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邢臺市六校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某學生發(fā)現(xiàn)實驗室中的一瓶無色氣體,他想知道是何種氣體。經實驗測定此瓶氣體中只含有C、O兩種元素。通常情況下這瓶氣體不可能是
A.兩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 B.兩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
C.兩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D.一種化合物
【答案】A
【詳解】A.由于含有C、O兩種元素,碳單質不是氣體,則不可能為兩種單質,故A錯誤;
B.可能是兩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如O2和O3與CO,故B正確;
C.可能為兩種化合物,如CO和CO2,故C正確;
D.可能為一種化合物,如CO,故D正確;
故選:A。
2.X、Y、Z、W各代表一種物質,若X+Y=Z+W,則X和Y的反應不可能是
A.鹽和鹽的反應 B.酸與堿的反應
C.堿性氧化物和水的反應 D.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
【答案】C
【分析】兩種反應物反應產生兩種新的化合物,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鹽和鹽反應會產生兩種新鹽,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兩種,A不符合題意;
B.酸與堿反應產生鹽和水,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兩種,B不符合題意;
C.堿性氧化物和水反應產生堿,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只有一種,C符合題意;
D.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產生鹽和水,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兩種,D不符合題意;
故合理選項是C。
3.三種物質間只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組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詳解】①硫酸鈉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碳酸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只通過一步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
②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燃燒生成水,銅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只通過一步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
③鋅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鐵;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和銅;鋅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生成鐵和硫酸鋅,硫酸亞鐵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亞鐵溶液;只通過一步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
故①②③均只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如箭頭所指方向的轉化,答案選D。
4.下列分類標準不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非離子反應(標準:是否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參與)
B.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標準: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
C.純凈物分為單質、化合物(標準:組成純凈物的元素種類數(shù))
D.化合物分為電解質、非電解質(標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
【答案】B
【詳解】A.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是離子反應,根據(jù)是否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參與將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非離子反應,A項正確;
B.分散系可分為溶液、膠體、濁液,分類標準是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B項錯誤;
C.根據(jù)組成純凈物的元素種類數(shù),純凈物可分為單質和化合物,C項正確;
D.根據(jù)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化合物可分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D項正確;
故選:B。
5.如圖所示,在蒸發(fā)皿中放一小塊鈉,加熱至熔化時,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無水CuSO4粉末與熔化的鈉接觸,瞬間產生耀眼的火花,同時有紅色物質生成。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上述反應是置換反應 B.加熱且無水條件下,Na可以與CuSO4反應并生成Cu
C.上述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D.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Na+Cu2+=2Na++Cu
【答案】D
【分析】由題意可知,熔化的鈉與無水CuSO4粉末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硫酸鈉和銅,鈉做還原劑,硫酸銅做氧化劑,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置換反應,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加熱且無水條件下,Na可以與CuSO4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Cu,故B正確;
C.由題意可知,Na與CuSO4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瞬間會產生耀眼的火花,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時放出熱量,故C正確;
D.該反應不在溶液中進行不能寫離子方程式,故D錯誤;
故答案選D。
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NaCl固體不能導電,只有在水分子作用下才能電離出Na+和Cl-
B.溶于水后電離出H+的化合物屬于酸
C.BaSO4難溶于水但BaSO4屬于電解質
D.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都屬于非電解質
【答案】C
【詳解】A.熔融狀態(tài)下氯化鈉也可以電離出離子導電,A錯誤;
B.溶于水后電離出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屬于酸,B錯誤;
C.電解質與溶解度沒有必然的關系,向硫酸鋇、碳酸鈣這些物質屬于電解質,C正確;
D.CaO是堿性氧化物,但屬于電解質,D錯誤;
故選C。
7.2gNaOH固體分別加入到下列100mL液體中,溶液導電能力變化不大的是
A.自來水 B.含2.45gH2SO4的硫酸溶液
C.含2.925gNaCl的溶液 D.含4.25gNaNO3的溶液
【答案】B
【詳解】溶液導電能力大小看其中的離子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
A.依題意,投入后自來水離子濃度大幅增大,溶液導電能力變化大,A不符合題意;
B.依題意,投入后NaOH與H2SO4反應生成強電解質Na2SO4,且濃度變化不大,溶液導電能力變化不大,B符合題意;
C.依題意,投入后直接增加溶液中離子濃度,溶液導電能力變化大,C不符合題意;
D.依題意,投入后直接增加溶液中離子濃度,溶液導電能力變化大,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K+、Na+、MnO、SO
B.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Na+、NH、K+、CO
C.常溫下,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Na+、Ca2+、Cl-、HCO
D.含有大量SO的溶液:K+、Ca2+、Cl-、NO
【答案】A
【詳解】A.各個離子之間互不反應,能大量共存,A符合題意;
B.能使pH試紙變深藍色的溶液呈強堿性,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不合題意;
C.加入鐵粉能生成H2的溶液呈酸性,H+與不能共存,C不合題意;
D.Ca2+、結合生成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題意;
故選A。
9.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通過儀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XY段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逐漸減弱,是因為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減少
B.a時刻,混合溶液中Ba(OH)2與H2SO4,恰好完全反應
C.向一定體積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測得的曲線形狀是一樣的
D.該實驗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O+Ba2++2OH-=BaSO4↓+2H2O
【答案】C
【詳解】A.XY段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逐漸減弱,是因為Ba(OH)2溶液與稀H2SO4反應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減少,A正確;
B.a時刻,導電能力最弱,說明混合溶液中Ba(OH)2與H2SO4恰好完全反應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幾乎沒有離子,B正確;
C.AgNO3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生成AgCl沉淀和HNO3,恰好完全反應時由于HNO3能電離出較多自由移動的離子,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是為0,與該曲線不符,C錯誤;
D.該實驗是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Ba2++2OH-=BaSO4↓+2H2O,D正確;
故選C。
10.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四種離子,已知前三種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3:2:1,則溶液中Cl-和SO的離子個數(shù)比為
A.1:4 B.3:4 C.1:2 D.3:2
【答案】A
【詳解】設Na+、Al3+、Cl-的個數(shù)分別為3、2、1,根據(jù)電荷守恒:3×1+2×3=1×1+2×N(),N()=4,Cl-和的個數(shù)比為1:4,則故選A。
11.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是(??????????)
①Ag++Cl-=AgCl↓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
③CO32-+2H+=CO2↑+H2O
④Fe+Cu2+=Fe2++Cu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沒有
【答案】D
【詳解】①Ag++Cl-=AgCl↓可以表示HCl+AgNO3=AgCl↓+HNO3,也可以表示可溶性金屬氯化物與AgNO3溶液的反應,如NaCl+AgNO3=AgCl↓+NaNO3,所以可以表示多個反應,①不符合題意;
②Ba2++2OH-+2H++SO42-=BaSO4↓+2H2O可以表示Ba(OH)2與H2SO4的反應,也可以表示Ba(OH)2與NaHSO4混合時溶液顯中性時的反應,所以可以表示多個反應,②不符合題意;
③CO32-+2H+=CO2↑+H2O可以表示可溶性碳酸鹽與強酸反應產生CO2、H2O、可溶性鹽,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反應,③不符合題意;
④Fe+Cu2+=Fe2++Cu可以表示可溶性銅鹽與Fe發(fā)生置換反應產生Cu單質與可溶性亞鐵鹽,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反應,④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可知,沒有任何一個離子反應符合題目要求,故合理選項是D。
12.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硫酸鐵溶液中加入銅粉:Fe3++Cu=Fe2++Cu2+
B.CH3COOH溶液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C.Fe(OH)3與少量的稀鹽酸反應:Fe(OH)3+3H+=Fe3++3H2O
D.將NaHSO4與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H++SO+Ba2++OH-=BaSO4↓+H2O
【答案】C
【詳解】A.向硫酸鐵溶液中加入銅粉,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故A錯誤;
B.CH3COOH溶液除去水垢中的CaCO3,離子方程式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B錯誤;
C.Fe(OH)3溶于少量稀鹽酸生成氯化鐵和水,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故C正確;
D.將NaHSO4與Ba(OH)2溶液混合至中性,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恰好完全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2H+++Ba2++2OH-=BaSO4↓+2H2O,故D錯誤;
故選:C。
二、多選題
13.下列物質分類不正確的是
酸
堿
鹽
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硫酸
燒堿
食鹽
氧化鎂
干冰
B
硝酸
生石灰
硫酸銅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C
氯化氫
氫氧化鉀
純堿
生石灰
三氧化硫
D
醋酸
氫氧化鈉
氯化銅
氧化鐵
一氧化碳
A.A B.B C.C D.D
【答案】BD
【詳解】A.硫酸屬于酸;燒堿是氫氧化鈉,屬于堿;食鹽是氯化鈉,屬于鹽;氧化鎂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性氧化物;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屬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確;
B.生石灰是CaO,不屬于堿,一氧化碳既不能與堿反應又不能與酸反應,CO不是堿性氧化物,故B錯誤;
C.氯化氫電離出只有一種陽離子即氫離子,屬于酸;氫氧化鉀是堿;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生石灰是氧化鈣,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堿性氧化物;三氧化硫能與堿反應生成正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故C正確;
D.一氧化碳既不能與堿反應又不能與酸反應,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
選BD。
三、單選題
14.根據(jù)你的機智,下列各組物質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A.FeCl3????NaCl????NaOH????KCl B.CuSO4????Ba(OH)2????HCl????HNO3
C.Na2SO4????BaCl2????Na2CO3????HNO3 D.Ca(OH)2????K2CO3????CaCl2????NaCl
【答案】C
【詳解】A.FeCl3溶液是黃色的,能與FeCl3溶液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但其余兩兩混合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無法鑒別氯化鈉、氯化鉀,故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A不選;
B.CuSO4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SO4溶液;能與CuSO4溶液反應同時產生藍色沉淀和白色沉淀的是Ba(OH)2溶液,無法鑒別稀鹽酸、稀硝酸,故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B不選;
C.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其中有一種溶液與其它三種溶液混合時出現(xiàn)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氣體,該溶液為碳酸鈉溶液;與碳酸鈉溶液產生氣體的溶液為HNO3,產生白色沉淀的為氯化鋇;與碳酸鈉溶液混合無任何明顯現(xiàn)象的為硫酸鈉溶液;故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C選;
D.組內四種物質的溶液兩兩混合時,K2CO3與Ca(OH)2、CaCl2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但其余兩兩混合均沒有明顯現(xiàn)象,故不加其它試劑無法鑒別,D不選;
故選:C。
15.已知實驗室制備Fe(OH)3膠體的化學方程式為:FeCl3+3H2OFe(OH)3(膠體)+3HCl。某同學取5mL0.5mol/L的FeCl3溶液于小試管中,加入適量CaCO3粉末,有大量氣體產生,固體溶解,液體顏色加深。過濾后用激光筆照射濾液,有明顯的丁達爾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需要持續(xù)不斷加熱
B.該同學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氣體為CO2
C.FeCl3溶液與Fe(OH)3膠體的本質區(qū)別是丁達爾效應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也能制得Fe(OH)3膠體
【答案】B
【詳解】A.制取氫氧化鐵膠體時,滴加飽和氯化鐵溶后繼續(xù)加熱至出現(xiàn)紅褐色即停止加熱,持續(xù)不斷加熱會破壞膠體穩(wěn)定性,A錯誤;
B.由制備Fe(OH)3膠體時產生HCl,與CaCO3反應產生氣體CO2,B正確;
C.FeCl3溶液與Fe(OH) 3膠體的本質區(qū)別是膠粒直徑大小不同,C錯誤;
D.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是把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熱到呈紅褐色液體,氯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D錯誤;
故選:B。
四、多選題
16.含下列離子組的溶液中加入相應試劑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離子組
加入試劑
離子方程式
A
Na+、SO
Ba(OH)2溶液
SO+Ba2+=BaSO4↓
B
H+、Cl-
足量石灰乳
2H++2OH-=2H2O
C
K+、HCO
稀H2SO4溶液
HCO+H+=H2O+CO2↑
D
H+、SO
少量銅粉
Cu+2H+=Cu2++H2↑
A.A B.B C.C D.D
【答案】AC
【詳解】A.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離子方程式為+Ba2+=BaSO4↓,A正確;
B.石灰乳含有大量Ca(OH)2固體,因此不能拆,離子方程式為Ca(OH)2+2H+=Ca2++2H2O,B錯誤;
C.與H+反應生成CO2和H2O,離子方程式為+H+=H2O+CO2↑,C正確;
D.Cu與H+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D錯誤;
故選AC。
五、填空題
17.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每組物質中都有一種物質與其他物質在分類上不同。試分析每組中物質的組成規(guī)律,將這種不同于其他物質的物質找出來。
①硫酸鋇、氯化銀、氯化鉀、碳酸:____。
②磷酸、硝酸、鹽酸、硫酸:____。
③濁液、溶液、膠體、水:____。
(2)有如下物質:①鐵絲;②氫氧化鋇溶液;③NaHCO3固體;④NH3;⑤酒精;⑥蒸餾水;⑦SO2;⑧熔融的Na2CO3;⑨氧化鈣?;卮鹣铝袉栴}:
已知蒸餾水有微弱的導電性,上述物質除⑥外,能導電的是: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屬于非電解質的是:____;物質③溶于水能導電的原因為:____(用必要的方程式表示)。
【答案】(1)???? 碳酸???? 磷酸???? 水
(2)???? ①②⑧???? ③⑥⑧⑨???? ④⑤⑦???? NaHCO3=Na++HCO
【詳解】(1)①硫酸鋇、氯化銀、氯化鉀都屬于鹽類,碳酸屬于酸類,則不同種類的物質是碳酸;
②硝酸、鹽酸、硫酸都是強酸,磷酸是中強酸,則不同種類的物質是磷酸;
③濁液、溶液、膠體都是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水屬于純凈物,則不同種類的物質是水;
(2)能導電的物質有金屬、石墨、電解質溶液和熔融的電解質,①是金屬能導電;②是電解質溶液,能導電;⑧是熔融的電解質,能導電;故答案為:①②⑧;電解質指的是在水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常見電解質包括酸、堿、鹽、水和活潑金屬氧化物;①是單質,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②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③⑥⑧⑨屬于電解質;非電解質指的是在水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④⑤⑦屬于非電解質;NaHCO3是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可以導電,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
六、元素或物質推斷題
18.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Cl、BaCl2、K2SO4、CaCO3、NaOH、CuSO4、KNO3中的幾種組成,為了探究它的成分,進行了如圖實驗:
(1)過濾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
(2)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有____;一定不存在的有____。
(3)實驗室制取氣體B的離子方程式:____;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B時,集氣瓶驗滿的方法是:____。
(4)C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____。
【答案】(1)燒杯、漏斗、玻璃棒
(2)???? CaCO3、BaCl2、NaOH???? CuSO4、K2SO4
(3)???? CaCO3+2H+=Ca2++CO2↑+H2O???? 將燃燒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收集滿
(4)Ba2++2OH-+CO2=BaCO3↓+H2O
【分析】由實驗可知,白色粉末溶于水過濾得到白色濾渣A、無色濾液C,可知一定不含CuSO4,白色濾渣A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且全部溶解,可知氣體B為CO2,白色濾渣A為CaCO3,不存在BaSO4,原粉末只有BaCl2、K2SO4其中一個存在,無色濾液C與B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中含BaCl2、NaOH,原白色粉末一定不含K2SO4,NaCl、KNO3不確定是否存在,以此來解答。
(1)
過濾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2)
根據(jù)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的有CaCO3、BaCl2、NaOH,一定不存在CuSO4、K2SO4;
(3)
B為CO2,實驗室用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制取氣體C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收集二氧化碳時,集氣瓶驗滿的方法是:將燃燒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已收集滿;
(4)
溶液C和二氧化碳在堿性溶液中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即碳酸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Ba2++2OH-+CO2=BaCO3↓+H2O。
七、填空題
19.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陽離子Ag+、Mg2+、Cu2+中的一種或幾種,請?zhí)顚懴铝锌瞻住?br />
(1)不用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3)取(2)的濾液加過量的NaOH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某離子,加過量NaOH溶液時發(fā)生所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____(填序號)。
A.Cl- B.NO C.CO D.SO
【答案】(1)Cu2+
(2)???? Ag+???? Ag++Cl-=AgCl↓
(3)???? H++OH-=H2O???? Mg2++2OH-=Mg(OH)2↓
(4)B
【詳解】(1)Cu2+的溶液為藍色,該溶液為無色,故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Cu2+;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說明該沉淀為AgCl,故原溶液中有Ag+;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
(3)Mg2+與OH-可生成Mg(OH)2沉淀,故取(2)的濾液加入過量NaOH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Mg2+,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2↓;過量的NaOH溶液還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
(4)含陽離子(Ag+、Mg2+)均與、OH-反應,Ag+與Cl-反應,只有與Ag+、Mg2+均不反應,則一定含陰離子為,故選B;
20.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將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分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所產生的現(xiàn)象相同,試寫出將過量的二氧化硫逐漸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產生的現(xiàn)象為:____;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離子方程式依次為:____、____。
(2)①取少量某油漆的原料Fe2O3(紅棕色粉末),加入適量濃鹽酸,反應后得到棕黃色溶液,取少量棕黃色溶液置于試管中再滴入NaOH溶液,可觀察到有沉淀生成。上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②另在小燒杯中加入20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后,向沸水中滴入2mL上述棕黃色溶液,繼續(xù)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此時體系無渾濁,鑒別上面得到的棕黃色溶液與紅褐色液體,常用的方法是____。
(3)向某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生成硫酸氫鈉,然后再改加氫氧化鋇溶液至硫酸根離子剛好沉淀完全。試寫出上述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又逐漸溶解???? Ca2++2OH-+SO2=CaSO3↓+H2O???? CaSO3+SO2+H2O=Ca2++2HSO
(2)???? Fe2O3+6H+=2Fe3++3H2O???? Fe3++3OH-=Fe(OH)3↓???? 丁達爾效應
(3)???? H++OH-=H2O???? H++OH-+Ba2++SO=BaSO4↓+H2O
【解析】(1)
將二氧化硫逐漸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CaSO3沉淀,過量的二氧化硫繼續(xù)與CaSO3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Ca(HSO3)2,產生的現(xiàn)象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又逐漸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2++2OH-+SO2=CaSO3↓+H2O、CaSO3+SO2+H2O=Ca2++2;
(2)
①Fe2O3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氯化鐵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OH-=Fe(OH)3↓;
②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丁達爾效應;
(3)
少量的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硫酸氫鈉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H++OH-=H2O,硫酸氫鈉與氫氧化鋇溶液至硫酸根離子剛好沉淀完全,即按硫酸氫鈉為1來配平得到離子方程式H++OH-+Ba2++=BaSO4↓+H2O。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六校聯(lián)考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南宮等中學聯(lián)考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元素或物質推斷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北省邢臺市六校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 Word版含答案,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