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4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
一.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共35小題)
1.把一金屬塊浸沒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時(ρ酒精=0.8g/cm3),從杯中溢出16g酒精,若將該金屬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水的質(zhì)量是( ?。?br /> A.一定是20g B.可能是16g C.一定是16g D.可能是24g
答案與解析:(1)若原來盛滿酒精,金屬塊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金屬塊浸沒在盛有酒精的杯中,
∴金屬塊的體積V=V排酒精=
∵若將該金屬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杯中時。V排水=V,
∴溢出水的質(zhì)量m溢水=m排水=ρ水V=ρ水×=1g/cm3×=20g。
(2)若原來盛滿酒精的杯中沒有盛滿酒精,金屬塊的體積大于溢出酒精的體積;
∵將該金屬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杯子中,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金屬塊的體積,
∴金屬塊排開水的質(zhì)量一定不是20g,應(yīng)比20g還要大,可能為24g。
故選:D。
2.一個足夠大的燒杯中盛有鹽水,在放入冰塊后,容器中的液面如圖所示,當(dāng)冰塊完全熔化后( ?。?br />
A.液面高度不變 B.液面降低
C.液面升高 D.無法確定
答案與解析:
(1)冰塊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xiàn)浮=G冰,ρ鹽水gV排=ρ冰gV冰,V排=,
(2)冰熔化成水之后,狀態(tài)變化,質(zhì)量不變,所以,m冰=m水,ρ冰V冰=ρ水V水,V水=,
(3)∵ρ鹽水>ρ水,
∴V水>V排,
∴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上升。
故選:C。
3.潛水員從水下15m的地方上浮到距水面1m的地方,則潛水員所受的浮力和壓強(qiáng)( ?。?br /> A.壓強(qiáng)和浮力都將變大 B.壓強(qiáng)和浮力都將變小
C.壓強(qiáng)減小,浮力不變 D.壓強(qiáng)不變,浮力變小
答案與解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溅岩篻V排:物體浸沒在水中,無論深度如何,V排不變,水的密度不變,F(xiàn)浮不變。
液體壓強(qiáng)公式p=ρ液gh表明了物體受到的壓強(qiáng)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與其他因素?zé)o關(guān),深度減小,所以壓強(qiáng)變小。
故選:C。
4.如圖所示,在底面積是S1的圓柱形容器中,注入深為h的水后,再把一橫截面積為S2的金屬圓柱體立于容器中,若圓柱體露出水面,容器中水不溢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ρ水ghS1
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p=ρ水gS1h/(S1﹣S2)
C.金屬圓柱體所受的浮力為F?。溅阉甮S2h/(S1﹣S2)
D.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ρ水gS1h/(S1﹣S2)
答案與解析:容器中水的體積=h×S1,
放入圓柱體后水深為,
∴V排=S2×,
∴F?。溅裧V排=ρghS2S1/(S1﹣S2),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p=ρ水gS1h/(S1﹣S2),
又∵放入圓柱體后,它受到的水的浮力,同時也會對底面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壓強(qiáng),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壓=ρ水ghS1+F浮,
∴選項A、C、D均錯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5.若給你一只彈簧秤、一杯水、細(xì)線和一個金屬塊,你能完成下列四種實驗中的哪幾種?( ?。?br /> ①測金屬塊的質(zhì)量; ②測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屬塊的體積;④測金屬塊的密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與解析:利用彈簧秤可以直接測出物體的重力,結(jié)合公式G=mg的變形公式m=可以求解金屬塊的質(zhì)量m;
把金屬塊用細(xì)線懸掛在彈簧秤上,將金屬塊完全浸沒在杯內(nèi)的水中,此時彈簧秤示數(shù)變小,根據(jù)彈簧秤的示數(shù)差可求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的浮力F??;
由阿基米德原理:F?。溅阉甮V排可得:V排=,ρ水作為已知條件,可測出金屬塊的體積V=V排;
已測得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m,根據(jù)密度公式可得:ρ=,則金屬塊的密度可得。
因此所給的四個條件都能用所給的實驗器材測出,故選D。
6.如圖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工作臺上的卷揚機(jī)(其內(nèi)部有電動機(jī)提供動力)提升水中的物體,其輸出功率始終為1500W.物體未露出水面前,以1.5m/s的速度被勻速提升,卷揚機(jī)對繩子的拉力為F1,卷揚機(jī)對工作臺的壓力為N1.物體離開水面后,仍被勻速提升,卷揚機(jī)對繩子的拉力為F2,卷揚機(jī)對工作臺的壓力為N2.已知F1:F2=1:6,N1:N2=1:2.g取10N/kg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卷揚機(jī)的質(zhì)量為400kg
B.物體的密度為6.0×103kg/m3
C.物體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為1000N
D.物體離開水面后的運動速度為9m/s
答案與解析:物體未露出水面前,
∵P=F1v1=F1×1.5m/s=1500W,
∴F1=1000N,
卷揚機(jī)對繩子的拉力:
F1=G物﹣F?。絤物g﹣ρ水V排g=m物g﹣ρ水V物g,
卷揚機(jī)對工作臺的壓力:
N1=G機(jī)+F1;
物體離開水面后,
∵F1:F2=1:6,F(xiàn)1=1000N,
F2=6000N,
卷揚機(jī)對繩子的拉力:
F2=G物=m物g,
卷揚機(jī)對工作臺的壓力:
N2=G機(jī)+F2,
A、∵N1:N2=1:2,
即:(G機(jī)+F1):(G機(jī)+F2)=1:2,
(G機(jī)+1000N):(G機(jī)+6000N)=1:2,
∴卷揚機(jī)重:
G機(jī)=4000N,
卷揚機(jī)的質(zhì)量:
m機(jī)===400kg,故A正確;
B、∵F1:F2=1:6,
即(m物g﹣ρ水V物g):m物g=1:6,
∴1﹣=,
物體的密度:
ρ物=ρ水=1.2×103kg/m3,故B錯;
C、物體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
F浮=F2﹣F1=6000N﹣1000N=5000N,故C錯;
D、∵P=F2v2=6000N×v2=1500W,
∴v2=0.25m/s,故D錯。
故選:A。
7.如圖所示,裝有石塊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為F1,當(dāng)把石塊卸入水中后,小船所受浮力為F2,池底對石塊的支持力為N,這時( ?。?br />
A.石塊所受的浮力為F1﹣F2﹣N
B.池底所受壓力減小了N
C.石塊所受的重力大于F1﹣F2
D.船所排開水的體積減少了g
答案與解析:
AC、裝有石塊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為F1,由漂浮條件可知:F1=G船+G石,
當(dāng)把石塊卸入水中后,小船所受浮力為F2,則F2=G船,
所以G石=F1﹣F2,故C錯誤;
石塊靜止在池底時受力平衡,所以F浮+N=G石,石塊所受的浮力F?。紾石﹣N=F1﹣F2﹣N,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由圖水池粗細(xì)均勻,所以池底受到的壓力等于池中物體的總重力,石塊投入水中前面,水、小船、石塊的總重力不變,所以池底受到的壓力不變,故B錯誤;
D、由A知,石塊放入水中后船受到的浮力減小,△F浮船=F1﹣F2=G石,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減小的排開水體積:△V排=,
石塊沉入中靜止時,G石=F浮+N,
則F1﹣F2=F浮+N,所以N+F2=F1+F浮>F1﹣F2,故D錯誤。
故選:A。
8.一艘漂浮在小水池上的小船,一人進(jìn)行如下操作時,能使池中水面升高的是( ?。?br /> A.將船上的鐵塊投入水中
B.將水中的石塊撈入船中
C.從水面撈木塊入船中
D.將池中的水裝一些入船中
答案與解析:物體的重力為G,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撈到船上后漂浮在水面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
鐵塊浸沒在水中時,V排=V=,漂浮時G=F?。溅阉甮V排′,所以V排′=,由于ρ>ρ水,
則V排′>V排,將船上的鐵塊投入水中,水面下降;
同理石塊浸沒在水中時,V排=V=,漂浮時G=F?。溅阉甮V排′,所以V排′=,由于ρ>ρ水,
則V排′>V排,將水中的石塊撈入船中,水面上升;
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時和撈到船上后,所受浮力相同等于木塊的重力,排開水的體積相等;
水懸浮在水中時和撈到船上后,所受浮力相同等于水的重力,排開水的體積相等。
水、木塊放到船上后,水面高度不變。
故選:B。
9.如圖所示,體積為1×10﹣3m3,材料相同的兩個金屬體,分別連接在彈簧的一端,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甲圖裝置內(nèi)是水,彈簧對球向上的彈力為79N,乙圖裝置內(nèi)是某種液體,彈簧對球向上彈力為81N,則該種液體的密度為(g取10N/Kg)( ?。?br />
A.7.9×103Kg/m3 B.8.1×103Kg/m3
C.0.8×103Kg/m3 D.0.2×103Kg/m3
答案與解析:小球受到重力、彈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彈力大小等于重力與浮力的差;
在水中時,小球的重力G=F浮水+F彈水=ρ水gV排+F彈水=1000kg/m3×10N/kg×1×10﹣3m3+79N=89N,
在某種液體中,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液=G﹣F彈液=89N﹣81N=8N,
所以液體的密度ρ===0.8×103kg/m3。
故選:C。
10.如圖所示,B、C是體積均為10cm3的實心鋁塊。當(dāng)B浸沒在水中時,木塊A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勻速運動。若用鋁塊D替換C,使A在桌面上向右勻速運動,則D的質(zhì)量應(yīng)為(ρ鋁=2.7g/cm3,鋁塊B始終在水中,水與B之間的摩擦以及滑輪處的摩擦均忽略不計)( ?。?br />
A.17g B.10g C.7g D.27g
答案與解析:當(dāng)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勻速運動時,其受摩擦力水平向右。
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GC=f+GB﹣F浮
B、C是體積相同的實心鋁塊,所以GB=GC.所以f=F浮。
當(dāng)木塊向右做勻速運動時,其受摩擦力水平向左。
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GD+f=GB﹣F浮
GD=GB﹣F浮﹣f 又因為f=F浮
所以GD=GB﹣2F浮
即mDg=ρ鋁gVB﹣2ρ水gVB
則mD=ρ鋁VB﹣2ρ水VB=2.7g/cm3×10cm3﹣2×1g/cm3×10cm3=7g
故選:C。
11.把三個體積(V)、形狀都相同的實心長方體A、B、C放在同種液體中的情況如圖所示,A有V浸入,B有一半浸入,C有V浸入。若將它們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再將它們(下面的部分)放入此液體中,靜止時哪個露出液面部分的體積最大( ?。?br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無法確定
答案與解析:∵物體漂浮時,F(xiàn)?。紾物,
∴ρ液gV排=ρ物gV物,
∴=;
實心長方體的體積為V,如圖所示時,
VA排=V,VB排=V,VC排=V;
∴==,==,==,
若將它們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
∵物體和液體的密度不變,浸入液面的體積占總體積的比例也不變。
∴==,==,==,
∴VA排2=×VA排=×V=V,
VB排2=×VB排=×V=V,
VC排2=×VC排=×V=V,
∵VA排露=VA排﹣VA排2=V﹣V=V,
VB排露=VB排﹣VB排2=V﹣V=V,
VC排露=VC排﹣VC排2=V﹣V=V,
∴VB排露>VA排露=VC排露。
所以再次露出液面部分的體積B的最大。
故選:B。
12.一個合金塊在密度為ρ1的液體中稱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1,在密度為ρ2的液體中稱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F2,則此合金塊的密度為( ?。ǚQ量過程中金屬塊全部浸沒在液體中)
A.
B.
C.
D.
答案與解析:設(shè)合金塊的密度為ρ、體積為V,合金塊重G=ρVg,
在密度為ρ1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F浮1=G﹣F1,
即:ρ1Vg=ρVg﹣F1,﹣﹣﹣﹣﹣﹣﹣﹣﹣﹣﹣﹣﹣﹣﹣﹣①
在密度為ρ2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F浮2=G﹣F2,
即:ρ2Vg=ρVg﹣F2,﹣﹣﹣﹣﹣﹣﹣﹣﹣﹣﹣﹣﹣﹣﹣﹣②
②﹣①得:
ρ2Vg﹣ρ1Vg=F1﹣F2,
可得:
V=,
代入①得:
ρ==ρ1﹣=ρ1﹣=ρ1﹣
==。
故選:B。
13.一塊冰浮在盛有鹽水的容器中,鹽水剛好不溢出,當(dāng)冰全部熔化后,鹽水水面將(  )
A.下降 B.不變 C.上升而溢出 D.無法判斷
答案與解析:
(1)冰塊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xiàn)?。紾冰,ρ鹽水gV排=ρ冰gV冰,V排=,
(2)冰熔化成水之后,狀態(tài)變化,質(zhì)量不變,所以,m冰=m水,ρ冰V冰=ρ水V水,V水=,
(3)∵ρ鹽水>ρ水,
∴V水>V排,
∴由于盛有鹽水的容器原來是鹽水剛好不溢出,當(dāng)冰全部熔化后,鹽水液面將上升而溢出。
故選:C。
14.如圖所示的水杯中,水面上浮有一木塊,木塊上放著一鐵塊,它們靜止在水面上,如把鐵塊放入水中,則杯中的水面將( ?。?br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無法判斷
答案與解析:
如圖所示木塊和鐵塊懸浮在水中,木塊和鐵塊的重力分別為G木、G鐵,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
則F浮=G木+G鐵,
即:ρ水gV排=G木+G鐵,
∴V排==+,
把鐵塊放入水中,則木塊漂浮,鐵塊下沉,
∴F浮木=G木,F(xiàn)浮鐵<G鐵,
此時排開水的總體積:
V總=V木排+V鐵=+,
∵ρ水<ρ鐵,
∵V總<V排,
∴水面下降。
故選:B。
(多選)15.愛動腦筋的小明同學(xué)喜歡用家中的器具探究物理問題。有一天,他將一只盛滿水的小桶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只空盆中,手拿一個密封的空易拉罐,慢慢浸入盛滿水的小桶中,如圖所示。在易拉罐浸沒水中以前,下列分析正確的有(  )

A.易拉罐受到水的浮力逐漸增大
B.水平地面受到盆的壓力保持不變
C.桶內(nèi)的水對桶底的壓強(qiáng)逐漸增大
D.手對易拉罐向下的壓力逐漸增大
答案與解析:A、在易拉罐浸入水的過程中,它排開的水的體積增大,因此其浮力增大,所以正確;
B、易拉罐對水施加了壓力,排開了一定體積的水,因此,地面所受的總壓力是變大的,所以錯誤;
C、因為桶內(nèi)的水一開始就是滿的,易拉罐的浸入并未改變水的深度,因此桶底所受水的壓強(qiáng)不變,所以錯誤;
D、隨著易拉罐的浸入,浮力增大,手對易拉罐的向下的壓力也會逐漸增大,所以正確。
故選:AD。
(多選)16.小明用彈簧測力計鉤住一長方形物體以5cm/s的速度勻速下降直至完全浸沒于水中,下圖是拉力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整個過程中,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物體完全浸沒后所受浮力為5N
C.物體剛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其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qiáng)為600Pa
D.若將上述物體換成密度為5g/cm3的同體積石塊,當(dāng)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20N
答案與解析:
A、由圖象知,0﹣2s過程中,物體在空中勻速下降,重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2s后物體還受到浮力的作用,重力和拉力的大小不相等,此時重力和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物體完全浸沒后,由ρ水gV排=F浮=G﹣F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為:14N﹣9N=5N,故B正確;
C、2~3s是物體剛接觸水面到剛好完全浸沒的過程,根據(jù)速度為5cm/s可以判斷物體的高h(yuǎn)為h=vt=5cm/s×1s=5cm=0.05m;則受到的壓強(qiáng)為:p=ρgh=1000kg/m3×10N/kg×0.05m=500Pa,故C錯誤;
D、若將上述物體換成密度為5g/cm3的同體積石塊,則石塊受到的浮力不變,仍為5N,根據(jù)浮力可以求出物體的體積:
V=V排===5×10﹣4m3=500cm3,
石塊的質(zhì)量為:m=ρV=5g/cm3×500cm3=2500g=2.5kg,重力為:G=mg=2.5kg×10N/kg=25N,故拉力為:F=25N﹣5N=20N.故D正確。
故選:BD。
17.如圖所示,有兩個小球M和N,密度分別為ρM和ρN.圖甲中,細(xì)線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M使其浸沒在水中靜止;圖乙中,細(xì)線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N使其浸沒在油中靜止。小球M所受重力為GM,體積為VM;小球N所受重力為GN,體積為VN.小球M和N所受細(xì)線的拉力大小相等,所受浮力分別為FM和FN.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油的密度為ρ油,且ρ水>ρ油>ρN>ρM,則GM?。肌N; FN?。尽M(填“>”“<”或“=”)。

答案與解析:(1)∵小球靜止,
∴F拉=F浮﹣G,
即:FM﹣GM=FN﹣GN,
∵F?。溅阉甐排g,G=ρ物Vg,
∴(ρ水﹣ρM)gVM=(ρ油﹣ρN)gVN,
∵ρ水>ρ油>ρN>ρM,
∴(ρ水﹣ρM)>(ρ油﹣ρN),
∴VM<VN,
∵GM=ρMgVM,GN=ρNgVN,VM<VN,ρN>ρM,
∴GM<GN;
(2)又∵F拉=F浮﹣G,F(xiàn)M﹣GM=FN﹣GN,
∴FN>FM。
故答案為:<;>。
18.如圖所示,面積較大的水池內(nèi)水深為H,水面上浮著一邊長為a、質(zhì)量為m的正方體物塊,物塊的一半體積浸在水中?,F(xiàn)用力將木塊緩慢地壓入水中直到池底,則從木塊剛好浸沒水中開始到最終壓在池底的過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 2mg(H﹣a) 。

答案與解析:F浮=ρ水gV排=ρ水gV物=G=mg,
∴ρ水gV物=mg
ρ水a(chǎn)3=2m,
木塊完全浸沒后的浮力F浮1′=ρ水gV排′=ρ水gV物=ρ水ga3=2mg
∴手對木塊的壓力F=F浮′﹣G=2mg﹣mg=mg
木塊下移距離h=H﹣a
壓力F做的功W=Fh=mg(H﹣a),
同時木塊由水面下降了H﹣a,所以勢能減少了E=mg( H﹣a),
由此分析可知:壓力F對木塊做的功和木塊下降減少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池中水的能量,
所以△E=W+E=2mg(H﹣a)。
故答案為:2mg(H﹣a)。
19.如圖所示,是一條小魚在吐氣泡,氣泡上升過程中,浮力將變 大 ,壓強(qiáng)將變 小 。

答案與解析:∵氣泡上升時,h變小,
∴由P=ρgh得:
氣泡外液體的壓強(qiáng)p變小,會使氣泡的體積變大;
∵氣泡的體積變大,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由F?。溅阉畍排g得:
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答案為:大;小。
20.龍芳同學(xué)將一重4.0N的金屬筒容器,開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在筒內(nèi)裝入100cm3的某種液體后,金屬筒的的體積沒入到水中;則金屬筒的容積是 6×10﹣4 m3(筒壁厚度不計),裝入金屬筒內(nèi)液體的密度是 1.5×103kg/m3 。
答案與解析:(1)金屬筒漂浮,F(xiàn)?。紾筒=4N。
由F?。溅阉甐水g得:V排===4×10﹣4m3,
則V筒==×4×10﹣4m3=6×10﹣4m3。
(2)裝入液體后的浮力:F浮′=ρ水gV筒=1×103kg/m3×10N/Kg××6.0×10﹣4m3=5.5N,
裝入液體后的浮力等于金屬筒重力加上液體重力,所以:G液=F浮′﹣G筒=5.5N﹣4N=1.5N,
筒內(nèi)液體的密度ρ===1.5×103kg/m3。
故答案為:6×10﹣4;1.5×103kg/m3。
21.不溶于水的實心球重12N,體積為1.5dm3,若把它輕輕地放入足夠大且裝滿了水的桶里,靜止時,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為 12 N;從桶中溢出的水的質(zhì)量的大小為 1.2 kg.(取g=10N/kg)
答案與解析:(1)若實心球浸沒在水中,則它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5×10﹣3m3=15N
因15N>12N,即F浮′>G球,故實心球靜止后將漂浮在水面上,則所求浮力F?。紾球=12N。
(2)因為實心球靜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則G球=F浮=m排g,
所以溢出的水的質(zhì)量m溢=m排===1.2kg。
故答案為:12;1.2。
22.把一個質(zhì)量為1kg、體積為2dm3的物體拋入足夠?qū)捄蜕畹乃?,則物體穩(wěn)定后受到的浮力為 9.8N 。(取g=9.8N/kg )
答案與解析:G=mg=1kg×9.8N/kg=9.8N,
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溅岩篻V排=1.0×103kg/m3×9.8N/kg×2×10﹣3m3=19.6N,
物體浸沒在水中時,F(xiàn)?。綠,所以物體上浮到液面,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xiàn)?。紾=9.8N。
故答案為:9.8N。
23.將一個密度為0.9×103kg/m3的實心小球,先后放入水和酒精當(dāng)中,則小球排開水的體積與排開酒精的體積之比為 9:10??;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之比是 9:8?。é丫凭?.8×103kg/m3)。
答案與解析:由題知,ρ球<ρ水,
∴實心小球放入水中為漂浮,小球受到水的浮力:
F水=G=ρ球gV=ρ水gV排水,
∵ρ球>ρ酒精,
把實心小球放入酒精中,小球下沉,小球受到酒精的浮力:
F酒精=ρ酒精gV排酒精=ρ酒精gV,
F水:F酒精=ρ球gV:ρ酒精gV=ρ球:ρ酒精=0.9×103kg/m3:0.8×103kg/m3=9:8;
即:ρ水gV排水:ρ酒精gV排酒精=9:8,
V排水:V排酒精=×=×=9:10。
故答案為:9:10;9:8。
24.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實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2:3.現(xiàn)將甲、乙兩球放入盛有足夠多水的燒杯中,當(dāng)甲、乙兩球靜止時,水對兩球的浮力F甲:F乙=6:5,兩球的密度分別是 800kg/m3 和 1200kg/m3 。
答案與解析:經(jīng)分析得出甲球漂浮,乙球下沉,因為兩球質(zhì)量相等,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2:3,體積之比為V甲:V乙=3:2,
F甲:F乙=ρ甲V甲g:ρ水V乙g=ρ甲V甲:ρ水V乙=6:5,
所以ρ甲===800kg/m3,又因為ρ甲:ρ乙=2:3,
所以ρ乙=1200kg/m3。
故答案為800kg/m3;1200kg/m3。
25.一重為20N的薄鐵皮水桶裝滿重力為98N的水,用手提桶并將桶浸沒到大水缸中(未與缸底接觸),此時手對桶的拉力為 17.5 N。
答案與解析:∵G=mg=ρ鐵vg,
∴水桶鐵皮的體積:
v=,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溅阉畍g=,
∵F浮+F拉=G,
∴F拉=G﹣F?。?0N﹣2.5N=17.5N。
故答案為:17.5。
26.如圖,水池底部的排水口用重為1N、面積為20cm2的塞子塞住,放水至虛線處。(g=10N/kg)
(1)圖甲中,用彈簧測力計向上逐漸用力拉塞子,當(dāng)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6N時,塞子恰好被拔出,則池中的水深為 25 cm。
(2)圖乙中,用空心密閉塑料瓶(不計重力)代替彈簧測力計,同樣使池中水位達(dá)到相同位置時恰好將塞子拔出,則塑料瓶受到的浮力是 6 N,排開水的體積為 600 cm3。

答案與解析:
(1)塞子堵住排水口,塞子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水的壓力和向上的拉力,當(dāng)拉力為6N時,能把塞子拔起,
則水對塞子的壓力:F=F拉﹣G塞=6N﹣1N=5N;
水對塞子的壓強(qiáng):p===2.5×103Pa;
由p=ρgh可得池中的水深為:h===0.25m=25cm;
(2)由于不計空心密閉塑料瓶重力,
當(dāng)塞子被拔起時,塑料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之前的拉力,則塑料瓶受到的浮力F?。紽拉=6N;
由F?。溅阉甮V排可得,排開水的體積:
V排===6×10﹣4m3=600cm3。
故答案為:(1)25;(2)6;600。
27.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實心球,密度之比為ρ甲:ρ乙=3:2,將它們都放入水中,靜止時兩球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4:5,求乙的密度。
答案與解析:
(1)由密度公式ρ=可知物體體積:V=,
已知:m甲:m乙=1:1,ρ甲:ρ乙=3:2,
所以,兩球的體積之比:V甲:V乙=2:3;
(2)若兩球在水中都漂浮,則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與實際不符;
若兩球在水中都全部浸沒,就有F甲:F乙=ρ水gV甲:ρ水gV乙=V甲:V乙=2:3,與實際不符;
這樣只能是一個漂浮、一個浸沒,即甲球下沉,乙球漂?。椎拿芏缺纫业拿芏却螅?,
則有F甲:F乙=ρ水V甲g:ρ乙V乙g=ρ水V甲:ρ乙V乙=4:5,
所以ρ乙=××ρ水=××1.0×103kg/m3≈0.83×103kg/m3。
答:乙的密度約為0.83×103kg/m3。
28.如圖所示,小容器A底部有一個半徑略小于R的圓洞,上面用一個半徑為R的小球蓋住,容器A內(nèi)的液體密度為ρ1,大容器B內(nèi)的液體密度為ρ2,兩容器液面相平,距容器A底部高為h.求小球重力G至少多大時,才能蓋住圓洞?(提示:球的體積公式為)

答案與解析:這里只能用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壓力差來求解,小球的上表面均是一個半球面,且各部分壓強(qiáng)都不相等,但是我們觀察下面兩個圖,液體對下半球的壓力F應(yīng)該是相等的,即F1=F2,那么由圖中F浮2=F2﹣F′,所以F1=F2=F浮2+F′,

同理下圖中F3=F4=F﹣F浮1,所以小球上下面壓力差:
F1﹣F3=F浮2+F′﹣(F﹣F浮1)=F浮1+F浮2+F′﹣F
=ρ1gπR3+ρ2gπR3+ρ2ghπR2﹣ρ1ghπR2
=(ρ1+ρ2)gπR3+(ρ2﹣ρ1)ghπR2。

答:小球重力G至少等于(ρ1+ρ2)gπR3+(ρ2﹣ρ1)ghπR2時,才能蓋住圓洞。
29.如圖,木塊浸沒在水中,細(xì)線對木塊的拉力是4牛。剪斷細(xì)線,待木塊靜止后,將木塊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塊上加向下的1牛壓力時,木塊有20厘米3的體積露出水面。求:
(1)切去部分的體積;
(2)木塊的密度。(g取10N/kg)

答案與解析:如圖所示,圖甲中,木塊所受的浮力就等于它的重力與繩的拉力之和。由此可得:F1=G1+f1﹣﹣①;
圖乙中,木塊漂浮,其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由此可得:F2=G1﹣﹣②;
圖丙中,切后的木塊,在上面加了1N的重物后依然漂浮。由此可得:F3=G2+f2﹣﹣③;
(1)用①減去②得,F(xiàn)1﹣F2=4N,將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分別代入,解得切去部分的體積V切=V﹣V1=400cm3;
(2)用②減去③得,F(xiàn)2﹣F3=G1﹣G2﹣f2,將浮力的公式F?。溅岩篻V排和重力的公式G=mg=ρ木Vg分別代入,解得ρ木=300kg/m3。
答:(1)切去部分的體積是400cm3;
(2)木塊的密度為300kg/m3。

30.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從水下勻速提起0.02m2、高為2m的實心圓柱體,圓柱體的密度為2.5×103kg/m3.若繞在滑輪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400N,不計摩擦及滑輪和繩的質(zhì)量。若繩端在拉力F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豎直方向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考慮水位變化。(g=10N/kg,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求:
(1)圓柱體上表面露出水面多高時,繩子被拉斷?
(2)從圓柱體上表面接觸水面開始計時,到繩子被拉斷經(jīng)過多長時間?

答案與解析:
(1)
∵不計摩擦及滑輪和繩的質(zhì)量,
∴滑輪組對圓柱體的拉力F拉=2F,
當(dāng)繩中拉力達(dá)到400N時,繩子恰好被拉斷,設(shè)此時圓柱體上表面露出水面高度為h,則
F浮+F拉=G,
即:ρ水gS(h0﹣h)+2F=ρ圓柱體gSh0,
1×103kg/m3×10N/kg×0.02m2×(2m﹣h)+2×400N=2.5×103kg/m3×10N/kg×0.02m2×2m,
解得:
h=1m;
(2)圓柱體上升速度:
v===0.1m/s,
經(jīng)過的時間:
t===10s。
答:(1)圓柱體上表面露出水面1m時,繩子被拉斷;
(2)從圓柱體上表面接觸水面開始計時,到繩子被拉斷經(jīng)過10s。
31.小明在游玩玄武湖時乘坐的快艇總質(zhì)量是600kg,快艇勻速直線行至距前方古城墻1850m的地方時,他向?qū)γ娴墓懦菈Πl(fā)出一個聲音,10s后他聽到了回聲。(g取10N/kg)
(1)快艇靜止在水中時,浸入水中的體積是多大?
(2)快艇某處距水面的深度為0.4m,則該處受到水的壓強(qiáng)是多少?
(3)快艇勻速運動的速度是多大?(v聲=340m/s)
答案與解析:(1)由題知,快艇漂浮在水面,F(xiàn)?。紾=mg=600kg×10N/kg=6000N
∵F浮=ρ液gV排
∴V排==0.6m3,
(2)P=ρ液gh=1×103kg/m3×10N/kg×0.4m=4×103Pa,
(3)設(shè)快艇的行駛速度為v1,由公式v=得 s=vt
10s內(nèi)快艇行駛的距離為s1=v1t
10s內(nèi)鳴笛聲傳播的總路程為s2=v2t
根據(jù)題意:s1+s2=2s
即:v1t+v2t=2s
v1×10s+340m/s×10s=2×1850m
解得:v1=30m/s
答:(1)快艇靜止在水中時,浸入水中的體積是0.6m3,
(2)快艇某處距水面的深度為0.4m,則該處受到水的壓強(qiáng)是4×103Pa,
(3)快艇勻速運動的速度是30m/s。
32.“武漢號”導(dǎo)彈驅(qū)逐艦在亞洲處于領(lǐng)先水平,參加了我國海軍首批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護(hù)航任務(wù)?!拔錆h號”的排水量為7000t,是一種防空、反潛、反艦?zāi)芰獾倪h(yuǎn)洋驅(qū)逐艦。(海水的密度為1.03×103kg/m3,g取10N/kg)
(1)滿載時,“武漢號”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艦底某處距海面的深度為8m,則該處受到海水的壓強(qiáng)是多少?
(3)“武漢號”在巡航時,通過艦載雷達(dá)發(fā)現(xiàn)了目標(biāo)。若雷達(dá)發(fā)出電磁波經(jīng)2×10﹣4s收到了回波,則目標(biāo)距軍艦的距離是多少?

答案與解析:(1)F?。紾排=m排g=7000×103kg×10N/kg=7×107N。
答: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7×107N。
(2)p海水=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8m=8.24×104Pa。
答:受到海水的壓強(qiáng)為8.24×104Pa。
(3)s=vt=3×108m/s××2×10﹣4s=3×104m。
答:目標(biāo)距軍艦的距離是3×104m。
33.已知某實心小球是由表中所列出的塑料材料中的一種制成的。
塑料名稱
聚甲基戊烯
聚丙烯
聚乙烯
尼龍66
塑料王
密度/kg?m﹣3
0.8×103
0.9×103
0.95×103
1.1×103
2.2×103
為了鑒別該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種塑料制成的,某同學(xué)設(shè)計并進(jìn)行了以下實驗:
(1)把該小球放入盛有足夠多酒精的量杯中,松手后,當(dāng)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發(fā)現(xiàn)量杯內(nèi)的液面由60mL處升高到90mL處(已知酒精密度是0.8×103kg/m3);
(2)再把該小球放入另一只盛有足夠多水的量杯中,松手后,當(dāng)小球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發(fā)現(xiàn)量杯內(nèi)的水面由60mL處升高到87mL處,由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推知該塑料小球的質(zhì)量是多大?組成該小球的材料是哪一種?(取g=10N/kg)。
答案與解析:已知:V排酒=90ml﹣60ml=30ml=30cm3=3×10﹣5m3 V排水=87ml﹣60ml=27ml=27cm3=2.7×10﹣5m3
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 g=10N/kg
求:ρ=?
解:
小球在酒精中靜止不動時,受到的浮力為F浮酒=ρ酒精gV排酒=0.8×103kg/m3×10N/kg×3×10﹣5m3=0.24N;
小球在水中靜止不動時,受到的浮力F浮水=ρ水gV排水=1.0×103kg/m3×10N/kg×2.7×10﹣5m3=0.27N。
討論:(1)如果小球在酒精中漂浮,則它在水中一定也漂浮。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浮力應(yīng)相等,但F浮酒<F浮水.故小球不可能在酒精中漂?。?br /> (2)如果小球在酒精中懸浮,則它在水中應(yīng)漂浮,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浮力應(yīng)相等,但F浮酒<F浮水.故小球不可能在酒精中懸浮。
所以小球在酒精中肯定沉底,則V球=V排酒=30cm3;
小球在水中的V排水=27cm3<V球,說明小球在水中漂浮。
故G球=m球g=F浮水=0.27N,
塑料小球的質(zhì)量為m球===0.027kg;
ρ球===0.9×103kg/m3。
查表可得小球聚丙烯制成。
答:塑料小球的質(zhì)量為0.027kg,查表知,小球的材料是聚丙烯。
34.某人用一根繩子系住水中一個物體,試圖將這個物體打撈出水。若物體的密度為3×103kg/m3,體積為10dm3,g取10N/kg.求:
(1)要將物體提出水面,所用的繩子至少應(yīng)能承受多大的拉力。
(2)在從水中向上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繩子承受的最小拉力多大。
答案與解析:已知物體的密度為3×103kg/m3,體積為10dm3,由公式G=ρgv=3×103kg/m3×10N/kg×0.01m3=300N,當(dāng)物體完全浸入水中時,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溅岩篻v排=1×103kg/m3×10N/kg×0.01m3=100N;
(1)當(dāng)物體將要離開水面時,繩子承受的拉力最大,此時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故要將物體提出水面,所用的繩子至少應(yīng)能承受300N的拉力;
(2)在從水中向上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當(dāng)物體在水中時,繩子承受的拉力最小,此時拉力F=G﹣F?。?00N;
答:(1)要將物體提出水面,所用的繩子至少應(yīng)能承受300N的拉力;
(2)在從水中向上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繩子承受的最小拉力200N。
35.一個密度為2×103千克/米3的圓柱體高10厘米,用一根彈簧把它吊起來,讓它的一半浸沒在水中(盛水的容器很大),此時彈簧比原長伸長了8厘米(已知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F=k△x,k對給定的彈簧來說是常數(shù),△x是彈簧的伸長量),現(xiàn)再往容器中注入密度為0.8×103千克/米3的油,并超過圓柱頂。問此時彈簧的伸長是多少?

答案與解析:設(shè)圓柱體的橫截面積為S,ρ為圓柱體密度,x1為容器中是水時彈簧伸長8,x2為容器中是水和油時彈簧伸長量,則
ρgSh﹣ρ水gS×h=kx1﹣﹣﹣﹣﹣﹣﹣﹣﹣﹣﹣﹣①
ρgSh﹣ρ水gS[h﹣(x1﹣x2)]﹣ρ油gS[h+(x1﹣x2)]=kx2﹣﹣﹣﹣﹣﹣﹣﹣②
①除以②得:=
(2×103kg/m3×0.1m﹣×103kg/m3×0.1m)x2=[2×103kg/m3×0.1m﹣×103kg/m3×0.1m+103kg/m3×(0.08m﹣x2)﹣×800kg/m3×0.1m﹣800kg/m3×(0.08m﹣x2)]×0.08m
解之:x2=6.07cm。
答:此時彈簧的伸長是6.07cm。
二.浮力大小的計算(共16小題)
36.在圖甲中,石料在鋼繩拉力的作用下從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沒入水中。圖乙是鋼繩拉力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若不計水的摩擦力,則可算出該石料的密度為( ?。?br />
A.1.8×103 kg/m3 B.2.3×103 kg/m3
C.2.8×103 kg/m3 D.3.2×103 kg/m3
答案與解析:由圖乙可知,石料的重為1400N,石料浸沒后鋼絲繩的拉力為900N,則石料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紾﹣F拉=1400N﹣900N=500N,
∵F浮=ρ水V排g,
∴石料排開水的體積(石料的體積):
V石=V排===0.05m3,
∵G=mg=1400N,
∴石料的質(zhì)量:
m===140kg,
石料的密度:
ρ石===2.8×103kg/m3。
故選:C。
37.如圖示,裝有石塊的小船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為F1,當(dāng)把石塊投入水中后,石塊所受浮力為F2,池底對石塊的支持力為N,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br />
A.空船所受浮力為F1﹣F2﹣N
B.池底所受水的壓力減小
C.石塊所受重力等于F1﹣F2
D.船排開水的體積減小了
答案與解析:把石塊投入水中后,石塊下沉至池底,
石塊的重:
G石=F浮+F支=F2+N,﹣﹣﹣﹣﹣﹣﹣﹣﹣﹣﹣﹣﹣﹣﹣﹣﹣﹣﹣﹣①
石塊在船上,二者受到水的浮力:
F1=G船+G石,
船重:
G船=F1﹣G石=F1﹣(F2+N)=F1﹣F2﹣N,﹣﹣﹣﹣﹣﹣﹣﹣②
∵F浮=ρ水v排g,
∴排開水的體積:
v排=
船自身排開水的體積:
v排′=,
把石塊投入水中后,船排開水的體積減小了:
△v排=v排﹣v排′=﹣==,﹣﹣﹣﹣﹣﹣﹣﹣﹣﹣﹣﹣﹣﹣﹣﹣﹣③
把石塊投入水中后,二者受到水的浮力:
F1′=G船+F石,
∵石塊在水中下沉,
∴石塊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小于石塊重,
∴F1>F1′,
∵F?。溅阉畍排g,
∴將石塊放入水中后,二者排開水的體積變小,使得池內(nèi)水位下降、水深h變??;
∵p=ρgh,
∴水對池底的壓強(qiáng)變小,
∵p=,
∴水對池底的壓力變小,﹣﹣﹣﹣﹣﹣﹣﹣﹣﹣﹣﹣﹣﹣﹣﹣﹣﹣﹣﹣﹣﹣﹣﹣﹣﹣④
由①②③④可知,C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C。
38.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實心物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F,如果把物體浸沒在水中央,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則該物體的密度是( ?。?br /> A.1.0×103kg/m3 B.0.8×103kg/m3
C.1.5×103kg/m3 D.1.25×103kg/m3
答案與解析:物體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F﹣=F;物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體積;V=V排=;
物體的質(zhì)量m=;
所以物體的密度ρ===ρ水=1.25×103kg/m3。
故選:D。
39.某物體重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溢出重為0.3N的水,則它受到的浮力( ?。?br /> A.一定為0.3N B.可能為0.2N C.一定為0.5N D.可能為0.4N
答案與解析:當(dāng)燒杯中盛滿水時,溢出的水重即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即Fmin=0.3N;
當(dāng)燒杯中沒有盛滿水時,若物體漂浮或懸浮在液體中時,物體所受的浮力最大,等于物重,即Fmax=G=0.5N;
因此它受到的浮力范圍為:0.3N~0.5N,只有D選項符合這個范圍;
故選:D。
(多選)40.氣象探測氣球在充滿氫氣后,所受到的浮力遠(yuǎn)遠(yuǎn)大于其重力。將該氣球放出去后,如果氣球的體積基本保持不變且不破裂,氣球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的是( ?。?br /> A.一直不停地上升
B.氣球勻速上升
C.氣球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停留在這個高度
D.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會下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后又會上升,并反復(fù)運動下去
答案與解析:由題知,如果氣球的體積基本保持不變且不破裂;
將該氣球放出后,因所受浮力遠(yuǎn)遠(yuǎn)大于重力,所以氣球會加速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密度減小,氣球所受浮力減小,浮力減小到等于重力時,速度達(dá)到最大;氣球繼續(xù)上升,浮力繼續(xù)減小,氣球會做減速運動;當(dāng)氣球的速度減小為0時,因浮力小于重力,氣球會加速下降;隨著高度降低,空氣密度增大,浮力增大,浮力增大到等于重力時,速度達(dá)到最大;氣球繼續(xù)下降,浮力繼續(xù)增大,氣球會向下做減速運動,然后重復(fù)上面的運動;
由此可知,ABC不可能,D可能。
故選:ABC。
41.小明家中裝修留下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板。小明想要測出玻璃板的密度,于是他把一塊厚玻璃板用細(xì)線系著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方,測得示數(shù)為2.5N,手持彈簧測力計的上端,把玻璃板浸沒水里,測得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5N,則玻璃板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1 N;玻璃板的密度為 2.5×103 kg/m3。
答案與解析:玻璃板浸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紾﹣F拉=2.5N﹣1.5N=1N。
玻璃板的質(zhì)量m===0.25kg。
玻璃板的體積V=V排===10﹣4m3。
玻璃板的密度ρ===2.5×103kg/m3。
故答案為:1,2.5×103。
42.如圖所示,體積為1×10﹣3m3,材料相同的兩個金屬球,分別連接在彈簧的一端,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第一個裝置內(nèi)是水,彈簧對球向上的彈力為69N,第二個裝置內(nèi)是某種液體,彈簧對球向上彈力為71N,則該種液體的密度為 0.8×103 kg/m3.(g取10N/kg)

答案與解析:小球受到重力、彈力以及浮力作用,而彈力大小等于重力與浮力的差;
在水中時,小球的重力G=F浮水+F彈水=ρ水gV排+F彈水=1000kg/m3×10N/kg×1×10﹣3m3+69N=79N,
在某種液體中,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液=G﹣F彈液=79N﹣71N=8N,
所以液體的密度ρ===0.8×103kg/m3。
故答案為:0.8×103。
43.用一彈簧測力計掛著一實心圓柱體,圓柱體的底面剛好與水面接觸(未浸入水)如圖甲,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隨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的深度變化情況,求:(g取10N/kg)
(1)圓柱體受的最大浮力;
(2)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qiáng);
(3)圓柱體的密度。

答案與解析:(1)由圖可知,圓柱體重G=2N,
∵當(dāng)圓柱體全浸入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5N,
∴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全浸入時):
F?。紾﹣F′=2N﹣1.5N=0.5N;
(2)由圖知,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所處的深度:
h=12cm=0.12m,
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qiáng):
p=ρ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
(3)圓柱體的質(zhì)量:
,
∵圓柱體全浸入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
F?。溅阉甮v排=ρ水gv,
∴圓柱體的體積:
v=,
∴。
答:(1)圓柱體受的最大浮力為0.5N;
(2)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qiáng)為1200Pa;
(3)圓柱體的密度約為4×103kg/m3。
44.如圖甲,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A通過細(xì)線與圓柱形容器底部相連,容器中液面與A上表面齊平,液面距容器底距離為25cm。從打開容器底部的抽液機(jī)勻速向外排液開始計時,細(xì)線中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木塊密度ρ=0.6×103kg/m3,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g取10N/kg。根據(jù)以上信息,請解決下列問題:
(1)第0秒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多大?
(2)第60秒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多大?
(3)60秒內(nèi)從容器中抽出液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

答案與解析:(1)木塊體積V=(0.1m)3=1×10﹣3m3,
由ρ=可得,木塊的質(zhì)量m=ρ木V=0.6×103kg/m3×1×10﹣3m3=0.6kg,
木塊的重力G=mg=0.6kg×10N/kg=6N,
當(dāng)t=0時,A與液面的上表面相平,此時A受到重力、繩子的拉力及液體對它的浮力的作用,故存在平衡關(guān)系:F浮=G+F拉,因為木塊的重力G=6N,故木塊受到的浮力F?。?N+6N=12N;
(2)由F?。溅岩篻V排得:
ρ液===1.2×103kg/m3;
由圖乙可知:第60s時,繩子的拉力為零,即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F浮′=G=6N,
根據(jù)F?。溅岩篻V排得此時的木塊浸入液體里的體積為:
V排′===5×10﹣4m3=500cm3,
所以,木塊浸入液體的深度為:h浸===5cm,
此時液體深度h′=h﹣(L﹣h浸)=25cm﹣(10cm﹣5cm)=20cm=0.2m,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p=ρgh′=1.2×103kg/m3×10N/kg×0.2m=2400Pa;
(3)由(2)可知,第60s時木塊露出液面的高度為:Δh=L﹣h浸=10cm﹣5cm=5cm,
60秒內(nèi)從容器中抽出液體的體積為:ΔV=(S容﹣S木)Δh=(200cm2﹣10cm×10cm)×5cm=500cm3=5×10﹣4m3,
則60秒內(nèi)從容器中抽出液體的質(zhì)量為:Δm=ρ液ΔV=1.2×103kg/m3×5×10﹣4m3=0.6kg。
答:(1)第0秒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為12N;
(2)第60秒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為2400Pa;
(3)60秒內(nèi)從容器中抽出液體的質(zhì)量是0.6kg。
45.暑假快到了,小明同學(xué)準(zhǔn)備跟爸爸媽媽到大慶濕地去玩,那里的游艇滿載時排開水的體積是3m3,游艇及艇上工作人員總重為1.8×104N,假設(shè)每位乘坐游艇的人的質(zhì)量為55kg。
求:(1)游艇滿載時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為保證安全,這條游艇最多可承載多少人?
答案與解析:(1)游艇滿載時所受的浮力:
F?。紾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m3=3×104N。
(2)游艇及艇上的工作人員總重為G1,最多可承載人的重力為G2;
∵游艇漂浮,
∴F?。紾1+G2,
∴最多可承載人的重力:
G2=F浮﹣G1=3×104N﹣1.8×104N=1.2×104N,
最多可承載的人數(shù):
N===≈21人;
所以,為保證安全,最多能承載21位學(xué)生。
答:(1)游艇滿載時所受的浮力是3×104N;
(2)為保證安全,這條游艇最多可承載21人。
46.如圖甲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xù)下降,直到圓柱體底面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如圖乙所示,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象,則圓柱體的體積是 8×10﹣4 m3;圓柱體的密度是 1.5×103 kg/m3.(取g=10N/kg)

答案與解析:由圖象可知,當(dāng)h=0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
此時圓柱體在空氣中,G=F示=12N,
從h=7cm開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此時圓柱體已經(jīng)浸沒在水中,對圓柱體受力分析可知,
F?。紾﹣F示=12N﹣4N=8N,
∵F?。溅阉甐排g,
∴V排===8×10﹣4m3,
∵物體是全部浸沒,
∴圓柱體的體積:
V=V排=8×10﹣4m3,
∵G=mg,
∴m===1.2kg,
圓柱體的密度:
ρ===1.5×103kg/m3。
故答案為:8×10﹣4m3,1.5×103kg/m3。

47.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于天花板,下端連接一圓柱形重物。先用一豎直細(xì)線拉住重物,使彈簧處于原長,此時水平桌面上燒杯中的水面正好與圓柱體底面接觸。已知圓柱形重物的截面積為10cm2,長度為10cm;燒杯橫截面積20cm2,彈簧每伸長1cm的拉力為0.3N,g=10N/kg,重物密度為水的兩倍,水的密度為103kg/m3.細(xì)線撤走后,重物重新處于平衡時,彈簧的伸長量為多少?

答案與解析:設(shè)細(xì)線撤走后,重物重新處于平衡時,彈簧的伸長量為△L,
∵圓柱形重物底面積S1=10cm2,燒杯底面積S2=20cm2,S2=2S1,
∴圓柱形重物伸長△L時,水面將上升△L,圓柱形重物將浸入水中2△L,
圓柱形重物的體積:
V=S1L=10cm2×10cm=100cm3=1×10﹣4m3,
圓柱形重物的密度:
ρ=2ρ水=2×103kg/m3,
圓柱形重物的重力:
G=mg=ρVg=2×103kg/m3×1×10﹣4m3×10N/kg=2N,
圓柱形重物受到的浮力:
F?。溅阉甐排g=ρ水×S1×2△L×g,
∵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
即:=,
∴圓柱形重物受到的拉力:
F拉=×△L,
∵F浮+F拉=G,
即:ρ水×S1×2△L×g+×△L=2N,
1×103kg/m3×10×10﹣4m2×2△L×10N/kg+×△L=2N,
解得:△L=0.04m=4cm。
答:細(xì)線撤走后,重物重新處于平衡時,彈簧的伸長量為4cm。
48.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從H=15米深的水中勻速提起底面積為0.02m2、高2米的實心圓柱體。該物體的物質(zhì)密度是2.5×103千克/米3.如果動滑輪掛鉤用鋼絲繩與物體相連,繞在滑輪上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1為400牛。若不計摩擦、繩和動滑輪重,g取10牛/千克。求:當(dāng)物體以0.2米/秒的速度勻速提起時,經(jīng)過多長時間繩子被拉斷?(設(shè)繩子被拉斷時,物體浸在水中的高度為h′)

答案與解析:
∵不計摩擦及滑輪和繩的質(zhì)量,
∴滑輪組對圓柱體的拉力F拉=2F,
當(dāng)繩中拉力達(dá)到400N時,繩子恰好被拉斷,設(shè)此時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高度為h′,則
F浮+F拉=G,
即:ρ水gSh′+2F=ρ圓柱體gSh,
1×103kg/m3×10N/kg×0.02m2×h′+2×400N=2.5×103kg/m3×10N/kg×0.02m2×2m,
解得:
h′=1m;
圓柱體上升的高度:
s=H﹣h′=15m﹣1m=14m,
∵v=,
∴經(jīng)過的時間:
t===70s。
答:當(dāng)物體以0.2米/秒的速度勻速提起時,經(jīng)過70s繩子被拉斷。
49.如圖所示,將密度為0.6×103kg/m3,長為20cm的物塊豎著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深度為10cm的溢水杯中,待物塊靜止時,從杯中共流出重0.5N的水,
求:(1)物塊所受的浮力。
(2)物塊的重力。
(3)物塊對溢水杯底的壓力。(取g=10N/kg)

答案與解析:(1)物塊所受的浮力:F?。紾排=0.5N
(2)物塊的重力:
若物塊漂浮在水中,則有F?。紾物,即ρ水gh排s=ρ物gh物s,
物塊浸入水中的深度:h排===12cm>10cm,
∴物塊不能漂浮,
∵F浮=G排=ρ水gh水s,
∴物塊橫截面積為s===0.5×10﹣3m2,
物塊重:
G物=ρ物gh物s=0.6×103 kg/m3×10N/kg×0.2m×0.5×10﹣3m2=0.6N;
(3)物塊對溢水杯底的壓力:
F=G物﹣F浮=0.6N﹣0.5N=0.1N。
答:(1)物塊所受的浮力是0.5N;
(2)物塊重力是0.6N;
(3)物塊對溢水杯底的壓力是0.1N。
50.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柱形容器,底面積為200cm2,重為10N,容器底放有一個立方體物塊,當(dāng)向容器注入水時,容器底對物塊的支持力F與水面上升高度H的關(guān)系如乙圖所示:(取g=10N/kg)求:
(1)當(dāng)容器中沒有注水時,容器底對物塊的支持力?當(dāng)注水結(jié)束后,物塊所受的浮力?
(2)若向水中緩慢地加入食鹽并小心攪動,且設(shè)加入食鹽后水面高度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則當(dāng)物塊剛好能懸浮時,鹽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多大?
(3)當(dāng)物塊懸浮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

答案與解析:(1)由圖象知:
容器中沒有注水時,容器底對物塊的支持力為:F1=G=20N;
容器中注水結(jié)束時,容器底對物塊的支持力為:F2=4N;
此時浸沒在水中的物塊所受浮力為:F?。紾﹣F2=20N﹣4N=16N;
由:F?。溅阉甮V排
得物塊體積:V物=V排===16×10﹣4m3;
(2)加入食鹽后物塊剛好在鹽水中懸浮時:
ρ鹽水=ρ物====1.25×103kg/m3;
由圖象知:鹽水深度h=20cm=0.2m
∴鹽水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為:p=ρ鹽水gh=1.25×103kg/m3×10N/kg×0.2m=2.5×103Pa;
由:p=,S=200cm2=2×10﹣2m2
得:F鹽水=pS=2.5×103Pa×2×10﹣2m2=50N;
(3)物塊懸浮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
p====3×103 Pa;
答:沒注水時,容器底對物塊的支持力是20N,注水后物塊受浮力是16N,鹽水對容器底的壓力是50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是3×103 Pa。
51.某學(xué)??萍夹〗M的同學(xué)們設(shè)計了一個自動沖刷廁所的水箱模型,這種水箱模型能把自來水管供給的較小流量的水儲存到一定量后,自動開啟放水閥門,沖刷便池中的污物。如圖是這種水箱模型的主要部件的截面示意圖。圖中水箱A是一個邊長為50cm的正方體;浮筒B是一個質(zhì)量為0.2kg的空心圓柱體,其底面積SB為80cm2,高為35cm;放水閥門C是一個質(zhì)量可忽略的圓柱體,其底面積Sc為55cm2,厚度d為1.5cm;放水閥門C能將排水管口恰好蓋嚴(yán),閥門上固定一根輕繩與浮筒相連,繩的長度l為10cm.請你計算出水箱中的水深H至少為多少時,浮筒B剛好能將放水閥門C打開?

答案與解析:取B、C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得F?。紾B+FC
而水對閥門C的壓力FC=ρg(H﹣d)×SC
B受到的浮力F浮=ρgV=ρg(H﹣l﹣d)SB
GB=mg聯(lián)立以上各式得
ρg(H﹣l﹣d)SB=GB+ρg(H﹣d)×SC
H==
代入數(shù)據(jù)得:H=
+0.015m+×0.1m=0.415m
答:當(dāng)水箱中的水至少為0.415m時,C被打開。


相關(guān)試卷

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

這是一份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文件包含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教師版docx、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3頁, 歡迎下載使用。

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

這是一份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共1頁。

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

這是一份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文件包含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教師版docx、34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大小的計算學(xué)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53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

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初中物理自主招生精品講義練習(xí)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6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浮力的應(yīng)用(含詳解)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6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浮力的應(yīng)用(含詳解)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5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浮力的應(yīng)用(含詳解)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5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浮力的應(yīng)用(含詳解)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含詳解)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33浮力與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應(yīng)用(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jī)號注冊
手機(jī)號碼

手機(jī)號格式錯誤

手機(jī)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jī)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jī)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