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

    • 2 MB
    • 2023-01-30 18:15
    • 324
    • 3
    • 學海無涯泛星光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當前壓縮包共包含下列2份文件,點擊文件名可預覽資料內(nèi)容
    • 原卷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docx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第1頁
    1/20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第2頁
    2/20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第3頁
    3/20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第1頁
    1/28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第2頁
    2/28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第3頁
    3/28
    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

    展開

    這是一份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型實驗一-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文件包含專題05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docx、專題05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備戰(zhàn)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5 力學探究型實驗(一)(原卷版)

    實驗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實驗目的】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
    【實驗器材】小車、斜面、長木板、直尺、毛巾、棉布、木塊。
    【實驗原理】(1)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物體慣性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2)當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時,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步驟】一、實驗裝置如圖。

    二、在長木板上鋪上毛巾,讓小車從A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靜止后測出斜面底端到小車停下位置路程,數(shù)據(jù)計入表格。
    三、在長木板上鋪上棉布,讓小車從A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靜止后測出斜面底端到小車停下位置路程,數(shù)據(jù)計入表格。
    四、讓小車在長木板上從A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靜止后測出斜面底端到小車停下位置路程,數(shù)據(jù)計入表格。
    五、讓小車在長木板上從B位置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靜止后測出斜面底端到小車停下位置路程,數(shù)據(jù)計入表格。
    六、實驗表格(參考數(shù)據(jù))
    實驗步驟
    運動表面
    開始位置
    斜面底端到停止位置距離/cm
    1
    毛巾
    A

    2
    棉布
    A

    3
    木板
    A
    20
    4
    木板
    B

    七、整理器材。
    【實驗結(jié)論】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所受阻力(摩擦力)越大,小車越容易停下來。
    【考向點撥】
    1.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使小車的速度相同;
    2.小車在三個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3.由此推斷,當小車不受摩擦力作用時: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4.此實驗正確地揭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5.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6.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7.這個實驗能不能直接驗證牛頓第一定律:不能;
    8.小車運動的長短與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關系:阻力越大,運動越短;
    9.讓小車從不同高度滑下還可以探究:重力勢能與高度、動能與速度關系。

    【典例1】(2021·江蘇蘇州市)在探究“阻力時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車。
    (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將小車從斜面上______(同一/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
    (2)從實驗現(xiàn)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______;
    (3)如圖,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上滑行時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證據(jù)?答:______(需要/不需要)

    (4)在本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反映的是______。
    A.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情況
    C.A、B選項均正確
    【典例2】(2020?泰州)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
    (1)小明調(diào)試實驗裝置時,將小車從斜面上A處滑下,如圖甲所示,小車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為讓小車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小車仍從斜面A處滑下,換一個更長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C.斜面傾角不變,小車從斜面上A處以下位置滑下
    D.減小斜面的傾角,小車仍從斜面上A處滑下
    (2)調(diào)試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將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處滑下,讓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運動,最終小車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路程越   。進一步推理可知:若小車運動時所受阻力為零,小車將保持  ?。ㄌ钸\動狀態(tài));
    (3)在上述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木板表面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
    (4)上述實驗結(jié)論是小明在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基礎上,經(jīng)過科學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實驗結(jié)論的過程與該實驗相同的是   。
    A.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
    C.探究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D.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


    1.劉偉同學為了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

    (1)為了使小車在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在實驗中劉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劉偉采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
    (2)從甲、乙、丙三次實驗小車所停位置情況看,   圖中小車所受阻力最大。
    (3)劉偉從實驗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  運動。
    (4)牛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jié)處牛頓第一定律,它的內(nèi)容是:   。
    2.(1)為了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實時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 ??? 滑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ㄟx填“轉(zhuǎn)換法”、“模型法”或“控制變量法”)。
    (2)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 ??? 。說明物體的運動 ????。ㄌ睢靶枰被颉安恍枰保┝砭S持。
    (3)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 ??? 。
    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
    C.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3.下圖為某同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該同學先后三次將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別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塊,使其沿斜面向下運動,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觀察木塊運動的距離,從而得出力和運動的關系。

    (1)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
    (2)更正錯誤后進行實驗,從實驗中觀察到,隨著摩擦力的逐漸減小,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逐漸????????,運動的時間越來越??????,但由于實驗中摩擦力??????????,所以不可能觀察到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的情形。
    (3)在上述實驗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摩擦力減小為零,水平面足夠長,那木塊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減小,也不增加,運動方向也不發(fā)生變化,木塊將???????。
    實驗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器材】小車或小卡片、細線、兩個完全相同的滑輪、兩個完全相同的托盤、砝碼或鉤碼若干、表面光滑的桌子。
    【實驗裝置】1.實驗裝置圖如圖。

    2.主要器材組裝及作用:
    ①小車(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②小卡片(減小小卡片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③滑輪的作用(改變力的方向)
    ④鉤碼(改變力的大小)
    ⑤實驗中選擇光滑桌面的原因(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設計與進行實驗】
    (1)實驗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
    ①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必須保持研究物體兩端受力相同,使研究物體轉(zhuǎn)過一定角度,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②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須保持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兩端托盤里的砝碼質(zhì)量不相等或兩端鉤碼的數(shù)目不相同,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③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必須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讓兩個力不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2)實驗一般選擇物體在靜止狀態(tài)研究而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研究的原因(靜止狀態(tài)便于觀察和操作) 。
    (3)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得出普遍規(guī)律,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5.實驗結(jié)論
    二力平衡的條件為: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6.交流與反思
    保持兩盤砝碼質(zhì)量相等,把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一條直線上,觀察到木塊是否保持平衡。當木塊重新恢復到原來靜止狀態(tài)時,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說明這兩個力必須滿足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才能相互平衡。
    【考向點撥】
    1.兩邊托盤必須相同的目的:為了使兩邊的拉力相同;
    2.使用光滑桌面的目的:減小阻力對實驗的影響;
    3.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必須保持研究物體兩端受力相同,使研究物體轉(zhuǎn)過一定角度,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4.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須保持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兩端托盤里的砝碼質(zhì)量不相等或兩端鉤碼的數(shù)目不相同,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5.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必須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讓兩個力不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觀察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6.實驗一般選擇物體在靜止狀態(tài)的原因:靜止狀態(tài)便于觀察和操作;
    7.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得出普遍規(guī)律,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8.二力平衡的條件為: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9.二力平衡的條件: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典例1】(2021·四川瀘州市)某實驗小組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M為一輕薄塑料片,實驗中所用的鉤碼均為100g,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圖甲的裝置中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
    (2)當左右兩端同時各掛1個鉤碼時,塑料片靜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與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_______;當左端再掛上一個鉤碼時,如圖乙所示,塑料片將做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此時塑料片受到的合力為_______N。
    (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用剪刀將塑料片從中間剪斷,斷開的塑料片向兩邊加速運動,說明不任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________平衡(選填“他”或“不能”)。
    【典例2】(2021·湖南衡陽市)小華同學用下面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具體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用直徑略小于滑輪孔徑的鐵釘把三個滑輪、、分別釘在木板上,木板豎直掛起待用,用大號縫衣針把細線沿輕質(zhì)塑料塊的中心軸線穿過,并在緊靠塑料塊的兩側(cè)各打一線結(jié),使塑料塊與細線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塊不與木板接觸。將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實驗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不相等,則這兩個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塊,把跨過輪的細線移到輪上,在兩線端掛上相同質(zhì)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如圖乙所示。按住塑料塊,把跨過輪的細線移到輪上,把塑料塊轉(zhuǎn)過,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如圖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僅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這兩個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此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塑料塊容易扭轉(zhuǎn)
    B.塑料塊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1.某實驗小組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M為一輕薄塑料片,實驗中所用的鉤碼均為100g,不計繩重及摩擦(g取10N/kg)。
    ?
    (1)在圖甲的裝置中滑輪的作用是_______。
    (2)當左右兩端同時各掛1個鉤碼時,塑料片靜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與右端受到的拉力F2?的方向_______;當左端再掛上一個鉤碼時,如圖乙所示,塑料片將做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運動,此時塑料片受到的合力為_______N。
    (3)在圖甲實驗的基礎上,用剪刀將塑料片從中間剪斷,斷開的塑料片向兩邊加速運動,說明不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________平衡(選填“能”或“不能”)。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甲同學將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計)?兩端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__________,兩端所掛鉤碼質(zhì)量相等時,小卡片才能保持靜止,說明平衡的兩個力大小____________;
    (2)當小卡片平衡時,甲同學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瞬間小卡片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________;
    (3)若乙同學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如圖乙所示),你認為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該裝置進行實驗;丙同學設計了如圖丙所示實驗方案,同學們認為該方案沒有甲同學的好,主要原因是丙同學的實驗___________。
    3.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過調(diào)整____________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能/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條件;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將卡片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能減少木塊受到的_____________對實驗的影響;
    (5)小華在探究活動結(jié)束后想到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包括靜止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那如何探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二力平衡條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實驗方案: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鉤碼在________(水平方向/豎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___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jié)論:物體靜止時的二力平衡條件同樣適用于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實驗三: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目的】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鉤碼。
    【實驗原理】(1)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2)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就等于摩擦力大小,這樣就測出了摩擦力大小。
    【實驗步驟】實驗裝置如圖。

    一、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讓木塊在長木板上做勻速滑動,讀出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即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數(shù)據(jù)計入表格;
    二、改變放在木塊上的鉤碼,從而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重復步驟一進行試驗;
    三、把棉布、毛巾鋪在長木板上,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重復上述試驗。
    四、實驗表格
    試驗次數(shù)
    接觸面
    壓力大小
    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N
    1
    木塊與長木板
    無鉤碼

    2
    木塊與長木板
    有鉤碼

    3
    木塊與棉布
    無鉤碼

    4
    木塊與毛巾
    無鉤碼

    五、整理器材。
    【實驗結(jié)論】(1)摩擦力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大小無關;(4)摩擦力大小跟運動速度無關。
    【考向點撥】
    1.要測出摩擦力大小物體應做什么運動:勻速直線運動;
    2.如何確定摩擦力大?。簞蛩龠\動時,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與摩擦力大小相等(二力平衡);
    3.可說明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有關的實驗步驟:1和2;
    4.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的實驗步驟:1和3或1和4之間;
    5.測量誤差產(chǎn)生原因:很難做到勻速運動、彈簧測力計在運動中讀數(shù)會有誤差;
    6.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找出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汽車輪胎、自行車把、膠鞋等;
    7.添加鉤碼的目的: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的關系;
    8.探究實驗的物理方法:控制變量法。

    【典例1】(2021·貴州中考真題)瑞瑞同學用下圖實驗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請你與他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1)緩慢拉動木板B,直到物塊A與木板B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觀察某時刻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為______N;
    (2)若保持A、B間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積大小不變,在A上增加鉤碼,重復(1)操作,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有關;
    (3)若保持______不變,在B上分別鋪棉布、毛巾,重復(1)操作,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發(fā)生變化,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4)若保持A、B間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A、B間的接觸面積大小,重復(1)操作,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無關。
    【典例2】(2021·甘肅蘭州市)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的知識后,小美想知道新買的運動鞋在橡膠墊上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她準備了一張平整的橡膠墊、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根細線。

    (1)為了能準確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根據(jù)___________知識可知,小美應該讓運動鞋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運動;
    (2)如圖甲所示,小美將運動鞋放在水平橡膠墊上,按正確的方法拉動,此時測出運動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_N;
    (3)若在實際拉動過程中運動鞋沒有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運動鞋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4)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美對甲圖實驗方案進行了改進,如圖乙所示,她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鞋下的橡膠墊進行實驗,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

    1.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

    (1)實驗中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甲、丙兩圖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根據(jù)甲、乙兩圖可得結(jié)論是:___________;
    (4)小華同學將甲圖測量摩擦力大小裝置改為丁圖裝置的好處是:___________。
    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夏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實驗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
    (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______運動,根據(jù)______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在這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選填“甲”、“乙”、“丙”或“丁”);
    (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是否有關;比較乙、丙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是否有關;
    (4)比較甲、丁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夏由此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
    (5)小夏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后,如圖2所示,當他再進行實驗時,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請你說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3.小明按如下步驟完成“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a.如圖甲所示,將木塊A平放在長木板B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并記錄其示數(shù)。
    b.如圖乙所示,將毛巾固定在長木板B上,木塊A平放在毛巾上,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并記錄其示數(shù)。
    c.如圖丙所示,將木塊A平放在長木板B上,并在木塊A上放一砝碼,緩緩地勻速拉動木塊A,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穩(wěn)定,并記錄其示數(shù)。

    (1)該實驗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2)由    兩圖可知:當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受到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由甲、乙兩圖可知: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    (選填“大”或“小”)。?
    (4)實驗后小組交流討論時發(fā)現(xiàn),在實驗中很難使木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于是小麗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小麗發(fā)現(xiàn),當F為3 N?時,木塊A相對于地面靜止且長木板B剛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長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
    (5)實驗拓展:如圖戊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C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圖像分別如圖己、庚所示,則物體C在第4 s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實驗四: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實驗目的】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實驗原理】根據(jù)壓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形變的大小來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1.照圖甲那樣,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2.再照圖乙那樣,在桌面上放一個砝碼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3.再把小桌翻過來,如圖丙,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度;
    【實驗表格】

    【實驗結(jié)論】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大小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考向點撥】
    1.海綿的作用:通過海綿的形變體現(xiàn)壓力作用效果;
    2.通過比較甲丙兩圖能否得出結(jié)論:不能,因為沒有控制變量;
    3.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他發(fā)現(xiàn)它們兩塊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的做法是否正確?原因是:不正確,她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
    4.如果將圖乙中的海綿換成木板,壓力的作用效果與放海綿的作用效果相同嗎:相同,因為壓力的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有其他因素無關,改成木板后只是我們觀察不到效果而已;
    5.實驗需要多次進行,目的是:總結(jié)普通規(guī)律;
    6.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

    【典例1】(2021·遼寧中考真題)小平用一個長方體木塊、彈簧測力計、兩個相同的砝碼和海綿等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1)根據(jù)甲、乙兩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大小有關;
    (2)用甲、丙兩圖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應在丙圖木塊上放 ______個砝碼。由此得出結(jié)論:______一定, 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
    (3)小平利用上述器材繼續(xù)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丁所示;
    ②取下木塊上的砝碼,重復①的操作,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8N。由此說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______;
    ③以不同的速度多次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幾乎不變,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大小______。
    【典例2】(2021·湖北武漢市)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甲圖中小桌放在海綿上,乙圖中在桌面上放一個砝碼,丙圖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個同樣的砝碼。

    (1)在三次實驗中,均用海綿被壓下的深淺,來顯示小桌對______的壓力作用效果;
    (2)比較______兩圖可以初步得出實驗結(jié)論: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不明顯。若想通過比較甲、丙兩圖也得出相同的實驗結(jié)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下列事例中,直接應用該結(jié)論的是______(填序號)。
    ①有些課桌的邊緣設計成園弧形狀
    ②水壺的壺嘴和壺身設計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貨車每一車軸的平均承載質(zhì)量不得超過10t

    1.如圖所示,王明和張華兩同學一起做探究“影響壓力作用的效果”的實驗,其中:

    (1)他們?yōu)榱吮容^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的程度來比較,這運用了的實驗方法是______。
    (2)為比較在______相同時,______越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應選乙圖和 ______圖;
    (3)為比較在______相同時,______越小,壓力作用的效果越明顯;應選乙圖和 ______圖。
    2.學習完壓強的相關知識后,老師要求同學們用身邊的物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綿和兩瓶未開封的完全相同的礦泉水。

    (1)該同學通過觀察_________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2)如圖所示,小亮將兩瓶完全相同的礦泉水分別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綿上,從該實驗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以下實例中應用該結(jié)論的有_________(選填字母)。
    A.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
    B.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C.汽車限重
    D.啄木鳥有個堅硬而細長的喙
    (3)接下來小亮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他的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
    3.小紅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她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
    猜想二:可能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驗證上述猜想,小紅利用小桌、海綿和砝碼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2)為了驗證猜想一,應比較______兩圖的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______(選填“越大”或“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下列實例中,直接應用該結(jié)論的是______(填字母);
    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br /> B.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
    C.書包要用寬的背帶
    D.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
    (4)若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乙________(選填“>”“<”或“=”)p?。?br /> (5)小紅對比丙、丁兩圖的實驗,得出結(jié)論: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請你分析造成前后兩個結(jié)論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
    實驗五: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目的】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裝置】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zhuǎn)換法。
    【實驗原理】根據(jù)U形管內(nèi)兩管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
    【實驗過程】根據(jù)U形管內(nèi)兩管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
    1.根據(jù)如圖甲所示,按照組裝U形管壓強計
    2.將水倒入燒杯,如圖乙,控制探頭在水下深度不變,調(diào)節(jié)旋鈕改變探頭的朝向,觀察并測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將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3.如圖乙、丙,控制橡皮膜的朝向不變,改變探頭浸入水中的深度,觀察并測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將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4.如圖丙、丁,控制探頭在水和鹽水下的深度相同,觀察并測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將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實驗表格】
    實驗內(nèi)容
    液體物質(zhì)
    探頭浸入水下深度
    橡皮膜朝向
    U形管兩端液面高度差(cm)

    a


    相同(5cm)
    向下

    相同(5cm)
    向前

    相同(5cm)
    向上


    b


    不同(3cm)
    向下

    不同(5cm)
    不同(7cm)
    向下
    向下


    c

    相同(5cm)
    向下

    鹽水
    相同(5cm)
    向下

    【實驗結(jié)論】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種液體在同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chǎn)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
    【考向點撥】
    1.U形管壓強計的作用:通過U形管內(nèi)兩管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
    2.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有流動性;
    3.實驗前的兩個操作:(1)先檢查U型管左右兩邊的液面是否相平;(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手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觀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發(fā)生變化,若變化明顯,則氣密性良好);
    4.實驗時發(fā)現(xiàn)U型管內(nèi)高度差沒變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決?
    答:氣密性不好,拆下來重新安裝;
    5.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連通器:不是;
    6.此實驗U型管內(nèi)液體為什么要染成紅色?答:使實驗效果明顯,便于觀察;
    7.實驗需要多次進行,目的是:總結(jié)普通規(guī)律;
    8.比較乙、丙實驗結(jié)論是: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越大;
    9.比較丙、丁實驗結(jié)論是:當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越大。

    【典例1】(2021·寧夏·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實驗中:

    (1)圖A所示壓強計在使用前,需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相平,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請簡述檢查氣密性的方法:_______。實驗中通過_________顯示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
    (2)某同學實驗的情形如圖B、C、D所示。
    ①比較圖B和圖C可以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
    ②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如圖C、D所示,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初步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
    (3)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同種液體內(nèi)部同一深度處,使用不同的壓強計,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他認為可能與探頭橡皮膜安裝的松緊有關。請你設計實驗證明他的觀點_________。。
    【典例2】(2021·湖南常德市)如圖在“研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的探究活動中(U形管所裝液體是水)。

    (1)甲圖中的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 ______的大小;
    (2)小明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不變,說明 ______;
    (3)儀器調(diào)試好后進行實驗,得到乙、丙、丁圖的結(jié)果,由圖可知,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______;
    (4)比較丁圖和戊圖,說明同一深度,液體壓強還與 ______有關;
    (5)在戊圖中,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高度差h=5cm,則壓強計所測之處的液體壓強是 ______Pa。

    1.如圖所示,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實驗中:

    (1)圖A所示壓強計在使用前,需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相平,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請簡述檢查氣密性的方法:_______。實驗中通過_________顯示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
    (2)某同學實驗的情形如圖B、C、D所示。
    ①?比較圖B和圖C可以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
    ②?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它的方向如圖C、D所示,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初步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
    (3)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同種液體內(nèi)部同一深度處,使用不同的壓強計,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他認為可能與探頭橡皮膜安裝的松緊有關。請你設計實驗證明他的觀點_________。
    2.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強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木塊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
    (2)對比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當______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由甲、丙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_的關系;
    (4)對比甲、丁兩圖,小強認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你認為他的觀點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
    (拓展)將圖丁中的兩木塊放在如圖戊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丁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和圖戊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的大小關系為p______。(選填“>”、“”、“

    相關試卷

    專題02 熱學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專題02 熱學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02熱學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docx、專題02熱學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3 光學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人教版):

    這是一份專題03 光學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文件包含專題03光學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常考熱點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docx、專題03光學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4 力學測量型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

    這是一份專題04 力學測量型實驗-備戰(zhàn) 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人教版),文件包含專題04力學測量型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解析版docx、專題04力學測量型實驗-備戰(zhàn)中考物理??紵狳c實驗攻略通用版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