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般情況下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糖原 B.淀粉
C.蛋白質(zhì) D.水
2.(2018年1月·廣東學考改編)下表列出檢測一些生物分子的方法及其結果,其中正確的是( )
3.北極熊皮下脂肪的作用有( )
A.催化 B.傳遞信息
C.保溫 D.調(diào)節(jié)代謝
4.下列有關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TP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
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C.性激素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
D.糖類在細胞中的作用都是提供能量
5.(2019年6月·廣東學考)由567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zhì),在合成過程中共脫去566個水分子,則該蛋白質(zhì)的肽鍵數(shù)目是( )
A.564 B.565
C.566 D.567
6.加熱可使血紅蛋白變性,原因是高溫導致其( )
A.分子量發(fā)生變化
B.基因發(fā)生突變
C.氨基酸序列發(fā)生變化
D.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
7.(2017年6月·廣東學考改編)下圖表示氨基酸分子結構通式。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①是側鏈基團 B.②是羧基
C.③是氨基 D.④是氫氣
8.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很少,所以人體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癥
B.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根據(jù)其含量不同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C.每種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體內(nèi)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D.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細胞鮮重中含量是最多的
9.蛋白質(zhì)和DNA是兩類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對兩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確的是( )
A.組成元素含有C、H、O、N
B.由相應的基本單位構成
C.具有相同的空間結構
D.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10.DNA和RNA水解后的產(chǎn)物,相同的有( )
A.脫氧核糖 B.尿嘧啶
C.胸腺嘧啶 D.腺嘌呤
1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構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C B.H
C.O D.N
12.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A.脂肪、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
C.氨基酸、核苷酸
D.性激素、胰島素
13.下列關于核酸知識的表示中,正確的是( )
14.下列實驗能生成磚紅色沉淀的是( )
A.果糖+雙縮脲試劑
B.蛋白質(zhì)+雙縮脲試劑并加熱
C.麥芽糖+斐林試劑并加熱
D.蔗糖+斐林試劑并加熱
15.下圖為生物體內(nèi)某類水解反應模式圖(其中◇○代表不同的單體),反應物不可能是( )
A.二肽 B.乳糖
C.蔗糖 D.葡萄糖
16.下圖所示為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圖中②和③的種類分別有( )
A.2種、4種 B.4種、2種
C.2種、5種 D.2種、8種
17.下列關于細胞中無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失去結合水后細胞的生理活性不受影響
B.活細胞中無機鹽的含量保持不變
C.MgSO4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
D.線粒體較多的細胞中結合水/自由水的值較大
18.下列物質(zhì)與構成該物質(zhì)的基本單位,對應正確的是( )
A.抗體—蛋白質(zhì) B.DNA—基因
C.淀粉—葡萄糖 D.糖原—麥芽糖
19.(不定選)下列關于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和核酸4種生物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
B.都是水溶性物質(zhì)
C.都含C、H、O這3種元素
D.都是人體細胞中的能源物質(zhì)
20.(不定選)蛋白質(zhì)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屬于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是( )
參考答案
1.D 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質(zhì)。因此,在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A 脂肪與蘇丹Ⅲ反應呈橘黃色,A正確;淀粉遇碘液變藍色,B錯誤;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C錯誤;葡萄糖與斐林試劑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D錯誤。
3.C 酶具有催化功能,脂肪不是酶,沒有催化功能,A錯誤;信息傳遞離不開細胞膜上的糖蛋白,B錯誤;北極熊皮下脂肪形成隔熱層,具有保溫和保護作用,C正確;激素能調(diào)節(jié)代謝,D錯誤。
4.A ATP中的“A”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組成,因此ATP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A正確;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不完全相同,DNA分子特有的堿基是T,RNA分子特有的堿基是U,B錯誤;性激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脂質(zhì)中的固醇,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C錯誤;糖類在細胞中的作用不一定都是提供能量,如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D錯誤。
5.C 形成的肽鍵個數(shù)=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個數(shù)-肽鏈條數(shù)=566。
6.D
7.A ① 是側鏈基團,②是氨基,③是羧基,④是氫原子。
8.B 雖然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很少,但人體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癥,如缺Se導致的克山病,A錯誤;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根據(jù)其含量不同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B正確;不同生物體內(nèi)元素的含量存在差異,C錯誤;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在細胞鮮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錯誤。
9.C 蛋白質(zhì)具有多種多樣的空間結構,DNA具有相同的空間結構(雙螺旋結構),C錯誤。
10.D DNA徹底水解的產(chǎn)物是磷酸、脫氧核糖、堿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鳥嘌呤);RNA徹底水解的產(chǎn)物是磷酸、核糖、堿基:A(腺嘌呤)、U(尿嘧啶)、C(胞嘧啶)、G(鳥嘌呤)。因此,DNA和RNA水解后的產(chǎn)物,相同的有磷酸、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
11.A
12.B 脂肪有且僅有C、H、O,脂肪酶為蛋白質(zhì),含C、H、O、N等,A錯誤;淀粉和半乳糖的元素組成均為C、H、O,B正確;氨基酸的元素組成為C、H、O、N,有些還含有S等,核苷酸的元素組成為C、H、O、N、P,C錯誤;性激素的元素組成為C、H、O,胰島素的元素組成為C、H、O、N,D錯誤。
13.D 構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P,核苷酸中的含氮堿基與五碳糖的連接方式錯誤,A錯誤;構成DNA的脫氧核苷酸中所含的五碳糖應為脫氧核糖,B錯誤;DNA又稱脫氧核糖核酸,C錯誤;構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其組成元素是C、H、O、N、P,D正確。
14.C 斐林試劑和還原性糖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磚紅色沉淀,蛋白質(zhì)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chǎn)生紫色反應,蔗糖沒有還原性,與斐林試劑反應不會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果糖和麥芽糖是還原性糖,但果糖與雙縮脲試劑不會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15.D 二肽可以水解為兩種不同的氨基酸,A不符合題意;乳糖可以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B不符合題意;蔗糖可以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C不符合題意;葡萄糖是單糖不能被水解,D符合題意。
16.C 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有兩大類,即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苷酸,組成兩者的堿基分別為A、U、G、C和A、T、G、C,所以五碳糖②共2種,堿基③共5種。
17.C 失去結合水后細胞喪失活性,A錯誤;隨著細胞代謝的進行,活細胞中無機鹽的含量不斷的變化,B錯誤;MgSO4必須溶解在水中呈現(xiàn)離子形式,才能被根吸收,C正確;線粒體較多的細胞中代謝旺盛,自由水含量較高,結合水/自由水的值較小,D錯誤。
18.C 抗體的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構成蛋白質(zhì)的單體是氨基酸,A錯誤;構成DNA的單體是脫氧核糖核苷酸,B錯誤;淀粉屬于多糖,構成淀粉的單體是葡萄糖,C正確;糖原是動物多糖,是由葡萄糖組成,D錯誤。
19.AC 淀粉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脂肪被脂肪酶催化水解,蛋白質(zhì)被蛋白酶催化水解,核酸被核酸酶催化水解,A正確;脂肪不具有水溶性,溶于有機溶劑,B錯誤;淀粉和脂肪的組成元素是C、H、O,蛋白質(zhì)的組成元素主要是C、H、O、N,核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C正確;淀粉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zhì),脂肪是生物體良好的儲能物質(zhì),蛋白質(zhì)作為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一般不作為能源物質(zhì),核酸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zhì),不能作為能物質(zhì),D錯誤。
20.ABD 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只有C項不符合。
選項
待檢測物質(zhì)
使用試劑
結果(呈現(xiàn)顏色)
A
脂肪
蘇丹Ⅲ
橘黃
B
淀粉
雙縮脲試劑
紫色
C
蛋白質(zhì)
甲紫染液
紫色
D
葡萄糖
碘液
藍色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演練測評(十一)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枯葉蝶似枯葉,不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下列屬于生物協(xié)同進化實例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演練測評(八)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的轉錄產(chǎn)物不可能是,下列關于翻譯的敘述,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演練測評(七)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