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講 地球的歷史和地球的圈層結構
考點一 地球的演化歷史化石和地質年代表
(2)化石:在沉積巖的形成過程中,有些生物遺體或遺跡會在沉積物中保存下來,形成化石。
1.根據(jù)地層和化石推斷地理環(huán)境(1)依據(jù)地層推斷古地理環(huán)境:根據(jù)地層的物質組成和化石可推斷沉積時的地理環(huán)境特征。如:珊瑚礁的石灰?guī)r→溫暖廣闊的淺海地區(qū);含煤層→濕熱茂密的森林地區(qū)。(2)依據(jù)化石確定地層的地質年代:生物的進化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由此可以確定含有某種生物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地質年代。如:三葉蟲、大羽羊齒化石→古生代;恐龍化石→中生代。
(2022·云南大理期末檢測)2021年3月地質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武漢最早的魚類化石“洪山魚”,專家評價“這一發(fā)現(xiàn)說明4億多年前這里曾是多種古魚類的樂園”。據(jù)此,完成1~2題。1.確定“洪山魚”所在地層的年代和古地理環(huán)境的重要依據(jù)是( )A.地層的新老關系 B.地層的層理結構C.地層中所含化石 D.地層中礦產(chǎn)分布2.魚類繁盛的地質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C.元古宙 D.新生代
解析:第1題,地層中的化石是確定地層年代和古地理環(huán)境的重要依據(jù),故選C。第2題,古生代是魚類等海洋脊椎動物出現(xiàn)和盛行的時期,A正確;中生代的代表性動物是恐龍等陸生爬行動物,B錯誤;元古宙還沒有魚類這種脊椎動物,C錯誤;新生代哺乳動物和鳥類是代表性動物,D錯誤。
(2022·廣東汕尾期末測試)2022年3月4日,國際知名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報道了中國專家團隊在我國重慶云陽發(fā)現(xiàn)了一種植食性新屬新種恐龍——元始巴山龍。地層測年結果表明,元始巴山龍生活于1.69億年前。元始巴山龍所屬的重慶云陽恐龍動物群被譽為“恐龍化石博物館”。據(jù)此,完成3~4題。3.保存有元始巴山龍化石的地層巖石按照成因分類屬于( )A.花崗巖 B.玄武巖C.沉積巖 D.變質巖4.重慶云陽恐龍動物群被譽為“恐龍化石博物館”的原因是其( )①分布范圍廣?、跁r間跨度大?、鄯N類豐富 ④種類獨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3題,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積巖巖層中,沉積巖是沉積物固結成巖形成的,這個過程比較平緩,能夠保存原來生物物質的結構,所以相對較易形成化石,C正確?;◢弾r和玄武巖均屬于巖漿巖,由巖漿直接形成,這種高溫環(huán)境下很難形成化石,A、B錯誤。變質巖的形成需要高溫高壓條件,在這樣的條件下,化石很難形成,D錯誤。故選C。第4題,重慶云陽恐龍動物群分布范圍廣、時間跨度大、種類豐富,因而被譽為“恐龍化石博物館”,①②③正確。重慶云陽恐龍動物群的種類相比于其他區(qū)域的恐龍動物群并不獨特,④錯誤。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
考點二 地球的圈層結構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1)劃分依據(jù):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圖中A為橫波,B為縱波。(2)兩個界面:a表示莫霍界面,b表示古登堡界面。
(3)劃分:①三個圈層:圖中C為地殼,D為地幔,E為地核(由外核和內核組成)。②軟流層: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4)巖石圈:由巖石組成,包括C層和上地幔頂部。
[特別提醒]1.縱波與橫波的差異縱波波速較快,可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橫波波速較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2.巖石圈≠地殼巖石圈包括地殼及上地幔頂部,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莫霍界面位于巖石圈內部。
1.圖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兩“面”三“層”依據(jù)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固體表面以下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具體分析如下所示:
2.圖解地球的外部圈層——“3+1”圈(1)外部三大圈層,可用與巖石圈的相對位置圖示法來幫助識記,如圖:
(2)各個圈層之間相互吸引、相互制約。
(2022·福建三明期末檢測)2022年4月6日7時50分在四川宜賓市興文縣發(fā)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緯28.22度,東經(jīng)105.03度。據(jù)此,完成1~2題。1.此次地震的震源在( )A.地殼 B.地幔C.地核 D.軟流層2.發(fā)生地震時,在不同場景防震措施采取得當?shù)氖? )A.在步行街逛街,迅速跑進兩側大廈B.在電影院觀影,快速跑出電影院C.在高層住宅中,迅速乘坐電梯下樓D.在一樓教室上課,迅速跑到空地
解析:第1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大陸部分平均厚度約39~41千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此次地震發(fā)生在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地殼厚度應在39~41千米,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僅10千米,因此該地震的震源在地殼中,不在更深處的地幔、軟流層和地核,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第2題,發(fā)生地震時,建筑物有可能出現(xiàn)垮塌現(xiàn)象,因此在步行街逛街,不能跑進兩側大廈,應在室外空地蹲下,A不符合題意;在電影院觀影,地震發(fā)生時如果快速跑出電影院,有可能出現(xiàn)踩踏事故,也有可能被墜物傷害,B不符合題意;在高層住宅中,地震時電梯會因震動受損,不能乘坐電梯下樓,C不符合題意;在一樓教室上課,地震時可以利用縱波和橫波的傳播時差迅速跑到空地,D符合題意。故選D。
(2022·黑龍江某中學期末測試)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據(jù)此,完成3~4題。3.進入預定軌道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 )A.屬于自然天體 B.位于太陽系C.位于河外星系 D.能自行發(fā)光發(fā)熱4.載人飛船發(fā)射后,在“上天”過程中涉及的地球圈層有( )A.水圈、生物圈、地殼 B.地殼、地幔、地核C.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D.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節(jié)地球的歷史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必備知識·落實基礎性,前寒武,有機質,藍細菌,多細胞,關鍵能力·提升綜合性,考點一地球的歷史,各圈層的主要特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講地球的歷史和地球的圈層結構考點2地球的圈層結構課件,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礎,研析考題·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對點訓練·促提升,課堂鞏固·即時練,液體和氣體,完全消失,突然下降,傳播速度,莫霍界面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適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2講地球的歷史和地球的圈層結構考點1地球的歷史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課標·定目標,研清教材·固基礎,研析考題·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對點訓練·促提升,考點一地球的歷史,相同或相似,地球的演化歷史,多細胞,金屬成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