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十校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考試
高二語文試題卷
注意:
本卷共四大題,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請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的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國行星科學起步較晚但起點高,依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建立的地外天體“繞落巡返”能力,迎來了加速發(fā)展,我國空間科技已成為科技強國進展的重要標志。
首先,空間科學衛(wèi)星系列建立并取得重要進展。
2011年,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下稱“專項一期”)啟動,目標是通過自主和國際合作的科學衛(wèi)星計劃,實現(xiàn)科學上的重大創(chuàng)新,帶動相關高技術跨越式發(fā)展。
專項一期在“十二五”期間開展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悟空”“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wèi)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以及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wèi)星“慧眼”4顆科學衛(wèi)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科學衛(wèi)星系列。
2016年8月,空間科學衛(wèi)星系列入選《“十三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空間科學的發(fā)展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繼續(xù)推動中國空間科學發(fā)展,中科院實施了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部署的科學衛(wèi)星工程包括“愛因斯坦探針”、“夸父一號”、中國科學院一歐洲空間局聯(lián)合研制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wèi)星“微笑計劃”、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jiān)測器衛(wèi)星“懷柔一號”等4個新的空間科學衛(wèi)星任務。目前,專項二期的科學衛(wèi)星研制進展順利,已全部進入工程研制或發(fā)射運行階段。
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建立的科學衛(wèi)星系列為開展建制化空間科學基礎研究提供了先進平臺,使中國空間科學的發(fā)展第一次有了系統(tǒng)性的支持計劃,助力中國空間科學家走近世界空間科學舞臺中央,提升了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
其次,載人航天與深空探測的空間科學應用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載人飛船階段(1992~2006)和空間實驗室階段(2007~2017)完成了80余項科學實驗。2020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開啟,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空間實驗室取得了一批科學前沿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例如國際首臺空間冷原子微波鐘完成原子激光冷卻和操控,取得迄今最高頻率穩(wěn)定度的實驗結果。2022年全面建成并運營的中國空間站為開展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與此同時,與空間站同軌飛行的2米口徑巡天空間望遠鏡預計2024年發(fā)射,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還將部署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有望使中國空間光學天文巡天、空間暗物質搜尋和高能宇宙輻射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探月工程與“天問一號”任務成功實施,為中國行星科學研究快速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提供了重要平臺?!版隙鹞逄枴钡氖着茖W成果已為完善月球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科學證據(jù)。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使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
此外,202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中國科學院大學自主設置行星科學一級交叉學科,對中國繼續(xù)實施行星探測工程和行星科學研究影響深遠。
中國正在加快建設空間科學強國?!?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出中國將實施探月工程四期,開展小行星探測、火星采樣返回等任務,力爭在2049年實現(xiàn)太陽系邊際探測。
(摘編自《瞭望》2023年3月《逐夢星辰追根問源·中國空間科學10年跨越》)
材料二:
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zhàn)栗。我們知道我們在探索最深奧的秘密。
宇宙的大小和年齡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們的小小行星只不過是無限永恒的時空中的一個有限世界。從宏觀來看,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shù)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人類朝氣蓬勃,勇敢好學,前途無量。幾千年來,我們對宇宙及我們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作出了最驚人的和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回想起來是很令人興奮的。這些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因為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所以,我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
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經(jīng)常能夠把我們帶領到嶄新的境界,沒有想象,我們就到處碰壁。懷疑可以使我們擺脫幻想,還可以檢驗我們的推測。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實,錯綜的關系,微妙的機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濱。我們現(xiàn)有的知識大部分是從地球上獲得的。近來,我們已經(jīng)開始向大海涉足,當然,海水才剛剛沒及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jié)。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們召喚。本能告訴我們,我們是在這個大海里誕生的。我們還鄉(xiāng)心切。雖然我們的夙望可能會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們并不是在做無謂的空想。
(摘編自卡爾·薩根《宇宙的邊疆》)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國行星科學起步晚、起點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加速了我國行星科學的發(fā)展,這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空間科技領域的科技強國。
B. 2011年啟動的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一期,在“十二五”期間開展了多項工作,正式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科學衛(wèi)星系列。
C. 巡天空間望遠鏡的發(fā)射、高能宇宙輻射探測設施的部署,將使中國空間光學天文巡天、空間暗物質搜尋和高能宇宙輻射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D. 中國空間站為開展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研究提供歷史性機遇,“嫦娥五號”提供的首批科學成果作為關鍵科學證據(jù),完善了月球演化歷史。
2.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地球只不過是無限永恒時空中的一個有限世界,從宏觀來看人類所關心的問題都可以說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B. 因為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所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C. 宇宙神秘非常,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前者可以使我們擺脫幻想,后者經(jīng)常能夠把我們帶領到嶄新的境界。
D. 雖然人類探索宇宙的夙望會冒犯“天神”,但是作者相信,探索宇宙的奧秘并不是在做無謂的空想,而是有實際意義的。
3. 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同樣是關于宇宙探索話題,材料一介紹了中國空間科學近年來取得的進展,材料二側重介紹人類探索宇宙的方法。
B. 材料一中所介紹的我國在空間科學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是材料二所說的“向大海涉足”的一些具體表現(xiàn)。
C. 材料一提到的空間暗物質搜尋、高能宇宙輻射探測等科學活動,體現(xiàn)了材料二中所講述的人類對神秘宇宙的探索。
D. 材料二說我們人類“朝氣蓬勃,勇敢好學,前途無量”,材料一我國行星科學發(fā)展也可以說是“朝氣蓬勃,前途無量”。
4. 同為科普類文章,材料二在語言表達上與材料一有明顯區(qū)別,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5. 班級在中國航天日(4月24日)舉行“逐夢星辰”主題班會,請你結合材料,列出幾條關于中國空間科學建設意義的發(fā)言要點。
【答案】1. B 2. C 3. A
4. ①整體上:材料二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想象力、感染力;材料一語言樸實客觀,體現(xiàn)客觀性、嚴謹性。②表達方式上:材料二在說明中自然地夾議論、抒情,如開頭對于宇宙探索的真切感受,表達觀點又引發(fā)共鳴:材料一則以說明性文字為主,介紹了中國空間科學發(fā)展。③手法上:材料二多用比喻、擬人,如末段關于宇宙大海的描述,形象化的表述,富有濃郁的人文色彩 材料一則以科學、客觀的語言介紹,用具體事實和成果說話。④用詞和語句上:材料二多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如第二段,情感飽滿又含義雋永;材料一則不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5. ①助力我國向科技強國邁進。②提升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③進一步表明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④進一步激發(fā)人類探索神秘宇宙的勇氣。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
A.“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空間科技領域的科技強國”錯,原文是“我國空間科技已成為科技強國進展的重要標志”而不是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
C.“將使”錯,原文是“有望使中國空間光學天文巡天、空間暗物質搜尋和高能宇宙輻射探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有望使”而不是“將使”。
D.“為開展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研究提供歷史性機遇”錯,原文是“為開展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研究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完善了月球演化歷史”錯,原文是“‘嫦娥五號’的首批科學成果已為完善月球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科學證據(jù)”是“提供科學證據(jù)”,而不是“完善了月球演化歷史”。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人類所關心的問題”錯,原文是“人類所關心的大多數(shù)問題”;
B.“因為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所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強加因果,原文“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回想起來是很令人興奮的。這些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沒有因果關系。
D.“人類探索宇宙的夙望會冒犯‘天神’”錯,原文是“雖然我們的夙望可能會冒犯“天神””,是“可能”。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
A.“方法”錯,材料二側重介紹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
故選A。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體裁特點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①整體上:材料二“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zhàn)栗”“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边\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情感飽滿,富有想象力、感染力;材料一“目前,專項二期的科學衛(wèi)星研制進展順利,已全部進入工程研制或發(fā)射運行階段”語言樸實客觀,體現(xiàn)客觀性、嚴謹性。
②表達方式上:材料二在說明中自然地夾議論、抒情,如“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zhàn)栗”開頭對于宇宙探索的真切感受,表達觀點又引發(fā)共鳴:材料一“為繼續(xù)推動中國空間科學發(fā)展,中科院實施了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二期),部署的科學衛(wèi)星工程包括‘愛因斯坦探針’、‘夸父一號’……”以說明性文字為主,介紹了中國空間科學發(fā)展。
③手法上:材料二多用比喻、擬人,如“海水才剛剛沒及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jié)。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們召喚”末段關于宇宙大海的描述,形象化的表述,富有濃郁的人文色彩。材料一“專項一期在‘十二五’期間開展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wèi)星‘悟空’‘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wèi)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載人飛船階段(1992~2006)和空間實驗室階段(2007~2017)完成了80余項科學實驗”則以科學、客觀的語言介紹,用具體事實和成果說話。
④用詞和語句上:材料二多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富有哲理性的語句,如第二段“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因為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所以,我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情感飽滿又含義雋永;材料一如“我國行星科學起步較晚但起點高,依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建立的地外天體‘繞落巡返’能力,迎來了加速發(fā)展,我國空間科技已成為科技強國進展的重要標志”則不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①結合材料一“依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測工程建立的地外天體‘繞落巡返’能力,迎來了加速發(fā)展,我國空間科技已成為科技強國進展的重要標志”可知,助力我國向科技強國邁進。
②結合材料一“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建立的科學衛(wèi)星系列為開展建制化空間科學基礎研究提供了先進平臺,使中國空間科學的發(fā)展第一次有了系統(tǒng)性的支持計劃,助力中國空間科學家走近世界空間科學舞臺中央,提升了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可知,提升中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
③結合材料二“這些探索活動提醒我們: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因為我們在這個宇宙中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埃,所以,我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可知,進一步表明好奇是人類的習性,理解是一種樂趣,知識是生存的先決條件。
④結合“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事實,錯綜的關系,微妙的機制”可知,進一步激發(fā)人類探索神秘宇宙的勇氣。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上河之畔(節(jié)選)
周榮池
沿著大河之畔的野地繼續(xù)南行,城市漸漸進入了視野——現(xiàn)代化早就是運河城市的新主題。但就像車載代替了步行,生活的前行和流水的變化一直是善變的主題。城市已然高樓林立,仍是歷史事實的承載和締造者——一直在產(chǎn)生著生動的內容和情緒。如今,大河之畔的高郵小城,如果說算是“小有名氣”的話,除了“鴨生雙黃”之外,似乎總有與汪曾祺繞不開的話題,他與故鄉(xiāng)的風物是互相成就的。
我停佇在一段民國二十三年修筑而成的石工面前。九十年前的那場水災,似乎還在翻滾著暴躁而傷感的波浪。從馬棚灣而來的路上,想著汪曾祺游走他鄉(xiāng)仍懷有對慈姑之類種種風物的懷念,也會時時想到那場依舊聽得到悲情風浪聲的水災。汪曾祺之所以對慈姑有特別的記憶,是因為這種平凡的風物寓意著一個夏天的苦楚與艱難。慈姑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意象和寄托,而不僅只是風物本身。一九三一年水患暴發(fā)的時候,汪曾祺才十一歲。他日后回憶道:“我小時候對慈姑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xiāng)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chǎn),只有慈姑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真難吃?!?br /> 汪曾祺說不想,只是不想因此再提起那場災難?;蛘卟幌朐僮尶嗨靡拥倪\河小城,再因為水患而附帶某種作物的豐收。這場災難留下太多的記憶,頑強得像運河的石工一樣,附著在地理表層和人心深處。一九三一年夏天江淮特大水災暴發(fā)后,運河的傷口引起了國人甚至世界的關注。林德伯格夫婦的飛機在災難的上空,留下滿目瘡痍的記錄。而后,一場自救與互救的故事在運河邊發(fā)生。匿名的林隱士毀家紓難以求修復運河大堤,美國人何伯奎舉家在運河邊參與修復工程,退隱的王叔相將軍指揮十數(shù)萬民工以工代賑,運河的傷口才被人們的善意和堅毅修復。
石頭寓意的堅定是和民心一樣堅硬的,不然“忘卻”這個詞早就將一切都捐棄到荒煙蔓草之中。運河承載的豐贍事實,——吳王夫差、隋煬帝廣、康乾二帝,他們借以實證功勛與過錯的一切其實都已消失。
唯有流水民心堅如磐石地生長在南來北去的上河之畔。
運河流到這個被稱為上河的地方,像石工一樣堅強的物事多矣。他們被隱藏或者重見天日,不過是某種具體的方式,在歷史深處守護和生長著無數(shù)的事實。運河流淌至此,在明清故道的西堤,又遺有唐元和年間宰相、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為調節(jié)運河水位所建的平津堰。如今,這段僅存百米的古石堰,就像是《舊唐書》中的十數(shù)漢字一樣面無表情: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慮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筑堤,名曰“平津堰”。
但歷史深處上河一直在流淌與奔波,在人心和文字中表達著自己的騰挪跌宕。否則,一代一代人遠離了這里,為什么還會記得這河邊已經(jīng)消失的物與事,以及消失的波濤與歌聲呢?這些也許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重要,只是我一個人的自說自話。重要的還是大河之畔的生活,那些被河水澆灌和養(yǎng)育的日常——最后讓人想起這場大水的,也許就是幾顆馬棚大茨菇(即“慈菇”)與大咸菜同燒的苦澀湯水。咸菜茨菇湯是上河之畔的鍋碗瓢盆里,最為普通常見的食物。白水慈姑苦實難以下咽,實在讓人沒有好感。上河岸邊的人還有一喻,說人夯笨便稱之為“大慈姑”,發(fā)愣的被叫做“慈姑愣”。大咸菜是入冬的時候青菜腌制而成的,與茨菇切片同炒或者燒湯,不過是為了抵擋雨雪天氣里日子的青黃不接。當因為大水茨菇豐收,菜蔬卻緊俏無尋的時候,咸菜茨菇湯則成了救命的吃食。后來這碗湯水被定為“汪氏家宴”的保留菜品,還用專門的羹湯器具分餐,實在是有些洋氣而不得法的舉動。這樣日常的湯菜,應該用大碗裝起來,呼啦啦地喝下去,才有過日子的樣子——而汪曾祺對此菜實在沒有任何好感,因為早年吃夠了。
今天我們眼下的日常,對于歷史留下的記憶好像都顯得不夠“段位”。就像我們今天筆下沒有力量,總是用“溫暖”這樣俗套的詞語糊弄自己和別人。但溫暖無有罪過,比如船塢對于河湖而言便是溫暖之地。高郵湖與大運河平行南下,被岸邊人稱為“西湖”與“上河”。引接河湖的船塢裝著生民多艱的生活。盼望在水里尋找營生的人們,加上沿湖幾省縣市漂泊而來的流浪者,齊聚在這個叫做萬家塘的船塢——這里藏著因生活所迫而成的獨特滋味。
漂泊的炊煙中雖然夾雜著南蠻北修的口音,但是船塢就像是河湖之神的膀彎,收容了被叫做“漁花子”的倔強面孔??克运臐O民,因為“十網(wǎng)倒有九網(wǎng)空”的現(xiàn)實,歷來是暴躁和倔強的。這也并非什么祖?zhèn)鞯膼毫樱械呢毨Ф紩D壓出獨特個性。他們不像上河東岸的人們耕種土地或者經(jīng)營心思,他們只是靠天收地“取魚”。他們的倔強也并非一無是處,就像他們自有秘訣的烹飪方式,將這大水之中若隱若現(xiàn)的慷慨調理得有滋有味。
湖鮮是大河之畔的炊煙中生長出來的滋味。漁家善治小魚,并非追求“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境界,是因為大的漁獲都交給了城市里體面的生活。他們船尾的鍋箱中有獨家的味道——河水煮河魚,自有原湯化原食的妙境。吃河湖之鮮,最要在搖晃的船上。陶醉的人是水里搖晃的魚,也好像魚仍在味覺里游動。漁民們也學耕地的農(nóng)民按照節(jié)刻取魚烹調,就像是按照時令獲取菜蔬。正月的虎頭鯊,二月的季花魚,三月的菜花鱉,四月的清明螺,五月的翹嘴鲌,六月的鳊魚,七月的昂刺,八月的雜魚,九月的鯽魚,十月的螃蟹,冬月鰱魚頭,十二月的青魚尾——這些都是漁民們在船尾漂泊的廚房中研究出來的“魚味指南”。
后來船塢萎縮了,像人年長后蒼老的胃,容不下太多的食物或營生。騎車經(jīng)過的時候,偶然見到路邊有打魚歸來的人們,那些魚像谷子被堆在地上待價而沽。拾上十來條回去煮上,仍有湖水驕傲的鮮味,當某種生活方式在河畔貌似失效或者消亡的時候,它們又一定會在記憶的深處清晰而又蓬勃地生長。
(有刪改)
6.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段城市“產(chǎn)生著生動的內容和情緒”和末段船塢“像人年長后蒼老的胃”分別用了比擬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漁民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jīng)]落的現(xiàn)實。
B. 《舊唐書》中對李吉甫修筑平津堰只有簡單十數(shù)漢字,作者用“面無表情”這個詞語含蓄地表達出對李吉甫修堰一事未能得到歷史應有的肯定的遺憾與不平。
C. “治大國如烹小鮮”,語出老子《道德經(jīng)》。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此處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和文化色彩。
D. 從正月的虎頭鯊到十二月的青魚尾,作者用了鋪陳的手法,列舉出一年十二個月漁民們如何按照時令取魚烹調,突出表現(xiàn)了豐富水產(chǎn)帶給漁民們有滋味的生活。
7. 文中多次提到“汪曾祺”和“慈姑”,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第一段由汪曾祺高郵小城,引出“鴨生雙黃”的高郵風物,進一步引出曾經(jīng)對汪曾祺有著莫大影響的高郵的另一種風物——慈姑。
B. 汪曾祺不喜歡慈姑,不僅因為慈姑味苦,還因為慈姑是家鄉(xiāng)發(fā)水災那年唯一的豐收作物,想起慈姑就想起那年水災帶來的苦難。
C. 白水慈姑、“大慈姑”、“慈姑愣”、咸菜茨菇湯,作者列舉這些是為了表明一直以來慈姑在上河居民心中都是不美好的代名詞。
D. 后來咸菜茨菇湯成為“汪氏家宴”的保留菜品,也有了洋氣的吃法,但作者卻認為,只有大碗裝大口喝方能品出咸菜茨菇湯的本色之味。
8. 在“忘卻”與“記憶”的交織中,作者表達出了哪些豐富的情感?
9. 作者認為,我們所生活的“地方”在資源、情緒和表達上具有獨特價值,我們要“關注豐贍的民間資源”“重視樸素的底層情緒”“傳承特質的中國表達”,請簡要分析這三個方面在本文中的體現(xiàn)。
【答案】6. B 7. C
8. ①汪曾祺懷念故鄉(xiāng)慈姑等風物,卻又不想提及(想忘卻)兒時的那場水災。作者借此表達出對飽受水災的運河居民的同情與悲憫。
②修復運河的歷史永遠被人們“記憶”,作者借此表達出運河居民對那段“自救與互救”的歷史的感懷。
③有關運河的帝王功過已成人們忘卻的過往,但百姓們心堅如磐的生活日常卻或被歷史記載,或在人心中流傳。作者借此表達出對堅韌不屈的運河子民的贊美。
④今天我們眼下的日常,似乎容易被忘卻,好像比不上歷史留下的記憶。作者借此引出后面對當下漁民生活的描寫,表達出對倔強而善治漁民生活的人們欣賞與贊美。
⑤城市生活成為主流,漁鄉(xiāng)生活方式貌似消亡,但卻又將在人們記憶中蓬勃生長。作者借此表達出對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運河子民的漁鄉(xiāng)生活的懷念。
9. ①“關注豐贍的民間資源”指著眼于地方性的風景、風情、風俗等。
②“重視樸素的底層情緒”指的是關注百姓們在生活中喜怒哀樂的直接表達,它是感性情緒,而非理性認知。如汪曾祺小時候對慈姑的厭棄,漁民們對十網(wǎng)九空的暴躁和倔強等。
③“傳承特質的中國表達”指的是傳承富有民族性特征、地域特色的表達。如有對運河相關歷史的描寫,“治大國如烹小鮮”“原湯化原食”等內容的引用等。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B.“……這個詞語含蓄地表達出對李吉甫修堰一事未能得到歷史應有的肯定的遺憾與不平”錯誤,無中生有。舉李吉甫一例只是為了說明歷史上有很多物事像石工一樣堅強,他們可能被隱藏了,但卻在歷史深處守護著一些事實。此處并沒有為李吉甫遺憾與不平的意思。
故選B。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
C.“作者列舉這些是為了表明一直以來慈姑在上河居民心中都是不美好的代名詞”錯誤。作者列舉這些是為了說明,慈姑作為大河之畔生活的日常對人們的滋養(yǎng)。
故選C。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結合“從馬棚灣而來的路上,想著汪曾祺游走他鄉(xiāng)仍懷有對慈姑之類種種風物的懷念,也會時時想到那場依舊聽得到悲情風浪聲的水災。汪曾祺之所以對慈姑有特別的記憶,是因為這種平凡的風物寓意著一個夏天的苦楚與艱難。慈姑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意象和寄托,而不僅只是風物本身”“汪曾祺說不想,只是不想因此再提起那場災難?;蛘卟幌朐僮尶嗨靡拥倪\河小城,再因為水患而附帶某種作物的豐收。這場災難留下太多的記憶,頑強得像運河的石工一樣,附著在地理表層和人心深處”可知,汪曾祺懷念故鄉(xiāng)慈姑等風物,卻又不想提及(想忘卻)兒時的那場水災,作者借此表達出對飽受水災的運河居民的同情與悲憫。
結合“而后,一場自救與互救的故事在運河邊發(fā)生。匿名的林隱士毀家紓難以求修復運河大堤,美國人何伯奎舉家在運河邊參與修復工程,退隱的王叔相將軍指揮十數(shù)萬民工以工代賑,運河的傷口才被人們的善意和堅毅修復”可知,修復運河的歷史永遠被人們“記憶”,作者借此表達出運河居民對那段“自救與互救”的歷史的感懷。
結合“石頭寓意的堅定是和民心一樣堅硬的,不然‘忘卻’這個詞早就將一切都捐棄到荒煙蔓草之中。運河承載的豐贍事實,——吳王夫差、隋煬帝廣、康乾二帝,他們借以實證功勛與過錯的一切其實都已消失。唯有流水民心堅如磐石地生長在南來北去的上河之畔”可知,有關運河的帝王功過已成人們忘卻的過往,但百姓們心堅如磐的生活日常卻或被歷史記載,或在人心中流傳。作者借此表達出對堅韌不屈的運河子民的贊美。
結合“今天我們眼下的日常,對于歷史留下的記憶好像都顯得不夠‘段位’。就像我們今天筆下沒有力量,總是用‘溫暖’這樣俗套的詞語糊弄自己和別人。但溫暖無有罪過,比如船塢對于河湖而言便是溫暖之地。高郵湖與大運河平行南下,被岸邊人稱為‘西湖’與‘上河’。引接河湖的船塢裝著生民多艱的生活”“他們的倔強也并非一無是處,就像他們自有秘訣的烹飪方式,將這大水之中若隱若現(xiàn)的慷慨調理得有滋有味”可知,今天我們眼下的日常,似乎容易被忘卻,好像比不上歷史留下的記憶。作者借此引出后面對當下漁民生活的描寫,表達出對倔強而善治漁民生活的人們欣賞與贊美。
結合“后來船塢萎縮了,像人年長后蒼老的胃,容不下太多的食物或營生。騎車經(jīng)過的時候,偶然見到路邊有打魚歸來的人們,那些魚像谷子被堆在地上待價而沽。拾上十來條回去煮上,仍有湖水驕傲的鮮味,當某種生活方式在河畔貌似失效或者消亡的時候,它們又一定會在記憶的深處清晰而又蓬勃地生長”可知,城市生活成為主流,漁鄉(xiāng)生活方式貌似消亡,但卻又將在人們記憶中蓬勃生長。作者借此表達出對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運河子民的漁鄉(xiāng)生活的懷念。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結合“如今,大河之畔的高郵小城,如果說算是‘小有名氣’的話,除了‘鴨生雙黃’之外,似乎總有與汪曾祺繞不開的話題,他與故鄉(xiāng)的風物是互相成就的”可知,大河之畔的高郵小城“小有名氣”,它有“鴨生雙黃”,還有名人汪曾祺?!瓣P注豐贍的民間資源”指著眼于地方性的風景、風情、風俗等。
“重視樸素的底層情緒”指的是關注百姓們在生活中喜怒哀樂的直接表達,它是感性情緒,而非理性認知。結合“一九三一年水患暴發(fā)的時候,汪曾祺才十一歲。他日后回憶道:‘我小時候對慈姑實在沒有好感。這東西有一種苦味。民國二十年,我們家鄉(xiāng)鬧大水,各種作物減產(chǎn),只有慈姑卻豐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慈姑,真難吃’”可知,汪曾祺小時候對慈姑的厭棄;結合“靠水吃水的漁民,因為‘十網(wǎng)倒有九網(wǎng)空’的現(xiàn)實,歷來是暴躁和倔強的。這也并非什么祖?zhèn)鞯膼毫?,所有的貧困都會擠壓出獨特個性”可知,漁民們對十網(wǎng)九空的暴躁和倔強等。
“傳承特質的中國表達”指的是傳承富有民族性特征、地域特色的表達。結合“運河承載的豐贍事實,——吳王夫差、隋煬帝廣、康乾二帝,他們借以實證功勛與過錯的一切其實都已消失”“運河流到這個被稱為上河的地方,像石工一樣堅強的物事多矣。他們被隱藏或者重見天日,不過是某種具體的方式,在歷史深處守護和生長著無數(shù)的事實。運河流淌至此,在明清故道的西堤,又遺有唐元和年間宰相、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為調節(jié)運河水位所建的平津堰”可知,有對運河相關歷史的描寫;結合“湖鮮是大河之畔的炊煙中生長出來的滋味。漁家善治小魚,并非追求‘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境界,是因為大的漁獲都交給了城市里體面的生活。他們船尾的鍋箱中有獨家的味道——河水煮河魚,自有原湯化原食的妙境。吃河湖之鮮,最要在搖晃的船上。陶醉的人是水里搖晃的魚,也好像魚仍在味覺里游動”可知,“治大國如烹小鮮”“原湯化原食”等內容的引用等。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華之潛溪人,至濂乃遷浦江。元至正中,薦授翰林編修,以親老辭不行,入龍門山著書。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見濂。明年三月,以李善長薦,除江南儒學提舉,命授太子經(jīng),尋改起居注。濂首用文學受知,恒侍左右,備顧問。嘗召講《春秋左氏傳》,濂進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貶惡之書,茍能遵行,則賞罰適中,天下可定也。”
洪武四年,遷國子司業(yè),坐考祀孔子禮不以時奏,謫安遠知縣,旋召為禮部主事。明年遷贊善大夫。是時,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張唯等數(shù)十人,擇其年少俊異者,皆擢編修,令入禁中文華堂肆業(yè),命濂為之師。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動,皆以禮法諷勸,使歸于道,至有關政教及前代興亡事,必拱手曰:“當如是,不當如彼。”皇太子每斂容嘉納,言必稱師父云?;蕪淖游恼米?,濂曰:“文正固當死,陛下體親親之誼,置諸遠地則善矣。”
濂性誠謹,官內廷久,未嘗訐人過。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或指其書曰:“此不敬,此誹謗非法?!眴栧ィ瑢υ唬骸氨吮M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奔榷塾[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庇谑堑弁⒆u之曰:“朕聞太上為圣,其次為賢,其次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嘗有一言之偽,誚一人之短,始終無二,非止君子,抑可謂賢矣?!泵垦嘁?,必設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復咨詢,常夜分乃罷。濂不能飲,帝嘗強之至三觴,行不成步。帝大歡樂。
濂狀貌豐偉,美須髯,視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數(shù)字。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屢推為開國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門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國貢使亦知其名,數(shù)問宋先生起居無恙否。高麗、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購文集。四方學者悉稱為“太史公”,不以姓氏。雖白首侍從,其勛業(yè)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禮樂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正德中,追謚文憲。
(節(jié)選自《明史·宋濂傳》,有刪改)
10.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需要斷句的三處相應序號填在答題紙上。
自A少B至C老D未E嘗F一G日H去I書J卷K于L學M無N所O不P通Q屢R推S為T開U國V文W臣X之Y首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不行,此處指宋濂沒有去就職,與《陳情表》中“九歲不行”的“不行”意思不同。
B.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前文的《春秋左氏傳》是對其進行注釋的作品。
C. 司業(yè),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國子監(jiān)內的副長官,協(xié)助祭酒主管監(jiān)務。
D. 謚,古代在皇帝、貴族、大臣、官員等有地位的人死后授與帶褒貶意義稱號的做法。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宋濂以父母年老為由推辭了朝廷的第一次授官,直到朱元璋攻取金華后的第二年才經(jīng)薦舉出仕。
B. 宋濂所任之官如儒學提舉、禮部主事,所務之職如授經(jīng)太子、教導編修,都見出其文學才能。
C. 從會見的設坐、命茶和反復咨詢,可見太祖對宋濂的尊重與信任,而強使飲酒更是親近的表現(xiàn)。
D. 宋濂因博學聞名中外,其“太史公”之名在四方學者中廣為流傳,人們甚至都忘了他的姓氏。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濂首用文學受知,恒侍左右,備顧問。
(2)文正固當死,陛下體親親之誼,置諸遠地則善矣。
14. 明太祖謂宋濂為“賢”者,請簡要概括他“賢”在何處。
【答案】10. DKQ 11. B 12. D
13. (1)宋濂首先以文學受到知遇,常常在左右侍奉,以備諮商詢問。
(2)文正固然應當被處死,陛下體現(xiàn)親愛親戚的道理,把他安置到偏遠地方就好了。
14. ①盡職顧問。為太祖講《春秋左氏傳》時推薦以此褒善貶惡,平衡賞罰,安定天下。②盡責教導。以禮儀法度諷勸太子,對教化興亡之事給出明確評價,得到了太子的肯定與尊敬。③誠實嚴謹,不詰人過。④剛正直言。在皇帝的憤怒面前直言進諫,不歪曲不諂媚。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從小到老,未曾一日離開書卷,對于所學的無所不通,多次被推舉為開國文臣的第一名。
“自……至……”是相對固定結構,中間不能斷開,在“老”后斷開,即D處;
“未嘗一日去書卷”中,“未嘗一日”是狀語,“去”是謂語,“書卷”是賓語,句子結構完整,在“卷”后斷開,即K處;
“于學”是“無所不通”的狀語,“屢”修飾“推為”,應在“屢”前斷開,即Q處。
故在DKQ三處句讀。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沒有出發(fā),沒有去就職;不能行走。意思不同。句意:但他以父母年老為由沒有去就職/九歲了還不能行走。
B.“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錯誤,《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而非紀傳體。
故選B。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人們甚至都忘了他的姓氏”錯誤,“不以姓氏”是說不用姓氏來稱呼他而只尊稱其為“太史公”,而非忘了他的姓氏。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用”,以,憑借;“受知”,受到知遇;“侍左右”,狀語后置,在左右侍奉。
(2)“固”,固然;“當死”,應該被處死,該死;“親親”,親愛親戚。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嘗召講《春秋左氏傳》,濂進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貶惡之書,茍能遵行,則賞罰適中,天下可定也’”可知,盡職顧問。為太祖講《春秋左氏傳》時推薦以此褒善貶惡,平衡賞罰,安定天下。
②由原文“凡一言動,皆以禮法諷勸,使歸于道,至有關政教及前代興亡事……皇太子每斂容嘉納,言必稱師父云”可知,盡責教導。以禮儀法度諷勸太子,對教化興亡之事給出明確評價,得到了太子的肯定與尊敬。
③由原文“濂性誠謹,官內廷久,未嘗訐人過”可知,誠實嚴謹,不詰人過。
④由原文“帝怒……問濂,對曰:‘彼盡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榷塾[其書,有足采者”可知,剛正直言。在皇帝的憤怒面前直言進諫,不歪曲不諂媚。
參考譯文:
宋濂,字景濂,他的祖先是金華潛溪人,到宋濂這一輩才遷至浦江。元朝至正年間,宋濂因舉薦授為翰林編修,但他以父母年老為由沒有去就職,而到龍門山閉門著書。
過了十多年,太祖攻取婺州,召見宋濂。第二年三月,因李善長的舉薦,除授江南儒學提舉,命令給太子講授經(jīng)書,不久改任起居注。宋濂首先以文學受到知遇,常常在左右侍奉,以備諮商詢問。曾召入講解《春秋左氏傳》,宋濂進言說:“《春秋》是孔子褒善貶惡的書,如果能遵守奉行,則賞罰適中,天下即可平定?!?br /> 洪武四年,遷任國子司業(yè),因查考祭祀孔子禮儀不按時上奏獲罪,謫為安遠知縣,不久召為禮部主事。第二年,遷任贊善大夫。這時,皇帝關注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張唯等幾十人,選擇其中年少出眾的,都提升為編修,命令進宮內文華堂修習課業(yè),命宋濂做他們的老師。宋濂教導太子先后十多年,凡一言一行,都用禮儀法度諷諫規(guī)勸,使他歸于正道,至于有關政治教化及前代興亡的事,必定拱手說:“應當像這樣,不應當像那樣?!被侍用棵磕樕珖烂C贊許接納,說話一定稱師傅?;手段恼缸?,宋濂說:“文正固然應當被處死,陛下體現(xiàn)親愛親戚的道理,把他安置到偏遠地方就好了。”
宋濂性情誠實嚴謹,在宮廷內做官很久,未曾攻擊過他人過失。主事茹太素上書一萬多字。皇帝發(fā)怒,問朝廷大臣。有人指著他的奏書說:“這是不恭敬,這是誹謗違法。”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要廣開言路,怎么可以重責。”不久皇帝觀覽他的奏書,有可以采納的。召集全部朝臣責問,于是稱呼宋濂的字說:“如果不是景濂,幾乎錯誤怪罪進言的人?!庇谑腔实郛斖①澴u他說:“朕聽說最高為圣人,其次為賢人,再次為君子。宋景濂侍奉朕十九年,不曾有一句話是假的,嘲笑過一個人的短處,始終無二,不只是君子,也可稱得上是賢人了。”每次公余會見,必設座命上茶,每天早上必命隨侍用膳,反復咨詢,常常夜半才作罷。 宋濂不能飲酒,皇帝曾勉強他喝到三杯,走路已不成步?;实鄯浅8吲d。
宋濂相貌豐盈魁偉,須發(fā)美好,眼能貼近看且明晰,一粒黍上能寫幾個字。從小到老,未曾一日離開書卷,對于所學的無所不通,多次被推舉為開國文臣的第一名。登門求文的士大夫,先后接踵而至。外國貢使也知道他的名字,多次詢問宋先生身體好不好。高麗、安南、日本甚至出高價購買他的文集。四方學者都稱他為“太史公”,不用姓氏(來稱呼他)。雖到老都是侍從,他的功業(yè)爵位比不上劉基,但是一代禮樂制度,宋濂所決定的居多。
第二年,死在夔州,時年七十二歲。正德年間,追贈謚號文憲。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龍?zhí)兑棺?br /> 【明】王守仁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屨濕,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②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注]①此詩作于王守仁由貶所龍場驛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時。②猗蘭:《猗蘭操》,琴曲名。傳為孔子所作,說孔子自衛(wèi)返魯,見到隱谷之中,香蘭獨茂,與眾草為伍,因而感傷自己生不逢時。
15. 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首聯(lián)從嗅覺寫清幽淡雅的花香,從聽覺寫耳中潺潺的溪聲,繪出夜里山中澄澈寂靜的氛圍。
B. 頸聯(lián)使用擬人手法,寫出“草露”“松風”對“幽人”的親近喜愛,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感受。
C. 尾聯(lián)用“猗蘭”之典,寫出滿腹生不逢時、才不獲展的壓抑憤懣,這是美景也無法消除的。
D. 尾聯(lián)的“流”既回扣題目中的“潭”,也照映第二句的“溪聲”,使全詩結構上前后呼應。
16. 頷聯(lián)被認為是對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再創(chuàng)作,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二者均以聲音襯托山靜,鳥鳴反而凸顯自然的安寧;②二者詩中的自然都是和諧的,但王維詩中是物與物的和諧(無我之境),本詩側重人與自然的和諧(有我之境)。
【解析】
【15題詳解】
本詩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滿腹生不逢時、才不獲展的壓抑憤懣,這是美景也無法消除的”錯誤。詩人靜坐龍?zhí)?,醉情自然,感受大自然與人的“不辭”“偏與”之情,本有一肚皮生不逢時、才不獲展的壓抑憤懣,但大自然的無限親情使詩人苦悶的心情豁然開朗,超然平靜,因此詩的結尾表現(xiàn)出昂揚豁達的心境。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賞析能力。
頷聯(lián)意思是明月當空,詩人踏著月光,在龍?zhí)陡浇褂危闹芤黄撵o,唯有山中棲息的鳥兒不時發(fā)出鳴叫。本處用鳥鳴聲來反襯周圍環(huán)境的空曠幽邃。“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意思是月亮出來驚嚇了山鳥,偶爾會在春天的山澗中鳴叫。也是用鳥鳴聲來反襯周圍環(huán)境的空曠幽邃。所以,二者均以聲音襯托山靜,鳥鳴反而凸顯自然的安寧。
王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中描寫了春山中的明月、落花、鳥鳴,寫出了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是一種物與物的和諧,是一種無我之境。本詩頷聯(lián)不僅寫到月、鳥鳴,還寫到幽人。這里的幽人指的是詩人自己,寫出了詩人月夜獨游見到的空曠幽邃的情景,所以本詩側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即有我之境。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回顧了“五丁開山”的傳說。
(2)賈誼在《過秦論》中交代陳涉的身份,說他不過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遷戍邊的兵卒。
(3)《陳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時間的角度表達了暫不赴命的請求,巧妙地解決了盡忠和盡孝的矛盾。
【答案】 ①. 地崩山摧壯士死 ②.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③. 甕牖繩樞之子 ④. 氓隸之人 ⑤. 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⑥. 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詞的書寫:“摧”“?!薄般^”“甕牖繩樞”。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每逢電影上新,社交平臺與影評網(wǎng)站都會成為觀影人群衡量影片口碑的重要參考。不少觀眾興奮地第一時間走進影院, ① 地拍下片頭、彩蛋甚至部分劇情,并上傳到社交平臺,為電影叫好喝彩,也為自己留下難忘回憶。殊不知,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類似的“屏攝”行為可能涉及侵權,影片內容的提前擴散傳播也成為縈繞在片方及電影從業(yè)者心中的陰霾。
事實上,侵權盜版問題始終是電影從業(yè)者的痛點與電影行業(yè)發(fā)展的難點。然而,“居心不良”的盜攝產(chǎn)業(yè)鏈可以有效打擊,個別觀眾屏攝的“無心之失”卻 ② 。
社交平臺上網(wǎng)友拍攝發(fā)布的熱映電影圖文、視頻片段并不鮮見,逐漸成為當前電影版權保護的新考驗。一方面,根據(jù)電影產(chǎn)業(yè)促進法的明確規(guī)定,“未經(jīng)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因此,拍攝零點首映片頭、記錄正片高光時刻等“路透片段”,都可能構成侵權行為。尤其是劇情走向、角色形象等關鍵信息一旦外泄擴散,將嚴重損害片方等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屏攝行為也會對其他觀影者造成不良影響。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觀影過程中被 ③ 的手機亮光“閃瞎”雙眼的不適經(jīng)歷。一名觀眾擅自拍攝,不僅有可能形成不良示范,引發(fā)更多觀眾跟進模仿,致使更多影片細節(jié)拍攝外傳,更打擾了鄰近觀眾專注觀影。
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20. 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 ①迫不及待 ②防不勝防 ③突如其來
19. 將影片內容的提前擴散傳播比作“陰霾”,形象地寫出提前劇透的“屏攝”行為給片方及電影從業(yè)者帶來的權益損害,使“擴散”更具畫面感,讓讀者更直觀感受到此類行為的不良影響。
20. 一名觀眾擅自拍攝,不僅打擾鄰近觀眾專注觀影,更有可能形成不良示范,引發(fā)更多觀眾跟進模仿,致使更多影片細節(jié)被拍攝外傳。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①本處說到不少觀眾興奮地第一時間走進影院,強調了不少觀眾的急迫心情,所以當他們走進影院后,又盡快地拍下片頭、彩蛋甚至部分劇情,并上傳到社交平臺,可用“迫不及待”?!捌炔患按?,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②本處強調的是個別觀眾的“無心之舉”,所以這些行為是無法防備的,是防備不過來的,可用“防不勝防”?!胺啦粍俜馈?,形容要防備的太多,以致防備不過來。
③本處是說很多人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有人突然拍照錄像,可用“突如其來”。“突如其來”,形容 出乎意料的突然來到或發(fā)生。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
本句話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本體為“將影片內容的提前擴散傳播”,喻體為“陰霾”?!瓣庼病北緛碇戈幱?、昏暗,這里將將影片內容的提前擴散傳播比作片方及電影從業(yè)者心中的“陰霾”,從而寫出了將影片內容的提前擴散傳播這種“屏攝”行為給片方及電影從業(yè)者帶來的權益損害,表達更加地生動形象。并且“縈繞”一詞使這一不良影響帶來的損害更具有畫面感,讓讀者更直觀感受到此類行為的不良影響。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語句有兩處語?。?br /> 一是“不僅有可能形成不良示范,引發(fā)更多觀眾跟進模仿,致使更多影片細節(jié)拍攝外傳,更打擾了鄰近觀眾專注觀影”語序不當,“不僅……更……”關聯(lián)詞后面內容應該互換;
二是“致使更多影片細節(jié)拍攝外傳”不合邏輯,本處應該是被動語態(tài),應改為“致使更多影片細節(jié)被拍攝外傳”。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同的傳媒方式對于公共說理的作用是不同的, ① ,這就像說水壺不適用于煮飯不是要貶低水壺一樣。有人說,“微博可以加圖片、視頻、長微博,實在不行還能用文章鏈接”。但這正說明,微博所起的畢竟只是引介與索引的作用, ② 。整體被拆散時很容易犯這種邏輯錯誤:5是2和3,因此5既是奇數(shù),又是偶數(shù)。微博只是許多媒介的一種,不能因為 ③ ,它就變成了一種無所不能、什么都是的媒介。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
22. 材料使用數(shù)學中的邏輯錯誤來論證觀點,下面哪一種論證方法與此相同( )
A.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勸學》)
B.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C.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諫逐客書》)
D.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答案】21. ①說微博不適用于說理不是要貶低微博 ②它本身并不是在說理 ③它與別的媒介可以結合使用 22. D
【解析】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根據(jù)后文“有人說,‘微博可以加圖片、視頻、長微博,實在不行還能用文章鏈接’”,可見這是在圍繞微博這種傳媒方式來說的。根據(jù)前文“不同的傳媒方式對于公共說理的作用是不同的”,可見這里是在說微博不適合說理。根據(jù)后文“這就像說水壺不適用于煮飯不是要貶低水壺一樣”,可知不要貶低微博,可填“說微博不適用于說理不是要貶低微博 ”。
②根據(jù)前文“說微博不適用于說理不是要貶低微博”,可見微博是不適用于說理,根據(jù)“但這正說明,微博所起畢竟只是引介與索引的作用”,可見微博起的是引介與索引的作用,而不是說理,可填“它本身并不是在說理”。
③根據(jù)前文“整體被拆散時很容易犯這種邏輯錯誤:5是2和3,因此5既是奇數(shù),又是偶數(shù)”,可見,這種邏輯錯誤是因為5被拆散為一個奇數(shù)和一個偶數(shù),所以5就既是奇數(shù)也是偶數(shù)。根據(jù)“它就變成了一種無所不能、什么都是的媒介”,可見微博是和其他媒介一起使用的,可填“它與別的媒介可以結合使用”。
【2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把握能力。
材料使用數(shù)學中的邏輯錯誤來論證觀點屬于類比論證。
A.使用了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用馬走路來論證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將騏驥和駑馬進行對比。
B.使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為孩子選擇老師學習和自身不從師學習的行為進行對比。
C.使用了假設論證的方法。假設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的后果。
D.使用了類比論證的方法。通過妻、妾、客蒙蔽自己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推而至于治國大事,運用了類比論證的方法。
故選D。
四、寫作(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最近,一大批號稱“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mo”的年輕人,紛紛將各種社交賬號昵稱換成了默認昵稱“momo”,賬號頭像也改為默認頭像——粉色小恐龍。各大社交平臺的許多帖子和筆記里,一眼看去頗有“千人一面”的感覺。這種主動匿名、隱身發(fā)聲來避免麻煩上身的社交心態(tài)與生活方式,與之前為自己取網(wǎng)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現(xiàn)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于如何建立“正常的社交心態(tài)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你有什么思考與感悟?聯(lián)系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
材料提到時下一大批年輕人在社交平臺顯示昵稱“momo”,呈現(xiàn)出匿名、隱身來避免麻煩上身的社交心態(tài)與生活方式。
具體看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出于對個人隱私的保護,不少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沖浪足跡輕易被熟人發(fā)現(xiàn),披上“馬甲”,泯然眾“mo”,有了集體掩護的身份,可以極大減輕社交壓力。但是“momo”大軍的存在,也給不少人帶來了麻煩,在群體的掩護下,或者說失去了區(qū)別身份的名字,就失去了某種約束和責任,就有可能出現(xiàn)謠言和更多不良發(fā)言,“反正有別的momo替我背鍋”,因此這種社交方式存在弊端。所以網(wǎng)絡不是法外之地,集體面具不等于渾水摸魚的自由,更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言要謹慎。
根據(jù)題目要求,對如何建立“正常的社交心態(tài)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何思考與感悟,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觀點,追求個人權益和自由,也要遵守規(guī)則。然后辯證分析momo現(xiàn)象,“隱身”給人帶來的安全感,但是永遠要記得自由有邊界,務必要遵守平臺規(guī)則,不能將原本輕松快樂的匿名文化,演變成“網(wǎng)絡暴力的狂歡所”。由此得出結論,自由和規(guī)則永遠是相輔相成的,適度隱藏已成為一種新的需求,但需要每一位網(wǎng)民遵守規(guī)則,共同守護,要將網(wǎng)絡社交規(guī)范普遍內化并遵循。
立意:
1.追求自由的同時,也要有邊界感。
2.保護隱私,莫忽視規(guī)則。
3.自由永遠與規(guī)則同行。


相關試卷

浙江省金華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浙江省金華市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省金華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浙江省金華市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名著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浙江省金華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浙江省金華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浙江省金華十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調研試題(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華十校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調研試題(Word版附解析)

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十校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

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十校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

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十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2023學年浙江省金華十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解析

浙江省金華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11月模擬考試(一模)試題(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金華十校2022-2023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11月模擬考試(一模)試題(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