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關于居民身份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公民身份號碼是居民身份證上獨一無二的信息
B.居民身份證是我們在海外證明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唯一證件
C.居民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用
2.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規(guī)定,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領取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是( )年。
A.5
B.10
C.15
3.下列哪種方式不能取得國籍( )。
A.以出生的方式
B.以申請加入的方式
C.以旅游的方式
4.下列選項中,誰沒有盡到公民義務的?( )
A.王海亮同學乘公交車按照順序上車
B.張文華的奶奶癱瘓在床,她媽媽經(jīng)常虐待奶奶
C.李波的爸爸是企業(yè)家,每年都積極納稅
5.在我國,下面( )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A.犯了法,被行政拘留的中國公民
B.在國外居住的年滿18周歲中國公民
C.具有中國國籍的小學生
6.王某某破壞路燈被公安機關拘留,是因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 )。
A.第十二條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條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
C.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7.一家工廠向河里排放污水,導致大量魚蝦死亡,這種行為違反的法律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8.( )身份與國家密切相關,標志著個人作為國家成員的資格。
A.人民
B.公民
C.永久居民
9.下列( )不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國籍的。
A.張明出生在中國,結婚后定居英國,加入了英國國籍
B.李莉出生在美國,爸爸媽媽是中國公民,爸爸媽媽給她選擇了中國國籍
C.王敏出生在中國,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中國,她也是中國國籍
10.( )是身份證上獨一無二的信息。
A.簽發(fā)機關
B.公民身份號碼
C.有效期限
二.填空題(共10題,共54分)
1.為( )、( )作出自己的貢獻,是我們作為中國公民的使命。
2.( )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 )的設立讓憲法意識植根人心
3.( )的行為受到保護,違法的行為受到制裁。
4.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規(guī)定,未滿16周歲的公民自愿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發(fā)給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證;16——25周歲的,身份證有效期是( )年,26——45周歲的,身份證有效期是( )年;46周歲以上的,身份證( )有效。
5.( )就在我們身邊,時常與我們相伴。
6.樹立憲法權威,要求我們必須掌握( )知識,了解憲法如何規(guī)定國家的( )、公民的( )以及( )。
7.樹根給枝葉輸送營養(yǎng),枝葉在樹根支撐下成長。( )就如同樹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葉。
8.憲法是國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礎和( ),它規(guī)定了一個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規(guī)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須履行的( )。
9.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廣泛的( )、( )、( )、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權利。
10.在家里,我們是( );在學校,我們是( );在商場,我們是( )。我們的身份在不同的場合會發(fā)生( ),但是有一個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
1.我在自己家里大聲唱歌,即使吵著你,你也無權干涉。( )
2.居民身份證的正面印有國徽和有效期限。( )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定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
4.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
5.憲法和其他法律沒有區(qū)別。( )
6.國家應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讓人們可以安心地工作、學習和生活,讓每個公民在困難時獲得幫助。( )
7.國家設立憲法日主要是為了增加一個紀念日。( )
8.我國將11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
9.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在1954年12月4日頒布的。 ( )
10.享受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
四.連線題(共2題,共10分)
1.不同年齡在法律上的意義。
6—7周歲 未成年人可以離開監(jiān)護人單獨居住
18周歲 無行為能力與限制行為能力的分界
16周歲 公務員應當具備的最低年齡條件
8周歲 義務教育小學入學年齡
2.無論我們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樣的場景中,都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在約束我們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著我們的權利,請你用連線的方式把對應的內(nèi)容連一連。
張默和老王簽訂房屋買賣合同 刑法
稅務機關對某民營企業(yè)進行征稅 民法
李江醉酒駕駛造成多人死傷 行政法
五.簡答題(共5題,共31分)
1.公民應該怎樣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
2.居民身份證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應注意保密,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損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
3.法律保護我們成長,你知道我國的法律有哪些?(寫出兩條即可)
4.紀律與法律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小軍說:“違反法律的后果和違反學校紀律的后果是一樣的?!蹦阏J為違反法律的后果和違反學校紀律的后果是一樣的?
5.名詞解釋。
(1)法律援助:
(2)12366:
六.辨析題(共1題,共8分)
1.為什么不能隨便扔掉車票、快遞單、購物小票?生活中怎樣避免泄露身份證信息?
七.材料題(共1題,共8分)
1.王某自幼沒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幫助下讀完了中學。之后,他響應國家的號召,自愿到部隊服兵役。在部隊表現(xiàn)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揚。退役后,他自己開了個小批發(fā)部,干起了個體經(jīng)營。由于認真守法,積極納稅,他多次被稅務部門評為納稅先進個體。后來,他又帶領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舉動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評,被評選為鄉(xiāng)人大代表。
①王某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權利?
②王某履行了憲法規(guī)定的哪些義務?
③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
④公民該如何履行自己的義務?
八.綜合題(共3題,共30分)
1.某市進行舊城區(qū)改造,許多房屋面臨拆遷。張某有私房一處,也在拆遷的范圍內(nèi)。因為就拆遷補償?shù)挠嘘P事宜同開發(fā)商沒有達成協(xié)議,張某不同意拆遷。后來,開發(fā)商見事情拖得太久,耽誤施工進度,就派來鏟車要強行拆除張某的房子。張某手拿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站在自家房前,擋住鏟車,大聲呼喊:“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chǎn)受法律保護。你們這樣做是違反憲法的!”工作人員氣憤地說:“快讓開!憲法算老幾?我們是根據(jù)市里的拆遷條例來辦事的?!睆埬痴f:“憲法剛剛修改過,你那個市里制定的拆遷條例和憲法不符,不能算數(shù)。”工作人員說:“市里搞拆遷,本市的拆遷條例不算數(shù)還有什么算數(shù)?”雙方一直糾纏不清。
1.你認為誰的觀點更合理?為什么?
2.這件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2.你認為下列情形會涉及到哪部法律,請把序號填在后面的括號內(nèi)。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李某初中沒畢業(yè),家里人就讓他輟學打工( )。
趙某某的爸爸經(jīng)常在酗酒后打他( )。
15周歲的羅某參與販賣毒品被警察抓?。? )。
小學生張某經(jīng)常放學后去學校附近的網(wǎng)吧打游戲( )。
爸爸就職的公司拖欠員工工資( )。
爺爺舉報附近的飯店有偷稅漏稅行為( )。
3.看一看下列事件對應公民的哪項義務,將選擇寫在( )中。
(1)秦朗和同學在車站等車,按照順序上車。( )
(2)張奶奶臥病在床,她的兒子和女兒輪流照顧她。( )
(3)張華和蒙古族同學經(jīng)?;ハ鄮椭?,還一起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維護民族團結”主題演講比賽。( )
(4)李紅紅的爸爸在軍事研究機構工作,每次有人問紅紅媽媽關于爸爸工作單位的情況,媽媽都說:“對不起,無可奉告?!保? )
A.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B.保護國家秘密的義務
C.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
D.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A
3.C
4.B
5.C
6.A
7.C
8.B
9.A
10.B
二.填空題
1.國家富強;民主復興
2.憲法;國家憲法日
3.合法
4.5;10;20;長期
5.法律
6.憲法;根本制度;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
7.憲法
8.根本法;依據(jù);權利;義務
9.人身;政治;經(jīng)濟
10.孩子;學生;顧客;變化;公民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連線題
1.如圖:
2.如圖:
五.簡答題
1.(1)積極學習憲法,宣傳憲法,遵守憲法,增強憲法觀念,并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
2.①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jù)以及,其他包含個人信息的資料,不要隨意亂扔。不要隨意透露或在網(wǎng)上發(fā)布單據(jù)的二維碼、條形碼等。
②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區(qū)域注明“本復印件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無效”和日期。
③身份證丟失,要及時到公安機關掛失。
④身份證最好不要借給他人使用。如果請他人代自己辦事,也要托付給信任的人。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4.學校要求周一到周五穿校服,即使你違反了也只是批評教育,違反法律的后果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以學生視角回答得有道理即可)
5.(1)法律援助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為經(jīng)濟困難或特殊案件中的當事人,如盲、聾、啞及未成年人無償提供法律服務。
(2)12366是全國統(tǒng)一的納稅服務熱線,納稅人可以通過撥打熱線電話,查詢有關稅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詢?nèi)绾无k理稅務登記、發(fā)票購領、申報納稅。舉報稅收違法行為。
六.辨析題
1.因為車票、快遞單、購物小票上都有我們的身份信息,隨意扔掉的話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安全處理車票、快遞單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東西,不將自己的身份證借給別人使用過,不隨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七.材料題
1.①受教育權、榮譽權、勞動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納稅的義務。③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④法律鼓勵我們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要求我們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我們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八.綜合題
1.(1)張某的觀點更合理。
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規(guī)的立法基礎和依據(jù),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內(nèi)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guī)定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它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本題中,市里制定的拆遷條例中有關條款同憲法相抵觸,應當視為無效。拆遷工作人員無視憲法的最高地位、尊嚴和權威是錯誤的。
(2)憲法與我們密切相關(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樹立憲法意識);公民的法律意識增強;有人缺乏憲法意識,不能依憲辦事。
2.①;③;②;④;⑤;⑥
3.D;C;A;B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最新),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人員中,屬于中國公民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a卷】,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法律規(guī)定了我們的義務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新】,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中國公民,下列哪些做法是錯誤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公益廣告中提到,一切違反的行為都應該得到追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