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學習得體、貼切地說好比喻句。
2、在活動中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明確比喻句的基本結(jié)構(gòu),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3、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學會說好比喻句。
教學難點: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識,學會說好比喻句。
教學過程:
謎語導入
身體輕又輕,
空中來飛行,
有時像棉花,
有時像魚鱗。
同學們,很快就可以猜到是天上的白云,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把云比作棉花和魚鱗。我們稱這樣的句子為比喻句。
二、深入探究
1、葉圣陶爺爺曾經(jīng)寫了一首詩,小小的船,老師讀,學生認真聽邊聽邊思考這小小的傳說的是什么呢?原來葉圣陶爺爺把月亮比作了小船,在這個比喻句中把月亮比作小船。那么老師問問大家月亮和小船是同一種事物嗎?很顯然不是。恭喜你們發(fā)現(xiàn)了比喻句的第一個特點,用來比作比喻的兩種事物必須是不同種類的事物,有的小伙伴就不明白啦,既然不是同類事物,為什么放在一起作比較,那這個問題特別好,我們來看,你看月亮和船的形狀,你們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
2.這樣就構(gòu)成了比喻句的三要素本體,喻體比喻詞我們把被比的事物叫做本體,把拿來比的事物叫做喻體。把拿來聯(lián)系本體和喻體的詞叫做比喻詞。比喻詞除了像,還有好像猶如,仿佛等等。
3.考考你
(1)茫茫的草原像一張無邊無際的地毯。
解析:這句話中把茫茫的草原比作了無邊無際的地毯。草原和地毯不是同類事物,而且他們有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相似點。另外,我們還能找到比喻詞“像”,所以這句話是比喻句。
(2)小女孩兒長得真漂亮,像她的媽媽一樣。
解析:小女孩和媽媽都是人,屬于同類,所以她不是比喻句。看來,有比喻詞“像”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小結(jié)
(1)句中有本體、喻體、比喻詞三個部分。
(2)句中的本體、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種類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比喻關系
如果你還沒有掌握,沒關系,老師送給你一個小妙招。判斷比喻看仔細,別被“像”字所蒙蔽。定要本體比喻體同類事物不可比。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生活中不僅能辨別比喻句,還能將他們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去,令人賞心悅目。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教案設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時間,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絕句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課文412 寓言二則亡羊補牢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謎導入,揭示課題,精讀課文,深入文本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