與未標記的大腸桿菌混合保溫,一段時間后攪拌并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檢測放射性,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攪拌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完全分離B.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時,攪拌時間不能短于3 minC.攪拌5 min時,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噬菌體D.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產生的子代噬菌體都含32P
解析:上清液35S百分比都沒有達到100%,說明通過攪拌不可能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完全分離,A錯誤;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時,攪拌時間短于3 min,上清液35S百分比會減??;達到4 min后,上清液35S百分比不再增大,說明攪拌時間不能短于3 min,B正確;被侵染細菌成活率為100%,說明被侵染的細菌沒有裂解釋放子代噬菌體,放射性物質還在沉淀物中;攪拌5 min時,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有部分含有32P標記的噬菌體沒有侵入細菌中,C錯誤;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產生的子代噬菌體中只有少數(shù)含32P,D錯誤。
┃┃規(guī)律方法? “兩看法”判斷子代噬菌體標記情況
〔變式訓練〕3.(2022·江蘇三模)在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若赫爾希和蔡斯的假設是:噬菌體的蛋白質進入大腸桿菌而DNA未進入,蛋白質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則支持該假設的預期結果是(   )
解析:第一組實驗用35S標記噬菌體,則標記的是蛋白質,若噬菌體的蛋白質進入大腸桿菌而DNA未進入,則上清液中放射性低,而沉淀物中放射性高,且子代噬菌體含有放射性;第二組實驗用32P標記噬菌體,則標記的是DNA,若噬菌體的蛋白質進入大腸桿菌而DNA未進入,則上清液中放射性高,而沉淀物中放射性低,且子代噬菌體無放射性,B符合題意。
考向 考查生物遺傳物質的實驗探究例4   (2023·黑龍江牡丹江高三模擬)下圖表示科研人員探究“煙草花葉病毒(TMV)的遺傳物質”的實驗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離病毒的蛋白質和RNAB.TMV的蛋白質不能進入煙草細胞中C.侵入煙草細胞的RNA進行了逆轉錄過程D.RNA是TMV的主要遺傳物質
解析:由圖示分析可知,TMV放在水和苯酚中振蕩后,RNA和蛋白質分離,A正確;通過接種的方式,TMV的蛋白質可以進入煙草細胞中,B錯誤;從此實驗中看不出TMV的RNA在煙草細胞中進行了逆轉錄過程,C錯誤;此實驗說明TMV的遺傳物質是RNA,而不是蛋白質,一種生物的遺傳物質只有一種,沒有主次之分,D錯誤。
┃┃題后方法?“遺傳物質”探索的4種方法
〔變式訓練〕4.研究表明,金柑花斑病是由一種新型病毒感染金柑葉片引起的,為探究金柑花斑病的病毒類型是DNA病毒還是RNA病毒,某研究小組采用的實驗材料如下:長勢相近的1年生金柑、TRIzl試劑(用于DNA、RNA和蛋白質的分離)、DNA酶、RNA酶及實驗需要的用具。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核酸作為遺傳物質具備的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病毒的類型,方法步驟如下:①選擇長勢相近的1年生金柑,均分為A、B兩組。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金柑花葉病毒,將該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質分開,取等量的核酸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在細胞生長和繁殖過程中能夠準確地復制,具有遺傳的連續(xù)性;儲存大量遺傳信息;結構比較穩(wěn)定(合理即可)
③用DNA酶處理甲組,RNA酶處理乙組,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分別感染A、B組金柑。④一段時間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組金柑葉片是否有花斑出現(xiàn)
若A組金柑葉片出現(xiàn)花斑病,B組沒有出現(xiàn),則該病毒為RNA病毒;反之則為DNA病毒
1.(2022·湖南卷)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不會發(fā)生(   )A.新的噬菌體DNA合成B.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合成C.噬菌體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轉錄出RNAD.合成的噬菌體RNA與大腸桿菌的核糖體結合
解析: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其DNA會在大腸桿菌體內復制,合成新的噬菌體DNA,A正確;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中,只有DNA進入大腸桿菌,T2噬菌體會用自身的DNA和大腸桿菌的氨基酸等來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B正確;噬菌體在大腸桿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轉錄出RNA,C錯誤;T2噬菌體的DNA進入細菌,以噬菌體的DNA為模板,利用大腸桿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體的DNA,然后通過轉錄,合成mRNA與核糖體結合,通過翻譯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因此侵染過程中會發(fā)生合成的噬菌體RNA與大腸桿菌的核糖體結合,D正確。
2.(2022·河北卷)關于遺傳物質DNA的經典實驗,敘述錯誤的是(   )A.摩爾根依據(jù)果蠅雜交實驗結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孟德爾描述的“遺傳因子”與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化學本質相同C.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均采用了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的技術D.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wěn)定的直徑
解析: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利用果蠅雜交遺傳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錯誤;孟德爾描述的“遺傳因子”實質是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轉化因子”是DNA,兩者化學本質相同,B正確;肺炎鏈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蛋白質,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區(qū)分DNA和蛋白質,兩者均采用了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的技術,C正確;DNA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使DNA分子具有穩(wěn)定的直徑,D正確。
3.(2022·浙江卷)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需用同時含有32P和35S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B.攪拌是為了使大腸桿菌內的噬菌體釋放出來C.離心是為了沉淀培養(yǎng)液中的大腸桿菌D.該實驗證明了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解析:實驗過程中需單獨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和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A錯誤;實驗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外殼與細菌分離,B錯誤;大腸桿菌的質量大于噬菌體,離心的目的是為了沉淀培養(yǎng)液中的大腸桿菌,C正確;該實驗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D錯誤。
4.(2021·浙江1月選考)下列關于遺傳學發(fā)展史上4個經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孟德爾的單因子雜交實驗證明了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B.摩爾根的果蠅伴性遺傳實驗證明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D.肺炎鏈球菌離體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肺炎鏈球菌的遺傳物質
解析:孟德爾的單因子雜交實驗沒有證明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當時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染色體,A錯誤;摩爾根的果蠅伴性遺傳實驗只研究了一對等位基因,不能證明基因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C錯誤;肺炎鏈球菌離體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即DNA是肺炎鏈球菌的遺傳物質,D正確。
5.(2020·浙江卷)下列關于“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活體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不能穩(wěn)定遺傳B.活體轉化實驗中,S型菌的莢膜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C.離體轉化實驗中,蛋白質也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xiàn)穩(wěn)定遺傳D.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S型菌
解析:活體轉化實驗中,小鼠體內有大量 S型菌,說明R型菌轉化成的S型菌能穩(wěn)定遺傳,A錯誤;活體轉化實驗中,無法說明是哪種物質使R型菌轉化成有莢膜的S型菌,B錯誤;離體轉化實驗中,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部分R型菌轉化成S型菌且可實現(xiàn)穩(wěn)定遺傳,C錯誤;離體轉化實驗中,經DNA酶處理的S型菌提取物,其DNA被水解,故不能使R型菌轉化成 S型菌,D正確。
6.(2019·海南卷)下列實驗及結果中,能作為直接證據(jù)說明“核糖核酸是遺傳物質”的是(   )A.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為紅花,F(xiàn)2中紅花:白花=3:1B.病毒甲的RNA與病毒乙的蛋白質混合后感染煙草只能得到病毒甲C.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鏈球菌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后可分離出S型活菌D.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外殼蛋白,在子代噬菌體中檢測不到放射性

相關課件

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3講基因的表達課件:

這是一份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3講基因的表達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3講基因的表達,考點一,考點二,T胸腺嘧啶,DNA的一條鏈,mRNA,或62,tRNA,氨基酸,密碼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課件:

這是一份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一,考點二,反向平行,脫氧核糖,堿基對,排列順序,堿基對排列順序,種堿基,②真核生物基因,半保留復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六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16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六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16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續(xù)上表,答案D,2噬菌體的增殖,答案B,答案C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2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新人教版

適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2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新人教版

2022年《南方新課堂 高考總復習》生物 必修2 第3章 第1節(jié)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2022年《南方新課堂 高考總復習》生物 必修2 第3章 第1節(jié)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第6單元第16課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輪總復習必修2第6單元第16課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1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1講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