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 1.6 MB
    • 2022-12-05 10:05
    • 191
    • 0
    • 首發(fā)最新試卷真題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第1頁
    1/24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第2頁
    2/24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第3頁
    3/24
    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讀我國行政區(qū)劃圖(圖),回答1~4題。
    1.在學習“中國的疆域”時,貝貝對中國地理位置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國領土跨寒、溫、熱三帶
    B.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C.我國全部位于低緯度地區(qū)
    D.我國地跨南北半球
    2.讀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及鄰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的簡稱是藏B.②省的行政中心是濟南
    C.③是東海海域D.④是陸上鄰國蒙古
    3.電視劇《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國最早“迎來日出”的地區(qū)與最遲“送走晚霞”的地點是( )
    ①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②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④曾母暗沙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4.同時瀕臨黃海和渤海的省是( )
    A.遼寧,黑龍江B.山東,浙江
    C.內(nèi)蒙古,黑龍江D.遼寧,山東
    讀我國部分地形區(qū)分布及人口地理界線圖(圖),完成5~7題。
    5.甲乙線是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該線是( )
    A.漠河﹣﹣騰沖線B.黑河﹣﹣騰沖線
    C.黑河﹣﹣昆明線D.漠河﹣﹣昆明線
    6.圖中A地的的地形區(qū)是( )
    A.華北平原B.東北平原
    C.山東丘陵D.長江中下游平原
    7.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 )
    A.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
    B.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緩慢
    C.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快
    D.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慢
    讀“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圖”(圖),完成8~10題。
    8.圖中不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的省級行政區(qū)是( )
    A.①B.①②C.④D.①②③④
    9.圖中行政區(qū)簡稱及河流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①﹣云﹣瀾滄江B.②﹣粵﹣閩江
    C.③﹣鄂﹣黃河D.④﹣黑﹣黑龍江
    10.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如圖信息搭配正確的是( )
    A.①—維吾爾族—過潑水節(jié)B.②—傣族—跳孔雀舞
    C.③—蒙古族—過雪頓節(jié)D.④—藏族—喜歡跳蹺蹺板
    讀我國沿106°E地形剖面圖(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甲、乙地形區(qū)分別是( )
    A.內(nèi)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D.云貴高原、四川盆地
    12.關于秦嶺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秦嶺以北地區(qū)降水量大于800mm
    B.秦嶺以南河流結冰期長
    C.秦嶺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D.秦嶺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13.(1分)下列關于我國降水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B.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
    C.全國各地年降水量一般差異不大
    D.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14.(1分)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在中國區(qū)域上位于我國的( )
    A.中溫帶、濕潤區(qū)B.亞熱帶、濕潤區(qū)
    C.暖溫帶、半濕潤區(qū)D.暖溫帶、濕潤區(qū)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座談會”上提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讀長江流域略圖(圖),完成15~17題。
    15.《長江之歌》里有句歌詞:“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別指的是( )
    A.巴顏喀拉山,東海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顏喀拉山,渤海D.唐古拉山,東海
    16.有關長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段河運便利
    B.乙段水土流失嚴重
    C.丙段易形成凌汛
    D.宜昌、湖口將長江劃分為上、中、下游
    17.下列說法與習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相符的是( )
    A.退耕還湖,提高流域內(nèi)湖泊調(diào)蓄能力
    B.上中游地區(qū)退耕還林還草,搞好水土保持
    C.中下游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和淡水養(yǎng)殖業(yè)
    D.沿江地帶大力發(fā)展重化工業(yè)
    讀我國7月季風示意圖(圖)完成18~20題。
    18.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①和②,它們分別是( )
    A.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B.東北季風和東南季風
    C.東北季風和西北季風D.西北季風和西南季風
    19.關于夏季風②的正確說法( )
    A.來自北冰洋,寒冷干燥B.來自太平洋,溫暖濕潤
    C.來自大西洋,寒冷干燥D.來自印度洋,溫暖濕潤
    20.夏季風勢力強且向北挺進快的年份,我國往往出現(xiàn)( )
    A.南澇北旱B.南旱北澇C.南北皆澇D.南北皆旱
    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完成21~24題。
    21.非洲東臨的大洋是( )
    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22.非洲沒有位于( )
    A.熱帶B.北溫帶C.南溫帶D.寒帶
    23.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
    C.地中海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24.圖中①地區(qū)氣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炎熱干燥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6分)
    25.(7分)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農(nóng)業(yè)發(fā)達。
    材料二:亞馬孫河流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產(chǎn)生的氧占地球總氧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
    材料三:如圖為法國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分布示意圖(圖1);如圖為巴西部分農(nóng)產(chǎn)品分布示意圖(圖2)。
    (1)從緯度位置看,法國位于五帶中的 ,巴西主要位于五帶中的 。
    (2)法國的人種以 人種為主,法國所在的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 (填“稠密”或“稀疏”),發(fā)達國家集中。巴西A區(qū)域人口稀疏,原因是 。
    (3)某巴西旅游團去法國旅游,在南部沿海地區(qū)可參觀 種植園,在北部能看到的旅游景觀是 (填字母序號)。
    A.羅馬古斗獸場
    B.倫敦大本鐘
    C.巴黎埃菲爾鐵塔
    D.華沙肖邦雕像
    26.(7分)我國“318國道”東起上海,西到西藏樟木鎮(zhèn),全長5476千米,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大致沿北緯30度緯線,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318國道東部起點所在省區(qū)的簡稱是 。
    (2)由圖可知,318國道跨越了我國地勢的一、二、三級階梯,穿過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中的兩大山脈——B 、D (填山脈名稱)。
    (3)318國道自東向西依次經(jīng)過了A 、C 、E (填地形區(qū)名稱)等多個地形區(qū),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多種地貌,沿途風景綺麗壯觀,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
    (4)“驢友”們沿318國道旅行途中,發(fā)現(xiàn)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原因是我國地勢 。
    27.(6分)“穿衣”是氣候在人們生活中刻上的印記。如圖為中國天氣網(wǎng)發(fā)布的“秋褲預警地圖”。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秋褲分割線”大致與我國1月 ℃等溫線相吻合,即大致經(jīng)過 一線(地理分界線);此線還與我國 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敗。
    (2)圖中“秋褲分布”反映出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影響“秋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3)與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甲盆地卻“不帶走一條秋褲”,主要是受 因素影響。
    28.(6分)讀“黃河流域略圖”(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 ,它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平原,②是 平原。
    (3)與長江相比,黃河下游流域面積較小,試簡析其原因。
    (4)近年來,黃河水正在變清,列舉其治理的具體措施。(至少答2條)
    2022-2023學年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八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讀我國行政區(qū)劃圖(圖),回答1~4題。
    1.在學習“中國的疆域”時,貝貝對中國地理位置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國領土跨寒、溫、熱三帶
    B.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C.我國全部位于低緯度地區(qū)
    D.我國地跨南北半球
    【分析】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陸兼?zhèn)涞膰?;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shù)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解答】解: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shù)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故AC錯誤。
    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陸兼?zhèn)涞膰遥蔅正確。
    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我國位于北半球;故D錯誤。依據(jù)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2.讀中國的行政區(qū)劃及鄰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的簡稱是藏B.②省的行政中心是濟南
    C.③是東海海域D.④是陸上鄰國蒙古
    【分析】我國行政區(qū)劃基本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目前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圖中①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②是山東省,行政中心是濟南;③是我國的南海;④是陸上鄰國俄羅斯。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省區(qū)、臨海、鄰國等,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3.電視劇《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國最早“迎來日出”的地區(qū)與最遲“送走晚霞”的地點是( )
    ①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②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④曾母暗沙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分析】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是: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爾高原,73°E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附近。
    【解答】解:我國最早“迎來日出”的地區(qū)是中國的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遲“送走晚霞”的地點是中國的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領土的四至點,理解答題即可。
    4.同時瀕臨黃海和渤海的省是( )
    A.遼寧,黑龍江B.山東,浙江
    C.內(nèi)蒙古,黑龍江D.遼寧,山東
    【分析】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我國沿海省級行政區(qū)一共是14個。
    【解答】解:我國臨海的省區(qū)有14個,自北向南依次為: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臺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其中,既臨渤海,又臨黃海的省級行政單位是山東省、遼寧省。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省區(qū)位置及臨海,結合相關地圖解答即可。
    讀我國部分地形區(qū)分布及人口地理界線圖(圖),完成5~7題。
    5.甲乙線是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該線是( )
    A.漠河﹣﹣騰沖線B.黑河﹣﹣騰沖線
    C.黑河﹣﹣昆明線D.漠河﹣﹣昆明線
    【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是黑河﹣﹣騰沖線。
    【解答】解: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以黑龍江的甲黑河至云南省的乙騰沖一線為界,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疏。
    故選:B。
    【點評】此題屬于基礎題目,要重點識記。
    6.圖中A地的的地形區(qū)是( )
    A.華北平原B.東北平原
    C.山東丘陵D.長江中下游平原
    【分析】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據(jù)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圖中A指的是華北平原,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地形區(qū)的位置,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教材中我國地形分布圖解答,牢記即可。
    7.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 )
    A.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
    B.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緩慢
    C.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快
    D.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慢
    【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根據(jù)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總人口為13.7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解答】解:20世紀自70年代初期我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大約少生了約4億人,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漸下降。特別是近十年來,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增長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達1000多萬,在今后一段較長的時期內(nèi),人口總量還將持續(xù)增長。
    故選:A。
    【點評】考查我國的人口特點,要理解記憶.
    讀“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qū)輪廓圖”(圖),完成8~10題。
    8.圖中不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的省級行政區(qū)是( )
    A.①B.①②C.④D.①②③④
    【分析】讀圖可得,①是云南省,②是廣東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龍江省。
    【解答】解:南方地區(qū)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圖中的④不位于南方地區(qū),該省區(qū)位于北方地區(qū)。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區(qū)的位置,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我國不同省區(qū)的輪廓。
    9.圖中行政區(qū)簡稱及河流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①﹣云﹣瀾滄江B.②﹣粵﹣閩江
    C.③﹣鄂﹣黃河D.④﹣黑﹣黑龍江
    【分析】我國有眾多的河流,不同河流的位置不同。據(jù)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讀圖可得,①是云南省,流經(jīng)該省區(qū)的河流是長江;②是廣東省,簡稱是粵,流經(jīng)該省區(qū)的河流是珠江;③是湖北省的長江,該省區(qū)的簡稱是鄂;④是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該省區(qū)的簡稱是黑。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省區(qū)的河流及不同省區(qū)的簡稱,讀圖解答即可。
    10.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如圖信息搭配正確的是( )
    A.①—維吾爾族—過潑水節(jié)B.②—傣族—跳孔雀舞
    C.③—蒙古族—過雪頓節(jié)D.④—藏族—喜歡跳蹺蹺板
    【分析】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風俗習慣,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我們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鞏固和發(fā)展民族團結。
    【解答】解:A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是維吾爾族,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節(jié)日;B為云南省,簡稱云或滇,圖示為傣族的孔雀舞,傣族吃竹筒飯;C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簡稱內(nèi)蒙古,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蒙古族,參加那達慕大會,騎馬、摔跤;D為吉林省,簡稱吉,冬季漫長寒冷,喜歡跳蹺蹺板。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情及民族分布等,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我國不同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牢記即可。
    讀我國沿106°E地形剖面圖(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甲、乙地形區(qū)分別是( )
    A.內(nèi)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D.云貴高原、四川盆地
    【分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我國地形的特征: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脈縱橫,具有定向排列。
    【解答】解:讀圖可得,圖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其分界線山脈是秦嶺。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地形區(qū)的分布,熟記中國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概況即可。
    12.關于秦嶺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秦嶺以北地區(qū)降水量大于800mm
    B.秦嶺以南河流結冰期長
    C.秦嶺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D.秦嶺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
    【分析】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理區(qū)域和地理界線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區(qū)域體現(xiàn)了區(qū)域內(nèi)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qū)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huán)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解答】解:秦嶺以北地區(qū)降水量較小,秦嶺以北地區(qū)降水量小于800mm;秦嶺以南河流無結冰期;秦嶺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原因,要分析理解解答。
    13.(1分)下列關于我國降水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B.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
    C.全國各地年降水量一般差異不大
    D.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分析】我國的降水地區(qū)差異大,東南沿海地區(qū)降水量較大,較為濕潤,而越往西北內(nèi)陸,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漸加重.從降水的時間分配來看,也很不均勻.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我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每4月開始,雨帶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因而,我國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長。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故選:C。
    【點評】考查我國的降水特點,要理解記憶.
    14.(1分)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在中國區(qū)域上位于我國的( )
    A.中溫帶、濕潤區(qū)B.亞熱帶、濕潤區(qū)
    C.暖溫帶、半濕潤區(qū)D.暖溫帶、濕潤區(qū)
    【分析】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指標是活動積溫,自北向南習慣上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五個溫度帶,青藏高原屬于以高寒為特征的高原氣候區(qū)。一個地區(qū)氣候的干濕程度,與當?shù)氐慕邓亢驼舭l(fā)量有關。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氣候濕潤;反之,氣候干旱。根據(jù)氣候的干濕程度,可將中國劃分為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四類干濕地區(qū)。
    【解答】解:江西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外,大部分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光照率足;秦嶺—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東的廣大地區(qū),還包括東北山地和青藏高原東南部,是我國濕潤區(qū);江西省景德鎮(zhèn)位于中國干濕地區(qū)劃分的濕潤地區(qū),位于亞熱帶。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溫度帶以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牢記即可。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座談會”上提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讀長江流域略圖(圖),完成15~17題。
    15.《長江之歌》里有句歌詞:“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边@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別指的是( )
    A.巴顏喀拉山,東海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顏喀拉山,渤海D.唐古拉山,東海
    【分析】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jīng)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單位,最終在上海市注入東海.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年徑流量約10 000億米3,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是中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解答】解: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經(jīng)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單位,最終注入東海。根據(jù)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長江的發(fā)源地山脈及注入海洋,屬于基礎題.
    16.有關長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段河運便利
    B.乙段水土流失嚴重
    C.丙段易形成凌汛
    D.宜昌、湖口將長江劃分為上、中、下游
    【分析】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解答】解:讀圖可知,甲段落差大,水流急,不適宜河運;乙段水土流失不嚴重;長江沒有結冰期,沒有凌汛;宜昌、湖口將長江劃分為上、中、下游。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長江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7.下列說法與習主席提出的要求不相符的是( )
    A.退耕還湖,提高流域內(nèi)湖泊調(diào)蓄能力
    B.上中游地區(qū)退耕還林還草,搞好水土保持
    C.中下游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和淡水養(yǎng)殖業(yè)
    D.沿江地帶大力發(fā)展重化工業(yè)
    【分析】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qū),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解答】解: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座談會”上提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因此,我們要退耕還湖,提高流域內(nèi)湖泊調(diào)蓄能力,上中游地區(qū)退耕還林還草,搞好水土保持,中下游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和淡水養(yǎng)殖業(yè)。而沿江地帶大力發(fā)展重化工業(yè)會污染長江水。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長江的合理開發(fā),要分析理解解答。
    讀我國7月季風示意圖(圖)完成18~20題。
    18.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是①和②,它們分別是( )
    A.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B.東北季風和東南季風
    C.東北季風和西北季風D.西北季風和西南季風
    【分析】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雖然氣候類型多樣,但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區(qū)域(指能受到夏季風影響的區(qū)域)最為遼闊。
    【解答】解:在我國季風區(qū)內(nèi),冬、夏風向有規(guī)律地更替著。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圖2中①是東南季風,②是西南季風,中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nèi)部的偏北風(圖1中①是西北風,②是東北風),正是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變化,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jié)變化。
    故選:A。
    【點評】考查季風對我國氣候的影響,要理解記憶。
    19.關于夏季風②的正確說法( )
    A.來自北冰洋,寒冷干燥B.來自太平洋,溫暖濕潤
    C.來自大西洋,寒冷干燥D.來自印度洋,溫暖濕潤
    【分析】中國地處世界面積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離印度洋也較近,由于海陸性質差異顯著,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將我國劃分為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此線以東是季風區(qū),以西是非季風區(qū)。在季風區(qū)內(nèi),冬、夏風向有規(guī)律地更替。夏季盛行來自海洋溫暖濕潤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歐大陸內(nèi)部寒冷干燥的偏北風。
    【解答】解:夏季風是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氣流溫暖濕潤。讀圖可知,夏季風②來自印度洋,溫暖濕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季風氣候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20.夏季風勢力強且向北挺進快的年份,我國往往出現(xiàn)( )
    A.南澇北旱B.南旱北澇C.南北皆澇D.南北皆旱
    【分析】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解答】解:夏季風的進退影響到中國大陸東部雨帶的推移。夏季風的不穩(wěn)定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夏季風弱,雨帶如果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會導致“南澇北旱”;如果夏季風強,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xiàn)“北澇南旱”的局面。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夏季風的特點,理解解答即可。
    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完成21~24題。
    21.非洲東臨的大洋是( )
    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
    【分析】非洲位于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分布特點為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
    【解答】解:讀圖可知,非洲位于東半球,地跨南北半球;非洲東印度洋,西臨大西洋,非洲是世界上海岸線最平直的大洲。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非洲的海陸分布,結合圖示記憶解答此題。
    22.非洲沒有位于( )
    A.熱帶B.北溫帶C.南溫帶D.寒帶
    【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qū),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非洲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非洲著名的大河有尼羅河和剛果河等。
    【解答】解:由圖可以看出,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有“熱帶大陸”稱號,南北溫帶的范圍很小,沒有寒帶范圍。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非洲的地理位置,理解回答即可。
    23.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
    C.地中海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
    【分析】非洲3/4的面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候普遍暖熱,因而被稱為“熱帶大陸”。
    【解答】解:非洲氣候類型呈帶狀分布,以赤道為軸,南北大致對稱。從赤道往南、北兩側,依次出現(xiàn)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高山高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從北、東、南三面圍著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在各大洲同類氣候區(qū)中,其分布面積最廣。
    故選:A。
    【點評】考查非洲的氣候分布特點,要理解記憶。
    24.圖中①地區(qū)氣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溫多雨
    B.全年炎熱干燥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析】圖中的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以此分析來解答此題。
    【解答】解:結合氣候資料圖以及地理位置來看,①屬于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故選:C。
    【點評】考查部分氣候的分布以及特點,結合圖中①地海陸位置判斷出氣候類型是答題的基礎。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6分)
    25.(7分)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農(nóng)業(yè)發(fā)達。
    材料二:亞馬孫河流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產(chǎn)生的氧占地球總氧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
    材料三:如圖為法國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分布示意圖(圖1);如圖為巴西部分農(nóng)產(chǎn)品分布示意圖(圖2)。
    (1)從緯度位置看,法國位于五帶中的 北溫帶 ,巴西主要位于五帶中的 熱帶 。
    (2)法國的人種以 白色 人種為主,法國所在的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 稠密 (填“稠密”或“稀疏”),發(fā)達國家集中。巴西A區(qū)域人口稀疏,原因是 該地區(qū)氣候過于濕熱 。
    (3)某巴西旅游團去法國旅游,在南部沿海地區(qū)可參觀 葡萄 種植園,在北部能看到的旅游景觀是 C (填字母序號)。
    A.羅馬古斗獸場
    B.倫敦大本鐘
    C.巴黎埃菲爾鐵塔
    D.華沙肖邦雕像
    【分析】(1)法國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巴西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
    (2)法國的人種以白色人種為主,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發(fā)達國家集中。亞馬孫平原地區(qū)氣候過于濕熱。
    (3)法國南部是葡萄種植園分布地區(qū);巴黎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
    【解答】解:(1)從緯度位置看,法國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巴西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巴西主要位于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2)法國的人種以白色人種為主,法國所在的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發(fā)達國家集中。巴西A區(qū)域人口稀疏,原因是:該地區(qū)位于亞馬孫平原地區(qū),氣候過于濕熱。
    (3)法國南部沿海地區(qū)屬于地中海氣候,該地是法國葡萄種植園分布地區(qū);羅馬古斗獸場位于意大利,倫敦大本鐘位于英國;巴黎埃菲爾鐵塔位于法國;華沙肖邦雕像位于波蘭。
    故答案為:(1)北溫帶;熱帶;(2)白色;稠密;該地區(qū)氣候過于濕熱;(3)葡萄;C。
    【點評】本題考查法國和巴西的相關知識點,此題知識點較多,綜合性強,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26.(7分)我國“318國道”東起上海,西到西藏樟木鎮(zhèn),全長5476千米,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大致沿北緯30度緯線,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318國道東部起點所在省區(qū)的簡稱是 滬或申 。
    (2)由圖可知,318國道跨越了我國地勢的一、二、三級階梯,穿過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中的兩大山脈——B 巫山 、D 橫斷山脈 (填山脈名稱)。
    (3)318國道自東向西依次經(jīng)過了A 長江中下游平原 、C 四川盆地 、E 青藏高原 (填地形區(qū)名稱)等多個地形區(qū),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多種地貌,沿途風景綺麗壯觀,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
    (4)“驢友”們沿318國道旅行途中,發(fā)現(xiàn)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原因是我國地勢 西高東低 。
    【分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該地勢對我國氣候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我國內(nèi)陸,形成豐沛的降水;對河流的影響是使大部分河流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與內(nèi)地的聯(lián)系,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向低一級階梯的時候,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我國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和小興安嶺等;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脈為:最西的一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的一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的一列是臺灣山脈;南北走向的山脈主要是橫斷山脈。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據(jù)圖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318國道起點所在省區(qū)是上海市,上海市簡稱是滬或申。
    (2)由圖可知,318國道跨越了我國地勢的第一、二、三級階梯,穿過了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中的兩大山脈——巫山、橫斷山脈,其中巫山位于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上。
    (3)318國道自東向西依次經(jīng)過了A長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E青藏高原等多個地形區(qū),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等多種地貌,沿途風景綺麗壯觀,被譽為“中國的景觀大道”,其中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是巫山。
    (4)“驢友”們沿318國道旅行途中,發(fā)現(xiàn)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原因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故答案為:(1)滬或申;(2)巫山;橫斷山脈;(3)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4)西高東低。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地勢特點及我國不同地形區(qū)的分布等,結合所學知識點讀圖解答即可。
    27.(6分)“穿衣”是氣候在人們生活中刻上的印記。如圖為中國天氣網(wǎng)發(fā)布的“秋褲預警地圖”。請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秋褲分割線”大致與我國1月 0 ℃等溫線相吻合,即大致經(jīng)過 秦嶺—淮河 一線(地理分界線);此線還與我國 800 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敗。
    (2)圖中“秋褲分布”反映出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 ;影響“秋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緯度因素 。
    (3)與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甲盆地卻“不帶走一條秋褲”,主要是受 地形 因素影響。
    【分析】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解答】解:(1)讀圖可知,圖中“秋褲分割線”大致與我國1月0℃等溫線相吻合,即大致經(jīng)過秦嶺—淮河一線;此線還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體一致。
    (2)圖中“秋褲分布”反映出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影響“秋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
    (3)與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甲盆地卻“不帶走一條秋褲”,主要是山脈阻擋了冬季風。
    故答案為:
    (1)0;秦嶺—淮河;800;
    (2)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緯度因素;
    (3)地形。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及影響因素,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圖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學知識點讀圖理解答題。
    28.(6分)讀“黃河流域略圖”(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 西北—東南 ,它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 河套 平原,②是 寧夏 平原。
    (3)與長江相比,黃河下游流域面積較小,試簡析其原因。
    (4)近年來,黃河水正在變清,列舉其治理的具體措施。(至少答2條)
    【分析】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1)讀圖可知,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西北—東南,它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面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寧夏平原。
    (3)與長江相比,黃河下游流域面積較小,其原因是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河流難以注入,所以黃河下游支流很少,導致流域面積狹小。
    (4)近年來,黃河中游地區(qū)河水正在變清,其治理的具體措施有:①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②合理安排生產(chǎn)活動。
    故答案為:
    (1)西北—東南;
    (2)河套;寧夏;
    (3)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河流難以注入,所以黃河下游支流很少,導致流域面積狹??;
    (4)近年來,黃河中游地區(qū)河水正在變清,其治理的具體措施有:①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②合理安排生產(chǎn)活動。
    【點評】本題考查黃河水系圖的相關知識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黃河不同河段的特點、治理黃河的措施及黃河的源流概況,牢記即可。

    相關試卷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0-2021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6頁。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2020-2021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