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題05 詩歌鑒賞
1.(2019·新課標(biāo)Ⅰ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題許道寧畫[注] 陳與義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
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guān)。
[注]許道寧:北宋畫家。
14.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jìn)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
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jù)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yuǎn)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lǐng)略其表現(xiàn)的遼闊萬里之勢。
D.頸聯(lián)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yùn)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
15.詩的尾聯(lián)有什么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評價?(6分)
2. (2019·新課標(biāo)Ⅱ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投長沙裴侍郎 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注],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jié)漁鄉(xiāng)思,吹木風(fēng)傳雁夜瑰。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思。
[注]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jiān)定不移。
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quán)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
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shí)學(xué)通過正常渠道進(jìn)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
D.詩人表達(dá)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bào)。
15.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dá)和結(jié)構(gòu)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3.(2019·新課標(biāo)Ⅲ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插田歌(節(jié)選) 劉禹錫
岡頭花草齊,燕子?xùn)|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nóng)婦白纻?cè)?,農(nóng)父綠蓑衣。
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
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
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yuǎn)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
C.詩中寫到了農(nóng)父農(nóng)婦的衣著,白裙綠衣映照綠苗白水,色調(diào)分外和諧。
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農(nóng)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
15.與《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fēng)格有什么不同?(6分)
4. (2019·北京卷·T13-15)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3~15題。(共12分)
和張規(guī)臣水墨梅五絕【1】
陳與義
其一
巧畫無鹽【2】丑不除,此花風(fēng)韻更清姝。
從教【3】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風(fēng)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5】。
注釋:【1】五首絕句題詠同一幅墨梅圖。【2】無鹽:戰(zhàn)國時齊國丑女鐘離春?!?】從教:任憑?!?】含章:即含章殿,傳說南朝時宋武帝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額頭形成美妝?!?】九方皋:春秋時相馬名手。
13.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第一首前兩句認(rèn)為,不論怎樣描畫無鹽也無法變丑為美,墨梅圖卻能盡顯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兩句認(rèn)為,墨梅圖中的梅花猶如佳人容顏般美妙,展現(xiàn)出堪比造化的畫技。
C.兩首詩所題詠的墨梅圖,不但描繪了梅花,還描繪了桃花、李花,對比鮮明
D.兩首詩所題詠的墨梅圖,沒有描繪含章殿和九方皋,詩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14.題畫詩往往包含“畫外音”。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第一首反映了詩人愛好清姝、不喜濃艷的審美追求。
B.第一首諷刺了現(xiàn)實(shí)生活中顛倒黑白、奴顏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聯(lián)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妝,表現(xiàn)梅花的富貴氣質(zhì)。
D.第二首比較畫梅和相馬的相似點(diǎn),說明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
15.現(xiàn)實(shí)中沒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現(xiàn)了墨梅畫。根據(jù)上面兩首詩,概括陳與義對墨梅畫特點(diǎn)的認(rèn)識,并比較兩首詩題詠的側(cè)重點(diǎn)有何不同。(6分)
5. (2019·天津卷·T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冬溫蚊蚋在,人遠(yuǎn)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驛樓衰柳側(cè),縣郭輕煙畔。
一川何綺麗,盡目窮壯觀。山色遠(yuǎn)寂寞,江光夕滋漫。
傷時愧孔父②,去國同王粲③。我生苦飄零,所歷有嗟嘆。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nèi)。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東漢末年詩人,曾為躲避戰(zhàn)亂離開長安,往荊州依附劉表。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3分)( )
A.“溪行衣自濕”一句側(cè)面描寫路上霧氣之濃重,“亭午氣始散”表明霧氣持續(xù)時間很長,直到正午才散。
B.詩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飛舞,岸邊的野鴨被詩人的到來驚擾,亂入河中。一路行來,層云密布,山路崎嶇。
C.在觀覽通泉山水的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zhuǎn)換,詩人所見景色呈現(xiàn)不同面貌,情感也產(chǎn)生了變化。
D.詩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運(yùn)用“登頓”“綺麗”等詞使詩歌音韻鏗鏘,全詩體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風(fēng)格。
(2)“山色遠(yuǎn)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3)請指出全詩表達(dá)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
6.(2019·江蘇卷·T9-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
學(xué)諸進(jìn)士作精衛(wèi)銜石填海
韓 愈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xì),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qū)區(qū)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dú)賞專精。
豈計(jì)休無日,惟應(yīng)盡此生。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bào)讎名。
9.本詩前六句是怎樣運(yùn)用對比手法勾勒精衛(wèi)形象的?請簡要分析。(6分)
10.詩歌后六句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5分)
7.(2019·浙江卷·T19-2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0題。(8分)
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
(唐)王建
高樹蟬聲秋巷里,朱門冷靜似閑居。
重裝墨畫數(shù)莖竹,長著香兼一架書。
語笑侍兒知禮數(shù),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不如。
19.詩題中“過”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首聯(lián)中“_______”一詞點(diǎn)出了李將的地位。(2分)
20.全詩是如何運(yùn)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獨(dú)特形象的?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6分)
8.(2018·新課標(biāo)I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野 歌
李 賀
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fēng),帶酒日晚歌田中。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
寒風(fēng)又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fēng)、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
B.詩人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yùn),但意志并不消沉,氣概仍然豪邁。
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
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guān)聯(lián),脈絡(luò)清晰。
15.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9.(2018·新課標(biāo)Ⅱ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jié)選)
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fù)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這首詩寫詩人觀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書作品,并回顧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
B.詩人馳騁疆場殺敵報(bào)國的志向無法實(shí)現(xiàn),借書法創(chuàng)作來抒發(fā)心中郁悶。
C.詩人把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氣吞山河,勢不可擋。
D.詩人豪情勃發(fā),他在硯臺中磨出的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
15.詩中前后兩次出現(xiàn)“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10.(2018·新課標(biāo)Ⅲ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小題。
精衛(wèi)詞 王建
精衛(wèi)誰教爾填海,海邊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魚龍何所為。
品穿豈為空銜石,山中草木無全枝。
朝在樹頭暮海里,飛多羽折時墮水。
高山未盡海未平,愿我身死子還生。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作者對精衛(wèi)辛勞填海的動機(jī)感到困惑,因此用提問的方式來開啟全篇。
B.詩的第三、四句設(shè)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魚龍也會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著力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艱辛,不僅奔波勞碌而且遍體鱗傷。
D.這首詩的語言質(zhì)樸無華,平白如話,與白居易的《觀刈麥》一詩相近。
15.一般認(rèn)為,詩最后兩句的內(nèi)容是以精衛(wèi)的口吻表達(dá)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6分)
11.(2018·北京卷·T14-16)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2)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zhǔn)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注釋:(1)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dāng)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wù)。(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4)銅鞮陌:代指襄陽。
19.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
B.李正之即將遠(yuǎn)赴蜀地?fù)?dān)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
C.作者認(rèn)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
D.詞的結(jié)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dá)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
20.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dá)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bào)國立功。
B.“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fā)人生短暫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dá)對友人的擔(dān)憂,望其早歸。
D.“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xiàn)宦游漂泊的凄苦。
21.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shù)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wù)勀銓ι鲜鲈u論的理解,結(jié)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
。
12. (2018·天津卷·T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其二)[東晉]陶淵明
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zhuǎn)欲志長勤。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注】。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注】問津:指孔子讓子路向兩位隱士長沮、桀溺問路的典故。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3分)
A.詩人盡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識到“憂道不憂貧”難以踐行,因此立志躬耕,這體現(xiàn)了他對孔子人生選擇的否定。
B.詩人親自參與田間勞作,不僅快樂地拿起農(nóng)具耕種,還面帶笑容鼓勵農(nóng)人們積極從事勞動。
C.“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說不必斤斤計(jì)較收成如何,愉悅就在耕耘的過程中。
D.這首詩融說理、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意境清淡悠遠(yuǎn),語言平白如話,富有表現(xiàn)力。
(2)“平疇交遠(yuǎn)風(fēng),良苗亦懷新”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3)“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表達(dá)了哪些情感?(4分)
13.(2018·江蘇卷·T10-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0—11題。
寄和州劉使君①
張籍
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fēng)倒酒瓶。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到此詩情應(yīng)更遠(yuǎn),醉中高詠有誰聽?
【注】①劉使君,指唐代詩人劉禹錫,時任和州刺史。詩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據(jù)前兩聯(lián),概括劉禹錫“閑”的表現(xiàn),并分析他如此表現(xiàn)的原因。(5分)
11.尾聯(lián)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6分)
14.(2018·浙江卷·T19-2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2個小題。
送王昌齡
李 頎
漕水東去遠(yuǎn),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數(shù)千里,中無蒲稗生。
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
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
夜來蓮花界①,夢里金陵城。
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注】①蓮花界:佛寺,詩中指洛陽白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出詩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yùn)用了點(diǎn)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diǎn)染手法。
15.(2017·新課標(biāo)Ⅰ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禮部貢院閱進(jìn)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xiāng)里獻(xiàn)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膬身?xiàng)是(5分)
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huán)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B.第三句重點(diǎn)在表現(xiàn)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zhàn)士。
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jù)。
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E.作者承認(rèn)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shí),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
15.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16.(2017·新課標(biāo)II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yuǎn)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fēng)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yīng)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xué)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yù)為“門地、人物、文學(xué)皆當(dāng)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4.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jìn)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xiàng)是(5分)
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zhǔn)確貼切,因?yàn)樘K軾兄弟在當(dāng)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jì)濟(jì),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故事推斷,如果蘇轍承認(rèn)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fēng)度。
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yuǎn)行的弟弟擔(dān)心,希望他小心謹(jǐn)慎,平安歸來。
15.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17.(2017·新課標(biāo)III卷·T14-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②,十首秦吟近正聲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間富貴應(yīng)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元”“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短李”。②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④伏:服氣。
14.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xiàng)是(5分)
A.《長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夠作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對白居易的詩歌進(jìn)行模仿,這從側(cè)面說明了白詩較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zhǔn)。
C.白居易在詩中稱呼李紳為“短李”,也隱含著不太認(rèn)可李紳詩歌創(chuàng)作的意思。
D.作者堅(jiān)信自己必將因文學(xué)成就而名揚(yáng)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當(dāng)時是否得到認(rèn)可。
E.在詩的最后兩句中,白居易稱,自己新編出的詩集可以成為自我炫耀的資本。
15.請從“戲贈”入手,結(jié)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dá)的情感態(tài)度。(6分)
18.(2017·北京卷·T15-1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5—18題。
曉行巴峽
王維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1】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注釋:【1】樹杪:樹梢。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巴峽鄉(xiāng)邑旭日東升,眾雞鳴唱,晴朗的江邊一個女子在浣洗。
B.水國鄉(xiāng)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橋,行人走在橋上,如在樹顛。
C.詩人登高遠(yuǎn)眺,萬畝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過,分外澄明。
D.詩人在暮春之際來到巴峽,山水之趣寬解著詩人的離愁別緒。
16.“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一聯(lián)中,鳥雀之聲傳遞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下列詩句采用這一寫作手法的一項(xiàng)是(3分)
A.欲暮黃鸝囀,傷心玉鏡臺。(王昌齡《古意》)
B.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晁補(bǔ)之《吳松道中》)
C.蒼鳩鳴竹間,兩兩自相語。(張耒《感春》)
D.殷勤報(bào)春去,恰恰一鶯啼。(楊萬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樣是描繪山峽,《曉行巴峽》與下列詩句相比,在運(yùn)用意象、抒發(fā)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jīng)注》)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杜甫《秋興八首》)
19.(2017·天津卷·T14)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8分)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檻臨溪上綠陰圍,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斷橋人獨(dú)立,水涵幽樹鳥相依。
清游始覺心無累,靜處誰知世有機(jī)。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風(fēng)斜月釣舟歸。
[注]徙倚:徘徊,流連不去。
(1)第二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分)
(2)簡析第三聯(lián)所表現(xiàn)的詩人心境。(3分)
(3)尾聯(lián)運(yùn)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任選一種加以簡析。(3分)
20.(2017·江蘇卷·T10-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0~11題。
秋 興
陸 游
白發(fā)蕭蕭欲滿頭,歸來三見故山秋。
醉憑高閣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
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
【注】①迮:狹窄。
10.根據(jù)中間兩聯(lián),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簡要賞析尾聯(lián)的表達(dá)效果。(5分)
21.(2017·浙江卷·T19-2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0題。(8分)
采地黃者
白居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①。采之將何用?持以易糇糧。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注】地黃:玄參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藥。②插:通“鍤”。鐵鍬。
19.本詩前八句敘寫 ,后六句敘寫 ,反映了中唐時期悲慘的社會現(xiàn)實(shí)。(2分)
20.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作賞析。(6分)
22. (2017·山東卷·T14)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8分)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qū)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注】①唐代宗大歷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徑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
(1)“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作簡要分析。
(2)蜀道歷來以艱險(xiǎn)著稱,為什么詩人卻說“不覺蜀道難”?請結(jié)合全詩,談?wù)勀愕睦斫?。?分)
22.(2016·新課標(biāo)Ⅰ卷·T8-9)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金陵望漢江
李 白
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qū)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dāng)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yàn)榻V幸褵o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1.詩的前四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2.詩中運(yùn)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4.(2016 ·新課標(biāo)Ⅱ卷·T8-9)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①(節(jié)選)
杜 甫
先帝天馬玉花驄②,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③,迥立閶闔生長風(fēng)④。
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jīng)營中。
斯須九重真龍出⑤,一洗萬古凡馬空。
【注】①曹將軍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左武衛(wèi)將軍。②玉花驄:唐玄宗御馬名。③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④閶闔:傳說中的天門,這里指宮門。⑤斯須:一會兒。
1.如何理解曹霸畫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曹霸是怎樣做到的?請簡要分析。
2.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畫技,詩人作了哪些鋪墊?請簡要分析。
25.(2016 ·新課標(biāo)Ⅲ卷·T8-9)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問題。
內(nèi)宴奉詔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學(xué)六韜②,英名嘗得預(yù)時髦③。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風(fēng)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將。②六韜:古代兵書。③時髦:指當(dāng)代俊杰。④陣云:戰(zhàn)爭中的云氣,這里有戰(zhàn)陣之意。
1.詩的頸聯(lián)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高”,你認(rèn)為哪一種比較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與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題材相似,但情感基調(diào)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
26.(2016 ·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北來人二首
(宋)劉克莊
試說東都①事,添人白發(fā)多。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yùn)占難久,邊情聽易訛。凄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離仳,今成獨(dú)雁飛!饑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
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注】①東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號。
1.賞析第一首中的畫線句。
2.這兩首詩在敘事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
27.(2016·天津卷·T14)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臺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yuǎn)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yīng)門莫上關(guān)。
(選自《全唐詩》)
(1)“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rèn)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2)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頷聯(lián)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
28.(2016·山東卷·T14)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fēng)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fēng)雪爭先,雪片與風(fēng)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1)分析“詩豪與風(fēng)雪爭先,雪片與風(fēng)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
(2)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
29.(2016 ·江蘇卷·T10-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
八聲甘州
辛棄疾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l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达L(fēng)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dāng)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fēng)細(xì)雨,一陣輕寒。
注:①晁楚老、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贝颂幓枚旁?。
1.本詞上闋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dá)效果?
。
2.下闋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
30.(2016 ·北京卷·T15-17)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西村
陸 游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zhuǎn)馬,數(shù)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fēng)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xì)云新月耿【1】黃昏。
注釋:【1】耿:微明的樣子。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清風(fēng)吹拂、新月初現(xiàn)的黃昏時分。
B.“初轉(zhuǎn)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fēng)送幽禽語”意謂清風(fēng)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上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跡。
2.“茂林風(fēng)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diào)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zhèn)洹钡囊豁?xiàng)是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fēng)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wù)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3.“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边@是陸游的另一首紀(jì)游詩《游山西村》。結(jié)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nèi)容上的相同點(diǎn)與不同點(diǎn)。
31.(2016·上海卷·T13-15)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
海內(nèi)風(fēng)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③涓埃:細(xì)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1.下列各組詞語不符合對仗要求的一項(xiàng)是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與“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諸弟”與“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與“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時極目”與“日蕭條”
2.從“切合題目”角度分析本詩,恰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內(nèi)”“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遲暮”“涓?!鼻泻稀巴弊?。
D.第七句中的“出郊”“極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的?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
32.(2015·新課標(biāo)I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①
岑 參
聞?wù)f輪臺路②,連年見雪飛。
春風(fēng)不曾到,漢使亦應(yīng)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yuǎn),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六都護(hù)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②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
1.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
答:??
2.詩的尾聯(lián)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fā)有怎樣的作用?(6分)
答:??
33.(2015·新課標(biāo)II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殘春旅舍
韓 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③免被塵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借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qū)分官階。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
1.古人認(rèn)為這首詩的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lián)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答:??
2.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
34.(2015·山東卷·T14)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
卜 算 子
張?jiān)獛諿注]
風(fēng)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張?jiān)獛?宋代愛國詞人。
(1)請對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分別作簡要賞析。(4分)
答:????
(2)“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35.(2015·廣東卷·T10)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早過大通驛①
查慎行
夙霧才醒后,朝陽未吐間。
翠煙遙辨市,紅樹忽移灣。
風(fēng)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
畫家濃淡意,斟酌在荊關(guān)②。
【注】①大通驛:在安徽銅陵,大通河由此入長江,作者乘船途經(jīng)此地。②荊關(guān):五代后梁畫家荊浩、關(guān)仝,二人擅長山水畫。
(1)第三聯(lián)的“軟”字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很有特色,請作賞析。(3分)
答:??
(2)詩題的“過”字在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答:??
36.(2015·江蘇卷·T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劉禹錫
長愛街西風(fēng)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diǎn)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余地,認(rèn)得詩人在此間。
【注】堆案,堆積案頭,謂文書甚多。
(1)聯(lián)系全詩,概括作者“開顏”的原因。(4分)
答:??
(2)簡要賞析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寫景藝術(shù)。(4分)
答:??
(3)尾聯(lián)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3分)
答:??
37.(2015·安徽卷·T8-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月 圓①
[唐]杜甫
孤月當(dāng)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靜,高懸列宿④稀。
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時所作。②綺逾依: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圓。④列宿:眾星。
1.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哪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jìn)行概括。(4分)
答:?
2.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shí)結(jié)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答:?
38.(2015·福建卷·T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秋夜紀(jì)懷
[宋]陸游
北斗垂莽蒼,明河①浮太清②。
風(fēng)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涼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guān)③路,炬火驛前迎。④
(選自《四庫全書》本《放翁詩選》)
【注】①明河:銀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關(guān):即大散關(guān)。④炬火驛前迎:舉著火把到驛館前迎接。
(1)第二聯(lián)寫景精細(xì),請簡要分析。(3分)
答:??
(2)三、四兩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
答:??
39.(2015·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7分)
木蘭花慢 贈彈琵琶者
[元]張伯淳
愛當(dāng)壚年少,將雅調(diào),寄幽情。盡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鳳孤鳴。都來四條弦里,有無窮、舊譜與新聲。寫出天然律呂①,掃空眼底蓁②箏。
落紅,天氣暖猶輕。洗耳為渠聽。想關(guān)塞風(fēng)寒,潯陽月色,似醉還醒。軒窗靜來偏好,到曲終、懷抱轉(zhuǎn)分明。相見今朝何處?語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呂,此指樂律或音律。②蓁,一種弦樂器,如箏。③語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鄉(xiāng)。
1.下片“潯陽月色”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寫出白詩中與此句匹配的相關(guān)詩句。(2分)
(1)?
(2)?
2.分析上片與下片對琵琶演奏描寫角度的差異。(5分)
答:??
40.(2015·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8分)
君不見魏武草創(chuàng)爭天祿,群雄睚眥相馳逐。晝攜壯士破堅(jiān)陣,夜接詞人賦華屋。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為虛①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貴臣,娥眉睩共灰塵。試上銅臺歌舞處,唯有秋風(fēng)愁殺人。
(張說《鄴都引》,選自《全唐詩》)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選自普通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注】①虛:廢墟。
(1)第二段詩句節(jié)選自唐代詩人張若虛的《 》。(2分)
(2)請賞析兩詩中畫橫線詩句所抒發(fā)的人生感悟的差異。(6分)
答:??
41.(2015·天津卷·T1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西蘇家
[宋]黃庭堅(jiān)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lǐng)風(fēng)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jiān)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答: ??
(2)結(jié)合詩句說明頸聯(lián)運(yùn)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4分)
答:???
(3)全詩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
42.(2015·北京卷·T16-18)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3題。
醉 翁 操【1】
蘇 軾
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fēng)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注釋:【1】據(jù)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水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蕢,草筐?!墩撜Z·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ā ?
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dá)思念之情。
D.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2.詞作開篇幾句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5分)
①下列詩句,沒有運(yùn)用這種寫作手法的一項(xiàng)是(3分) ( )
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歌留別鄭協(xié)律》)
C.蜂簇野花吟細(xì)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
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裕《荊南席上詠胡琴妓》)
3.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瑯琊山的四時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操》所描寫的景色和所表現(xiàn)的情懷有何不同?(6分)
答: ??
43.(2015·湖北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勞 ?!◇A
歐陽修
孤舟轉(zhuǎn)山曲,豁爾見平川。
樹杪帆初落,峰頭月正圓。
荒煙幾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發(fā),驚灘鳥道前。
【注】此詩為歐陽修被貶峽州夷陵令時作。勞停驛,驛站名。
(1)簡要說明此詩前兩聯(lián)景物描寫的時空變化。(4分)
答: ??
(2)簡要分析第三聯(lián)中“荒”“瘦”二字的妙處。(4分)
答: ??
44.(2015·四川卷·T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駱賓王
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靜風(fēng)聲徹,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籠累,唯馀松桂心。
(1)請簡要賞析“谷靜風(fēng)聲徹,山空月色深”。(3分)
答: ??
(2)本詩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向?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答: ??
45.(2015·重慶卷·T11)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好 事 近
[清]黃之雋
高臥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綠痕皴斷,是叢篁幽石?! √扉_十折畫屏風(fēng),遮住半江黑。仔細(xì)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
(1)開頭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插”字有何表達(dá)效果?(4分)
答: ??
(2)末尾兩句中的“懸崖”“崩坼”分別指什么?作者為何說“亂篙撐處”“怕懸崖崩坼”?(4分)
答: ??
46.(2014·新課標(biāo)I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阮 郎 歸
無名氏①
春風(fēng)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
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②。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yīng)劫遲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觀。②諱愁:隱瞞內(nèi)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shù)語。
1.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fā)起了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內(nèi)容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尾兩句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簡要闡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2014·新課標(biāo)Ⅱ卷·T8-9)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含山店夢覺作
[唐]韋莊①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宿 漁 家
[宋]郭震②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
【注】①韋莊(約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人,曾流離遷徙于汴洛、吳越等地。②郭震:字希聲,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詳。
1.韋莊在詩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感情的?請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首詩都寫到“燈前”,這兩處“燈前”各自表達(dá)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2014·遼寧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點(diǎn)絳唇·訪牟存叟南漪釣隱
周 晉
午夢初回,卷簾盡放春愁去。晝長無侶,自對黃鸝語。
絮影香,春在無人處。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硯梨花雨。
1.“卷簾盡放春愁去”一句,在表達(dá)技巧上有何妙處?請結(jié)合詞句賞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詞寫春,有人讀出了愁,有人讀出了喜,請結(jié)合全詞談?wù)勀愕睦斫?。?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2014·山東卷·T14)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fēng)。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diǎn)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diǎn)是什么?請結(jié)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2014·廣東卷·T10)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望 江 怨
送 別
[清]萬樹
春江渺,斷送扁舟過林杪①。愁云青未了,布帆遙比沙鷗小。恨殘照,猶有一竿紅,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樹梢。
1.這首詞的前四句描寫了怎樣的送別場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理解“怪人催去早”?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014·江蘇卷·T10)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韋應(yīng)物
九日驅(qū)馳一日閑,尋君不遇又空還。
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李商隱
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
滄江白石漁樵路,日暮歸來雨滿衣。
1.請簡要分析第一首詩中作者情緒的變化過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首詩中從哪些地方可看出“隱者”的身份?請簡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分別賞析兩首詩結(jié)句的表達(dá)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2014·安徽卷·T8-9)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阮郎歸 西湖春暮
[南宋]馬子嚴(yán)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①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注】①番騰:同“翻騰”。②凌波: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br />
1.這首詞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詞描寫了暮春之景,請從點(diǎn)面結(jié)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2014·福建卷·T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雙調(diào)·蟾宮曲 自樂
[元]孫周卿
草團(tuán)標(biāo)①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山溜響②冰敲月牙,掃山云驚散林鴉。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選自《太平樂府》)
【注】①草團(tuán)標(biāo):茅屋。②山溜響:山間泉流叮咚作響。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內(nèi)容表達(dá)上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掃山云驚散林鴉”與“月出驚山鳥”(王維《鳥鳴澗》)兩句中“驚”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達(dá)效果?請簡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2014·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7分)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三 峽 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楓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楓林:《楚辭·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句。
1.這兩首詩都以 來寫愁。(2分)
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抒情手法的差異。(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2014·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8分)
桃夭(《詩經(jīng)》)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實(sh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③。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①歸: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實(shí)繁盛碩大的樣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樣子。
1.本詩在章法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
2.請從比興手法運(yùn)用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2014·天津卷·T14)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8分)
暮 春
[宋]黃庚
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綿飄白東風(fēng)老,一樹斜陽叫子規(guī)。
暮春山間
[宋]黃公度
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
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水香。
1.《暮春》一詩,春之“暮”體現(xiàn)在何處?(2分)
答:????????????????????????????????
2.《暮春山間》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桃花的?(2分)
答:????????????????????????????????
3.兩首詩都寫了暮春之景,表達(dá)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
57.(2014·北京卷·T7)“月”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常見的意象,本題與“月”的意象相關(guān),完成1~3題。
1.有些詩句無“明月”二字,卻寫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這一特點(diǎn)的一項(xiàng)是(3分)?。ā ?
A.一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dú)向隅。
B.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C.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D.皓魄當(dāng)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下列與這一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2分)?。ā ?
A.煙籠寒水月籠沙
B.明月樓高休獨(dú)倚
C.一夜飛度鏡湖月
3.《紅樓夢》中,兩位才女中秋月下聯(lián)詩,其中一位被稱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詩句,正是其詩意而悲劇的人生的寫照。此才女是(2分)?。ā ?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寶釵 D.妙玉
58. (2014·北京卷·T14)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3題。
奉陪鄭駙馬韋曲[1]
杜 甫
韋曲花無賴,家家惱煞人。綠樽須盡日,白發(fā)好禁[2]春。
石角鉤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
【注釋】[1]韋曲:唐代長安游覽勝地。杜甫作此詩時,求仕于長安而未果。[2]禁:消受。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 )
A.詩的首句和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兩處“無賴”都傳達(dá)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B.三四句意謂韋曲的滿眼春色,讓自感老去的詩人也覺得應(yīng)借酒釋懷,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過“石角鉤衣”、“藤梢刺眼”的細(xì)致描寫,狀寫韋曲春去夏來的美景。
D.此詩運(yùn)用了“反言”,如“惱煞人”,實(shí)際是愛煞人,正話反說,有相反相成之趣。
2.詩家常借“韋曲”寓興亡之感。下列詩句寓有興亡之感的兩項(xiàng)是(4分)?。ā ?
A.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家家。(唐·羅隱《寄南城韋逸人》)
B.當(dāng)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宋·張炎《高陽臺》)
C.莫夸韋曲花無賴,獨(dú)擅終南雨后青。(元·虞集《題南野亭》)
D.花氣上林春浩渺,酒香韋曲晚氤氳。(明·胡應(yīng)麟《寄朱可大進(jìn)士》)
E.韋曲杜陵文物盡,眼中多少可兒墳。(清·王象巽《游曲江》)
3.前人引《南史》注詩中“小烏巾”:“劉巖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苯Y(jié)合這一注解,說說詩的最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
59.(2014·江西卷·T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詩,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
被酒獨(dú)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蘇 軾
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fēng)。
【注】①被酒:剛喝過酒,帶著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覺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稱“四黎”。②翁:蘇軾自稱。
1.指出“溪邊自有舞雩風(fēng)”一句所用典故的出處。(2分)
答:?
2.請結(jié)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詩內(nèi)容,分析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6分)
答:?
60.(2014·湖北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早 發(fā)
羅鄴
一點(diǎn)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dú)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guān)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qū)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早發(fā)”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答:?
2.請賞析“獨(dú)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dá)效果。(3分)
答:?
61.(2014·大綱版全國卷·T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分別對第三聯(lián)中“過”“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014·四川卷·T13)閱讀下面的清詩,回答問題。(8分)
秋暮吟望
趙執(zhí)信
小閣高棲老一枝【注】,閑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fēng)卷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注】“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袄弦恢Α币鉃榻K老山林。
1.簡要賞析頷聯(lián)中“常”“偏”兩字的妙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2014·重慶卷·T12)閱讀下面這首散曲,然后回答問題。(7分)
商調(diào)·黃鶯兒
贈 燕
[清]張潮
花落意難堪,向泥中,著意銜,攜歸畫棟修花口[注]。珠簾半緘,烏衣半摻,最難消王謝堂前憾。語呢喃,千般訴說,只有老僧諳。
【注】花口:指初開的花。因花開時如口張狀,故稱。
1.作者描寫燕子,運(yùn)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散曲中的燕子為何不銜泥而銜花?作者這樣寫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2013·新課標(biāo)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鵲 橋 仙
陸 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dāng)年豪舉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獨(dú)去作江邊漁父?! ≥p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dāng)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②占斷:占盡。洲煙雨:指長滿草、煙雨空濛的風(fēng)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xiāng)會稽當(dāng)?shù)朗?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1.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5分)
答:
2.詞的結(jié)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65.(2013·新課標(biāo)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
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
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yīng)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dú)自回。
1.這首詠梅詩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梅花的?請簡要分析。(5分)
答:
2.詩的最后一聯(lián)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
66.(2013·遼寧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竹軒詩興
張 镃
柴門風(fēng)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xì)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注]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yù)想此時應(yīng)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1.本詩第二聯(lián)描寫精妙,請簡要分析。(5分)
答:
2.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6分)
答:
67.(2013·山東卷·T14)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dú)不眠。
1.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diǎn)?詩人是如何描寫的?(4分)
答:
2.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
68.(2013·廣東卷·T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鷓 鴣 天
【宋】張炎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賣餳③時,故鄉(xiāng)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④也皺眉。
【注】①勞勞:遙遠(yuǎn)。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濱設(shè)祭。③賣餳:清明前后賣糖粥。④蘇堤:作者家鄉(xiāng)杭州的名勝,以柳聞名。
1.作者在詞的上片是怎樣借景抒情的?(4分)
答:
2.作者為什么說“不是蘇堤也皺眉”?請結(jié)合詞的下片分析。(3分)
答:
69.(2013·江蘇卷·T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醉 眠
唐 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學(xué)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
1.說明“山靜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答:
2.“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lián)表達(dá)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4分)
答:
3.《宋詩鈔》中說唐庚的詩“芒焰在簡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蘊(yùn)藏著激烈情感,試結(jié)合本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70.(2013·安徽卷·T8-9)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秋 齋 獨(dú) 宿
[唐]韋應(yīng)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fēng)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dú)宿。
和韋蘇州①《秋齋獨(dú)宿》
[金]趙秉文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注】①韋蘇州:即韋應(yīng)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1.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4分)
答:
71.(2013·福建卷·T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6分)
送何遁山人歸蜀
【宋】梅堯臣
春風(fēng)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yuǎn)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yīng)知已息機(jī)②。
(選自《宋詩精華錄》)
【注】①杜鵑:又名子規(guī)。②息機(jī):擺脫瑣事雜務(wù),停止世俗活動。
1.請簡要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2分)
答:
2.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
答:
72.(2013·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歲云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fēng)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唯第宅,所務(wù)在追游。朱輪車馬客,紅燭歌舞樓。歡酣促密坐,醉暖脫重裘。秋官為主人,廷尉居上頭。日中為一樂,夜半不能休。豈知閿鄉(xiāng)①獄,中有凍死囚。
【注】①閿(wén)鄉(xiāng):舊縣名。白居易有《奏閿鄉(xiāng)縣禁囚狀》,詳述了無辜婦孺被關(guān)進(jìn)閿鄉(xiāng)獄并遭受迫害的慘狀。
1.這首詩揭露了中唐尖銳的社會矛盾,表現(xiàn)出強(qiáng)烈的憂國憂民之情,與杜甫詩名句“ , ”一脈相承。(2分)
2.賞析這首詩對比藝術(shù)的特色。(5分)
答:
73.(2013·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 船 歸
賀 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jī)。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lián)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句。(1分)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3分)
答:
3.探究本詞的思想情感。(4分)
答:
74.(2013·天津卷·T14)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作答。(8分)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苧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③已準(zhǔn)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1.“白苧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2分)
答:
2.“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痹鯓芋w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diǎn)?(3分)
答:
3.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shí)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3分)
答:
75.(2013·北京卷·T1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
古風(fēng)(其十)
李 白
齊有倜儻生,魯連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
【注】①魯連: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他說服魏與趙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趙國重臣。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ā ?
A.三、四句與曹植詩句“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運(yùn)用比喻的方法表達(dá)贊譽(yù)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嘆魯仲連的功績?nèi)缤鸵渖降奶栆粯訉⒈缓笕藵u漸遺忘。
C.本詩最后兩句,以“澹蕩人”與開頭的“倜儻生”相呼應(yīng),意在表明詩人的志趣。
D.李白在詩中盛贊了魯仲連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并把他引為“同調(diào)”,內(nèi)容顯豁,感情深摯。
2.前人評此詩:“此托魯連起興以自比?!苯Y(jié)合詩句,談?wù)劺畎捉梏斨龠B表達(dá)了自己怎樣的人生理想。(4分)
答:
76.(2013·江西卷·T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水調(diào)歌頭
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fù)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槐?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2分)
答:
2.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dá)了什么情思?(6分)
答:
77.(2013·湖北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臨 江 仙
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fēng)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fù)曲江花。 聞?wù)f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yuǎn)連霞。
【注】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yuǎn)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jìn)士的宴會,“閬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這首詞蘊(yùn)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3分)
答:
2.前人評此詞,稱其“飄逸”。請結(jié)合“聞?wù)f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作簡要賞析。(5分)
答:
78.(2013·大綱版全國卷·T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客 從
杜 甫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隱字②,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③久,以俟公家須。
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傳說中的人魚,相傳它們流出的眼淚能變?yōu)檎渲椤"诜鸾虃髡f,有些珠子中隱隱有字。③篋笥:指儲藏物品的小竹箱。
1.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
答:
2.從全詩看,“珠中有隱字”、珍珠“化為血”各有什么寓意?
答:
79.(2013·四川卷·T13)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
九日和韓魏公①
蘇 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fā)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xùn)|閣,閑伴諸儒老曲臺③。
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注】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韓魏公,即韓琦,時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盞。③曲臺,指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
1.本詩主要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答:
2.“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在對比手法的運(yùn)用上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4分)
答:
80.(2013·重慶卷·T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鷓鴣天 酬孝峙①
[清]錢繼章
發(fā)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 ¢e倚杖,戲臨罾②。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fēng)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作者簡介】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nóng),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農(nóng)詞》。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xué)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wǎng)。③熏風(fēng):東南風(fēng)。
1.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yùn)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
2.怎樣理解“折腰久矣謝無能”?(3分)
答:
81.(2012·新課標(biāo)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思 遠(yuǎn) 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1)這首詞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dá)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guān)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2012·遼寧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初見嵩山
張耒【注】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fēng)吹雨去,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
【注】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
(1)作者初見嵩山是什么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一句妙在何處?“清瘦”有何精神內(nèi)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2012·山東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吳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bǔ)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012·廣東卷·T10)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余杭四月
[元]白 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櫻①青豆酒,綠草白鵝村。
水滿船頭滑,風(fēng)輕袖影翻。
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guān)②。
【注】①朱櫻:櫻桃的一種。②晝門關(guān):從蠶孵出到結(jié)繭期間,養(yǎng)蠶人家為防外人沖犯而終日緊閉門戶。
(1)詩的頷聯(lián)在寫景上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指出其中一種并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體現(xiàn)在詩中哪些地方?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2012·江蘇卷·T9)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夢 江 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ji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2012·安徽卷·T8-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最愛東山晴后雪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fēng)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①本詩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二絕句》中的一首。
(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賞析“軟紅光里涌銀山”中“軟” “涌”二字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2012·福建卷·T6)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望 江 南
[宋]李綱
江上雪,獨(dú)立釣魚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①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yuǎn)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選自《御選歷代詩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闋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聯(lián)系詩句簡要談?wù)劇?br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2012·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未展芭蕉
(唐)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fēng)暗拆看。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cái)?shù)點(diǎn)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fēng)。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狀態(tài)的植物,均以 一詞表達(dá)詩人的愛憐之情。
(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表現(xiàn)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2012·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
度破訥沙①(其二)
李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鵜泉②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①破訥沙:沙漠名。②鵜泉:泉水名。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于 詩。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2012·天津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dāng)糗糧①,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yīng)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liá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聯(lián)化用了陶淵明哪句詩?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志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012·北京卷·T10-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柳 堤
明·金鑾
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十里籠晴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fēng)暖落花輕。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①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一二句點(diǎn)題,寫“春江”暗含江邊之“堤”,寫“密樹”點(diǎn)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題,“十里”承“春江”,寫堤長;“千條”承“密樹”,狀柳茂。
C.三四句寫柳堤晴日的靜景,五六句寫雨天的動景,以靜寫動,借靜襯動。
D.“啼鶯”“飛燕”“風(fēng)暖”“落花”具體生動地描繪出暮春時節(jié)的美麗景色。
②雨本無香味,但詩人在“雨香飛燕促”中卻說雨“香”,這是用嗅覺來表達(dá)觸覺和視覺的修辭方法。下列詩句中“香”字的運(yùn)用與本詩類似的兩項(xiàng)是( )
A.花經(jīng)宿雨香難拾,鶯在豪家語更嬌。(唐·鄭谷《闕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宋·楊樸《莎衣》)
C.幾經(jīng)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宋·劉子翚《海棠花》)
D.燕子來時春雨香,燕子去時秋雨涼。(元·楊維楨《燕子辭》)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塵香雨潤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2)這首詩運(yùn)用了由景及理的寫法,這種寫法在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等詩中也有體現(xiàn)。任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也可選取其他詩作,具體說明其中景和理的內(nèi)容,并分析景理之間的關(guān)系。(不少于1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2012·江西卷·T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江 城 子
秦 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dāng)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nèi)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dá)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2012·湖北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送鄒明府游靈武
賈 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fēng)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diǎn),并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2012·大綱版全國卷·T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落 葉
修睦[注]
雨過閑田地,重重落葉紅。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fēng)。
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yīng)松自立,而不與君同。
【注】修睦:晚唐詩人。
(1)從寫落葉的角度看,第二聯(lián)與一、三兩聯(lián)的不同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最后一聯(lián)為什么要寫松?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2012·四川卷·T1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子 規(guī)[注]
[元]曹伯啟
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
貪夫倦聽空低首,遠(yuǎn)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
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nóng)事忙。
【注】子規(guī):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lián)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主要表達(dá)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2012·重慶卷·T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 鴣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guān)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jī)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yīng)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jī):消除機(jī)心。機(jī)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jī)鷗不驚”。
(1)“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2011·廣東卷·T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減字木蘭花
蘇 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jié)是什么時候?為什么?結(jié)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
答:
2.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答:
98.(2011·遼寧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題鄭防畫夾五首①(其一)
黃 庭 堅(jiān)
惠崇②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③。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鄭防:畫的收藏者,生平不詳。畫夾:分頁裝潢的畫冊。②惠崇:北宋僧人,畫家。擅長畫雁、鵝、鷺鷥及水鄉(xiāng)景色。③瀟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請從畫境、真景以及兩者的關(guān)系對本詩進(jìn)行賞析。
答:
2.古代有人批評這首詩說,要別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畫,這“太過”、太夸張了。你認(rèn)為這個批評恰當(dāng)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
99.(2011·山東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詠 山 泉
儲 光 羲
山中有流水,借問不知名。
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
轉(zhuǎn)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
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1.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的妙處。
答:
2.這首詩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詩人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答:
100.(2011·天津卷·T14)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驟 雨
[宋]華岳
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fēng)雨翩車軸。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騎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據(jù)文淵閣《四庫全書》
1.第三、四句中“卷”“吼”兩個詞有什么表達(dá)效果?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
答:
2.請結(jié)合全詩,賞析“雨勢驟晴山又綠”一句。
答:
3.有人說,本詩第五、六句可以放在開頭,你認(rèn)為好還是不好,為什么?
答:
101.(2011·新課標(biāo)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 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③傍遠(yuǎn)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M紆:旋繞曲折。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2.你認(rèn)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的?
答:
102.(2011·浙江卷·T21-2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1.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diǎn)?
答:
2.簡析畫線句的表現(xiàn)手法。
答:
103.(2011·安徽卷·T8-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瑯 玡 溪①
【宋】歐陽修
空山雪消溪水漲,游客渡溪橫古槎②。
不知溪源來遠(yuǎn)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詩寫于作者被貶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內(nèi))期間?,槴e溪在滁州瑯玡山。②槎(chá):這里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
1.這首詩圍繞溪水描繪了哪幾幅畫面?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
2.請從虛實(shí)結(jié)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jìn)行賞析。
答:
104.(2011·北京卷·T12-1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示 秬 秸①
張 耒
北鄰賣餅兒,每五鼓未旦,即繞街呼賣,雖大寒烈風(fēng)不廢,而時略不少差也。因?yàn)樽髟?,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fēng)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業(yè)無高卑志當(dāng)堅(jiān),男兒有求安得閑。
【注】①秬秸:張耒二子張秬、張秸。張耒,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①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詩前小序交代了本詩寫作的起因和目的,凸顯了詩作內(nèi)容的真實(shí)性。
B.“歌一聲”,是說賣餅兒沿街呼賣時有腔有調(diào),生動形象并富于童趣。
C.賣餅兒衣著單薄,凜冽的寒風(fēng)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擔(dān)憂餅冷難賣。
D.作者在詩的最后,對兩個兒子提出了諄諄告誡,點(diǎn)明了本詩的題旨。
②這首詩的寫景敘事,平實(shí)而富有韻味,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
答:
2.這首詩是張耒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請對其中的教育內(nèi)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聯(lián)系實(shí)際談?wù)勛约旱母惺?。(不少?00字)
答:
105.(2011·福建卷·T6)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曉 至 湖① 上
[清]厲鶚
出郭曉色微, 臨水人意靜。
水上寒霧生, 彌漫與天永。
折②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
稍見初日開, 三兩列舴艋。
安得學(xué)野鳧, 泛泛逐清景③。
(選自《清詩選》)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彎曲。③景:影。
1.這首詩情感豐富,請作分析。
答:
2.請從表達(dá)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jìn)行賞析。
答:
106.(2011·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題目。
春 暮 西 園
高 啟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本詩。
答:
107.(2011·江蘇卷·T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憶李白
杜 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
【注】庾開府、鮑參軍:指庾信、鮑照,均為南北朝時著名詩人。渭北、江東:分別指當(dāng)時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與李白所在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qū)。論文:此處指論詩。
1.這首詩的開頭四句從哪三個方面對李白的詩作出了什么樣的高度評價?
答:
2.“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lián)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
答:
3.說說這首詩的構(gòu)思脈絡(luò)。
答:
108.(2011·江西卷·T15)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清 明①
黃庭堅(jiān)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被貶宜州期間。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時晉人。從晉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絕做官,隱居綿山被燒死。
1.這首詩首聯(lián)寫景抒情有什么特點(diǎn)?
答:
2.指出“人乞祭余驕妾婦”用典的出處。這首詩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109.(2011 ·大綱版全國卷·T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關(guān) 河 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云深無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fēng)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rèn)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答: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表現(xiàn)的心情。
答:
110.(2011·湖北卷·T14)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登 城
劉 敞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望湖樓晚景
蘇 軾
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1. 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登城》寫的是
《望湖樓晚景》寫的是疾風(fēng)驟雨。
2.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的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
答:
3.以上兩首詩,劉詩優(yōu)美,蘇詩壯美,請結(jié)合詩句賞析。
答:
111.(2011·四川卷·T13)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懷天經(jīng)、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fēng)。
(選自《陳與義集校箋》)
【注】天經(jīng),姓葉,名懋;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jīng)。
1.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diǎn)。
答:
2.請對這首詩第二聯(lián)進(jìn)行賞析。
答:
112.(2011·重慶卷·T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渡 江
【明】張弼
揚(yáng)子江頭幾問津,風(fēng)波如舊客愁新。
西飛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勝鄉(xiāng)國夢,敝裘猶帶帝京塵。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對沙鷗一愴神。
1.“客愁”在詩中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
答:
2.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答:
113.(2010·湖北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yīng)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fēng)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注]如休見,重?cái)噭e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dá)的感情側(cè)重點(diǎn)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jié)合作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2010·江蘇卷·T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 魏 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1)找出詩中點(diǎn)明送別季節(jié)的詞語。由送別季節(jié)可以聯(lián)想到柳永《雨霖鈴》中直抒離別之情的哪兩個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二兩句詩中“醉別”、“江風(fēng)引雨”表達(dá)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yuǎn)?!闭堊骶唧w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2010·浙江卷·T22-2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定 林①
[宋] 王安石
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
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
但留云對宿,仍②值月相尋。
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罷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簡析第三聯(lián)中詩人表現(xiàn)情感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為什么認(rèn)為“悲蟲”也會有“好音”?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2010·四川卷·T13)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減字木蘭花
向子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xiàn)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jī)。 真香妙質(zhì),不耐世間風(fēng)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注】向子,官至戶部侍郎,因反對秦檜議和而被免官。
(1)“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對春景的描寫各有其妙,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詞隱含了怎樣的傷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2010·山東卷·T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fēng)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fù)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fēng):秋風(fēng)。②愴悢(liànɡ):悲傷。
(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xiàn)了“鳳凰”怎樣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整體上運(yùn)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dá)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2010·北京卷·T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古風(fēng)(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fēng)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鸞③。且復(fù)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暉:落日余暉。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shí)不食,非醴泉不飲。
⑴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前四句,寫詩人登高望遠(yuǎn),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yáng)奮發(fā)的基調(diào)。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dá)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達(dá)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yīng)棲息于梧桐的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結(jié)合全詩,簡述結(jié)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2010·湖南卷·T10)閱讀下面的宋詞,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
好 事 近①
陸 游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fēng)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詞寫于作者54歲時東歸江行途中。
(1)賞析上片“映一蓑新綠”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析下片中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010·江西卷·T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人歸京師①
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guī)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注】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
(1)指出詩中“子規(guī)”意象的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010·大綱卷Ⅰ·T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詠 素 蝶 詩
劉孝綽[注]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fēng)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xué)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
(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2010·遼寧卷·T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雨
陳與義①
瀟瀟十日雨,穩(wěn)送祝融②歸。燕子經(jīng)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③事多違。袞袞繁華地④,西風(fēng)吹客衣。
【注】:①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于政和八年(1118),當(dāng)時作者正閑居京城等候授職。②祝融:火神,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里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
1.第二聯(lián)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認(rèn)為這首詩寫雨時妙在“若即若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述理由。
123.(2010·新課標(biāo)卷·T8-9)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1、2題。
雨 雪 曲
江 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xué)家,字總持,濟(jì)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huán)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xiàn)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2010·天津卷·T1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作答。
峽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峽口花飛欲盡春,
天涯去住淚沾巾。
來時萬里同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 蜀 客
雍 陶
劍南風(fēng)景臘前春,
山鳥江風(fēng)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較遠(yuǎn),
自緣身是憶歸人。
(1)《峽口送友人》一詩描寫了什么時節(jié)的景色?它是通過哪個意象表達(dá)出來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首詩在抒發(fā)送別之情的同時,還表達(dá)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認(rèn)為《峽口送友人》一詩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詩采用了反面襯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請說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2010·全國卷Ⅱ·T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夢 中 作①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①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dāng)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jìn)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jié)束,斧已爛掉,回家后發(fā)現(xiàn)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rèn)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2010·重慶卷·T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北固題壁
[清]郭 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儂也替江愁,山山不斷頭。 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畢竟笑山孤,能留儂住么!
(1)簡析“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中“住”字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的上闋說“儂也替江愁”,下闋說“畢竟笑山孤”,“愁”與“笑”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2010·安徽卷·T8-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歲 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yuǎn)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jì)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詩人為什么會發(fā)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jié)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dá)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2010·廣東卷·T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 江 東
黃庭堅(jiān)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注】①闌:阻隔;阻攔。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1)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yùn)。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虛實(shí)關(guān)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10·福建卷·T6)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訪 隱 者
[宋]郭祥正
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zé)o人跡。
【注】①塢:山坳。②山翁:此處指隱者。
(1)在詩句中,與詩題相呼應(yīng)的最關(guān)鍵的一個字是_________。
(2)結(jié)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詩句與這首詩所寄寓的情懷最相近的一項(xiàng)是( )
A.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B.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C.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dú)傾。
這是一份專題05 詩歌鑒賞 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教師版),共114頁。
這是一份專題17 寫作 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2份打包,原卷版+教師版),文件包含專題17寫作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教師版doc、專題17寫作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7 詞語(包括熟語) 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2份打包,原卷版+教師版),文件包含專題07詞語包括熟語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教師版doc、專題07詞語包括熟語2010-2019年近10年高考語文真題分項(xiàng)版匯編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0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