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實驗熱點】13 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
【教材實驗梳理】
1.反應原理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通過測定一定量的酸、堿溶液在反應前后溫度的變化,計算反應放出的熱量,由此得中和熱。
2.實驗裝置
3.實驗用品
大燒杯(500 mL)、小燒杯(100 mL)、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量筒(50 mL)兩個、溫度計、泡沫塑料或紙條、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中心有兩個小孔)、鹽酸(0.50 mol·L?1)、氫氧化鈉溶液(0. 55 mol·L?1)
4.實驗步驟
5.實驗說明
(1)中和熱的測定實驗中,NaOH溶液的濃度稍大于鹽酸的濃度是確保HCl反應完全。若采用的酸、堿濃度相等,可采用堿體積稍過量的方法達到這個目的。
(2)中和熱的計算公式
ΔH= kJ/mol
(3)實驗中若用弱酸(或弱堿)代替強酸(或強堿),因弱酸(或弱堿)電離出H+(或OH?)需要吸收熱量,故測定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蝗粲脻饬蛩崤c強堿反應測定中和熱,因濃硫酸稀釋要放熱,故測定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大。
(4)要提高反應熱測定的準確性,應注意“快”(實驗操作要快,盡量減少熱量散失)、“準”(準確測量液體溫度和液體體積)、“稀”(濃度不宜過大,避免稀釋放熱,也要避免濃度過小)。
(5)要使用同一支溫度計,溫度計的水銀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讀出變化過程中的最高溫度。
(6)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不能用鐵絲代替,若用鐵絲代替,會因鐵絲與酸反應放出熱量,且鐵絲傳熱快而使測試結果不準確。
(7)對于定量實驗,需重復實驗步驟,取3次實驗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但相差太大的數(shù)據(jù)應舍棄。
6.誤差分析
(1)分析的依據(jù)
看實驗中有哪些因素能造成(t終?t始)出現(xiàn)誤差。若(t終?t始)偏大,則|ΔH|偏大;若(t終?t始)偏小,則|ΔH|偏小。
(2)誤差分析實例
50 mL 0.50 mol/L鹽酸與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反應的誤差分析:
【答題技巧】
反應熱答題規(guī)范指導
(1)用“焓變(ΔH)”表示反應熱時,ΔH>0表示吸熱,ΔH<0表示放熱,因而,ΔH后所跟數(shù)值需要帶“+”、“-”符號。
(2)描述反應熱時,無論是用“反應熱”、“焓變”表示還是用ΔH表示,其后所跟數(shù)值需要帶“+”、“-”
符號。
(3)由于中和反應和燃燒均是放熱反應,表示中和熱和燃燒熱時可不帶“-”號。
【例題講解】
1.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卮鹣铝袉栴}:
(1)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過量?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填序號)。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填序號)。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
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
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4)現(xiàn)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鈣溶液、稀氨水分別和1 L 1 mol·L-1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反應熱分別為ΔH1、ΔH2、ΔH3,則ΔH1、ΔH2、ΔH3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
(5)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1·℃-1.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據(jù)該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__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6)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理由是_______。
【鞏固練習】
2.在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環(huán)形銅質攪拌棒攪拌使反應充分,減小實驗誤差
B.為防止液體濺出,實驗過程中將堿液緩緩倒入酸液中
C.實驗中加入的HCl與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D.為準確測定反應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溫度計的水銀球應置于液體中間
3.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正確的是(????)
A.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上下輕輕地攪動
B.為了減小熱量損失,倒入NaOH溶液應該分多次迅速倒入
C.燒杯如不蓋硬紙板,不影響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
D.用溫度計先測量鹽酸溫度,再用同一支溫度計測量氫氧化鈉溶液溫度,并做好記錄
4.在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br />
A.量筒 B.溫度計 C.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D.天平
5.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寫有以下操作和實驗數(shù)據(jù),其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11.70g食鹽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已知濃度的KMnO4溶液
C.用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值為3.5
D.用簡易量熱計測定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 △H=-58.1 kJ/mol
6.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的熱效應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稀醋酸、濃硫酸、稀硝酸分別與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與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CH3COOH電離要吸熱)。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A表示稀硝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
B.B表示稀醋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
C.b=5.73
D.C表示濃硫酸與NaOH溶液的反應
7.已知: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某同學使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鹽酸 ( 0.50 mol/L 50 mL ) 和 NaOH 溶液 ( 0.50 mol/L 50 mL) 測定中和熱。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 , 不正確的是(???)
A.若將鹽酸換為醋酸進行該實驗,測得ΔH 應大于-57.3 kJ/mol
B.為使鹽酸完全中和, 應將 NaOH 溶液濃度升至 0.55 mol/L
C.若小燒杯杯口未與大燒杯杯口相平, 測得的中和熱會偏大
D.若混合溶液時不慎將 5 mL NaOH 溶液灑出, 測得中和反應的焙變ΔH 會偏大
8.中和熱測定實驗中,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5mol/LNaOH進行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改用60mL 0.50mol/L鹽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求出的中和熱數(shù)值和原來相同
B.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5mol/LNaOH進行實驗比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0mol/LNaOH測得的數(shù)值準確
C.裝置中的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熱量損失
D.酸堿混合時,量筒中NaOH溶液應緩緩倒入小燒杯中,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9.用一定濃度的NaOH稀溶液與稀鹽酸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時,中和熱的實驗數(shù)值稍小于,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A.實驗用NaOH稀溶液濃度稍大于稀鹽酸濃度
B.實驗時攪拌速度慢
C.分2~3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中
D.用量取完稀鹽酸的量筒直接量取氫氧化鈉溶液
10.將V1 mL1.0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V1=30mL時,實驗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最大
B.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低于22℃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50mol·L-1
D.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轉化為熱能
11.關于中和熱的測定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使反應進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堿適當過量
B.為了使反應充分,可以向酸(堿)中分次加入堿(酸)
C.中和熱為一定值,實驗結果與所用酸(堿)的用量和種類均無關
D.用銅絲代替玻璃棒攪拌,會使中和熱測定值偏大
12.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1氫氧化鈉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1)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從下列選出)。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B.一次迅速倒入C.分三次少量倒入
(2)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_(從下列選出)。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棒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3)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航普J為0.50mol·L-1氫氧化鈉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
t2/℃
溫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__________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4)計算中和熱△H=______________(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5)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3.中和熱的測定實驗(如圖)。
①量取反應物時,取50mL0.50 mol?L?1的鹽酸,還應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
A.50mL0.50 mol?L?1NaOH溶液
B.50mL0.55 mol?L?1NaOH溶液
C.1.0gNaOH固體
②在該實驗過程中,該同學需要測定的實驗數(shù)據(jù)有________(填序號)。
A.鹽酸的濃度????????? B.鹽酸的溫度
C.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 D.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E.水的比熱容?????????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終止溫度
③若用50mL0.5 mol?L?1醋酸溶液代替上述鹽酸測定中和熱,所得數(shù)據(jù)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變”)
14.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反應的反應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_。
(2)若三次平行操作測得數(shù)據(jù)中,起始時鹽酸與NaOH溶液平均溫度相同,而終止溫度與起始溫度差(t2-t1)分別為①3.3℃、②3.5℃、③4.5℃,則最終代入計算式的溫度差的平均值為________℃。
(3)下列對中和反應反應熱測定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一組完整實驗數(shù)據(jù)需要測溫度3次
B.量熱計中的隔熱層可以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C.可用銅做的攪拌器代替玻璃攪拌器,因銅和鹽酸不反應
D.在量取NaOH溶液和HCl溶液體積時均仰視,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將偏大
(4)用一定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為ΔH1,若將鹽酸改為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醋酸,測得中和熱數(shù)值為ΔH2,則ΔH1與ΔH2的關系為ΔH1________(填“”或“=”)ΔH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一定濃度的稀鹽酸與稀NaOH溶液在圖1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已知強酸與強堿的中和熱為57.3kJ/mol,水的比熱容為4.2J/(g·℃),有關熱量與比熱容的計算公式:Q=m×c×△t(Q為熱量,m為物質的質量,c為比熱容,△t物質溫度的變化值)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1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
(2)將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C.NaOH溶液的濃度約是1.50mol/L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3)根據(jù)圖2及題中所給數(shù)據(jù)算出HCl與NaOH恰好反應時的溫度變化值約為__。(保留整數(shù),計算時可將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熱容看成與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強酸與強堿的中和熱為57.3kJ/mol);
(4)而根據(jù)圖2的溫度變化可讀出溫度變化值約7℃;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理論計算結果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Cl溶液的溫度
16.某實驗小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________g。
(2)從下圖中選擇稱量NaOH固體所需要的儀器(填字母):________。
名稱
托盤天平(帶砝碼)
小燒杯
坩堝鉗
玻璃棒
藥匙
量筒
儀器
序號
a
b
c
d
e
f
Ⅱ.測定稀硫酸和稀NaOH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3)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ΔH= -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溫度
實驗
編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
t1/℃
溫度差平均值
(t2 — 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5.0
25.2
25.1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①請?zhí)顚懕碇械目瞻祝簻囟炔钇骄礯___________℃。
②近似認為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1·℃-1。則中和熱ΔH=________(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
這是一份決勝高考之【教材熱點實驗】21 乙醛的性質實驗,文件包含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21乙醛的性質實驗-答案版docx、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21乙醛的性質實驗-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決勝高考之【教材熱點實驗】20 乙醇的性質實驗,文件包含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20乙醇的性質實驗-答案版docx、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20乙醇的性質實驗-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決勝高考之【教材熱點實驗】19 溴乙烷的性質實驗,文件包含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19溴乙烷的性質實驗-答案版docx、決勝高考化學實驗教材實驗熱點19溴乙烷的性質實驗-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