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作業(yè)() 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時間:45分鐘 滿分:100)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11小題,共44)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完成12題。1.圖中①②③④洋流與其形成的盛行風搭配正確的是(  )A——東北信風     B——盛行西風C——西南季風 D——極地東風2.圖中Q、P、K、M四海域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正確的是(  )AQ地因受寒流影響,冬季氣溫較低BP地因受暖流影響,冬季氣溫較高C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漁場DM海域多海霧,對海上航運不利1C 2D [1題,從圖中可知,為北大西洋暖流,受西風影響;為加利福尼亞寒流,與盛行風無關;為北印度洋夏季季風洋流,與西南季風有關;為日本暖流,與極地東風無關。第2題,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響,P地受千島寒流影響;K海域寒暖流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M海域寒暖流交匯多海霧,對海上航行不利。]讀某大陸南回歸線附近剖面圖,據此完成34題。3M區(qū)可能形成的自然現象是(  )A.霧 B.云層C.降水 D.漁場4.若圖中的風力增強可能給該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是(  )A.增加沿岸大氣濕度 B.增加沿岸大氣溫度C.海域漁業(yè)資源更豐富 D厄爾尼諾影響加劇3A 4C [3題,由圖示分析,該地在大陸的西岸,盛行東南風,形成離岸流,冷水上泛,形成寒流;該地緯度較低,氣溫較高,冷暖氣流相遇形成海霧。第4題,該地盛行風為東南信風,在其影響下海水偏離海岸形成離岸流,導致冷水上泛,形成寒流,寒流有降溫減濕的作用;冷水上泛導致底層營養(yǎng)物質到達表層,餌料豐富形成漁場;厄爾尼諾現象是東南信風減弱,導致寒流減弱,水溫上升的現象。](2019·天津重點中學聯考)當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下圖所示時。讀圖回答56題。5.此時天津的盛行風向為(  )A.東南風 B.東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6.有關甲海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風影響形成的B.該地海洋捕撈業(yè)產量季節(jié)差異大C.此時洋流使沿岸地區(qū)增溫增濕D.該地為寒暖流交匯處,形成大漁場5A 6B [5題,上升流一般是離岸風因素形成的。圖示該地位于10°N附近、非洲東海岸,應該是受夏季的西南風作用而成。此時天津為夏季,盛行東南風。第6題,該地夏季受離岸風影響形成上升流而漁業(yè)資源豐富,冬季東北風作用下無上升流而漁業(yè)資源較少,故海洋捕撈業(yè)產量季節(jié)差異大。上升流為寒流而對沿岸地區(qū)具有降溫減濕作用。]下圖示意某年6月瓊東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圖甲)和海水表層等溫線分布(圖乙)據此完成79題。76月,瓊東沿海的盛行風是(  )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南風 D.西北風8.根據乙圖推斷甲圖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浮游生物 B.降水總量C.光照資源 D.風能資源9.與甲圖所示地理事物時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區(qū)是(  )A.澳大利亞西部沿海 B.秘魯西部沿海C.索馬里東部沿海 D.美國東部沿海7C 8A 9C [7題,乙圖顯示瓊東沿海水溫低于海洋中部,而夏季應該是陸地溫度高于海洋,沿海水溫應高于海洋中部。出現沿海水溫低的原因可能是離岸風形成的上升流所致,同時乙圖顯示東部海域水溫等值線向東北方向凸出,據此可推斷瓊東沿海6月盛行風為西南風。第8題,從該事物分布來看,越靠近海岸越多。由于該季節(jié)盛行西南風,瓊東沿海地區(qū)為上升補償流,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營養(yǎng)物質,浮游生物繁盛,A正確;瓊東沿海位于西南季風背風地帶,降水少,B錯誤;光照資源大體與緯線平行,而圖示自西北向東南遞減,C錯誤;瓊東沿海位于西南季風背風地帶,風力小,D錯誤。第9題,甲圖所示地理事物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大陸東岸,與索馬里東部沿??臻g位置相似,并且索馬里沿海與海南島東部沿海均為夏季時西南季風導致的上升補償流,二者最為相似,故選C。]第八大陸位于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面積相當于日本的4倍,是太平洋上一片由400萬噸塑料垃圾組成的漩渦,在垃圾漩渦中海水的運動非常緩慢。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1題。10.關于垃圾漩渦的說法正確的是(  )A.垃圾主要來自海上航行的貨船丟棄物B.垃圾漩渦位于太平洋反氣旋型洋流的中心C.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的垃圾漩渦呈逆時針方向流動D.日本東海岸的垃圾受季風的影響匯集于此11.垃圾漩渦中海水運動緩慢的原因是(  )A.位于低緯度,盛行上升氣流 B.受風帶影響,洋流匯集C.塑料垃圾帶的厚度太厚 D.位于副高中心控制下的無風帶10B 11D [10題,垃圾有來自海上航行的貨船丟棄物,也有陸地上河流帶來的生產生活垃圾,A錯;垃圾漩渦位于太平洋順時針洋流的中心,即反氣旋型洋流中心,B正確;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的垃圾漩渦受洋流和地轉偏向力影響,呈順時針方向流動,C錯;日本東海岸的垃圾受洋流的影響匯集于此,D錯。第11題,圖示垃圾漩渦位于太平洋副熱帶反氣旋型洋流中心,這里受副高控制下的無風帶影響,所以垃圾漩渦在海上運動緩慢。D正確。]二、綜合題(56)12.讀世界漁場分布圖,回答問題。(28)(1)描述大范圍漁場的分布特點。(8)(2)圖中的AB兩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漁場,簡析其形成大漁場原因的差異。(10)(3)目前,世界海洋漁業(yè)資源普遍萎縮,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10)解析 (1)題,讀圖可知,大范圍漁場從緯度的分布范圍來看,主要分布在溫帶,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圍要廣。第(2)題,A漁場是位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漁場;B漁場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魯漁場,都是世界著名的漁場;北海道漁場主要是由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形成的,秘魯漁場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第(3)題,原因可從自然(全球氣候變暖、厄爾尼諾現象等)和人為(過度捕撈、海洋污染等)兩個方面回答。對策應主要從加強海洋資源管理、控制人口數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答案 (1)大范圍漁場主要分布在溫帶,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圍要廣,面積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漁場。(2)A漁場是北海道漁場,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餌料;洋流匯合還可以形成水障,阻礙魚類游動,形成大漁場。B漁場是秘魯漁場,受離岸風的影響,深層海水上涌把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帶到表層,形成大漁場。(3)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酸雨等。人為原因:人口增加導致過度捕撈;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重大工程建設的不利影響。對策:加強海洋資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長;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環(huán)境。13(2018·河南鄭州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8)鄂霍茨克海(位置見圖)是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會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觀。每年1月末到3月初是北海道流冰的最佳觀賞季節(jié),但流冰現象具有不確定性,常有游客無功而返。海域西部的黑龍江是注入鄂霍茨克海的最大河流,其水量豐富,有機質含量高。海域東側的堪察加半島是虎頭海雕的重要棲息地,虎頭海雕常在浮冰上捕食魚類()。每年冬季,虎頭海雕伴隨流冰,從堪察加半島向北海道遷徙越冬。(1)說出鄂霍茨克海海冰邊界的變化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6)(2)描述北海道流冰的形成過程。(4)(3)分析流冰對虎頭海雕遷徙越冬的積極作用。(8)解析 (1)題,變化可從邊界線走向、變化方向與快慢角度描述;注意該邊界是海水結冰與不結冰的界線,則原因就是海水結冰位置及變化的原因。第(2)題,解讀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形成著名的流冰的含義即可。第(3)題,依據材料可知,積極作用體現在遷徙食物兩方面??蓮妮d體、捕食場所、食物保障等方面分析。答案 (1)變化特點:海冰邊界大致與海岸線平行;從近岸海域向遠岸海域擴展;西部海域海冰邊界擴展速度快。主要原因:冬季,陸地降溫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結冰;北部海域緯度高,降溫早,先結冰;受寒流影響,西部海域先結冰;黑龍江注入大量淡大,海水鹽度低,(使海水表面形成了低鹽分的水層,)西部海域易于結冰。(2)鄂霍茨克海海冰豐富,為流冰提供水源;受冬季風和寒流影響,海冰南下,形成流冰。(3)虎頭海雕以流冰為載體南下,節(jié)省體力;流冰為虎頭海雕提供捕食場所;流冰將黑龍江輸送的大量有機質攜帶至北海道海域,藻類和魚類繁多,為虎頭海雕提供食物保障;海洋表層的流冰對下層海水起到保溫作用,利于冬季魚類的生長。 

相關試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7章 第2講 中國地理分區(qū)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17章 第2講 中國地理分區(qū)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冬季,青海湖水體的特點是,該地區(qū)房屋“朝陽”的原因是,石橋村古法造紙最基礎的條件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8章 第2講 農業(yè)地域類型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8章 第2講 農業(yè)地域類型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共6頁。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7章 第2講 城市化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7章 第2講 城市化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章 第2講 人口的空間變化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6章 第2講 人口的空間變化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4章 第2講 山地的形成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4章 第2講 山地的形成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2章 第4講 主要氣候類型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2章 第4講 主要氣候類型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2章 第2講 氣壓帶和風帶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2章 第2講 氣壓帶和風帶 課時作業(yè)(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