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
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一、 記敘文(共5小題)
1. (2020?深圳)請認真閱讀選文,然后完成以下小題。
母親的“土月餅”
①又是一年中秋時,單位發(fā)了兩盒月餅,包裝精美,八個月餅,八種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蓮蓉……嘗了一下,覺得味道很一般。這不禁讓我懷念起小時候母親做的“土月餅”。
②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我們是很盼望中秋節(jié)的。因為中秋節(jié)的到來,就意味著我們能吃上母親做的月餅。
③那時候的月餅包裝很簡單,月餅用油紙包裹著,剝開油紙,就能看到黃澄澄、油亮亮的月餅了,上面還沾滿香噴噴的芝麻。掰開月餅,冬瓜條、花生仁、核桃仁等餡兒就露了出來,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時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著,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點點舔掉。但是,那個時候家里窮,能吃這樣的一個月餅是很奢侈的。
④母親為了省錢,每逢中秋節(jié),她都自己做月餅給我們解饞。中秋前夕,母親從集市買來糯米,經(jīng)過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帶回家,母親先把面粉倒進在鍋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摻進點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長條,像做饅頭一樣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面餅,再裹進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餡料,然后輕輕把包著餡料面餅的邊緣緊緊捏在一起,月餅的雛形就出來了。
⑤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打模了。月餅模子是木質(zhì)的,一個模子上有五個凹進去的圓形圖案,圖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祿壽”字樣,邊上還有一圈齒狀花邊。我們洗凈雙手,小心地往月餅模子里放面團,邊放邊輕輕擠壓,等到月餅從模子里出來的時候,那份滿足和幸福溢滿了我們的笑臉,清脆的笑聲也在屋子里久久飄蕩。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親在土灶上放好蒸籠,我們坐在灶下,不時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著鍋底,仿佛在跳著一曲曲歡快的舞蹈,映紅了我們開心的笑臉。漸漸地,絲絲縷縷的香氣開始在廚房里縈繞,鉆進我的五臟六腑,把我的饞蟲全都勾出來了。我咽著口水,恨不得馬上將月餅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餅出鍋,看著冒著熱氣的月餅,我急不可耐,趁母親不注意就抓一個,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桂花香,和著豆沙的甜潤,再加上薄荷的清涼,真是無比美味!
⑧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月餅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品種繁多、口味各異,價格也越來越貴,可吃在嘴里,總感覺沒有母親做的“土月餅”那么有味。想起母親的“土月餅”,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濕潤了……
(1)概括文中母親做月餅的幾道工序。
買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餅→  捏雛形→  →  
(2)第③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下列概括最準確、最全面的一項是  
A.那時候的月餅包裝很簡單。
B.物質(zhì)匱乏年代,留下的吃月餅的記憶。
C.那時候月餅的餡料和口味。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說說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火焰忽明忽暗地舔著鍋底,仿佛在跳著一曲曲歡快的舞蹈,映紅了我們開心的笑臉。
  
(4)文章寫的是“母親的土月餅”,而①③自然段卻用大量筆墨寫了單位發(fā)的月餅與“那時候的月餅”,為什么?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關(guān)系?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2. (2022?光明區(qū))課外閱讀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①少年時期袁隆平曾目睹家鄉(xiāng)鬧饑荒的情景,決心要讓人們吃飽飯。一天,他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朋支們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烙印在他的心中。
②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發(fā)現(xiàn)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興極了,給它取名“鶴立雞群”。第二年,“鶴立雞群”的種子長出的稻子并不好,高高矮矮,參差不齊,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鶴立雞群”是有優(yōu)勢的天然雜交水稻?!疤烊浑s交水稻屬于偶然現(xiàn)象,我可以研究人工雜交水稻!”想到這里,袁隆平充滿了干勁。
③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揚花的季節(jié),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農(nóng)校周邊的稻田里開始了尋找之旅,因為在強光下觀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總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進蒸籠一樣的稻田,他肩上斜挎著一只標本夾,右手一只鑷子,左手一個放大鏡,一朵一朵地觀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斷從他的臉上滾落下來,身上的白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變得有些發(fā)黃,只見他不時用衣袖胡亂擦一把臉,接著又低頭沉入放大鏡下的微觀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開得洋洋灑灑的稻花,世間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復存在。
④一天,兩天,三天……十三天過去了,袁隆平大海撈針般的尋覓毫無進展。他拖著疲意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頭的苦楝樹下,靠在樹干上,就昏了過去,醒來之后,他喝了幾口水,又走進農(nóng)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彼χf:“命還是要的,這條命要跟時間賽跑呢,再不抓緊,過幾天揚花季節(jié)就要結(jié)束了”。
⑤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時,終于發(fā)現(xiàn)了第一株天然雄性敗育株,但太少了,不夠做試驗,袁隆平繼續(xù)尋找。
⑥1965年夏天,袁隆平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敗育株。他把這些稻株視如珍寶。春天來了,他在試驗田里親自耕耘,親自播種,陪伴秧苗茁壯成長。好多年過去,試驗仍然沒有成功。袁隆平?jīng)]有放棄,決定去荒野里尋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⑦1970年10月,袁隆平團隊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來,這林野生水稻被取名為“野敗”,成了雜交水稻的好媽媽。
⑧1973年,雜交水稻研究終于成功了,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1979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國,現(xiàn)已在全球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研究、推廣,在國外的種植面積達數(shù)百萬公頃,雜交水稻的研究,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⑨因此,人們把雜交水稻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也名揚中外,這個一生從未停下腳步的老人,從沒忘記那個美麗的“禾下乘涼夢”。
(1)短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袁隆平的三次發(fā)現(xiàn)和研究經(jīng)歷,快速瀏覽全文,將下面內(nèi)容補充完整。

②  
③  
三次發(fā)現(xiàn)和研究經(jīng)歷中,詳寫了  。(填序號)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了“禾下乘涼夢”,起到了  的作用。
(2)關(guān)于“禾下乘涼夢”,以下說法不恰當?shù)氖恰  ?br /> A.“禾下乘涼夢”并不是在追求乘涼,而是在勾畫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畫面。
B.開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夢”,強調(diào)袁爺爺享受在稻田里乘涼的安逸和自由。
C.這個夢想雖有些夸張,但在袁爺爺幾十年的奮斗中,正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
D.這不僅是一個夢,也是袁隆平爺爺實現(xiàn)“雜交水稻解決溫飽問題”的動力。
(3)默讀短文,關(guān)注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可以品味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如閱讀③④自然段,我們從“總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進蒸籠一樣的稻田”,可以讀出袁隆平為了在最佳時段尋找稻花,不懼驕陽、不怕炎熱的吃苦精神;從“拖著疲憊的身子”“昏了過去”“喝了幾口水,又走進農(nóng)田”這一連串的動作,可以讀出 ?。粡乃推拮拥膶υ捴?,還可以讀出  。
(4)為了尋找一株雄性敗育株,袁隆平爺爺整整花了十六天的時間,勘察了6400株稻穗,頂著烈日,甚至疲憊地暈倒。玲玲同學認為他這樣做非常不值得,請聯(lián)系上下文,嘗試用幾句話說服玲玲。
我認為袁隆平爺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  。
2019年,袁隆平、屠呦呦等獲得“共和國勛章”。閱讀下面這則頒獎辭,結(jié)合選文,給袁隆平爺爺寫一則頒獎辭。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醫(yī)藥研究,帶領(lǐng)團隊攻堅克難,青蒿素的研究,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yī)藥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類健康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
【袁隆平】  。
3. (2022?寶安區(qū))閱讀。
新中國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piáo)而立志學農(nóng)。他曾經(jīng)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們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中?!白屗腥诉h離饑餓”,一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讓袁隆平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追逐。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論論證和研究的基礎(chǔ)上,邁出了雜交水稻實驗的第一步: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要找到一株這樣的稻苗猶如大海撈針。這時,水稻揚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無邊無際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褲腿,腳踩污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尋找。灼人的陽光曬黑了他的皮膚;小刀似的稻葉刮得臉上、手上、腿上發(fā)癢發(fā)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過稻葉,滴進水中,他找啊,找?。?br /> 第一天,沒找到。
第二天,沒找到。
第三天,還是沒找到。
十多天過去了,雄性不育植株無影無蹤。連續(xù)十幾天烈日的烤曬,袁隆平的皮膚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過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個中國。最后,他帶著科研小組來到天涯海角——海南島的南江農(nóng)場。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條雜草叢生的水溝里,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蕊花粉敗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們跳進水溝,小心翼翼地把稻株連根帶泥挖了出來。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把這株稻子取名為“野敗”。國際上叫它“WA”。袁隆平,終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國際友人稱袁隆平為“當代神農(nóng)氏”,稱他培育出的雜交水稻是中國繼指南針、火藥、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之后,對人類作出的“第五大貢獻”。
(1)袁隆平立志學農(nóng)的原因是  。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餓殍”的意思是  。
(2)文中畫“”的部分運用  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袁隆平  ,表現(xiàn)了袁隆平  。
(3)袁隆平的事跡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如果讓你從下面四個短語中選擇一個作為本文的題目,你選擇哪一個?請說明理由。
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當代神農(nóng)氏第五大貢獻
  
4. (2022?龍華區(qū))人物剪影。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李大釗離開我們已經(jīng)幾十年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的教育。
每逢看到孩子們學習,我就會想起爸爸說過的話:“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zhèn)€痛快?!?br /> 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屋里寫大字,外邊下起了大雪。啊,我們又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我想著想著,手里的筆就不聽使喚了。爸爸正站在我旁邊,他用手敲了敲我寫的字,我仔細一看,有幾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的。我知道自己錯了,臉上熱辣辣的,就認真往下寫。
我把寫好的大字交給爸爸看,心里想:爸爸一定要讓我重寫一遍。沒想到爸爸看了,指著后邊幾個字對我說:“好,像這樣寫就對了!”又對我說:“叫你哥哥來,咱們到外邊玩雪去!”爸爸帶著我們到雪地里,跑呀跳呀,團雪球,打雪仗,還堆了個大雪人,我們一點兒不覺得冷,爸爸也像年輕了好幾歲。
每逢聽到孩子們唱歌,我就會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們唱《國際歌》的情景。
一個夏天的晚上,爸爸要教我們唱歌。他坐在風琴前面,讓我們先唱一支學校里新教的歌。
爸爸聽我們唱完了,眉頭一皺,說:“'學校像美麗的花園,孩子們多么幸?!保@不是撒謊嗎?地主和資本家殘酷地剝削農(nóng)民和工人,許多孩子都吃不上飯,哪有什么美麗和幸福!”接著,他一邊彈琴,一邊用低沉的聲音教我們唱《國際歌》。
(1)文中敘述了“爸爸”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從中可以看出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2)這篇文章跟《十六年前的回憶》相比,事例選擇的角度有何不同?這樣選材有什么好處?
  
(3)從結(jié)構(gòu)上看,如果這篇文章要加一個像《十六年前的回憶》那樣照應開頭的結(jié)尾,你覺得應該怎樣加?
  
5. (2022?龍崗區(qū))請認真閱讀下面的選文,然后完成問題。
父親數(shù)錢
①每個月父親發(fā)餉的那天,家里就像過節(jié)一樣,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②父親踏進家門時,晚飯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父親坐下來,先不動筷子,而是伸手去懷里,掏出今天的工資,他將幾張薄薄的鈔票捏在手里,抖上兩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邊,哈一哈氣,開始一張張地數(shù)。當時的錢,最大面額是十塊,主要是五塊、兩塊和一塊的,還有角幣和分幣。工資雖少,但細細地數(shù)起來,仍然要花費兩三分鐘。父親數(shù)畢,報出數(shù)目,遞給母親。母親笑瞇瞇地接了,走進臥房,把錢鎖進一個隱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飯桌旁,對著我們兩個小人兒說:“存著,給你們交學費?!?br />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搶過酒壺,給父親的杯子里,倒上滿滿一杯酒。父親笑瞇瞇地摸摸我的腦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對著桌上的回鍋肉,點上幾點,得到開飯的信號,我們歡喜雀躍,急不可耐地夾菜刨飯、大快朵頤。
④幾年后,全家人圍著爸爸數(shù)錢的樂趣,被工資打卡剝奪了。不過,父親最近又開始數(shù)錢。
⑤去年,父親得了腦梗,治療了半年,雖然康復了,但左手左腳仍不靈便。原本愛說愛笑的父親也變成了一個木訥的老頭子,不開口說話,問話也不回。精神的沉淪加速了健康的惡化,他整日蜷在沙發(fā)上,基本活動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開始萎縮。我們對此焦慮萬分,卻束手無策。
⑥還是母親有辦法,她將買菜的零錢整理起來,央求父親:“你幫我數(shù)數(shù),有多少錢。
⑦父親坐在沙發(fā)上,抬起渾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會兒母親,不吭聲,伸出右手去拿錢,準備開數(shù)?!白笫謹?shù)?!蹦赣H叮囑道。
⑧父親轉(zhuǎn)頭望向窗外,遲疑了一下,順從地換了左手。他笨拙地將鈔票﹣張張拿過來,把毛票歸一類,塊票歸一類,姿勢又吃力又別扭。數(shù)完以后,母親問他:“多少錢?”
⑨“沒記住?!备赣H難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應。
⑩“再數(shù)數(shù)?!?br /> ?父親又數(shù)一次,數(shù)過三四次,方才報出錢的數(shù)目。
?整理菜錢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來。一段時間后,父親精神明顯好了很多。他又主動攬下一項任務:揀谷粒。每天上午,父親就戴上老花鏡,坐在沙發(fā)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選出來。隔三差五,又把母親“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綠豆分開。
?父親和母親心照不宣地玩著“數(shù)錢、選豆”的游戲,三個月后,父親能獨自站立了。一段時間后,他開始練習走路。剛開始,只能扶著沙發(fā)走;慢慢地,可以拄著拐杖走幾步了;現(xiàn)在,活動空間更大了。兩個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區(qū)里散步了。
(1)本文圍繞數(shù)錢記敘了哪兩件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br /> (2)選文第②自然段畫線部分,主要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何表達效果?  
(3)本文為什么用“父親數(shù)錢”作為標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 ?br /> (4)第②自然段提到“隔三差五,又把母親‘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綠豆分開”,母親是真的不小心嗎?從中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 記敘文(共5小題)
1. (2020?深圳)請認真閱讀選文,然后完成以下小題。
母親的“土月餅”
①又是一年中秋時,單位發(fā)了兩盒月餅,包裝精美,八個月餅,八種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蓮蓉……嘗了一下,覺得味道很一般。這不禁讓我懷念起小時候母親做的“土月餅”。
②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我們是很盼望中秋節(jié)的。因為中秋節(jié)的到來,就意味著我們能吃上母親做的月餅。
③那時候的月餅包裝很簡單,月餅用油紙包裹著,剝開油紙,就能看到黃澄澄、油亮亮的月餅了,上面還沾滿香噴噴的芝麻。掰開月餅,冬瓜條、花生仁、核桃仁等餡兒就露了出來,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時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著,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點點舔掉。但是,那個時候家里窮,能吃這樣的一個月餅是很奢侈的。
④母親為了省錢,每逢中秋節(jié),她都自己做月餅給我們解饞。中秋前夕,母親從集市買來糯米,經(jīng)過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帶回家,母親先把面粉倒進在鍋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摻進點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長條,像做饅頭一樣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面餅,再裹進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餡料,然后輕輕把包著餡料面餅的邊緣緊緊捏在一起,月餅的雛形就出來了。
⑤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打模了。月餅模子是木質(zhì)的,一個模子上有五個凹進去的圓形圖案,圖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祿壽”字樣,邊上還有一圈齒狀花邊。我們洗凈雙手,小心地往月餅模子里放面團,邊放邊輕輕擠壓,等到月餅從模子里出來的時候,那份滿足和幸福溢滿了我們的笑臉,清脆的笑聲也在屋子里久久飄蕩。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親在土灶上放好蒸籠,我們坐在灶下,不時地添加柴火?;鹧婧雒骱霭档靥蛑伒祝路鹪谔磺鷼g快的舞蹈,映紅了我們開心的笑臉。漸漸地,絲絲縷縷的香氣開始在廚房里縈繞,鉆進我的五臟六腑,把我的饞蟲全都勾出來了。我咽著口水,恨不得馬上將月餅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餅出鍋,看著冒著熱氣的月餅,我急不可耐,趁母親不注意就抓一個,一口咬下去,滿嘴的桂花香,和著豆沙的甜潤,再加上薄荷的清涼,真是無比美味!
⑧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月餅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而且品種繁多、口味各異,價格也越來越貴,可吃在嘴里,總感覺沒有母親做的“土月餅”那么有味。想起母親的“土月餅”,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濕潤了……
(1)概括文中母親做月餅的幾道工序。
買糯米→淘洗糯米→ 磨成面粉 →做米餅→ 裹餡料 捏雛形→ 打模 → 蒸烤 
(2)第③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下列概括最準確、最全面的一項是 B 
A.那時候的月餅包裝很簡單。
B.物質(zhì)匱乏年代,留下的吃月餅的記憶。
C.那時候月餅的餡料和口味。
(3)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說說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火焰忽明忽暗地舔著鍋底,仿佛在跳著一曲曲歡快的舞蹈,映紅了我們開心的笑臉。
 這句話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忽明忽暗的火焰當成人來寫,語言生動形象,襯托了作者高興、期待的心情?!?br /> (4)文章寫的是“母親的土月餅”,而①③自然段卻用大量筆墨寫了單位發(fā)的月餅與“那時候的月餅”,為什么?
 用單位發(fā)的月餅、那時候的月餅和母親做的“土月餅”作對比,突出母親做的月餅的好吃,表達出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并通過寫小時候吃月餅的往事引出下文母親為“我”做月餅的情景。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與開頭有什么關(guān)系?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首尾呼應,同時點明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之情。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與理解。文章4﹣6自然段介紹了母親做“土月餅”的過程。根據(jù)題干所給步驟,對照文中內(nèi)容填寫即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母親做月餅的工序為:買糯米→淘洗糯米→磨成面粉→做米餅→裹餡料捏雛形→打?!艨尽?br /> (2)本題考查了對第③自然段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第③自然段主要寫了作者對那時候的月餅的懷念,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月餅給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故選B。
(3)本題考查了對句子修辭手法的掌握。短文中“火焰忽明忽暗地舔著鍋底,仿佛在跳著一曲曲歡快的舞蹈,映紅了我們開心的笑臉”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忽明忽暗的火焰”當成人來寫,語言生動形象,襯托了作者高興、期待的心情。
(4)本題考查對表現(xiàn)手法的掌握。閱讀文章第①和第③自然段描寫“單位發(fā)的月餅”與“那時候的月餅”的句子,就可以分析出作者如此寫的用意。作者用單位發(fā)的月餅、那時候的月餅和母親做的“土月餅”作對比,突出母親做的月餅的好吃,表達出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并通過寫小時候吃月餅的往事引出下文母親為“我”做月餅的情景。
(5)本題考查對短文結(jié)構(gòu)的分析。短文開頭通過寫單位發(fā)月餅引出對小時候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最后一自然段再次寫“想起母親的‘土月餅’,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濕潤了”,開頭與結(jié)尾相呼應,同時點明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之情。
故答案為:
(1)磨成面粉裹餡料打模蒸烤;
(2)B;
(3)這句話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忽明忽暗的火焰當成人來寫,語言生動形象,襯托了作者高興、期待的心情。
(4)用單位發(fā)的月餅、那時候的月餅和母親做的“土月餅”作對比,突出母親做的月餅的好吃,表達出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并通過寫小時候吃月餅的往事引出下文母親為“我”做月餅的情景。
(5)首尾呼應,同時點明中心,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母親做的“土月餅”的懷念之情。
2. (2022?光明區(qū))課外閱讀
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①少年時期袁隆平曾目睹家鄉(xiāng)鬧饑荒的情景,決心要讓人們吃飽飯。一天,他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朋支們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烙印在他的心中。
②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發(fā)現(xiàn)了一株有230粒稻谷的稻子!他高興極了,給它取名“鶴立雞群”。第二年,“鶴立雞群”的種子長出的稻子并不好,高高矮矮,參差不齊,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鶴立雞群”是有優(yōu)勢的天然雜交水稻?!疤烊浑s交水稻屬于偶然現(xiàn)象,我可以研究人工雜交水稻!”想到這里,袁隆平充滿了干勁。
③1964年6月下旬,正是早稻吐穗揚花的季節(jié),袁隆平和妻子在湖南安江農(nóng)校周邊的稻田里開始了尋找之旅,因為在強光下觀察效果最好,所以袁隆平總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進蒸籠一樣的稻田,他肩上斜挎著一只標本夾,右手一只鑷子,左手一個放大鏡,一朵一朵地觀察稻花。串串汗珠不斷從他的臉上滾落下來,身上的白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變得有些發(fā)黃,只見他不時用衣袖胡亂擦一把臉,接著又低頭沉入放大鏡下的微觀世界,在他眼里,除了田野里那些正開得洋洋灑灑的稻花,世間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已不復存在。
④一天,兩天,三天……十三天過去了,袁隆平大海撈針般的尋覓毫無進展。他拖著疲意的身子,好不容易走到田頭的苦楝樹下,靠在樹干上,就昏了過去,醒來之后,他喝了幾口水,又走進農(nóng)田,妻子埋怨他:“你不要命了?!彼χf:“命還是要的,這條命要跟時間賽跑呢,再不抓緊,過幾天揚花季節(jié)就要結(jié)束了”。
⑤十六天后,袁隆平在勘察第6400株稻穗時,終于發(fā)現(xiàn)了第一株天然雄性敗育株,但太少了,不夠做試驗,袁隆平繼續(xù)尋找。
⑥1965年夏天,袁隆平又找到了5株天然雄性敗育株。他把這些稻株視如珍寶。春天來了,他在試驗田里親自耕耘,親自播種,陪伴秧苗茁壯成長。好多年過去,試驗仍然沒有成功。袁隆平?jīng)]有放棄,決定去荒野里尋找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⑦1970年10月,袁隆平團隊才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后來,這林野生水稻被取名為“野敗”,成了雜交水稻的好媽媽。
⑧1973年,雜交水稻研究終于成功了,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1979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國,現(xiàn)已在全球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研究、推廣,在國外的種植面積達數(shù)百萬公頃,雜交水稻的研究,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⑨因此,人們把雜交水稻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也名揚中外,這個一生從未停下腳步的老人,從沒忘記那個美麗的“禾下乘涼夢”。
(1)短文按照時間順序,寫了袁隆平的三次發(fā)現(xiàn)和研究經(jīng)歷,快速瀏覽全文,將下面內(nèi)容補充完整。

② 發(fā)現(xiàn)和研究天然雄性敗育株?!?br /> ③ 發(fā)現(xiàn)和研究“野敗”?!?br /> 三次發(fā)現(xiàn)和研究經(jīng)歷中,詳寫了?、凇 #ㄌ钚蛱枺┪恼麻_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了“禾下乘涼夢”,起到了 首尾呼應 的作用。
(2)關(guān)于“禾下乘涼夢”,以下說法不恰當?shù)氖恰 。
A.“禾下乘涼夢”并不是在追求乘涼,而是在勾畫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畫面。
B.開頭和結(jié)尾都提到“夢”,強調(diào)袁爺爺享受在稻田里乘涼的安逸和自由。
C.這個夢想雖有些夸張,但在袁爺爺幾十年的奮斗中,正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
D.這不僅是一個夢,也是袁隆平爺爺實現(xiàn)“雜交水稻解決溫飽問題”的動力。
(3)默讀短文,關(guān)注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可以品味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如閱讀③④自然段,我們從“總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走進蒸籠一樣的稻田”,可以讀出袁隆平為了在最佳時段尋找稻花,不懼驕陽、不怕炎熱的吃苦精神;從“拖著疲憊的身子”“昏了過去”“喝了幾口水,又走進農(nóng)田”這一連串的動作,可以讀出 袁隆平克服身體極度不適,不顧個人安危,為了發(fā)現(xiàn)稻株,分秒必爭,堅持不懈地守在稻田里的科學精神 ;從他和妻子的對話中,還可以讀出 袁隆平幽默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他與時間賽跑,早日找到稻株的決心和信念?! ?br /> (4)為了尋找一株雄性敗育株,袁隆平爺爺整整花了十六天的時間,勘察了6400株稻穗,頂著烈日,甚至疲憊地暈倒。玲玲同學認為他這樣做非常不值得,請聯(lián)系上下文,嘗試用幾句話說服玲玲。
我認為袁隆平爺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 “野敗”的研究成功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萬千蒼生 。
2019年,袁隆平、屠呦呦等獲得“共和國勛章”。閱讀下面這則頒獎辭,結(jié)合選文,給袁隆平爺爺寫一則頒獎辭。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醫(yī)藥研究,帶領(lǐng)團隊攻堅克難,青蒿素的研究,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yī)藥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類健康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
【袁隆平】 30年埋頭苦干于田間,夫妻二人同心協(xié)力共克時艱,第一株天然雄性敗育株的發(fā)現(xiàn),“野敗”的研究成功,終圓禾下乘涼夢,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
【解答】(1)本題考查了理解與概括的能力。②閱讀第③~⑥自然段可知,袁隆平發(fā)現(xiàn)和研究天然雄性敗育株。③閱讀⑦⑧自然段可知,袁隆平發(fā)現(xiàn)和研究“野敗”。從篇章來看用墨最多的為詳寫,首尾兩段都寫了“禾下乘涼夢”,起到了首尾照應的作用,故可知答案。
(2)本題考查了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本文以“禾下乘涼夢”開篇,并不是在追求乘涼,而是在勾畫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畫面。這個夢想雖有些夸張,但在袁爺爺幾十年的奮斗中,正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因此這不僅是一個夢,也是袁隆平爺爺實現(xiàn)“雜交水稻解決溫飽問題”的動力。綜上所述,A、C、D表述均正確,B有誤,因為沒有強調(diào)袁爺爺享受在稻田里乘涼的安逸和自由之意。
(3)本題考查了人物描寫。從“拖著疲憊的身子”“昏了過去”“喝了幾口水,又走進農(nóng)田”這一連串的動作,可以讀出袁隆平克服身體極度不適,不顧個人安危,為了發(fā)現(xiàn)稻株,分秒必爭,堅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學精神;從他和妻子的對話中,還可以讀出袁隆平幽默、樂觀生活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他與時間賽跑,早日找到稻株的決心和信念。
(4)本題考查了閱讀理解與表達能力。通過閱讀全文可知,“野敗”的研究成功,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萬千蒼生,因此,我認為袁隆平爺爺這樣做是值得的。寫頒獎辭時,要仿照例句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示例:30年埋頭苦干于田間,夫妻二人同心協(xié)力共克時艱,第一株天然雄性敗育株的發(fā)現(xiàn),“野敗”的研究成功,終圓禾下乘涼夢,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故答案為:
(1)②發(fā)現(xiàn)和研究天然雄性敗育株。③發(fā)現(xiàn)和研究“野敗”。②首尾呼應;
(2)B;
(3)袁隆平克服身體極度不適,不顧個人安危,為了發(fā)現(xiàn)稻株,分秒必爭,堅持不懈的守在稻田里的科學精神袁隆平幽默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表現(xiàn)了他與時間賽跑,早日找到稻株的決心和信念;
(4)“野敗”的研究成功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以一己之力拯救了萬千蒼生頒獎辭:30年埋頭苦干于田間,夫妻二人同心協(xié)力共克時艱,第一株天然雄性敗育株的發(fā)現(xiàn),“野敗”的研究成功,終圓禾下乘涼夢,解決了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
3. (2022?寶安區(qū))閱讀。
新中國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piáo)而立志學農(nóng)。他曾經(jīng)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們坐在稻穗下乘涼……這個“禾下乘涼夢”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中?!白屗腥诉h離饑餓”,一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讓袁隆平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追逐。
1964年6月20日,袁隆平在理論論證和研究的基礎(chǔ)上,邁出了雜交水稻實驗的第一步: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
要找到一株這樣的稻苗猶如大海撈針。這時,水稻揚花了,馥郁的稻香沁人心脾,袁隆平的心沉浸在無邊無際的稻海之中。他卷起褲腿,腳踩污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尋找。灼人的陽光曬黑了他的皮膚;小刀似的稻葉刮得臉上、手上、腿上發(fā)癢發(fā)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過稻葉,滴進水中,他找啊,找??!
第一天,沒找到。
第二天,沒找到。
第三天,還是沒找到。
十多天過去了,雄性不育植株無影無蹤。連續(xù)十幾天烈日的烤曬,袁隆平的皮膚更黑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六年過去了。袁隆平跑遍了半個中國。最后,他帶著科研小組來到天涯海角——海南島的南江農(nóng)場。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助手李必湖在一條雜草叢生的水溝里,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蕊花粉敗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和助手們跳進水溝,小心翼翼地把稻株連根帶泥挖了出來。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把這株稻子取名為“野敗”。國際上叫它“WA”。袁隆平,終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國際友人稱袁隆平為“當代神農(nóng)氏”,稱他培育出的雜交水稻是中國繼指南針、火藥、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之后,對人類作出的“第五大貢獻”。
(1)袁隆平立志學農(nóng)的原因是 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 。聯(lián)系上下文可知“餓殍”的意思是 餓死的人 。
(2)文中畫“”的部分運用 動作 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袁隆平 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細致和辛苦 ,表現(xiàn)了袁隆平 袁隆平不辭勞苦,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3)袁隆平的事跡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一、要有遠大的志向。二、要有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三、要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品質(zhì)。 
(4)如果讓你從下面四個短語中選擇一個作為本文的題目,你選擇哪一個?請說明理由。
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當代神農(nóng)氏第五大貢獻
 “當代神農(nóng)氏”這也是國際友人對袁隆平的贊譽。古代神農(nóng)氏嘗百草,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nóng)耕文明轉(zhuǎn)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把袁隆平贊譽為“神農(nóng)氏”表明他為農(nóng)業(yè),特別是雜交水稻的種植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世界上的絕大多人的吃飯問題。 
【解答】(1)考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新中國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而立志學農(nóng)。“餓殍”指餓死的人。
(2)考查了人物的描寫方法?!八砥鹧澩?,腳踩污泥,頭頂烈日,手持放大鏡,像大海撈針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尋找。”這句話是對人物動作的描寫,同時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生動地寫出了袁隆平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細致和辛苦,表現(xiàn)了袁隆平不辭勞苦,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3)考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拓展。袁隆平的事跡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一、要有遠大的志向。二、要有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三、要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品質(zhì)。
(4)考查了給文章加標題的能力。本文主要記敘的是我國著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過程,表現(xiàn)了袁隆平為了追逐“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夢想,六年如一日,堅持不懈,不怕吃苦,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精神,被譽為“當代神農(nóng)氏”。“當代神農(nóng)氏”這也是國際友人對袁隆平的贊譽。古代神農(nóng)氏嘗百草,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nóng)耕文明轉(zhuǎn)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把袁隆平贊譽為“神農(nóng)氏”表明他為農(nóng)業(yè),特別是雜交水稻的種植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世界上的絕大多人的吃飯問題。
故答案為:
(1)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餓死的人;
(2)動作尋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的細致和辛苦袁隆平不辭勞苦,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3)一、要有遠大的志向。二、要有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三、要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真工作的品質(zhì)。
(4)“當代神農(nóng)氏”這也是國際友人對袁隆平的贊譽。古代神農(nóng)氏嘗百草,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nóng)耕文明轉(zhuǎn)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把袁隆平贊譽為“神農(nóng)氏”表明他為農(nóng)業(yè),特別是雜交水稻的種植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世界上的絕大多人的吃飯問題。
4. (2022?龍華區(qū))人物剪影。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李大釗離開我們已經(jīng)幾十年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的教育。
每逢看到孩子們學習,我就會想起爸爸說過的話:“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zhèn)€痛快。”
那是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屋里寫大字,外邊下起了大雪。啊,我們又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我想著想著,手里的筆就不聽使喚了。爸爸正站在我旁邊,他用手敲了敲我寫的字,我仔細一看,有幾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的。我知道自己錯了,臉上熱辣辣的,就認真往下寫。
我把寫好的大字交給爸爸看,心里想:爸爸一定要讓我重寫一遍。沒想到爸爸看了,指著后邊幾個字對我說:“好,像這樣寫就對了!”又對我說:“叫你哥哥來,咱們到外邊玩雪去!”爸爸帶著我們到雪地里,跑呀跳呀,團雪球,打雪仗,還堆了個大雪人,我們一點兒不覺得冷,爸爸也像年輕了好幾歲。
每逢聽到孩子們唱歌,我就會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們唱《國際歌》的情景。
一個夏天的晚上,爸爸要教我們唱歌。他坐在風琴前面,讓我們先唱一支學校里新教的歌。
爸爸聽我們唱完了,眉頭一皺,說:“'學校像美麗的花園,孩子們多么幸?!?,這不是撒謊嗎?地主和資本家殘酷地剝削農(nóng)民和工人,許多孩子都吃不上飯,哪有什么美麗和幸福!”接著,他一邊彈琴,一邊用低沉的聲音教我們唱《國際歌》。
(1)文中敘述了“爸爸”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從中可以看出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本文主要寫了父親通過寫大字的事教育我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和父親教我們唱《國際歌》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出李大釗是個對子女教育嚴格、對敵人憎恨,對革命忠誠的人?!?br /> (2)這篇文章跟《十六年前的回憶》相比,事例選擇的角度有何不同?這樣選材有什么好處?
 本文選取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十六年前的回憶》主要選取了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的事情,它們都圍繞主題選材,突出了主題?!?br /> (3)從結(jié)構(gòu)上看,如果這篇文章要加一個像《十六年前的回憶》那樣照應開頭的結(jié)尾,你覺得應該怎樣加?
 父親一直活在我們心中,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父親對我的教育。 
【解答】(1)本題考查對選文的理解和概括。抓住關(guān)鍵句子概括,通過閱讀可知,本文主要寫了父親通過寫大字的事教育我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和父親教我們唱《國際歌》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出李大釗是個對子女教育嚴格、對敵人憎恨,對革命忠誠的人。
(2)考查了對寫作方法的理解。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理解,通過閱讀可知,本文主要寫了父親通過寫大字的事教育“我”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和父親教“我”們唱《國際歌》兩件事。表現(xiàn)了李大釗是個對子女教育嚴格、對敵人憎恨,對革命忠誠的人?!妒昵暗幕貞洝穼儆诨貞浭轿恼?,描寫了李大釗對家人深沉的愛,對黨的忠誠、為革命事業(yè)堅貞不屈的父親和革命者的形象。本文選取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十六年前的回憶》主要選取了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的事情,它們都圍繞主題選材,突出了主題。
(3)本題考查了對文章的寫作結(jié)構(gòu)的理解?!妒昵暗幕貞洝凡捎玫氖鞘孜埠魬膶懽鹘Y(jié)構(gòu),所以本文的結(jié)尾也用首尾呼應,就應該和開頭相對應。例:父親一直活在我們心中,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父親對我的教育。
故答案為:
(1)本文主要寫了父親通過寫大字的事教育我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和父親教我們唱《國際歌》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出李大釗是個對子女教育嚴格、對敵人憎恨,對革命忠誠的人。
(2)本文選取的是日常生活的小事,《十六年前的回憶》主要選取了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的事情,它們都圍繞主題選材,突出了主題。
(3)父親一直活在我們心中,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父親對我的教育。
5. (2022?龍崗區(qū))請認真閱讀下面的選文,然后完成問題。
父親數(shù)錢
①每個月父親發(fā)餉的那天,家里就像過節(jié)一樣,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②父親踏進家門時,晚飯都已經(jīng)準備好了。父親坐下來,先不動筷子,而是伸手去懷里,掏出今天的工資,他將幾張薄薄的鈔票捏在手里,抖上兩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邊,哈一哈氣,開始一張張地數(shù)。當時的錢,最大面額是十塊,主要是五塊、兩塊和一塊的,還有角幣和分幣。工資雖少,但細細地數(shù)起來,仍然要花費兩三分鐘。父親數(shù)畢,報出數(shù)目,遞給母親。母親笑瞇瞇地接了,走進臥房,把錢鎖進一個隱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飯桌旁,對著我們兩個小人兒說:“存著,給你們交學費?!?br />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搶過酒壺,給父親的杯子里,倒上滿滿一杯酒。父親笑瞇瞇地摸摸我的腦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對著桌上的回鍋肉,點上幾點,得到開飯的信號,我們歡喜雀躍,急不可耐地夾菜刨飯、大快朵頤。
④幾年后,全家人圍著爸爸數(shù)錢的樂趣,被工資打卡剝奪了。不過,父親最近又開始數(shù)錢。
⑤去年,父親得了腦梗,治療了半年,雖然康復了,但左手左腳仍不靈便。原本愛說愛笑的父親也變成了一個木訥的老頭子,不開口說話,問話也不回。精神的沉淪加速了健康的惡化,他整日蜷在沙發(fā)上,基本活動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開始萎縮。我們對此焦慮萬分,卻束手無策。
⑥還是母親有辦法,她將買菜的零錢整理起來,央求父親:“你幫我數(shù)數(shù),有多少錢。
⑦父親坐在沙發(fā)上,抬起渾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會兒母親,不吭聲,伸出右手去拿錢,準備開數(shù)?!白笫謹?shù)。”母親叮囑道。
⑧父親轉(zhuǎn)頭望向窗外,遲疑了一下,順從地換了左手。他笨拙地將鈔票﹣張張拿過來,把毛票歸一類,塊票歸一類,姿勢又吃力又別扭。數(shù)完以后,母親問他:“多少錢?”
⑨“沒記住?!备赣H難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應。
⑩“再數(shù)數(shù)?!?br /> ?父親又數(shù)一次,數(shù)過三四次,方才報出錢的數(shù)目。
?整理菜錢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來。一段時間后,父親精神明顯好了很多。他又主動攬下一項任務:揀谷粒。每天上午,父親就戴上老花鏡,坐在沙發(fā)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選出來。隔三差五,又把母親“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綠豆分開。
?父親和母親心照不宣地玩著“數(shù)錢、選豆”的游戲,三個月后,父親能獨自站立了。一段時間后,他開始練習走路。剛開始,只能扶著沙發(fā)走;慢慢地,可以拄著拐杖走幾步了;現(xiàn)在,活動空間更大了。兩個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區(qū)里散步了。
(1)本文圍繞數(shù)錢記敘了哪兩件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短文主要記敘了父親沒生病時父親發(fā)工資拿回家數(shù)錢的情景和父親生病后數(shù)錢的情景?!?br /> (2)選文第②自然段畫線部分,主要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何表達效果? 是對父親的動作描寫。表達出了父親的自豪感?!?br /> (3)本文為什么用“父親數(shù)錢”作為標題?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的理解。 本文用“父親數(shù)錢”作為標題,其原因是開始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為一家人掙來工資讓母親保管感到驕傲和自豪,后來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生病后,母親為了讓父親早日康復,進行鍛煉的一種方式。兩種數(shù)錢,兩種姿態(tài),每一種姿態(tài)里,都飽含著父父母相伴相攜的情分。這種情分感人至深?!?br /> (4)第②自然段提到“隔三差五,又把母親‘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綠豆分開”,母親是真的不小心嗎?從中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并不是母親真的不小心,而是母親故意的讓父親撿起“弄混的黑豆和綠豆”,為的是讓父親鍛煉手指,早日康復。從這些細節(jié)可看出,母親是一個對父親理解、關(guān)心、呵護的人?!?br /> 【解答】(1)考查概括短文內(nèi)容。通讀短文可知,短文主要記敘了父親沒生病時父親發(fā)工資拿回家數(shù)錢的情景和父親生病后數(shù)錢的情景。
(2)考查描寫方法和表達效果。通讀短文,文中第②自然段畫線部分“父親坐下來,先不動筷子,而是伸手去懷里,掏出今天的工資,他將幾張薄薄的鈔票捏在手里,抖上兩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邊,哈一哈氣,開始一張張地數(shù)”是對父親的動作描寫。表達出了父親的自豪感。
(3)考查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短文可知,本文用“父親數(shù)錢”作為標題,其原因是開始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為一家人掙來工資讓母親保管感到驕傲和自豪,后來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生病后,母親為了讓父親早日康復,進行鍛煉的一種方式。兩種數(shù)錢,兩種姿態(tài),每一種姿態(tài)里,都飽含著父父母相伴相攜的情分。這種情分感人至深。
(4)考查對短文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短文可知,父親生病后,母親想盡千方百計讓父親鍛煉,盡快恢復健康。文中第②自然段提到“隔三差五,又把母親‘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綠豆分開”,并不是母親真的不小心,而是母親故意的讓父親撿起“弄混的黑豆和綠豆”,為的是讓父親鍛煉手指,早日康復。從這些細節(jié)可看出,母親是一個對父親理解、關(guān)心、呵護的人。
故答案為:
(1)短文主要記敘了父親沒生病時父親發(fā)工資拿回家數(shù)錢的情景和父親生病后數(shù)錢的情景。
(2)是對父親的動作描寫。表達出了父親的自豪感。
(3)本文用“父親數(shù)錢”作為標題,其原因是開始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為一家人掙來工資讓母親保管感到驕傲和自豪,后來的“父親數(shù)錢”是父親生病后,母親為了讓父親早日康復,進行鍛煉的一種方式。兩種數(shù)錢,兩種姿態(tài),每一種姿態(tài)里,都飽含著父父母相伴相攜的情分。這種情分感人至深。
(4)并不是母親真的不小心,而是母親故意的讓父親撿起“弄混的黑豆和綠豆”,為的是讓父親鍛煉手指,早日康復。從這些細節(jié)可看出,母親是一個對父親理解、關(guān)心、呵護的人。


相關(guān)試卷

山東省棗莊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這是一份山東省棗莊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你發(fā)現(xiàn)了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8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這是一份新疆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8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共20頁。

重慶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2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②:

這是一份重慶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2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②,共28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重慶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1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①

重慶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1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①

河南省洛陽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河南省洛陽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福建省福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福建省福州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5現(xiàn)代文閱讀(記敘文)

廣東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4現(xiàn)代文閱讀(語段閱讀)

廣東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語文卷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4現(xiàn)代文閱讀(語段閱讀)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升初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