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3選擇題(中檔題)
展開
這是一份山東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3選擇題(中檔題),共31頁。
?山東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
03選擇題(中檔題)
一.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共1小題)
1.(2022?泰安)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br />
序號
物質
雜質
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過灼熱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C
Cu
CuO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D
NaCl固體
MgCl2
加入適量KOH溶液,過濾、蒸發(fā)
A.A B.B C.C D.D
二.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共6小題)
2.(2022?泰安)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br />
序號
A
B
C
D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探究蠟燭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強弱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A.A B.B C.C D.D
3.(2021?泰安)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編號
A
B
C
D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燒條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鐵釘生銹時O2是否參與反應
比較Zn和Fe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A.A B.B C.C D.D
4.(2019?泰安)控制變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探究鐵、鎂金屬活動性強弱
B、探究二氧化碳與水是否發(fā)生反應
C、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大小
D、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
A.A B.B C.C D.D
5.(2020?泰安)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確的是( ?。?br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將一小片pH試紙潤濕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
測定某溶液的pH
B
CO還原Fe2O3時,先通CO,后加熱
防止發(fā)生爆炸
C
先將膠頭滴管擠壓,再伸入試劑瓶中吸取液體
保證滴管的膠頭部分也充滿液體
D
將水沿燒杯壁緩緩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稀釋濃硫酸
A.A B.B C.C D.D
6.(2020?泰安)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br />
A.對比兩個試管中的實驗,可探究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B.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通常狀況下CO2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
C.甲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乙試管中的鐵釘不生銹,說明只需與水接觸鐵釘就會生銹
D.向盛有NaOH固體的試管中滴加稀硫酸,燒杯中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H2SO4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
7.(2020?泰安)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分離粗鹽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fā)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適量的BaCl2溶液,過濾
C
檢驗碳酸鈉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鈉
加過量的稀鹽酸后,再滴加硝酸銀溶液
D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將Zn和Ag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
A.A B.B C.C D.D
三.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共1小題)
8.(2021?泰安)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裝置①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B.裝置②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
C.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D.裝置②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四.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共1小題)
9.(2018?泰安)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氧氣驗滿 B.加熱液體
C.滴加液體 D.收集二氧化碳
五.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共3小題)
10.(2018?泰安)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物質都適用降溫結晶法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
B.60℃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飽和溶液
C.通過降溫能使A點甲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
D.分別將甲、乙物質飽和溶液從60℃降至20℃,甲析出晶體較多
11.(2021?泰安)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使a、c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都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B.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
C.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
D.在t2℃時,將30g 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
12.(2019?泰安)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t1℃時,a、c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
B.將接近飽和的c物質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質、降溫等方法
C.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b>a=c
D.將15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1℃,可析出30g a物質
六.金屬的化學性質(共1小題)
13.(2020?泰安)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鋅粉,完全反應后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Mg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Zn2+、Mg2+
C.濾紙上有 Ag、Cu、Zn、Mg,濾液中有Zn2+
D.濾紙上有Ag、Cu、Zn,濾液中有Zn2+、Mg2+
七.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共1小題)
14.(2019?泰安)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觀察鐵制品銹蝕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一段時間后,鐵絲會由下向上出現(xiàn)銹蝕現(xiàn)象
②一段時間后,水面處鐵絲銹蝕嚴重
③一段時間后,塑料瓶會變膨脹,因為鐵生銹要放熱
④一段時間后,塑料瓶會變癟,因為鐵生銹與空氣有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八.堿的化學性質(共3小題)
15.(2018?泰安)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br />
A.電解水時正極和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2:1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紅色粉末逐漸變?yōu)楹谏勰?
D.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
16.(2018?泰安)向某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chǎn)點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bc段(不含b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C.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數(shù)目沒有改變
D.d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17.(2020?泰安)向一定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沉淀質量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a(chǎn)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c點溶液中的溶質有3種
C.a(chǎn)b(不包括a點)段有沉淀生成
D.d點溶液的pH>7
九.常用鹽的用途(共1小題)
18.(2018?泰安)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br />
A.銅﹣﹣做導線 B.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C.碳酸鋇﹣﹣用于鋇餐透視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一十.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共1小題)
19.(2018?泰安)下列化學肥料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br />
A.硫酸鉀[K2SO4] B.尿素[CO(NH2)2]
C.硝酸銨[NH4NO3] D.磷酸二氫鉀[KH2PO4]
一十一.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共2小題)
20.(2019?泰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A、B、C、D四種未知溶液的成分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見下表。其中檢驗結果不正確的是( ?。?br />
組別
溶液中檢驗出的離子
A
K+、Na+、OH﹣、SO42﹣
B
Ba2+、Na+、Cl﹣、OH﹣
C
Cu2+、Mg2+、NO3﹣、Cl﹣
D
H+、NH4+、CO32﹣、SO42﹣
A.A B.B C.C D.D
21.(2022?泰安)下列各組離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r />
A.H+、Ba2+、NO3﹣、CO32﹣ B.Mg2+、K+、NO3﹣、Cl﹣
C.Na+、Ba2+、HCO3﹣、SO42﹣ D.Na+、Ba2+、OH﹣、Cl﹣
一十二.物質的簡單分類(共1小題)
22.(2019?泰安)下列圖示是化學概念之間關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一十三.物質的鑒別、推斷(共3小題)
23.(2021?泰安)如果將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分類,如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
24.(2021?泰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B.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的組成可能有5種情況
C.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
D.步驟Ⅱ中沉淀不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一定沒有Na2CO3
25.(2019?泰安)A~G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F(xiàn)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組成元素相同,B、C常溫下為氣體。圖中“﹣”表示能相互反應,“→”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E→F是一個放熱反應
B.D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
C.若G為一種鹽,則A不可能與G發(fā)生反應
D.B→E和C→E的反應類型可能不相同
一十四.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共1小題)
26.(2021?泰安)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反應前后兩種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2
B.反應物中化合物與單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催化劑的物理性質保持不變
一十五.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共1小題)
27.(2018?泰安)如圖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①②屬于同種元素 B.③⑤化學性質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離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一十六.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共2小題)
28.(2018?泰安)全球近140個國家將根據(jù)簽署的《國際防治汞污染公約》,在2020年前禁止生產(chǎn)和出口含汞產(chǎn)品,如電池、熒光燈、化妝品、溫度計、血壓計等。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汞為非金屬元素
B.汞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80
C.汞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80
D.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
29.(2020?泰安)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①③屬于同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常見化合價為+1價
C.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4
D.③④為穩(wěn)定結構
一十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共1小題)
30.(2019?泰安)我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C15H22O5)是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下列有關青蒿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宏觀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從微觀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
C.從變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從質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4
一十八.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共1小題)
31.(2018?泰安)制造C919大飛機采用的非金屬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則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br />
A.+1 B.+2 C.+3 D.+4
一十九.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共3小題)
32.(2018?泰安)下列化學用語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br />
A.H2O﹣﹣一個水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
B.4H﹣﹣4個氫元素
C.Ca+2﹣﹣一個鈣離子帶二個單位正電荷
D.2CO2﹣﹣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33.(2021?泰安)下列化學用語中,關于數(shù)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2H:表示兩個氫元素
B.Mg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兩個氧原子
D.2CH4:表示兩個甲烷分子
34.(2019?泰安)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shù)字“2”含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離子個數(shù)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的是③⑦
C.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個數(shù)的是①②
二十.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共1小題)
35.(2018?泰安)從海水中制備純堿和金屬鎂的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流程Ⅰ中依次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適量稀鹽酸去除雜質
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種基本反應類型
D.流程Ⅳ、V是通過化學方法富集氯化鎂
二十一.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共1小題)
36.(2019?泰安)下表中對部分化學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br />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環(huán)境
①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軟化硬水
②病人輸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時補充能量
①提倡焚燒秸稈還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
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健康
①皮膚沾上濃燒堿溶液,先用水沖洗,再涂碳酸氫鈉溶液
②檔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①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夜盲癥
②制作糕點時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可使糕點松軟可口
A.A B.B C.C D.D
二十二.常見中毒途徑及預防方法(共1小題)
37.(2018?泰安)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br />
A.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B.霉變的大米經(jīng)洗凈、高溫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誤食重金屬鹽,可服用豆?jié){、牛奶等解毒,并及時就醫(yī)
D.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現(xiàn)場
二十三.微量元素、維生素與健康的關系及攝取方法(共1小題)
38.(2018?泰安)某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br />
A.物質的分離
B.物質的鑒別
淡化海水﹣蒸餾
海水曬鹽﹣蒸發(fā)
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帶火星的木條
硝酸銨、氫氧化鈉、氯化鈉三種固體﹣水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生活
缺鐵﹣易引起貧血
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潔精
使煤燃燒更旺﹣把煤做成蜂窩狀
A.A B.B C.C D.D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共1小題)
1.(2022?泰安)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序號
物質
雜質
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過灼熱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適量的Ba(NO3)2溶液,過濾
C
Cu
CuO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D
NaCl固體
MgCl2
加入適量KOH溶液,過濾、蒸發(fā)
A.A B.B C.C D.D
【解答】解:A、通過灼熱的Fe2O3粉末,CO能與灼熱的Fe2O3粉末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Na2CO3溶液、Na2SO4均能與硝酸鋇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加入過量的稀鹽酸,CuO能與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D、MgCl2能與適量K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鉀,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鉀,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故選:C。
二.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共6小題)
2.(2022?泰安)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br />
序號
A
B
C
D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探究蠟燭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強弱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A.A B.B C.C D.D
【解答】解:A、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干燥的空氣接觸;一段時間后,兩支試管的鐵釘均沒有生銹,不能用于探究鐵生銹條件,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B、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說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說明蠟燭中一定含有氫元素,無法確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C、圖中實驗,溶劑的種類不同,其它條件均相同,可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強弱,故選項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D、銅能與氧氣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氧化銅,沒有生成新的氣體,但應使用足量的銅粉,以完全消耗裝置中的氧氣,圖中實驗,測定結果偏小,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故選:C。
3.(2021?泰安)根據(jù)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編號
A
B
C
D
實驗方案
實驗目的
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燒條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鐵釘生銹時O2是否參與反應
比較Zn和Fe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A.A B.B C.C D.D
【解答】解:A、圖中實驗,溶質的種類不同、溶劑的種類不同,不能用于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B、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薄銅片上的白磷能與氧氣接觸,溫度能達到著火點,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可得出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著火點,不能探究燃燒條件之一需要可燃物,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C、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能與氧氣、水充分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第二支試管的鐵釘沒有生銹,說明鐵銹蝕的條件之一是與氧氣接觸,可用于探究鐵釘生銹時O2是否參與反應,故選項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D、圖中實驗,金屬的種類不同、稀鹽酸的濃度不同,不能用于比較Zn和Fe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故選項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
故選:C。
4.(2019?泰安)控制變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探究鐵、鎂金屬活動性強弱
B、探究二氧化碳與水是否發(fā)生反應
C、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大小
D、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
A.A B.B C.C D.D
【解答】解:A、圖中實驗酸的種類不同,不能探究鐵、鎂金屬活動性強弱,故選項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圖中實驗,控制了水這一變量,可探究二氧化碳與水是否發(fā)生反應,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C、圖中實驗,溶質種類相同,溶劑種類不同,其它條件相同,可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溶解性大小,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D、圖中實驗除溫度不同外,其它條件相同,可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快慢的影響,故選項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A。
5.(2020?泰安)下列操作和目的都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目的
A
將一小片pH試紙潤濕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
測定某溶液的pH
B
CO還原Fe2O3時,先通CO,后加熱
防止發(fā)生爆炸
C
先將膠頭滴管擠壓,再伸入試劑瓶中吸取液體
保證滴管的膠頭部分也充滿液體
D
將水沿燒杯壁緩緩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稀釋濃硫酸
A.A B.B C.C D.D
【解答】解:A、不能將一小片pH試紙潤濕后放在玻璃片上,是因為潤濕后可能改變溶液的pH,該選項方法不正確;
B、CO還原Fe2O3時,先通CO,后加熱,以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發(fā)生爆炸,該選項說法正確;
C、先將膠頭滴管擠壓,再伸入試劑瓶中吸取液體,以防止空氣進入試劑中導致污染,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稀釋濃硫酸時,應該把濃硫酸沿燒杯壁緩緩注入盛有水的燒杯里,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6.(2020?泰安)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br />
A.對比兩個試管中的實驗,可探究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
B.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通常狀況下CO2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
C.甲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乙試管中的鐵釘不生銹,說明只需與水接觸鐵釘就會生銹
D.向盛有NaOH固體的試管中滴加稀硫酸,燒杯中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H2SO4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
【解答】解:A、溶質質量不相等,溶劑種類、質量都不同,不能比較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通常狀況下CO2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大于空氣,該選項說法正確;
C、甲試管中的鐵釘生銹,乙試管中的鐵釘不生銹,能夠說明沒有水不能生銹,不能說明只需與水接觸鐵釘就會生銹,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盛有NaOH固體的試管中滴加稀硫酸,燒杯中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不能說明H2SO4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放出熱量,是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7.(2020?泰安)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分離粗鹽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fā)
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適量的BaCl2溶液,過濾
C
檢驗碳酸鈉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鈉
加過量的稀鹽酸后,再滴加硝酸銀溶液
D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將Zn和Ag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
A.A B.B C.C D.D
【解答】解:A、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溶解、過濾、蒸發(fā)得到除去泥沙的鹽,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B、硫酸鎂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鎂,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C、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帶入氯離子,不能檢驗是否含有氯化鈉,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將Zn和Ag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鋅表面析出紅色固體,是因為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銀表面無明顯現(xiàn)象,是因為銀不能和硫酸銅反應,說明銅比銀活潑,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三.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共1小題)
8.(2021?泰安)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裝置①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B.裝置②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
C.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D.裝置②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解答】解:A、裝置①的試管中沒有棉花團,因此是用加熱氯酸鉀制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
B、實驗室是用鋅粒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氫氣的,氫氣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因此裝置②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C、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此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長頸漏斗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因此裝置②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正確,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A。
四.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共1小題)
9.(2018?泰安)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br />
A.氧氣驗滿 B.加熱液體
C.滴加液體 D.收集二氧化碳
【解答】解:A.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復燃,故錯誤;
B.給試管中液體試劑加熱時,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故錯誤;
C.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試劑時,膠頭滴管應懸空豎直在試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也不能接觸試管壁,故正確;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導管應插入集氣瓶的底部,這樣才能將空氣排凈,故錯誤。
故選:C。
五.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共3小題)
10.(2018?泰安)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甲、乙物質都適用降溫結晶法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
B.60℃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飽和溶液
C.通過降溫能使A點甲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
D.分別將甲、乙物質飽和溶液從60℃降至20℃,甲析出晶體較多
【解答】解:A、乙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乙物質適用蒸發(fā)結晶法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故A錯誤;
B、60℃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能得到80g飽和溶液,故B錯誤;
C、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所以通過降溫能使A點甲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海蔆正確;
D、分別將甲、乙物質飽和溶液從60℃降至20℃,飽和溶液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析出晶體的質量也不能確定,故D錯誤。
故選:C。
11.(2021?泰安)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a、c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都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B.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
C.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
D.在t2℃時,將30g 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質量為80g
【解答】解:A、由于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使a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可以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由于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使c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可以采用升溫結晶的方法,故A說法不正確;
B、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溶解度相同,此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相等,若溶液不飽和,無法比較。故B說法不正確;
C、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是a>b>c,由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可知,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關系是:a>b>c,故C說法正確;
D、在t2℃時,a的溶解度是50g,由溶解度的含義可知,將30g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質量為:50g+25g=75g,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12.(2019?泰安)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t1℃時,a、c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
B.將接近飽和的c物質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質、降溫等方法
C.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b>a=c
D.將15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1℃,可析出30g a物質
【解答】解:A、t1℃時,a、c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16.7%,20%錯誤,故選項錯誤;
B、將接近飽和的c物質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質、升溫等方法,降溫錯誤;故選項錯誤;
C、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b>a>c,b>a=c錯誤;故選項錯誤;
D、將150g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降溫至t1℃,可析出=50g﹣20g=30ga物質正確;故選項正確;
故選:D。
六.金屬的化學性質(共1小題)
13.(2020?泰安)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鋅粉,完全反應后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br />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Mg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Zn2+、Mg2+
C.濾紙上有 Ag、Cu、Zn、Mg,濾液中有Zn2+
D.濾紙上有Ag、Cu、Zn,濾液中有Zn2+、Mg2+
【解答】解:A、可能是鋅只與硝酸銀發(fā)生了反應,且硝酸銀有剩余,則濾液中有Ag+,Cu2+,Zn2+,Mg2+,故選項說法正確。
B、若鋅與硝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Zn2+、Mg2+,故選項說法正確。
C、鋅不能與Mg(NO3)2溶液反應,濾紙上不可能有鎂,故選項說法錯誤。
D、若反應后鋅有剩余,濾紙上有Ag、Cu、Zn,濾液中有Zn2+,Mg2+,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七.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共1小題)
14.(2019?泰安)如圖是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的觀察鐵制品銹蝕的實驗裝置。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①一段時間后,鐵絲會由下向上出現(xiàn)銹蝕現(xiàn)象
②一段時間后,水面處鐵絲銹蝕嚴重
③一段時間后,塑料瓶會變膨脹,因為鐵生銹要放熱
④一段時間后,塑料瓶會變癟,因為鐵生銹與空氣有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答】解:在水面處的鐵絲與水和氧氣充分接觸,最先生銹,由于鐵生銹需要消耗氧氣,導致瓶內的氣壓減小,故一段時間后塑料瓶會變癟;
故選:B。
八.堿的化學性質(共3小題)
15.(2018?泰安)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錯誤的是( ?。?br />
A.電解水時正極和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2:1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紅色粉末逐漸變?yōu)楹谏勰?
D.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
【解答】解:A、電解水時正極和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1: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該選項說法正確;
C、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時,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紅色粉末逐漸變?yōu)楹谏勰?,該選項說法正確;
D、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和硫酸鈉,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16.(2018?泰安)向某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a(chǎn)點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bc段(不含b點)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
C.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數(shù)目沒有改變
D.d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
【解答】解:A、a點時,稀鹽酸沒有完全反應,溶液顯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時溶液變紅,該選項說法正確;
B、bc段(不含b點)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Mg(OH)2↓+2NaCl,該選項說法正確;
C、整個變化過程中,氯離子沒有和其它離子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水等,因此氯離子數(shù)目沒有改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D、d點時氫氧化鈉和鹽酸、氯化鎂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17.(2020?泰安)向一定量的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沉淀質量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a(chǎn)點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
B.c點溶液中的溶質有3種
C.a(chǎn)b(不包括a點)段有沉淀生成
D.d點溶液的pH>7
【解答】解:A、a點時氫氧化鈉恰好與硫酸完全反應,a點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硫酸銅,故選項說法正確。
B、c點時,發(fā)生了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硫酸銅有剩余,則c點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硫酸銅兩種,故選項說法錯誤。
C、ab(不包括a點)段,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有沉淀生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D、d點是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為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顯堿性,pH>7,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九.常用鹽的用途(共1小題)
18.(2018?泰安)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
A.銅﹣﹣做導線 B.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C.碳酸鋇﹣﹣用于鋇餐透視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解答】解:A、銅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做導線,故正確;
B、小蘇打能與胃酸反應,可治療胃酸過多,故正確;
C、碳酸鋇能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鋇,從而是人體中毒,因此碳酸鋇不能用于鋇餐透視,故錯誤;
D、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確。
故選:C。
一十.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共1小題)
19.(2018?泰安)下列化學肥料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鉀[K2SO4] B.尿素[CO(NH2)2]
C.硝酸銨[NH4NO3] D.磷酸二氫鉀[KH2PO4]
【解答】解:A、K2SO4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A錯;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B錯;
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C錯;
D、KH2PO4中含有磷和鉀兩種元素,屬于復合肥,故D正確。
故選:D。
一十一.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共2小題)
20.(2019?泰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A、B、C、D四種未知溶液的成分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見下表。其中檢驗結果不正確的是( ?。?br />
組別
溶液中檢驗出的離子
A
K+、Na+、OH﹣、SO42﹣
B
Ba2+、Na+、Cl﹣、OH﹣
C
Cu2+、Mg2+、NO3﹣、Cl﹣
D
H+、NH4+、CO32﹣、SO42﹣
A.A B.B C.C D.D
【解答】解:A、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H+、CO3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故選:D。
21.(2022?泰安)下列各組離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r />
A.H+、Ba2+、NO3﹣、CO32﹣ B.Mg2+、K+、NO3﹣、Cl﹣
C.Na+、Ba2+、HCO3﹣、SO42﹣ D.Na+、Ba2+、OH﹣、Cl﹣
【解答】解:pH大于7的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Mg2+、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Ba2+、SO4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或氣體或水,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故選:D。
一十二.物質的簡單分類(共1小題)
22.(2019?泰安)下列圖示是化學概念之間關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確的是( ?。?br />
A
B
C
D
A.A B.B C.C D.D
【解答】解:A、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因此混合物與純凈物是并列關系,純凈物包含化合物,錯誤符合題意,故選項正確;
B、化合物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它們是包含關系,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C、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是并列關系,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D、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是交叉關系,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項錯誤;
故選:A。
一十三.物質的鑒別、推斷(共3小題)
23.(2021?泰安)如果將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堿、鹽、有機物分類,如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下列說法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br />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
【解答】解: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A、當甲、乙、丙分別為酸、堿、鹽時,丁可以為碳酸鈉,碳酸鈉會與氫氧化鈣、鹽酸、氯化鈣反應,但是碳酸鈉和氯化鈣都屬于鹽,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當甲為氯化銅時,丁可以為氫氧化鈉,氯化銅會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也會與二氧化碳、鹽酸反應,所以乙、丙可以是鹽酸、二氧化碳,故B正確;
C、當丁為氧氣時,甲、乙、丙可以為紅磷、甲烷、一氧化碳,紅磷、甲烷、一氧化碳都會與氧氣反應,但是紅磷屬于單質,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
D、當丁為鹽酸時,甲、乙、丙可以為銅、硝酸銀、氫氧化鈣,銅不會與鹽酸反應,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
故選:B。
24.(2021?泰安)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
B.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的組成可能有5種情況
C.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
D.步驟Ⅱ中沉淀不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一定沒有Na2CO3
【解答】解:碳酸鈉和氫氧化鋇會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硫酸鈉、硫酸鉀會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
A、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氫氧化鋇、碳酸鈉,可能含有硫酸鈉、硫酸鉀中的一種或兩種,故A錯誤;
B、步驟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則原白色粉末的組成可能有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鉀,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鉀、硫酸鈉,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鋇、碳酸鈉、硫酸鉀、氯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硫酸鉀、硫酸鈉、氯化鈉6種情況,故B錯誤;
C、步驟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氫氧化鋇、碳酸鈉,題中的現(xiàn)象不能確定是否含有氯化鈉,故C正確;
D、步驟Ⅱ中沉淀不溶解,則原白色粉末一定有氫氧化鋇,一定沒有碳酸鈉,可能含有硫酸鈉、硫酸鉀中的一種或兩種,故D錯誤。
故選:C。
25.(2019?泰安)A~G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可用于金屬表面除銹,F(xiàn)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組成元素相同,B、C常溫下為氣體。圖中“﹣”表示能相互反應,“→”表示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E→F是一個放熱反應
B.D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
C.若G為一種鹽,則A不可能與G發(fā)生反應
D.B→E和C→E的反應類型可能不相同
【解答】解: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七種物質,F(xiàn)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氫氧化鈣;E和F﹣氫氧化鈣可以相互轉化,D能夠轉化為E,且D、E組成元素相同,D能夠反應產(chǎn)生氣體C,因此E是水,D是雙氧水,則C是氧氣;E﹣水能夠和B相互轉化,且B能夠和氧氣反應,B還是氣體,因此B是氫氣,所以
A、E→F的反應是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所以是一個放熱反應,故A正確;
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所以D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故B正確;
C、若G為一種鹽,A會生成水和氫氣,用于金屬除銹,所以A是酸,G能和氫氧化鈣反應,所以G可以是碳酸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A可以與G發(fā)生反應,故C錯誤;
D、B→E可以是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水,C→E的反應可以是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類型可能不相同,故D正確。
故選:C。
一十四.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共1小題)
26.(2021?泰安)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兩種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2
B.反應物中化合物與單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C.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反應前后催化劑的物理性質保持不變
【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甲烷和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CH3OH,化學方程式為2CH4+O22CH3OH。
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兩種化合物——甲烷和CH3OH的質量比為:(16×2):(32×2)=1:2,選項說法正確;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物中化合物與單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選項說法錯誤;
C.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選項說法錯誤;
D.由催化劑的概念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與化學性質沒有改變,而物理性質可能改變,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一十五.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共1小題)
27.(2018?泰安)如圖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①②屬于同種元素 B.③⑤化學性質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離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解答】解:A、①②的核內質子數(shù)不同,不屬于同種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特別是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目有密切關系,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③⑤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故選項說法正確。
C、③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3,為原子;②④的質子數(shù)不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表示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②④分別是鎂元素、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鎂,鎂元素顯+2價,氯元素顯﹣1價,其化學式為MgCl2,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一十六.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共2小題)
28.(2018?泰安)全球近140個國家將根據(jù)簽署的《國際防治汞污染公約》,在2020年前禁止生產(chǎn)和出口含汞產(chǎn)品,如電池、熒光燈、化妝品、溫度計、血壓計等。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汞為非金屬元素
B.汞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80
C.汞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80
D.汞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
【解答】解:A、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汞,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80,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80,原子序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是80,故選項說法正確。
C、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為80,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80,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是80,故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0.6,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29.(2020?泰安)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③屬于同種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常見化合價為+1價
C.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4
D.③④為穩(wěn)定結構
【解答】解:A、①③核電荷數(shù)相等,屬于同種元素,該選項說法正確;
B、②表示的元素是鈉元素,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1,反應過程中容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因此常見化合價為+1價,該選項說法正確;
C、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③④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8,為穩(wěn)定結構,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一十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共1小題)
30.(2019?泰安)我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C15H22O5)是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下列有關青蒿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宏觀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從微觀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
C.從變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從質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4
【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1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青蒿素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選項說法錯誤。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6×5)=9:4,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一十八.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共1小題)
31.(2018?泰安)制造C919大飛機采用的非金屬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則硅元素的化合價是( ?。?br />
A.+1 B.+2 C.+3 D.+4
【解答】解:氮元素為﹣3價,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3x+(﹣3)×4=0,則x=+4價。
故選:D。
一十九.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共3小題)
32.(2018?泰安)下列化學用語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br />
A.H2O﹣﹣一個水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
B.4H﹣﹣4個氫元素
C.Ca+2﹣﹣一個鈣離子帶二個單位正電荷
D.2CO2﹣﹣兩個二氧化碳分子
【解答】解:A、H2O微觀上可表示一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4H可表示4個氫原子,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故選項說法錯誤。
C、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鈣離子可表示為Ca2+,故選項化學用語表示錯誤。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CO2可表示兩個二氧化碳分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33.(2021?泰安)下列化學用語中,關于數(shù)字“2”表示的意義正確的是( )
A.2H:表示兩個氫元素
B.Mg2+:表示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兩個氧原子
D.2CH4:表示兩個甲烷分子
【解答】解:A、元素只講種類,不計個數(shù),所以2H:表示兩個氫原子,故A錯誤;
B、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1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所以Mg2+:表示1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故B錯誤;
C、標在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數(shù)目,所以NO2:表示1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故C錯誤;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2CH4:表示兩個甲烷分子,故D正確。
故選:D。
34.(2019?泰安)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shù)字“2”含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離子個數(shù)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的是③⑦
C.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個數(shù)的是①②
【解答】解:A、⑤不能表示離子個數(shù),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③中的2表示每個二氧化硫分子含有2個氧原子,⑦中的2表示每個水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該選項說法正確;
C、④表示氧化銅中銅元素化合價是+2,⑤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①表示2個氫原子,②表示2個氨分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二十.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共1小題)
35.(2018?泰安)從海水中制備純堿和金屬鎂的流程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流程Ⅰ中依次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適量稀鹽酸去除雜質
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種基本反應類型
D.流程Ⅳ、V是通過化學方法富集氯化鎂
【解答】解:A、流程Ⅰ中依次向粗鹽水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適量稀鹽酸,可以除去氯化鎂、氯化鈣以及過量的氫氧化鈣和生成的氫氧化鈉,正確;
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堿性,利用酸堿中和原理,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正確;
C、上述流程中涉及到復分解反應和分解反應,是兩種反應類型,錯誤;
D、流程Ⅳ、V是通過化學方法富集氯化鎂,正確;
故選:C。
二十一.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共1小題)
36.(2019?泰安)下表中對部分化學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br />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環(huán)境
①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軟化硬水
②病人輸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時補充能量
①提倡焚燒秸稈還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
C、化學與安全
D、化學與健康
①皮膚沾上濃燒堿溶液,先用水沖洗,再涂碳酸氫鈉溶液
②檔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①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夜盲癥
②制作糕點時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可使糕點松軟可口
A.A B.B C.C D.D
【解答】解:A.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軟化硬水;葡萄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所以病人輸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時補充能量,正確;
B.焚燒秸稈會產(chǎn)生大量的煙塵造成空氣污染,錯誤;
C.皮膚沾上濃燒堿溶液,先用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檔案材料失火,不能用泡沫滅火器滅火以防造成檔案受損,應該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錯誤;
D.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癥,錯誤。
故選:A。
二十二.常見中毒途徑及預防方法(共1小題)
37.(2018?泰安)從安全的角度考慮,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氫氧化鈉溶液
B.霉變的大米經(jīng)洗凈、高溫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誤食重金屬鹽,可服用豆?jié){、牛奶等解毒,并及時就醫(yī)
D.遇到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現(xiàn)場
【解答】解:A.濃硫酸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碳酸氫鈉溶液,不能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強腐蝕性),故選項說法錯誤;
B.霉變的大米中含有的黃曲霉菌毒素性質穩(wěn)定,經(jīng)洗凈、高溫蒸煮后也不能食用,故選項說法正確;
C.重金屬鹽遇到牛奶或生雞蛋清會使之發(fā)生變性,而緩解與人體蛋白質結合,所以喝牛奶或生雞蛋清能解毒,故選項說法正確;
D.濕毛巾有類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氣體或煙塵;有毒氣體的密度受熱會變小,會聚集在上方,故逃生時應底下身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二十三.微量元素、維生素與健康的關系及攝取方法(共1小題)
38.(2018?泰安)某同學對所學部分化學知識歸納如下,其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br />
A.物質的分離
B.物質的鑒別
淡化海水﹣蒸餾
海水曬鹽﹣蒸發(fā)
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帶火星的木條
硝酸銨、氫氧化鈉、氯化鈉三種固體﹣水
C.化學與健康
D.化學與生活
缺鐵﹣易引起貧血
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潔精
使煤燃燒更旺﹣把煤做成蜂窩狀
A.A B.B C.C D.D
【解答】解:A.海水的淡化一般采用蒸餾法;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小,所以蒸發(fā)溶劑結晶法來曬鹽,故正確;
B.只有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不能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故錯誤;
C.人體缺鐵易患貧血;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故正確;
D.洗潔精中富含乳化劑,對油污起到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潔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將煤做成蜂窩狀增大了煤炭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促進了煤炭的燃燒,故正確。
故選:B。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海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3選擇題(中檔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47g,72,0~8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疆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3選擇題(中檔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則Ni的化合價為,故可推斷X的化學式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貴港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學真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3選擇題(中檔題),共16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