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五) 構造地貌的形成一、選擇題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1~2題。1.圖中山地在地質構造上屬于(  )A.背斜成山  B.地壘C.向斜成山  D.地塹2.下列關于甲、乙、丙、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按成因分類,甲、乙屬同一類巖石B.丙、丁生成的地質環(huán)境相同C.丙、丁中含有化石D.乙受熱變質成丙解析:1.B 2.A 第1題,圖中山地與南北兩側地形區(qū)之間有斷層分布,南北兩側地形區(qū)相對下沉,中間山地相對上升,形成地壘,選B項。第2題,甲為砂巖、砂礫巖,乙為石灰?guī)r,按成因分類,二者都屬于沉積巖,A項正確。重慶地區(qū)地下水熱資源豐富,上涌的溫泉熱水中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化學成分,具有重要的開發(fā)利用價值。碳酸鹽巖是重慶地區(qū)主要的熱儲層,富含蒸發(fā)鹽類、天青石礦和溶解性較強的氟、硼、溴以及可溶性硅酸鹽類;碳酸鹽巖出露區(qū)接受大氣降水的入滲補給,沿背斜兩翼深循環(huán),獲得來自深處的熱流加熱后上升匯集,匯集處溫泉鉆井初期多自流熱水。據此完成3~4題。3.圖中溫泉最可能位于(  )A.向斜槽部  B.背斜頂部C.向斜兩翼  D.背斜兩翼4.與虛線內地下水流向一致的是(  )A.巖層走向  B.地表海拔C.盛行風向  D.巖漿流向解析:3.A 4.A 第3題,根據材料中匯集處溫泉鉆井初期多自流熱水及圖示地下水的流向,可以判斷圖中溫泉多位于向斜槽部(向斜是良好的儲水構造,槽部壓力大,有助于自流溫泉出現)。故選A。第4題,地下水的流向受地下含水層走向的影響,因此巖層走向與地下水流向一致。故選A。某一地質研究小組,在一處被鏟平的礦區(qū)地面進行地質調查,得到下表數據,經分析確定該地段為褶皺構造。據此完成5~6題。地點abcdefghy檢測方向西北東南巖石年齡/百萬年6807605204502903004905706705.該地段中部的地質構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壘   D.地塹6.該地段的地殼曾受到(  )A.朝向西南、東北方向的水平拉伸B.來自西南、東北方向的水平擠壓C.朝向西北、東南方向的水平拉伸D.來自西北、東南方向的水平擠壓解析:5.B 6.D 第5題,材料信息表明,經分析確定該地段為褶皺構造,而地壘和地塹為斷層構造,因此排除C、D。表中數據表明,e地段巖石年齡最年輕,向兩側逐漸變老,由此判斷,該地段中部的地質構造是向斜,A錯誤,B正確。第6題,根據表中數據信息判斷,西北、東南為該地向斜的兩翼,則向斜向東北、西南方向延伸,由此判斷,該地段的地殼曾受到來自西北、東南方向的水平擠壓力,B錯誤,D正確。水平方向拉伸不會形成褶皺,排除A、C。讀世界某地區(qū)及周圍海域示意圖,回答7~8題。7.圖中甲處海水幽深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氣候逐漸變暖,海平面不斷上升B.地殼下沉運動劇烈,海水深度大幅增加C.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分離擴張,大陸板塊向陸推移D.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碰撞擠壓,大洋板塊向下俯沖8.圖示島嶼多山地、丘陵,其推斷依據是(  )A.地處板塊交界處,褶皺構造發(fā)育B.地殼沉降,層理構造顯著C.降水豐富,河流下切作用強烈D.地殼活躍,多地震、火山噴發(fā)解析:7.D 8.A 第7題,據圖中經緯度可判斷,甲處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的消亡邊界處,大陸、大洋板塊相撞,大洋板塊俯沖到大陸板塊下面,形成幽深的海溝。第8題,據圖中經緯度可判斷,圖示島嶼位于東南亞地區(qū),因地處板塊交界處,褶皺構造發(fā)育,所以多山地、丘陵。

相關試卷

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五構造地貌的形成: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五構造地貌的形成,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五)構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五)構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四地貌與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這是一份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四地貌與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六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六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8構造地貌的形成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8構造地貌的形成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22構造地貌的形成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專練22構造地貌的形成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練習19構造地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練習19構造地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