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nèi)項目填寫清楚。
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
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必修上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從“顧”字的本義是“回頭看”來說,與“望”字相比,它們的視線方向一個是向前,一個是向后。同時,“回頭看”有時候也包含著一種留戀的感覺。
“望”字所表示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前,“望”眼前的事物;“顧”所表示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后,“顧”身后的場景。
曹植的《白馬篇》中有:“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其中“左顧凌鮮卑”譯為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正因為"顧"有一個回頭的含義,才能翻譯成回師。李延年的《李廷年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里的“顧”字寫出了見到傾國傾城的美貌女子忍不住一顧再顧,不住回頭看的情態(tài)?!邦櫋弊謫斡脮r便可以表示一個回頭的方向,但“望”字往往需要借助與“回”連用才可以達到這種感覺,如在寇準的《春日登樓懷舊》“高樓聊引望,奮奮一川平”一句中,我們絕不會認為詩人是在高樓上回頭望川;但在柱鐵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句中,我們便知道詩中所表是站在長安回首遠望錦繡驪山。
“望”字多表示向遠處看,或是站在高處遙望遠方;“顧”字多表示視線落在近處。
“望”字給人向遠處看、登高望遠的感覺,如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詞人站在高高的樓臺上,極目遠望,直望到路與地平線的交界消失在天際。王昌齡《九江口作》中的"驛門是高岸,望盡黃蘆洲",桶巨源《寄江州白司馬》中的"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韋莊《綏州作》中的"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xiāng)孤客倚高樓"等這些詩句都給人望向遠方之感。
而在北宋韋驤《多景樓》中的“江山遠顧窮千里,風月平分入兩州”,明人李攀龍《公燕詩九首·其五》中的"登臺遠顧望,高下見原疇",其中"顧"字只有依附于"遠"字這類形容詞或與"望"連用才能表示出向遠處看的感覺,單單一個“顧”字是無法達到這種效果的。
“望”字多給人平視遠方或是抬頭仰望的視角;“顧”字多是一種平視或略微低頭俯視的視角,而極少表示仰視的視角。
“望”字給人抬頭仰望的感覺,如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詩人抬起頭來仰望夜空中高懸的明月。又如,岳飛《滿江紅》中“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仿佛看到了岳飛心痛山河破碎,仰頭望天發(fā)出悲憤長嘯的畫面。卻少有"抬顧""舉顧"之類用"顧"表仰望的用法。
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二首其一》中的“仁立望故鄉(xiāng),顧影凄自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中的“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fā)何”等表示詩人看自己的影子往往使用“顧影”二字,表示一個低頭的俯視視角,同時有一絲因愁情而垂頭的郁郁之感,卻沒有"望影"一說,因為影子就在自己腳下。
清人沈德潛的《說詩畔語箋注》有載:“古人不廢煉字法,然以意勝,而不以字勝,故能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睔w根到底是“意”的傳達,是一種讓人咀嚼詩詞時品味到的氛圍感,是我們中華文學美學觀念中那種傳神的感覺。通過比較"望"與"顧"給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角感和空間感,我們可以認識到,哪怕是意思極為相近的兩個字,在詩詞中也傳遞著細微不同的神韻。在鑒賞中華古典詩詞時,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是什么帶給我們獨特的感受,細細體味詩詞中的事外遠致,言外之意。
(摘編自張文璐《淺論"望"與"顧"在古典詩詞中的視角與空間感》)
材料二:
所謂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煉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作煉字。古人創(chuàng)作詩歌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內(nèi)容?;蛘哒f使刻畫的意象更準確生動,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韻味,使表達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注動詞。因為動詞富有動態(tài),生動形象,能夠寫活畫面,讓意境特點更加鮮明,傳遞感情。它主要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動態(tài)變化,強調(diào)過程及變化。
二要關注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形容詞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它主要表現(xiàn)描寫對象的性質狀態(tài),側重對象的靜態(tài)。
三、要關注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
要強調(diào)說明的是,煉字也必須以煉意為前提才具有美的價值。因此,有字無句或無篇,是不足取的。只有篇中煉句,句中煉字,煉字不單是煉聲、煉形,同時也是煉意,只有切合題旨,適合情境,做到語意兩工,這樣煉出來的字才能真正精光四射。(摘編自林能監(jiān)《一字一詞總關情》)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望"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前,看眼前的事物;"顧"的視線方向多是向后,看身后的場景。
B.單用“顧”字便可以表示一個回頭的方向,“望”可以借助與“回”連用達到這種感覺。
C.《公燕詩九首·其五》中"登臺遠顧望"一句,"顧"字依附"遠"字表示出向遠處看的感覺。
D.古詩詞中的字句都具有美的價值,往往一詞一句就能準確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寇準的“高樓聊引望”一句中“望”,與杜牧的“長安回望繡成堆”一句中“望”的含義有所不同。
B.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中“望盡天涯路”的“望”,帶給人向遠處看、登高望遠的感覺。
C.“望”與“顧”的視角完全不同,“望”字給人抬頭仰望的感覺,如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
D.因為動詞具有動態(tài)性、形象性,能夠寫活畫面、傳遞感情等,所以在鑒賞詩歌時要重點關注動詞。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姚鼐《登泰山記》中"陽谷皆人汶,陰谷皆人濟"的兩個"皆"字,頓挫有力,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
B.賈島《送鄒明府游靈武》中“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一句,“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
C.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中“軟紅光里涌銀山”一句,“軟”字以觸覺寫視覺,生動地寫出了夕陽余暉可感可觸、柔和溫暖的獨特美感。
D.范成大《早發(fā)竹下》中“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疊疊山”兩句,用“輕輕薄薄”“重重疊疊”這八個疊音字來形容薄霧、迭山,具有音樂美。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特點。(4分)
答:
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下列兩首詩中的重點字詞。(4分)
劉昚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詠思勞今夕,江漢遙相望?!?br>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陽城驛》:"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答:
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永不消散的鄉(xiāng)愁
黃怡琳
鄉(xiāng)愁是無法被摧毀的,也不應該被摧毀,因為它的存在代表著我們的靈魂有歸處。即使那歸處是水中月、鏡中花,是可望而不可即、隨時變化甚至同時存在多處的。
曾幾何時,我時常思考,鄉(xiāng)愁是否是有所寄托的、有形的物象呢?它是否能被摧毀?那時的我,每當因接觸到與老家有關的一切而惆悵時,就會思考起這個問題。
六歲那年,我離開高州的奶奶家,去到佛山的爸媽身邊。那時的我,對于高州,只有口音的嫌惡。小學是普通話教學,但是孩子們?nèi)粘=涣鲿r常使用粵語,高州與佛山相距較遠,兩者的粵語口音不一樣。幼小的我在聽力上感覺不到,但土生土長的小伙伴們對我的口音是敏感的,他們輕易就能感受到,那也許細微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巨大的差異,然后開口嘲笑我。驟然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白天里想融入學校環(huán)境的我常常不敢開口,最后只能用普通話回應他人的粵語對話,仿佛這樣就能減少那種自認為是鄉(xiāng)巴佬的自卑感。那時的我,唯一能接近鄉(xiāng)愁的感情,大概就是晚上睡覺時對于聲音環(huán)境的陌生罷了。我常常會因為開窗聽不見熟悉的蟲鳴而難以入睡,半夜驚醒后,也會在夜視中摸黑上廁所,而想念老家那靜悄悄照明的月光。哪怕剛從夢境中蘇醒,我也不會茫然,能清楚地意識到,這里不是我熟悉的歸處。
后來,過了幾年,我春節(jié)回家,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人、事、物,所見所聞所想,都是熟悉的一切。我被濃濃的鄉(xiāng)音包圍著,就仿佛在被安心包裹著,喧鬧的鞭炮聲也因久違的熟悉而多了一份親切,餐桌上獨有樣式的艷,吃一口,盡是故鄉(xiāng)的味道。我回到了兒時起最熟悉的一切,并感到如魚得水。但有一些還是改變了,其實不用"少小離家老大回",也不用"鬢毛衰",我的鄉(xiāng)音早已改變了。村里沒有見過我的小孩兒,好奇地問我為何姓氏跟他們相同,但口音聽著卻像外地人。那一瞬間的我,仿佛在被兩個空間的人都無意識地識別出并排斥了,而我的歸處卻不知道在哪里。于是,明明處在家鄉(xiāng),明明隨眼所見都是熟悉的一切,卻仍舊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情感使我惘悵,使我對我的歸處茫然。
再后來,我又遠離了佛山,在廣州求學。都說廣佛同城,廣佛線地鐵的存在也證明了兩者之間地理位置之近,更何況我一直想去廣州上學,按理說,我應該興高采烈,過得風生水起。但不知是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在很多個或眾人喧鬧或獨處安靜的夜晚,我也似乎懂得了納蘭性德詞里的意味:"后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我會不自覺地由身邊看似無關的事物聯(lián)想到佛山的一切,以及老家那有蟲聲相伴的月夜。
但也不是所有引發(fā)聯(lián)想的事物都毫無關聯(lián)。班內(nèi)同學自我介紹時,我全程神游,只記住了一些好看辨識度高的女同學和班內(nèi)少有的幾個男同學的大致模樣。軍訓期間中秋舉辦晚會,以班級為單位聚集,我們在宿舍樓下集合,等待大隊伍去操場觀看精心準備的節(jié)目。我百無聊賴地站在班級隊伍末尾,望著黑幽幽的草叢發(fā)呆,直到被身后那悄聲卻仍舊能被我精確識別且捕捉到的鄉(xiāng)音拉回到現(xiàn)實。聽到熟悉鄉(xiāng)音的感覺,就好像短暫上岸的魚又回到了令它安心的水里,盡管也因回想起家鄉(xiāng)而惆悵,但又好像因為知道有歸處而欣慰。大抵是被我無意識看了許久不好意思,那位同班同學結束手機通話后又靦腆地和我打了招呼:“你好呀,班內(nèi)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了,班內(nèi)只有我倆都是高州人呢?!辈恢獮楹危腋杏X心好像因為暫時找到了??康母蹫扯兊贸练€(wěn),回了句:“真好呀,能在廣州這里碰見老鄉(xiāng)?!比缓笪覀冇窒嘁曇恍Γ黄鸶S隊伍觀看中秋晚會。那一晚的月亮,又大又圓,畢竟,它也是高州那一輪靜悄悄的月。
人是極難永遠都不離開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愁似乎也是難以避免的。說要摧毀鄉(xiāng)愁,使鄉(xiāng)愁消散,是癡心妄想的。鄉(xiāng)愁永不會消散,也不應該被摧毀,因為鄉(xiāng)愁非“愁”,它意味著一個人靈魂旅程的過去,意味著靈魂有歸處,盡管那歸處可能隨時變化甚至同時有多處。于我而言,鄉(xiāng)愁,也一直在給予遠方的我以力量,成為我感悟文學作品之美的養(yǎng)料,讓我獲得慰藉。
席墓蓉寫獨屬于她自身的《鄉(xiāng)愁》時,就寫出了不同時期對鄉(xiāng)愁的認識與那復雜難以表味的情感。全詩短小精巧,第一節(jié)寫鄉(xiāng)音的清新繚繞,寫故鄉(xiāng)月夜的笛聲;第二節(jié)寫鄉(xiāng)情的悵惘,寫離別故鄉(xiāng)時心中模糊的悵惘;第三節(jié)寫鄉(xiāng)愁的永恒,寫別后對故鄉(xiāng)的綿綿思念。全詩意境深幽,比喻新異,語言貼切自然、樸素優(yōu)美。
鄉(xiāng)愁也可以蘊涵更多的含義,即成為有關母親、故鄉(xiāng)的綜合性的情感,鄉(xiāng)愁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變遷與人事變化,想必其中情感的濃淡也一定有所變化。但是,母親、故鄉(xiāng),永遠是一種不可割舍的關系。
鄉(xiāng)愁永不消散,也不應該被摧毀,鄉(xiāng)愁非愁,它承載了一個人的起點,傳承了家族的特質,又將這些美好轉化為人前進的動力。它的存在,能給予游子以力量,感覺心有歸處,有所期盼,永不迷失家的方向,讓一顆遠在異鄉(xiāng)的心靈在文學作品里獲得共鳴。幸而有鄉(xiāng)愁,離家遠行的人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嫌惡高州口音,是因為當"我"來到佛山時,高州口音成為了小伙伴們嘲笑"我"、排擠"我"的理由。
B."我被濃濃的鄉(xiāng)音包圍著,就仿佛在被安心包裹著"化無形為有形,讓讀者感受到"我"此時內(nèi)心的安寧與滿足。
C.在廣州求學時,"我"遇到了一位同樣來自高州的老鄉(xiāng),這讓"我"的內(nèi)心感到沉穩(wěn),"我們"一起觀看中秋晚會。
D.“那一晚的月亮,又大又圓,畢竟,它也是高州那一輪靜悄悄的月”,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
7.關于對文中的鄉(xiāng)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離開家鄉(xiāng)的人似乎無法避免地會產(chǎn)生鄉(xiāng)愁,且鄉(xiāng)愁具有永恒性。
B.鄉(xiāng)愁非“愁”,它意味著一個人靈魂有歸處,即一個人的出生地。
C.鄉(xiāng)愁會隨著時代變遷與人事變化而有所變化,但也有不變的地方。
D.鄉(xiāng)愁承載了一個人的起點,傳承了家族的特質,給人前進的動力。
8.文章多處引用詩詞和其他文學作品,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答:
文章多處寫到鄉(xiāng)愁“永不消散”,是無法“被摧毀”的,其內(nèi)涵各有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超 然 臺 記
蘇 軾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上捕溈杀?。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游于物之內(nèi),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nèi)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復,如隙中之觀斗,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子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掾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子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茍完之計。而因之北,因城以為臺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赦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臺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①脫粟而食之,曰:“樂哉!游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圍而賦之且多甚臺曰超然以見于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注】①瀹(yuè):這里指煮的意思。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日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B.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C.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D.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桑麻,文中指桑樹和麻一類的植物,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不同。
B.“日以反黑”中的“反”是返回的意思,與韓愈《師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反”含義相同。
C.穆陵,指穆陵關,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馬站鎮(zhèn)境內(nèi),古齊國所建長城最重要的關隘。D.桓,齊桓公的謚號。謚號是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評價的文字,始于西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軾認為哪里都可以找到快樂。任何事物只要值得觀賞,就都能夠使人得到快樂,不必是奇異瑰麗的東西。
B.求取禍患而躲避幸福并不是人之常情。有些人心靈受到蒙蔽,只在外物之內(nèi)活動,而不到外物之外去求取。
C.由于坐車騎馬的辛苦、棲身于粗木建造的陋室等,蘇軾從錢塘調(diào)任密州知府后,其內(nèi)心其實并沒有一點快樂。
D.蘇軾時常和友人一起登臺,放眼遠眺,毫無拘束地開懷抒情言志。馬耳山、常山在云霧中忽隱忽現(xiàn),若近若遠。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zhàn)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
譯文:
(2)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
譯文:
14.文章寫出了哪些“樂”?請簡要概括。(3分)
答:__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 辛棄疾
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輦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zhàn)未收貔虎。朝又暮。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波平步??醇t柿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問,萬里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昂尢帲说朗?、屬鏤怨憤終千古①。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煙雨。
【注】①葉丞相:即葉衡,字夢,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曾向朝廷力薦辛棄疾。②組練:“組甲被練”的簡稱,代指身著衣甲的軍士。③誚慣得:猶言“習以為常”。誚:簡直,完全。④“屬(zhǔ)鏤(lòu)"句:意謂伍子胥忠而遭禍,千古為之怨憤。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誚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寫面對駭人的潮水,江上吳兒已經(jīng)司空見慣,不把它當回事兒了。
B."看紅篩驚飛,跳魚直上,感踏浪花舞"運用比喻,寫"弄潮兒"像魚兒般在洶涌波濤中跳躍出沒。
C.“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意為那滔滔的潮水盡力流瀉并不懂得什么事,它依舊像白馬駕著素車向東方奔去。
D.“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何弄煙雨”說的是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建議亡國以后的事,直接抒發(fā)詞人的憂國之情。
16.賞析開篇四句的表達效果。(6分)
答:
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______,_____”兩句,描繪了周瑜的指揮若定和運籌帷幄。
(2)《勸學》中以雕刻為喻,強調(diào)學習應當堅持,正面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 ”。
(3)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兩句,形容小船像一片葉子任意漂蕩在寬闊浩渺的江面上。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網(wǎng)絡空間已成為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新空間。近年來,公安機關網(wǎng)安部門依托"凈網(wǎng)"系列專項行動,持續(xù)對“網(wǎng)絡水軍”相關違法犯罪依法開展偵查打擊,近3年偵辦相關案件600余起,抓獲嫌疑人4000余名??梢哉f,專項行動_①_,"網(wǎng)絡水軍"犯罪生存空間被全面擠壓,有力震懾了相關違法犯罪活動,有效凈化了網(wǎng)絡環(huán)境。
但是也要看到,受"流量經(jīng)濟""粉絲經(jīng)濟"的影響,"網(wǎng)絡水軍"猶如網(wǎng)絡空間的牛皮癬,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并且呈現(xiàn)出組織化、層級化的特征,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xiàn)。種種網(wǎng)絡亂象,輕則損害他人權利,重則影響公眾的判斷,影響社會公平,更有甚者可能要挾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因此,打擊整治"網(wǎng)絡水軍”其重要意義 ② 。
讓“網(wǎng)絡水軍”無處遁形,③ ,有關部門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一方面平臺是第一責任主體,也是最重要責任主體,必須立起"防火墻",不被唯流量、唯粉絲論等錯誤傾向蒙蔽,當好"把關人",壓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網(wǎng)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廣大同民要提高網(wǎng)絡道德修養(yǎng),在通過網(wǎng)絡途徑理性表達自己合法合規(guī)合理訴求時,謹防被"網(wǎng)絡水軍"利用,成為他們引流的工具、蹭取熱點的佐料。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答:①_ ② ③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答:
20.簡述三段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使用包含轉折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75個字。(4分)
答: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民國和民國以前的文人,寫信是用"箋"的。紙質精美、尺幅較小的紙才稱作箋。_① ,精美卻真精美,紙質潔白、勻薄、細膩、柔滑,上印有詩詞、書法、繪畫、篆刻等不一而足,別有國畫的韻味。
箋紙,②_。故也俗稱“紅八行”,封套則以白綿或宣紙糊成長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豎寫?!逗鬂h書》:"竇融玄孫章,與馬融、崔瑗同好。融與章書,書唯一紙,紙八行。"
這箋紙,大抵隨文人雅士間魚雁往來、詩作唱和應運而生。古人看重自己的字,③_。據(jù)稱漢代蔡邕非紈素不肯下筆,北宋更有“擇紙而書”之說。詩歌酬酢、鴻雁傳書,精美的箋紙,既能抒情寫志,又能悅人耳目,豈不錦上添花?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6個字。(6分)
答:① ② ③
22.下列選項中,和文中"錦上添花"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B.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清代書法家周星蓮說,古人作書,于聯(lián)絡處見章法;于灑落處見意境。學習書法,不能只是學字法、筆法、墨法,還要學章法。
意前筆后是書法章法的第一準則。書法作品不能隨便涂改,因此在開始之前一定要做一下規(guī)劃,意前筆后者勝,意后筆前者敗。行氣貫通是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一大難點,要想行氣貫通,首先要對作品的內(nèi)容非常熟識,否則寫起來會非常的卡頓,就談不上行氣貫通了。渾然一體是書法作品的另一個基本準則,書法是一種熟能生巧的藝術,當你下筆有由,不畏手畏腳時,才有可能做到渾然一體。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期末語文答案
1.D(“古詩詞中的字句都具有美的價值”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煉字也必須以煉意為前提才具有美的價值”。)
2.C(“‘望’與‘顧’的視角完全不同”錯誤,根據(jù)原文“‘顧’字多是一種平視或略微低頭俯視的視角,而極少表示仰視的視角",可知"顧"在一定情況下也可表示仰視的視角,與"望"的視角不是完全不同。)
3.A材料二主要談論的是古代詩詞的煉字,A項是文章,并非詩詞。且“皆”是一個文言副詞,也沒有“頓挫有力”的效果。
4.①總體上采用“分-總”的論證結構:先逐層論述“望”與“顧”在古典詩詞中的視角與空間感,最后總結“望”與“顧”傳遞著細微不同的神韻,鑒賞詩詞時應細細體味。②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如舉例論證,列舉大量詩詞來闡述觀點;對比論證,將“望”與“顧”進行對比,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二者的細微差別。(每點2分,意對即可)
5.①劉苷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江漢遙相望”一句中的“相望”,指的是江漢這種龐大而又相距甚遠的自然景物的對望,這里的“望”字表示向遠處看;②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陽城驛》“兄弟笑相顧”一句中的“相顧”,表現(xiàn)的是一種近距離的對視,這里的“顧”字表示視線落在近處;③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陽城驛》“醉貌紅怡怡”一句中的“恰恰”是特殊詞,運用疊字寫醉后兄弟之間喜悅和樂的樣子。(每點1分,答滿三點得4分,意對即可)
6.A("排擠'我'"無中生有。)
7.B(“它意味著一個人靈魂有歸處,即一個人的出生地”錯誤,根據(jù)原文“盡管那歸處可能隨時變化甚至同時有多處”可知,靈魂的歸處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出生地。)
8.①引用“少小離家老大回”和“鬢毛衰”與“我的鄉(xiāng)音早已改變了”作對比,潛移默化中“我”的口音聽著像外地人,體現(xiàn)此時“我”內(nèi)心的惆悵和對歸處的茫然;②引用“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來說明“我”去廣州求學時的矛盾心情,實現(xiàn)求學夢想“我”應該高興,但聯(lián)想到佛山時又感到一種鄉(xiāng)愁;③引用席慕蓉的《鄉(xiāng)愁》與“我”理解的鄉(xiāng)愁作類比,豐富了鄉(xiāng)愁的內(nèi)涵,增添了文章的文學性。(每點2分,意對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9.①開頭部分是從鄉(xiāng)愁的特點來說明鄉(xiāng)愁的無法被摧毀,鄉(xiāng)愁是無形的、隨時變化的甚至同時存在多處的;②第二處是從鄉(xiāng)愁對個體的影響和意義來說明鄉(xiāng)愁的無法被摧毀,鄉(xiāng)愁給予“我”力量,讓我感悟到文學作品之美;③最后一處是從鄉(xiāng)愁對家族、對群體的作用來說明鄉(xiāng)愁的無法被摧毀,鄉(xiāng)愁給游子力量,感覺心有歸處,讓離家遠行的人不迷失方向。(每點2分,意對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10.D(原文標點為:方是時,予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予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游于物之外也。)
11.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反”是反而的意思,與“日以反黑”中的“反”含義不同。)
12. C(“其內(nèi)心其實并沒有一點快樂”理解有誤,原文是在他人看來蘇軾并不快樂,但后來蘇軾也有了令自己感到快樂的事。)
13.(1)人的欲望沒有止境,但能夠滿足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對美好、丑惡的辨別常在心中斗爭,而應放棄的和應爭取的可供選擇的東西又交替出現(xiàn)在眼前。(“所欲”“足”“戰(zhàn)于中”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剛到的時候,莊稼連年歉收,盜賊遍地,訴訟案件充滿公堂,連廚房里也是空蕩蕩的,每天只吃些枸杞、菊花之類的野菜。(“比”“索然”“日”各1分,句意通順1分)
14.①民風淳樸,與民同樂之樂;②閑適生活之樂;③與友交游之樂。(每點1分,意對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任何事物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只要值得觀賞,就都能夠使人得到快樂,不必是奇異瑰麗的東西。食酒糟飲淡酒,都可以使人醉倒;瓜果蔬菜野草樹皮,也都可以充饑果腹。以此類推,我到哪里會找不到快樂呢?
那些為了求幸福而躲避禍患的人,認為幸福令人高興而禍患使人悲哀。人的欲望沒有止境,但能夠滿足我欲望的東西卻是有限的。對美好、丑惡的辨別常在心中斗爭,而應放棄的和應爭取的可供選擇的東西又交替出現(xiàn)在眼前,那么可以快樂的就很少,令人悲哀的事卻常常很多。這倒可以叫作求取禍患而舍棄幸福。但求取禍患而躲避幸福,哪里是人之常情呢?這是外物遮蔽了心靈的緣故。那些人只在外物之內(nèi)活動,而不到外物之外去求取。外物本身并沒有大小之別,從它的內(nèi)部來看,就會覺得沒有不高大的。那些挾持著高大之勢向下俯視我們的外物,就使我們常常頭暈目眩猶豫反復,好像從縫隙中觀看別人爭斗,又怎能明白勝負在哪一方呢?所以美好與邪惡就交錯產(chǎn)生,憂愁和喜樂夾雜出現(xiàn),那可不是極大的悲哀嗎?
我從錢塘調(diào)任密州知府后,失去了江河乘船的安逸,而承受坐車騎馬的辛苦;離開雕墻畫棟華麗的住宅,而棲身于粗木建造的陋室;離開賞心悅目的湖光山色,而奔走在種植桑麻的荒郊僻野。剛到的時候,莊稼連年歉收,盜賊遍地,訴訟案件充滿公堂,連廚房里也是空蕩蕩的,每天只吃些構杞、菊花之類的野菜。人們自然會疑慮我不會有什么快樂了。在這里住了一年,我的面容卻豐腴起來,白頭發(fā)也日漸變黑。我已經(jīng)很喜歡這里民風的淳樸了,這里的官屬和百姓,也都習慣于我的笨拙了。于是我便整修園林菜圃,清掃庭舍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山上的樹木,用來修補破損之處,做暫時修治的打算。在園子的北邊,原來靠城墻建造的高臺已經(jīng)破舊了,就略加修理,使它面貌一新。我時常和友人一起登臺,放眼遠眺,毫無拘束地開懷抒情言志。從臺上向南望去,馬耳山、常山在云霧中忽隱忽現(xiàn),若近若遠,這里也許隱居著君子吧?而在高臺東面,有廬山,那是秦朝博士盧敖逃匿隱藏的地方。向西眺望穆陵關,隱隱約約像座城郭,當年姜太公、齊桓公留下的赫赫功業(yè),在這里還保存著遺跡。向北俯瞰濰水,不由感慨萬千,大為嘆息,追思淮陰侯韓信當年巨大的戰(zhàn)功,哀嘆他沒有得到善終。臺子既高聳又穩(wěn)固,既深廣又很明亮,冬暖夏涼,無論雨灑雪飄的清晨,還是風清月明的夜晚,我沒有不來這里的,客人也沒有不跟著我一起來的。平時,我們摘采園里的蔬菜,捕撈池中的鮮魚,拿出自己釀造的米酒,煮熟剛脫粒的小米,以此作為食品,大家邊品嘗邊贊嘆道:“多快樂啊,像這樣自由自在地游玩!”
在這時,我的弟弟子由恰巧在濟南為官,聽到這件事便作了一篇賦,并且命名此臺為“超然”。用以表示我無論到哪里都不會不快樂,這是由于我能超脫于事物之外吧。
15.D("直接抒發(fā)"錯誤,應是間接抒情。)
16.①運用視聽結合:半空鷗鷺飛來是視覺所見,眼前洶涌翻滾的潮水,伴隨著波濤聲,滾滾而來;②運用比喻:將浪潮拍岸比作是身披衣甲的士兵在鏖戰(zhàn),突顯潮水鋪天蓋地的氣勢;③運用夸張潮水之聲就像是擂動戰(zhàn)鼓般地動山搖,表現(xiàn)錢塘江秋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每點2分,意對即可)
17.(1)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2)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3)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每空1分,錯字、添字、漏字則該空不得分)
18.示例:①卓有成效 ②不言而喻 ③任重道遠(每空1分,意對即可)
19.種種網(wǎng)絡亂象,輕則影響公眾的判斷,重則損害他人權利,影響社會公平,更有甚者可能危害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
(原文主要有兩處語病,一是邏輯不當,將“影響公眾的判斷”和“損害他人權利”互換位置;二是搭配不當,可將“要挾”改為"危害"。每處修改2分,意對即可)
20.雖然網(wǎng)安部門針對“網(wǎng)絡水軍”采取的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新的問題和情況還在不斷出現(xiàn),需要有關部門和網(wǎng)民采取相應的措施,共同維護網(wǎng)絡環(huán)境。(4分,酌情給分)
21.①尺幅不大 ②一般每頁八行 ③用紙頗為講究(每空2分,意對即可)
22.B(B項是比擬,其他三項和原文都是比喻。)
23.【寫作指導】由書法要有章法,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學習、生活、做人等都要有章法?!耙馇肮P后”是說要有所準備;“行氣貫通"意為做事或學習必須打好基礎,掌握必備的知識;"渾然一體"即在熟練的基礎上有變化或創(chuàng)新??忌蛇x取其中一個或多個進行思考和立意。
【參考立意】①三思而后行,美好人生需提前做好準備;②精巧誕生于熟練……

相關試卷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集團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雅禮集團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共4頁。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一模語文試題(PDF版)

2022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一模語文試題(PDF版)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2023屆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月考卷(六)語文試題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月考卷(六)語文試題

2021-2022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檢測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1-2022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檢測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