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2小題,共44.0分)
1.(2分)在航空領(lǐng)域,常發(fā)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關(guān)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
B.飛機受到的力大
C.小鳥受到的力大
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chǎn)生的力大
2.(2分)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情景,下列假設(shè)與圖中情景符合的是( )
A.由甲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由甲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C.由乙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由乙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3.(2分)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 ?。?br />
A.物體所受的重力是它的質(zhì)量的9.8倍
B.1kg就是9.8N
C.質(zhì)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D.質(zhì)量是9.8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N
4.(2分)物理知識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以下警示語中,與慣性知識無關(guān)的是( ?。?br />
A.公交車上的標語“請抓好扶手”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C.公路上標有“車輛靠右”
D.交通規(guī)則中寫有“行車時系好安全帶”
5.(2分)假設(shè)一切物體間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現(xiàn)象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br />
A.靜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車容易開動
B.運動的汽車無法停下來
C.我們將無法寫字,筆會從手中滑下來
D.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車無法開動
6.(2分)如圖所示的裝置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br />
A. 茶壺 B. 鍋爐水位計
C.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 D. 乳牛自動喂水器
7.(2分)如圖所示,以下四個關(guān)于“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的現(xiàn)象中,壓強p1、p2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p2
8.(2分)下列有關(guān)運動和力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br />
A.跳高時,人對地面的蹬力使人跳離地面
B.滑板車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如果人不蹬地,它最終就會停下來,這一現(xiàn)象說明: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xù)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
C.籃球撞擊地板后會反彈起來是因為地板對籃球的彈力大于籃球的重力
D.籃球場上通常是身高體壯的球員撞倒瘦小的球員,說明前者給后者的力更大
9.(2分)無人機運輸物資是疫情期間非常常用的一種方式。如圖為掛有重物的無人機,無人機定點懸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B.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
C.重物的重力與繩子對重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重物的重力與繩子對重物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10.(2分)很多動物為了適應(yīng)自身生存的環(huán)境,進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規(guī)律的身體部位,對此,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給出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啄木鳥的嘴很尖細,可以增大壓強,從而鑿開樹桿,捉到躲藏在深處的蟲子
B.駱駝的腳很大,可以減小壓力,從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
D.深水里的海魚,捕到岸上時會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壓強比深水處小得多
11.(2分)在武漢抗疫期間,醫(yī)務(wù)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在臉上形成了一道道帶子勒痕,主要原因是( )
A.口罩的重力太大 B.口罩的面積太大
C.口罩的帶子太寬 D.口罩的帶子太細
12.(2分)下列力的示意圖中(忽略空氣阻力),錯誤的是( )
A.勻速行駛的汽車 B.被踢出去的足球
C.靜止在地面上的球 D.靜止的木塊
13.(2分)如圖是2020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現(xiàn)的一種傳言。針對這一網(wǎng)絡(luò)傳言,同學(xué)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合理的是( )
A.微信上突然發(fā)出此傳言,肯定是對的
B.掃把立起來時,重力發(fā)生了變化
C.從掃把的重心引出的重垂線通過地面和它的接觸面,掃把就有可能立起來
D.地面對掃把的支持力大于掃把的重力,掃把才能立起來
14.(2分)如圖所示,小明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shù)倪^程中,氣壓計的水柱、瓶內(nèi)氣壓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br />
A.升高,降低,降低 B.下降,降低,升高
C.上升,升高,降低 D.下降,升高,降低
15.(2分)如圖所示,將兩個同樣形狀的長方體分別水平和豎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則兩個長方體所受到的( )
A.上下壓強差相等,浮力不等
B.上下壓強差不等,浮力相等
C.上下壓強差不等,浮力不等
D.上下壓力差不相等,浮力相等
16.(2分)將一去蓋、去底的空塑料瓶倒置,把乒乓球放入瓶內(nèi)并迅速倒入適量水,如圖所示,雖有少量水流出,但乒乓球在水下保持靜止。用手堵住瓶口后,乒乓球就會浮上來。關(guān)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A.靜止時,球受到的浮力與重力平衡
B.靜止時,水對球有向下的壓強
C.上浮時,水對球的壓強保持不變
D.露出水面前,球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
17.(2分)如圖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時,小華觀察到的魚吐出氣泡上升情景。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nèi)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是( ?。?br />
A.浮力、壓強均變小 B.浮力、壓強均變大
C.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D.浮力、壓強均不變
18.(2分)科學(xué)研究中常用圖像中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guān)系,以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不符合如圖所示的是( ?。?br />
A.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
B.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C.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D.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
19.(2分)如圖甲,小明用4N的力把重2N的粉筆擦壓在豎直黑板上靜止,壓力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左(圖乙)。此過程粉筆擦羊毛面和黑板接觸,羊毛面比背面木殼粗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為4N
B.壓力保持不變,若木殼摔掉一小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C.改用木殼與黑板接觸,其他條件不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將減小
D.若壓力增大到6N,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20.(2分)在如圖所示裝置中,甲物體重15N,乙物體重10N,彈簧秤的示數(shù)12N,不計繩重和軸對滑輪的摩擦,則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大小為2N,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為12N,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為2N,方向水平向右
21.(2分)如圖所示,將8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物塊,按甲、乙兩種方式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種方式中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br />
A.5:3 B.9:10 C.5:2 D.3:2
22.(2分)甲、乙、丙三個容器中分別盛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已知a、b、c三點處液體的壓強相等,如圖所示,則各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大小、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排列順序都正確的是( ?。?br />
A.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少選得1分,多選或選錯不得分,共9.0分)
(多選)23.(3分)2021年4月13日,中國女足成功拿到東京奧運會門票,為祖國爭得榮譽。如圖是女足比賽時的場景,下列關(guān)于足球比賽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br />
A.運動員用力踢球腳感覺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
C.草坪上滾動的足球最終停下來,是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
D.空中飛行的足球,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qū)o止在空中
(多選)24.(3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圖甲位置運動到圖乙位置,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丙和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0~2s內(nèi),摩擦力小于1N
B.在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簦旁谑S嗖糠稚厦?,則物體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C.物體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逐漸變小
D.物體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3N
(多選)25.(3分)如圖所示,形狀不同、底面積和重力相等的A、B、C三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液體密度關(guān)系為:ρC<ρB<ρA
B.液體對A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小,對C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
C.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
D.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最大,A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最小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4小題,27題6分,28題7分,29題6分,30題8分,共27.0分)
26.(6分)小宇在學(xué)習了牛頓第一定律之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力與物體運動關(guān)系”的科學(xué)探究。
(1)為了得出科學(xué)結(jié)論,小宇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底端水平面時具有 。這一操作體現(xiàn)出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 。
(2)對比三次實驗操作可以得出初步的結(jié)論: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通過的距離越 。由此聯(lián)想到在雨雪天駕駛汽車應(yīng)適當 ?。ㄟx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
(3)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做 運動。
27.(7分)I.小紅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5cm2、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細線等。
(1)小紅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2.6
2.5
2.4
2.4
2.3
(2)在實驗步驟B中銅塊所受浮力F?。健? N;
(3)分析實驗步驟A、B、C、D,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 有關(guān);
(4)小明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某種液體的密度是 kg/m3。(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8.(6分)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轉(zhuǎn)換法。
(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通過比較圖 ?。ㄌ钚蛱枺f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p′(選填“>”“<”或“=”)。
(5)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
29.(8分)鴻星爾克因為捐款事件徹底火了!鴻星爾克在凈利潤虧損2.2億的情況下,卻在河南洪水中捐款5000萬。雨天路滑,小華想哪一種鞋穿上摩擦力更大呢?他選用“鴻星爾克”和“李寧”運動鞋各一雙,做如下實驗:
(1)小華想測量鞋在地面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yīng)該將彈簧測力計在 ?。ㄟx填“水平”或“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圖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
(2)選好裝置后,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兩品牌中一支運動鞋的重力并記錄,然后將運動鞋接到裝置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目的是使拉力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并記錄如下:
品牌
G/N
F/N
f/N
鴻星爾克
3
1.1
1.1
李寧
3.5
1.1
1.1
(3)做完實驗,他想了想,本實驗有一定缺陷,沒有控制 不變,但本實驗卻能比較出哪雙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你認為 ?。ㄟx填“李寧”或“鴻星爾克”)摩擦性能更好些。
(4)小華經(jīng)過思考改進了實驗,在鴻星爾克的鞋中放入鉤碼,使兩種品牌的鞋對橡膠墊壓力相等,讓彈簧測力計和鞋保持靜止,拉動鞋下的橡膠墊進行測量(如圖乙所示),橡膠墊 (“不必”或“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動。
(5)如圖丙,當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膠墊上,橡膠墊與鞋的接觸面積大約一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變,能得到的結(jié)論是;壓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時,摩擦力的大小與 大小無關(guān)。
(6)小華在放學(xué)路上看見一輛汽車陷進了泥坑里,司機將些稻草塞進后輪底下,汽車很快就爬上來了。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0分)
30.(10分)如圖所示,在質(zhì)量為1 kg的容器中裝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上,桌面面積為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
(2)水對A點的壓強;
(3)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
31.(10分)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金屬零件,示數(shù)是2.7N.當把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7N.現(xiàn)把該零件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9N,求:
(1)該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
(2)該金屬零件的密度ρ金;
(3)另一種液體的密度ρ液。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2小題,共44.0分)
1.(2分)在航空領(lǐng)域,常發(fā)生小鳥撞毀飛機事件,關(guān)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
B.飛機受到的力大
C.小鳥受到的力大
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chǎn)生的力大
【考點】力作用的相互性.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
【分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解答】解: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鳥撞擊飛機時,小鳥給飛機一個力,同時飛機給小鳥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個力,故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力的相互性,知道相互作用力的特點是關(guān)鍵。
2.(2分)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小明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情景,下列假設(shè)與圖中情景符合的是( )
A.由甲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B.由甲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C.由乙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
D.由乙圖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力的大小有關(guān)
【考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力的三要素同時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1)圖甲中,力的大小相同,作用點相同,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guān),故A、B錯誤;
(2)圖乙中,大人和孩子推門,除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外,力的作用點也不同;體現(xiàn)了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關(guān),還跟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理解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題。
3.(2分)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是( ?。?br />
A.物體所受的重力是它的質(zhì)量的9.8倍
B.1kg就是9.8N
C.質(zhì)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D.質(zhì)量是9.8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N
【考點】重力的概念.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比值g=9.8N/kg,其含義是: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解答】解:A、物體所受重力和質(zhì)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成倍數(shù)關(guān)系,故A錯誤;
B、1kg是指質(zhì)量,9.8N是指力,質(zhì)量和重力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1kg不是9.8N,故B錯誤;
CD、g=9.8N/kg表示質(zhì)量是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深入理解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以及g的含義,可解答此題。
4.(2分)物理知識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以下警示語中,與慣性知識無關(guān)的是( ?。?br />
A.公交車上的標語“請抓好扶手”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C.公路上標有“車輛靠右”
D.交通規(guī)則中寫有“行車時系好安全帶”
【考點】慣性與慣性現(xiàn)象.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即運動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的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逐個分析選擇項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結(jié)合慣性的知識加以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公交車上的標語“請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汽車急剎車時,人體由于慣性向前運動,撞擊車體而對人造成傷害,故A不合題意;
B、當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停車時,由于慣性車仍要向前運動,雨天,車與地面的摩擦力減小車就更不易停下來,所以要慢行,故B不合題意;
C、公路上標有“車輛靠右”,屬于交通規(guī)則的要求,是為了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所規(guī)定的,與慣性無關(guān),故C符合題意;
D、交通規(guī)則中寫有“行車時系好安全帶”是為了防止剎車時由于慣性造成傷害,與慣性有關(guān),故D不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慣性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在對慣性的考查時,經(jīng)常將其與交通方面聯(lián)系起來進行考查,要多觀察,多思考。
5.(2分)假設(shè)一切物體間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現(xiàn)象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br />
A.靜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車容易開動
B.運動的汽車無法停下來
C.我們將無法寫字,筆會從手中滑下來
D.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車無法開動
【考點】摩擦力的大?。純?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
【分析】摩擦力有時是動力有時是阻力,可先判斷物體是否受到摩擦力,然后根據(jù)摩擦力作用進行分析。
【解答】解:
AD、車是靠車輪向后運動,同時地面也會給車輪一個向前的摩擦力使車子前進,因此如果沒有摩擦力,車輪會在路面上打滑無法開動,故A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B、運動的汽車想要停下來,需要摩擦力,摩擦力消失,汽車停不下來,故B不符合題意;
C、寫字時,如果沒有摩擦力,筆會從手中滑落無法握住筆,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要求學(xué)生會判斷物體是否受摩擦力作用,會根據(jù)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
6.(2分)如圖所示的裝置中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br />
A. 茶壺 B. 鍋爐水位計
C.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 D. 乳牛自動喂水器
【考點】連通器原理.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連通器的結(jié)構(gòu)特征是上端開口、底部連通,判斷是不是連通器要根據(jù)這兩個特征。
【解答】解:A、茶壺的壺嘴與壺身底部相通,上端開口,壺嘴和壺身在同一高度,倒?jié)M水后,液面相平,故茶壺是連通器;不符合題意;
B、鍋爐水位計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題意;
C、盆景的自動給水裝置是利用氣壓原理供水的,符合題意;
D、乳牛自動加水器左右兩個容器上端開口,底部相連,構(gòu)成了一個連通器,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連通器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觀察、多思考。
7.(2分)如圖所示,以下四個關(guān)于“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的現(xiàn)象中,壓強p1、p2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p1>p2
【考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
【分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在流體中,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解答】解:A、如圖物體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向下彎曲,相同時間內(nèi),空氣經(jīng)過下方的路程比上方路程長,下方流速大,壓強小,即p1>p2.故A正確;
B、如圖物體上下表面凸起程度相同,相同時間內(nèi),空氣經(jīng)過兩面的路程相同,速度相同,壓強相同,即p1=p2.故B不正確;
C、對著兩張紙的中間吹氣,兩張紙中間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紙外側(cè)的大氣壓,但外側(cè)壓強相同,即p1=p2.故C不正確;
D、如圖用漏斗從乒乓球上方吹氣,乒乓球上方氣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氣流速度,則上方壓強小于下方壓強,即p1<p2.故D不正確;
故選:A。
【點評】掌握流體壓強跟流速的關(guān)系:流速越大,壓強越??;流速越小,壓強越大。能用流體壓強解釋有關(guān)的問題。
8.(2分)下列有關(guān)運動和力的描述或解釋正確的是( ?。?br />
A.跳高時,人對地面的蹬力使人跳離地面
B.滑板車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如果人不蹬地,它最終就會停下來,這一現(xiàn)象說明: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xù)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
C.籃球撞擊地板后會反彈起來是因為地板對籃球的彈力大于籃球的重力
D.籃球場上通常是身高體壯的球員撞倒瘦小的球員,說明前者給后者的力更大
【考點】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作用的相互性.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3)根據(jù)籃球的運動狀態(tài)分析重力和彈力的大小關(guān)系;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解答】解:A、跳高時,人蹬地面給地面蹬力,地面給人一個反作用力,使人跳離地面,故A錯誤;
B、滑板車在沿水平方向運動時,如果人不蹬地,它最終就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改變了滑板車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
C、籃球撞擊地板后會反彈起來,說明合力的方向向上,且此過程中籃球只受向上的彈力和向下的重力,所以可知地板對籃球的彈力大于籃球的重力,故C正確;
D、身高體壯的球員與瘦小的球員撞擊時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屬于基礎(chǔ)題。
9.(2分)無人機運輸物資是疫情期間非常常用的一種方式。如圖為掛有重物的無人機,無人機定點懸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B.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
C.重物的重力與繩子對重物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D.重物的重力與繩子對重物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考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辨別.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1)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個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解答】解:A、空氣的推力大小等于無人機與重物的重力之和,因此,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大小不同,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無人機的重力與空氣的推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且大小不同,因此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D、重物的重力與繩子對重物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別,要明確它們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力。
10.(2分)很多動物為了適應(yīng)自身生存的環(huán)境,進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規(guī)律的身體部位,對此,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給出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啄木鳥的嘴很尖細,可以增大壓強,從而鑿開樹桿,捉到躲藏在深處的蟲子
B.駱駝的腳很大,可以減小壓力,從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狗的犬齒很尖,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
D.深水里的海魚,捕到岸上時會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壓強比深水處小得多
【考點】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和應(yīng)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1)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2)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3)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地球表面的物體都受到大氣壓的作用;
(4)在流體中,流動速度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解答】解:A、啄木鳥的嘴很尖細,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從而增大壓強,故A正確;
B、駱駝的腳很大,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壓力沒變,故B錯誤;
C、狗的犬齒很尖,可以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有利于撕咬食物,故C正確;
D、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面上的壓強比深水處小得多,所以深水里的海魚,捕到岸上時會死掉,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液體壓強特點等知識的應(yīng)用,我們在生活中就要認真觀察,思考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
11.(2分)在武漢抗疫期間,醫(yī)務(wù)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在臉上形成了一道道帶子勒痕,主要原因是( ?。?br />
A.口罩的重力太大 B.口罩的面積太大
C.口罩的帶子太寬 D.口罩的帶子太細
【考點】壓強的定義.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D
【分析】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據(jù)此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醫(yī)務(wù)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時臉上勒痕較深,是因為人臉受到的帶子的壓強較大。
根據(jù)生活常識可知,口罩的帶子太細,減小了受力面積,在壓力一定時,增大了對人臉的壓強,從而導(dǎo)致醫(yī)務(wù)人員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而在臉上形成了一道道較深的勒痕。
口罩的重力太大、口罩的面積太大、口罩的帶子太寬,不符合實際情況或不是主要原因,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減小壓強的方法的了解與掌握,是一道基礎(chǔ)題。
12.(2分)下列力的示意圖中(忽略空氣阻力),錯誤的是( ?。?br />
A.勻速行駛的汽車 B.被踢出去的足球
C.靜止在地面上的球 D.靜止的木塊
【考點】力的示意圖與圖示.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1)物體勻速運動時,受平衡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2)足球在拋出后,不再受腳的作用力,在空中靠慣性來維持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
(3)球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受重力和地面給它的支持力,并且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
(4)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然后過重心分別表示出三個力的方向。
【解答】解:A、勻速行駛的汽車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在水平方向上受牽引力和阻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故A正確;
B、足球在拋出后,不再受腳的作用力,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氣對它向左的阻力,故B錯誤;
C、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它受重力和桌面給它的支持力,并且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過球的重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兩條線段長度相等,故C正確;
D、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力的示意圖的畫法,要求學(xué)生會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13.(2分)如圖是2020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現(xiàn)的一種傳言。針對這一網(wǎng)絡(luò)傳言,同學(xué)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合理的是( ?。?br />
A.微信上突然發(fā)出此傳言,肯定是對的
B.掃把立起來時,重力發(fā)生了變化
C.從掃把的重心引出的重垂線通過地面和它的接觸面,掃把就有可能立起來
D.地面對掃把的支持力大于掃把的重力,掃把才能立起來
【考點】重力的概念;重心.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1)這是一種找重心的游戲,純屬于謠言;
(2)掃把立起來時,其重心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
(3)只要重力和支持力構(gòu)成一對平衡力時,就能立起來;
【解答】解:A、掃把能否立起來跟日期沒有關(guān)系,只要重力和支持力構(gòu)成一對平衡力時,就能立起來,故A不合理;
B、掃把立起來時,其重心相對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但物體的質(zhì)量不變,則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故B不合理;
CD、從掃把的重心引出的重垂線通過地面和它的接觸面時,掃把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剛好在同一豎直線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條件,掃把就能夠立起來,故C合理,D不合理。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重心的概念及應(yīng)用,知道重力的作用線剛好通過物體和地面的接觸點是物體平衡的臨界條件。
14.(2分)如圖所示,小明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shù)倪^程中,氣壓計的水柱、瓶內(nèi)氣壓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br />
A.升高,降低,降低 B.下降,降低,升高
C.上升,升高,降低 D.下降,升高,降低
【考點】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guān)系.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
【分析】把氣壓計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fā)生變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可從瓶內(nèi)外的氣壓差來分析。
【解答】解: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所以從山腳到山頂大氣壓會降低,瓶內(nèi)氣壓大于瓶外氣壓與水的壓強之和,所以在瓶內(nèi)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使管內(nèi)水柱上升,水柱變高后,瓶內(nèi)液面下降,空氣體積增大,氣體質(zhì)量不變,氣體的密度減小,氣壓降低,故A正確。
故選:A。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水氣壓計,涉及了氣壓和高度的關(guān)系。解題關(guān)鍵是知道瓶內(nèi)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與管內(nèi)水壓之和。
15.(2分)如圖所示,將兩個同樣形狀的長方體分別水平和豎直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則兩個長方體所受到的( ?。?br />
A.上下壓強差相等,浮力不等
B.上下壓強差不等,浮力相等
C.上下壓強差不等,浮力不等
D.上下壓力差不相等,浮力相等
【考點】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浮力與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浮力實質(zhì)),根據(jù)p=可求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
【解答】解:兩長方體都懸浮在水中,兩長方體排開水的體積都等于物體的體積,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兩個長方體受到水的浮力相等,而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所以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相等;
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為Δp=,豎直放置比水平放置上下表面積小,所以長方體物塊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差不相等;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選項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物體的浮沉條件的掌握和運用,本題關(guān)鍵是知道浮力的實質(zhì)(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差)。
16.(2分)將一去蓋、去底的空塑料瓶倒置,把乒乓球放入瓶內(nèi)并迅速倒入適量水,如圖所示,雖有少量水流出,但乒乓球在水下保持靜止。用手堵住瓶口后,乒乓球就會浮上來。關(guān)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靜止時,球受到的浮力與重力平衡
B.靜止時,水對球有向下的壓強
C.上浮時,水對球的壓強保持不變
D.露出水面前,球受到的浮力逐漸變大
【考點】浮力與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液體壓強的概念和特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1)(2)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3)根據(jù)p=ρgh分析壓強的變化;
(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大小。
【解答】解:
AB、靜止時,球的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強,而下表面不會受到水向上的壓強的作用,所以不會產(chǎn)生浮力,故A錯誤,B正確;
C、上浮時,球的深度變小,根據(jù)p=ρgh水對球的壓強減小,故C錯誤;
D、露出水面前,水的密度不變,排開的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球受到的浮力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屬于基礎(chǔ)題。
17.(2分)如圖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時,小華觀察到的魚吐出氣泡上升情景。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氣泡內(nèi)氣體的壓強變化情況是( ?。?br />
A.浮力、壓強均變小 B.浮力、壓強均變大
C.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D.浮力、壓強均不變
【考點】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液體壓強的概念和特點.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C
【分析】(1)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在水中上浮過程中,氣泡所處的深度減小,由液體壓強公式知道受到水的壓強變小,氣泡的體積變大,據(jù)此分析氣泡內(nèi)壓強的變化;
(2)氣泡的體積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氣泡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
【解答】解:氣泡上升時,h變小,
由p=ρgh得氣泡受到水的壓強變小,使氣泡的體積變大。
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
氣泡內(nèi)的壓強p變??;
氣泡的體積變大,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由F?。溅阉畍排g得,氣泡受到水的浮力變大。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液體壓強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運用,能分析出氣泡的深度變化和體積變化情況是本題的關(guān)鍵。
18.(2分)科學(xué)研究中常用圖像中來表示兩個量(x,y)之間的關(guān)系,以使研究的問題變得直觀明了。下列兩個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不符合如圖所示的是( ?。?br />
A.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
B.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C.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D.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
【考點】密度及其特性;彈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重力的概念.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觀察分析圖像,找出圖中兩個量(x,y)之間的關(guān)系,看選項中哪兩個量的關(guān)系與圖像中的相符,找出兩個量之間的關(guān)系不符合的選項即可。
【解答】解:觀察圖像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正比例函數(shù)關(guān)系圖線,圖像中兩個量(x,y)之間成正比關(guān)系。
A、根據(jù)公式m=ρV可知,同一物體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關(guān)系。故A選項與圖中關(guān)系相符;
B、密度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特性,與質(zhì)量和體積無關(guān)。故B選項與圖中關(guān)系不相符;
C、根據(jù)公式G=mg可知,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關(guān)系。故C選項與圖中關(guān)系相符;
D、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即在一定范圍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選項與圖中關(guān)系相符。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xué)生的觀察能力和圖像分析能力,涉及的知識點較多,解題時應(yīng)熟記這些關(guān)系并加深理解,特別是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體積的關(guān)系,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關(guān)系,要深刻理解這些物理規(guī)律。
19.(2分)如圖甲,小明用4N的力把重2N的粉筆擦壓在豎直黑板上靜止,壓力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左(圖乙)。此過程粉筆擦羊毛面和黑板接觸,羊毛面比背面木殼粗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為4N
B.壓力保持不變,若木殼摔掉一小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C.改用木殼與黑板接觸,其他條件不變,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將減小
D.若壓力增大到6N,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不變
【考點】摩擦力的大??;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D
【分析】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據(jù)平衡力條件進行判斷。
【解答】解:A、粉筆被壓在豎直黑板上靜止,在豎直方向上二力平衡,重力與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f=G=2N,故A錯誤;
B、壓力保持不變,若木殼摔掉一小塊,在豎直方向上二力平衡,重力與摩擦力平衡,則黑板對粉筆擦的摩擦力,f′=G′<G,摩擦力變小,故B錯誤;
C、改用木殼與黑板接觸,其他條件不變,在豎直方向上二力平衡,重力與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f=G=2N,故C錯誤;
D、若壓力增大到6N,粉筆被壓在豎直黑板上靜止,在豎直方向上二力平衡,重力與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摩擦力不變,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靜止的物體和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據(jù)平衡力條件判斷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20.(2分)在如圖所示裝置中,甲物體重15N,乙物體重10N,彈簧秤的示數(shù)12N,不計繩重和軸對滑輪的摩擦,則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br />
A.大小為2N,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左
C.大小為12N,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為2N,方向水平向右
【考點】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D
【分析】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
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同一直線上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與較大力的方向一致。
【解答】解:從圖中可知,甲受到彈簧向左的拉力和乙對甲向右的拉力,二力合力:F合=12N﹣10N=2N,方向水平向左,由于甲處于靜止狀態(tài),因此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合力2N,方向與合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以及力的合成,關(guān)鍵是能正確進行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大小,確定合力的方向。
21.(2分)如圖所示,將8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物塊,按甲、乙兩種方式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種方式中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br />
A.5:3 B.9:10 C.5:2 D.3:2
【考點】壓強的計算.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B
【分析】設(shè)一個正方體的重力為G,底面積為S,甲、乙兩圖中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其總重,分別得出甲、乙中對地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表達式,根據(jù)p=求出它們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解答】解:設(shè)每個正方體的重力為G,底面積為S,甲、乙兩圖中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其總重,
甲圖中對地面的壓力:F甲=3G,受力面積:S甲=2S;
乙圖中對地面的壓力:F乙=5G,受力面積:S乙=3S;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p甲:p乙=:=×=×=9:10,故B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壓強公式的運用,關(guān)鍵是明確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22.(2分)甲、乙、丙三個容器中分別盛有密度不同的液體,已知a、b、c三點處液體的壓強相等,如圖所示,則各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大小、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排列順序都正確的是( ?。?br />
A.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考點】液體壓強的計算以及公式的應(yīng)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D
【分析】從圖可以得出a、b、c三點的深度關(guān)系,又知道三點處液體的壓強相等,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求三種液體的密度關(guān)系;由圖中可以看出液體的深度相同,根據(jù)p=ρgh判斷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
【解答】解:甲、乙、丙三個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圖知,三點所處深度:
ha>hb>hc,
∵p=ρgh,三點處液體的壓強相等,
∴三種液體的密度:
ρ甲<ρ乙<ρ丙。
∵p=ρgh,三容器中液體的深度相等,
∴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br />
p甲<p乙<p丙。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液體壓強公式的了解與掌握,理解深度h含義:從液體內(nèi)某點到水面的垂直距離。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少選得1分,多選或選錯不得分,共9.0分)
(多選)23.(3分)2021年4月13日,中國女足成功拿到東京奧運會門票,為祖國爭得榮譽。如圖是女足比賽時的場景,下列關(guān)于足球比賽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是( ?。?br />
A.運動員用力踢球腳感覺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
C.草坪上滾動的足球最終停下來,是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
D.空中飛行的足球,如果外力全部消失,足球?qū)o止在空中
【考點】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與慣性現(xiàn)象.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BC
【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3)在草坪上滾動的足球受到阻力作用;
(4)一切物體在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A.運動員踢球時,球?qū)\動員的腳也有作用力,所以運動員腳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確;
B.踢出去的足球可以在空中繼續(xù)運動,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屬性,故B正確;
C.草坪上滾動的足球最終停下來,是因為阻力改變它的運動狀態(tài),使它由運動變?yōu)殪o止,故C正確;
D.足球在空中向前飛時,若足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足球?qū)⒈3衷瓉淼倪\動狀態(tài),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ABC。
【點評】此題考查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慣性現(xiàn)象、牛頓第一定律,難度不大。
(多選)24.(3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從圖甲位置運動到圖乙位置,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丙和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0~2s內(nèi),摩擦力小于1N
B.在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則物體對桌面的壓強不變
C.物體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受到的摩擦力逐漸變小
D.物體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3N
【考點】力與圖象的結(jié)合;固體壓強大小比較;摩擦力的大?。純?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CD
【分析】(1)根據(jù)v﹣t圖象可知,0~2s內(nèi)物體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判斷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關(guān)系;
(2)根據(jù)P=判斷出壓強;
(3)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根據(jù)v﹣t圖象可知,2~4s內(nèi)物體做加速運動,據(jù)此判斷推力和摩擦力的關(guān)系。
【解答】解:A、由v﹣t圖象可知,0~2s內(nèi)物體沒有推動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大小為1N,故A錯誤;
B、按圖乙中沿豎直方向?qū)⒙冻鲎烂娌糠智械?,放在剩余部分上面,壓力不變,根?jù)P=知,壓力不變,受力面積不變,壓強不變,故B正確;
C、從圖甲位置到圖乙位置,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故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C錯誤;
D、由v﹣t圖象可知,在4s~6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F﹣t圖象可知在4s~6s內(nèi)拉力F=2N,由平衡條件可得滑動摩擦力f=F=2N,因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只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2~4s內(nèi)物體做加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故在第3秒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故D錯誤。
故選:AC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的識圖能力,并能將v﹣t圖象和F﹣t圖象相結(jié)合,判斷出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狀態(tài)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題的關(guān)鍵。
(多選)25.(3分)如圖所示,形狀不同、底面積和重力相等的A、B、C三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nèi)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A.液體密度關(guān)系為:ρC<ρB<ρA
B.液體對A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小,對C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
C.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
D.C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最大,A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最小
【考點】液體壓強的比較大??;密度的大小比較;壓力;固體壓強大小比較.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AC
【分析】(1)A、B、C三個容器內(nèi)液體不同、質(zhì)量相等,根據(jù)密度公式和體積大小關(guān)系可判斷其密度大小關(guān)系。
(2)A容器上窄下寬,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容器形狀上下一樣,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容器上寬下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底面積相等,根據(jù)公式p=可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3)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與液體的重力之和,根據(jù)公式p=可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解答】解:A、根據(jù)ρ=可知,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物質(zhì),體積越大,密度越小,由圖可知,VA<VB<VC,故ρA>ρB>ρC,故A正確;
B、三個容器中,A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C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根據(jù)公式p=可知,三個容器底面積相同,液體對A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對B容器底部的壓強次之,對C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小,故BD錯誤;
CD、三個容器的重力相等,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則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同,又底面積相等,根據(jù)公式p=可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故C正確、D錯誤。
故選:A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形狀不規(guī)則的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計算,這是本題的難點,也是重點,還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4小題,27題6分,28題7分,29題6分,30題8分,共27.0分)
26.(6分)小宇在學(xué)習了牛頓第一定律之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力與物體運動關(guān)系”的科學(xué)探究。
(1)為了得出科學(xué)結(jié)論,小宇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底端水平面時具有 相同的速度 。這一操作體現(xiàn)出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
(2)對比三次實驗操作可以得出初步的結(jié)論: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通過的距離越 遠 。由此聯(lián)想到在雨雪天駕駛汽車應(yīng)適當 增大?。ㄟx填“增大”或“減小”)汽車之間的距離。
(3)進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做 勻速直線 運動。
【考點】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1)相同的速度;控制變量法;(2)??;遠;增大;(3)勻速直線。
【分析】(1)小車從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
(2)分別比較表格中小車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所滑行的距離,可得出阻力大小對小車前進距離的影響;
(3)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阻力,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1)讓小車在斜面上從靜止滑下時,應(yīng)保持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上速度相同,在這里使用了控制變量法;
(2)毛巾、棉布、木板依次越來越光滑,阻力也越來越小,從小車前進的距離來看,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
由此聯(lián)想到在雨雪天駕駛汽車應(yīng)適當增大汽車之間的距離;
(3)如果是一絕對光滑板,且空氣阻力為零,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相同的速度;控制變量法;(2)?。贿h;增大;(3)勻速直線。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過程和推理過程,這一實驗結(jié)果的得出方式是我們應(yīng)該特別注意的,同時,實驗中還用到了控制變量的方法,也是我們應(yīng)該重點學(xué)習的。
27.(7分)I.小紅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5cm2、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細線等。
(1)小紅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2.7 N;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
B
C
D
E
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2.6
2.5
2.4
2.4
2.3
(2)在實驗步驟B中銅塊所受浮力F?。健?.1 N;
(3)分析實驗步驟A、B、C、D,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 排開液體的體積 有關(guān);
(4)小明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某種液體的密度是 1.3×103 kg/m3。(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考點】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2)根據(jù)稱重法求浮力F?。紾﹣F示;
(3)運用控制變量法,找出不變的量和變化的量,確定浮力大小與變化量的關(guān)系;
(4)利用物體浸沒在水中和某種液體中時,排開的液體體積相等解答。
【解答】解:(1)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步驟A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7N;
(2)由銅塊的重力和表中對應(yīng)的示數(shù),在實驗步驟中B中,銅塊所受浮力F?。紾﹣F=2.7N﹣2.6N=0.1N;
(3)實驗步驟由B到步驟D,銅塊浸入水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越來越小,則物體受到的浮力越來越大,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3)在步驟E、F中,銅塊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浮水=2.7N﹣2.4N=0.3N,F(xiàn)浮液=2.7N﹣2.3N=0.4N,銅塊排開液體的體積都等于銅塊本身的體積,故V排水=V排液,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有,=,所以ρ液=?ρ水=×1×103kg/m3≈1.3×103kg/m3;
故答案為:(1)2.7;(2)0.1;(3)排開液體的體積;(4)1.3×103。
【點評】通過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識,常見題目。
28.(6分)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海綿的凹陷程度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控制變量法 和轉(zhuǎn)換法。
(2)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通過比較圖 乙、丙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 = p′(選填“>”“<”或“=”)。
(5)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發(fā)現(xiàn)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
【考點】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2)(3)(5)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zhuǎn)換法;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實驗時應(yīng)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受力面積的大小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據(jù)此分析回答;
(4)因圖丙中和圖丁中受壓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據(jù)受壓材料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應(yīng)據(jù)據(jù)p=分析。
【解答】解:
(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本實驗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
(2)通過比較圖甲、乙知,受力面積一定,乙中壓力大,海綿的凹陷程度大,這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時,應(yīng)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而受力面積不同,故應(yīng)該比較圖乙、丙,且可以得出結(jié)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與圖丙相比,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都相同,則根據(jù)p=可知,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guān)系為p=p′;
(5)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壓力大小一定,實驗時,小明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壓力大小不同,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guān)是錯誤的,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程度;控制變量法;
(2)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
(3)乙、丙;
(4)=;
(5)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
【點評】本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主要考查控制變量法及轉(zhuǎn)換法的應(yīng)用及p=的運用,體現(xiàn)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29.(8分)鴻星爾克因為捐款事件徹底火了!鴻星爾克在凈利潤虧損2.2億的情況下,卻在河南洪水中捐款5000萬。雨天路滑,小華想哪一種鞋穿上摩擦力更大呢?他選用“鴻星爾克”和“李寧”運動鞋各一雙,做如下實驗:
(1)小華想測量鞋在地面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yīng)該將彈簧測力計在 水平?。ㄟx填“水平”或“豎直”)方向上調(diào)零;圖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8N 。
(2)選好裝置后,他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兩品牌中一支運動鞋的重力并記錄,然后將運動鞋接到裝置上, 勻速直線 拉動彈簧測力計,目的是使拉力 等于?。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并記錄如下:
品牌
G/N
F/N
f/N
鴻星爾克
3
1.1
1.1
李寧
3.5
1.1
1.1
(3)做完實驗,他想了想,本實驗有一定缺陷,沒有控制 壓力 不變,但本實驗卻能比較出哪雙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你認為 鴻星爾克?。ㄟx填“李寧”或“鴻星爾克”)摩擦性能更好些。
(4)小華經(jīng)過思考改進了實驗,在鴻星爾克的鞋中放入鉤碼,使兩種品牌的鞋對橡膠墊壓力相等,讓彈簧測力計和鞋保持靜止,拉動鞋下的橡膠墊進行測量(如圖乙所示),橡膠墊 不必?。ā安槐亍被颉氨仨殹保┳鰟蛩僦本€運動拉動。
(5)如圖丙,當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膠墊上,橡膠墊與鞋的接觸面積大約一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變,能得到的結(jié)論是;壓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時,摩擦力的大小與 受力面積 大小無關(guān)。
(6)小華在放學(xué)路上看見一輛汽車陷進了泥坑里,司機將些稻草塞進后輪底下,汽車很快就爬上來了。這是利用增大 接觸面粗糙程度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考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1)水平;1.8N;(2)勻速直線;等于;(3)壓力;鴻星爾克;(4)不必;(5)受力面積;(6)接觸面粗糙程度。
【分析】(1)實驗中要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讀數(shù),據(jù)此分析;
(2)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
(3)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4)根據(jù)運動鞋相對地面靜止,水平方向上一對平衡力分析;
(5)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與哪個因素有關(guān);
(6)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1)因?qū)嶒炛幸厮椒较蚶矬w做勻速直線運動,且在水平方向上讀數(shù),故實驗前要把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上調(diào)零;
圖甲中彈簧測力是分度為0.1N,其示數(shù)為1.8N;
(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據(jù)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
(3)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時,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而實驗中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是錯誤的;
鴻星爾克鞋對水平面的壓力較小,但摩擦力和李寧鞋相同,說明鴻星爾克鞋摩擦性能更好些;
(4)改進了小明實驗,運動鞋相對地面靜止,水平方向上受到測力計的拉力與受到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這樣改進的好處是不需要再限制勻速直線拉動鞋子,且彈簧測力計處在靜止狀態(tài)方便讀數(shù);
(5)當把任意一只鞋放在膠墊上,橡膠墊與鞋的接觸面積大約一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仍不變,說明摩擦力的大小不變,能得到壓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時,摩擦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大小無關(guān);
(6)司機在車胎底下墊了一些稻草,這是利用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
故答案為:(1)水平;1.8N;(2)勻速直線;等于;(3)壓力;鴻星爾克;(4)不必;(5)受力面積;(6)接觸面粗糙程度。
【點評】本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考查實驗原理及控制變量法的運用,體現(xiàn)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0分)
30.(10分)如圖所示,在質(zhì)量為1 kg的容器中裝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上,桌面面積為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
(2)水對A點的壓強;
(3)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
【考點】壓力;壓強的計算;液體壓強的計算以及公式的應(yīng)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和水與容器的總重力相等,根據(jù)G=mg求出其大??;知道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和受力面積,根據(jù)p=求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2)已知水面的高和水的密度,根據(jù)公式p=ρgh求出水對A點的壓強;
(3)已知水面的高和水的密度,根據(jù)公式p=ρgh求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已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和容器底面積,根據(jù)公式F=pS求出水對容器底的壓力。
【解答】解:(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F=G總=(1kg+5kg)×10N/kg=60N;
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
p===6×103Pa;
(2)水對A點的壓強:
p=ρgh=1.0×103kg/m3×10N/kg×(1m﹣0.35m)=6.5×103Pa;
(3)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p′=ρgh′=1.0×103kg/m3×10N/kg×1m=1×104Pa;
根據(jù)p=可知:
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p′S=1×104Pa×100×10﹣4m2=100N。
答:(1)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力為60N;容器底對桌面的壓強為6×103Pa;
(2)水對A點的壓強為6.5×103Pa;
(3)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104Pa;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00N。
【點評】本題考查壓力、壓強等的計算,關(guān)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難點是接觸面積的判斷和水的深度的計算,要知道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水的深度指的是距離液面的高度,不是距離容器底的深度。
31.(10分)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金屬零件,示數(shù)是2.7N.當把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7N.現(xiàn)把該零件浸沒在另一種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9N,求:
(1)該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
(2)該金屬零件的密度ρ金;
(3)另一種液體的密度ρ液。
【考點】浮力大小的計算;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菁優(yōu)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在空氣中稱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等于金屬零件重,兩次示數(shù)之差等于受到的浮力;
(2)求出了金屬零件受到的浮力,知道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零件的體積);利用m=求零件的質(zhì)量,利用ρ=計算其密度;
(3)利用稱重法求出浸沒在另一種液體時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另一種液體的密度。
【解答】解:
(1)金屬零件重力等于在空氣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G=F示1=2.7N,
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F?。紾﹣F示2=2.7N﹣1.7N=1N;
(2)由F?。溅阉甐排g得金屬零件的體積:
V=V排===1×10﹣4m3;
金屬零件的質(zhì)量:
m===0.27kg,
金屬零件的密度:
ρ===2.7×103kg/m3;
(3)浸沒在另一種液體時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3=2.7N﹣1.9N=0.8N,
由F?。溅岩篤排g得液體的密度:
ρ液===0.8×103kg/m3。
答:(1)該零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1N;
(2)該金屬零件的密度為2.7×103kg/m3;
(3)另一種液體的密度為0.8×103kg/m3。
【點評】本題是一道關(guān)于浮力測量和物體密度測量的典型習題,計算時注意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與自身的體積相等。在此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測量物體密度的方法。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日期:2023/5/4 18:52:37;用戶:實事求是;郵箱:18347280726;學(xué)號:37790395
這是一份2022-2023學(xué)年內(nèi)蒙古包頭市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年內(nèi)蒙古包頭市物理模擬試卷(無答案),共2頁。
這是一份2023年內(nèi)蒙古包頭市青山區(qū)北重重點中學(xué)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一)(含解析),共1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