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
物 理
第一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30分,每題2分)
1. 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 ?。?br /> A. 米(m) B. 米/秒(m/s) C. 千克(kg) D. 千克/米3(kg/m3)
2. 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能顯著改變聲音的( ?。?br />
A. 響度 B. 音量
C. 音色 D. 音調
3. 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故宮角樓水中形成倒影 B. 航天員透過水球成像
C. 屏幕上呈現(xiàn)手影 D. 景物在鏡中成像
4. 圖所示的物態(tài)變化實例中,屬于凝華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清晨,草葉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樹葉上形成霜 D 雨后,山谷中形成濃霧
5. 2022年11月12日12時10分,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采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對接,如圖4所示。對接后,若說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br />
A. 地球 B. 天和核心艙
C. 月球 D. 太陽
6. “糖畫”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以糖為材料來造型。如圖所示,先把糖加熱成糖汁,在繪制造型時,用湯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各種造型后,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在竹簽上即可。關于“糖畫”制作過程中糖的吸、放熱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直在吸熱
B. 一直在放熱
C. 先放熱,后吸熱
D. 先吸熱,后放熱
7. 噪聲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br /> A. 射擊時戴耳罩 B. 禁止大聲喧嘩
C 安裝雙層中空玻璃 D. 安裝噪聲監(jiān)測系統(tǒng)
8. 下列有關光學的知識,敘述正確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3×105m/s B. 三棱鏡能把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
C. 把紅、黃、藍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D. 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反射角為90o
9. 下列估測中,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8℃ B. 一支簽字筆的質量約為1kg
C. 普通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0dm D.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0.5min
10. 如圖所示,是小亮眼球成像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亮眼球中的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B. 小亮眼球中的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C. 小亮屬于近視眼,應佩戴凸透鏡矯正視力
D. 小亮屬于遠視眼,應佩戴凹透鏡矯正視力
11. 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實驗誤差
B. 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會造成實驗的誤差
C. 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測量中的錯誤
D. 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異,在測量中,誤差是無法消除的
1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將一塊橡皮泥壓成薄片,它的質量變小
B. 將一塊蠟塊切成兩半,它的密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
C. 航天員把家人的照片從地球帶到空間站,照片的質量變小
D. 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瓶中氧氣的體積不變,密度減小
13. 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甲圖:倒車雷達是利用次聲波進行工作的
B. 乙圖:要瞄準所看見的“魚”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魚
C. 丙圖:驗鈔機是利用紅外線使鈔票上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br /> D. 丁圖:液化石油氣主要是利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使燃氣液化后儲存在鋼瓶內的
14. 小明從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幾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br /> 幾種物質的密度/(kg·m-3)
(常溫常壓)

1.0×103

0.9×103
酒精
0.8×103

8.9×103

7.9×103

2.7×103

A. 固體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
B. 一定質量水結成冰后,其體積變小
C. 體積相同的酒精和水,質量比為5∶4
D. 質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鋁塊體積較大
15. 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運動,兩車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0~5s,甲車速度是乙車速度的4倍
B. 經(jīng)過15s,甲、乙兩車相距30m
C. 經(jīng)過18s,甲、乙兩車相距4m
D. 5~25s,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共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選項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6. 關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B. 平面鏡成像與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
C. 一束光垂直照射到水面,將不發(fā)生折射
D. 雨后晴朗的夜晚,迎著月光走,地上發(fā)亮的是水
17.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熔點/℃ (標準大氣壓)
固態(tài)酒精
-117

328
固態(tài)水銀
-39

1083

0

1535

A. -110℃的酒精是固態(tài)
B. 可以將銅塊放到鐵制容器中熔化
C. 放在0℃的房間中的水會凝固結冰
D. 在-20℃的地區(qū),能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
18. 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 如圖:將發(fā)聲的音叉輕觸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說明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B. 如圖:自制溫度計的玻璃管越粗,外界溫度變化時,管中液柱高度的變化越明顯
C. 如圖:用揚聲器播放音樂,正對燭焰,燭焰會隨音樂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D. 如圖:用紙鍋燒水,水能沸騰,而紙鍋未燃燒,是由于火焰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19.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如圖所示。它的原理是用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自動在圖像中檢測人臉并進行識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B. 攝像頭所拍攝的人臉的像是縮小的虛像
C. 人臉應位于攝像頭的兩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間
D. 當人臉的像超出識別系統(tǒng)設定范圍時,人臉應遠離攝像頭移動
20. 小麗在瓶子中多次裝入某種液體,直至把容器裝滿。她測出了每次裝入液體的體積V及液體和瓶子的總質量m,記錄的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 /> V/cm3
10
20
30
40
50

m/g
36
47
58
69
80
85.5

A. 瓶子的質量為25g
B. 表中①處數(shù)據(jù)應為60
C. 液體的密度為1.1g/cm3
D. 該瓶子能裝下55g的水
三、填空題(共8分,每空1分)
21.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500cm=______m (2)10min=______s
(3)20kg=______g (4)13.6g/cm3=______kg/m3
22. 身高1.6m的小京,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當她走到距離平面鏡1m處時,她的像高______m;她距自己的像______m。
23. 用酒精燈加熱燒瓶中的水,直至水沸騰,撤掉酒精燈,燒瓶中的水停止沸騰;迅速用塞子塞緊燒瓶口并倒置,如圖所示,向燒瓶底部澆冷水,燒瓶中的水會______。

24. 司機駕駛汽車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緊急情況,司機經(jīng)過0.4s的反應后踩下剎車,之后經(jīng)過3.6s汽車滑行了34m停止。則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這段時間,汽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四、實驗探究題(共40分,28題、31題(2)、33題(3)、35題(3)各2分,其他各題每空1分,每圖1分。)
25. (1)如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cm。

(2)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

26. 根據(jù)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圖中的虛線框內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

27. 小樂做“探究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的實驗。

次數(shù)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他將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紙板ENF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如圖所示。他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改變______,多做幾次實驗,記錄每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
(2)取下紙板,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i和反射角r,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在反射現(xiàn)象中,______。
28. 小娟“研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她在相同的A、B兩塊玻璃板上分別滴上等量的、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水滴,用酒精燈加熱B玻璃板,如圖所示。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B玻璃板上的水滴干的較快。請你根據(jù)小娟的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寫出她所探究的科學問題______。

29. 小華“研究A和B兩種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持續(xù)加熱兩種物質,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的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B的溫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屬于晶體的是______物質(選填“A”或“B”),你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
30. 小萱為“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給燒杯中一定質量的水加熱,當水溫為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溫,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
(1)在實驗中,小萱觀察到水中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體積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到水面處破裂,說明此時水已經(jīng)沸騰;
(2)由圖乙可得出結論:水在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______;水在沸騰后,______,______。

31. 小強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他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記錄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s1和全程s2及所用時間t1、t2。

(1)本實驗的原理是______;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
(2)小強調節(jié)木塊的位置,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他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
(3)小強測得t1=2s,t2=3s,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別v1和v2。請你判斷v1______v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 小軍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相同的蠟燭A和B、刻度尺、白紙 等實驗器材,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該實驗利用薄玻璃板替代______,是為了能確定______,能比較______;
(2)實驗中,小軍把一只點燃的蠟燭A豎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從______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______;
(3)在“探究像的大小跟物體大小的關系”時,自變量是______,應多次改變它進行實驗。
33. 小東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他將焦距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

(1)他將光屏和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凸透鏡的兩側,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在______;
(2)將蠟燭置于0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他應將光屏向______移動(選填“左”或“右”)。他將光屏移到某一位置,光屏上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______的像(選填“縮小”、“放大”或“等大”);
(3)將點燃的蠟燭移到光具座上45cm刻線處,左右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不能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此時他應______才能看到燭焰的虛像。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______的成像特點(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
34. 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鈴聲逐漸______;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對上述實驗現(xiàn)象進行科學推理:當玻璃罩中沒有空氣,即成為真空狀態(tài)時,就______。因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

35. 小文利用托盤天平、量筒、細線和水測量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的小石塊的密度。
(1)開始測量前,小文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的______處,此時指針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他應將______;

(2)小文進行測量的實驗步驟如下,請你將其補充完整:
①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如圖乙所示,讀出小石塊的質量m為______g,并記錄在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中;
②向量筒中加入50mL的水,將小石塊用細線系好放進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圖丙所示的位置,則小石塊的體積V為______cm3。并記錄在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中。
③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小石塊的密度ρ=______g/cm3,并記錄在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中;
(3)請你幫小文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______。
五、科普閱讀題(共4分)
36. 請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
火箭的“防護衣”
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往太空,30日7時33分,兩個乘組的6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勝利會師”(如圖所示)。

火箭能把飛船送入太空,其速度約達到7.9km/s。高速飛行的火箭與大氣劇烈摩擦,外殼會產生1000℃以上的高溫。在火箭的外層進行涂裝,就相當于為火箭穿上一層薄而堅韌的“防護衣”。通常在火箭外涂刷一層耐燒蝕隔熱涂料,這種材料既耐高溫又有良好的隔熱性能。當火箭在大氣中高速飛行時,涂層中有部分物質因受熱而升華,能帶走部分熱量;涂層中的耐高溫有機樹脂則形成微孔碳化層,會把外界大部分熱量與火箭外殼隔開。因此,對火箭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目前,對于火箭涂裝的顏色,國際上并沒有特別規(guī)定。例如:我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主打的是白色涂裝(如圖甲所示)。而2020年11月7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的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卻是少有的黑色(如圖乙所示)。為什么火箭的“防護衣”大多是白色,很少是黑色呢?

一方面,白色火箭更容易被光學儀器觀測到,且火箭助推器上的紅白相間條紋,更方便光學跟蹤系統(tǒng)對焦。另一方面,白色有較好的隔熱保溫作用。由于長征系列火箭是液體燃料火箭,液氧燃料的溫度在-180℃左右?;鸺蘸螅瑴囟葧眲∩仙?,白色涂裝不僅能起到隔熱效果,也有利于保溫,降低了液體燃料爆炸的風險。所以,白色涂裝是液體燃料火箭的最優(yōu)選擇。而固體運載火箭的燃料不會對溫度那么敏感,因此,涂裝顏色選擇性就更多了。谷神星一號火箭就是一枚固體燃料火箭,其箭體采用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這種材料本身是黑色,所以谷神星一號火箭制造成了通體黑色。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火箭能把神州十五號飛船送入太空,飛行速度約達到______km/h;
(2)在火箭外涂刷一層耐燒蝕隔熱涂料,該涂料對火箭能起保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3)我國的長征系列火箭主打白色涂裝,主要的兩個原因是:______。
六、計算題(共8分,37、38題各4分)
37. 利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已知一束激光從激光測距儀發(fā)出并射向月球,經(jīng)過大約2.53s反射回來。求: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38.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隱身戰(zhàn)斗機殲?20,其利用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提高了抗疲勞、耐腐蝕等性能,同時減小了自身質量。將一個體積為0.02m3的鋼制零件替換成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質量減少122kg。(已知:ρ鋼=7.9×103kg/m3) 求:
(1)碳纖維復合材料零件的質量;
(2)此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30分,每題2分)
1. 【答案】C
【解析】
【詳解】A.米是長度的國際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米/秒是速度的國際單位,故B不符合題意;
C.千克是質量的國際單位,故C符合題意;
D.千克/米3是密度的國際單位,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答案】D
【解析】
【詳解】吹哨子時,管內空氣柱因發(fā)生振動會產生聲音,當上下推拉活塞時,空氣柱的長度發(fā)生改變,因此空氣柱的振動快慢會發(fā)生改變,所以會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3. 【答案】B
【解析】
【詳解】A.故宮角樓在水中形成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宇航員透過水球成像,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屏幕上呈現(xiàn)手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景物在鏡中成像,屬于凸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 【答案】C
【解析】
【詳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冰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題意;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故C符合題意;
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 【答案】B
【解析】
【詳解】ACD.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相對于地球、月球和太陽,均有位置的變化,故以它們?yōu)閰⒄瘴铮熘畚逄栘涍\飛船是運動的,故ACD不符合題意;
B.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相對于天和核心艙的位置沒有改變,以天和核心艙為參照物,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6. 【答案】D
【解析】
【詳解】先把糖加熱成糖汁,糖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熔化吸熱;在石板上來回澆鑄糖汁,等糖汁變成固態(tài),就做好了糖畫,這個過程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凝固現(xiàn)象,凝固放熱,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7. 【答案】C
【解析】
【詳解】A.射擊時戴耳罩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禁止大聲喧嘩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安裝雙層中空玻璃可以阻斷噪聲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安裝噪聲監(jiān)測系統(tǒng)只能了解噪聲的強度,不能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 【答案】B
【解析】
【詳解】A.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大約為3×108m/s,故A錯誤;
B.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色光組成的復色光,三棱鏡能把陽光分解成不同顏色的光,稱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B正確;
C.色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它們可以混合成不同顏色的光,故C錯誤;
D.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組成的角,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重合,反射角為0o,故D錯誤。
故選B。
9. 【答案】C
【解析】
【詳解】A.人的正常體溫非常穩(wěn)定,大約為36.5~37℃,故A不符合題意;
B.支簽字筆的質量較小,大約為10g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
C.普通教室門的高度比成年人略高一些,大約為2m,即20dm,故C符合題意;
D.人正常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6次左右,一次的時間約為0.0625min,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0. 【答案】A
【解析】
【詳解】AB.由圖可知,小亮眼球中的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故A正確,B錯誤;
CD.小亮眼球中的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形成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故CD錯誤。
故選A。
11. 【答案】D
【解析】
【詳解】AD.誤差是測量值與真實值的差異,由于測量工具、方法及測量者的原因,在測量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減小實驗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故A錯誤,D正確;
B.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會造成實驗結果出現(xiàn)錯誤,是可以避免的,故B錯誤;
C.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測量中的誤差,而錯誤是可以避免的,故C錯誤。
故選D。
12. 【答案】D
【解析】
【詳解】A.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無關,將一塊橡皮泥壓成薄片,形狀發(fā)生改變,質量不變,故A錯誤;
B.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但與物體的狀態(tài)、溫度有關,將一塊蠟塊切成兩半,狀態(tài)和溫度不變,它的密度不變,故B錯誤;
C.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無關,航天員把家人的照片從地球帶到空間站,位置發(fā)生改變,照片的質量不變,故C錯誤;
D.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鋼瓶中氧氣的體積不變(等于鋼瓶的容積),但質量減小為原來的一半,由可知,鋼瓶中氧氣的密度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13. 【答案】B
【解析】
【詳解】A.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來確定障礙物的遠近,故A錯誤;
B.水中魚反射出的光,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看到的是變淺的魚的虛像,因此用魚叉捕魚時,要瞄準所看到的魚的下方位置叉去,故B正確;
C.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使鈔票上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故C錯誤;
D.液化石油氣主要是利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燃氣液化后被儲存在鋼瓶內的,故D錯誤 。
故選B。
14. 【答案】D
【解析】
【詳解】A.固體的密度不一定都比液體的密度大,如冰的密度就比水的密度小,故A錯誤;
B.水結冰后質量不變,密度變小,由可知體積變大,故B錯誤;
C.體積相同的酒精和水的質量之比

故C錯誤;
D.銅的密度大于鋁的密度,質量相等的實心銅塊和鋁塊,由可知鋁塊的體積較大,故D正確。
故選D。
15. 【答案】C
【解析】
【詳解】A.0~5s,甲車的路程是10m,乙車的路程是40m,甲車的速度

甲乙兩車的速度關系

甲車速度是乙車速度的,故A錯誤;
B.經(jīng)過15s,甲車的路程是30m,乙車的路程是40m,甲、乙兩車相距
40m-30m=10m
故B錯誤;
C.由圖可知,甲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18s,甲車路程
s甲1=v甲t1=2m/s×18s=36m
乙車在5s后運動到40m處,是靜止,經(jīng)過18s,甲、乙兩車相距
40m-36m=4m
故C正確;
D.5~25s,乙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C。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共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選項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6. 【答案】ACD
【解析】
【詳解】A.光的傳播路徑與介質有關,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方向容易發(fā)生偏折,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故A正確;
B.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兩者原理不相同,故B錯誤;
C.一束光垂直照射到水面,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法線重合,折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將不發(fā)生折射,故C正確;
D.雨后晴朗的夜晚,迎著月光走,由于水面發(fā)生了鏡面反射,眼睛會看到水面反射的光線較強,所以地上發(fā)亮的是水,故D正確。
故選ACD。
17. 【答案】BD
【解析】
【詳解】A.酒精熔點是-114℃,-110℃的酒精高于熔點,是液態(tài),故A錯誤;
B.鐵的熔點是1535℃,銅的熔點是1083℃,銅在1083℃時吸收熱量,開始熔化,可以將銅塊放到鐵制容器中熔化,故B正確;
C.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等,水的凝固點是0℃,放在0℃房間中的水能達到水的凝固點,但是水不能繼續(xù)放出熱量,不能凝固,故C錯誤;
D.水銀的熔點是-39℃,在-20℃的地區(qū),水銀是液態(tài),所以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故D正確。
故選BD。
18. 【答案】AC
【解析】
【詳解】A.音叉在發(fā)聲,而乒乓球被彈開,說明音叉也在振動,即說明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故A正確;
B.由于熱脹冷縮,外界溫度變化時,自制溫度計的玻璃管液柱體積也在變化,而自制溫度計的玻璃管越粗,玻璃管液柱高度變化越不明顯,故B錯誤;
C.燭焰會隨音樂晃動,而揚聲器播放音樂,產生聲波,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故C正確;
D.因為水的沸點遠遠低于紙的著火點,所以水沸騰時,不斷吸熱,而溫度保持沸點不變,達不到紙的著火點,因此紙鍋未燃燒,故D錯誤。
故選AC。
19. 【答案】AD
【解析】
【詳解】ABC.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頭與照相機工作原理相同,鏡頭相當于凸透鏡,物體位于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攝像頭所拍攝的人臉的像是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BC錯誤;
D.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當人臉的像超出識別系統(tǒng)設定范圍時,即像過大,則應增大物距,從而減小像距,使像變小,所以人臉應遠離攝像頭移動,故D正確。
故選AD。
20. 【答案】ACD
【解析】
【詳解】AC.設瓶子的質量為,液體密度為,根據(jù)題意有

把表格中前兩組數(shù)據(jù)帶入公式,得


聯(lián)立解得
,
故AC正確;
B.把帶入公式

解得

故B錯誤;
D.該瓶子裝液體的最大體積為,則裝水的最大體積也為,可得質量為

故D正確。
故選ACD。
三、填空題(共8分,每空1分)
21. 【答案】 ①. 5 ②. 600 ③. 2×104 ④. 13.6×103
【解析】
【詳解】(1)[1]長度的單位換算
500cm=500×0.01m=5m
(2)[2]時間的單位換算
10min=10×60s=600s
(3)[3]質量的單位換算
20kg=20×103g=2×104g
(4)[4]密度的單位換算
13.6g/cm3=13.6×103kg/m3
22. 【答案】 ①. 1.6 ②. 2
【解析】
【詳解】[1][2]平面鏡成的像和物體大小相等,當她走到距離平面鏡1m處時,她的像大小不變,像高是1.6m;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她走到距離平面鏡1m處時,像和平面鏡之間的距離是1m,她距自己的像
1m+1m=2m
23. 【答案】重新沸騰
【解析】
【詳解】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
24. 【答案】10
【解析】
【詳解】汽車在司機的反應時間內汽車運動的路程
s1=v1t1=15m/s×0.4s=6m
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這段時間,汽車運動的路程
s=s1+s2=6m+34m=40m
從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這段時間,汽車的平均速度

四、實驗探究題(共40分,28題、31題(2)、33題(3)、35題(3)各2分,其他各題每空1分,每圖1分。)
25. 【答案】 ①. 3.60 ②. 16
【解析】
【詳解】(1)[1]圖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00cm對齊,右側與3.60cm對齊,故物體的長度為3.60cm。
(2)[2]圖中溫度計分度值為1℃,且刻度由下往上為由小變大,說明刻度位于零上,此時示數(shù)為16℃。
26. 【答案】
【解析】
【詳解】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遠離了主光軸,即該透鏡有發(fā)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鏡,如圖所示:

27. 【答案】 ①. 光束的入射角 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析】
【詳解】(1)[1]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在紙板上用筆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徑跡。改變光束EO的入射角,多做幾次,記錄每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
(2)[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每組數(shù)據(jù)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可以得到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8. 【答案】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是否有關
【解析】
【詳解】她在相同的A、B兩塊玻璃板上分別滴上等量的、表面積大小相同的水滴,用酒精燈加熱B玻璃板,在此過程中,液體的表面積相同、表面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溫度不同,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她所探究的科學問題是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的溫度是否有關。
29. 【答案】 ①. A ②. A物質有熔點
【解析】
【詳解】[1]晶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A物質是晶體。
[2]判斷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是否存在一定的熔點,找到溫度點,也就明確了物質的特點,同時也能判斷出物質熔化時的狀態(tài),而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它的溫度是在加熱過程中不斷升高的,所以判斷的依據(jù)是A物質有熔點。
30. 【答案】 ①. 變大 ②. 升高 ③. 吸收熱量 ④. 溫度不變
【解析】
【詳解】(1)[1]實驗中,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且體積變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fā)到空氣中,就表明水沸騰了。
(2)[2][3][4]由圖乙可知,0~5min時,水在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從第5min開始,水的溫度保持100℃不變,可以得到水沸騰后,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1. 【答案】 ①. ②. 停表 ③. 見解析 ④. 小于
【解析】
【詳解】(1)[1][2]實驗中,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需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根據(jù)得到平均速度,本實驗的原理是。
(2)[3]實驗中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為了減小小車運動的速度,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計時方便。
(3)[4]設全程的路程是s,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

所以
v1

相關試卷

北京西城區(qū)2023-2024初二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這是一份北京西城區(qū)2023-2024初二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共10頁。

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和答案:

這是一份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和答案,共10頁。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這是一份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共11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2024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物理試卷及答案

2023年北京西城區(qū)初二期末(下)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西城區(qū)初二期末(下)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2022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教師版)

2022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教師版)

2021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教師版)

2021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物理(教師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