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講 地球的運動及其地理意義
一、知識點
知識點1地球的運動特征與四季、五帶
知識點2晝夜交替與地轉(zhuǎn)偏向力
知識點3正午太陽高度角
知識點4時間計算
二、知識梳理
知識點1地球的運動特征
(1)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即: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
(2)地球自轉(zhuǎn)線速度:V=V赤道×Cosθ(θ為當?shù)鼐暥龋?br />
地球自轉(zhuǎn)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緯度度數(shù)相同,線速度相同;
緯度度數(shù)不同,線速度不同。
(3)除南北兩極點外,全球各點地球自轉(zhuǎn)角速度都相等。
地球自轉(zhuǎn)角速度:W=15°/h=1°/4分鐘
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移動速度大約為0.25°/天
當自轉(zhuǎn)方向與公轉(zhuǎn)方向相同時,1太陽日>恒星日;當自轉(zhuǎn)方向與公轉(zhuǎn)方向相反時,1太陽日乙 B. 乙 >丙 C. 甲>丙 D. 甲 =丁
(2)若某人在丙處觀察,則所見的經(jīng)緯網(wǎng)分布應為下圖中的( )
2.下圖為地球公轉(zhuǎn)的“二分二至”圖,讀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數(shù)字③所代表的節(jié)氣名稱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2)圖中字母所表示的位置能表示地球在遠日點附近的是( )
A.A B.B C.C D.D
(3)有關今天地球運動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公轉(zhuǎn)到①②之間,速度逐漸加快
B.地球公轉(zhuǎn)到②③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C.地球公轉(zhuǎn)到③④之間,速度逐漸加快
D.地球公轉(zhuǎn)到④①之間,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3.下圖中的A點是晨昏線與某一緯線圈的切點,在一年中,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是變化的,因此A點也是移動的。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當A點移動到最低緯度位置時,太陽直射點( )
A.可能在23°26′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 D.可能在極圈上
(2)圖中能正確表示A點運動軌跡的是( )
A.AB線 B.CD線 C.EF線 D.AF線
4.下圖為我國某地同一個月內(nèi)1日和28日兩日太陽視運動線路圖(圖示時間為地方時)。讀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月可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該月從1日到28日,該地( )
A.正午日影逐漸變長 B.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
C.日出方位逐漸向南偏移 D.日落方位逐漸向南偏移
【參考答案】
1.答案:(1)D;(2)A
解析:(1)考察地球自轉(zhuǎn)速度。地球自轉(zhuǎn)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自轉(zhuǎn)線速度赤道上最大,兩極點為零,甲=丁,D正確,A、B、C錯誤。
(2)考察地球運動。從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丙處為以赤道方向觀察地球自轉(zhuǎn)方向,A正確,B、C、D錯誤。
2.答案:(1)B;(2)B;(3)C
解析:(1)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地球公轉(zhuǎn)圖的閱讀。閱讀地圖,當?shù)厍蜻\動到圖示公轉(zhuǎn)軌道的①、②、③、④位置時,時間分別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節(jié)氣分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正確,A、C、D錯誤。
(2)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地球公轉(zhuǎn)圖的閱讀。閱讀地圖,當?shù)厍蜻\動到圖示公轉(zhuǎn)軌道的①、②、③、④位置時,時間分別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遠日點時的時間是7月初,地球運行到B位置附近,B正確,A、C、D錯誤。(3)?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為:地球公轉(zhuǎn)圖的閱讀。地球公轉(zhuǎn)到①、②之間,時間是3月21日——6月22日前后,逐漸向遠日點運行,速度逐漸減慢,A錯誤;地球運動到圖示公轉(zhuǎn)軌道的②、③之間,時間是6月22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B錯誤;今天是11月27日,地球運動到圖示公轉(zhuǎn)軌道的③、④之間,逐漸向近日點運行,速度逐漸加快,C正確;當?shù)厍蜻\動到圖示公轉(zhuǎn)軌道的④、①之間,時間是12月22日——3月21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D錯誤。
3.答案:(1)A;(2)A
解析:(1)讀圖,因為A點是晨昏線與某一緯線圈的切點,而在一年中,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最低緯度是66°34′,由于該半球為北半球(地球逆時針旋轉(zhuǎn)),所以,其切點應為66°34′N,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晝,那么,太陽直射點應在23°26′N上根據(jù)分析可知,當A點移到最低緯度位置時,太陽直射點應該位于23°26′N,A正確,B、C、D錯誤。
(2)晨昏線與緯線圈的切點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當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時,切點在66°34′N上,當太陽直射赤道時,切點在北極點上。從圖中可以看出,AB線正好在這一范圍之內(nèi)。根據(jù)分析可知,右上圖中能正確表示A點運動軌跡的是66°34′N~90°N,即AB線,A正確,B、C、D錯誤。
4.答案:(1)A;(2)B
解析:(1)根據(jù)日出和日落時間可知,1日和28日兩日都是晝短夜長,28日比1日晝更長,推測出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且直射點向北移動,時間為12月22日到3月21日之間,A正確。
(2)從1日到28日,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該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正午日影逐漸變短,日出、日落方位逐漸向北偏移。B正確。
知識點2 晝夜交替與地轉(zhuǎn)偏向力
(1)晨昏線的判斷:順著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由夜半球過渡到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
(2)晝夜長短的判斷:
晨昏線把所經(jīng)過的緯線圈分割成晝弧和夜弧。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除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晝弧和夜弧都不等長。
春、秋分
夏至
冬至
直射點位置
赤道
北回歸線
南回歸線
北半球
晝夜平分
晝最長夜最短越往北晝越長
晝最短夜最長越往北晝越短
赤道
直射點所在的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直射點向北移,北半球晝增長;直射點向南移,南半球晝增長。
南半球
晝夜平分
越往南晝越短南極圈內(nèi)極夜
越往南晝越長南極圈內(nèi)極晝
(3)太陽直射點的所在經(jīng)線地方時為12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和晨昏線與緯線切點所在緯線即極晝極夜的邊界緯線互為余角。
(4)赤道全年晝夜等長;春秋分日全球各點晝夜等長。
日出時間+日落時刻=24小時
晝長=24-2×日出時間
夜長=2×日出時間
日出時間=12-晝長/2=夜長/2
日落時間=12+晝長/2=24-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晝長=北半球同緯度的夜長
南半球某地的夜長=北半球同緯度的晝長
全球各點全年晝長(夜長)時間都相等。
(5)地轉(zhuǎn)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左右手”法則: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體初始運動方向大拇指指向即為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
【典型例題】
5.讀下圖(A、B、D、E在晨昏線上),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D點將進入白晝 B.C點在子夜
C.D、E將日落西山 D.AB是昏線
(2)下列關于晨昏線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晝夜半球的分界線 B.晨昏線上的各地太陽高度均為0°
C.晨昏線在任何時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線在任何時候都與經(jīng)線圈重合
6.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在甘肅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經(jīng)過三個月后于北京時間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收官。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時( )
A.地球公轉(zhuǎn)到遠日點附近 B.地球公轉(zhuǎn)到近日點附近
C.此時公轉(zhuǎn)速度達到最快 D.此時公轉(zhuǎn)速度達到最慢
(2)在太空的三個月內(nèi),南充的晝夜長短是( )
A.晝長夜短,白晝一直變長 B.晝長夜短,白晝一直變短
C.晝長夜短,白晝先變長再變短 D.晝短夜長,白晝先變短再變長
(3)神州十二號著陸時,身在紐約(西五區(qū))的小明在電視上觀看直播是當?shù)貐^(qū)時( )
A.17日0時34分 B.16日13時34分
C.17日10時34分 D.16日2時34分
7.青島市位于山東半島東南部,經(jīng)緯度范圍大致為35°35′N—37°09°N,119°30°E—121°E。下圖為青島市某年各月日照時數(shù)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年份青島市5月份日照時數(shù)最長,其原因主要是5月份( )
①晝漸長,夜?jié)u短
②氣溫回升,海域蒸發(fā)強烈
③白天陸風勢力強,風速大
④雨季未到,晴朗天氣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影響青島夏季日照時數(shù)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陽直射點南移 B.雨帶推移規(guī)律
C.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 D.洋流性質(zhì)的改變
8.城市路燈開關時間受到晝夜長短變化的影響,下表是世界上三個城市路燈在某月連續(xù)三日的開啟和關閉時間(北京時間)。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城市
路燈開啟時間
路燈關閉時間
23日
24日
25日
23日
24日
25日
甲
17點41分
17點40分
17點39分
7點16分
7點17分
7點18分
乙
18點51分
18點52分
18點53分
6點47分
6點46分
6點45分
丙
20點17分
20點18分
20點19分
5點53分
5點52分
5點51分
(1)三個城市緯度從高到低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2)如果甲城市是我國西安市,則該月份可能是( )
A.5月 B.7月 C.9月 D.11月
(3)關于乙城市所在地區(qū)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
A.熱帶雨林廣布 B.終年炎熱干旱 C.可能看到極光 D.土壤深厚肥沃
【參考答案】
5.答案:(1)A;(2)D
解析:(1)根據(jù)圖可以看出,DE點位于晨線上,下一刻DE點將進入白晝,地方時為10時,A正確,C錯誤;子夜的地方時為24點,C點的地方時為2點,B錯誤;根據(jù)分析可知,AB是晨線,,D錯誤。
(2)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A正確。晨昏線上的各地太陽高度均為0°,B正確。晨昏線在任何時候都等分赤道,C正確。晨昏線只在二分日時與經(jīng)線圈重合,D錯誤。
6.答案:(1)A;(2)C;(3)A
解析:(1)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時是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此時地球公轉(zhuǎn)到遠日點(7月初)附近,A正確,B錯誤;此時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較慢,近日點(1月初)地球公轉(zhuǎn)速度最快,遠日點(7月初)最慢,C、D錯誤。
(2)在太空的三個月內(nèi),時間是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至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再向南移,位于北半球的南充的晝夜長短是晝長夜短,且白晝先變長再變短,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紐約(西五區(qū))比北京時間(東八區(qū))晚l3個小時,所以紐約(西五區(qū))的小明在電視上觀看直播時,當?shù)貢r間是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13時=2021年9月17日0時34分。故選A。
7.答案:(1)D(2)B
解析:(1)日照時數(shù)季節(jié)變化的原因 5月份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動,青島晝漸長,夜?jié)u短,日照時間增加,①正確。5月份鋒面雨帶尚未到達山東半島,青島多晴朗天氣,④正確。海域蒸發(fā)強烈,降水增多,日照時數(shù)應較少,②錯誤。白天海風勢力強,③錯誤。故選D。
(2)影響日照時數(shù)的因素。由圖可知,青島市夏季日照時數(shù)較少,因為夏季鋒面雨帶位于山東半島,青島陰雨天氣多,日照時數(shù)較少,B正確。6—8月太陽直射點先向北移后向南移,A錯誤。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與日照時數(shù)關系不大,C錯誤。青島沿海海域洋流性質(zhì)沒有季節(jié)變化,D錯誤。
8.答案:(1)C;(2)D;(3)A
解析:(1)路燈開啟時間和日落時間一致,路燈關閉時間和日出時間一致,日落時間減去日出時間等于晝長時間,據(jù)表可知,此三日甲地晝長分別為10小時25分,10小時23分,10小時21分,乙地晝長分別為12小時4分,12小時6分,12小時8分,丙地晝長分別為14小時24分,14小時26分,14小時28分,可推斷乙丙在同一半球且晝長夜短,丙地晝長高于乙地,甲地在另一半球且晝短夜長,根據(jù)南北半球緯度值相同的緯線晝夜狀況相反可知,跟甲地在另一半球緯度值相同的緯線此三日晝長分別為13小時35分,13小時37分,13小時39分,故三地晝長丙>甲>乙。故選C。
(2)若甲城市是西安,此三日西安晝短夜長,西安位于北半球,晝短夜長說明其為冬半年,5月、7月均處于夏半年,9月23日(前后)前為夏半年,A、B、C錯誤,D正確。
(3)根據(jù)上題判斷丙城市晝長可達13小時30分鐘以上,說明該日太陽直射點緯度遠離赤道,而乙地晝長為12小時多一點,說明乙地位于赤道附近,因為只有赤道地區(qū)全年晝夜等長,故以地可能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炎熱干旱屬熱帶沙漠氣候,位于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B錯誤,可能看到極光的為高緯度的夜晚,C錯誤,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土壤較貧瘠,D錯誤,A正確。
知識點3 正午太陽高度角
(1)緯度變化規(guī)律: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的緯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
離直射的緯線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越遠越小。
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夏至日: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冬至日: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極遞減
(2)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同一地點,哪一天離太陽直射點最近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大值,哪一天離太陽直射點最遠正午太陽高度角達最小值。
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夏至日達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冬至日達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太陽直射時達最大值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H=90°-所求地的緯度與直射點緯度之差(同減異加)
【典型例題】
9.我國某中學用立桿測影的方法開展了測量太陽高度角的地理實踐活動。下圖為“某小組的實踐記錄單”。 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校最可能位于( )
A.南昌(28°N,116°E) B.西安(34°N,108°E)
C.長春(44°N,125°E) D.拉薩(30°N,90°E)
(2)與該日桿影頂端軌跡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10.飛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翹起,是一種考慮室內(nèi)光照和建筑美觀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下左圖為飛檐景觀,下右圖示意飛檐光照原理。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室內(nèi)光照的角度考慮,“飛檐”設計的主要目的是( )
A.擴大夏季遮陽的面積 B.擴大冬季采光的面積
C.縮小夏季遮陽的面積 D.縮小冬季采光的面積
(2)某建筑設計師在浙江采用了“飛檐”的設計。若屋頂高度不變,從排泄雨水的角度看,與北京相比,應做的調(diào)整是( )
①飛檐長度不變,加大飛檐翹起角度
②飛檐翹起角度不變,縮短飛檐
③飛檐長度不變,縮小飛檐翹起角度
④飛檐翹起角度不變,加長飛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參考答案】
9.答案:(1)A;(2)D
解析:(1)由圖可知,該地太陽高度角為79.5°。假設測量的是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此時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太陽高度角最大34°N太陽高度角約為79.5°。圖中測量的是某月10日13時的太陽高度角遠小于該地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該地緯度應遠小于34°N,AD項緯度低于34°N,可能性較大,再從圖中的影子的朝向可知,此時影子朝東北,說明太陽位于西南方,當?shù)貢r間已經(jīng)過了正午時間,已知北京時間為13時,推出南昌此時為12時44分,拉薩為11時,沒有過正午,A正確。
(2)我國位于北半球從圖中太陽高度角較大可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為夏季。太陽從東北日出,西北日落,影子與之相反,從西南到東南,直射點此時位于該地以南,正午影子位于北側(cè),D正確。
10.答案:(1)B;(2)A
解析:(1)飛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翹起,是一種考慮室內(nèi)光照和建筑美觀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讀圖可知,普通屋頂使冬季射入室內(nèi)的太陽光線減少,因冬季太陽高度角小,飛檐高度增加,使冬季攝入室內(nèi)的太陽光的面積增加。故選B。
(2)該題設計的目的是從“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豐富,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浙江少。因此浙江飛檐長度不變,加大飛檐翹起的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①正確;或者飛檐翹起的角度不變,縮短飛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②正確。故選A。
知識點4 時間計算
(1)地方時:經(jīng)度相同,地方時相同
成因: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同緯度偏東位置的地方總比偏西位置的地方要先見到日出。
(2)求地方時:
每向東15度,地方時早1小時;每向東1度,地方時早4分鐘。
依據(jù)經(jīng)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每1°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jīng)度差再轉(zhuǎn)換成時間差,依據(jù)“東加西減”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3)特殊經(jīng)線的地方時:
①太陽直射點所在經(jīng)線:12時
②晝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12時
③夜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24時/0時
④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6時
⑤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jīng)線:18時
(4)時區(qū)與區(qū)時
時區(qū):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占經(jīng)度15°。
區(qū)時:各個時區(qū)都以該時區(qū)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整個時區(qū)的統(tǒng)一時間,叫區(qū)時,又叫標準時。
①已知經(jīng)度,時區(qū)號數(shù)=已知經(jīng)度÷15,若余數(shù)>7.5°→N+1:余數(shù)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