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節(jié) 物體的內(nèi)能2課時 比熱容 熱量的計算 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nèi)畫“√”,錯誤的畫“×”)(1)物質(zhì)的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特性,是不會改變的。(  )(2)比熱容越大的物質(zhì),溫度越容易改變。(  )(3)物質(zhì)的比熱容與吸收的熱量成正比,與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成反比。(  )(4)相同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煤油升高的溫度多,說明煤油的比熱容比較大。(  )[核心知識] 1.比熱容是物質(zhì)自身性質(zhì)之一,不同物質(zhì)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它反映了不同物質(zhì)吸、放熱本領的強弱。2.對于同一種物質(zhì),比熱容還與物質(zhì)的狀態(tài)有關,同一種物質(zhì)在同一狀態(tài)下的比熱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狀態(tài)下,比熱容是不同的。 1.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塊鐵的比熱容比一顆鐵釘?shù)谋葻崛荽?/span>B.吸收熱量越多的物體比熱容越大C.物質(zhì)的比熱容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跟物體的質(zhì)量、吸熱的多少及溫度的高低都無關D.同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一定相同2.夏天,海邊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反映水的這一特性的是(  )A.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循環(huán)系統(tǒng)用水做工作物質(zhì)B.春天的傍晚,農(nóng)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凍壞C.炎熱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灑水D.城區(qū)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熱島效應造成的夏季高溫3.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等的銅和鋁(c<c),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fā)生熱傳遞,熱量從銅傳給鋁B.發(fā)生熱傳遞,熱量從鋁傳給銅C.不會發(fā)生熱傳遞D.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熱傳遞4.甲、乙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甲物體溫度升高10 ℃時吸收的熱量恰好等于乙物體溫度升高20 ℃時吸收的熱量,則甲、乙兩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  )A12        B21C14        D415.夏天,人們喜歡到海邊度假。白天,海風拂面,帶來絲絲涼意,夜間卻不會很涼。而沙漠的夏天晝夜溫差可達50 ℃。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太陽照射沙漠地區(qū)的時間較長B.海邊有風而沙漠地區(qū)可能沒有C.海水的比熱容比砂石的比熱容大D.太陽直射沙漠地區(qū),斜射海邊6.將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塊金屬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冰塊形狀基本不再變化時的情形如所示。則三塊金屬的比熱容c、c、c大小相比(  ) Ac最大         Bc最大Cc最大         Dccc7.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熱源分別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系如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8.一杯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它表達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將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熱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標準大氣壓下,10 kg、20 ℃的水溫度升高到沸點時,需要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J。若水凝固成冰,則比熱容________(改變不變”)。9.冬天,為了使房間里保持一定的溫度,散熱器每小時需要供給房間4.2×106 J的熱量,若進入散熱器的水的溫度是80 ℃,從散熱器流出的水的溫度是72 ℃,則每小時要給散熱器供水________kg。10.質(zhì)量為500 g、溫度為25 ℃的水,在標準大氣壓下,完全吸收1.68×105 J的熱量后,溫度能升高________℃。11.為了測定鉛的比熱容,把質(zhì)量為200 g的鉛塊加熱到98 ℃,再投入到80 g、12 ℃的水中,待溫度不再變化時水的溫度為18 ℃。若不計熱損失,求:(1)水吸收的熱量。(2)鉛的比熱容。           12.有兩個初溫和質(zhì)量都相同的金屬球,先把甲金屬球放進盛有熱水的杯中,達到熱平衡后水溫降低了Δt;將甲金屬球取出,再將乙金屬球放入同一杯熱水中,達到熱平衡后水溫又降低了Δt。若不計熱損失,則兩球比熱容的大小關系是(  )Ac>c         Bc<cCcc        D.無法確定13.某班同學利用如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 (1)除了圖中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______________來反映的。(2)實驗中第12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組別液體質(zhì)量/g初溫/末溫/加熱時間/min1200254013.5煤油20025406.52200254012煤油20025405.5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能夠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第1組同學繪制的吸收熱量-時間溫度-時間圖像,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像是________(填序號)。 (4)使質(zhì)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第1小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兩組同學對所示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如所示,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類的祖先鉆木取火,為人類文明揭開了新的一頁。鉆木取火的一種方法如所示,將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壓住木棒來回拉動鉆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轉(zhuǎn)動時,板與棒互相摩擦,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而熱集中在洞內(nèi),不易散發(fā),使木棒尖端的溫度升高,當達到約260 時木棒便開始燃燒。因為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故受熱厚度很薄,木棒受熱部分的質(zhì)量只有0.25 g。已知:來回拉一次鉆弓需1.0 s,弓長為s0.25 m,人拉弓的力為16 N,木頭的比熱容c2×103 J/(kg·),室溫為20 。問:(1)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多少?(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則1 s內(nèi)可使木棒尖端溫度升高多少攝氏度?(3)請你估算用多長時間才能使木棒燃燒起來?  
答案核心·易錯(1)×(2)×(3)×(4)×能力提升拔尖練1C 2.C 3.B 4.B5C 6.C 7.C81 kg水溫度每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 J 4.2×103 J/(kg·) 336×106 改變9125107511.解:(1)水吸收的熱量:Qcm(tt0)4.2×103 J/(kg·)×0.08 kg×(18 12 )2.016×103 J。(2)不計熱損失,QQ,鉛的比熱容:c0.126×103 J/(kg·)。培優(yōu)初探拓展練12B  先后將甲、乙兩金屬球投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降低的溫度相同,故水放出的熱量相同。由QQ可知,甲、乙兩金屬球吸收的熱量相同,而乙金屬球溫度比甲金屬球溫度少升高了Δt,即乙金屬球的末溫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金屬球,吸收相同的熱量,乙金屬球升高的溫度少,所以乙金屬球的比熱容大。 金屬球的初溫和水溫的變化相同,但甲、乙兩個金屬球的末溫不同。13(1)秒表 加熱時間長短(2)水比煤油的吸熱能力強(3)C(4)酒精燈的火焰大小不同(5)在相同時間內(nèi)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 (1)根據(jù)轉(zhuǎn)換法,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判斷的,故實驗中還要用到秒表。(2)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故可得結(jié)論:水比煤油的吸熱能力強。(3)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由水的比熱容較大可知水吸熱升溫慢。14.解:(1)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力移動的距離:s′2s2×0.25 m0.5 m,人來回拉一次鉆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s′16 N×0.5 m8 J。(2)由題知,QW×25%8 J×25%2 J;QcmΔt,m0.25 g2.5×104 kg,木棒升高的溫度:Δt4 。(3)(2)可知,木棒吸熱每秒溫度升高4 ,要升高260 20 240 需要的時間:t60 s 

相關試卷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5節(jié) 物體的內(nèi)能優(yōu)秀第2課時同步測試題:

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5節(jié) 物體的內(nèi)能優(yōu)秀第2課時同步測試題,共5頁。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節(jié) 體內(nèi)物質(zhì)的運輸?shù)?課時課堂檢測:

這是一份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節(jié) 體內(nèi)物質(zhì)的運輸?shù)?課時課堂檢測,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瓣膜的分布,下列有關血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填寫心臟各部分結(jié)構(gòu)名稱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第4章 代謝與平衡第1節(jié) 食物與營養(yǎng)第2課時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初中第4章 代謝與平衡第1節(jié) 食物與營養(yǎng)第2課時同步練習題,共6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5節(jié) 物體的內(nèi)能

版本: 浙教版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64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