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荔縣大荔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 豌豆的紅花和高莖 B. 家鴿的灰羽和白羽
C. 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 D. 小麥的綠葉和水稻的黃葉
2、用豌豆進行遺傳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 雜交時,須在花粉尚未成熟時除去母本的雄蕊
B. 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
C. 雜交時,須在花粉尚未成熟時除去母本的雌蕊
D. 人工傳粉后,應(yīng)套袋
3、已知某種貓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雜交結(jié)果中可以確定黑色和白色顯隱性關(guān)系的是( )
A. 2只黑貓雜交,生了1只黑貓
B. 2只黑貓雜交,生了1只白貓
C. 1只黑貓和1只白貓雜交,生了1只黑貓
D. 1只黑貓和1只白貓雜交,生了3只黑貓和1只白貓
4、人的前額V形發(fā)尖與平發(fā)際是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遺傳因子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如圖所示。約翰是平發(fā)際,他的父母親都是V形發(fā)尖。約翰父母又為他生了個弟弟,其為平發(fā)際的概率是( )
A. 1/4 B. 1/2 C. 1/16 D. 1/8
5、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xiàn)有一匹白色公馬(♂)與一匹栗色母馬(♀)交配生出兩匹馬(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馬的毛色為常染色體遺傳,則白色可能為顯性性狀
B. 若馬的毛色為常染色體遺傳,則Ⅰ2和Ⅱ2基因型可能不同
C. 若馬的毛色為伴X染色體遺傳,則白色可能為顯性性狀
D. 若馬的毛色為伴X染色體遺傳,則Ⅰ2和Ⅱ2基因型可能不同
6、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xiàn)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chǎn)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F1產(chǎn)生的花粉中,基因型為Yr、yr的比例為1:1
B. F1產(chǎn)生4個配子,YR:yr:Yr:yR比例為1:1:1:1
C. F1產(chǎn)生基因型yr的卵細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數(shù)量之比為1:1
D.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chǎn)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可以隨機組合
7、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兩玉米植株雜交,若三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后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 )
A. 1/2 B. 1/4 C. 1/8 D. 1/16
8、下圖為某動物(2N=4)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
B. 該細胞在前期Ⅰ會形成2個四分體
C. 正常情況下該圖的下一時期,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中無同源染色體
D. 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它們通過一個著絲粒②相連
9、我國科學家通過刺激雌鼠甲的卵細胞有絲分裂,培養(yǎng)了卵生胚胎干細胞,然后修改該細胞的基因,使這些細胞具備精子的功能,最后將這些細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細胞,由此產(chǎn)生了一批具有兩個“母親”的小鼠。已知小鼠有20對染色體。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
B.該方法繁殖產(chǎn)生的小鼠體細胞中有40條染色體
C.正常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
D.正常情況下,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四分之一的細胞質(zhì)
10、下列有關(guān)脫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基因一般位于DNA上,且呈線性排列
B.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yīng)的DNA片段
C. 脫氧核苷酸是基因、DNA和染色體的基本組成單位
D.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guān)系
11、某種昆蟲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其灰體和黃體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探究這對基因的遺傳方式,某同學用一只灰體雌蟲與一只黃體雄蟲雜交,子代中♀灰體: ♀黃體:♂灰體:♂黃體為1:1: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可以確定顯隱性
B. 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灰體為隱性性狀
C. 若黃體為顯性,則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體上
D. 若灰體為顯性,則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體上
12、如圖表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 構(gòu)成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⑦
B. DNA分子解旋時①②之間的化學鍵斷開
C. 復制時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⑤
D. ④代表脫氧核糖核苷酸
13、警察在偵查案件時,有時需要在案發(fā)現(xiàn)場提取關(guān)鍵物證,然后通過DNA化驗撥開案件背后的“迷霧”,這是因為不同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同,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儲存在( )
A. 氫鍵 B. 堿基的排列順序
C. 磷酸二酯鍵 D. 脫氧核糖和磷酸基團交替連接
14、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中Ⅰ為轉(zhuǎn)錄過程,Ⅱ為翻譯過程,在細菌細胞中可進行圖示過程
B. 圖中的Ⅱ翻譯過程是從右向左進行的
C. Ⅰ、Ⅱ過程都有水的形成,但形成的化學鍵不同
D. 轉(zhuǎn)錄過程中,RNA聚合酶沒有解開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的功能
15、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對人類生產(chǎn)、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下列關(guān)于基因突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基因可向多個方向突變成多種不同的等位基因
B. 紫外線、X射線、病毒等能提高基因突變的概率
C. 癌癥的發(fā)生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中的某一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
D. 基因突變通常是有害的,有些甚至是致死的
16、下列關(guān)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基因重組主要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B. 基因重組發(fā)生在精卵結(jié)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
C. R型菌轉(zhuǎn)變?yōu)镾型菌的實質(zhì)是基因重組
D. 同源染色體分離時可能會發(fā)生基因重組
17、下圖中字母表示一些真核生物中正常體細胞所含有的基因,他們均不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②可能是①的單倍體
B. ③、④一定是單倍體
C. ①、③可能是單倍體,也可能是多倍體
D. 對于A、b基因來說,③、⑤一定是純合子
18、下列有關(guān)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遺傳病患者不一定攜帶致病基因
B. 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的發(fā)病率比較高
C. 攜帶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個體一定患遺傳病
D. 基因突變是單基因遺傳病的根本原因
19、下圖是某家族紅綠色盲的遺傳系譜圖,不考慮變異,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II-4是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
B. Ⅲ-6有一個致病基因來自Ⅰ-1
C. Ⅲ-6與正常男子結(jié)婚后,建議他們生女孩
D. Ⅱ-3和Ⅱ-4再生育一個男孩患病的概率為1/4
20、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育種方法得到不斷改進。下圖所示的育種方法屬于( )
A. 單倍體育種 B. 多倍體育種 C. 雜交育種 D. 誘變育種
21、下列有關(guān)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連接酶
B. DNA連接酶將黏性末端的堿基對連接起來
C.利用基因工程技術(shù),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D.基因工程的實質(zhì)是基因重組
22、下列關(guān)于基因工程的應(yīng)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抗蟲基因作物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減少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
B. 轉(zhuǎn)基因食品都經(jīng)過嚴格實驗,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C. 基因工程生產(chǎn)藥品具有高質(zhì)量、低成本的特點
D. 人們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獲得了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農(nóng)作物
23、下列不屬于拉馬克“用進廢退”理論的是( )
A.鯨沒有牙齒,是因為它們吞食浮游生物
B.長頸鹿是采食高處樹葉反復伸頸的結(jié)果
C.羚羊聽覺靈敏、奔跑快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
D.蛇身體細長無足,是經(jīng)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結(jié)果
24、抗流感的疫苗,每過幾年就要更換新的種類,因為流感病毒已對舊的疫苗產(chǎn)生了高度的抗性,對這種抗性的產(chǎn)生最好的解釋是( )
A. 病毒的獲得性遺傳
B. 病毒某些結(jié)構(gòu)的用進廢退
C. 選擇作用使對疫苗有抗性的病毒更多地被保留下來
D. 生殖隔離造成
25、就某種鼠而言,黃色皮毛(A)對灰色(a)為顯性性狀,短尾(B)對長尾(b)為顯性 性狀?;?A 或 b 純合會導致個體在胚胎期死亡。已知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獨立遺傳?,F(xiàn)有一對表現(xiàn)型為黃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發(fā)現(xiàn)子代部分個體在胚胎期致死。則理論上子代成活個體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 )
A. 均為黃色短尾
B. 黃色短尾∶灰色短尾 = 2∶1
C. 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 = 6∶2∶3∶1
D. 黃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短尾∶灰色長尾 = 6∶2∶2∶1
二、讀圖填空題
26、下面甲圖為某一哺乳動物體內(nèi)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圖,乙、丙、丁圖為該動物細胞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染色體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該動物是否為純合子應(yīng)選用另___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動物與其測交。
(2)甲圖細胞產(chǎn)生的變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過減數(shù)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傳遞給子代。
(3)乙圖細胞處于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期,細胞內(nèi)含有____________個染色體組。
(4)丙圖細胞分裂時會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變異類型),進而增強生物變異的多樣性。
(5)丁圖細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的基因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腓骨肌萎縮癥(CMT)是一種神經(jīng)遺傳病,具遺傳方式有多種類型,病情嚴重者可見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圖為CMT單基因遺傳病家庭遺傳系譜圖(相關(guān)基因用A、a表示)。
(1)據(jù)圖判斷,CMT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不可能是______。
A. 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 B.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C.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D.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2)經(jīng)過基因診斷,1號個體攜帶有CMT基因,則1號的基因型是______,其一個初級精原細胞中含有______個致病基因。
(3)則3與4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A. 0 B. 25% C. 50% D. 100%
(4)對該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變導致患者某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變?yōu)榻z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異常。則造成這種異常的基因突變類型最可能是______。
A. 基因中插入一個堿基 B. 基因中替換了一個堿基
C. 基因中缺失一個堿基 D. 基因中替換了一個密碼子
28、下面表示蜘蛛的絲腺細胞合成蛛絲蛋白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在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中,該圖表示的過程稱為_______,圖中4的結(jié)構(gòu)名稱是________,該過程的模板是[____]________(填名稱)。
(2)轉(zhuǎn)錄主要是在________中進行的,它是以_____為模板合成________的過程;
(3)根據(jù)圖并參考下表分析:[1]__________上攜帶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這個氨基酸與前面的氨基酸是通過____________反應(yīng)連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蘇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碼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4)在物質(zhì)3合成過程中,與其DNA模板鏈上堿基A相配對的堿基是__________。
(5)一個信使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jié)合多個________,同時進行多肽鏈的合成,因此少量的信使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zhì)。
(6)在絲腺細胞中,與蛛絲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關(guān)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
29、如圖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為實驗材料培育新品種的途徑。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育種的目的是盡快獲得基因型為hhrr的個體,圖中最簡單的操作是途徑______(填序號);若育種的目的是盡快獲得基因型為HHRR的個體,圖中最快速的是途徑______(填序號)。
(2)品種A與途徑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______;品種C與B是否為同一個物種?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途徑4與雜交育種相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
30、如圖是物種形成的一種模式。物種a因為地理障礙分隔為兩個種群a1和a2,經(jīng)過漫長的進化,分別形成新物種b和c。在此進程中的某一時刻,a1種群的部分個體越過障礙外遷,與a2同域分布,向d方向進化。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遺傳學和進化論研究中。物種是指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產(chǎn)生______的一群生物。物種a的兩個種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這種現(xiàn)象叫做______。
(2)由于食物和棲息條件上不相同,a1和a2發(fā)生的突變和______可能不同,通過_______保留下來的基因也不相同。久而久之,a1和a2就會形成明顯的差異,導致b和c出現(xiàn)______,從而進化出b和c兩個物種。
(3)在此過程中,不論a1和a2,都是不利變異被淘汰,有利變異得以保存和積累,從而使控制有利變異的______提高,導致生物朝著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方向進化。由此可見,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______。
(4)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則A的基因頻率為______。倘若人為舍棄隱性性狀類型僅保留顯性性狀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則自交子一代后,該種群A的基因頻率為______,經(jīng)這種人工選擇作用,該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
三、填空題
31、控制某種植物葉形、葉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個性狀的基因分別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有表現(xiàn)型不同的4種植株:板葉紫葉抗病(甲)、板葉綠葉抗?。ㄒ遥?、花葉綠葉感病(丙)和花葉紫葉感?。ǘ。<缀捅s交,子代表現(xiàn)型均與甲相同;乙和丁雜交,子代出現(xiàn)個體數(shù)相近的8種不同表現(xiàn)型?;卮鹣铝袉栴}:
(1)根據(jù)甲和丙的雜交結(jié)果,可知這3對相對性狀的顯性性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甲和丙、乙和丁的雜交結(jié)果,可以推斷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若丙和丁雜交,則子代的表現(xiàn)型為_________________。
(4)選擇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與乙進行雜交,統(tǒng)計子代個體性狀。若發(fā)現(xiàn)葉形的分離比為3∶1、葉色的分離比為1∶1、能否抗病性狀的分離比為1∶1,則植株X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豌豆的高莖與紅花不符合“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
B、家鴿的灰羽和白羽屬于一對相對性狀,B正確;
C、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不符合“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
D、小麥的綠葉和水稻的黃葉不符合“同一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
故選B。
2、答案:C
解析:AC、豌豆是自花閉花授粉植物,雜交時須在花粉未成熟時除去母本的雄蕊,A正確;C錯誤;
B、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B正確;
D、人工授粉后,應(yīng)套袋,防止外來花粉的干擾,D正確。
故選C。
3、答案:B
解析:A、2只黑貓雜交,生了1只黑貓,可能黑貓為隱性,也可能是顯性,黑貓是顯性純合子,或者黑貓是雜合子,但后代數(shù)量比較少,沒出現(xiàn)相應(yīng)比例,A錯誤;
B、2只黑貓雜交,生了1只白貓屬于同一性狀的后代出現(xiàn)不同的性狀,可以判斷顯隱性,B正確;
C、1只黑貓和1只白貓雜交,生了1只黑貓,后代數(shù)量太少,無法判斷,C錯誤;
D、1只黑貓和1只白貓雜交,生了3只黑貓和1只白貓屬于測交實驗,測交無法判斷顯隱關(guān)系,D錯誤。
故選B。
4、答案:A
解析: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尖發(fā)際屬于顯性性狀,且約翰的父母基因型為Aa,則該夫婦再生一個男孩,是平發(fā)際aa的概率為1/4,故選A。
5、答案:A
解析:A、若馬的毛色為常染色體遺傳,圖示中可以看出親本有栗色和白色,子代也存在栗色和白色,屬于測交類型,不能確定顯隱性,則白色可能為顯性性狀,栗色為隱性,或者白色可能為隱性性狀,栗色為顯性,A正確;
B、通過A選項可知,顯隱性不能確定,假如白色是顯性則,則Ⅰ2和Ⅱ2基因型是aa,假如栗色是顯性,則Ⅰ2和Ⅱ2基因型是Aa,故若馬的毛色為常染色體遺傳,則Ⅰ2和Ⅱ2基因型相同,B錯誤;
C、若馬的毛色為伴X遺傳,白色為顯性性狀,則Ⅱ2一定是白色,與圖中顏色不符合,C錯誤;
D、若馬的毛色為伴X遺傳,則只能是栗色是顯性,白色是隱性,則Ⅰ2的基因型為XAXa,Ⅱ2的基因型為XAXa,D錯誤。
故選A。
6、答案:A
解析:A、F1產(chǎn)生的花粉中的精子基因型為YR、yr、Yr、yR,比例為1:1:1:1,A正確;
B、1個F1個體能產(chǎn)生YR、yr、Yr、yR4種配子若干個,其比例為1:1:1:1,B錯誤;
C、F1產(chǎn)生基因型yr的卵細胞數(shù)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數(shù)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C錯誤;
D、基因的自由組合是指F1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錯誤。故選A。
7、答案:C
解析:據(jù)分析可知,基因型為AaBBcc和AaBbCc的兩玉米植株雜交,子代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1/2)×(1/2)=1/8,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8、答案:A
解析:A、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可能為初級精母細胞,也可能為初級卵母細胞,A錯誤;
B、該細胞內(nèi)有2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的結(jié)構(gòu),因此在前期Ⅰ會形成2個四分體,B正確;
C、正常情況下該圖的下一時期,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中無同源染色體,C正確;
D、染色體的數(shù)目以著絲粒的數(shù)目計算,圖中④為染色體,其上有兩個染色單體,D正確。
故選A。
9、答案:D
解析:A、由于子代小鼠是由兩個卵細胞結(jié)合形成的,其性染色體組成為X,因此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A正確; B、小鼠有20對染色體,該方法繁殖產(chǎn)生的小鼠是由兩個卵細胞結(jié)合形成的細胞發(fā)育形成的,因此其體細胞中有20對、40條染色體,B正確; C、正常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C正確; D、由于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因此正常情況下,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大于初級卵母細胞四分之一的細胞質(zhì), D錯誤。
故選:D。
10、答案:C
解析:A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yīng)的DNA片段,基因一般在DNA上,呈線性排列,對于部分病毒來說,有遺傳效應(yīng)的RNA片段也是基因,AB正確;
C、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所以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酸和氨基酸,C錯誤;D、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guān)系 ,伴隨著同源染色體分離,等位基因發(fā)生分離,D正確。
故選C。
11、答案:C
解析: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jù)題干信息,親本是灰體雌蠅和黃體雌蠅,子代雌蠅中灰體∶黃體=1∶1,雄蠅中灰體∶黃體=1∶1,故無論顯性性狀是灰體還是黃體,均可以出現(xiàn)此結(jié)果,無法判斷顯隱性,A錯誤;
B、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若灰色為顯性,子代雄蠅中灰體∶黃體=1∶1,則親本灰體雌蠅基因型為XBXb,黃體雄蠅基因型為XbY,兩者雜交后代♀灰體∶♀黃體∶♂灰體∶♂黃體=1∶1∶1∶1,符合題意;若黃色為顯性,則親本基因型為XbXb、XBY,則后代均為黃體,不符合題意,B錯誤;
C、黃色為顯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型為XbXb、XBY,則后代雌性均為黃體,不符合題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型為bb、Bb,則后代可以出現(xiàn)♀灰體∶♀黃體∶♂灰體∶♂黃體為1∶1∶1∶1,比例符合題意,所以若黃色為顯性,則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體上,C正確;
D、灰色為顯性,若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灰體雌蠅基因型為XBXb,黃體雄蠅基因型為XbY,兩者雜交后代♀灰體∶♀黃體∶♂灰體∶♂黃體=1∶1∶1∶1,符合題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親本基因型為Bb、bb, 雜交后代可以出現(xiàn)♀灰體∶♀黃體∶♂灰體∶♂黃體=1∶1∶1∶1,符合題意,所以若灰色為顯性,基因無論位于X染色體還是常染色體均符合題意,D錯誤。
故選C。
12、答案:D
解析:A、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而⑦是一條脫氧核苷酸鏈,A錯誤;
B、DNA分子解旋時⑤處的氫鍵斷裂,B錯誤;
C、復制時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而⑤為氫鍵,C錯誤;
D、④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因此④代表脫氧核糖核苷酸,D正確。
故選D。
13、答案:B
解析: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中,每個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故能通過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判定犯罪嫌疑人,B正確。
故選B。
14、答案:D
解析:A、結(jié)合分析可知,圖示Ⅰ轉(zhuǎn)錄和Ⅱ翻譯過程在同一時間和空間進行,發(fā)生在原核生物細胞中,而細菌細胞為原核細胞,故可發(fā)生在細菌中,A正確;
B、根據(jù)最左側(cè)的多肽鏈最長,可判斷核糖體在該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向左,B正確;
C、圖示Ⅰ是轉(zhuǎn)錄,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過程中脫水縮合形成磷酸二酯鍵,Ⅱ過程是翻譯,以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zhì)過程中脫水縮合形成肽鍵,C正確;
D、轉(zhuǎn)錄過程中,RNA聚合酶兼具了解旋的功能,D錯誤。
故選D。
15、答案:C
解析:A、一個基因可突變成多個等位基因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A正確;
B、紫外線、X射線、病毒等能誘發(fā)基因突變,提高基因突變的概率,B正確;
C、癌癥的發(fā)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多個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C錯誤;
D、基因突變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基因突變通常是有害的,有些甚至是致死的,D正確。
故選C。
16、答案:B
解析:A、據(jù)分析可知,基因重組主要發(fā)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A正確;
B、基因重組主要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中,并非精卵結(jié)合的過程,B錯誤;
C、基因工程的原理和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的實質(zhì)都屬于基因重組,C正確;
D、同源染色體分離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發(fā)生自由組合,可能會發(fā)生基因重組,D正確。
故選B。
17、答案:B
解析:A、②可能是①的配子直接發(fā)育形成的單倍體,A正確;
B、④個體只含一個染色體組,一定是單倍體,但③個體含有3個染色體組,可能是單倍體,也可能是三倍體,B錯誤;
C、①含有四個染色體組,③含有三個染色體組,若它們都是由配子直接發(fā)育形成的,則均為單倍體,若它們都是由受精卵發(fā)育形成的,則均為多倍體,C正確;
D、對于A、b基因來說,③⑤中不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純合體,D正確。
故選B。
1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知識內(nèi)容。遺傳病患者不一定攜帶致病基因,如染色體異常遺傳病,A項正確;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的發(fā)病率比單基因遺傳病的高,B項正確;攜帶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個體不一定患遺傳病,如女性色盲基因攜帶者,C項錯誤;基因突變是單基因遺傳病的根本原因,D項正確。
19、答案:D
解析:A、紅綠色盲女患者Ⅲ-6的基因型是XbXb,正常Ⅱ-4基因型應(yīng)是XBX-,Ⅲ-6有一個致病基因來自Ⅱ-4,因此Ⅱ-4基因型為XBXb,所以Ⅱ-4是紅綠色盲基因的攜帶者,A正確;
B、紅綠色盲女患者Ⅲ-6(XbXb)的致病基因來自Ⅱ-3和Ⅱ-4各一個,而Ⅱ-4的致病基因只能來自母親Ⅰ-1(因為其父親正常),因此Ⅲ-6的致病基因來自Ⅱ-3和Ⅰ-1,B正確;
C、紅綠色盲女患者Ⅲ-6(XbXb)與正常男子(XBY)結(jié)婚后,所生女孩(XBXb)都正常,所生男孩(XbY)都患病,因此建議他們生女孩,C正確;
D、紅綠色盲男患者Ⅱ-3(XbY)和Ⅱ-4(XBXb)再生育男孩的基因型可能為XBY、XbY,患病的概率為1/2,D錯誤。
故選D。
20、答案:D
解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用射線照射小麥種子,后代出現(xiàn)了新的性狀,說明射線引起種子細胞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產(chǎn)生了新的基因,從而表現(xiàn)出新的性狀,這種育種方式屬于誘變育種。
故選D。
21、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連接酶,A正確;
B、DNA連接酶將黏性末端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B錯誤;
C、利用基因工程技術(shù),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C正確;
D、基因工程的本質(zhì)是基因重組,D正確。
故選B。
22、答案:B
解析:A、抗蟲基因作物的使用可以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這樣有利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減少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正確;
B、轉(zhuǎn)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性問題:滯后效應(yīng)、過敏源、營養(yǎng)成分改變,錯誤;
C、基因工程生產(chǎn)藥品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正確;
D、人們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獲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具有優(yōu)良品質(zhì)的農(nóng)作物,比如抗蟲棉,正確;
故選B。
23、答案:C
解析:A、B、D選項都是拉馬克“用進廢退”的觀點;C選項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觀點,故選C。
24、答案:C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疫苗選擇作用下,對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來并擴大繁殖,導致病毒的抗性增強。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5、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則兩只黃色短尾鼠交配有三種情況:(1)兩只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為AaBb,則他們交配后代為:9/16A_B_(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3/16A_bb、3/16aaB_、1/16aabb,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子代存活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2/16AaBB(黃色短尾)、4/16AaBb(黃色短尾)、3/16aaB_(灰色短尾),則子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2:1。
(2)兩只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為AaBB,則他們交配后代為:1/4AABB、1/2AaBB、1/4aaBB,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子代存活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BB(灰色短尾)、1/2AaBB(黃色短尾),則子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2:1。
(3)兩只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則他們交配后代為:1/4AAB_、1/2AaB_、1/4aaB_,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子代存活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B_(灰色短尾)、1/2AaB_(黃色短尾),則子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2:1。
故選B。
26、答案:(1)雄性
(2)基因突變;卵細胞
(3)有絲;后;4
(4)基因重組
(5)AB和aB
解析:(1)由丙圖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可知,該動物為雌性,所以測交應(yīng)選擇雄性個體。
( 2)甲圖中白色大染色體上出現(xiàn)A、a,一定是發(fā)生了變異,因為從甲圖看不出發(fā)生過交叉互換,則只能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可以通過生殖細胞(本題是卵細胞)傳遞給下一代的。
(3)乙為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染色體組數(shù)也加倍,為4個。
(4)丙為初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可發(fā)生基因重組。
(5)丁的兩組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分別為A、a和B、B,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基因組成是AB和aB。
27、答案:(1)B
(2)Aa;2
(3)D
(4)B
解析:(1)由于伴X隱性遺傳病具有母親患病兒子必定患病的特點,故此病一定不是伴X隱性遺傳,其他都有可能,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若1號個體攜帶有CMT基因,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號的基因型是Aa,精原細胞復制后,形成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基因型為AAaa,含有2個致病基因。
(3)1號個體攜帶有CMT基因,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號的基因型是Aa,2號的基因型是aa,故3號與4號基因型都為A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00%,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4)ABC、對該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變導致患者某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變?yōu)榻z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異常,則造成這種異常的基因突變類型最可能是基因中替換了一個堿基,若基因中插入或缺失一個堿基,則會引起多個氨基酸的改變,AC錯誤,B正確;
D、密碼子位于信使RNA上,不在基因上,D錯誤。
故選B。
28、答案:(1)翻譯;核糖體;3信使RNA
(2)細胞核;DNA的一條鏈;RNA
(3)轉(zhuǎn)運RNA;丙氨酸;脫水縮合
(4)U(尿嘧啶)
(5)核糖體
(6)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
解析:(1)該圖有核糖體,所以是翻譯過程。1是轉(zhuǎn)運RNA,2是正在合成的多肽鏈,3是mRNA,4是核糖體。模板是3mRNA。
(2)轉(zhuǎn)錄是在細胞核中進行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以4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在酶和ATP的條件下合成RNA的過程。
(3)1是轉(zhuǎn)運RNA,因為密碼子是GCU,所以攜帶的氨基酸是丙氨酸。這個氨基酸與前面的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而形成多肽。
(4)mRNA在合成過程中,其模板鏈DNA中的A與尿嘧啶U是配對的,在RNA中沒有T。
(5)一個信使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jié)合多個核糖體,形成多聚核糖體,同時進行多肽鏈的合成,因此少量的信使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zhì)。
(6)在絲腺細胞中,蛛絲蛋白屬于分泌蛋白,需要在核糖體上合成,內(nèi)質(zhì)網(wǎng)初步加工、高爾基體深加工,所以與蛛絲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關(guān)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
29、答案:(1)1;2
(2)1/4;否;存在生殖隔離
(3)能夠產(chǎn)生新基因
解析:(1)途徑1是自交,途徑2是單倍體育種,途徑3是多倍體育種,途徑4是誘變育種,題目所給植株是雜合子,雜合子自交就可以出現(xiàn)隱性純合體,所以選途徑1;要獲得顯性純合體,如果選擇自交,則需要連續(xù)自交,直到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為止,育種年限較長,利用途徑2單倍體育種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2)途徑3幼苗基因型為HhRr,而途徑1品種A是 HhRr自交而來,故是HhRr的概率是1/2×1/2=1/4,故基因型都是HhRr的概率是1/4。品種C是幼苗HhRr染色體組加倍而來的,基因型為HHhhRRrr。品種C與B存在生殖隔離,因此它們不是同一個物種。
(3)途徑4為誘變育種,依據(jù)的遺傳學原理是基因突變。與雜交育種相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能夠產(chǎn)生新的基因。
30、答案:(1)可育后代;地理隔離
(2)基因重組;自然選擇;生殖隔離
(3)基因頻率;種群基因頻率改變
(4)35%;70%;是
解析:(1)物種是指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交配并產(chǎn)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物種a的兩個種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礙而不能發(fā)生基因交流,這種現(xiàn)象叫做地理隔離。
(2)由于食物和棲息條件互不相同,a1和a2發(fā)生的突變和基因重組可能不同,通過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基因也不相同。久而久之,a1和a2的基因庫就會形成明顯的差異,導致b和c出現(xiàn)生殖隔離,從而進化出b和c兩個物種。
(3)在此過程中,不論a1或a2,都是不利變異被淘汰,有利變異得以保存和積累,從而使控制有利變異的基因頻率提高,導致生物朝著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方向進化。由此可見,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
(4)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則Aa的個體占30%,A的基因頻率為20%+1/2×30%=35%,a的基因頻率為65%。倘若人為舍棄隱性性狀類型僅保留顯性性狀的基因型,AA:Aa=2:3,則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則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40%+60%×1/4=55%,aa基因型的個體占60%×1/4=15%,則Aa基因型的個體占30%,此時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AA%+1/2Aa%=55%+1/2×30%=70%。經(jīng)過人工選擇,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因此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
31、答案:(1)板葉、紫葉、抗病
(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花葉綠葉感病、花葉紫葉感病
(4)AaBbdd
解析:(1)甲板葉紫葉抗病與丙花葉綠葉感病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與甲相同,可知顯性性狀為板葉、紫葉、抗病,甲為顯性純合子AABBDD。
(2)已知顯性性狀為板葉、紫葉、抗病,再根據(jù)甲乙丙丁的表現(xiàn)型和雜交結(jié)果可推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若丙aabbdd和丁aaBbdd雜交,根據(jù)自由組合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為:aabbdd(花葉綠葉感?。┖蚢aBbdd(花葉紫葉感?。?br />
(4)已知雜合子自交分離比為3:1,測交比為1:1,故X與乙雜交,葉形分離比為3:1,則為Aa×Aa雜交,葉色分離比為1:1,則為Bb×bb雜交,能否抗病分離比為1:1,則為Dd×dd雜交,由于乙的基因型為AabbDd,可知X的基因型為AaBbdd。
這是一份大荔縣大荔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共20頁。
這是一份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21-2022學年高二生物下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大荔縣大荔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卷(含解析),共1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