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計1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1.某同學的媽媽因病做了手術,他為媽媽準備了以下營養(yǎng)品,其中最有利于傷口愈合的是( ?。?br /> A.蘋果、香蕉 B.面包、餅干
C.巧克力、橙汁 D.牛奶、雞蛋
2.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中,能與食物直接接觸的消化器官是(  )
A.唾液腺 B.肝臟 C.胃 D.胰腺
3.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行為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酗酒可能會導致肝癌 B.吸煙能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
C.中藥是純天然的,無副作用 D.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tǒng)
4. 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Ⅰ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養(yǎng)料 D.廢物
5.(2分)如圖是觀察人血涂片的模式圖,其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圖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呈雙面凹的圓餅狀
B.血液因細胞③含有血紅蛋白而呈紅色
C.圖中的②是白細胞
D.圖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細胞,有細胞核,能運輸氧氣
6.血液在人體內流動的順序,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br /> A.心臟→肺→心臟
B.心臟→全身各處→心臟
C.心臟→肺→心臟→全身各處→心臟
D.心臟→肺→全身各處→心臟
7.(2分)正常情況下,下列液體中不含葡萄糖的是(  )
A.尿液 B.尿液和原尿
C.尿液和血液 D.靜脈血液和血漿
8.(2分)人在寒冷的環(huán)境里,體內的產熱量明顯增多,與此關系最密切的調節(jié)因素是( ?。?br /> A.甲狀腺激素的減少 B.胰島素的增多
C.甲狀腺激素的增多 D.胰島素的減少
9.(2分)當用手拿冰塊時,會感覺到涼,原因是( ?。?br /> A.皮膚能產生冷覺 B.皮膚的真皮內有感覺神經末梢
C.皮膚具有傳導功能 D.皮膚的表皮內有溫覺感受器
10.(2分)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及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A.吸氣時,膈肌收縮,肋間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
B.大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并保持身體平衡
C.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
D.動脈能將血液從全身各器官輸送回心臟
11.(2分)某人聽覺有障礙,經檢查耳的結構無損傷,那么其發(fā)病部位可能是( ?。?br /> ①耳郭和外耳道②鼓膜③耳蝸④聽神經⑤聽覺中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
12.(2分)正常人的眼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原因是( ?。?br /> A.虹膜能調節(jié)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會發(fā)生改變
C.睫狀體能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凸度)
D.玻璃體的渾濁程度會改變
13.(2分)如圖是縮手反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該縮手反射屬于條件反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
B.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E→D→C→B→A
C.以后見到針就會有意識地躲避,這屬于條件反射
D.若D受損,不影響反射活動
14.(2分)下列關于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組成
B.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C.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
D.神經元(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15.(2分)小強被生銹的鐵釘扎破腳人院就診,醫(yī)生立刻給他注射了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該藥可以中和未與神經組織結合的毒素.這種藥物和措施分別屬于( ?。?br /> A.抗原,控制傳染源 B.抗體,控制傳染源
C.抗原,保護易感人群 D.抗體,保護易感人群
二、綜合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每題6分,共計30分)
16.(6分)根據(jù)“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觀察前需用浸濕的紗布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并露出口和尾部,目的是    。
(2)圖乙表示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情況(箭頭表示血流的方向),②所示的血管是    ,③所示的血管是    。
(3)血液在序號    所示血管中流速最快:紅細胞在序號    所示血管中呈單行通過,以保證    的順利進行。

17.(6分)某公司為了保障員工們健康,每年組織公司員工到醫(yī)院進行體檢。以下是王先生血常規(guī)化驗及有關檢查結果。請分析回答:
項目
結果
參考值
單位
紅細胞
3.5×1012
男4﹣5.5×1011/女3.5﹣5.0×1012
個/升
白細胞
13.2×109
4﹣10×109
個/升
血小板
2.7×1011
1﹣3×1011
個/升
血紅蛋白
100
男120﹣160/女110﹣150
克/升
(1)王先生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質,可能是圖中的    所代表的結構發(fā)生了病變,影響了該結構的    作用。
(2)分析血常規(guī)化驗結果,數(shù)量明顯偏高的血細胞是    ,該細胞在人體中的作用是    。
(3)王先生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shù)量偏低,可能患有貧血癥,建議王先生在飲食中增加含鐵和    豐富的食物。食物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最終在    內分解成,吸收進入血液。

18.(6分)下課鈴聲響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飯菜的顏色,聞到了飯菜的氣味,嘗到了飯菜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

(1)你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是因為光線經過[2]   的折射,成像在[6]   上,并最終形成了視覺。
(2)你能夠聽到下課鈴聲,是因為聲波引起[⑧]鼓膜的振動,刺激了[⑤]   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并最終產生了聽覺。
(3)你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聞到飯菜的氣味,嘗到飯萊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都是靠分布在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器獲取信息,這些感覺最終都是在    形成的。
(4)小麗能夠拿起電話并與對方交流這一過程,在神經調節(jié)活動中稱為反射,小麗的這種反射活動屬于   ?。ㄟx填“非條件反射”或“條件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結構是    。
19.(6分)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1:2021年8月,全國多地出現(xiàn)炭疽確診病例。炭痘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和動物共患急性傳染病。在發(fā)生了炭疽病并可能會導致該病暴發(fā)流行時,有關部門評估后會組織重點地區(qū)、重點人群進行應急接種炭疽疫苗。
資料2:2022年2月奧克密戎病毒波及廣西百色,為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傳播風險,結合近期國內疫情特點,廣西百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封城、進入小區(qū)、單位等公共場所,人員需測體溫,疾病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進行醫(yī)學觀察,健康人平時勤洗手、戴口罩、居家隔離、線上學習,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擴散。
(1)由資料1可知,引起炭疽病的病原體是    ,根據(jù)病原體類型可判斷炭疽病屬于    傳染病。
(2)資料2中要求疫情期間,健康人平時勤洗手、出門要佩戴口罩、居家隔離等措施,從控制傳染病的角度看,實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    。
(3)資料1和2都提到接種疫苗,是因為疫苗進入人體后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產生    ,從而提高機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因此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來看,保護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是    。
(4)接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炭疽病不起作用,原因是    。
20.(6分)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放學以后,我市大多中小學生喜歡到校附近商店購買零食,據(jù)多位店主介紹其中又以辣條銷售最好。辣條以味道重、氣味香、顏色鮮艷、價格低廉而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有些學生幾乎每天都要購買辣條食用,某組員不禁要問:難道辣條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他們以倉鼠為研究對象設計一個實驗,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實驗材料:辣條、倉鼠20只、倉鼠的主食一鼠糧、水、可關倉鼠的籠子等)
組別
實驗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糧
4個月以后結果
甲組
各10只大小、生長狀況、活動能力相同的倉鼠
普通鼠糧
10只活動能力正常
乙組
辣條與水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爐烘干,制成摻入辣條的鼠糧(大小形狀與原鼠糧一致)
4只已經死亡
6只活動能力弱
(1)根據(jù)實驗過程,你認為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   。
(2)該實驗的變量是:   ,甲、乙兩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組(“甲”或“乙”)。
(3)每組用10只倉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
(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
(5)結合實驗結論,請給我市中小學生提出建議:   。(合理即可)

2021-2022學年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共計1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1.(2分)某同學的媽媽因病做了手術,他為媽媽準備了以下營養(yǎng)品,其中最有利于傷口愈合的是( ?。?br /> A.蘋果、香蕉 B.面包、餅干
C.巧克力、橙汁 D.牛奶、雞蛋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yǎng)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解答】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組織的修復和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此外,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某同學的媽媽因病手術,需要修復和更新細胞,應該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奶、蛋、魚、肉等含蛋白質豐富,應該注意補充??梢奃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及作用,重點了解蛋白質的作用和食物來源。
2.(2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中,能與食物直接接觸的消化器官是(  )
A.唾液腺 B.肝臟 C.胃 D.胰腺
【分析】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門,為粗細不等的彎曲管道,長約9m,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又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及回腸)和大腸等部分。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體,包括大、小兩種.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則位于消化管壁內,如食管腺、胃腺和腸腺等。
【解答】解:胃屬于消化道,是食物經過的通道;而唾液腺、肝臟、胰腺是消化腺,不能與食物直接接觸,但其分泌的消化液能夠幫助食物消化。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
3.(2分)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行為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酗酒可能會導致肝癌
B.吸煙能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
C.中藥是純天然的,無副作用
D.吸毒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tǒng)
【分析】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吃營養(yǎng)配餐;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解答】解:A、酗酒會導致肝臟患病,可能會導致肝癌。正確。
B、吸煙能誘發(fā)慢性支氣管炎,危害呼吸系統(tǒng)。正確。
C、“是藥三分毒”,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對人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錯誤。
D、吸毒會炎癥損害人的神經系統(tǒng),正確。
故選:C。
【點評】熟知酗酒、吸煙、吸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解題的關鍵。
4.(2分) 如圖為人體血液循環(huán)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Ⅰ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br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養(yǎng)料 D.廢物
【分析】本題考查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及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過程及血液成分的變化。
【解答】解:血液流經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漸減少;當血液流經全身的毛細血管的時,由于組織細胞中氧的濃度比血液中氧濃度低。血紅蛋白與氧迅速分離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通過組織的氣體交換,血液由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減少。綜上所述B、C、D選項錯誤,只有A選項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要求學生認真體會人體內的氣體交換過程。
5.(2分)如圖是觀察人血涂片的模式圖,其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圖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呈雙面凹的圓餅狀
B.血液因細胞③含有血紅蛋白而呈紅色
C.圖中的②是白細胞
D.圖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細胞,有細胞核,能運輸氧氣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③紅細胞、②白細胞和①血小板,其中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用濃度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分離,所以紅細胞能運輸氧;白細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谎“宓闹饕δ苁侵寡图铀倌?;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運載血細胞。
【解答】解:A、圖中③紅細胞數(shù)量最多,呈雙面凹的圓餅狀,A正確;
B、③紅細胞因含有血紅蛋白而呈紅色,B正確;
C、②白細胞個體最大,數(shù)量最少,有細胞核,能穿透血管壁,能夠吞噬病菌,有免疫功能,C正確;
D、①是血小板,沒有細胞核,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的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血液的組成以及功能等。
6.(2分)血液在人體內流動的順序,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br /> A.心臟→肺→心臟
B.心臟→全身各處→心臟
C.心臟→肺→心臟→全身各處→心臟
D.心臟→肺→全身各處→心臟
【分析】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huán)流動,叫作血液循環(huán)。

【解答】解:血液循環(huán)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部分,即體循環(huán)是指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循環(huán)??梢奃錯誤。
故選:D。
【點評】關鍵是要分清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不同之處。
7.(2分)正常情況下,下列液體中不含葡萄糖的是( ?。?br /> A.尿液 B.尿液和原尿
C.尿液和血液 D.靜脈血液和血漿
【分析】此題考查了血漿、原尿、尿液三種液體成分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比較三者的組成成分,可從尿的形成過程去解答。
【解答】解:血液包括動脈血和靜脈血,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形成原尿時,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質、血細胞沒有被濾過,其他小分子物質過濾到腎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經過腎小管時,經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中沒有葡萄糖,而原尿、血液中含有葡萄糖。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尿液的形成過程。
8.(2分)人在寒冷的環(huán)境里,體內的產熱量明顯增多,與此關系最密切的調節(jié)因素是( ?。?br /> A.甲狀腺激素的減少 B.胰島素的增多
C.甲狀腺激素的增多 D.胰島素的減少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激素的作用,激素是由內分泌腺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
【解答】解: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即使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也不會產生熱量;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所以,當甲狀腺激素增加時,有氧呼吸加快,產熱增加。
.故選:C
【點評】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點,可把幾種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異常時的現(xiàn)象通過列表比較掌握.
9.(2分)當用手拿冰塊時,會感覺到涼,原因是( ?。?br /> A.皮膚能產生冷覺
B.皮膚的真皮內有感覺神經末梢
C.皮膚具有傳導功能
D.皮膚的表皮內有溫覺感受器
【分析】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組成。
【解答】解:人體的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兩部分。表皮分為角質層和生發(fā)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易侵入,還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生發(fā)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對皮膚有再生功能。真皮內含有大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對皮膚有營養(yǎng)作用,真皮內還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如當用手拿冰塊時,會感覺到涼,原因是真皮內有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
故選:B。
【點評】關鍵點:真皮內有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
10.(2分)下列有關人體新陳代謝及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吸氣時,膈肌收縮,肋間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
B.大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并保持身體平衡
C.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
D.動脈能將血液從全身各器官輸送回心臟
【分析】(1)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肌的收縮舒張引起胸廓的擴大縮?。?br /> (2)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
(3)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jié)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如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4)動脈血管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處去.靜脈血管將血液從全身各處輸送到心臟去.
【解答】解:A、吸氣過程。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膈的頂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A正確;
B、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并保持身體平衡,B錯誤;
C、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過少引起的,C錯誤;
D、動脈血管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處去,D錯誤。
故選:A。
【點評】人體的各個系統(tǒng)既具有各自的功能,熟知人體的生理功能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1.(2分)某人聽覺有障礙,經檢查耳的結構無損傷,那么其發(fā)病部位可能是( ?。?br /> ①耳郭和外耳道
②鼓膜
③耳蝸
④聽神經
⑤聽覺中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
【分析】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聲波的作用,外耳道經聲波傳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聽小骨,鼓膜能將聲波轉變?yōu)闄C械振動,聽小骨能將振動傳到內耳;內耳半規(guī)管、前庭和耳蝸,半規(guī)管能探測頭部運動的方向,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感受振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解答】解:聽覺形成的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聽覺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由上可知,某人發(fā)生聽覺障礙后去檢查,結果表明耳的結構并無損傷。那么,推測發(fā)病的部位可能是聽覺神經或聽覺中樞。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耳的結構和聽覺形成的過程。
12.(2分)正常人的眼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主要原因是(  )
A.虹膜能調節(jié)瞳孔的大小
B.角膜的曲度會發(fā)生改變
C.睫狀體能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凸度)
D.玻璃體的渾濁程度會改變
【分析】解:眼球分為眼球壁和內容物。眼球壁分為外膜、中膜和內膜。外膜包括角膜和鞏膜,角膜無色透明便于光線通過,鞏膜是一層結締組織膜,具有保護內部結構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虹膜內有色素,眼球的顏色就是由它來決定的,睫狀體內有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眼睛能夠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內膜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產生神經沖動,屬于視覺感受器。所以對于正常人來說,不論較近或較遠的物體,都能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為晶狀體的曲度可以通過睫狀體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jié)。
【解答】解:人能夠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是由于睫狀體能夠調節(jié)晶狀體的曲度。視近物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曲度變大;視遠物時,睫狀體舒張,晶狀體曲度變小。
故選:C。
【點評】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視覺的形成。
13.(2分)如圖是縮手反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該縮手反射屬于條件反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
B.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E→D→C→B→A
C.以后見到針就會有意識地躲避,這屬于條件反射
D.若D受損,不影響反射活動
【分析】觀圖可知:A是感受器、因為B上有神經節(jié),D上沒有神經節(jié),所以B是傳入神經(感覺神經),C是神經中樞、D是傳出神經、E是效應器,解答即可。
【解答】解:A、縮手反射是人生來就有的反射活動,神經中樞在脊髓,屬于非條件(簡單)反射,A錯誤。
B、神經沖動的傳導途徑是:A感受器→B傳入神經→C神經中樞→D傳出神經→E效應器,B錯誤。
C、條件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有大腦皮層參與完成的反射。以后見到針就會有意識地躲避,這屬于條件反射,C正確。
D、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若D傳出神經受損,他不能完成縮手反射,D錯誤。
故選:C。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
14.(2分)下列關于神經系統(tǒng)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組成
B.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C.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
D.神經元(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分析】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
【解答】解:A、神經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它們發(fā)出的神經組成,A錯誤。
B、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B正確。
C、由腦發(fā)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tǒng)。C正確。
D、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細胞)。D正確。
故選:A。
【點評】神經系統(tǒng)部分的相關知識比較抽象。同學們借助一些圖解和教材中的文字敘述,注意深入理解涉及的相關概念、搞清楚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另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多向老師請教。
15.(2分)小強被生銹的鐵釘扎破腳人院就診,醫(yī)生立刻給他注射了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該藥可以中和未與神經組織結合的毒素.這種藥物和措施分別屬于(  )
A.抗原,控制傳染源 B.抗體,控制傳染源
C.抗原,保護易感人群 D.抗體,保護易感人群
【分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3)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上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組織液和外分泌液中。
(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解答】解:抗體是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組具有抗體活性的蛋白質。因此,“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這種藥物屬于抗體;“注射了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該藥可以中和未與神經組織結合的毒素”,保護人體避免破傷風病毒的感染,因此。這種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所以,“小強被生銹的鐵釘扎破腳人院就診,醫(yī)生立刻給他注射了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這種藥物和措施分別屬于“抗體,保護易感人群”。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抗體的概念和特點以及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二、綜合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每題6分,共計30分)
16.(6分)根據(jù)“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觀察前需用浸濕的紗布將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并露出口和尾部,目的是  維持小魚的正常呼吸 。
(2)圖乙表示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情況(箭頭表示血流的方向),②所示的血管是  毛細血管 ,③所示的血管是  靜脈 。
(3)血液在序號  ① 所示血管中流速最快:紅細胞在序號 ?、凇∷狙苤谐蕟涡型ㄟ^,以保證  物質交換 的順利進行。

【分析】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jù)是: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動脈,血液流動的速度最快;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與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其中毛細血管的特點是:管腔最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最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都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由圖可知,①是小動脈,②是毛細血管,③是小靜脈。
【解答】解:(1)為維持小魚的正常呼吸,觀察前,需用濕潤的棉花把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分包裹起來,并露出尾部。
(2)圖乙中①所示血管是動脈,能把血液從 心臟送到身體各部分;③所示血管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靜脈,②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是毛細血管。
(3)血液在①動脈血管中流動最快;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管徑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的血管是②毛細血管,它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以保證物質交換的順利進行。
故答案為:(1)維持小魚的正常呼吸
(2)毛細血管;靜脈
(3)①;②;物質交換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實驗的注意事項,并能夠使用顯微鏡觀察到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情況,并能識別各血管的名稱。
17.(6分)某公司為了保障員工們健康,每年組織公司員工到醫(yī)院進行體檢。以下是王先生血常規(guī)化驗及有關檢查結果。請分析回答:
項目
結果
參考值
單位
紅細胞
3.5×1012
男4﹣5.5×1011/女3.5﹣5.0×1012
個/升
白細胞
13.2×109
4﹣10×109
個/升
血小板
2.7×1011
1﹣3×1011
個/升
血紅蛋白
100
男120﹣160/女110﹣150
克/升
(1)王先生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質,可能是圖中的  腎小球 所代表的結構發(fā)生了病變,影響了該結構的  濾過 作用。
(2)分析血常規(guī)化驗結果,數(shù)量明顯偏高的血細胞是  白細胞 ,該細胞在人體中的作用是  吞噬細菌,對人體有防御保護作用 。
(3)王先生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數(shù)量偏低,可能患有貧血癥,建議王先生在飲食中增加含鐵和  蛋白質 豐富的食物。食物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最終在  小腸 內分解成,吸收進入血液。

【分析】(1)尿的形成過程是: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濾過到腎小囊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結合血常規(guī)報告單上信息進行答題。
(3)食物中的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yǎng)物質是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這個過程需要消化酶的參與才能完成。
【解答】解:(1)由于腎小球不能過濾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會有蛋白質和血細胞。當尿中發(fā)現(xiàn)蛋白質和血細胞時,可能是腎小球有炎癥導致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來不能濾過的蛋白質和血細胞被過濾到原尿內,而腎小管對蛋白質和血細胞沒有重吸收作用,因此在尿液中出現(xiàn)蛋白質和血細胞。所以當尿中發(fā)現(xiàn)蛋白質和血細胞時,腎臟中發(fā)生病變最可能的部位是腎小球。
(2)根據(jù)血常規(guī)化驗單中的數(shù)值,通過與正常值的比較,可以看到白細胞的測量值高于正常值,可以說明小玲體內有炎癥,原因是白細胞吞噬細菌,對人體有防御保護作用。
(3)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根據(jù)血常規(guī)化驗單中的數(shù)值,通過與正常值的比較,可以看到李阿姨紅細胞、血紅蛋白少于正常值,可能患有貧血,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暈、心慌等癥狀,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含鐵豐富的食物。。
故答案為:(1)腎小球;濾過。
(2)白細胞;吞噬細菌,對人體有防御保護作用。
(3)蛋白質;小腸。
【點評】明確血細胞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即能解答此題。
18.(6分)下課鈴聲響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飯菜的顏色,聞到了飯菜的氣味,嘗到了飯菜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

(1)你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是因為光線經過[2] 晶狀體 的折射,成像在[6] 視網膜 上,并最終形成了視覺。
(2)你能夠聽到下課鈴聲,是因為聲波引起[⑧]鼓膜的振動,刺激了[⑤] 耳蝸 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并最終產生了聽覺。
(3)你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聞到飯菜的氣味,嘗到飯萊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都是靠分布在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器獲取信息,這些感覺最終都是在  大腦皮層 形成的。
(4)小麗能夠拿起電話并與對方交流這一過程,在神經調節(jié)活動中稱為反射,小麗的這種反射活動屬于  條件反射?。ㄟx填“非條件反射”或“條件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結構是  反射弧 。
【分析】圖中的1虹膜,2晶狀體,3角膜,4鞏膜,5脈絡膜,6視網膜,7玻璃體,①外耳道,②耳郭,③半規(guī)管,④聽神經,⑤耳蝸,⑥咽鼓管,⑦聽峽谷,⑧鼓膜。
【解答】解:(1)飯菜反射的光線經過4晶狀體的折射作用,落到7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7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形成視覺。
(2)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3)你能夠看到飯菜的顏色,聞到飯菜的氣味,嘗到飯菜的味道,手指感覺到饅頭的溫熱,都是靠分布 在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器獲取信息,這些感覺最終都是在大腦皮層形成的。
(4)簡單反射與復雜反射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簡單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復雜反射。小麗能夠拿起電話并與對方交流是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或生活經驗建立的復雜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
故答案為:
(1)晶狀體;視網膜。
(2)耳蝸。
(3)大腦皮層。
(4)條件反射;反射弧。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
19.(6分)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1:2021年8月,全國多地出現(xiàn)炭疽確診病例。炭痘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和動物共患急性傳染病。在發(fā)生了炭疽病并可能會導致該病暴發(fā)流行時,有關部門評估后會組織重點地區(qū)、重點人群進行應急接種炭疽疫苗。
資料2:2022年2月奧克密戎病毒波及廣西百色,為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傳播風險,結合近期國內疫情特點,廣西百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封城、進入小區(qū)、單位等公共場所,人員需測體溫,疾病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進行醫(yī)學觀察,健康人平時勤洗手、戴口罩、居家隔離、線上學習,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擴散。
(1)由資料1可知,引起炭疽病的病原體是  炭疽桿菌 ,根據(jù)病原體類型可判斷炭疽病屬于  動物疫源性 傳染病。
(2)資料2中要求疫情期間,健康人平時勤洗手、出門要佩戴口罩、居家隔離等措施,從控制傳染病的角度看,實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  切斷傳播途徑 。
(3)資料1和2都提到接種疫苗,是因為疫苗進入人體后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產生  抗體 ,從而提高機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因此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來看,保護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是  接種疫苗 。
(4)接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炭疽病不起作用,原因是  抗體與抗原結合是特異性免疫;接種新冠疫苗產生的抗體只能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對炭疽桿菌不起作用 。
【分析】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為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病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流行不起來,所以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解答】解:(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由資料1可知,引起炭疽病的病原體是炭疽桿菌。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動物疫源性傳染病,主要為皮膚炭疽,還有肺炭疽和腸炭疽。人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資料2中要求疫情期間,健康人平時勤洗手、出門要佩戴口罩、居家隔離等措施,從控制傳染病的角度看,實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
(3)資料1和2都提到接種疫苗,接種的疫苗從免疫學角度分析屬于抗原,當抗原進入人體后,可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抗體,從而提高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因此從傳染病的預防角度來看,保護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是接種疫苗。
(4)接種新冠疫苗對預防炭疽病不起作用,原因是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是特異性的,第三道防線的免疫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故答案為:
(1)炭疽桿菌;動物疫源性。
(2)切斷傳播途徑。
(3)抗體;接種疫苗。
(4)抗體與抗原結合是特異性免疫;接種新冠疫苗產生的抗體只能與新型冠狀病毒結合,對炭疽桿菌不起作用。
【點評】關鍵是把傳染病的知識與免疫的知識結合起來學習。
20.(6分)某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放學以后,我市大多中小學生喜歡到校附近商店購買零食,據(jù)多位店主介紹其中又以辣條銷售最好。辣條以味道重、氣味香、顏色鮮艷、價格低廉而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有些學生幾乎每天都要購買辣條食用,某組員不禁要問:難道辣條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他們以倉鼠為研究對象設計一個實驗,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實驗材料:辣條、倉鼠20只、倉鼠的主食一鼠糧、水、可關倉鼠的籠子等)
組別
實驗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糧
4個月以后結果
甲組
各10只大小、生長狀況、活動能力相同的倉鼠
普通鼠糧
10只活動能力正常
乙組
辣條與水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爐烘干,制成摻入辣條的鼠糧(大小形狀與原鼠糧一致)
4只已經死亡
6只活動能力弱
(1)根據(jù)實驗過程,你認為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 辣條會(或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
(2)該實驗的變量是: 辣條 ,甲、乙兩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  甲 組(“甲”或“乙”)。
(3)每組用10只倉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 。
(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辣條對倉鼠身體有傷害 。
(5)結合實驗結論,請給我市中小學生提出建議: 禁止吃(或少吃)辣條 。(合理即可)
【分析】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中要探究的條件必須是唯一的變量才行,該生物小組探究的是辣條對倉鼠身體的影響,所以變量應該是辣條。因此在設計對照實驗時必須遵照辣條是唯一的變量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
【解答】解:(1)根據(jù)實驗過程,該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辣條會(或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2)由圖表中可以看到甲、乙組兩組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糧,甲組投放普通鼠糧,乙組投放摻入辣條的鼠糧,其余條件相同,因此該實驗的變量是辣條。實驗組是變量有變化的一組,對照組是變量沒有變化的一組(條件正常)。甲、乙兩組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甲組。
(3)倉鼠在實驗不數(shù)目不易過少,少了會因為偶然性容易產生誤差,但也不易過多,太多了會增加實驗難度,搞得手忙腳亂,一般在5只為宜。
(4)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辣條會對倉鼠身體有傷害。
(5)經常吃辛辣食物,會對胃腸造成一定的刺激,影響身體健康,應該合理飲食,平時應該少吃或者不吃辣條。
故答案為:
(1)辣條會(或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2)辣條;甲。
(3)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
(4)辣條對倉鼠身體有傷害。
(5)禁止吃(或少吃)辣條。(答案合理即可)
【點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探究實驗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方法特點和要求。


相關試卷

[生物][期末]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這是一份[生物][期末]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寫答題卡的內容用2B鉛筆填寫,提前 xx 分鐘收取答題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資料分析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一模生物試卷(含解析)

2023年廣西崇左市寧明縣一模生物試卷(含解析)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答案)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答案)

廣西崇左市寧明縣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word版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