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辨析正誤站(共8分)
1.(1分)在6:2=12:4中,6和4是比例的外項,2和12是比例的內(nèi)項。( )
2.(1分)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互為倒數(shù),一個外項是37,則另一個外項是47。( )
3.(1分)比例尺1:7000000表示的意思是圖上1cm表示實際70km。( )
4.(1分)如果8x=5y(x、y均不為0),那么x:y=8:5。( )
5.(1分) 、、、中,有3個圓柱和1個圓錐。( )
6.(1分)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正方形時,這個圓柱的高和它的底面周長相等。( )
7.(1分)底面周長相等、高也相等的兩個圓錐,它們的體積也相等。( )
8.(1分)圓柱的體積一定是圓錐體積的3倍。( )
二、填空百花園(共21分)
9.(4分)3650cm3= dm3 0.72m3= dm3
4.02L= mL 270mL= dm3
10.(3分)
(1)(1.5分)從18的因數(shù)中選出四個數(shù)組成一個比例。
(2)(1.5分)若4,8,6和m能組成比例,則m最大是 ,最小是 。
11.(3分)下表是淘氣調(diào)制糖水時糖和水的配比情況。
調(diào)制糖水配比情況表
糖水A中糖與水的比是 ,糖水B中糖與水的比是 。這兩個比 (填“能”或“不能”)組成比例。
12.(1分)港珠澳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若把它畫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圖紙上,全長是11cm,港珠澳大橋?qū)嶋H全長 km。
13.(1分)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個城市之間高速公路的距離是5.5cm。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圖上,這條公路的圖上距離是 cm。
14.(1分)愛觀察的明明發(fā)現(xiàn)媽媽的自行車前齒輪與后齒輪的齒數(shù)比是12:7。他數(shù)了數(shù)后齒輪有35個齒。這輛自行車前齒輪有 個齒。
15.(2分)把一個圓柱的側(cè)面沿高剪開,得到的圖形如下圖。
(1)(1分)這個圓柱的側(cè)面積是 cm2。
(2)(1分)這個圓柱的表面積是 cm2。
16.(2分)將一個直角邊是6cm的等腰三角形繞其中的一條直角邊旋轉(zhuǎn)一周,所形成的圖形是 ,它的體積是 cm3。
17.(1分)用鐵皮做20個長是5dm,底面半徑是0.3dm的圓柱形通風(fēng)管。如果每平方米鐵皮40元,那么做這些通風(fēng)管至少需要花 元。
18.(1分)一根自來水管的內(nèi)直徑是2cm。如果水流的速度是0.8米/1秒,這根水管5分可以流出 L水。
19.(1分)有兩個空的玻璃容器(如圖),先把圓錐形容器裝滿水,再把水倒入圓柱形容器中,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 cm。
20.(1分)有一個高為10cm的圓柱,將高截去4cm后,圓柱的表面積減少了25.12cm2。剩下圓柱的體積是 cm3。
三、選擇小天地(共8分)
21.(1分)下面圖形中,( )旋轉(zhuǎn)后會得到右面的圖形。
A.B.C.D.
22.(1分)把比例尺1:500000改寫成線段比例尺,正確的是( )。
A.B.C.D.
23.(1分)一只螞蟻身長2.5mm,果果把它畫在紙上,量得長4cm。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A.8:5B.16:1C.5:8D.1:16
24.(1分)4:5=12:15,如果內(nèi)項5增加5,那么外項4應(yīng)增加( )才能使比例成立。
A.4B.5C.8D.15
25.(1分)把一個長6cm、寬4cm的長方形按3: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圖形的面積是原圖形面積的( )倍。
A.3B.6C.9D.18
26.(1分)一個圓柱與一個圓錐的體積和高分別相等。已知圓錐的底面積是9.42dm2,圓柱的底面積是( )dm2。
A.28.26B.9.42C.4.71D.3.14
27.(1分)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積是62.8m2,高是4.8m。用這堆沙在8m寬的公路上鋪2cm厚的路面,能鋪( )m。
A.1884B.18.84C.628D.6.28
28.(1分)李師傅把一根長1.2m的圓柱形鋼材截成三段后,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3.6dm2,這根圓柱形鋼材原來的體積是( )dm3。
A.1.44B.7.2C.10.8D.14.4
四、操作大舞臺(共4分)
29.(2分)按要求畫一畫。
(1)(1分)將下面的正方形縮小,使縮小后的圖形與原圖形對應(yīng)線段長的比為1:2。
(2)(1分)將下面的梯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圖形與原圖形對應(yīng)線段長的比為3:1。
30.(2分)根據(jù)下面的信息,畫出郵局和醫(yī)院的位置。
(1)(1分)郵局在商場的正東方向1200m。
(2)(1分)醫(yī)院在商場南偏西45°方向,實際距離為600m的地方。
五、計算訓(xùn)練場(共29分)
31.(4分)下面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20:15和16:12 1225:65和34:12
2.1:2.8和13:14 38:6和5:80
32.(8分)解方程
(1)(2分)1827=9x
(2)(2分)3.6:x=6:1.5
(3)(2分)x:47=2116:25
(4)(2分)30x=513
33.(3分)麗麗把第一個三角形按比縮小,得到第二個三角形,求出未知數(shù)x。
34.(2分)在比例中,兩個內(nèi)項的和是36,差是14,其中一個外項是55,寫出這個比例。
35.(8分)求下面圖形的表面積。
(1)(4分)
(2)(4分)
36.(4分)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六、生活應(yīng)用場(共30分)
37.(4分)如圖,警方在案發(fā)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一個腳印。 根據(jù)醫(yī)學(xué)研究,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與腳長的比大約是7:1。留下這個腳印的人的身高約是多少厘米?(列比例解答)
38.(4分)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2.4cm。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對開出,客車每時行駛80km,貨車每時行駛70km。經(jīng)過幾時兩車相遇?
39.(4分)如圖所示,把左邊盒子里的果汁倒入右邊的杯子中,杯子能全部裝下嗎?請計算說明。(杯子上的數(shù)據(jù)是從里面量所得到的。)
40.(4分)一個圓柱形蓄水池的底面直徑是4m,高是4m,將這個蓄水池四周及底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要用水泥20kg,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水泥?
41.(4分)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為6cm,從正方體的底面向內(nèi)挖去一個最大的圓錐(如下圖),剩下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42.(5分)一個底面半徑是9cm的圓柱形水桶中裝有水,水中放有一個底面半徑是6cm的圓錐形鉛錘,鉛錘完全浸沒在水中,取出鉛錘后桶中水面下降了2cm。求鉛錘的高。
43.(5分)下面是一塊長方形的鋼板,剪下的陰影部分剛好能做成一個圓柱形帶蓋的水桶(接頭處用的鋼板忽略不計),這個水桶最多盛水多少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確
【解析】【解答】解:在6:2=12:4中,6和4是比例的外項,2和12是比例的內(nèi)項,原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nèi)項。
2.【答案】(1)錯誤
【解析】【解答】解:1÷37=73,另一個外項是73。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另一個外項=1÷37=73。
3.【答案】(1)正確
【解析】【解答】解:7000000厘米=70千米。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比例尺1:7000000表示的意思是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70千米。
4.【答案】(1)錯誤
【解析】【解答】解:8x=5y
x:y=5:8。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
5.【答案】(1)錯誤
【解析】【解答】解:有2個圓柱和1個圓錐。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圖一、圖四是圓柱,圖三是圓錐。
6.【答案】(1)正確
【解析】【解答】解: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是正方形時,這個圓柱的高和它的底面周長相等,原題干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當(dāng)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就得到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相當(dāng)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
7.【答案】(1)正確
【解析】【解答】解:圓錐的底面周長相等,則底面直徑相等、高也相等的兩個圓錐,它們的體積也相等。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
8.【答案】(1)錯誤
【解析】【解答】解:圓柱的體積不一定是圓錐體積的3倍,原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圓柱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
9.【答案】3.65;720;4020;0.27
【解析】【解答】解:3650÷1000=3.65(立方分米),所以3650立方厘米=3.65立方分米;
0.72×1000=720(立方分米),所以0.72立方米=720立方分米;
4.02×1000=4020(毫升),所以4.02升=4020毫升;
270÷1000=0.27(立方分米),所以270毫升=0.27立方分米。
故答案為:3.65;720;4020;0.27。
【分析】單位換算,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的數(shù)乘進率;從低級單位到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除以進率。
10.【答案】(1)1:2=3:6
(2)12;3
【解析】【解答】解:(1)18的因數(shù)有1、18、2、9、3、6,組成一個比例是1:2=3:6(答案不唯一);
4:8=6:m
4m=8×6
m=48÷4
m=12
8:4=6:m
8m=24
m=24÷8
m=3。
故答案為:(1)1:2=3:6;(2)12;3。
【分析】(1)先寫出18的全部因數(shù),然后依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寫出比例;
(2)當(dāng)m最大時,m和最小的數(shù)4都是外項或者內(nèi)項,解比例后m=12;當(dāng)m最小時,m和最大的數(shù)8都是外項或者內(nèi)項,解比例后m=3。
11.【答案】1:5;1:4;不能
【解析】【解答】解:2:10=1:5;
5:20=1:4;
這兩個比不能組成比例。
故答案為:1:5;1:4;不能。
【分析】糖與水的比=糖:水,然后依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因為兩個比的比值不相等,所以這兩個比不能組成比例。
12.【答案】55
【解析】【解答】解:11÷1500000÷100000
=5500000÷100000
=55(千米)。
故答案為:55。
【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然后單位換算。
13.【答案】2.2
【解析】【解答】解:5.5÷12000000×15000000
=11000000×15000000
=2.2(厘米)。
故答案為:2.2。
【分析】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4.【答案】60
【解析】【解答】解:設(shè)這輛自行車前齒輪有x個齒。
12:7=x:35
7x=12×35
7x=420
x=420÷7
x=60。
故答案為:60。
【分析】依據(jù)自行車前齒輪齒數(shù):后齒輪齒數(shù)=12:7列比例,解比例。
15.【答案】(1)62.8
(2)87.92
【解析】【解答】解:(1)12.56×5=62.8(平方厘米);
(2)12.56÷3.14÷2
=4÷2
=2(厘米)
3.14×22×2+62.8
=12.56×2+62.8
=25.12+62.8
=87.92(平方厘米)。
故答案為:(1)62.8;(2)87.92。
【分析】(1)這個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周長×高;
(2)這個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積×2+側(cè)面積;其中,底面積=π×半徑2,半徑=底面周長÷π÷2。
16.【答案】圓錐;226.08
【解析】【解答】解:所形成的圖形是圓錐;
3.14×62×6×13
=113.04×6×13
=678.24×13
=226.08(立方厘米)。
故答案為:圓錐;226.08。
【分析】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其中,半徑=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的長度。
17.【答案】75.36
【解析】【解答】解:0.3×2×3.14×5×20
=(0.6×3.14)×(5×20)
=1.884×100
=188.4(平方分米)
188.4平方分米=1.884平方米
1.884×40=75.36(元)。
故答案為:75.36。
【分析】做這些通風(fēng)管至少需要花的錢數(shù)=單價×鐵皮的面積;其中,鐵皮的面積=底面周長×高×數(shù)量,然后單位換算。
18.【答案】75.36
【解析】【解答】解:5分=300秒
2÷2=1(厘米)
1厘米=0.1分米
0.8米=8分米
3.14×0.12×8×300
=0.2512×300
=75.36(立方分米)
75.36立方分米=75.36升。
故答案為:75.36。
【分析】這根水管5分流出水的體積=底面積×水流的速度×流水的時間;其中,底面積=π×半徑2。
19.【答案】2
【解析】【解答】解:6÷3=2(厘米)。
故答案為:2。
【分析】這兩個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圖形,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圓柱形容器的高÷3。
20.【答案】18.84
【解析】【解答】解:25.12÷4÷3.14÷2
=6.28÷3.14÷2
=2÷2
=1(厘米)
3.14×12×(10-4)
=3.14×6
=18.84(立方厘米)。
故答案為:18.84。
【分析】剩下圓柱的體積=底面積×(原來圓柱的高-截去的高度) ;其中,底面積=π×半徑2,半徑=減少的表面積÷截去的高÷π÷2。
21.【答案】A
【解析】【解答】解:旋轉(zhuǎn)后會得到。
故答案為:A。
【分析】三角形沿著高旋轉(zhuǎn)后成為了圓錐,則旋轉(zhuǎn)后會得到。
22.【答案】D
【解析】【解答】解:500000÷100000=5(千米),即。
故答案為:D。
【分析】1:500000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500000厘米,然后單位換算。
23.【答案】B
【解析】【解答】解:4厘米=40毫米
40:2.5=400:25=16:1。
故答案為:B。
【分析】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依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24.【答案】A
【解析】【解答】解:內(nèi)項5增加5,那么外項4應(yīng)增加4才能使比例成立。
故答案為:A。
【分析】內(nèi)項5增加5,就是內(nèi)項擴大了2倍,則外項也要擴大2倍,那么外項4應(yīng)增加4才能使比例成立。
25.【答案】C
【解析】【解答】解:(6×3)×(4×3)÷(6×4)
=18×12÷24
=216÷24
=9。
故答案為:C。
【分析】放大后圖形的面積是原圖形面積的倍數(shù)=放大后圖形的面積÷原圖形的面積;其中,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6.【答案】D
【解析】【解答】解:9.42÷3=3.14(平方分米)。
故答案為:D。
【分析】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柱的底面積=圓錐的底面積÷3。
27.【答案】C
【解析】【解答】解:2厘米=0.02米
(62.8×4.8÷3)÷(8×0.02)
=100.48÷0.16
=628(米)。
故答案為:C。
【分析】能鋪的長度=圓錐的體積÷(公路的寬×厚);其中,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28.【答案】C
【解析】【解答】解:1.2米=12分米
3.6÷4×12
=0.9×12
=10.8(立方分米)。
故答案為:C。
【分析】這根圓柱形鋼材原來的體積=底面積×高;其中,底面積=增加的表面積÷增加的面的個數(shù)。
29.【答案】(1)解:
(2)解:
【解析】【分析】(1)縮小后正方形的邊長=原來正方形的邊長÷2;
(2)放大后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的長度分別=原來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的長度分別×3,據(jù)此畫出圖形。
30.【答案】(1)解:1200×100×130000
=120000×130000
=4(厘米)
(2)解:600×100×130000
=60000×130000
=2(厘米)
【解析】【分析】先單位換算,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地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西南和東北相對,西北和東南相對。
31.【答案】解:20:15=16:12;
38:6=5:80。
【解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依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寫出比例。
32.【答案】(1)解:1827=9x
18x=27×9
18x=243
x=13.5
(2)解:3.6:x=6:1.5
6x=3.6×1.5
6x=5.4
x=0.9
(3)解:x:47=2116:25
25x=47×2116
25x=34
x= 158
(4)解:30x=513
5x=30×13
5x=390
x=78
【解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依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
33.【答案】解:16:4=24:x
16x=24×4
16x=96
x=96÷16
x=6
【解析】【分析】依據(jù)原來三角形的高:縮小后三角形的高=原來三角形的底:縮小后三角形的底,列比例,解比例。
34.【答案】解:25+11=36
25-11=14
25×11÷55
=275÷55
=5
這個比例是5:25=11:55
【解析】【分析】這個比例兩個內(nèi)項分別是25和11,其中一個外項是55,另一個外項=兩個內(nèi)項積÷其中一個外項,然后列出比例。
35.【答案】(1)解:3.14×20×15+3.14×(20÷2)2×2
=62.8×15+314×2
=942+628
=1570(平方厘米)
(2)解:3.14×4×10÷2+3.14×(4÷2)2+4×10
=12.56×10÷2+3.14×4+40
=62.8+12.56+40
=75.36+40
=115.36(平方分米)
【解析】【分析】(1)圓柱的表面積=底面周長×高+底面積×2;其中,底面周長=π×直徑,底面積=π×半徑2,半徑=直徑÷2;
(2)圖形的表面積=底面周長×高÷2+底面積+橫切面的高×直徑;其中,底面周長=π×直徑,底面積=π×半徑2,半徑=直徑÷2。
36.【答案】解:3.14×(6÷2)2×4× 13 ×2+3.14×(6÷2)2×10
=(3.14×4)×(9×13)
=12.56×3×2+28.26×10
=75.35+282.6
=357.96(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圖形的體積=圓錐的體積×2+圓柱的體積;其中,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圓柱的體積=π×半徑2×高。
37.【答案】解:設(shè)留下這個腳印的人的身高約是x厘米。
7:1=x:26
x=7×26
x=182
答:留下這個腳印的人的身高約是182厘米。
【解析】【分析】這個人的腳長是26厘米,依據(jù)身高:腳長=7:1列比例,解比例。
38.【答案】解:2.4÷13000000÷100000
=72000000÷100000
=720(千米)
720÷(80+70)
=720÷150
=4.8(時)
答:經(jīng)過4.8時兩車相遇。
【解析】【分析】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其中,路程=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然后單位換算。
39.【答案】解:3.14×(8÷2)2×6
=3.14×16×6
=50.24×6
=301.44(立方厘米)
301.44立方厘米=301.44毫升
301.44>300
答:杯子能全部裝下。
【解析】【分析】杯子的容積=底面積×高;其中,底面積=π×半徑2,然后和果汁的體積比較大小。
40.【答案】解:[3.14×(4÷2)2+3.14×4×4]×20
=[3.14×4+12.56×4]×20
=[12.56+50.24]×20
=62.8×20
=1256(千克)
答:一共要用1256千克水泥。
【解析】【分析】一共要用水泥的質(zhì)量=粉刷水泥的面積×平均每平方米要用水泥的質(zhì)量;其中,粉刷水泥的面積=底面積+側(cè)面積;其中,底面積=π×半徑2,側(cè)面積=π×直徑×高。
41.【答案】解:6×6×6-3.14×(6÷2)2×6× 13
=36×6-28.26×(6×13)
=36×6-28.26×2
=216-56.52
=159.48(立方厘米)
答:剩下的體積是159.48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剩下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最大圓錐的體積;其中,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最大圓錐的體積=π×半徑2×高×13。
42.【答案】解:3.14×92×2×3÷(3.14×62)
=254.34×2×3÷113.04
=1526.04÷113.04
=13.5(厘米)
答:鉛錘的高是13.5厘米。
【解析】【分析】鉛錘的高=鉛錘的體積×3÷鉛錘的底面積;其中,鉛錘的體積=上升水的體積=圓柱形水桶的底面積×上升水的高度,鉛錘的底面積=π×半徑2。
43.【答案】解:設(shè)水桶的底面半徑為r分米。
2×3.14×r+2r=24.8
6.28r+2r=24.8
8.28r=24.8
r=24.8÷8.28
r=3
3.14×32×(3×2×2)
=3.14×9×12
=28.26×12
=339.12(立方分米)
339.12立方分米=339.12升
答:這個水桶最多盛水339.12升。
【解析】【分析】這個水桶最多盛水的體積=水桶的容積=底面積×高,其中,底面積=π×半徑2;其中,設(shè)水桶的底面半徑為r分米,依據(jù)等量關(guān)系式:半徑×2×π+半徑×2=長方形的長,求出半徑。
糖水A
糖水B
糖/杯
2
5
水/杯
10
20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2023-2024學(xué)年五年級下學(xué)期3月月考數(shù)學(xué)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2023-2024學(xué)年六年級下學(xué)期3月月考數(shù)學(xué)試題,共2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2022-2023學(xué)年六年級下學(xué)期小升初數(shù)學(xué)試卷,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