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span>A.如圖甲,敲鼓時可觀察到紙面上的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B.如圖乙,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鈴聲的音量不會變化C.如圖丙,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將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D.如圖丁,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目的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2.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3.如圖描述聲音傳播過程中的頻率、聲速、響度和聲能隨離開聲源距離而變化的關系圖象中,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4.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分析正確的是: ( )A.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是因為鹽可以提高冰雪的熔點B.炎熱的夏天,在教室內灑水可以降溫,是利用水升華吸熱C.燒水時,壺嘴處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D.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5.秦準綠柳居的素食遠近聞名。2020 1 月,綠柳居素食烹制技藝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下列關于綠柳居美食的說法中的錯誤是( ?。?/span>A 綠柳素菜包上冒出的熱氣是液化形成的B 吃大煮干絲時,吹氣可以加快水蒸發(fā)吸熱C 利用水蒸氣液化放熱,將綠柳蒸餃蒸熟D 制作糖芋苗時,湯汁沸騰后,加大火力可以提高湯汁的沸點6.如圖甲為某物質的熔化圖象,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所示,則可斷定( ?。?/span>A.該物質是非晶體B.第15min該物質全是液態(tài)C.試管內的冰會逐漸增加D.試管內的冰會逐漸減少7.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觀測,但它變化時引起其它量的變化卻容易直接觀測,用易觀測的量顯示不易觀測的量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例如:發(fā)聲的音叉的振動可以通過激起水花來體現(xiàn).以下實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現(xiàn)象時,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B.研究熔化現(xiàn)象時,比較冰、蜂蠟的熔化特點C.液體溫度計利用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顯示溫度高低D.研究平面鏡成像時,為了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選用兩只相同的蠟燭8十一小明跟爸爸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如圖是儀仗隊進入天安門廣場的情景,下列正確的是( ?。?/span>A.紅旗是紅色,是因為紅旗吸收紅光B.觀眾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紅旗是因為紅旗發(fā)生了鏡面反射C.士兵槍上的刺刀熠熠發(fā)光,是因為刺刀是光源D.照相機拍照,是利用紫外線可以使底片感光9如圖所示,一束光線與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鏡上,若要使反射光線沿水平方向射出,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    A一定為60°B一定為65°C可能為25°D可能為50°10.光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你認為下面的介紹不符合實際的是(  )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B.照像時,被照者應站在距鏡頭二倍焦距之外C.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D.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光具座上依次擺放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pan>A.凸透鏡的焦距為B.當蠟燭因燃燒逐漸變短,光屏上的像會逐漸向上移動C.若遮擋凸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將得不到完整的像D.若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遠視鏡,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右移動12.如今武漢的很多街口都安裝了360°高清晰攝像頭,由公安局實施24小時監(jiān)控,來保護人民的安全。攝像機的像距幾乎不變,但鏡頭的功能類似于人眼睛的晶狀體,焦距可以調節(jié)。如圖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經(jīng)成清晰的像,此時鏡頭的焦點在F處,在監(jiān)控此人的過程中(該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bB.如果該人遠離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aC.如果該人靠近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bD.如果該人靠近鏡頭,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c13.如圖所示,F1、F2是凸透鏡的焦點,AB 是放在凸透鏡前的物體,ABAB 經(jīng)凸透鏡所成的像。下列四個圖中,其中關于 AB 所的成像情況正確圖是( )ABCD14.歷史上第一位把望遠鏡用于科學研究的意大利物理學家是( ?。?/span>A.伽利略 B.開普勒 C.牛頓 D.哈勃15.為了模擬探究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小明在白紙上畫上紅色箭頭,放在高約為15mm的透明塑料盒下方,在盒的上方滴上一滴水,如圖甲所示,通過水滴(相當于凸透鏡)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紅色箭頭放大的像;將一個焦距為30cm的凸透鏡放在水滴正上方,如圖乙所示,保持凸透鏡水平,調整凸透鏡與水滴之間的距離,會看到箭頭更大的像。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滴模擬顯微鏡的目鏡 B.箭頭通過水滴成放大的實像C.水滴上方的凸透鏡模擬顯微鏡的物鏡 D.水滴上方的凸透鏡和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16.下列估測中最符合實際的是A.夏天,南京室外溫度約為10℃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4km/hC.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所用時間約8sD.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長度約42cm17.我國古典小說《鏡花緣》中有這樣一句話:去歲一陣大風,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籬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籬笆外的人選擇的參照物是( ?。?/span>A.井 B.籬笆 C.樹木 D.房屋18.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span>A4km/h B4.8km/h C5km/h D6km/h19.如圖為甲、乙兩物體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對兩物體在0~5s內運動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span>A.兩物體在0~5s內均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物體在1~3s時間內,速度為1m/sC.甲、乙兩物體在2s時相遇,是乙物體追上甲物體D.兩物體在5s內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20下列四圖分別表示測量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硬幣直徑、銅絲直徑、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測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 B甲、丁 C乙、丁 D甲、丙 二、填空題21.如圖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刻度尺測得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s22.納米技術是指納米尺度內的科學技術,我國的該項科學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納米是很小的長度單位, ______ ,一根頭發(fā)絲的直徑大約只有,合______ 。23.如圖是某時刻丹丹家電子時鐘顯示的時間,若丹丹從背后的平面鏡中看,時間應該是______,若從水平玻璃茶幾的臺板中看,時間應該是______。 24.如圖所示,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將一端用半透明薄紙蒙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為了便于更清楚觀察像,應在圓筒的______(填AB)端是蒙上半透明薄紙。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靜物時,移動圓筒位置,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距離,則光屏上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252021515日,中國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屈原在《天問》詩句中所表達的美好愿望成為現(xiàn)實,如圖甲,祝融號火星車駛離平臺的過程中,其后置照相機對著平臺先后拍攝得到乙、丙、丁3張照片,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拍攝過程中相機鏡頭逐步______(向外伸/向內縮)。 三、計算題26.小明從費縣坐高鐵到臨沂,想測列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大橋長為1500m,故小明從上橋到離開橋,小明通過大橋的時間是20s,已知車長150m,動車的速度為______,則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是______ m,所需要的時間是______ s。27.表為南通開往南京的D5538次動車運行時刻表,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站名南通泰州江都揚州南京到站時刻 184019:0019:2020:10發(fā)車時刻17:3518:4219:0219:22 路程/km0118 183279 1)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列車由泰州開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為120km/h,則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數(shù)應為多少千米?3)若列車以108km/h的速度通過長為4744m的大橋,列車全長244m,列車全部在大橋上的時間為多少秒? 四、作圖題28.如圖,由水中射出一束光 ab 照射到凹透鏡上,該光束與凹透鏡的主光軸平行(F 為凹透鏡的焦點,O 為光心)。請畫出 ab 光束在水中的入射光和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29.如圖所示,A是人眼,B是水中魚的嘴巴,C是樹上的野果。某一時刻,人眼剛好看到水中小魚(虛像)正在吃水中樹上的野果(虛像),請畫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C'以及人眼看到小魚嘴巴B'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五、實驗題30.小華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1)課間,小華到室外利用太陽光來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她將該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如圖甲所示,此時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這個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此時再將這個凸透鏡與紙之間距離稍微增大,若光斑變大,則凸透鏡的焦距f ______L(選填“>”、“<”“=”);調整以后得到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2)當燭焰位于如圖乙所示位置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此成像規(guī)律常應用在______(選填放大鏡照相機幻燈機)上,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線處,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移動到______ cm刻線處。3)當燭焰再次位于如圖乙所示位置時,若將蠟燭稍遠離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若移動光屏,則應將光屏______(選填遠離靠近)凸透鏡,此時像的大小比原來的像要______些。若不移動光屏,則可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再放上一個焦距合適______(選填近視眼鏡遠視眼鏡)。
參考答案:1C【詳解】A.敲鼓時可觀察到紙面上的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故A錯誤;B.由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氣,聽到鈴聲的音量會減小,故B錯誤;C.敲擊右邊的音叉,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左邊的音叉,使左邊的音叉振動,并將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C正確;D.由于音調與發(fā)聲體的長度、大小等因素有關,所以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可以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故選C。2D【詳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故A錯;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的,故C錯;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故D正確;3B【詳解】A.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與傳播的距離長短無關,而圖中聲速隨距離增大而減小,故A錯誤;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頻率保持不變,故B正確;C.不同物質傳遞聲音的本領不同。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能量逐漸變小,而圖中聲能隨距離增大而增大,故C錯誤;D.響度是指人耳處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即強弱,由振幅和距離兩個因素決定,其中的距離是指發(fā)聲體與人耳的距離。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振幅不斷減小,隨著距離的增大,聲音的響度逐漸減小,故D錯誤。故選B。4C【詳解】A.撒鹽是為了降低冰雪的熔點,使雪更容易熔化,故A錯誤;B.灑水時,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屬汽化吸熱,故B錯誤;C白氣不是氣,而是水蒸氣液化所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確;D.窗花是水蒸氣直接由氣態(tài)變成了固態(tài),屬凝華現(xiàn)象,故D錯誤;應選C。5D【詳解】A.綠柳素菜包上冒出的熱氣是熱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對著較熱的物體吹氣,是通過加快物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來加快水的蒸發(fā)吸熱,能夠更快降低物體的溫度,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蒸綠柳蒸餃時,是利用水蒸氣將其蒸熟的,因為水蒸氣在液化放出熱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湯汁沸騰后,其溫度會保持不變,所以加大火力不能提高湯汁的沸點,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C【詳解】A.由圖象可知,1020分鐘,該物質吸熱熔化,但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故A不符合題意;B.由圖甲可知,該物質從第10min開始熔化,到第20min時全部熔化,則第15min時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B不符合題意;CD.凝固的條件是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由圖可知,該物質熔點為-2℃,而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放熱會凝固結冰,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即冰會逐漸增加,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7C【詳解】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A. 研究光現(xiàn)象時,引入光線用來描述光直線傳播時規(guī)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題意;B. 研究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時把它與晶體的熔化特點相比較,采用的是對比法,故B不符合題意;C. 液體溫度計利用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顯示溫度高低,采用的是轉換法,故C符合題意;D. 比較像與物體的大小,選用兩只相同的蠟燭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題意.8D【詳解】A.紅旗是紅色的,是因為它能反射紅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A錯誤;B.觀眾能從不同角度看到紅旗,是因為光在紅旗表面上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故B錯誤;C.士兵槍上的刺刀之所以熠熠發(fā)光,是因為刺刀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了出去,所以刺刀不是光源,故C錯誤;D.紫外線有化學效應,能使底片感光,所以照相機拍照,利用紫外線可以使底片感光,故D正確。故選D。9C【詳解】反射光線的方向可能是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如圖所示:在左圖中,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80°?50°=130°則入射角為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90°-65°=25°在右圖中,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為25°,則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90°-25°=65°10D【詳解】A.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減強,即折光能力強,應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的成像原理就是物距處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照像時,被照者須站二倍焦距之外,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因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可使平行光會聚在一點上,此點可使溫度升高,并將紙屑點燃,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當用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需放在放大鏡的一倍焦距之內才可,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1B【詳解】A.如圖,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解得A錯誤;B.由于過光心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變,所以隨著蠟燭燃燒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故B正確;C.若遮擋凸透鏡的一部分,燭焰的光線會從凸透鏡的其他位置透過,在光屏上會聚,光屏上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比原來變暗,故C錯誤;D.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個遠視鏡,遠視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可以使光線提前會聚,為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將光屏靠近凸透鏡,即左移,故D錯誤。故選B。12C【詳解】AB.如果該人遠離鏡頭,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點更靠近焦點,為使像成在原來位置,應減小透鏡的會聚能力,增大焦距,所以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c點。故A B錯誤;CD.如果該人靠近鏡頭,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點更遠離凸透鏡的焦點,為使像成在原來位置,應增大透鏡的會聚能力,減小焦距,所以鏡頭的焦點可能變在ab點。 故C正確,D錯誤。故選C。13D【詳解】A點射出的光線有無數(shù)條,其中有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兩條折射光線會聚成像點A。 同理B點射出的光線有無數(shù)條,其中有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還有一條過光心不改變方向的光線,兩條折射光線會聚成像點B。連接AB就是AB的像。故選D。14A【詳解】歷史上,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第一個發(fā)明了望遠鏡,并用于科學研究,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B【詳解】AC.由乙圖知水滴是靠近物體的透鏡,所以水滴模擬顯微鏡的物鏡,水滴上方的凸透鏡靠近眼睛透鏡模擬顯微鏡的目鏡,故AC錯誤;B.水滴模擬顯微鏡的物鏡,物體位于顯微鏡的物鏡的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所以箭頭通過水滴成放大的實像,故B正確;    D. 透過水滴上方的凸透鏡模擬顯微鏡的目鏡會看到箭頭更大的像,通過目鏡成的是虛像,投影儀成像是實像,故D錯誤。故選B16B【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詳解】A.夏天,南京室外溫度約為30℃,故A不符合實際;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B符合實際;C. 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所用時間約1s,故C錯誤;D. 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成年人鞋子的長度略大于20cm,在25cm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17B【詳解】井之所以大風前在我家院里,而大風后,之所以看到會被吹到籬笆外去,井相對于籬笆來說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說明說這句話和相信這句話的人是以籬笆為參照物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8B【詳解】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時間行走后一半路程的時間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9C【詳解】AB.在1~3s內,甲的st圖象是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此段時間內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此段時間內甲的速度為零,因此甲在0~5s內并不是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在0~1s內甲通過的路程始終大于乙通過的路程,說明甲的速度比乙速度大,在1~2s內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到t2s時甲、乙圖線相交,說明此時甲、乙兩物體相遇,即乙物體追上甲物體,故C正確;D.由圖可知在5s內乙物體通過的路程大于甲物體通過的路程,由可知乙物體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物體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20D【詳解】物理課本一張紙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測1物理課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課本紙的張數(shù),故甲采用的方法叫累積法;由于乒乓球直徑的長度端點位置不易確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測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移到刻度尺上,故乙采用的方法是卡測法;銅絲直徑很小,無法直接測量,把銅絲緊密的繞在鉛筆上,用刻度尺測量出銅線圈的總長度,數(shù)一下銅絲一共的匝數(shù),然后計算銅絲的直徑,故丙采用的方法叫累積法;海底深度無法直接測量,但可以利用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時間,由s=vt/2計算得出,故丁采用的方法叫轉換法,綜上所述只有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選D21     -22     3.30     337.5【詳解】[1]由圖得,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shù)為0℃以下,示數(shù)為-22℃。[2]由圖得,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物體的左端放在刻度尺5.00cm處,右端放在刻度尺8.30cm處,因此物體的長度為[3]由圖得,秒表的小表盤的分度值為0.5min,指針指在56之間,偏向6的位置,因此小表盤的讀數(shù)為5.5min,大表盤的分度值為0.1s,讀數(shù)為7.5s,所以秒表的讀數(shù)為22     10-7     70【詳解】[1][2]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是23     1051     1501【詳解】[1]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從背后的平面鏡中看左右相反,故時間為1051。[2]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于鏡面對稱,若從水平玻璃茶幾的臺板中看,上下會顛倒,故時間為1501。24     A     變大【詳解】[1][2]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具體應用,半透明薄紙相當于光屏,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觀察,半透明的薄紙應該放在圓筒的A端;當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時,光屏上的像將變大。25.向內縮【詳解】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由圖可知,像越來越小,說明像距變小,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知像距變小,物距變大,即照相機的鏡頭向內縮。26     75     1650     22【詳解】[1]小明通過大橋的路程動車速度[2]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3]可知,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需要的時間27.(1108km/h;(2154;(3150【詳解】解:(1)由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可知,D5538次動車17?35由南通出發(fā),20?10到達南京,運行的時間為2h35min,列車從南通到南京的路程為279km。由可知,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2))由列車的運行時刻表可知,D5538次動車18?42由泰州出發(fā),19?00到達江都,運行的時間為18min,即0.3h,列車由泰州開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為120km/h,由可知,泰州開往江都段的路程則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數(shù)應為3)由題意可知,列車全部在橋上時需要通過的路程則列車全部在大橋上的時間答:(1)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8km/h2)若列車由泰州開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為120km/h,則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數(shù)應為154千米;3)列車全部在大橋上的時間為150秒。28【詳解】先過入射點畫出法線,再在法線左側的水中根據(jù)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29【詳解】畫出關于水面的對稱點C,即為樹上的野果的像位置;連接A C,與水面交于點O,連接CO即為入射光線,OA為反射光線;又因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C'以及人眼看到小魚嘴巴B'重合,說明野果和小魚處光線的入射點都在O點,連接 BO即為入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剛好看到水中小魚(虛像)正在吃水中樹上的野果(虛像),如下圖30         放大     幻燈機     70.0     靠近         近視眼鏡【詳解】(1[1]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即像距為L時,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時再將這個凸透鏡與紙之間距離稍微增大,若光斑變大,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光斑,故可能2[2][3]由圖知,物距像距滿足:,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據(jù)此制成了幻燈機。[4]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線處,此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移動到70cm刻線處。3[5][6]若將蠟燭稍遠離凸透鏡,物距增大,像距會減小,所以光屏應該向左移動。[7]若不移動光屏,根據(jù)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則可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再放上一個焦距合適的凹透鏡近視眼鏡,延緩了對光線會聚,也可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相關試卷

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物理試題,共27頁。

2022-2023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1):

這是一份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1),共6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