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牢記“一個實驗現(xiàn)象”光電效應現(xiàn)象.2.抓住“兩看”和“兩想”(1)看到“遏止電壓”,想到“與光電子最大初動能的關系:Ekm=eUc”.(2)看到“逸出功”,想到“與極限頻率的關系W0=hν0”.3.明確“一個易錯易混點”能級躍遷時吸收光子的能量和吸收實物粒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命題角度一 光電效應規(guī)律的應用【例1】 光電管是一種利用光照射產(chǎn)生電流的裝置,當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屬板上時,可能形成光電流.表中給出了6次實驗的結果.
由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論斷中不正確的是( )A.兩組實驗采用了不同頻率的入射光B.兩組實驗所用的金屬板材質(zhì)不同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為5.0 eV,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動能為1.9 eV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為5.0 eV,相對光強越強,光電流越大
解析 光子的能量E=hν,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頻率不同,A正確;由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hν=W0+Ek,可求出兩組實驗的逸出功W0均為3.1 eV,故兩組實驗所用的金屬板材質(zhì)相同,B錯誤;由hν=W0+Ek,W0=3.1 eV;當hν=5.0 eV時,Ek=1.9 eV,C正確;光強越強,單位時間內(nèi)射出的光子數(shù)越多,單位時間內(nèi)逸出的光電子數(shù)越多,形成的光電流越大,D正確.答案 B
命題角度二 氫原子能級躍遷【例2】 氫原子能級示意圖如圖1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為可見光.要使處于基態(tài)(n=1)的氫原子被激發(fā)后可輻射出可見光光子,最少應給氫原子提供的能量為( )
eV eV eV解析 因為可見光光子的能量范圍是1.63 eV~3.10 eV,所以氫原子至少要被激發(fā)到n=3能級,要給氫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為E=(-1.51+13.60) eV=12.09 eV,即選項A正確.答案 A
命題角度三 光電效應和氫原子能級躍遷的綜合問題【例3】 如圖2為氫原子能級圖.現(xiàn)有一群處于n=4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用這些氫原子輻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為2.13 eV的某金屬,已知電子的電荷量為1.6×10-19 C,則( )
A.這些氫原子能輻射出三種不同頻率的光子B.這些氫原子輻射出光子后,電子的總能量保持不變C.這些氫原子輻射出的所有光都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D.該金屬逸出的所有光電子中,初動能的最大值為1.7×10-18 J
1.(多選)大量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在某種單色光的照射下,只能輻射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其中兩種光子頻率為ν1、ν2,且ν1<ν2,普朗克常量為h.則( )A.該單色光的能量可能為hν2B.該單色光的能量可能為h(ν2-ν1)C.第三種光子的頻率可能為ν1+ν2D.第三種光子的頻率一定為ν1-ν2
解析 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在某單色光照射下,只能發(fā)出三種頻率的光,知處于第3能級.因為ν1、ν2為其中的兩種光子,所以ν2可能頻率最大,故該單色光的能量可能為hν2,故A項正確,B項錯誤;若第三種光子頻率最大,則根據(jù)玻爾理論,hν3=E3-E1,E3-E2=hν1,E2-E1=hν2,可見ν3=ν2+ν1,故C項正確,D項錯誤.答案 AC
2.(多選)如圖3是某金屬在光的照射下產(chǎn)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 )
3.某實驗小組用圖4甲所示的電路研究a、b兩種單色光的光電效應規(guī)律,通過實驗得到的光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則( )
圖4A.a、b兩種光的頻率νa<νbB.金屬K對a、b兩種光的逸出功Wa>W(wǎng)bC.a、b兩種光照射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a=EkbD.a、b兩種光對應的遏止電壓Ua>Ub
解析 由光電效應方程Ekm=hν-W0和題圖可得b光照射光電管時遏止電壓大,其頻率大,即νa<νb,故A項正確;金屬的逸出功由金屬本身決定,與光的頻率無關,故B項錯誤;由題圖可得b光照射光電管時遏止電壓大,其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大,故C、D項錯誤.答案 A
4.掌握核反應方程遵守的規(guī)律質(zhì)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5.明白核反應過程是不可逆的核反應方程只能用箭頭連接并表示反應方向,不能用等號連接.6.明確“兩個易錯易混點”(1)半衰期是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單個原子核無意義.(2)γ射線是伴隨著α衰變和β衰變而產(chǎn)生的能量形式.
命題角度一 原子核的衰變與半衰期
命題角度二 核反應方程
命題角度三 核能的計算
解析 因電子的質(zhì)量遠小于質(zhì)子的質(zhì)量,計算中可忽略不計.質(zhì)量虧損Δm=4mp-mα,由質(zhì)能方程得,ΔE=Δmc2=(4×1.007 8-4.002 6)×931 MeV≈26.6 MeV,選項C正確.答案 C
核能的計算方法(1)根據(jù)ΔE=Δmc2計算時,Δm的單位是“kg”,c的單位是“m/s”,ΔE的單位是“J”.(2)根據(jù)ΔE=Δm×931.5 MeV計算時,Δm的單位是“u”,ΔE的單位是“MeV”.(3)如果核反應時釋放的核能是以動能形式呈現(xiàn),則核反應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即為釋放的核能.
1.(多選)能源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發(fā)展核能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之一.下列釋放核能的反應方程,表述正確的有( )
2.2018年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 迎來驗收,目前已建設的3臺譜儀也將啟動首批實驗.有關中子的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h核發(fā)生一次α衰變,新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shù)減少了4B.一個氘核和一個氚核經(jīng)過核反應后生成氦核和中子是裂變反應C.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和中子D.中子和其他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析 α衰變的本質(zhì)是發(fā)生衰變的核中減少2個質(zhì)子和2個中子形成氦核,所以一次α衰變,新核與原來的核相比,中子數(shù)減少了2,故A項錯誤;裂變是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較輕的原子核的反應,而該反應是較輕的原子核的聚變反應,故B項錯誤;盧瑟福通過分析α粒子散射實驗結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查德威克通過α粒子轟擊鈹核獲得碳核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中子,故C項錯誤;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項正確.答案 D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專題課件 專題18+近代物理初步(全國通用),共4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幾乎是瞬時,最小值,逸出功W0,波粒二象,特征譜線,不連續(xù),Em-En,不連續(xù)的,能量值,激發(fā)態(tài)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碰撞與動量守恒 近代物理初步課件,共60頁。
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學史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hν-W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