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12 人體的呼吸
1.(2021?云南)如圖表示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構(gòu)成
B.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是②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⑥
【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包括①鼻、②咽、③喉、④氣管和⑤支氣管,A正確;
B、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B正確;
C、④氣管的黏膜上有腺細胞和纖毛,腺細胞分泌黏液,使氣管內(nèi)濕潤,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細菌和病毒的物質(zhì)。纖毛的擺動可將外來的灰塵、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痰,C錯誤;
D、⑥肺,由許多肺泡組成,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D正確。
故選:C。
2.(2021?青島)如圖為人體呼吸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A.過程①表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過程②后,血液由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
C.過程③中氧氣的運輸主要靠血漿
D.過程④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xiàn)
【答案】C
【解析】A、過程①表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即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A正確;
B、過程②是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經(jīng)過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血液由靜脈血轉(zhuǎn)變?yōu)閯用}血,B正確;
C、過程③是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氧氣的運輸主要靠紅細胞,以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進行運輸?shù)?,C錯誤;
D、過程④是發(fā)生在組織處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氣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因此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xiàn)的,D正確。
故選:C。
一、呼吸系統(tǒng)組成
1.呼吸道:鼻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作 用:清潔、濕潤、溫暖氣體
2.肺: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泡壁薄,僅一層上皮細胞。
二、呼吸過程:
肺與外界氣體交換 肺內(nèi)氣體交換 氣體運輸 組織細胞呼吸作用
1、肺與外界氣體交換
(1) 呼吸頻率:一分鐘16次左右
(2) 吸氣: 膈肌、肋間肌收縮→膈頂下降→胸廓體積擴大
→肺內(nèi)氣壓下降→氣體吸入
呼氣: 膈肌、肋間肌舒張→膈頂上升→胸廓體積縮小
→肺內(nèi)氣壓上升→氣體呼出
提示:吸氣是主動,要收縮;膈頂方向與氣體方向一致
吸氣 呼氣
(3) 這一過程是通過呼吸運動完成的,動力來自肌肉收縮。
2、人體內(nèi)氣體交換
(1)肺內(nèi)的氣體交換:由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吸入的空氣到達肺泡時,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隨呼氣的過程排除體外。
(2)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氣運送到組織細胞處,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氧氣可以透過較薄的血管壁進入到組織細胞內(nèi),同時,細胞所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通過擴散作用進入到血液中。進入細胞的氧氣,最終在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中參與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1、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而呼吸運動是通過呼吸肌(主要為膈肌和肋間?。?br />
的收縮和舒張完成的。
3、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肺泡數(shù)目多。
②肺泡壁外緊貼著大量的毛細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層細胞構(gòu)成。
(2)氣體交換過程
當外界空氣進入肺泡時,肺泡內(nèi)的氧氣濃度比血液中的高,故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肺泡中的高,故二氧化碳通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
1.(2021春?長沙期末)瑜伽是近年來廣受大眾歡迎的一種健身方式。在完成瑜伽動作時,必須配合有節(jié)奏的吸氣和呼氣。人體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明顯減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水蒸氣 D.氮氣
2.(2021春?七星關(guān)區(qū)期末)如圖兩幅曲線圖表示一個人在兩種狀態(tài)下的呼吸情況。下列相關(guān)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br />
A.A與B相比,曲線A可能反映劇烈的運動狀態(tài)
B.A與B相比,曲線B可能反映劇烈的運動狀態(tài)
C.經(jīng)常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
D.與曲線B相比較曲線A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較緩和
3.(2021春?長沙期末)“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北雅中學舉行了“童心向黨”班隊會比賽,當同學們吐氣唱出動聽的歌聲時,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br />
A.胸腔容積逐漸變小 B.肋骨向下向內(nèi)運動
C.肺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D.膈頂部上升
4.(2021春?路南區(qū)期末)如圖表示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甲表示呼氣
B.乙表示吸氣
C.①表示的器官能使到達②的氣體變得清潔
D.處于乙時,④表示的結(jié)構(gòu)處于舒張狀態(tài)
5.(2021春?無棣縣期末)如圖中①﹣④表示人體氣體交換的四個過程,a、b代表氣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氣高
B.①②過程通過氣體擴散完成
C.③過程需要血紅蛋白的參與
D.④過程將靜脈血轉(zhuǎn)為動脈血
6.(2021春?無棣縣期末)如表是人體吸入的氣體與呼出的氣體成分比較情況,由此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
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
水分
吸入氣體
21%
0.03%
78%
0.07%
呼出氣體
16%
4%
78%
1.1%
A.呼吸會排出體內(nèi)的水分
B.人體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
C.吸入的氧氣只有一部分被人體消耗
D.被污染的空氣可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
7.(2021春?滑縣期末)如圖甲為小剛在某種狀態(tài)下的呼吸情況;如圖乙為他在呼吸時胸廓容積與肺內(nèi)氣壓關(guān)系的曲線圖;如圖丙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處的①、②兩種狀態(tài)示意圖。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依據(jù)圖甲可以算出,小剛的呼吸頻率為18次/分
B.從圖甲可以推測,小剛可能在休息
C.在圖丙中,②狀態(tài)代表吸氣,此時膈肌收縮
D.在圖乙曲線的abc段時,膈肌處于圖丙的①狀態(tài)
8.(2021春?三水區(qū)期末)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其實吃飯時不能大聲談笑是有科學道理的,原因是( ?。?br />
A.有利于保護聲帶
B.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減少
C.會厭軟骨未蓋住喉的入口食物誤入氣管
D.流經(jīng)消化器官的血量減少,不利于消化
9.(2021春?煙臺期末)“醫(yī)圣”張仲景是人工呼吸的發(fā)明者,比國外醫(yī)生早近1600年。下列哪項不符合人工呼吸的基本原則( ?。?br />
A.首先使病人的身體側(cè)臥
B.應(yīng)保持病人的呼吸道暢通
C.應(yīng)保持正常的呼吸頻率
D.防止損傷病人的肋骨
10.(2021春?章丘區(qū)期末)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干咳、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需用呼吸機維持呼吸這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呼吸系統(tǒng)的重要性。下列關(guān)于呼吸系統(tǒng)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呼吸系統(tǒng)由肺和呼吸道組成
B.呼吸道是完成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
C.呼吸道有清潔、溫暖、濕潤空氣的作用
D.不要邊進食邊大聲說笑是為了避免吞咽時食物進入氣管
1.(2021?安徽模擬)在舉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攻堅戰(zhàn)取得了顯著成效。如圖是某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患者 肺部出現(xiàn)了像云霧狀磨砂玻璃一樣的“病灶”,醫(yī)學上美其名曰“磨玻璃影”。這種“磨玻璃影”主要損傷的結(jié)構(gòu)有( )
A.氣管 B.血管 C.肺泡 D.淋巴結(jié)
2.(2021?淄川區(qū)二模)圖甲 X 表示人體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圖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氣體含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X表示肺 B.血管①內(nèi)流靜脈血
C.血管②內(nèi)流動脈血 D.血管②為下腔靜脈
3.(2021?巴東縣模擬)如圖是一些關(guān)于呼吸過程的曲線圖和模型,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圖一中的ab段可表示圖二(乙)肺內(nèi)的氣壓變化
B.圖二(甲)中③模擬的是肺
C.圖三中由Ⅰ→Ⅱ時,肋間外肌處于收縮
D.圖一中b→c表示胸廓容積擴大的過程
4.(2021?泉州模擬)五一前期福州市教育和體育局發(fā)布了2021年夏季預(yù)防水告家長書。溺水,已成為造成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的頭號殺手,預(yù)防水安全教育必須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松,運用我們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br />
A.落水后,在水面上大口吸氣時,膈肌收縮,肺內(nèi)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
B.水超過胸部會感覺呼吸吃力,是因為在外部水壓的作用下胸廓難以擴大
C.溺水時,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無法進行,身體缺氧
D.對溺水人員應(yīng)及時實施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數(shù)為每分鐘16﹣18次
5.(2021?長清區(qū)二模)為比較人體呼吸過程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某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裝置(B、C為橡皮膠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吸氣時應(yīng)用手捏緊B處,呼氣時用手捏緊C處
B.呼氣過程中,肺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
C.實驗結(jié)果是乙中石灰水明顯變渾濁,甲無明顯變化
D.該實驗?zāi)茏C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最多
6.(2021?邵陽一模)體外膜肺氧合,被稱為“人工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應(yīng)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如圖),在對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中,“人工肺”被認為是阻擋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線。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隔離膜應(yīng)只允許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通過
B.隔離膜相當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
C.血液流經(jīng)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
D.增加隔離膜面積能提高氣體交換效率
7.(2021?東城區(qū)模擬)“478呼吸睡眠法”可幫助身體放松,不僅有助于睡眠,還能緩解焦慮。具體步驟為:步驟一慢慢用鼻子吸氣4秒;步驟二憋氣7秒;步驟三嘴唇微開吐氣8秒,下列對此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br />
A.進行步驟一時:呼吸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氣體入肺
B.進行步驟二時:呼吸肌收縮導(dǎo)致膈頂處于上升狀態(tài)
C.進行步驟三時:呼吸肌舒張→胸廓容積擴大→氣體出肺
D.進行步驟三時:氣體依次經(jīng)肺、氣管、支氣管、喉、咽、鼻
8.(2021?欽州模擬)如圖是某人在平靜呼吸中肺內(nèi)氣壓與外界氣壓差變化曲線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OA段膈肌舒張,胸廓的上下徑縮小
B.AB段膈肌收縮,胸廓的上下徑增大
C.BC段肋間肌舒張,胸廓的左右徑增大
D.CD段肋間肌收縮,胸廓的左右徑縮小
9.(2021?嶗山區(qū)一模)如圖1、2分別表示人體平靜呼吸時肺內(nèi)氣體容量的變化曲線、膈肌的狀態(tài)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a(chǎn)b段曲線對應(yīng)的膈肌狀態(tài)是收縮,如圖2中A所示
B.當膈肌由A向B變化時,膈肌舒張
C.a(chǎn)c段曲線表示進行了兩次呼吸
D.a(chǎn)b段和cd段曲線都表示吸氣
10.(2021?昌平一模)圖示人體深吸氣時的膈肌狀態(tài),你試著體會一下,關(guān)于此刻的描述錯誤的是( ?。?br />
A.肋間外肌收縮 B.胸骨向上抬起
C.胸廓容積增加 D.肺內(nèi)氣體排出
1.(2021?廣元)如圖是模擬人體膈的升降和呼吸關(guān)系的裝置,有關(guān)描述正確的是( ?。?br />
A.甲圖模擬呼氣,膈肌收縮,肺內(nèi)氣壓升高
B.乙圖模擬呼氣,膈肌收縮,肺內(nèi)氣壓降低
C.甲圖模擬吸氣,膈肌收縮,肺內(nèi)氣壓升高
D.乙圖模擬吸氣,膈肌收縮,肺內(nèi)氣壓降低
2.(2021?咸寧)如圖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一次平靜呼吸過程中肺內(nèi)氣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相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氣,BC段表示呼氣
B.AB段的膈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膈頂部下降
C.BC段的膈肌處于舒張狀態(tài),胸廓容積擴大
D.C點為呼氣結(jié)束點,此時肺內(nèi)外氣壓相等
3.(2021?海南)當阻塞物阻塞咽喉時,救護者可按照如圖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體內(nèi)發(fā)生的變化是( ?。?br />
A.膈頂部上升,肺內(nèi)氣壓變小
B.膈頂部下降,肺內(nèi)氣壓變大
C.胸腔容積縮小,肺內(nèi)氣壓變大
D.胸腔容積擴大,肺內(nèi)氣壓變小
4.(2021?賀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實質(zhì)上包含如下幾個連續(xù)的過程:
①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②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③氣體隨血液流動
④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⑤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
以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①過程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 B.②和④過程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xiàn)
C.氧氣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通過紅細胞運輸 D.⑤過程的實質(zhì)是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
5.(2021?聊城)長跑時,體育老師總是建議我們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必要時可以用嘴輔助吸氣,但不要張大嘴巴吸氣和呼氣。下列對用鼻吸氣比用嘴吸氣的優(yōu)勢,解釋錯誤的是( )
A.鼻黏膜內(nèi)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溫暖
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濕潤和清潔
C.鼻腔內(nèi)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清潔
D.鼻黏膜內(nèi)有嗅覺感受器,可感受空氣刺激
6.(2021?南充)吸煙有害健康。為了直觀地認識吸煙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制作了一個模型模擬吸煙。關(guān)于這個模擬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擠壓飲料瓶時,瓶內(nèi)氣壓升高,模擬的是吸氣過程
B.模型中筆筒模擬了呼吸系統(tǒng)的氣管,飲料瓶模擬了呼吸系統(tǒng)的肺
C.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面巾紙卷變成黃色、筆筒被熏黃,這說明呼吸道對空氣有一定的處理能力
D.實驗過程中,無論擠壓力度和次數(shù)如何變化,飲料瓶中仍殘留大量煙霧,這說明呼氣時并不能將肺內(nèi)的有害氣體全部排出
7.(2021?赤峰)當血液通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氧含量發(fā)生變化,下列能正確表示該變化的曲線是( ?。?br />
A. B.
C. D.
8.(2021?灤州市)如圖為肺泡內(nèi)氣體交換示意圖(字母表示氣體,序號表示部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①處血液來自肺靜脈
B.a(chǎn)和c均表示二氧化碳
C.②處血液中氧氣比①處少
D.b從肺泡到達③需穿過2層細胞
9.(2021?婁底)如圖所示,圖甲為某人在呼吸時胸廓容積與肺內(nèi)氣壓關(guān)系的曲線圖;圖乙為他的胸腔底部膈肌所處的①、②兩種狀態(tài)示意圖,解讀不正確的是( )
A.圖甲曲線的a 點,膈肌處于圖乙的①狀態(tài)
B.圖甲曲線的c點,膈肌處于圖乙的②狀態(tài)
C.圖甲曲線的cba段,膈肌舒張,位置上升
D.圖甲曲線的adc 段,膈肌處于圖乙的②→①狀態(tài)
10.(2021?青海)2021年3月我國北方先后經(jīng)歷了兩次大范圍的強沙天氣。沙塵天氣對我國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帶來嚴重影響,進而導(dǎo)致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人數(shù)上升。如圖為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示意圖,請據(jù)圖作答(注:“[ ]”填數(shù)字,橫線填文字)
(1)含有沙塵的空氣進入肺的途徑依次是 (用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
(2)呼吸道不僅保證了氣流通暢,而且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 ] 的氣體溫暖、濕潤、 。
(3)空氣中的粉塵、細菌、病毒會造成很多疾病。哮喘是[ ] 感染或者過敏引起的一種疾病,患哮喘時,由于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變窄,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
1.【答案】B
【解析】表中數(shù)據(jù)為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因此,人體呼出和吸入的氣體相比,明顯減少的是氧氣。
氣體成分
吸入氣體(%)
呼出氣體(%)
氮氣
78
78
氧氣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氣體
0.9
0.9
故選:B。
2.【答案】A
【解析】AD、從圖中可以看出A曲線呼吸頻率較低,呼吸深度較小,因此表示平靜狀態(tài)時的呼吸狀況;B曲線呼吸頻率較高,呼吸深度較大,因此表示劇烈的運動時的呼吸狀況。因此A曲線所反映的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都比B曲線所反映的還要緩和。A錯誤;D正確;
B、B曲線呼吸頻率較高,呼吸深度較大,因此表示劇烈的運動時的呼吸狀況。B正確;
C、經(jīng)常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心肺功能,C正確。
故選:A。
3.【答案】C
【解析】唱歌吐氣是呼氣過程,呼氣時,肋間肌舒張,胸骨向下、向內(nèi)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這時,胸廓縮小,肺跟著回縮,肺的容積縮小,肺內(nèi)氣壓升高,迫使肺泡內(nèi)的部分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到體外,完成呼氣動作。
故選:C。
4.【答案】D
【解析】A、甲圖中膈肌頂部升高,肺縮小,表示呼氣,A正確;
B、乙圖中膈肌頂部下降,肺擴張,表示吸氣。B正確;
C、①代表的是氣管,對氣體有清潔作用。C正確;
D、乙圖中④膈肌頂部下降,肺擴張,表示吸氣,因此處于乙時,膈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D錯誤。
故選:D。
5.【答案】C
【解析】A、人體呼吸呼出氣體中,氮氣約79%,氧氣約16%,二氧化碳約4%,故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氣低,A錯誤;
B、①肺的通氣和②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分別是依靠呼吸運動,氣體擴散實現(xiàn)的,B錯誤;
C、③過程是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中,血液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結(jié)合,以氧合血紅蛋白形式在血液中運輸,運送到各組織細胞中,從組織細胞擴散到血液的二氧化碳的由血液循環(huán)運送到肺泡,C正確;
D、④過程是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組織細胞進行生理活動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使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D錯誤。
故選:C。
6.【答案】D
【解析】A、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人呼出的水分高于吸入的水分,人體進行呼吸運動能夠消耗氧氣,呼吸會排出體內(nèi)的水分,A正確;
B、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見人體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B正確;
C、人體吸入的氧氣比呼出的氧氣多,呼出的氣體仍有氧氣,說明吸入的氧氣只有一部分被利用,C正確;
D、空氣進入肺,要經(jīng)過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能夠?qū)ξ霘怏w進行溫暖、濕潤和清潔,但是這種清潔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被污染的空氣容易引起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但通過比較人體吸入的氣體與呼出的氣體成分,不能得出此結(jié)論,D錯誤。
故選:D。
7.【答案】D
【解析】A、分析圖甲可知,每10秒鐘完成3次呼吸過程,所以小剛的呼吸頻率為18次/分。A正確;
B、甲圖中小剛的呼吸頻率比較平穩(wěn),可能在休息。B正確;
C、吸氣時,膈肌收縮,膈的頂端下降;所以圖丙中,②狀態(tài)代表吸氣,此時膈肌收縮。C正確;
D、圖乙曲線的abc段時,肺內(nèi)氣壓下降,胸廓容積變大,是吸氣過程,膈的頂部下降,應(yīng)處于圖丙的②狀態(tài)。D錯誤。
故選:D。
8.【答案】C
【解析】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氣的共同通道,氣管在前,食管在后,氣體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條不紊,這就要歸功于會厭軟骨。會厭軟骨猶如鐵路上的道岔。人們吞咽食物時,喉上升,會厭軟骨向后傾斜,將喉門蓋住,食物順利進入食管。下咽動作完成以后,會厭軟骨又恢復(fù)直立狀態(tài),以便進行呼吸。倘若吃飯時談笑風生就會使會厭軟骨的動作無所適從,導(dǎo)致食物“嗆”入食管的事故發(fā)生,因為人的右支氣管一般短而粗,左支氣管細而長,所以食管會落入右支氣管,嚴重時可患吸入性肺炎。
故選:C。
9.【答案】A
【解析】人工呼吸常用于搶救呼吸暫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首先要將被救者放在空氣清新的場所,讓被救者仰臥,如果口鼻內(nèi)有泥土、血塊等,必須先清除干凈,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進行口對口的吹氣。成年人在平靜狀態(tài)下的呼吸頻率大約是15﹣﹣﹣20次/分,人體活動加強時,呼吸的頻率和深度都會增加。人工呼吸的頻率應(yīng)和人體自然呼吸的頻率相同。施救中注意不要對病人造成二次損傷,可見A錯誤。
故選:A。
10.【答案】B
【解析】A、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是呼吸道和肺,A正確;
B、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B錯誤;
C、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有清潔、溫暖、濕潤空氣的作用,C正確;
D、邊進食邊大聲說笑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的入口,導(dǎo)致食物進入氣管,D正確。
故選:B。
1.【答案】C
【解析】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肺部呈現(xiàn)多發(fā)性斑片影或間質(zhì)性的改變,進而發(fā)展成為雙肺多發(fā)磨玻璃影,嚴重影響肺的氣體交換功能,致使血氧飽和度降低,常規(guī)治療對其無效時,必須啟用ECOM即人工心肺機輔助治療,心肺機的主要作用是用人工心臟(血泵)和人工肺(氧合器)代替正常的心臟和肺的工作。
故選:C。
2.【答案】D
【解析】根據(jù)圖甲中的血液流動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動脈血管,血管②是靜脈血管;從圖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氣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內(nèi)流靜脈血;血管②中氧氣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內(nèi)流動脈血。由此可以推斷:血管①為肺動脈,血管②為肺靜脈,血管②內(nèi)流動脈血,X表示肺,所以判斷錯誤的是血管②為下腔靜脈。
故選:D。
3.【答案】D
【解析】A、圖1中ab段肺內(nèi)氣壓低于大氣壓,表示吸氣,吸氣時,膈肌下降,即圖二中乙位置,A正確;
B、圖二中甲中③代表肺,B正確;
C、圖三中的Ⅰ代表膈頂上升,膈肌舒張,表示呼氣,Ⅱ代表膈頂下降,膈肌收縮,代表吸氣,因此從Ⅰ→Ⅱ代表的是吸氣,此時肋間肌處于收縮狀態(tài),C正確;
D、圖一中的b→c表示肺內(nèi)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是呼氣過程,此時胸廓容積縮小,D錯誤。
故選:D。
4.【答案】C
【解析】A.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廓擴大,肺隨著擴張,肺內(nèi)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氣體進肺,A正確。
B.在游泳時大家往往有這樣的體會:若水超過胸部,會感覺呼吸有些吃力,這是因為水壓迫胸腔容積減小,肺內(nèi)氣壓增大,外界空氣不易進入,B正確。
C.溺水時,主要影響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運動無法進行,C錯誤。
D.當遇到某人溺水,先保持其呼吸道暢通,再實施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呼吸運動,以恢復(fù)病人肺的通氣,達到通過肺換氣來改善全身缺氧,促進呼吸中樞功能的恢復(fù),從而產(chǎn)生自主呼吸,D正確。
故選:C。
5.【答案】C
【解析】ACD、吸氣時,打開開關(guān)B,關(guān)閉開關(guān)C;呼氣時,打開開關(guān)C,關(guān)閉開關(guān)B.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乙瓶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人呼出的氣體成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AD錯誤;C正確;
B、呼氣過程中,肺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B錯誤。
故選:C。
6.【答案】C
【解析】A、血液流經(jīng)膜肺后,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通過半透膜擴散出去,A正確;
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均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gòu)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進行氣體交換。圖中隔離膜相當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B正確;
C、血液流經(jīng)膜肺后,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通過半透膜擴散出去,所以血液流經(jīng)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C錯誤;
D、圖中隔離膜相當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增加隔離膜面積能提高氣體交換效率,D正確。
故選:C。
7.【答案】A
【解析】A、步驟一表示吸氣,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這時,胸廓擴大,肺隨著擴張,肺的容積增大,肺內(nèi)氣壓下降,外界空氣就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動作。A正確;
B、步驟二表示既不吸氣也不呼氣,膈頂所處狀態(tài)不變,B錯誤;
C、步驟三表示呼氣,呼氣時,肋間外肌舒張,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內(nèi)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和瑫r,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這時,胸廓縮小,肺跟著回縮,肺的容積縮小,肺內(nèi)氣壓升高,迫使肺泡內(nèi)的部分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到體外,完成呼氣動作。C錯誤;
D、步驟三表示呼氣,氣體依次經(jīng)肺、支氣管、氣管、喉、咽、鼻,排到外界,D錯誤。
故選:A。
8.【答案】A
【解析】A、OA段膈肌舒張,胸廓的上下徑縮小,正確;
B、AB段膈肌舒張,胸廓的上下徑縮小,錯誤;
C、BC段肋間肌收縮,胸廓的左右徑增大,錯誤;
D、CD段肋間肌收縮,胸廓的左右徑增大,錯誤;
故選:A。
9.【答案】D
【解析】A、ab段曲線表示肺容積變大,對應(yīng)的膈肌狀態(tài)是收縮,膈肌收縮時,膈的頂端下降,如圖2中B所示。A錯誤;
B、膈肌由A向B變化時,膈的頂端下降,表示膈肌收縮。B錯誤;
C、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所以ac段曲線表示完成了一次呼吸。C錯誤;
D、ab段和cd段曲線都是肺容積變大,都表示吸氣過程。D正確。
故選:D。
10.【答案】D
【解析】平靜吸氣時: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肌頂部下降)→胸廓擴大、胸腔容積增大→肺擴張→外界大氣壓力大于肺內(nèi)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呼氣時: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下降,膈肌頂部回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借彈性回縮→導(dǎo)致肺內(nèi)氣壓增大→肺內(nèi)氣體排出肺。呼出的氣體中含二氧化碳多,也含有氧氣。如圖所示的表示吸入氣體后胸廓的容積增大,肋間肌和膈肌收縮,肋骨胸骨向上向外運動,肺內(nèi)氣壓降低,氣體進肺,故選項D錯誤。
故選:D。
1.【答案】D
【解析】如圖所示:甲是呼氣,呼氣時,肋間外肌舒張,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內(nèi)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縮?。和瑫r,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這時,胸廓縮小,肺跟著回縮,肺的容積縮小,肺內(nèi)氣壓升高,迫使肺泡內(nèi)的部分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到體外,完成呼氣動作。
乙是吸氣,吸氣時,肋間外肌收縮,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這時,胸廓擴大,肺隨著擴張,肺的容積增大,肺內(nèi)氣壓下降,外界空氣就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動作。
故選:D。
2.【答案】C
【解析】圖示中:縱坐標表示肺內(nèi)氣壓與大氣壓的氣壓差,橫坐標表示呼吸頻率;AB段的肺內(nèi)氣壓與大氣壓的氣壓差是負值,表示肺內(nèi)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是吸氣過程;吸氣時,呼吸肌收縮,胸廓擴大,肺擴張。BC段的肺內(nèi)氣壓與大氣壓的氣壓差是正值,表示肺內(nèi)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是呼氣過程;呼氣時呼吸肌舒張,隔頂上升,肋間肌舒張,肋骨下移,胸廓縮小,肺回縮。B點表示吸氣剛好完成(或呼氣開始);A、C點表示呼氣剛好完成(或吸氣開始)此時肺內(nèi)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綜上所述,選項C錯誤。
故選:C。
3.【答案】C
【解析】呼吸道是獲得氧氣的重要通道。當阻塞物經(jīng)咽、喉后,堵住氣管時,會引起呼吸困難。此時,救護者可按照圖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頂部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氣壓,形成較大的氣流把阻塞物沖出。隨后,氣體才能順利進入肺。
故選:C。
4.【答案】D
【解析】A、①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A正確;
B、氣體在肺泡和組織內(nèi)的交換,都是通過這種擴散作用實現(xiàn)的,B正確;
C、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C正確;
D、⑤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D錯誤。
故選:D。
5.【答案】D
【解析】鼻腔內(nèi)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濕潤空氣;鼻腔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黏液可以粘住灰塵,對空氣有清潔作用。可見呼吸道能清潔、溫暖和濕潤氣體。尤其是鼻腔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這樣大大減少了吸入的冷空氣氣體對肺的不良刺激,可見D不符合題意。
故選:D。
6.【答案】A
【解析】A、擠壓飲料瓶時,瓶內(nèi)氣壓升高,模擬的是呼氣過程,A錯誤;
B、觀圖可知:飲料瓶模擬肺,筆筒模擬氣管。B正確;
C、呼吸道可以對吸入的氣體具有溫暖、清潔和濕潤的作用,說明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具有一定的處理作用。此實驗是模擬吸煙的過程,香煙插入筆筒后點燃,多次擠壓飲料瓶,模擬吸煙過程:煙燃盡后取下煙蒂,取出筆筒內(nèi)的面巾紙卷,并展開;觀察被煙霧污染后的筆筒、面巾紙卷和飲料瓶,實驗后,面巾紙卷變成黃色,這說明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能進行處理。香煙燃盡后,筆筒仍被熏黃,刺鼻的煙霧還殘留在飲料瓶中,這說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C正確;
D、實驗過程中,無論擠壓力度和次數(shù)如何變化,飲料瓶中仍殘留大量煙霧,可見呼氣時并不能將肺內(nèi)的有害氣體全部排出,D正確。
故選:A。
7.【答案】D
【解析】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氣體的擴散作用。既氣體總是由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動脈內(nèi)流得血液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氧氣很少。在流經(jīng)肺泡時,由于肺泡內(nèi)是從外界吸入的空氣,氧氣的濃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氣的濃度,而二氧化碳的濃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根據(jù)氣體擴散作用的原理,氧氣就會自肺泡擴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氣的含量應(yīng)該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無限增多;二氧化碳會從血液中擴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漸減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據(jù)上述,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根據(jù)氣體擴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氣不可能全部擴散到組織細胞,因此血液中氧氣不能為0,也不能無限增多;因此選項A、B、C不符合題意;選項D曲線體現(xiàn)氣體擴散后,達到平衡。
故選:D。
8.【答案】D
【解析】A、據(jù)箭頭血流方向可見:圖中①處血液來自肺動脈,A錯誤;
B、c、d表示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氣體d代表二氧化碳,氣體c代表氧氣,a、b表示肺泡內(nèi)的氣體交換,氣體a代表二氧化碳,氣體b代表氧氣,B錯誤;
C、當血液流經(jīng)肺泡時,肺泡中氧的濃度高,周圍血液中氧的濃度低,這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所以②處血液中氧氣比①處多,C錯誤;
D、b從肺泡到達③需穿過2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2層細胞,D正確。
故選:D。
9.【答案】D
【解析】A、圖甲曲線的a 點,肺內(nèi)氣壓升高,胸廓縮小,肺跟著回縮,肺的容積縮小,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完成呼氣,即膈肌處于圖乙的①狀態(tài),A正確;
B、圖甲曲線的c點,肺內(nèi)氣壓下降,胸廓擴大,肺隨著擴張,肺的容積增大,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完成吸氣,即膈肌處于圖乙的②狀態(tài),B正確;
C、圖甲曲線的cba段,肺的容積變小,肺內(nèi)氣壓升高,膈肌舒張,位置上升,完成呼氣,C正確;
D、圖甲曲線的adc 段,肺的容積變大,肺內(nèi)氣壓減小,膈肌收縮,位置下降,即膈肌處于圖乙的①→②狀態(tài),完成吸氣,D錯誤。
故選:D。
10.【答案】(1)1→4→2→5→3→6
(2)6 肺 清潔
(3)3 支氣管
【解析】(1)吸氣時,含有沙塵的空氣依次經(jīng)過1鼻腔、4咽、2喉、5氣管和3支氣管,最后進入6肺,在肺里完成氣體交換。
(2)呼吸道能保證氣流通暢主要是因為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6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3)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由于支氣管感染或者過敏引起的一種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塵,嚴重的會導(dǎo)致肺泡的彈性回縮減弱,因此影響了肺泡的收縮擴張功能,使肺內(nèi)氣壓變化較小,故影響了肺的通氣,即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fù)習微專題集訓(xùn)考點12 人體的呼吸(含解析),共23頁。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fù)習考點梳理與過關(guān)練習專題10 人體的呼吸(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教材重點回顧,高頻考點梳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輪復(fù)習考點測試題8人體的呼吸 (含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外界氣體進入肺的途徑依次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