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觀點』1.無法治不自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4.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核心知識』1.認識自由。(1)含義: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xiàn),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2)意義: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fā)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為什么自由是相對的?(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2)無論現(xiàn)實世界還是網(wǎng)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1)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2)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xiàn)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4)法治既規(guī)范自由又保障自由。4.怎樣珍視自由?(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5.什么是平等?(1)含義: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2)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平等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2)平等適用法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7.怎樣踐行平等?(1)就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2)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3)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xiàn)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jù)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4)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易錯易混點撥1.自由不僅受到法律的限制,而且還受到道德和紀律等行為規(guī)范的制約。不能認為“只要是不違法的行為都是可以做的”。2.平等集中表現(xiàn)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但“平等就是沒有差別”的說法是錯誤的。3.在法律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如給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弱勢人群的特殊關注和優(yōu)待,不會違背平等;“平等就是一碗水端平,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一樣對待”的說法是錯誤的。
『真題檢測1』1.(2022·海南?。┌嗉壱浴俺缟蟹ㄖ尉瘛睘橹黝}制作黑板報,小蘭負責“踐行平等”板塊內容的編寫。以下她搜集的素材適合入選的是( )A.公交車上設有“老弱病殘孕”愛心專座B.中學生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參加研學活動C.解放軍戰(zhàn)士不畏嚴寒酷暑,守衛(wèi)祖國邊疆D.同學們利用節(jié)假日到街頭清除小廣告
2.(2022·成都市)202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施行30周年。30年來,我國在出行、升學、就業(yè)、醫(yī)療等方面出臺多種專門措施,為殘疾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上述舉措( )①表明我國允許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權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③堅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④說明尊重自由平等應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基本觀點』1.維護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2.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3.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4.實現(xiàn)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共同責任。
『核心知識』1.認識是公平。(1)含義: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或行為方式。(2)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guī)則公平、機會公平等。(3)要求:①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②規(guī)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guī)范的約束。③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fā)展機會和條件。
2.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①公平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條件。②公平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fā)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2)公平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①公平有利于協(xié)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xù)發(fā)展。
3.如何維護社會公平?(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guī)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4.認識正義行為。(1)含義: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2)要求: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5.為什么要維護正義?(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5)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
6.正義與社會制度的關系。(1)正義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2)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3)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xiàn)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7.怎樣守護正義?(1)個人守護正義。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wèi)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易錯易混點撥1.公平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要實現(xiàn)絕對公平”的觀點是錯誤的。2.司法是捍衛(wèi)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但不能說是“唯一的、最重要的防線?!?br/>『真題檢測2』1.(2022·廣東?。┱埬愀爬ㄓ蚁聢D新聞報道反映的共同主題( )A.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B.關心關愛弱勢群體C.高舉掃黑除惡利劍D.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2022·廣東?。┩跄车揭患也宛^就餐,吃完后未結賬就快速離開,老板發(fā)現(xiàn)后邊喝止邊追趕。王某在逃跑過程中摔倒受傷,住院花了4萬多元。出院后,王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餐館老板賠償醫(yī)藥費。法院認為,餐館老板沒有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駁回了王某的訴訟請求。下面對本案的評析,錯誤的是( )A.王某吃飯不付款,既違背誠信原則,也是一種違法行為B.王某因老板的追趕而受傷,老板的行為已構成民事違法行為C.法院駁回訴訟請求,發(fā)揮了法律維護公平與正義的積極作用D.老板作為經(jīng)營者,他的行為是維護自身財產(chǎn)權的合法行為
3.(2022·廣東省)郭某在小區(qū)騎車時將一男童撞傷,卻想離開現(xiàn)場,受到孫某阻攔,郭某因情緒激動心臟驟停死亡。郭某家屬起訴孫某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孫某對郭某侵害兒童權益的行為進行合理阻止,屬于見義勇為行為,判決孫某無須擔責。法院的判決( )A.引導公民培養(yǎng)自由的品德 B.營造平等的社會風氣C.杜絕全社會違法犯罪行為 D.捍衛(wèi)社會的公平正義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火車有了軌道的限制,才能順利地行駛;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這啟示我們( )A.無法治不自由 B.有規(guī)則無自由C.自由是沒有限制的 D.自由就是無拘無束2.隨著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亂象。比如,網(wǎng)紅明星偷逃稅款、網(wǎng)紅“直播帶貨”產(chǎn)品存在質量問題、網(wǎng)紅直播流量造假等。有人主張,治理這些亂象,需要稅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經(jīng)濟法律制度作出調整和完善。這一主張包含的思想觀念是( )A.尊重人權 B.制約權力 C.網(wǎng)絡無限 D.崇尚法治
3.“任何權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這一法律格言蘊含的道理有(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每一個公民的權利是相同的 ③不同情況不得差別對待④不允許任何組織或個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老人、兒童、孕婦等特殊群體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yōu)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從平等的角度,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體現(xiàn)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B.體現(xiàn)不同情況差別對待C.我國允許特殊群體享有特權 D.人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存在差異
5.不少醫(yī)院推行網(wǎng)上掛號,現(xiàn)金支付遭拒……針對公眾普遍關注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方面存在困難的情況,國務院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傳統(tǒng)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chuàng)新并行。此舉( )①體現(xiàn)關愛老人,可讓老年人的生活從此無憂 ②體現(xiàn)規(guī)則的改進與完善,維護老年人的權益 ③傳遞社會正能量,有利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 ④是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的治本之策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對右邊漫畫的寓意,理解正確的是( )A.權力受到制約就不能更好地服務于民B.做事要依法依規(guī),維護公平正義C.監(jiān)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D.權力的行使不應受到任何限制
7.2022年,我國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huán)節(jié)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補助標準。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將低保邊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納入低保范圍,做好困難群眾幫扶救助……這些舉措體現(xiàn)了我國( )A.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B.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C.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消除社會貧困 D.確保司法公正,實現(xiàn)人人平等
8.“全國模范法官”胡國運時常對同事們說:“我們的每一次審判都連接著社會的神經(jīng),關系著法治的進步,法官不僅要做好每個案件的裁判,更要通過司法的力量去激活社會的正義和良知?!睆闹形覀兏形虻剑? )①司法維護公平正義②政府應依法行政③檢察權受制約④法治的價值追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9.(2022·金華市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每砍掉一分錢,就能節(jié)省相當可觀的醫(yī)?;?,讓更多病人受益”……國家醫(yī)保局的談判代表與藥企的“靈魂砍價”片段讓無數(shù)國人動容。 國家醫(yī)保局的談判代表的“靈魂砍價”生動詮釋了黨和政府的哪一發(fā)展思想?從正義的角度說說讓無數(shù)國人為之動容的原因。
發(fā)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原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國家醫(yī)保局的談判代表的行為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保障了人們的正當權利,同時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使其得到社會的關愛,營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10.(2022·廣東省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周一清晨,某校正在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全校師生面向國旗,肅立致敬,奏唱國歌。國旗迎著朝陽冉冉升起,嘹亮的國歌聲響徹校園。在整個升旗的過程中,小吳同學既沒有致敬,也未唱國歌。事后,班長小軍提醒小吳,小吳卻說:“致不致敬,唱不唱國歌是我的自由?!闭堖\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小吳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
①小吳的言行是錯誤的。②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③學校舉行升旗儀式符合法律規(guī)定,我們行使自由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小吳應增強愛國情懷和法治意識,規(guī)范參加升旗儀式。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審理女童熱心助人致傷案,判決善意助人不擔責;審理小區(qū)保安送老人就醫(yī)被索賠案,駁回無理賠償請求。這兩個入選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司法案例體現(xiàn)的法治價值有( )①司法捍衛(wèi)社會的公平正義 ②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③司法滿足公民的一切訴求 ④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立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年修訂后實施的職業(yè)教育法讓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迎來明媚春天。該法依據(jù)憲法制定,明確職業(yè)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校生就業(yè)的報考、錄用條件,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yè)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明確職業(yè)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能消除兩種教育的差異 ②禁止設置就業(yè)報考門檻,職校生的人權進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③職業(yè)教育法依據(jù)憲法制定,彰顯憲法精神,兩者法律效力相同 ④適當降低對職校生的學歷要求不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日問諸臣:“天下誰人最快活?”有人說功高蓋世者,有人說位居顯赫者,有人說金榜題名者,還有人說富甲一方者……朱元璋聽后皆不滿意。大臣萬鋼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贝搜砸怀?,朱元璋大悅,稱贊其見解獨到。根據(jù)材料判斷下列理解有誤的是( )A.我們不放棄法律賦予的權利 B.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C.自由是法律允許的隨心所欲 D.法治規(guī)范自由,法治保障自由
二、非選擇題4.(2022·連云港市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小明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與《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時,收集和整理了以下資料。
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追求優(yōu)秀課件ppt,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珍視自由,踐行平等,什么是特權,特權是平等的大敵,如何踐行平等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第十五課時追求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必備知識梳理,考點自由平等,考點公平正義,關鍵能力訓練,核心素養(yǎng)提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統(tǒng)編道法中考一輪復習考點解讀:第十五課時 追求自由平等 維護公平正義 課件,共4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