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長郡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學期第一次模塊檢測語文試題時量:150分鐘   滿分:150                    得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作為某種與”“不同的價值,是古人早就體會到了的。但審美價值有兩個層次,需要做些分辨。其較淺顯的層次,是審美對象能產生一種別于實用的特殊效果,如詩文的辭藻和聲律之美,雖無當于實用,卻自為一種價值;其較深的層次,是審美作為人類意識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與知識的方式取徑不同而歸極不二。從歷史上看,審美價值的前一個層次,是容易被人們感知,故而更早為人們所論述了的。漢魏六朝時代,詩賦大興,文集從經子史書中獨立出來,文筆說、聲律說流行,都說明時人已經把審美效果作為獨立的價值來追求。然而,僅此還無以回答保守者的責問:畢竟這有什么用處?于是,有人把立身作文判為二途,說作文華艷放蕩并不妨礙其立身的樸實端嚴。這也不過消極地講聲律翰藻的追求無傷大雅,卻不能積極地為審美價值做出令人信服的辯護。而且,僅就翰藻紛披、宮徵靡曼論審美,是不能把論述為與”“同等之價值的,它至多是一種無傷于的良性贅瘤,存之即便無礙,去了倒也干凈。所以,聲律翰藻的追求固是審美意識覺醒的表現(xiàn),但若停留于這一層次,那么馬上就會有人把這良性贅瘤當作惡性腫瘤來攻擊的。要在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中為審美價值確立其合理地位,還有待于審美觀念的進展。我們可以注意一下六朝文論中的一個矛盾:一方面,聲律辭藻越來越被認為是詩文的根本屬性,另一方面,聲律過于復雜、辭藻過于繁富,卻也一般要被反對。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所謂文質彬彬之說,即要求聲辭方面的一定程度的講究能與內容相適配。然而,在文質論的一般形態(tài)中,其實屬于兩種不同的價值,的價值在審美方面,的價值卻在政治、道德諸方面,兩者的適配雖非不可能,但頗有牛體馬用的味道。與此相應的是,在對于詩文風格的品評上,南朝人經常贊賞的風格是,到唐代猶是如此。所謂,其實是對聲律辭藻的運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講究聲律辭藻,又不能讓它障蔽意義(所詮)。然而即便如此,聲辭在這里依然是第二位的,文之大義另有所在,此與把聲辭認作詩文根本屬性的觀念仍相矛盾。時至宋代,人們對于文學作品的關注重心從能詮全面地轉向所詮,詩文寫什么遠比怎么寫顯得重要,故文學批評中屢屢出現(xiàn)表示文義的理趣一詞,使用者大都強調它高于字面功夫的意義。這固然使一部分內容當乎義理卻缺乏審美特征的作品獲得了過高的評價,但也帶來審美觀念的深入。從蘇軾的反常合道奇趣到陳師道作詩不犯正位,都已超越聲律辭藻等字面效果,而在詩文的意義層次探求作品的審美價值。我們之所以重視反常合道一語,就在它實際上有見于審美價值的第二個層次,即某種特殊的觀照、把握世界之方式。而所謂詩以奇趣為宗,就是說,對世界的審美把握是詩的精神、詩的主旨。如此,則聲律辭藻等字面審美效果的追求,也就不再與內容相異趣。所以,我們認為理趣說的形成,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獲得了深入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摘編自朱剛《理趣說探源》)材料二:所謂宋詩的議論化,是指詩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即它以議論的概括方式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而理趣化則是指詩歌內容方面的哲理和奇趣,它以表現(xiàn)人生哲見和生活理趣的內涵為指歸。不過,宋詩這種議論化、散文化的新詩風,究竟是功是過?卻歷來評價不一。南宋最早批評宋詩者是貴含蓄的張戒,他首先指責子瞻以議論作詩,魯直又專以補綴奇字······詩人之意掃地矣,他說蘇、黃及其后人不知詠物之工、言志之為本也。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宋詩的議論化和尚理呢?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要為審美內涵提供相應的形式外觀和載體,凡是一切能夠體現(xiàn)人類心靈中美好、珍貴東西的藝術形式或載體,都是藝術本質的需求。而人的審美精神由于社會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它也會逐步隨之變化而發(fā)展,這就決定了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多維性。宋詩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運用議論化的詞句方式,恰當地表達了宋人心靈中尚理的審美內蘊,不僅是符合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本質的,而且還是一個獨特性的創(chuàng)造和開拓,是對盛唐成就的一種超越。這樣說來,張戒諸公,其論點的片面性和偏頗性,也就一目了然了。再進一步看,詩歌可以以性情為其本質特征,但并不排斥理性觀念,因為人的精神世界是個有機的整體,情性與理性雖然分屬為兩個不同的領域,卻又存在著一定的溝通,當詩歌進行深刻的理念活動進程時,它可對審美情感發(fā)生必要的引導和哲念的升華,從而促進審美情感活動的有利發(fā)展和內涵的豐富。雖然,理念并不能完全脫離開審美情感而孤立存在,還要議論須帶情韻以行”-即理念必須由審美情感來加以浸透,否則就容易使詩歌墮入膚淺粗疏的泥沼。所以,蘇軾在他進行其以議論為詩時,提出了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的命題,即把結合起來,使相追逐。所以盛唐的情景交融,與宋詩的情理交融,應該說二者都有其獨特性的創(chuàng)造,都有其存在的正當理由。因此,張戒把對立起來,企圖用盛唐的性情這一塊印章蓋滿詩史中的全部作品,不僅是徒勞的,而這本身就走進了取消藝術獨創(chuàng)性的死胡同。(摘編自朱靖華《略說宋詩議論化理趣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保守者從功用的角度質疑人類把握世界的特殊審美方式,認為其對于社會沒有什么用處。B.“文質論在解決詩文聲辭與內容之間的矛盾時,很好地適配了兩種異質形態(tài)的價值。C.直至宋代,審美價值的較深層次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認識,推動了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深入發(fā)展。D.蘇軾提出詩以奇趣為宗,是出于詩歌中的理念可以對審美情感發(fā)生必要的引導的原因。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以良性贅瘤為喻,其意在于論證聲律翰藻等表層審美價值在中國傳統(tǒng)價值體系中地位不高。B.蘇軾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語言入詩,這樣的表達體現(xiàn)了宋詩理趣化的特點。C.南宋張戒認為詩貴含蓄,指責蘇軾以議論作詩的詩風,這與他對詩歌本質的認識有密切關聯(lián)。D.陸游詠梅,贊其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表明他重視作詩的理趣高于字面功夫的意義。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蕭統(tǒng)《文選序》)B.“詩不能離理,然貴有理趣。(沈德潛《清詩別裁集》)C.“萬趣會文,不離辭情。(劉勰《文心雕龍》)D.“理過其辭,淡乎寡味。(鐘嶸《詩品序》)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脈絡。(4分)5.針對詩歌說理,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尊唐而抑宋,認為詩歌趣味只在于吟詠性情,而與無關。請結合材料二對嚴羽的認識進行反駁。(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砸缸的人申平哐啷!一聲響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來的,不僅是水,還有千古流傳的故事。砸缸少年一舉成名。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進入老年。在當年被稱為西京的洛陽城里,在一處簡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這是一口被金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著他,同意人家安放在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沒說,只留下一張門狀(名帖)就走了。門狀上的字也很簡單:翰林學士王拱辰。王拱辰,他當然知道。這人在仁宗皇帝時代和自己先后中進士,并因在殿試時勇敢說出考試題目他以前曾經做過,被賜誠信狀元稱號。后來曾出使契丹,以學識阻止戰(zhàn)爭。在神宗皇帝時代,他也和自己一樣,因反對變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擠。上午,王拱辰登門拜訪,老管家也曾通報。那時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聽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拒見了。一是他的確沒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現(xiàn)在的王拱辰已經不是過去的王拱辰了。聽說他在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層樓高,巍峨壯麗。不怪人說王家鉆天,司馬入地現(xiàn)在,司馬光繞著那口大缸,驢拉磨一樣轉了幾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紙包得緊緊的缸口。但是那金紙很厚,還在缸沿兒上箍了一道銅絲,把金紙繃得鼓面一樣緊,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悶悶地沒有聲響。這缸里到底裝的是什么呢?你去,給我找一塊石頭來!或者,是一把錘子。他轉頭對老管家下達了命令。但是老管家卻沒有動,他囁喏了半天,終于鼓足勇氣說:君實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給你送來口風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問老管家。這個是聚財的,老管家說,你看咱家,也太窮了吧。夫人有病,都沒錢抓藥了。人窮不能志短、亂收東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說,我也得知道這缸里裝的是啥呀!人家說了,十日后方可打開,否則就不靈驗了。以下幾天,司馬光的生活完全被門外那口大缸打亂了。以前他總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間地下室里去編修《資治通鑒》,可以說是心無旁騖。但是現(xiàn)在,那口缸卻不斷在他眼前晃來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內容,都開始讓他分心。而且,自從這口缸安放到他家門口以后,前來拜訪他的人不知為什么絡繹不絕。后來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從哲宗皇帝繼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輔佐朝政,人們瘋傳,他即將奉旨進京去當宰相了。怪不得······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從哪里冒出來那么多人前來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傷之中的司馬光讓老管家把所有的禮品財物都登記造冊,一點不動,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僅有的五畝地典當了,開始為夫人準備后事。出殯那天,路兩邊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馬相公的口號來。司馬光分明感覺到,正有一口無形的大缸,鋪天蓋地向他的頭上扣過來。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門口那口缸還要神秘,還要危險。這兩口缸最后疊加在一起,懸在他的頭上,直搞得滿腹經綸的他六神無主,坐臥不安。他知道,他必須馬上砸缸了。但是全家上下沒有一個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個鐵器,或者找一塊石頭,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還有他的養(yǎng)子司馬康,早已帶人堅壁清野了。砸個缸,居然這么難,不然······不行!這缸非砸不可。否則,我這一世英名,就要毀于一旦了。凌晨,天剛微亮,官道上就有一個老者走走停停,尋尋覓覓。最后,他懷抱一塊石頭,一步步走回自家門前,他氣喘喘地把石頭舉起來,對著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沒有砸破。石頭反彈,險些砸到他。啊,這缸難道真是鐵缸?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許多人聚在司馬宅前看熱鬧。但見那口大缸里流出來的,果然是黃白細軟之物。殘缺的缸上還擺著一份禮單,寫著一行大字:司馬只要清白,錢財自來認領。(選自《經典美文》,有刪改)文本二: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摘自《宋史》)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開頭三段以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時間將今昔連接起來,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B.背著司馬光接收大缸,還說砸缸會破壞風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對于司馬光,管家是個更懂得官場規(guī)則的人。C.缸留在家里的幾天,司馬光難以像往常一樣靜心編修史書,這預示著缸是復雜狀況出現(xiàn)的先兆,會給他帶來麻煩。D.以史為鑒,推陳出新。兩次砸缸展現(xiàn)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少年司馬光機智果敢,老年司馬光清廉堅定。7.關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這一人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送一口被金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缸擺在司馬光宅院門口,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說,王拱辰初次出現(xiàn)就帶有神秘色彩,敘事上采取鋪墊、伏筆等手法。B.王拱辰在殿試時勇敢說出以前曾做過這個考試題目,讓皇帝大悅,賜予他誠信狀元稱號??梢娡豕俺阶畛跻彩莻€實誠人。C.交代王拱辰在洛陽最繁華的地段修建豪宅,和前面寫他中進士、殿試、出使、受排擠等履歷形成了巨大反差,推動了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D.結尾殘缺的缸上還擺著一份禮單,照應了前文司馬光讓管家把禮品登記造冊的情節(jié),將王拱辰陷害司馬光的險惡用心推至幕前,彰顯了主題。8.文本一中塑造老年司馬光時多次出現(xiàn)對的描述,請結合文本一分析的深層意蘊。(6分)9.同樣寫了砸缸,文本一為小說,文本二為正史,二者在藝術感染力上有怎樣的不同?請結合文本特點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①《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①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以類廣白詩,自為,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②蓋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南游江淮,至楚觀云夢。云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圉師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夢者三年。去,之齊魯,居徂徠山竹溪。入吳,至長安,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涉歧、邠,歷商於,至洛陽,游梁最久。復之齊、魯,南浮淮、泗,再入吳,轉徙金陵,上秋浦、潯陽。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潯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終以污璘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于歷陽、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陽冰為當涂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年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③范傳正為白墓志,稱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勝景,終年不移,則見于白之自敘者,蓋亦其略也。《舊史》稱白山東人,為翰林待詔,又稱永王璘節(jié)度揚州,白在宣城謁見,遂辟為從事。而《新書》又稱白流夜郎,還潯陽,坐事下獄,宋若思釋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敘。蓋史誤也。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而《新書》不著其語,故錄之,使覽者得詳焉。(選自《曾鞏文集·李白詩集后序》,有刪改)【注】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書家。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B.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C.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D.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知制誥,為掌管起草詔令之意,后用作官銜名。制,是皇帝頒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璽;誥,起初是用以指告誡之文,后用以封贈。知府朱孝純子穎知府,知,是掌管、主持之意。B.“,文體名。同《琵琶行(并序)》《滕王閣序》中后序,是刊于卷末的序文?!抖谈栊小分?/span>,《項脊軒志》中,《陳情表》中均表體裁。C.天寶、乾元、寶應,同元和十年”“乾隆三十九年,都是年號紀年法。一個皇帝可以擁有多個年號。壬戌之秋”“是月丁未是干支紀法。D.《舊史》,指《舊唐書》。前四史指《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六經指《詩》《書》《禮》《孝經》《易經》《春秋》。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廣也。宋敏求在舊有基礎上搜集了更多的李白的詩詞,字準確地指出了宋敏求的功勞。B.天寶年間,李白因李璘的牽連被拘押,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認為李白罪過很輕,應當赦免,并向皇帝上奏推薦李白,但皇帝沒有同意,李白最終被判流放。C.曾鞏概述了安史之亂時期李白的遭遇與其悲壯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敘述,但從選詞煉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者對詩人的同情心態(tài)。D.和一般詩集序言的重評價不同,這篇序言重在對李白生平事跡的考證,尤其是對李白被流放一事的考證十分詳細,這體現(xiàn)了曾鞏治學的嚴謹細致。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璘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潯陽獄。(4分)2)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4分)14.對于《李白詩集》和《新唐書》,作者認為有諸多值得改進的地方,請作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霜晴陸游萬瓦新霜白,一窗朝日晴。破裘身亦暖,細字眼猶明。耄喜譫諄語,衰常踸踔行。登封書不草,力穡報時平。【注】①登封草:登山封禪的文章,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頌皇帝功德的文章。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的萬瓦以夸張的手法,突出了霜雪之大、冬日之寒;由萬瓦而至一窗,空間視角轉換自然。B.第三句承接首聯(lián),由自然之景,到人生之況,破裘的客觀事實與詩人的主觀感受相勾連,構思非常巧妙。C.頸聯(lián)的”“含有自嘲之意,從言行兩個角度描寫了詩人年老體衰,無所作為的現(xiàn)狀,暗示內心不平。D.全詩章法整飭謹嚴,語言曉暢,表達方式多樣,或描寫,或記敘,或抒情,體現(xiàn)出陸游詩歌創(chuàng)作技法的嫻熟。16.本詩以字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的具體內涵。(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描寫歸鄉(xiāng)途中舟水輕快的兩句          ,       ????????????? ????????????? ,表達了自己棄官歸鄉(xiāng)的輕松心情。2)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         ,       來表明自己對于生死和壽命長短的觀點。3)屈原在《離騷》中以鷙鳥為喻說明自己絕不同流合污的兩句是: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820題。材料一:卻說寶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暈過去,卻心頭口中一絲微氣不斷……【甲】忙了,連忙叫人請李紈,可巧【乙】來了?!炯住恳娏耍η那牡恼f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罷。說著,淚如雨下?!疽摇窟^來,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乙】【甲】正哭著叫人端水來給黛玉擦洗,李紈趕忙進來了。三個人才見了,不及說話。剛擦著,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摘自《紅樓夢》高鶚續(xù)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材料二:寶玉和賈母尤愛黛玉,但兩人愛的內涵相異:寶玉之愛有諸多因素,才情、花容,更重要的是兩人攜手建立在反專制、爭自由、爭人權的   的精神壁壘之上;賈母之愛更多的是親情,是割舍不斷的血脈之情。無論黛玉得到多少愛,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愛的大纛下,黛玉悲慘地死去了。賈母對黛玉的愛主要表現(xiàn)在親情形態(tài)下的物質層面。這種疼愛可謂   ,但如果我們的眼光轉向精神層面,具體地說,如果轉向寶黛共同的反專制、求自由的層面,那么,以賈母為代表的任何人都是不遺余力地維護禮教的負量因素。以賈母為代表的人等對黛玉的愛是具體全方位的、物質的,而黛玉遭受的虐殺則是抽象片面的、精神的。貌似矛盾的卻在賈府中溫情脈脈地存在著,而且大家   ,認為這是極為正常的事情。18.在【甲】【乙】兩處填寫小說中對應的人物名字。(4分)【甲】:          【乙】: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20.試分析材料一中黛玉臨死前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的藝術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拒糖于千里之外似乎已成為現(xiàn)代年輕人的健康共識,尤其“0”“0”“0添加更是成了減肥者眼中的健康食品代名詞。大家普遍認為糖是肥胖的禍源,因此將無糖食品當成減肥食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無糖食品強調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添加糖,但是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yǎng)素均可為機體提供能量,因此無糖食品并不等于無能量食品。對于有減肥需求者而言,除了要關注食品的含糖量,        。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是顯示食品營養(yǎng)能量值的重要窗口,主要標示食品中能量和營養(yǎng)成分的名稱、含量及其占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百分比。例如,某無糖包裝食品中的營養(yǎng)成分表顯示糖的含量為0克,但是能量值為1900多千焦/100克,能量的營養(yǎng)素參考值百分比則為24%。也就是說,每100克該無糖食品中含有能量1900千焦,每吃100克該食品相當于滿足一天能量需求的24%。減肥的核心是重塑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關系,②  ,才有助于促進體重的逆增長。增加能量消耗主要是通過提高身體活動量等途徑,控制能量攝入可以通過改善飲食達到。選擇無糖食品只是眾多膳食改善的路徑之一,而過于依賴無糖食品,   ,將無益于體重的控制。21.下列誤解產生的邏輯原因,與文中畫線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A.有極少數新冠感染者因為退燒后洗澡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昏厥。所以有人認為,得了新冠,就不能洗澡。事實上,新冠感染者一般可以洗澡,如果出現(xiàn)低熱癥狀,通過洗溫水澡還有助于降溫。B.很多人認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熱量也越高。事實上,水果的甜度不僅與含糖量有關,還與的種類以及含酸性物質的多少有關,甜度高的水果含糖量不一定高,熱量也不一定高。C.根據中醫(yī),氣血不足可服用紅棗、桂圓等食品改善。很多人認為,貧血患者也可多吃這些食品治療貧血。其實貧血是一個西醫(yī)診斷名詞,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與氣血不足并不相同。D.很多人認為,一個人沒有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實,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既不符合有關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但又沒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xiàn)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減退等癥狀。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作文(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年初開播的國產動畫劇集《中國奇譚》,以其濃郁的中國氣派,立足于時代的故事創(chuàng)造,收獲了極高的口碑和關注度,但同時作品也在網上引發(fā)了爭議:有家長認為情節(jié)不適合小孩,發(fā)帖稱我的孩子看第一集被嚇哭。對此,有人認為,未成年人的教育不應太潔癖,一味把孩子圈于象牙塔中未必是好事;也有人認為,兒童愛模仿又沒有分辨能力,作品必須慎重;還有人認為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時,也要為創(chuàng)作者松綁;更有人認為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痼疾不是下架或封殺就能解決的,社會應該營造良好氛圍,家長應該善于疏導。對以上這件事,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請就網友的言論,寫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闡述自己的看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關試卷

2024長沙長郡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長沙長郡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長沙長郡中學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信息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7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