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往屆試題,尋找命題規(guī)律
二、培養(yǎng)審題能力,快速準確入題
三、注意答題規(guī)范,避免低級丟分
四、掌握得分技巧,最大限度拿分
一體:高考評價體系=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立德樹人=高中生研究高考題、練習高考題、圍繞高考題進行復習,其實也是接受教育的過程.服務選拔=是為了給高等學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學挑選合適人才,試題必須有難度,將考生區(qū)分開來. 導向教學=“高考→教學的指揮棒”
“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必備知識:物理的基礎知識儲備關鍵能力:發(fā)現(xiàn)物理問題;建立物理模型;解決物理問題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難題解決能力=跨章節(jié)問題; 跨學科問題(物理與數(shù)學) 復雜過程問題 提取信息-建構模型-解決問題
回歸物理常規(guī)模型,常規(guī)模型經???變式考,發(fā)問開放,突出能力考查; 分章節(jié)深度考察主體知識;跨章節(jié)綜合知識涉及較少; 覆蓋大章節(jié),歸于小問題,不會面面俱到; 糾偏分省命題中的偏難題型;閱讀量過大問題;數(shù)學方法應用過量問題重點關注: 力學(牛頓運動-能量-動量三年大支柱) 電磁學(電場磁場的產生于描述;電場與磁場對電荷電流的作用;電磁感應) 非主干知識點到即可,其余在選考中體現(xiàn)
四翼: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本來這個問題也是講學生的能力要求;其實回答的是怎么考,怎么命題!
24.(13分) 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玩具車A和B,兩者用一輕質細橡皮筋相連,存橡皮筋上有一紅色標記R.在初始時橡皮筋處于拉直狀態(tài),A、B和R分別位于直角坐標系中的(0,2l) (0,-l,)和(0,0)點.已知A從靜止開始沿y軸正向做加速度太小為a的勻加速運動;B平行于x軸朝x軸正向勻速運動.在兩車此后運動的過程中,標記R在某時刻通過點(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求B運動速度的大小.
25 .(19分)如圖.兩條平行導軌所在平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間距為L.導軌上端接有一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導軌處于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導軌平面.在導軌上放置質量為m的金屬棒,棒可沿導軌下滑,且在下滑過程中保持與導軌垂直并良好接觸.已知金屬棒與導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忽略所有電阻.讓金屬棒從導軌上端由靜止開始下滑,求: (1)電容器極扳上積累的電荷量與金屬棒速度大小的關系: (2)金屬轉的速度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24. (12分)公路上行駛的兩汽車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前車突然停止時,后車司機可以采取剎車措施,使汽車在安全距離內停下而不會與前車相碰.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時間和汽車系統(tǒng)的反應時間之和為1s.當汽車在晴天干燥瀝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安全距離為120m,設雨天時汽車輪胎與瀝青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晴天時的2/5,若要求安全距離仍為120m,求汽車在雨天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
25. (20分)如圖,O、A、B為同一豎直平面內的三個點,OB沿豎直方向,?=60°,OB= OA.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動能自O點水平向右拋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恰好通過A點.使此小球帶電,電荷量為q(q>0),同時加一勻強電場,場強方向與△OAB所在平面平行.現(xiàn)從O點以同樣的初動能沿某一方向拋出此帶電小球,該小球通過了A點,到達A點時的動能是初動能的3倍;若該小球從O點以同樣的初動能沿另一方向拋出,恰好通過B點,且到達B點的動能為初動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求:(1)無電場時,小球到達A點時的動能與初動能的比值;(2)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
24.(12分) 如圖,一長為10cm的金屬棒ab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水平地懸掛在勻強磁場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0.1T,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彈簧上端固定,下端與金屬棒絕緣.金屬棒通過開關與一電動勢為12V的電池相連,電路總電阻為2Ω.已知開關斷開時兩彈簧的伸長量均為0.5cm;閉合開關,系統(tǒng)重新平衡后,兩彈簧的伸長 量與開關斷開時相比均改變 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10m/s2.判斷開關閉合后金 屬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 出金屬棒的質量.
25.(20分)一長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塊;在木板右方有一墻壁,木板右端與墻壁的距離為4.5m,如圖(a)所示. 時刻開始,小物塊與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運動,直至 時木板與墻壁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運動過程中小物塊始終未離開木板.已知碰撞后1s時間內小物塊的 圖線如圖(b)所示.木板的質量是小物塊質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 .求:(1)木板與地面間的 動摩擦因數(shù) 及小物 塊與木板間的動摩 擦因數(shù) ; (2)木板的最小長度; (3)木板右端離墻壁的最終距離.
24. (14分)如圖,兩固定的絕緣斜面傾角均為,上沿相連.兩細金屬棒ab(僅標出a端)和cd(僅標出c端)長度均為,質量分別為和;用兩根不可伸長的柔軟輕導線將它們連成閉合回路abdca,并通過固定在斜面上沿的兩光滑絕緣小定滑輪跨放在斜面上,使兩金屬棒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兩根導線剛好不在磁場中,回路電阻為,兩金屬棒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已知金屬棒勻速下滑.求(1) 作用在金屬棒上的安培力 的大小;(2) 金屬棒運動速度的大小.
“物理模型”的提煉+總結
一般步驟:情景→模型→物理規(guī)律→數(shù)學問題
1. 近幾年高考計算題給我們的啟示(注重模型化)
(1)重點知識重點考.主要集中在運動學、靜力學、動力學、電場、磁場和電磁感應.
(5)多注重滲透情境,注重聯(lián)系實際,以實例為題材.
(4)學生養(yǎng)成“一遍算對”的良好運算習慣.
(3)注重知識、方法、模型的整合和遷移.
(2)計算題考點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個人推測,以后在能量、天體運動、交流(遠距離輸電)等處命制計算題也完全可能.因此主干考點的計算題均要訓練,不能靠押題.
考查內容和范圍比較集中: 考查直線運動,也有結合牛頓運動定律(或動能定理)考查,考查電磁場(帶電粒子的運動)、萬有引力(雙星問題),物體平衡、臨界問題;滑雪、冰壺、短跑、剎車等模型注重物理與體育運動(生產、生活、科技等)的結合;物理過程較多(兩個以上的過程)、研究對象兩個.物體平衡(12、15、16)
計算題24命題特點及趨勢:
命題趨勢:   (1) 重視直線運動的追及、相遇問題,多過程的運動問題等. (2) 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結合(包括動量問題)問題仍是高考的重點. (3) 物體平衡(力學、靜電場情境) (4) 注意物理與生產、生活(體育等)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5)拋體運動(平拋)、圓周運動(包括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和天體運動)、斜面問題.
24.(12分)一質量為8.00×104 kg的太空飛船從其飛行軌道返回地面.飛船在離地面高度1.60×105 m處以7.5×103 m/s的速度進入大氣層,逐漸減慢至速度為100 m/s時下落到地面.取地面為重力勢能零點,在飛船下落過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視為常量,大小取為9.8 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1)分別求出該飛船著地前瞬間的機械能和它進入大氣層時的機械能;
(12分)一質量為8.00×104 kg的太空飛船從其飛行軌道返回地面.飛船在離地面高度1.60×105 m處以7.5×103 m/s的速度進入大氣層,逐漸減慢至速度為100 m/s時下落到地面.取地面為重力勢能零點,在飛船下落過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視為常量,大小取為9.8 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2)求飛船從離地面高度600 m處至著地前瞬間的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飛船在該處的速度大小是其進入大氣層時速度大小的2.0%.
點評:考查機械能概念、動能定理的應用,體現(xiàn)了基礎性的要求,照顧中低層次的考生答題
考查內容和范圍比較集中: 考查帶電粒子(微粒)在組合場、復合場中的運動問題,帶電粒子在磁場(有界磁場)中的運動問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力和運動、能量和動量綜合.利用數(shù)學工具(三角、幾何)知識解決平拋(類平拋)、圓周運動問題;情景復雜,過程多.
計算題25命題特點及趨勢(把握“基礎性” 向 “發(fā)展性”過渡):
命題趨勢:   (1) 重視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復合場中的受力和運動、能量、動量問題.尤其要注意電場、磁場的疊加、組合以及有界磁場問題;小球、物塊、質點多過程運動以彈簧、傳送帶、對滑木塊為情境綜合力和運動、功和能、動量的問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    (2)注重物理過程分析能力和數(shù)學中幾何知識,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多解、臨界問題. (3)規(guī)范作出粒子類平拋、圓周運動的軌跡.
計算題25命題特點及趨勢:
25、(20分)真空中存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的勻強電場,一帶電油滴在該電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0,在油滴處于位置A時,將電場強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變.持續(xù)一段時間t1后,又突然將電場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變;再持續(xù)同樣一段時間后,油滴運動到B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油滴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
運動學公式結合牛頓第二定律:
向上類豎直上拋t1過程:
25.(20分)真空中存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的勻強電場,一帶電油滴在該電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0,在油滴處于位置A時,將電場強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變.持續(xù)一段時間t1后,又突然將電場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變;再持續(xù)同樣一段時間后,油滴運動到B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2)求增大后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保證后來的電場強度比原來的大,試給出相應的t1和v0應滿足的條件.已知不存在電場時,油滴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兩點間距離的兩倍.
由A點向上勻加速t1過程:
(2)求增大后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保證后來的電場強度比原來的大,試給出相應的t1和v0應滿足的條件.已知不存在電場時,油滴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兩點間距離的兩倍.
向上類豎直上拋至B點過程:
不存在電場豎直上拋過程:
(2)求增大后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保證后來的電場強度比原來的大,試給出相應的t1和v0應滿足的條件.
情況1:B點在A點的上方
情況2:B點在A點的下方
情況1:B點在A點的下方
點評:雖然是電場、重力場的混合場模型,但是主要考查力學的動量定理、牛頓定律動力學、運動學綜合,敘題語言簡練,但是物理情景頗深,構建模型較難,拔高題.
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從知識結構及整體要求來看,課改前后高考物理考綱并無太大變化. 第二、概覽近幾年全國卷一和全國卷二,高考物理計算題知識考查主要以“力與運動”、“電磁學”為主. 第三、課改后高考物理計算題主要考查的三種“能力”的題型:運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情境分析能力.
(1)沒有確定的模式,壓軸題考點總在變.據(jù)此推測,以后在動量、天體運動、遠距離輸電等處命制計算題也完全可能. (2)多注重滲透情境,注重聯(lián)系實際. (3)24題處于中檔難度,25題中檔偏難,難度起點低,落點高,梯度明顯,考生容易將中低層次難度的分數(shù)拿住一部分.所以,那種遇到物理計算題就放棄的觀點實不足取的. (4)應用數(shù)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是考查熱點. 計算量偏大,數(shù)字運算能力要求較高,文字符號運算能力、幾何知識應用能力仍較高.特別是運用數(shù)學方法建模、推理有所加強.極值法、微元法等. (5)過程繁冗.多對象、多過程運動的動力學和功能關系分析.
33、(2)(10分)如圖,容積均為V的汽缸A、B下端有細管(容積可忽略)連通,閥門K2位于細管的中部,A、B的頂部各有一閥門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質量、體積均可忽略).初始時,三個閥門均打開,活塞在B的底部;關閉K2、K3,通過K1給汽缸充氣,使A中氣體的壓強達到大氣壓p0的3倍后關閉K1.已知室溫為27 ℃,汽缸導熱.(i)打開K2,求穩(wěn)定時活塞上方氣體的體積和壓強;
被活塞分開的B、A兩部分氣體都經歷等溫過程
考點: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
33、(2)(10分)如圖,容積均為V的汽缸A、B下端有細管(容積可忽略)連通,閥門K2位于細管的中部,A、B的頂部各有一閥門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質量、體積均可忽略).初始時,三個閥門均打開,活塞在B的底部;關閉K2、K3,通過K1給汽缸充氣,使A中氣體的壓強達到大氣壓p0的3倍后關閉K1.已知室溫為27 ℃,汽缸導熱.(iii)再緩慢加熱汽缸內氣體使其溫度升高20 ℃,求此時活塞下方氣體的壓強.
34、(2)(10分)如圖,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徑為R的半球體,O點為球心;下半部是半徑為R、高度2R的圓柱體,圓柱體底面鍍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軸OC的光線從半球面射入,該光線與OC之間的距離為0.6R.已知最后從半球面射出的光線恰好與入射光線平行(不考慮多次反射).求該玻璃的折射率.
根據(jù)光路的對稱性和光路可逆性知:從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線,將從圓柱體底面中心C點反射.
三個“更加”:更加注重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六種“能力”:培養(yǎng)提取信息(提出各類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處理信息(推測結果)的能力培養(yǎng)轉換信息(形成多種設想)的能力培養(yǎng)驗證信息(操作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應用信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信息(引申遷移,合理構建新體系)的能力
題型示例是高考題的影子,是高考題的方向,多加強研究
以核心素養(yǎng)立意為主的命題思路
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綜合能力4.應用數(shù)學能力 5.實驗能力
主干知識物體平衡物體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功和能(動量)電場、磁場電路電磁感應交流電
命題突出真實情景聯(lián)系實際、STSE ,特別是高科技成果.
三種重點運動形式:(1)勻變速直線運動 (2)平拋或類平拋運動 (3)圓周運動
全面思考,核心設問遞進設問,逐步開放
以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為目的以視角為方向以情境為手段以思維為核心
4.提高審題能力,規(guī)范作答,提高應試能力
審題能力: 實際就是閱讀能力,其本質是理解能力.具有良好的審題習慣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
1. 審題時在心理上要有足夠的信心.2. 閱讀題時不要圖快,要養(yǎng)成慢讀題,認真讀 題,快速做題的習慣.3.理解題意是解題的關鍵,把握命題意圖,找 準解題的切入點.通過閱讀、思考、分析等 思維過程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生動、清晰的物 理情境.審題過程是一種分析、加工的過程
理解題意是解題的關鍵(1) 認真審題首先注意選擇研究對象;(2) 搞清楚物理情境;(3) 在題干上標出關鍵字、詞(如緩慢,粗 糙,恰好);(4) 畫出情境圖(運動草圖、受力圖、運動圖 像、電路圖);(5) 提取有用信息,找出已知、未知(可在草 稿紙上寫出);
還要注意臨界狀態(tài)的分析、干擾因素的排除.要明白命題人設置的陷阱所在.
(6) 挖掘隱含條件(關鍵字詞),排除干擾因素; (7)分析各種條件,情境示意圖,明確狀態(tài)和過程,構建合理的模型,定性分析與定量計算相結合; (8)選擇物理規(guī)律以便列方程求解.
“會讀”:讀題時能從題中文字部分、圖表等找到有用的信息;“會記”:能夠記錄解題過程中的思維過程,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維軌跡;“會理解”:對概念的理解,不僅要掌握它的內涵,還要注意它的外延;“會分析”:包括受力分析、運動狀態(tài)分析、過程分析、相關物理間關系的關聯(lián)分析等“會推理”:要能夠根據(jù)已知的推知未知的,尤其對探索性問題更需要綜合分析與推理
一般解答大的綜合題須注意:1. 選擇研究對象用整體法和隔離法或微元法.2. 注意做出情景圖,如受力分析圖,運動過程圖, 電路圖等.3. 分清狀態(tài)和過程,狀態(tài)量和過程量,特別注意臨 界問題.注意細化過程.4. 特別注意力和運動、能量及守恒的觀點.5. 分解過程后用某些狀態(tài)量將過程聯(lián)系起來.6. 注意科學方法運用,特別是正交分解法、等效、 對稱法.7. 重視用圖像法處理問題,通過圖像獲取信息.8. 求解出答案后,檢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多 解的可能,或者是否漏解.
5. 教會學生用物理學思維方法來思考問題
體現(xiàn)學科思想方法是高考命題的原則.如:等效、類比、轉化、平衡、對稱、整體、隔離、逆向思維、科學假設、物理建模、控制變量、遞推、數(shù)學歸納、概率統(tǒng)計等. 考查主要有兩點:一、考知識.二、考方法.方法是滲透在知識中,高考通過考知識來考方法,而處理問題時則應該方法優(yōu)先,知識在后.解題方法有填補、等效、對稱、逆向思維、賦值、極限、假設、選擇排除.
復習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 科學思想、方法如:守恒的思想,對稱的思想,等效的思想.理想化的思想,建模的思想.演繹法、歸納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假設法、排除法、極端思維法、填補法,類比法、特值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利于消化吸收,領悟.
6、物理計算題答題規(guī)范化要求
1) 必要的文字說明: ①研究的對象,或對誰 ②說明非題設字母、符號的物理意義. ③說明研究的過程或狀態(tài);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jù)概念、規(guī)律 ④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⑤說明規(guī)定的正方向,零勢點及所建立的坐標系. ⑥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還需要討論分析)正、負的意義.
2) 必要的方程式: ①定義方程: ②規(guī)律方程(狀態(tài)方程和過程方程): ③輔助方程:根據(jù)物理規(guī)律限定的條件、臨界、極值等問題列出的數(shù)學式:待定系數(shù)、不等式、解判別式. ④方程式是原始方程并與題干相聯(lián)系,不要變形后的方程,方程中不要摻雜數(shù)字,題目中給的符號不要另設. ⑤分步聯(lián)立,不要寫成一個合式或寫成拖式. ⑥字母運算,分步列式,最后聯(lián)立計算出一個總的式子.
“寫出必要的方程式”——要寫原始式!
①要用字母表達的方程, 不要摻有數(shù)字的方程. 例如,要寫“F一f=ma”, 不要寫成“6.0一f=2.0a” .②要原始方程, 不要變形后的方程, 不要方程 套方程. 例如,要寫“F一f=ma, f=umg, v2=2as” 不要寫成“v2= ”
論述、計算題解答的規(guī)范
7、掌握得分技巧,最大限度拿分
技巧1:將題中所給的關系式與具體對象掛鉤再寫幾遍,都是有分的.
技巧2:同一個表達式與多個對象掛鉤寫多遍,都是有分的.
技巧4:思路不清楚時,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類,盡量與試題內容掛鉤多寫表達式,寫錯不要緊,因為評卷是找對的式子給分,而不是找錯的式子扣分!
技巧3:題目有多問時,盡可能按照要求寫清楚(1)、(2)、(3);相同表達式的公式可按需要分別在(1)、(2)、(3) 中重復寫出,但得有符號的角標區(qū)分.

相關課件

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物理高考大一輪復習高考必考題突破講座8電表內阻的測量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2020年物理高考大一輪復習高考必考題突破講座8電表內阻的測量課件,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八章,恒定電流,高考總復習·物理,電表內阻的測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計算題課件:

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計算題課件,共35頁。

2023屆高考物理計算題復習策略課件: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物理計算題復習策略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勻加速,勻減速,牛頓運動定律,復習用題,程序規(guī)范,建立模型,確定對象,分析受力,明確運動,建立坐標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計算題求解策略 課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計算題求解策略 課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動力學觀點”突破力學計算題 課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動力學觀點”突破力學計算題 課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能量觀點”和“動量觀點”突破力學計算題 課件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能量觀點”和“動量觀點”突破力學計算題 課件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題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計算題課件

2022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題型突破四“3大技巧”破解計算題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