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0 人體的營養(yǎng)2021年中考備考生物一輪復習練習--解析版一、單選題1.人體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是 (  )A.糖類   B.蛋白質(zhì)   C.水   D.無機鹽【答案】A 【解析】糖類是人體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2.某人吃西瓜時把西瓜種子也吞進了肚里,這粒種子將在其體內(nèi)經(jīng)歷的旅程是 (  )A.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B.口腔→咽→肝臟→小腸→大腸→肛門C.口腔→咽→氣管→胃→小腸→大腸→肛門D.口腔→咽→胃→肝臟→小腸→大腸→肛門 【答案】A 【解析】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組成的,食物經(jīng)過消化道的順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3.下列病癥與其病因的對應關系, 正確的是 (  )A.佝僂病——缺少維生素AB.壞血病——缺少維生素CC.地方性甲狀腺腫——缺少鐵D.夜盲癥——缺少維生素D【答案】B 【解析】佝僂病——缺少維生素 D或鈣;地方性甲狀腺腫——缺少碘;夜盲癥——缺少維生素A,
A、C、D錯誤,B正確。4.如圖為人體消化系統(tǒng)部分器官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分泌的膽汁能使脂肪變成微小的顆粒B.②是大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③分泌的消化液能將蛋白質(zhì)分解成氨基酸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只含消化糖類的酶【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①是肝臟,②是小腸,③是胃,④是胰腺。②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B錯誤。
③胃分泌的胃液只能將蛋白質(zhì)初步分解為多肽,不能將其分解為氨基酸,C錯誤。④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能消化糖類、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多種酶,D錯誤。5.有關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腸液和唾液都含有多種消化酶B.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C.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D.無機鹽和麥芽糖不經(jīng)消化直接被吸收【答案】C 【解析】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A錯誤;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B錯誤;麥芽糖需要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細胞吸收,D錯誤。6.下列敘述中,哪一項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關 (  )A.小腸內(nèi)表面有環(huán)形皺襞B.小腸長5~6C.小腸內(nèi)有多種消化酶D.小腸內(nèi)表面有小腸絨毛【答案】C 【解析】小腸內(nèi)有膽汁、腸液和胰液等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有利于糖類、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消化,
與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無關。7.下列有關淀粉在人體內(nèi)新陳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口腔、胃、小腸都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分解淀粉的酶B.淀粉在小腸最終分解為葡萄糖,由小腸絨毛壁上皮細胞吸收,而后轉(zhuǎn)運到小腸絨毛腔毛細血管C.代謝最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從細胞到排出體外,參與的血液循環(huán)只有肺循環(huán)而無體循環(huán)D.淀粉代謝最終產(chǎn)生的水流經(jīng)腎單位的途徑為入球小動脈→腎小囊→腎小球→腎小管→出球小動脈→……【答案】B 【解析】胃不能消化淀粉,A錯誤;細胞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要排出體外,需要先經(jīng)體循環(huán)中的上、下腔靜脈回到右心房,然后經(jīng)肺循環(huán)中的右心室進入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再進入肺泡,最后排出體外,C錯誤;淀粉產(chǎn)生的水大部分需要依次經(jīng)過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重新回收進入血液,少量的水進入尿液,D錯誤。8.下列消化液中,不能消化蛋白質(zhì)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腸液  D.胰液【答案】A【解析】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對蛋白質(zhì)沒有消化作用。而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zhì),腸液、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對三大有機物都有消化作用。9.如圖表示三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情況,據(jù)此推斷乙是 (  )A.淀粉  B.蛋白質(zhì)  C.脂肪  D.維生素【答案】B【解析】淀粉在口腔內(nèi)就開始消化,蛋白質(zhì)在胃內(nèi)開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內(nèi)消化。從圖中可以看出,物質(zhì)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質(zhì)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斷甲代表淀粉,乙代表蛋白質(zhì),丙代表脂肪。10.如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圖中試管均置于37 ℃溫水中10分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號試管變藍色、②③不變藍色B.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實驗的變量不唯一,無法得出任何結論D.②③對照,②號為對照組,可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消化的作用【答案】B  【解析】通過圖示可知,①與②對照,變量是唾液,所以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B正確;①號試管內(nèi)淀粉能夠完全被唾液消化,所以滴加碘液不變藍色;而②③試管內(nèi)含有淀粉,所以滴加碘液會變藍色,A錯誤;本探究實驗中,①與②對照,變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①與③對照,可以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作用對饅頭消化的影響,C、D錯誤。11.為了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
圖所示,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將這兩支試管一起放到37 ℃的溫水中B.分別加入唾液和清水后,兩支試管應充分攪拌C.加碘液搖勻后,其中②號試管不變藍色D.該實驗探究的是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答案】C  【解析】加碘液搖勻后,②號試管變藍,因其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不能分解饅頭中的淀粉,C錯誤。12.表中有關唾液淀粉酶的實驗設置,敘述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加入物質(zhì)溫度加入試劑現(xiàn)象淀粉糊2 mL+清水2 mL37 碘液變藍淀粉糊2 mL+唾液2 mL0 碘液變藍淀粉糊2 mL+唾液2 mL37 碘液不變藍淀粉糊2 mL+唾液2 mL99 碘液變藍A.①和④可形成一組對照實驗B.②和③的變量是溫度C.②變藍,說明淀粉被消化了D.③不變藍,說明淀粉沒被消化【答案】  B  【解析】①和④有兩個變量:加入物質(zhì)(清水或唾液)和溫度,因此不能形成一組對照實驗,A錯誤;②和③的變量是溫度,其他條件相同,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B正確;②放置在0 ℃的環(huán)境中,抑制了酶的活性,淀粉幾乎沒被消化,因此②變藍,C錯誤;③不變藍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說明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D錯誤。13.假設你是一名營養(yǎng)師,針對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種飲食方案不合理 (  )A.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清淡少鹽B.壞血癥患者要補充新鮮的水果蔬菜C.運動員要補充雞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D.糖尿病患者排出了大量的糖類,要補充糖類含量高的食物【答案】 D  【解析】 人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继悄虿〉娜嗽陲嬍成弦⒁馍俪院橇扛叩氖澄?/span>,D符合題意。14.每年的5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學生營養(yǎng)不良和營養(yǎng)
過剩的狀況令人擔憂。如圖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攝入的食物比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果、蔬菜只為人體提供水和無機鹽兩類營養(yǎng)B.糧谷類食物中含蛋白質(zhì)較多C.肥胖患者應減少糧谷類及肉類的攝入量D.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攝入量較糧谷類少【答案】 C  【解析】水果、蔬菜主要為人體提供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營養(yǎng),A不符合題意;蛋白質(zhì)主要從瘦肉、
魚、奶、蛋、豆類等食物中獲得,而糧谷類食物中含淀粉比較多,B不符合題意;從圖中可知,肥胖患者的飲食中糧谷類和肉類的攝入量較正常人偏多,糧谷類含較多的淀粉,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成糖,肉類含較多的脂肪,多吃易導致肥胖。因此,肥胖患者應減少糧谷類及肉類的攝入量,C符合題意;人體需要的水果、蔬菜和糧谷類的量是不一樣的,不能單純比較攝入量,D不符合題意。二、填空題15.如圖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zhì)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其中A、B、C表示消化器官,①、②表示被消化的物質(zhì)。據(jù)圖回答:(1)淀粉在       內(nèi)被初步消化,最終分解為        才能被吸收。(2)物質(zhì)①是          ,它在           中被初步消化。(3)器官C         ,它是          的主要的場所。【答案】(1)口腔(A) 葡萄糖(2)蛋白質(zhì) 胃(B)(3)小腸 食物消化和吸收【解析】(1)淀粉在口腔內(nèi)唾液淀粉酶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麥芽糖,在小腸內(nèi)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終被分解為小分子的葡萄糖,才能被小腸吸收。(2)物質(zhì)①在口腔內(nèi)不能被消化,從胃開始消化,說明是蛋白質(zhì),它在胃中可被初步消化。(3)器官C內(nèi)三大有機物的曲線都下降,說明該器官能消化三大有機物,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場所,由此判定是小腸。與此相適應的特點是成人小腸一般為5~6,表面積大,消化液多,小腸絨毛壁以及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16.小腸盤曲于腹腔內(nèi),上連胃,下接大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圖一是小腸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圖二是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在消化道中的化學性消化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腸內(nèi)表面有許多        ,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稱為        ,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小腸的表面積,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的主要場所。(2)小腸中除      分泌的腸液之外,還有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種消化液。(3)圖二中,代表蛋白質(zhì)的曲線是       ,代表小腸的一段是       (4)某人為達到減肥目的,去醫(yī)院切除一段小腸,以降低小腸的       能力,但這樣做會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國民營養(yǎng)計劃(2017-2030)》給出建議:平時應注意        和合理運動。【答案】(1)環(huán)形皺襞 小腸絨毛 (2)腸腺 膽汁 (3)Ⅱ D (4)吸收 合理膳食【解析】1)小腸內(nèi)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皺襞,其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稱為小腸絨毛,環(huán)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積。(2)腸腺分泌的腸液,肝臟分泌的膽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過十二指腸處進入小腸,可見,小腸是含多種消化液的器官,是消化的主要場所。(3)淀粉從口腔開始消化、蛋白質(zhì)從胃開始消化,所以圖二中曲線Ⅱ表示蛋白質(zhì)的消化,圖示中三條曲線都在D處下降,說明D小腸是三大有機物都可消化的器官。(4)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小腸一般為5~6,有利于食物在小腸內(nèi)進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切除一段小腸,會降低小腸的吸收功能,影響人體健康;合理膳食是指全面而平衡地攝取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17.考場上的,信心滿滿,大腦如陀螺般飛速運轉(zhuǎn),筆尖輕快地寫下答案。這些
生命活動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來自細胞內(nèi)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這個過程是怎樣的呢?(1)人體細胞中的有機物來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機物有蛋白質(zhì)、脂肪和       。(2)在圖一中,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1]       ,消化的主要場所是[4]       。在圖二中,X、Y、Z三條曲線代表食物中三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消化道中的變化情況,圖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       ,表示脂肪消化過程的曲線是       ,脂肪最終消化成甘油和        才能被吸收。【答案】 (1)糖類 (2)肝臟 小腸 胃 Z 脂肪酸【解析】(1)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機物有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zhì);脂肪是人體內(nèi)儲存能量的能源物質(zhì);蛋白質(zhì)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zhì)。(2)在圖一中,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1]肝臟,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場所是[4]小腸。淀粉在A口腔內(nèi)就開始消化,蛋白質(zhì)在C胃內(nèi)開始消化,脂肪只能在D小腸內(nèi)消化,從圖二中可以看出,物質(zhì)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質(zhì)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斷X代表淀粉,Y代表蛋白質(zhì),Z代表脂肪,脂肪最終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8.如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分別表示食物中三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消化道中的變化情況,據(jù)圖回答: (1)圖中曲線乙表示        的消化。(2)從圖中看,淀粉最終在            中徹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下面是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課題時,設計的實驗方案。分析完成下列問題:試管編號12345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饅頭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唾液有無2 mL唾液2 mL清水2 mL唾液2 mL唾液2 mL唾液是否攪拌攪拌攪拌不攪拌攪拌攪拌溫度37 0 100 加入碘液     (3)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應選用      號試管進行對照實驗。(4)如果選用1、4、5號試管進行實驗,其探究的問題是:               ?(5)實驗5分鐘后將1號試管取出,滴加碘液,搖勻,如果實驗現(xiàn)象未達到預期效果,呈現(xiàn)淺藍色,可能的原因是                          。(寫出一種即可)【答案】(1)蛋白質(zhì) (2)小腸 (3)13 (4)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響 (5)實驗時間不足,淀粉沒有充分分解成麥芽糖,剩余淀粉遇碘變藍色(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攪拌不充分或饅頭碎屑偏多)【解析】(1)分析圖可知,甲最先被消化,表示淀粉的消化過程,起始部位為口腔;乙隨后被消化,起始部位為胃,表示蛋白質(zhì)的消化過程;丙最后被消化,消化的部位為小腸,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2)淀粉在小腸內(nèi)被最終消化,徹底分解為葡萄糖。(3)1號試管與3號試管形成了以是否攪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該組實驗的結果表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4)14、5號試管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影響,因此提出的問題應該是: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響?(5)1號試管的實驗現(xiàn)象未達到預期效果,呈現(xiàn)淺藍色,說明試管內(nèi)的淀粉沒有被徹底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應時間不夠長;攪拌不充分,淀粉與唾液淀粉酶的接觸面積小;唾液的量太少。

相關試卷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07 人體的營養(yǎng)和呼吸(解析版):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07 人體的營養(yǎng)和呼吸(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結構導圖,知識點鞏固,消化過程★,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10 人體的營養(yǎng)(練習)(原卷版):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10 人體的營養(yǎng)(練習)(原卷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07 人體的營養(yǎng)和呼吸(解析版):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07 人體的營養(yǎng)和呼吸(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知識結構導圖,知識點鞏固,消化過程★,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