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北京化學中考出現(xiàn)一種新的題型——科普閱讀理解。 科普閱讀理解在整張試卷中,難度較低,主要考察了學生閱讀文獻及資料的能力,這完全契合了科研探究的思維,是中考改革的一種嘗試,也代表著一種更注重科研探究的改革趨勢。
科普閱讀理解在整張試卷中,難度較低,主要考察了學生閱讀文獻及資料的能力,這完全契合了科研探究的思維,是中考改革的一種嘗試,也代表著一種更注重科研探究的改革趨勢。隨之山西、山東、四川、云南等省市也相繼出現(xiàn)了科普閱讀理解題,可以說,它是一個中考化學命題的新趨向,所以我們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并認真研究探索。
這類試題常常是對初中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科普知識,這些知識老師上課或許偶有提到,但是不屬于考試范圍,但是通過閱讀科普短文能夠應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問題,重在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化學科普閱讀理解文章多為說明文體,兼具作者角度的評論或個人意見,其取材廣泛,內(nèi)容一般為生活應用、教材延伸、科技前沿等。
該類試題呈現(xiàn)方式多樣,不同文章各有不同,且多由兩種及以上的呈現(xiàn)方式組合而成,其具體呈現(xiàn)方式一般由文本主題決定。譬如,單純文字描述的科普文章,其抽象程度相對高,科學概念表現(xiàn)形式單一;配合圖片的科普文章,更加形象化,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圖表則是抽象文字的具體形象轉(zhuǎn)化或補充,對于數(shù)據(jù)的閱讀分析彰顯理科特色,一定程度上使得閱讀理解深化。
由于題目不能超綱,所以對于知識的考查將局限于閱讀文本和課內(nèi)知識。樣卷中的題目就很好的結(jié)合了這兩點。
1.考查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首先,需要運用課內(nèi)的知識,什么屬于物理性質(zhì)?其次,在文章中檢索出對應的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包括物質(zhì)的熔點、沸點、顏色、狀態(tài)、氣味、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接著我們在文中尋找對應的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第二段的第一句話就是對物理性質(zhì)的描述。
2.考查物質(zhì)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 本題完全屬于課內(nèi)知識的考查,因為每種物質(zhì)的分子不同,因而其性質(zhì)有差別。
3.考查方程式的書寫
這種題目所涉及的方程式一定是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而文章中出現(xiàn)了的。文章不會直接把反應方程式寫出來讓你直接抄寫,它只會告訴你反應物和生成物,因此,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尤其的是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成為本題最大的難點。學生應當熟練的掌握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技巧。
4.考查信息的整合能力
這類題目通過閱讀科普短文,可以獲得與問題相關(guān)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順利解題。此題型“起點高,落點低”,主要考察:訪問和檢索文本內(nèi)容能力、整合和解釋文本信息能力、評價和設計科學探究能力、科學解釋數(shù)據(jù)和證據(jù)能力、反思和提出見解能力和課本核心知識運用能力等。
1. 對于這類文本閱讀題,答題的技巧落腳于“抄”。這個“抄”不是抄別人的試卷,而是抄文本中的原話。例如樣卷(1)O3的物理性質(zhì),我們可以直接抄文中的通常狀況下O3是淡藍色氣體,有難聞的魚腥味。切記不可丟掉前提——通常狀況下。因為臭氧在超低溫下是紫黑色的固體。所以一定要寫上前提條件!
2.化學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原則——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保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在反應前后不發(fā)生變化。
3.整合信息的題往往需要聯(lián)系到生活中去,例如本題中的氟利昂,我們一定要知道這是一種冰箱空調(diào)中常用的制冷劑,并且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無氟冰箱。這意味著氟利昂是可以被替代。
4.聯(lián)系環(huán)境問題,化學教材中多次提到保護環(huán)境的問題,中考亦會著重考察此點。 常見的方法:(1)對汽車添加尾氣處理裝置;(2)開發(fā)并使用更多的清潔能源;(3)將煤炭清洗后再燃燒。
在早期的化學學習中,同學們因為化學知識儲量不是很豐富,認識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并不是很多,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也不是很多,所知道的化學反應原理也不一定夠透徹,但是為了增加題目的難度以及趣味性,我們常出一些科普閱讀拔高題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做此類題型時往往不得要領,總是斟字酌句,這樣往往會浪費一些時間。做這類題時一定要看到題干中的要點,所謂的要點一定與你所學的某種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有關(guān)或者與某個實驗的實驗原理大致類似,有的時候我們做這類題時,可以根據(jù)后面的問題去讀題干。
例如我在給學生們出的關(guān)于氧氣這個模塊的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題:
臭氧的化學式是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wěn)定,一旦受熱極易轉(zhuǎn)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O2)強得多。若將O2通過臭氧發(fā)生器,在無聲放電條件下,從臭氧發(fā)生器出來的O2中含有3%的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氣層中含量極少,在離地面25 km處有一個厚度極薄的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護層。
?超音速收音機排出的廢氣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氣體、家用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氟里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從而使更多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表面,導致皮膚癌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設想。(1)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2)寫出在臭氧發(fā)生器中,O2轉(zhuǎn)變?yōu)镺3的文字表達式? ?? ?? ?? ?? ?? 。氧氣轉(zhuǎn)變成臭氧的過程發(fā)生? 化學??變化(填“物理”或“化學”)。(3)應采取? ?使用無氟冰箱、空調(diào)等? ??的方法保護臭氧層。??
[解析]臭氧顯然我們沒學過,做這道題時首先可以大致掃一遍題干,然后迅速看一下問題,第一問我們需要知道的題干中的要點是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氣要強,而我們知道正是因為氧氣的氧化性才使其支持燃燒,因此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臭氧集氣瓶中會使木條復燃;關(guān)于第二問文字表達式我們需要知道反應物、反應條件以及產(chǎn)物,這樣我們輕松寫出,通過閱讀我們知道反應物為氧氣,反應條件無聲放電,產(chǎn)物則為臭氧,而我們通過閱讀知道臭氧不同于氧氣,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為化學變化;通過閱讀我們知道氟利昂可以破壞臭氧層,因此保護臭氧的方法是盡量降低對含氟量的使用,我們通過生活常識知道空調(diào)冰箱的制冷劑為氟利昂,因此具體做法可以使用無氟冰箱、空調(diào)等。
小 結(jié) 通過做這樣一道題,我相信學生對此類問題一定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首先做這類題不能受困于一個兩個的字眼,要放眼于所問的問題,然后再回到題干中找出相關(guān)的知識要點,這些知識要點并不都是陌生的,他們都與你所學過的知識有關(guān),因此做題之前一定對書本上的知識要能倒背如流、爛熟于心,關(guān)鍵的是真正理解其中的 道理!
題型1 生活應用類閱讀題【方法點撥】 命題人選擇生活應用的命題文本,是因為化學學科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又與教材各個章節(jié)關(guān)系密切,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尤其是在學生剛剛接觸化學的九年級階段,選取平時耳濡目染的生活素材,有助于降低文章閱讀難度,從而在問題環(huán)節(jié)時避免單純地考察知識的識記。
[例1](2019?北京)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土豆是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質(zhì)、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表1鮮土豆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每100g)表1鮮土豆中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每100g)土豆切開后發(fā)生褐變,用水浸泡能防止褐變,但會引起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用土豆片進行實驗,測得其食用品質(zhì)、淀粉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隨浸泡時間的變化如圖:
土豆變綠、發(fā)芽時,龍葵素含量顯著增高,而龍葵素多食可導致中毒,就算是把變綠、發(fā)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還可以作為原料廣泛用于醫(yī)藥、化工、紡織、造紙等工業(yè)中。------(原文作者宋國安、楊銘鐸等,有刪改)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表1中的“鈣”指的是  ?。ㄌ睢霸亍被颉霸印保?。(2)由圖1可知:60min內(nèi),  ?。ㄌ钚蛱枺峦〢.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無明顯變化C.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粘結(jié)性、彈性分值均降低(3)由圖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與浸泡時間的關(guān)系是   。(4)變綠、發(fā)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土豆是四大糧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變 D.土豆開發(fā)應用的前景廣闊
依據(jù)文章回答下列問題。(1)蘋果褐變的過程屬于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2)碳酸氫鈉的俗稱是  ?。ㄌ钚蛱枺.食鹽 B.純堿 C.小蘇打 D.苛性鈉(3)由圖1可知,用   g/L碳酸氫鈉溶液處理對鮮切蘋果的褐變、變軟抑制的效果更好。(4)由實驗可知:抗壞血酸溶液與碳酸氫鈉溶液混用效果更好,試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5)根據(jù)文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你對儲存蘋果切片有哪些建議  。
【答案】(1)元素;(2)ABC;(3)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在研究范圍內(nèi),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而降低;(4)土豆變綠、發(fā)芽時,龍葵素含量顯著增高,而龍葵素多食可導致中毒;(5)ACD。【解析】(1)物質(zhì)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所以表1中的“鈣”指的是元素;(2)A.由圖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A正確;B.由圖1中的信息可知,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無明顯變化,故B正確;C.由圖1中的信息可知,隨著浸泡時間的增加,粘結(jié)性、彈性分值均降低,故C正確;(3)由圖2提供的信息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在研究范圍內(nèi),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4)由題干提供的信息可知:土豆變綠、發(fā)芽時,龍葵素含量顯著增高,而龍葵素多食可導致中毒;(5)A.由題干“土豆是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可知,A正確;B.由表1提供的信息可知,淀粉的含量最高,故B錯誤;C.由題干“土豆切開后發(fā)生褐變,用水浸泡能防止褐變,但會引起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笨芍?,C正確;D.由題干“除食用外,土豆還可以作為原料廣泛用于醫(yī)藥、化工、紡織、造紙等工業(yè)中?!笨芍狣正確。
題型2 教材延伸類閱讀題
【方法點撥】 教材延伸文本基于拓展閱讀和知識基礎設問,既有思路的發(fā)散,又體現(xiàn)主題緊扣教材,不至于使考生面對新情境無從下手。[例2](2019?昆明)閱讀下列材料。 美麗富饒的云南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其中鋁、鋅、錫的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位,銅、鎳的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三位,是國家重要的錫、銅生產(chǎn)基地。
我國古代曾用“濕法煉銅”“火法煉銅”。“濕法煉銅”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銅溶液)得鐵則化為銅”;“火法煉銅”中用輝銅礦(主要成分Cu2S)煉銅的原理是:Cu2S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一種會導致酸雨的氣體(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64)在河南安陽、湖北荊州、湖南寧鄉(xiāng)、云南江川等地分別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踐劍、四羊方尊、?;~案等青銅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高超熔鑄技藝。青銅是銅錫合金,錫的加入明顯提高了銅的強度,抗腐蝕性增強,因此錫青銅常用于制造齒輪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蝕配件。
雖然云南有色金屬資源豐富,但是礦物的儲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護金屬資源刻不容緩。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在云南出土的文物是  ?。ㄌ顦颂枺? A.四羊方尊 B.牛虎銅案 C.越王勾踐劍 D.后(司)母戊鼎 (2)可用來冶煉錫的礦石是   (填標號)。 A.菱鐵礦(主要成分FeCO3) B.鋁土礦(主要成分Al2O3)
C.錫石(主要成分SnO2)D.黃銅礦(主要成分 CuFeS2)(3)青銅的抗腐蝕性比純銅的  ?。ㄌ睢皬姟被颉叭酢保?。(4)本材料中,“濕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火法煉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敬鸢浮浚?)B;(2)C;(3)強;(4)Fe+CuSO4=FeSO4+Cu;Cu2S+O2=2Cu+SO2。
【解析】(1)由“在河南安陽、湖北荊州、湖南寧鄉(xiāng)、云南江川等地分別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踐劍、四羊方尊、?;~案等青銅文物”可知,在云南出土的文物是牛虎銅案,故B正確;(2)A.菱鐵礦(主要成分FeCO3)中含有鐵元素,用冶煉鐵,故A錯誤;B.鋁土礦(主要成分Al2O3)中含有鋁元素,用于冶煉鋁,故B錯誤;C.錫石(主要成分SnO2)中含有錫元素,用于冶煉錫,故C正確;D.黃銅礦(主要成分 CuFeS2)中含有銅元素,用于冶煉銅,故D錯誤。(3)由“錫的加入明顯提高了銅的強度,抗腐蝕性增強”可知青銅的抗腐蝕性比純銅的強;(4)“濕法煉銅”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火法煉銅”是Cu2S與氧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Cu2S+O2=2Cu+SO2。
題型3 科技前沿類閱讀題【方法點撥】 新穎的科技前沿文本,固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高新科學世界的探索欲望,但很大程度上遠離化學啟蒙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如果文本中存在較多新穎的專業(yè)術(shù)語名詞,九年級學生閱讀文章時就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因此,這類題數(shù)量不多。
[例3](2019?南充)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滅火彈”是一種常見的滅火器材,主要分為沙石滅火彈和干粉滅火彈。目前市場上的滅火彈主要以干粉為主。超細干粉滅火劑是目前國內(nèi)外已查明的滅火劑中,滅火濃度最低,滅火效能最高,滅火速度最快的一種。超細干粉滅火劑單位容積滅火效率是哈龍滅火劑的2~3倍,是普通干粉滅火劑的6~10倍,是七氟丙烷滅火劑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細干粉滅火劑對大氣臭氧層耗減潛能值(ODP)為零,溫室效應潛能值(GWP)為零,對人體皮膚無刺激,對保護物無腐蝕,無毒無害;超細干粉滅火劑滅火后殘留物易清理,不會造成火場中人員中毒或窒息死亡。同時,超細干粉滅火劑儲存期限可達10年,不需頻繁更換及維護。
“滅火彈”具有兩種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選擇,一種是拉發(fā)式(又稱主動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時七秒鐘即爆炸;另一種是引燃式(又稱被動式),使用時只須撕開封皮掏出超導熱敏線用力投入火場即可。
在撲滅森林大火時,由于人員多,接受滅火彈使用方法培訓的專業(yè)人員少,因而應該選用引燃式超細干粉滅火彈,這種滅火彈只要投入火場,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能顯著減少撲救人員的傷亡。而在應用于其它方面的滅火,則可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選用,比如一些狹小場所或投擲不準的失火點、火災場所會導致滅火彈滾動而不易被火苗點燃滅火彈的情況,適宜于使用拉發(fā)式滅火彈。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常見滅火彈主要分為沙石滅火彈和   。(2)下列關(guān)于超細干粉滅火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ㄌ钚蛱枺?br/>A.是滅火效能最高的一種滅火劑B.對大氣臭氧層耗減潛能值為零C.滅火后殘留物易清理D.會造成火場中人員中毒或室息死亡(3)某種干粉滅火劑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遇熱時 NaHCO3會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狹小場所或投擲不準的失火點滅火時,適用于使用   (填“拉發(fā)式”或“引燃式”)滅火彈。(5)“森林防火,人人有責”。請你對預防森林火災提一條建設性意見    。
【答案】(1)干粉滅火彈;(2)ABC;(3) 2NaHCO3===Na2CO3+H2O+CO2↑;(4)拉發(fā)式;(5)在森林里不玩火,不吸煙?!窘馕觥浚?)根據(jù)題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常見滅火彈主要分為沙石滅火彈和干粉滅火彈兩類;(2)根據(jù)“超細干粉滅火劑單位容積滅火效率是哈龍滅火劑的2~3倍,是普通干粉滅火劑的6~10倍,是七氟丙烷滅火劑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細干粉滅火劑對大氣臭氧層耗減潛能值(ODP)為零,溫室效應潛能值(GWP)為零,對人體皮膚無刺激,對保護物無腐蝕,無毒無害;超細干粉滅火劑滅火后殘留物易清理,不會造成火場中人員中毒或窒息死亡。”可知,
ABC都是正確的,D是錯誤的;(3)碳酸氫鈉在受熱的情況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H2O+CO2↑;(4)由“比如一些狹小場所或投擲不準的失火點、火災場所會導致滅火彈滾動而不易被火苗點燃滅火彈的情況,適宜于使用拉發(fā)式滅火彈?!笨芍?,在狹小場所或投擲不準的失火點滅火時,適用于使用拉發(fā)式滅火彈;(5)防止森林火災的發(fā)生的做法有:在森林里不玩火,不吸煙;在森林里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裝液體飲料瓶等。
題型4 其它類閱讀題[例4] (2019?山西)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它是采用橋、島、隧結(jié)合的方案進行建造的。全長約為55km,海中主體工程長29km。使用壽命約120年,可抗2級臺風和8級地震。這是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標準最高、挑戰(zhàn)性最強的交通集群工程。大橋鋼索、橋面和橋墩等均使用了大量金屬村料。鋼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橋的控制性工程,為滿足通航要求,沉管底深埋于海面以下深
處可達且44.5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工程。燧道內(nèi)不僅可通車,還可餐飲、休閑和加油等。承載沉管隧道的海床由堅硬的花崗巖(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云母(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鋁等)等種壙物組成。閱讀上述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1)金屬材料在被制成橋上的鋼索和鋼板時體現(xiàn)了金屬的   性。(2)沉管在海洋環(huán)境中應具備的特性是    、  ?。ê侠砑纯桑?。(3)海床礦物中含有的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   ,它屬于化合物分類中的    。(4)沉管隧道內(nèi)的加油站應張貼的安全標志是   (合理即可)(寫一個),目的是 。(合理即可)
【答案】延展;耐腐蝕,強度大;SiO2,氧化物 ;禁止吸煙;防止產(chǎn)生火災?!窘馕觥浚?)金屬材料在被制成橋上的鋼索和鋼板時體現(xiàn)了金屬的延展性。(2)沉管在海洋環(huán)境中應具備耐腐蝕、強度大的特性。(3)海床礦物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的化學式是 SiO2,它屬于化合物分類中的氧化物。(4)沉管隧道內(nèi)的加油站應張貼禁止吸煙的安全標志,目的是為了防止產(chǎn)生火災。

相關(guān)課件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8講 中考化學計算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8講 中考化學計算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共3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不純物的計算,題型4綜合的計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7講 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7講 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共4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實驗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解題思路,解題時注意的問題,主要探究類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6講 中考化學推斷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6講 中考化學推斷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共5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解推斷題的重要技巧,做推斷題的思考方法,知識儲備,推斷題的解題思路,智慧闖關(guān),題型2框圖型推斷題,表格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5講 中考化學流程圖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5講 中考化學流程圖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3講 圖像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3講 圖像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1講 選擇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中考化學二輪復習中考秘籍課件第01講 選擇題的解法與技巧 (含答案)

初中化學中考復習 第04講 中考化學科普閱讀題的解法與技巧(課件)-精彩化學之2020年中考秘笈(

初中化學中考復習 第04講 中考化學科普閱讀題的解法與技巧(課件)-精彩化學之2020年中考秘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