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中考集訓專題訓練
【說明文閱讀】(二)
1.(2022·湖北襄陽·模擬預測)《詩經(jīng)》里走出來的昆蟲——蜉蝣
①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人們詠懷的對象。最早吟詠蜉蝣的莫過于《詩經(jīng)·曹風·蜉蝣》中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為何人們會鐘情于這一不起眼的小昆蟲呢?
②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也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飛行昆蟲之一,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qū)。蜉蝣的種類,目前世界已知的有3000余種。
③蜉蝣體形細長,體壁柔軟。復眼發(fā)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口器咀嚼式。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明顯小于前翅。足細弱,僅用于攀附。腹部末端兩側(cè)著生1對長的絲狀尾須,一些種類還有1根長的中尾絲。
④蜉蝣一生需要經(jīng)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階段。每只雌蜉蝣基本上能產(chǎn)兩三千粒卵。卵在水里經(jīng)過7~14天就會孵化成稚蟲。稚蟲生活在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它們附著在水中的物體上,靠吃水里的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碎屑以及藻類慢慢長大。如果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邊隨意翻開一塊石頭,就會發(fā)現(xiàn)幾只蜉蝣的稚蟲瞪著圓圓的可愛的復眼,靜靜地吸附在石頭上,養(yǎng)精蓄銳,等待飛出水面的那一瞬。
⑤稚蟲在水里一般要待上1~3年的時間,經(jīng)過10~50次不等的蛻皮才能離開水面。每蛻一次皮,它們都會長大一些,等到了末齡稚蟲期,它們便順著水草爬出水面,爬到水邊的植物或石塊上,然后蛻去稚蟲期的最后一次皮,伸出美麗的翅,進入亞成蟲期。
⑥亞成蟲期的蜉蝣與成蟲已經(jīng)很相似了,已具有與成蟲幾乎一樣的翅膀,但翅不透明,體色暗淡,復眼未發(fā)育完全,口器還沒有完全退化,前足、尾須等附肢和體內(nèi)器官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這一時期時間非常短,短暫的停歇后便再次蛻皮,變成翅膀透明、發(fā)育完全成熟的成蟲。這最后兩次蛻皮的間隔有的僅幾分鐘,有的則數(shù)小時,因蜉蝣種類不同而各異。
⑦成蟲只有幾個小時到幾天的壽命,最長的也超不過10天。剛剛蛻皮的成蟲必須在翩翩起舞的同時立即找到心儀的另一半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此時的蜉蝣,已經(jīng)完全沒有口器,它們不飲不食,身體輕盈,腹部的尾絲在空中隨風飄動,盡展著優(yōu)雅風采。它們在空中交配之后,同時向水面跌落,雄成蟲因筋疲力盡很快死去,雌成蟲將卵產(chǎn)在水中后,也在水面靜靜地死去。蜉蝣的生命就是從雌成蟲拼盡最后一點力氣產(chǎn)在水里的卵開始的。
(1)第⑥段加點詞語能否刪除?請說明理由。
(2)根據(jù)文中信息和以下鏈接材料,回答問題。
古人觀察到身姿曼妙的蜉蝣在空中不斷飛舞,頃刻間又墜落而死,認為蜉蝣是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蟲。你認為古人的看法對嗎?為什么?
【鏈接材料】
一般昆蟲的一生是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有些昆蟲的壽命更短暫,一年能完成好幾代,甚至好幾十代。比如,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動物果蠅,一代只需要10 天的時間。
(3)下列對蜉蝣生長發(fā)育過程及其特點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
A.卵孵化成稚蟲的時間不會超過10天。
B.稚蟲期最后一次蛻皮在水下水草里進行。
C.亞成蟲期體內(nèi)器官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
D.成蟲期口器雖未完全退化但已不能飲食。
2.(2022·湖北襄陽·模擬預測)“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樹
①秋天來了,各種各樣的水果相繼新鮮上市,不過對于大多數(shù)果實我們是“只識其果、未見其樹”。武漢植物園野生果樹資源圃占地面積5.1公頃,收集保育包括薔薇科、桑科、柿科、蕓香科、胡桃科等20余科的野生林果類物種260余種,在這里我們可以見到各種果樹的“廬山真面目”了。
②除了板栗、柿子、枇杷等為人熟知的果樹,這里收集的野生果樹大多其貌不揚,果實也不一定好吃,但是為什么還要費人力、物力把它們收集在這里呢原來“果樹也不可貌相”,這些野生果樹其實著非常豐富的用途。
③首先,野生果樹有著很豐富的食療價值。比如資源圃中栽植的四照花是藥、食兩用樹種,其果可鮮食、釀酒和制醋等。而我們熟悉的山核桃健康味美、營養(yǎng)豐富,本身就是一種野生果樹,是天然綠色營養(yǎng)食品。而胡頹子的果實味甜可食,含有維生素、胡蘿卜素、脂肪、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且有消食止痢的功效。
④另外,野生果樹大多遠離城市和工業(yè)區(qū),自生自長,屬于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是生產(chǎn)綠色加工食品的理想原料。
⑤同時,上帝是公平的,野生果樹雖然生長的環(huán)境差,但是經(jīng)歷過很多惡劣的環(huán)境,“鍛煉多身體當然好”,它們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全面的抗性。我們現(xiàn)在吃的水果,它們的砧木很多都來自于這些野生果樹,并且許多優(yōu)良的品種正是通過與野生果樹雜交而選育出來的。
⑥此外,有些野生果樹還有著很高的經(jīng)濟和商業(yè)價值。比如,柘樹是在我國有著“南檀北柘”之稱的名貴樹種,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它的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藝品和高檔家具的上乘材料。石灰花楸樹姿優(yōu)美,春開白花,秋結(jié)紅果,適宜于園林栽培觀賞,木材可制作高級家具。而上面提到的胡頹子也是常用的花境、花壇等裝飾用材。
⑦所以說,A這些沉默而低調(diào)的野生果樹,其實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珍貴的自然遺產(chǎn)。B自人類出現(xiàn)以來,野果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隨著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的發(fā)展,它們中的一部分被馴化為優(yōu)質(zhì)水果,比如現(xiàn)在風靡市場的獼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揚的野果。獼猴桃是幸運的,然而大部分野果還默默地隱居于林間抑或是已經(jīng)被破壞掉,需要我們在開發(fā)利用它們的同時,共同努力去保護這些野生的果樹資源,這也正是植物園建立野生果樹資源圃的重要意義之一。
摘自《科普文》
【注】砧木:植物嫁接時承受接穗的植株,如在酸棗上嫁接大棗,酸棗就是砧木。
(1)閱讀文章,概括野生果樹有哪些豐富的用途?
(2)說說文中第③段主要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說明文講究語言的準確性,然在準確的基礎上,也需要生動的說明。請按要求對文中劃線句子語言特點進行具體解析。
①“自人類出現(xiàn)以來,野果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一句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
②從修辭角度解析“這些沉默而低調(diào)的野生果樹,其實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珍貴的自然遺產(chǎn)?!币痪涞谋磉_效果。
3.(2020·河南濮陽·一模)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蝙蝠雖是“毒庫”,但也不可誅殺
①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1月22日召開媒體見面會,同濟醫(yī)院呼吸科主任趙建平、感染科主任寧琴、急診科ICU主任李樹生,對媒體宣布:經(jīng)過病毒序列比對解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②雖然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和蝙蝠正面接觸過,但它們確實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進化最成功的哺乳動物類群之一。除南北極及大洋中過于偏遠的荒島外,地球上的各種陸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都有它們的影子。
③蝙蝠很神奇,有些可以像貓頭鷹一樣在黑夜中看清東西。蝙蝠還有個別的動物沒有的特點,那就是什么都吃。
④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100種病毒,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狂犬病毒等,那為什么病毒總是偏愛蝙蝠呢?
⑤病毒是一種靠入侵細胞為生的非細胞生物,而且很挑食,通常一種病毒只會入侵一類宿主。而動物、植物、細菌都會染上不同的病毒,即便同為動物,鳥類病毒很難傳染給其他哺乳動物(禽流感算特例)。
⑥作為一種寄生生物,病毒的最佳生存策略是“傳染性強且致死率低”,這樣才能盡可能多地復制自己,畢竟宿主死了自己也只能坐以待斃。而蝙蝠的身體恰恰提供了病毒實現(xiàn)自己獨生的目標。
⑦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有機會大范圍游蕩,就更有機會將病毒傳染到其他動物身上。蝙蝠是會變溫的,某些蝙蝠在休息時體溫可以保持在攝氏10度以下,而在飛行過程中體溫可以升到攝氏40度,相當于人類的發(fā)燒狀態(tài)。這種惡劣的體內(nèi)溫度可以讓大部分病原體失去活性。另外,蝙蝠擁有哺乳動物中超強的核酸錯配修復系統(tǒng),能夠修復自身細胞損傷。病毒一邊進攻,蝙蝠的肉體一邊重建,所以野外的蝙蝠很少病死。
⑧蝙蝠能夠作為烈性病毒的宿主,跟其天然免疫系統(tǒng)DNA感受器STING蛋白有關(guān)。蝙蝠STING基因S358位點突變導致干擾素激活減弱,從而避免過度的DNA-干擾素通路激活帶來的免疫損傷。有了這些能力,蝙蝠可以活到40歲,卻不像體型類似的老鼠只能活兩三年。
⑨但是,蝙蝠的免疫系統(tǒng)并不能完全殺死病毒,為了適應細胞重建,蝙蝠的細胞核就要經(jīng)常給細胞器下指令,讓它產(chǎn)生新的蛋白質(zhì),因此蝙蝠細胞里常常含有游離的基因片段。這讓很多病毒的DNA進入蝙蝠細胞后顯得見怪不怪,提供了一個潛伏的溫床。
⑩不是蝙蝠本身故意要攜帶大量病毒,而是蝙蝠有能力做到多次“帶毒不死”,而其他動物染上一次病毒就死掉了,根本沒機會當傳染源。
?蝙蝠在自然界的天敵不多,除了貓頭鷹和某些住在蝙蝠洞里的蛇之外,大部分動物想吃蝙蝠并不容易。可是萬萬沒想到,蝙蝠會被人類端上餐桌。值得注意的是,攜帶病毒較多的蝙蝠通常飛行能力較弱,更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所以將蝙蝠捕捉來作為食物,那些堅強的病毒才有機會感染人類。
?很多人認為既然蝙蝠是有害的動物,會通過吸血來傳播病毒,那能不能像當初消滅血吸蟲的宿主釘螺那樣,將蝙蝠盡可能趕盡殺絕呢?當然不能!
?實際上,962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吸血的,而且人血并不是它們的主食,所以蝙蝠咬人并不是病毒爆發(fā)的主要原因。蝙蝠更多的是消滅那些真正吸人血的蚊蟲和農(nóng)業(yè)害蟲,因此它們是重要的有益動物。很多蝙蝠還會傳播花粉,東南亞的榴蓮的唯一授粉者就是一種蝙蝠,其他植物,如桃、香蕉、龍舌蘭都要靠蝙蝠傳粉,還有很多水果需要通過吃水果的蝙蝠傳播種子。即便是吸血蝙蝠,它唾液中的抗凝血酶也是珍貴的藥材。
?雖然蝙蝠容易傳播病毒,但并不是每只蝙蝠都攜帶多種病毒,以狂犬病毒為例,只有小于0.5%的蝙蝠攜帶,所以把蝙蝠進行種族滅絕也不科學。因此,______________。
(選自《科普時報》作者:朱廣思,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
(1)作者認為,蝙蝠雖是“毒庫”,但也不可誅殺的原因有哪些?請具體分條說明。
(2)第⑧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簡要解析第⑦段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4)讀完本文,你認為人類應該如何對待蝙蝠?請用一句話表達出來,作為本文的結(jié)尾。
4.(2021·廣東·中山紀念中學一模)實用類文本閱讀
綠色塑料
①塑料的發(fā)明為人類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塑料不會自行“腐爛”,如果塑料薄膜長期存在于田間,不僅妨礙耕作,而且破壞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對農(nóng)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發(fā)達國家對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過掩埋!焚燒和回收利用等方法進行處理,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為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外許多科學家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紛紛投身于“綠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謂“綠色塑料”,并不是指綠顏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會污染環(huán)境的塑料。具體地說,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內(nèi)具有與普通塑料制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與自然環(huán)境同化的一類聚合物。因為它對保護環(huán)境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被稱為“綠色塑料”。
③“綠色塑料”的品種很多,這里只介紹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轉(zhuǎn)基因型塑料四種。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劑生產(chǎn)出來的塑料。我國科學家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對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劑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過了技術(shù)鑒定,并在推廣中證明這一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長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會給土壤物化性能帶來影響,對土壤養(yǎng)分造成破壞。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纖維素、木質(zhì)素等天然物質(zhì),用化學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利用農(nóng)作物下腳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農(nóng)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極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數(shù)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huán)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種叫真核產(chǎn)堿性細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產(chǎn)出生化聚酯,再經(jīng)進一步加工生產(chǎn)出的生物塑料。德國格丁根大學的微生物學家通過對一種細菌的特定基因隔離,使植物細胞內(nèi)部生成聚酯,再利用這種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這種塑料在細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環(huán)境,而且還可用做肥料回歸大自然。
⑦轉(zhuǎn)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國密執(zhí)安州立大學教授索姆維爾等人研制的。他們利用生物工程技術(shù),從一種叫做營養(yǎng)佳良產(chǎn)堿桿菌的土壤細菌中分離出生產(chǎn)塑料的基因,然后把這一基因轉(zhuǎn)移到一種遺傳結(jié)構(gòu)墑單的油菜子屬植物中,培育出一種適宜種植的名叫多羥丁酸的塑料植物。這種植物的葉、稈、根都能長出多羥丁酸顆粒塑料,用這種顆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維爾研究的啟發(fā),美國密茨根大學的生物學家則干脆將這種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長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們就可以像種植莊稼那樣大面積種植和收獲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還處在研究或試產(chǎn)階段,距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還有一段時間,但科學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經(jīng)為人們展現(xiàn)出光明的前景。我們堅信,隨著研究的加速進展,綠色環(huán)保塑料的新時代一定會很快到來。
(1)本文圍繞“綠色塑料”,首先說明__________,然后說明_____________,最后說明__________。
(2)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的解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畫線句子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白色污染”后果十分嚴重。
B.“綠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內(nèi)具有與普通塑料制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與自然環(huán)境同化的一類聚合物。
C.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x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長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會給土壤帶來影響,對土壤養(yǎng)分造成破壞。
D.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塑料最終都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huán)境。
(3)2021年全國各地推進升級版“限塑令”。但是有些人仍然在使用普通塑料袋,請你結(jié)合選文,勸說他們使用“綠色”塑料袋,以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
5.(2022·四川廣安·一模)死海不死
①在亞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有一個“死?!薄_h遠望去,死海的波濤此起彼伏,無邊無際。但是,誰能想到,如此浩蕩的海水中竟沒有魚蝦、水草,甚至連海邊也寸草不生?這大概就是“死?!钡妹脑虬伞?br /> ②然而,令人驚嘆的是,人們在這無魚無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人,也總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擔心會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③傳說大約兩千年前,羅馬統(tǒng)帥狄杜進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邊,下令處決俘虜來的奴隸。奴隸們被投入死海,并沒有沉到水里淹死,卻被波浪送回岸邊。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將俘虜扔進海里,但是奴隸們依舊安然無恙。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只好下令將他們?nèi)酷尫拧?br />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為什么這樣大呢?因為海水的咸度很高。據(jù)統(tǒng)計,死海水里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有135.46億噸氯化鈉;有63.7億噸氯化鈣;有20億噸氯化鉀;另外還有溴、鎘等。把各種鹽類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這樣,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體的密度,無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來,沉不下去。
⑤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先聽一個古老的傳說吧。遠古時候,這兒原來是一片大陸。村里男子們有一種惡習,先知魯特勸他們改邪歸正,但他們拒絕悔改。上帝決定懲罰他們,便暗中諭告魯特,叫他攜帶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離開村莊,并且告誡他離開村莊以后,不管身后發(fā)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準回過頭去看。魯特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離開了村莊,走了沒多遠,他的妻子因為好奇,偷偷地回過頭去望了一眼。哎喲,轉(zhuǎn)瞬之間,好端端的村莊塌陷了。出現(xiàn)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就是死海。她因為違背上帝的告誡,立即變成了石人。即使經(jīng)過許多世紀的風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著頭日日夜夜望著死海。上帝懲罰那些執(zhí)迷不悟的人們:讓他們既沒有淡水喝,也沒有淡水種莊稼。
⑥這當然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其實,死海是一個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jié)果。死海地處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長75公里,東西寬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死海的源頭主要是約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礦物質(zhì)。河水流入死海,不斷蒸發(fā),礦物質(zhì)沉淀下來,經(jīng)年累月,越積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⑦幾十年前,死海還是一片荒涼。為了開發(fā)利用它的資源,而今死海旁邊已出現(xiàn)了一些工廠,同時修建了一些現(xiàn)代化的游泳池、高級旅館和游樂場所。死海上空艷陽高照,海面空氣清新,含氧量高,海水給人的舒適度不遜于溫泉,因而吸引著許多游客。這樣一來,就使它出現(xiàn)了不少生氣。
⑧但是,由于死海的蒸發(fā)量大于約旦河輸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趨下降。據(jù)專家統(tǒng)計,最近十年來,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長此下去,在不久的將來,南部較淺的地方,海水將會消失;較深的北部,數(shù)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
(1)第④段中的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⑥段中介紹了死海的成因,請簡要概括。
(3)第⑧段中的加點部分“據(jù)專家統(tǒng)計”能否刪去?為什么?
(4)文章結(jié)尾說“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請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和生活積累,說說人類可以通過采取哪些措施減緩死海死掉的速度。(至少寫一點)
6.(2021·江蘇淮安·二模)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紫禁城里的“門當戶對”
周乾
①社會流行語“門當戶對”較早地出現(xiàn)在元代戲曲《西廂記》中,意為婚嫁的雙方在社會、經(jīng)濟等方面的地位互相匹配。由于門、戶均為建筑木構(gòu)件用語,因而“門當戶對”與古建筑大門相關(guān)。
②“門當”是指固定大門的石頭,在民間中又稱為“門鼓石”或“抱鼓石”。民間門當由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前部為門鼓,做成鼓的外形,鼓上多刻有獅子造型或紋飾;中間部分為固定門檻的凹槽,后面部分為門枕,體積較小,上面刻有凹形的海窩,用于支承門軸,使得門軸在海窩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皯魧Α奔粗搁T?!皯簟痹诩坠俏木统霈F(xiàn),其字形表現(xiàn)為帶有轉(zhuǎn)軸的單扇門,因而“戶對”實際就是指雙扇大門。
③紫禁城是明清皇帝執(zhí)政和生活的場所。與古代普通民居類似,紫禁城里也有“門當戶對”,且通常有兩種建筑做法。一種是與民間宅院大門類似,在門口安放門鼓石一對,門鼓上刻有獅紋造型,相應的門扇尺寸小、裝飾普通。這種門當戶筑做法在紫禁城里較少,僅見于建筑等級較低的小型院落。如緊靠紫禁城東段城墻內(nèi)側(cè)的南十三排,為清代乾隆年間所建,為衛(wèi)士及宮廷服務人員居所。南十三排院墻的南端大門就設有門鼓石一對,門扇裝飾低調(diào)。
④另一種完全不同于民宅,門當?shù)那安扛某砷T枕做法,原有的門鼓及獅紋造型變成了獨立的銅獅陳設,立于宮門(門廊)的兩側(cè),獅子胸前掛銅鈴、戴瓔珞;相應的門扇尺寸大、且多安裝有九行九列銅鎏金門釘。這種建筑做法在紫禁城內(nèi)普遍存在。如位于中軸線上的乾清門、位于西北部的養(yǎng)心門,其中乾清門內(nèi)是乾清宮,為明代皇帝及清順治、康熙帝的寢宮;養(yǎng)心門內(nèi)為養(yǎng)心殿,為清代雍正及后世皇帝的寢宮。上述建筑的“門當”中的銅獅造型立于大門前,威武莊嚴;“戶對”則為極為豪華的門扇,上面布滿門釘、上下側(cè)均有銅鎏金的包葉,彰顯皇家的氣派。
⑤需要說明的是,民間傳言“戶對”是指大門上方的門簪,門簪數(shù)量越多,則戶主的地位越高,這種觀點是不妥的。所謂門簪,即門框上面凸出來的類似銷子的木構(gòu)件,主要用于連接門框與連楹(連楹位于門背面,用于固定門軸的上部)。以紫禁城大門的門簪為例,其門簪數(shù)量雖然為雙數(shù),但一般都不超過4個,就連乾清門、養(yǎng)心門的門簪數(shù)量僅為4個。因此,門簪數(shù)量不存在多少一說,且與“戶對”的建筑含義不匹配。
⑥無論是紫禁城古建筑還是古代民宅,其門當戶對做法均有一定的科學性。對于門當而言,它有利于門框的穩(wěn)固。從杠桿的力學平衡角度來講,門檻位置相當于支點,門鼓重量大、重心位置距離門檻支點的尺寸大,因而產(chǎn)生的力矩大(力矩為上述力與距離的乘積);門扇重量通過門軸下部傳到門枕海窩上的作用力雖然比較大,但是門軸距離門檻支點的距離很小,因而產(chǎn)生的力矩小于前者。這樣一來,門扇可在門枕上面反復自由開閉,不會產(chǎn)生傾斜或歪閃。
⑦對于戶對而言,其門釘集科學性與實用性于一體,以紫禁城里的宮門為例進行說明。作為防衛(wèi)性建筑的門廡,紫禁城的宮門由多塊厚重的木板平鋪拼成。為避免各木板散開,木板之間需穿帶板連接,其中穿帶板的功能猶如門栓一樣。為保持穿帶與門板間的牢固連接,古代工匠采用鉚釘對二者進行固定。然而,釘入木板內(nèi)的鉚釘往往會露出一截。為了防止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鉚釘產(chǎn)生銹蝕,古代工匠又在釘子頭部做了個圓形的“帽子”,這樣就形成了門釘。由此可知,從建筑技藝角度來看,門當和戶對可反映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
⑧當然,門當與戶對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⑨其一是獅子造型的鎮(zhèn)宅內(nèi)涵。無論是紫禁城多座庭院門口的銅獅,還是普通民宅門鼓石上的獅子紋飾,其主要目的均為驅(qū)邪鎮(zhèn)宅。獅子屬于外來物種,最早在非洲地區(qū)生活。據(jù)南朝史學家范曄等人所著《后漢書》卷三記載,獅子于東漢章和元年由西域的月氏國國王派使者由絲綢之路進獻給漢章帝,這是我國有獅子的較早記錄。
⑩其二是門鼓造型的驅(qū)邪內(nèi)涵。解析認為,普通民宅的門當前部做成鼓形,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認為鼓聲可以通神和辟邪。在古代的祭祀相關(guān)民俗活動中,多用到鼓。如漢代儒家經(jīng)典《周禮?地官?鼓人》就記載了古人敲打八面鼓來祭祀天神,通過擊鼓,來向天神傳達崇敬信息,以獲得天神護佑,并能夠驅(qū)趕邪魔。又如南宋詩人陸游在《村飲》中寫有“擊鼓驅(qū)殤鬼”、北宋詩人任梅堯臣在《除夜雪》中寫有“擊鼓人驅(qū)鬼”,說明擊鼓可以震懾妖魔。
?其三是封建等級的匹配性。“門當戶對”在社會文化的匹配含義,在古代建筑中亦有體現(xiàn)。對于門當而言,紫禁城里的門當上的獅子可單獨陳設在門外,且獅子頭上的螺髻多為45個。清朝初期宮廷規(guī)定:一品官員府門的獅子頭上螺髻只能有13個,隨著官員品級的降低,門府前獅子頭上的螺髻逐漸減少;到七品官以下及民間百姓,宅門前則不允許擺獅子,因而多用門鼓造型替代,獅子造型僅能通過紋飾方式雕刻在門鼓石上。
?紫禁城的“門當戶對”既能體現(xiàn)古代建筑科學,又能反映古代皇家封建禮制文化,并且與古代民居的“門當戶對”的含義各有異同,因而有利于全面解讀我國古代社會的科技、政治、歷史和文化。
(《科技日報》2020﹣05﹣09)
(1)選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其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
(2)選文第③段中加點詞語“通?!蹦芊駝h去?請說明理由。
(3)第⑤段在文中是否可以刪去?請說說理由。
(4)選文第⑩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5)讀完全文后,請具體闡述門當戶對具有的文化寓意。
7.(2022·福建泉州·一模)觀評論,話古城保護。
保護“活的古城”
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對泉州意味著什么?
②市民說,外界對閩南人的印象是生意遍天下,現(xiàn)在文化也得到了國際認可;商人說,申遺新名片有利于招商引資、吸引各種資源。一位參與申遺的專家則認為,世界遺產(chǎn)保護是一整套方法論,能為泉州提供新的保護觀念和科學的保護體系。專家指出,傳統(tǒng)的文物保護只針對散點分布的“精華文物”,比如平遙被列入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是平遙城墻和幾座寺廟,但世界遺產(chǎn)保護的是整個平遙古城。對于西湖、哈尼梯田、大運河這樣成線、成面的文化景觀更是如此。
③對文化景觀的保護必須是活態(tài)的。申遺成功后,泉州政府不僅要保護好22處遺產(chǎn)點,還要延續(xù)宋元時代留下的城市空間肌理和文化傳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一直浸潤在泉州的煙火氣中。清晨,泉州人會拜觀音、土地公和各種外人說不上名字的神衹。晚上,南音、梨園戲、木偶戲,任君采擷。逢年過節(jié),泉州的鄉(xiāng)野盛行“游老爺”,舉凡村子里的廟宇,神像平時都坐在轎子上,一抬就走。在此地。人不僅拜神,還要人神相娛。
④泉州自我加碼,把整個古城6.41平方公里都納入到世界文化遺產(chǎn)緩沖區(qū),也就杜絕了在古城內(nèi)大拆大建的可能。但如果紅磚老厝里的居民渴望更好的居住環(huán)境,如何處理好這些矛盾?泉州古城辦協(xié)調(diào)城管部門拆除古城內(nèi)現(xiàn)有違建,建筑的改、擴建都需審批。在約束之外也進行了謹慎的探索,古城內(nèi)的金魚巷、中山路歷史街區(qū)有一段“繡花針”式的改造,涉及地下管線鋪設、夜景優(yōu)化等調(diào)整。新版的ICOMOS評估報告,對泉州市采取的文物保護方略不吝贊揚,認為保護修復工程“秉持了高水準”,保護法案不斷更新,并且每一個遺產(chǎn)點都設立了文物管理站作為保護實體。
⑤令人慶幸的是,泉州啟動申遺后,下轄各縣市區(qū)紛紛成立了文保中心,當?shù)夭┪镳^的館長兼任文保中心主任。文保中心帶來了更多資金和人員編制,更彌補了博物館偏向于保護可移動文物之缺憾,古建筑、古遺址的保護得到了機構(gòu)保障。
⑥挑戰(zhàn)也依然存在。對于多點捆綁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只要其中一個遺產(chǎn)點的保護存在嚴重問題,整個項目就有退出名錄的風險。最遠的德化窯址離市中心一百多公里,這就需要配置足夠的人員和資金,以及能協(xié)調(diào)各部門共同參與文保的頂層設計。
(摘編自楊凱奇《千年泉州曲折申遺路,中國故事如何世界表達?》)
【注】ICOMOS: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的英文縮寫。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②段以平遙古城為例,指出世界遺產(chǎn)保護比我國傳統(tǒng)文物保護的范圍更大。
B.文章第④段引用新版ICOMOS 評估報告,贊揚泉州所采取的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方略。
C.申遺成功后,泉州各縣市區(qū)成立文保中心,為古建筑、古遺址保護提供機構(gòu)保障。
D.對于多點捆綁的文化遺產(chǎn),有一個遺產(chǎn)點保護存在嚴重問題,可能連累整個項目。
(2)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對泉州意味著什么?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概括。
(3)作者為什么說泉州“古城”是“活的”?請簡要解析。
8.(2022·上海徐匯·一模)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網(wǎng)絡流行語與思維
①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種思維的工具;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社交方式,也塑造了我們的認知方式。當我們在說流行語的時候,流行語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我們的思維活動。
②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流行語,當然有新鮮、活潑、接地氣的優(yōu)點,但由于網(wǎng)絡傳播極為快速,因而也存在三個明顯的缺點:浮夸化、標簽化和淺薄化。浮夸化就是追求夸張的語義表達,動不動就封“王”稱“霸”,說“神”道“仙”,語不驚人死不休。標簽化就是把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復雜的人物事件,都粗線條地劃分為有限的類別。淺薄化就是不追求形義配合的深層語言趣味,而只進行形式上的淺加工,能奪人眼球就夠了。比如藍瘦香菇(難受想哭)、集美(姐妹)等等諧音梗,究其實質(zhì)只是換了一個別字記音,和修辭中巧妙的諧音雙關(guān)不可同日而語。
③網(wǎng)絡流行語的這些缺陷肯定會對使用者的思維方式產(chǎn)生深遠影響。如果長期使用浮夸的流行語,就會養(yǎng)成一種過度夸張的思維習慣,用情感的宣泄來代替理性的明辨。對習慣使用網(wǎng)絡語言的一代人來說,似乎所有的東西都是被放大的,好像說出的任何話語都是加上一個感嘆號的,都是以“哇哦”“哇塞”這樣的情緒表達出來的,但是對精微細膩的思想感情卻缺少了識別和表達的能力。
④熱衷于到處套用網(wǎng)絡流行語,也很容易簡化思維活動,采用“貼標簽”的方式去和對象打交道。仔細辨析的話,就可以發(fā)現(xiàn)標簽的類型就那么幾組,只不過是換了一個熱點事件就換一個新表達,比如“社畜”“996”“打工人”流行的時間不同,但都表達了一個核心意思,并沒有太多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在人際交往中,按照這樣簡單分類的方式去評判對象,我們就不愿意去深入體會一個人身上的復雜性和全面性,而是用“懂王”“小鎮(zhèn)做題家”“直男”一下子就對號入座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網(wǎng)絡語言暴力頻繁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即使在贊揚別人的時候也不例外,所有和疫情斗爭的人都是“逆行者”,不再去思考“逆行”的具體過程和壓力,不再去思考不同逆行者的細微差異。網(wǎng)絡流行語里的人物都是扁平的,不是立體的。顯然,這種語言使用方式對我們認識世界和社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都是有很大危害的。
⑤淺薄化則會帶來追求快速反饋、放棄深度思考的習慣。使用者希望話語一經(jīng)使用就引發(fā)別人的關(guān)注,用最低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益。長此以往,我們的語言就會粗鄙化,我們的思考也會膚淺化。別字代替雙關(guān),搞笑代替幽默,哈哈一笑之余沒有可回味的東西,還會對這種快速刺激逐漸上癮,放棄對精致事物的追求。就像用雞精做菜,會帶來口感的迅速提升,但久而久之就敗壞了味蕾,降低了品味。
⑥流行語的誕生、傳播和消亡,是語言正常的新陳代謝。我們要警惕的是網(wǎng)絡流行語對思維方式的影響。慎重對待語言,就是慎重對待我們的思想。
(作者:徐默凡,選自“咬文嚼字”公眾號,有刪改)
(1)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寫下圖:

(2)根據(jù)選文推斷,作者所認為的優(yōu)秀的語言應具有的特點不包括(?????)
A.細膩 B.準確 C.華麗 D.精致
(3)以下兩句話都有諧音現(xiàn)象,請依據(jù)選文觀點解析哪一句更令人回味,為什么。
A.這件事雨女無瓜。(注:“雨女無瓜”諧音“與你無關(guān)”)
B.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9.(2021·西藏林芝·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①眾所周知,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而黑死病的爆發(fā)又使其晚期被稱為“中世紀最黑暗的時代”。14世紀20年代,黑死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癥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xiàn)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于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②1346年,黑死病傳到俄羅斯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1347年10月,帶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熱拉亞人的船上,從克里米亞半島來到西西里島東北的墨西拿港,該島很快就布滿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襲威尼斯和熱拉亞兩個港城,然后蔓延至整個意大利。佛羅倫薩受災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國當局趕忙驅(qū)逐了一艘?guī)в泻谒啦∪说挠瓮?,但為時已晚,鼠疫已經(jīng)在馬賽登陸,并由此而進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蘭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從愛爾蘭、挪威到維爾茨堡、維也納的廣大地區(qū)都變成了黑死病流行區(qū)域。但災難并未就此結(jié)束,它無情地掃蕩了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后,于1532年“進軍”俄羅斯西部。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xiàn)的黑死病,傳播范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
③14世紀后半期,歐洲還出現(xiàn)過數(shù)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gòu)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于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所帶來的死亡和恐懼,超過了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戰(zhàn)爭。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極大,死亡人數(shù)占當時歐洲總?cè)丝诘?/3,而歐洲戰(zhàn)爭死亡人數(shù)僅占人口的5%。
④除了死亡和恐懼,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它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加快了封建農(nóng)奴制解體的步伐,推進了歐洲社會的轉(zhuǎn)型,以英國為例,當時的英國是個典型的農(nóng)業(yè)國,因為人口大量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1349年秋天收割的時候,地主們只能花雙倍的工錢才能雇到人手,同時還必須每頓給工人們提供鮮魚鮮肉。瘟疫之前,英國的情況是地少人多。而現(xiàn)在的情況變成了地多人少。勞動者們有了更多的話語權(quán)。結(jié)果就是英國的農(nóng)奴制逐漸消亡。原來的農(nóng)奴基本成了從地主租地的自耕農(nóng)。一部分敏銳的自耕農(nóng)發(fā)現(xiàn)地多人少,種地忙不過來,把種莊稼改成養(yǎng)羊,收益更高。于是,養(yǎng)羊業(yè)逐漸興起,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期發(fā)家致富而成了大莊園主。英國領先世界是從工業(yè)革命開始的,而工業(yè)革命就是從羊毛紡織業(yè)開始的。
⑤不僅如此,黑死病還加速了歐洲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向近代化轉(zhuǎn)變,嚴重的沖擊了基督教在歐洲人們心目中的威望,促進了理性意識的萌發(fā),在一定程度上為日后的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埋下了伏筆。
⑥黑死病的消失是西方疫病專家、歷史學家長期爭論的問題,直到現(xiàn)在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通常認為與當時西歐各國家有組織的集體性抗黑死病行動有關(guān)。在這些行動中,隔離是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在那個時期,各個西歐國家先后開始采取集體防疫措施。從最早的各個國家自顧自的到國際間相互合作。每個國家的隔離都舉全國之力全力而為。最終,在1656至1721年間,西歐諸國就先后走出黑死病的陰影。
(1)本文所用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2)文中劃線的句子所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極大,死亡人數(shù)占當時歐洲總?cè)丝诘?/3,而歐洲戰(zhàn)爭死亡人數(shù)僅占人口的5%。”
(3)“對于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愈的可能。”一句中加點詞“幾乎”能否刪去,為什么?
(4)根據(jù)文意,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隔離,是當時西歐各國家有組織的集體性抗黑死病行動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B.黑死病就是鼠疫。
C.在當時,黑死病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只要得病就無一幸免。
D.黑死病的消失至今沒有定論。
(5)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并試著反思當前漫布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說說一場疫情有可能對社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嗎?如果有請寫出一條。

10.(2021·河南·模擬預測)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肆虐的沙漠蝗災
①近日,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正在肆虐的沙漠蝗蟲災害。此次蝗災始于東非,目前已渡過紅海進入歐亞,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
②沙漠蝗蟲,全球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每天可移動150千米;每只蝗蟲每天吃2克糧食,1平方千米的蝗蟲群,一天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沙漠蝗蟲原本生活在非洲及中東地區(qū)的干旱棲息地,但如果降水突然增多,它們便會隨之急劇增長。過去18個月里,非洲東部和阿拉伯半島地區(qū)的濕潤天氣格外長,外加幾次罕見氣旋風暴,便導致此次蝗災泛濫。
③最近的猛烈程度,與印度洋偶極子(是熱帶印度洋上重要年際尺度的海氣耦合現(xiàn)象,對全球的天氣和氣候有重要影響。)相關(guān)。印度洋偶極子出現(xiàn)極端相位,導致海洋溫度變化異常明顯。不幸的是,一些專家稱,這可能只是更多災害的開端。因為,升溫的海面助力風暴的生成,在這類造成橫跨大洋災害的洋流模式下,氣候變化將導致更多我們不愿看到的事態(tài)出現(xiàn)。
④此次沙漠蝗蟲危機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氣旋從阿拉伯半島南部一片廣闊無人的荒漠經(jīng)過,雨水短暫填滿沙丘之間的地帶,實現(xiàn)大旱之前短暫的水草豐茂,因此蝗蟲在這里自由自在地繁殖,這是第一波。2018年10月,氣旋從阿拉伯海中部生成,向西行進,在靠近也門與阿蔓邊境的區(qū)域降雨,蝗蟲在這里又自由自在地紫殖了,這是第二波。2019年夏季,大規(guī)模的蝗蟲已經(jīng)跨過紅海和亞丁灣,進入埃塞比亞和索馬里,并在隨后的幾個月里又成功繁殖一波。而去年10月,非洲東部經(jīng)歷了幾場異常廣泛又猛烈的秋雨。直至12月,一場罕見的季末氣旋風暴登陸索馬里。這些事件導致蝗蟲再次迎來一波繁殖大潮。至2019年12月底,首批蝗蟲抵達肯尼亞并迅速橫掃全國;截至2020年1月份,該國經(jīng)歷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2月9日,蝗蟲開始入侵烏干達和坦桑尼亞。
⑤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高級災害預測專家擔心,到2020年6月,沙漠蝗蟲的數(shù)量將繼續(xù)增至現(xiàn)在的400倍。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的1300萬人,現(xiàn)在正經(jīng)歷嚴重的糧食短缺,另有2000萬人正處于嚴重糧食短缺的邊緣,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召集國際社會,預籌集7600萬美元用于蟲防控,以保護受災侵害的五個國家的農(nóng)牧民。
鏈接材料一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西摩島上測到當?shù)貧鉁匾欢冗_到20.75℃近日,南極出現(xiàn)異常情況。這里似乎被一種“新物種”入侵了,而且入侵的勢頭非常兇猛。這個“物種”渾身透紅,使得南極大陸遠遠看上去如同被血染紅了一般,給人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靶挛锓N”還入侵了烏克蘭國家南極科學中心,使整個基地看上去仿佛陷入了血泊之中??茖W家解釋說,這個“新物種”是一種極地雪藻的單細胞綠藻,它們適應在寒冷氣候中生存,并在低溫下保持“休眠”狀態(tài)。但當溫度升高時,它們就會迅速生長。因為其含有防止紫外線輻射的蝦青素(類胡蘿卜素),所以呈現(xiàn)紅色。此外,科學家也表示,冰雪里紅色,將會降低對陽光的反射、加快融化速度,如果這種生物大面積出現(xiàn),將會加劇氣候變暖的情況,威脅生態(tài)系統(tǒng)。
鏈接材料二 中國科學院長丁仲禮老先生曾經(jīng)表示: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人類自己。地球比現(xiàn)在再高十幾攝氏度的時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xiàn)在高十倍的時候有的是,地球不也這么演化過來了?毀滅的不僅僅是物種,毀滅的是人類自己。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人類如何拯救自己,而不是人類如何拯救地球。
(1)下列對選文和鏈接材料一的理解與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次沙漠蝗蟲災害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
B.目前有2000萬人因為螅災正處于嚴重糧食短缺的邊緣。
C.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1月。
D.極地雪藻體內(nèi)含有的蝦青素不僅可以防紫外線輻射,而且可以使極地雪藻呈現(xiàn)紅色。
(2)結(jié)合選文,解析沙漠蝗蟲災害肆虐的原因。
(3)閱讀鏈接材料一,為“極地雪藻”下一個定義。
(4)鏈接材料二中,丁仲禮老先生認為“毀滅的不僅僅是物種,毀滅的是人類自己”。請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一簡要解析。



相關(guān)試卷

專題15 議論文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這是一份專題15 議論文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文件包含專題15議論文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解析版docx、專題15議論文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15 議論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這是一份專題15 議論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文件包含專題15議論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解析版docx、專題15議論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14 說明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這是一份專題14 說明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文件包含專題14說明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解析版docx、專題14說明文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0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專題13 文言文對比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3 文言文對比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3 文言文對比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3 文言文對比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1 名著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1 名著閱讀(二)-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1 名著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專題11 名著閱讀(一)-中考語文基礎知識+考點集訓專題訓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