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 累 必備知識——基礎(chǔ)落實 贏得良好開端
一、大氣熱力環(huán)流
(一)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1.大氣運動
(1)形式: 運動和 運動。
(2)成因: 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不同地區(qū) 不同→水平方向上各地間的氣壓差異。
2.熱力環(huán)流
(1)概念: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
(2)形成過程
①A地受熱,空氣 ,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 ;D處空氣聚積,密度增大,形成 。
②B、F兩地冷卻,空氣 ,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 ;C、E處空氣密度減小,形成 。
③水平運動:近地面空氣從 地流向 地,高空空氣從 處流向 處。
【易誤辨析】 大氣運動都是從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嗎?為什么?
(二)自然界的大氣熱力環(huán)流
1.海陸風
2.山谷風
3.城市熱島環(huán)流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風形成的直接原因: 。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
(1)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 。
(2)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可降低風速。
(3)地轉(zhuǎn)偏向力:始終與風向垂直。
3.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
【思維點撥】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風向與等壓線之間的夾角愈大;反之,夾角愈小。
(2)風向與半球位置及氣壓分布有密切關(guān)系。無論高空還是近地面,風的來向為高壓一側(cè)的方向;風向向右偏的處于北半球,向左偏的處于南半球。
三、大氣運動與降水
1.降水:指空氣中的水汽 并降落到地表的現(xiàn)象。包括垂直降水如雨、雪、雹和水平降水如霧、露、霜。
2.降水的形成過程:空氣上升→ 氣溫 →水汽 →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3.降雨的類型
①: 雨,②: 雨,③: 雨,④: 雨。
4.近地面高、低氣壓與降水的關(guān)系
(1)低壓:空氣 ,氣溫 ,水汽容易 形成降水。
(2)高壓:空氣 ,氣溫 ,水汽不易 ,多晴天。
【易誤辨析】 空氣上升是否一定帶來降水?
提 升 關(guān)鍵能力——能力突破 掌握解題技法
關(guān)鍵能力一 熱力環(huán)流
【典題精研】
[典例1] [2019·海南卷]山谷風是山區(qū)晝夜間風向發(fā)生反向轉(zhuǎn)變的風系。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祁連氣象站位于祁連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風環(huán)流較為強盛。下圖示意2006年8月24日該氣象站記錄的山谷風風向、風速的變化。據(jù)此完成(1)~(2)題。
(1)祁連氣象站所在地谷風的風向是( )
A.偏南風 B.偏東風
C.偏北風 D.偏西風
(2)祁連氣象站所處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
A.南北走向,西高東低
B.東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東高西低
D.東西走向,南高北低
[圖解思路]
[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養(yǎng)]
【考點精析】
1.熱力環(huán)流形成原理
理論依據(jù):大氣的熱脹冷縮。
(1)一個過程
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
需要注意:
①水平方向的氣壓梯度產(chǎn)生于大氣在垂直方向的上升及下沉運動,大氣在水平方向的運動(即風)是其結(jié)果。
②受重力作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氣壓永遠高于高空。熱力環(huán)流中氣壓的高低,是同一水平面的比較。同一水平面由氣壓高低差異所形成的力,即水平氣壓梯度力。
(2)兩個方向
(3)三個關(guān)系
①溫差關(guān)系:近地面兩地有氣溫差。
②風壓關(guān)系: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氣壓吹向低氣壓。
③等壓面的凹凸關(guān)系
a.氣溫高的地方: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
b.氣溫低的地方: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
2.常見的熱力環(huán)流形式
(1)海陸風
影響:使濱海地區(qū)氣溫日較差減小,降水增多。
(2)山谷風
影響: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nèi)形成逆溫層,阻礙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易造成大氣污染。
(3)城市風
影響:一般將綠化帶布局在氣流下沉處或下沉距離以內(nèi),將衛(wèi)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局在氣流下沉距離之外。
(4)沙漠和森林之間的熱力環(huán)流
①白天,沙漠增溫快,溫度高,形成低氣壓;森林增溫慢,溫度低,形成高氣壓;白天在近地面大氣由森林吹向沙漠。(如圖a)
②夜晚,沙漠降溫快,溫度低,形成高氣壓;森林降溫慢,溫度高,形成低氣壓;夜晚在近地面大氣由沙漠吹向森林。(如圖b)
3.等壓面圖的判讀(18類基礎(chǔ)圖像專項突破?)
(1)判斷氣壓的高低
①氣壓的垂直遞減規(guī)律。由于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隨著高度增加氣壓降低,如下圖,在空氣柱L1中,PA′>PA,PD>PD′;在L2中,PB>PB′,PC′>PC。
②同一等壓面上的各點氣壓相等。如上圖中PD′=PC′、PA′=PB′。綜上分析可知:PB>PA>PD>PC。
(2)判讀等壓面的凸凹
等壓面凸向高處的為高壓,凹向低處的為低壓,可形象記憶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與高空等壓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斷下墊面的性質(zhì)
①判斷陸地與海洋(湖泊):夏季,近地面等壓面下凹者為陸地、上凸者為海洋(湖泊)。冬季,近地面等壓面下凹者為海洋(湖泊)、上凸者為陸地。
②判斷裸地與綠地:裸地同陸地,綠地同海洋。
③判斷城區(qū)與郊區(qū):近地面等壓面下凹者為城區(qū)、上凸者為郊區(qū)。
(4)判斷近地面天氣和氣溫日較差
近地面等壓面下凹者,多陰雨天氣,日較差較??;近地面等壓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氣,日較差較大。
【題組精練】
讀城市中心與郊區(qū)垂直方向上的氣壓分布圖(圖1)及城郊間高空等壓面示意圖(圖2),完成1~2題。
1.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城郊之間正確的環(huán)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2.下列關(guān)于城區(qū)與郊區(qū)大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EF代表城區(qū)氣壓垂直變化規(guī)律
B.各點間的熱力環(huán)流,晝夜方向相反
C.甲處位于郊區(qū)高空,氣流下沉
D.乙、丙間氣流流動方向如箭頭所示
[2021·全國甲卷,7~8]增加屋頂?shù)奶栞椛浞瓷渎士梢詼p小建筑物增溫幅度,降低城市氣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熱島效應(yīng)。據(jù)此完成3~4題。
3.下列功能區(qū)中,安裝高反射率屋頂對城市熱環(huán)境影響最大的是( )
A.高密度居住區(qū) B.文教區(qū)
C.低密度居住區(qū) D.工業(yè)區(qū)
4.安裝高反射率屋頂對降低城市氣溫最明顯的是夏季( )
A.冷鋒過境日 B.低壓控制期
C.暖鋒過境日 D.高壓控制期
關(guān)鍵能力二 等壓線圖的判讀(18類基礎(chǔ)圖像專項突破 eq \(○,\s\up1(10)) )
【典題精研】
[典例2] 讀圖,回答下題。
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
在上圖所示的時段內(nèi),風向由東南變?yōu)闁|北的城市是( )
A.臺北 B.上海
C.首爾 D.北京
[圖解思路]
[答案]
[感悟核心素養(yǎng)]
【考點精析】
(一)風向的表示方法和風向的判讀
1.風向表示方法
2.根據(jù)等壓線判斷風向
第一步,畫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讀等壓線圖,判斷氣壓高低,并按垂直于等壓線(即垂直于該點等壓線的切線),由高壓指向低壓的原理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一般用虛線表示)。
第二步,確定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根據(jù)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畫出偏轉(zhuǎn)方向(用實線箭頭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風,偏轉(zhuǎn)角度為30°~45°(因為近地面的風受三個力的作用,最終風向與等壓線有一定的角度);如果是高空的風,則偏轉(zhuǎn)90°,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下圖所示(以北半球為例):
(二)風力大小的判讀
1.看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小
(1)同一幅等壓線圖上,根據(jù)等壓線疏密判斷: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
(2)不同等壓線圖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鄰兩條等壓線數(shù)值差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B處風力大于A處。
(3)不同等壓線圖上,若相鄰兩條等壓線數(shù)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風力越大。如下圖中C處風力大于D處。
(4)根據(jù)溫差判斷:一般溫差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
2.看距風源地遠近:距風源地近,則風力大,如我國西北地區(qū)距冬季風源地近,冬季風力大。
3.看摩擦力大小
(1)平原、高原地面平坦開闊,阻擋作用弱,風力大,如內(nèi)蒙古高原;風由陸地吹向海面或湖面,摩擦力變小,風力變大。
(2)摩擦力隨海拔變化
4.看植被多少:植被茂密,阻力大,風力?。恢脖幌∈?,阻力小,風力大。
5.看地形因素: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向基本一致,受狹管效應(yīng)影響,風力大。原理如下所示:
【題組精練】
下圖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從甲地到乙地的氣流方向,正確的是( )
A.① B.③
C.② D.④
2.圖中a、b、c、d四點中風力最小的是( )
A.a(chǎn) B.b
C.c D.d
讀某地風速、風向隨海拔變化而變化的狀況示意圖,完成3~5題。
3.隨海拔的升高( )
A.風速增大加快,風向偏轉(zhuǎn)幅度加大
B.風速增大加快,風向偏轉(zhuǎn)幅度減小
C.風速增大變慢,風向偏轉(zhuǎn)幅度減小
D.風速增大變慢,風向偏轉(zhuǎn)幅度加大
4.該圖所示地點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地區(qū) D.無法判斷
5.引起風速、風向隨海拔變化而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轉(zhuǎn)偏向力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大
B.地面摩擦力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小
C.水平氣壓梯度力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大
D.大氣溫度隨海拔的升高而變低
第14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水平運動
必備知識
一、
(一)
1.(1)垂直 水平 (2)太陽輻射 氣溫
2.(1)冷熱不均 (2)膨脹上升 低氣壓 高氣壓 收縮下沉 高氣壓 低氣壓 B、F A D C、E
易誤辨析 提示:不是。大氣運動包括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水平運動即風,總是從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垂直運動是由熱力原因或動力因素引起的,所以大氣運動不一定都是從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
(二)
1.快 低于 海風 降溫 高于 陸風
2.快 低 谷風 下沉 高 山風
3.廢熱 高于 上升 市區(qū)
二、
1.水平氣壓梯度力
2.(1)低壓
3.水平氣壓梯度力 摩擦力 平行
三、
1.冷凝
2.下降 凝結(jié)
3.對流 地形 鋒面 氣旋
4.(1)上升 降低 凝結(jié) (2)下沉 升高 凝結(jié)
易誤辨析 提示:空氣上升不一定帶來降水,但是降水多與氣流上升有關(guān)。大氣降水是富含水蒸氣的熱空氣在上升過程中溫度逐漸降低,空氣中有足夠的凝結(jié)核,溫度較低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小水滴。
關(guān)鍵能力
關(guān)鍵能力一
[典題精研]
[典例1] 答案:(1)C (2)D
[題組精練]
1~2.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G、E位于近地面,且氣壓E>G,而郊區(qū)相對于城區(qū)氣溫較低,氣壓較高,故E為郊區(qū),G為城區(qū),因此近地面空氣從E流向G;F為郊區(qū)的上空,氣壓較低,H為城區(qū)的上空,氣壓較高,所以高空氣流從H流向F。垂直方向上,城區(qū)近地面空氣上升,空氣由G流向H;郊區(qū)空氣下沉,空氣從F流向E,由此判斷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為G→H→F→E→G,D正確,故選D。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近地面城區(qū)的溫度高于郊區(qū),所以城區(qū)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圖中E處的氣壓較高,對應(yīng)的為郊區(qū),EF代表郊區(qū)氣壓垂直變化規(guī)律,A錯誤;無論晝夜,近地面溫度都是城區(qū)大于郊區(qū),因此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沒有晝夜的變化,B錯誤;由圖中甲地等壓面向下彎曲,丙處等壓面向上拱起可知,甲處氣壓小于丙處氣壓,而郊區(qū)空氣下沉,高空為低氣壓,所以甲處為郊區(qū)的高空,氣流下沉,C正確;乙、丙之間的氣流應(yīng)該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不會沿等壓面流動,D錯誤。
答案:1.D 2.C
3~4.解析:第3題,根據(jù)題干,“增加屋頂?shù)奶栞椛浞瓷渎士梢詼p小建筑物增溫幅度,降低城市氣溫,緩解城市熱島效應(yīng)”,屋頂面積越大,反射率越高,與文教區(qū)、低密度居住區(qū)和工業(yè)區(qū)相比,高密度居住區(qū)住房多,安裝高反射率屋頂能最大限度減小建筑物增溫幅度,降低城市氣溫,緩解城市熱島效應(yīng),對城市熱環(huán)境影響最大。B、C、D錯誤,A正確。故選A。第4題,根據(jù)題意,安裝高反射率屋頂對降低城市氣溫最明顯的時間是氣溫最高、反射率最強的時候,冷鋒、暖鋒和低壓過境時,多陰雨天氣,氣溫較低,反射率較低,高壓控制期,天氣晴朗,氣溫較高,反射率高,對城市氣溫降低最明顯,A、B、C錯誤,D正確。故選D。
答案:3.A 4.D
關(guān)鍵能力二
[典題精研]
[典例2] 答案:D
[題組精練]
1~2.解析:第1題,近地面的風在水平氣壓梯度力、摩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風向和等壓線斜交,由高壓吹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圖示區(qū)域為南半球,甲為高壓中心,乙為低壓中心,圖中①②③④四條線箭頭示意從甲地到乙地的氣流方向。從甲地到乙地氣流的運動方向,是從高壓流向低壓,受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一直向左偏,圖中③線路的運行方向是符合條件的,故B正確;而①線路前半段向右偏,后半段沒有偏轉(zhuǎn),故A錯誤;②線路的后半段向右偏,故C錯誤;④線路一直沒有偏轉(zhuǎn),故D錯誤。第2題,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小,風力越小。讀圖可知,a處等壓線最稀疏,故a處風力最小,故A正確,B、C、D錯誤。
答案:1.B 2.A
3~5.解析:第3題,圖中箭頭的指向代表風向,箭頭的長短代表風力的大小。由圖可知,近地面風箭頭的長短變化大,隨高度增加,箭頭的長短變化減小,所以隨高度增加風速增大變慢;根據(jù)風向與等壓線的關(guān)系:近地面風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平行,所以隨高度增加,風向偏轉(zhuǎn)幅度加大。故D正確。第4題,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總是與等壓線垂直,而且由高壓指向低壓,風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基本平行,由近地面與高空的風向可知,風向右偏,為北半球,故B正確。第5題,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面摩擦力逐漸變小,而空氣之間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因而風向、風速發(fā)生改變,故B正確。海拔高度不影響地轉(zhuǎn)偏向力大小,地轉(zhuǎn)偏向力隨緯度升高而增加;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小由水平氣壓差決定,受海拔高度、大氣溫度影響不大,故A、C、D錯誤。
答案:3.D 4.B 5.B
核心素養(yǎng)解讀
知識體系導學
1.區(qū)域認知:結(jié)合圖文材料,認識不同地區(qū)的熱力差異和大氣運動差異。
2.綜合思維:結(jié)合圖文材料,運用熱力環(huán)流、大氣水平運動等原理,分析海陸風等實際問題。
3.地理實踐力:結(jié)合實際,觀察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現(xiàn)象,并加以解釋。
類型
高空風
近地面風
圖示(北半球)
受力
F1( )和F2(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影響
F1(水平氣壓梯度力)、F2(地轉(zhuǎn)偏向力)和F3( )共同影響
風向
與等壓線
與等壓線斜交
區(qū)域認知
以我國祁連山中段氣象站山谷風為背景材料,考查山谷風的風向和祁連山氣象站山谷的走向及地形特征,從區(qū)域認知上,我國祁連山中段氣象站深居內(nèi)陸,氣象站所在地谷風為偏北風,山谷走向為東西走向
綜合思維
結(jié)合祁連山中段氣象站的風向、風速的記錄,運用綜合思維分析山谷風風向及山谷地形特征
垂直方向
與冷熱差異有關(guān),受熱上升,遇冷下沉
水平方向
與氣壓差異有關(guān),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區(qū)域
認知
圖示為東亞地區(qū)等壓線分布圖,在區(qū)域認知上,明確圖示兩個時刻臺北、上海、首爾、北京四地的氣壓分布狀況
綜合
思維
結(jié)合圖示氣壓分布狀況及等壓線圖上判斷風向的方法,運用綜合思維進行分析,確定在圖示時段內(nèi),風向由東南變?yōu)闁|北的城市
原理分析
圖示
隨著海拔升高,空氣運動所受的摩擦力變小,故風速增大,風向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增大,北半球風向逐漸向右偏轉(zhuǎn)(如右圖),南半球逐漸向左偏轉(zhuǎn)

相關(guān)試卷

最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透):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透),文件包含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原卷版docx、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講通):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講通),文件包含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講義原卷版docx、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高效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這是一份第07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高效復習(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原卷版docx、第07講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課時跟蹤檢測(十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水平運動

課時跟蹤檢測(十四) 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水平運動

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huán)流第2課時同步測試題

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huán)流第2課時同步測試題

【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輪復習課時練10 大氣熱力環(huán)流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含解析)

【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輪復習課時練10 大氣熱力環(huán)流 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jié)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同步達標檢測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第二節(jié)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同步達標檢測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