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3唐山十縣一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及答案(九科)
2023唐山十縣一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2023唐山十縣一中聯(lián)盟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城市年太陽輻射總量最高的是,某次地震發(fā)生時,該地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87年,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fā)現(xiàn)大麥哲倫星云中的一顆超新星,非常明亮,命名為“1987A超新星”。圖1為1987A超新星、地球與太陽的位置示意。據(jù)此完成1~3題。
1.1987A超新星最可能是
A.星云B.恒星C.行星D.衛(wèi)星
2.以1987A超新星為中心的天體系統(tǒng)屬于
A.河外星系B.銀河系D.地月系C.太陽系
3.圖2為太陽系示意,M、N分別表示
A.火星、木星B.土星、海王星C.土星、火星D.金星、天王星
圖3為我國局部地區(qū)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示意,據(jù)此完成4~6題。
4.下列城市年太陽輻射總量最高的是
A.北京B.上海C.廣州D.昆明
5.圖示西部地區(qū)年等太陽輻射總量線分布密集,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海陸位置B.緯度C.植被D.地形
6.圖中數(shù)值最低的地區(qū),其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當?shù)?br>A.海拔較低,太陽輻射強B.深居內(nèi)陸,多晴天
C.緯度較低,日照時間長D.盆地地形,晴天少
圖4為地震波在地球內(nèi)部傳播速度和地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①~④表示地球內(nèi)部圈層)。據(jù)此完成7~9題。
7.關(guān)于圖中各圈層的描述中,最為合理的是
A.軟流層在③圈層的頂部B.莫霍面是①②圈層的分界
C.④圈層是外地核D.巖石圈由①和②圈層共同組成
8.對圖中M、N兩種地震波的解釋,合理的是
A.M是縱波,傳播速度較慢B.N是橫波,傳播速度較快
C.N波在固、液、氣三態(tài)中都能傳播D.M波只能在液態(tài)中傳播
9.某次地震發(fā)生時,該地震
A.只有一個震級和一個烈度B.破壞最嚴重的地方為震源
C.烈度的大小與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關(guān)D.烈度與震級大小成反比
圖5為地球圈層聯(lián)系示意。據(jù)此完成10~11題。
10.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層依次是
A.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B、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大氣圈D.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
11.乙圈層的主要特點是
A.主要由氣體組成B.主要由巖石組成
C.主要由生物組成D.以海洋為主體
圖6為某時期地質(zhì)年代示意。據(jù)此完成12~13題。
12.圖中甲、乙、丙代表的地質(zhì)年代依次是
A.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B.新生代、古生代、中生代
C.古生代、新生代、中生代D.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
13.根據(jù)各地質(zhì)時期發(fā)生的地質(zhì)事件,可知
A.甲時代50%以上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滅絕
B.乙時代形成現(xiàn)代地貌格局及海陸分布
C.乙時代歐亞和北美大陸的雛形基本形成
D.丙時代后期和乙時代是重要的造煤期
圖7為四種典型的地貌景觀。據(jù)此完成14~15題。
14.塑造甲乙丙丁地貌景觀的作用依次是
A.流水侵蝕、冰川侵蝕、海浪侵蝕、風力堆積
B.流水堆積、冰川堆積、海浪侵蝕、風力堆積
C.流水侵蝕、冰川堆積、海浪堆積、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冰川侵蝕、海浪堆積、風力侵蝕
15.丁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的地區(qū)是
A.東北地區(qū)B.西北地區(qū)C.東南地區(qū)D.西南地區(qū)
圖8為某河流地貌示意,圖9為該河流某處橫截面示意。據(jù)此完成16~17題。
16.圖8河流地貌的塑造,主要源于河流的
①侵蝕作用②搬運作用③堆積作用④溶蝕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7.圖9所示橫截面與圖8河流地貌對應(yīng)合理的是
A.T一甲一凹岸B.T一乙一凸岸
C.P一丁一凹岸D.P一丙一凸岸
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界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圖10)。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tǒng)班達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為8848.86米據(jù)此完成18~19題。
18.珠穆朗瑪峰山體為金字塔形尖峰,山脊呈刀刃狀,該形態(tài)的塑造主要依賴
A.流水的侵蝕作用B.冰川的堆積作用
C.風力的堆積作用D.冰川的侵蝕作用
19.在珠穆朗瑪峰周邊,常見的地貌景觀最可能包括
A.溶洞、喀斯特漏斗B.沙丘、風蝕雅丹
C.冰斗、冰川槽谷D.峽灣、海蝕平臺
圖11所示的我國祁連山西段某山間盆地邊緣,山坡、沖積扇和沖積平原的植被均為草原,其中沖積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蓋有沙和粉沙物質(zhì)。據(jù)此完成20~22題。
20.關(guān)于沖積扇堆積物中礫石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以沙礫為主,無分選性B.由流水搬運、堆積而成
C.以角礫為主,有分選性D.由流水侵蝕作用而成
21.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主要來源于沖積扇,其遷移過程主要依靠
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風力作用D.溶蝕作用
22.該地堆積物的顆粒從小到大依次為
A.黏土一粉沙一沙一沙礫B.粉沙一黏土一沙一沙碟
C.黏土一沙一粉沙一沙礫D.粉沙一沙一角礫一沙礫
圖12為我國南方地區(qū)某河谷割面示意。據(jù)此完成23~24題。
23.河漫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流水搬運作用C.流水溶蝕作用D.流水堆積作用
24.河流階地
A.由河流的堆積作用形成B.洪水期淹沒,枯水期出露
C.由河流的侵蝕作用形成D.對稱分布在河谷兩側(cè)
圖13為某地質(zhì)剖面略圖,據(jù)此完成25~27題。
25.圖中地層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動物在這一時期經(jīng)歷的演化過程是
A.爬行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B.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
C.海洋無脊椎動物一爬行動物→脊椎動物D.海洋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
27.恐龍繁盛的地質(zhì)年代,興盛的代表性植物是
A.蕨類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類植物
滑坡是大量山體物質(zhì)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動面整體滑動的現(xiàn)象(圖14)。據(jù)此完成28~30題。
28.滑坡多發(fā)的地區(qū)通常
①山高谷深,坡度陡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地表植被覆蓋率高④必須有人為的因素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29.滑坡與泥石流的共同點是
A.都是山谷中的洪流B.兩者的成因相同
C.都主要發(fā)生在山區(qū)D.都是暴雨引發(fā)的
30.滑坡造成的危害往往包括
①掩埋村莊②淤塞河道③引發(fā)火災④導致沙塵暴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太陽的外部結(jié)構(gòu)即太陽的外部大氣層依厚度、亮度從內(nèi)向外分為三層,各層的太陽活動對地球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圖15為太陽的外部結(jié)構(gòu)特征變化示意,圖16為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預報。
(1)太陽外部大氣層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層(填字母);平時我們用肉眼可以觀測到的太陽外部大氣層是__________層(填字母)。(4分)
(2)色球?qū)拥奶柣顒又饕獮開_________和__________,指出該層太陽活動對地球產(chǎn)生的影響。(8分)
(3)據(jù)圖可推斷第26個太陽活動高峰年是__________年前后。(2分)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于貴州省的龍里猴子溝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發(fā)育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景觀有大面積的草原與草原中的峽谷、溝谷、峰林、峰叢、堅井、天坑、注地等(圖17)。
(1)列舉圖中喀斯特地貌地下景觀。(4分)
(2)簡述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典型的主要自然條件。(4分)
(3)描述圖中峰叢的主要特點。(4分)
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海蝕柱多見于我國沿海地區(qū)。北戴河的鷹角石、青島的石老人尤為聞名,是當?shù)刂穆糜尉包c。圖18為某地理研學小組繪制的海蝕柱形成過程示意。
(1)將①②③④按海蝕柱的形成過程排序,并簡析海蝕柱的形成過程。(10分)
(2)有人認為我國沿海的海蝕柱未來會漸漸消失。你是否贊同該觀點?請表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4分)
唐山市十縣一中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地理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B 2. A 3. C 4. D 5. D 6. D 7. B 8. C 9. C 10. A
11. D 12. A 13. D 14. A 15. B 16. C 17. A 18. D 19. C 20. B
21.C 22. A 23. D 24.C 25. A 26.D 27.B 28.B 29.C 30.B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31.(14分)
(1)C A。(4分)
(2)日珥 耀斑。(順序可調(diào)換,4分)
影響:產(chǎn)生磁暴;影響短波通信(干擾電子設(shè)備);威脅宇航器的安全等。(任答兩點即可)(4分)
(3)2033。(2分)
32.(12分)
(1)溶洞;地下河;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任答兩例即可,4分)
(2)石灰?guī)r廣泛分布;氣候濕熱。(4分)
(3)基部相連;頂部為圓錐(或尖錐)狀;峰與峰之間多為馬鞍形。(任答兩點即可,4分)
33.(14分)
(1)順序:②③①④。(4分)
形成過程:巖石海岸受海浪侵蝕形成海蝕崖;(2分)突向海洋的海蝕崖,其崖底兩側(cè)的海蝕穴貫通后形成海蝕拱橋;(2分)海蝕拱橋進一步被侵蝕,頂板崩塌,外側(cè)形成脫離海岸的海蝕柱。(2分)
(2)贊同?,F(xiàn)有的海蝕柱不斷被侵蝕,未來可能會消失。(4分)
不贊同。隨著海浪的不斷侵蝕,海蝕崖不斷后退,新的海蝕柱會不斷形成。(4分)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解析版),文件包含地理試題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唐山十縣一中聯(lián)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PDF版含答案,共5頁。
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共4頁。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